《秋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张晓波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体会古诗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积累思乡的诗词。学习重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情境。学习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歌曲导入,切入“思”情 1.播放歌曲《一封家书》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首和“家书”有关的古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写的七言绝句《秋思》。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你能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吗? 4.请你猜一猜“秋思”和“家书”之间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以歌曲为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有思,学贵质疑”,通过猜一猜“秋思”与“家书”的联系,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渴求,为学生学习古诗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古诗,感受“思”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正音:特别注意读准“意万重” 3.同桌互读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是基础,学生只有在读准、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才能深入诗境、领悟诗情。] 三、品读古诗,探寻“思”源诗人背景介绍: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诗人张籍的老家在苏州,十岁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时,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离家已是十年了。 1.在外漂泊的游子对

家乡的思念是无时无刻都有,为何诗人却偏偏只写“秋思”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思考:诗题只用“思”可以吗? 2.指名交流乡愁生于秋风里 3.品读:见秋风(1)秋风本无形,但我们却可触可感,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中,他都看到了些什么?(2)在洛阳城里诗人见到了……见到了……见到了……而此时在洛阳城里他“见不到”的又是什么呢?(3)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4)指导读好:洛阳城里见秋风 [设计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朗读、说话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 四、悟读古诗,品味“思”意 1.这首诗题为《秋思》,可整首诗中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作者把“思”藏在哪了?请大家默读古诗,找一找。 2.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顺学而导)品读:意万重(1)秋风瑟瑟,孤独的诗人思绪万千,提笔想写封家书,千言万语便涌上了心头。此刻诗人都会想到哪些人?(指名交流)他又会在信中跟他们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2)指导朗读:读好“意万重” (3)现在你就是诗人张籍,请你将满腔的思念化作家书写在作业单上吧。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在古时候,交通不便,平常人家的家书一般靠托人捎带。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遇到一个可以帮他捎带家书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张籍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以帮他捎带家书的人。(2)诗人把信封好,拆开,又封好,又拆开,为何呀?张籍啊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了为何呀?3.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家书在古代文人心

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见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万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对诗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啊!此时此刻,你又想怎样来读这首古诗呢? 4.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象、联想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五、拓展延伸,凸显“思”情 1.乡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共同的情怀,自古以来多少游子都抒发过对家乡深深的思念。2.出示古诗,齐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3.配乐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迁移诗境,进一步升华情感,让“乡情”这一亘古弥新的文化主题铭刻于学生的心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