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1)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3篇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4406df87c24028905fc3a2.png)
幼儿品德教育论文3篇第一篇:幼儿品德教育实践与探索一、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进行品德教育1.利用升旗仪式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周一升旗仪式是大家期待的集中大活动。
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可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家、勇敢上进、健康环保、感恩诚实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升旗活动的流程丰富、可视性强,包含“升旗仪式”“小小播报员”“才艺表演”“星宝宝授冠”等。
这些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舞台,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养大方开明、自信勇敢的品格。
2.利用角色游戏进行品德教育。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模仿成人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活动,游戏中可深入渗透品德教育。
如:“营业员’,热情招待客人;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司机”开车靠右行;“小交警”严格执法;“银行”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正确记录;“顾客’,有序存取钱等。
角色游戏能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既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又能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3.利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德育内容可根据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有计划实施的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
如:“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三月十二”的“爱护小树苗”教育;“九九”重阳节是“敬爱老人”的教育;“十一”的“爱祖国”教育等。
不同领域相关内容渗透实施,让孩子的作品参与到主题墙布置中,能使幼儿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养成一种品德”。
二、优化教育环境,注重品德教育的隐性渗透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良好的环境能让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萌发良好的情感,这是实施品德教育特别关注的问题。
如:活动区入口处粘贴的鞋子图标就表示这区能进这几个人;工作盘和柜子边上都贴有相同的图标,幼儿根据图标能为工作盘找“家”。
环境中的图标,巧妙使其与孩子对话,无声提示孩子遵守操作的规则和秋序。
班中的主题墙与活动区,都是进行德育的良好谋介。
如:“值日生’,记录栏,提示孩子们早到、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寝室的楼梯侧面上写着:“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等文字,提醒幼儿养成有序安静入眠的习惯。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af21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4.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一、引言德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品德: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德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品德,如诚实、友善、守规矩等,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可以匡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自理能力、团队合作、礼貌待人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德育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乐观、自信、善于表达等,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三、幼儿园德育的目标1. 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
2. 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使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团队合作,提高其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四、幼儿园德育的实施策略1. 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幼儿园应创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行为规范。
2. 设计德育活动:幼儿园可以设计各种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情感教育课程、德育游戏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实践德育内容。
3. 培养师生互动:幼儿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亲身示范和模范引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4.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成长,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德育的全面发展。
五、有效的德育活动示例1. 德育主题讲座:邀请专家来园开展德育主题讲座,向幼儿和家长传授德育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2. 情感教育课程:设计情感教育课程,通过情感表达、情感体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c047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一、引言幼儿园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德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目标和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操:幼儿园德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品德和道德情操,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塑造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通过德育活动,幼儿园可以引导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如礼貌待人、团结合作等,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可以匡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三、幼儿园德育的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自律地行为和思量。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其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幼儿的价值观: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幼儿园德育的策略1. 游戏教育: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道德行为,如分享、合作等,培养其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2.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幼儿可以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从而促进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3. 规则教育:通过规则教育,幼儿可以学会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社会实践:通过参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实证研究验证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验证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
例如,对一所幼儿园进行实验,将幼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德育教育,对照组不接受德育教育。
幼儿教师德育论文: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
![幼儿教师德育论文: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https://img.taocdn.com/s3/m/395fd9b1c77da26925c5b0a2.png)
幼儿教师德育论文: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不仅要搞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对幼儿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关爱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幼儿为中心,幼儿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幼儿视为“掌上明珠”。
幼儿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幼儿“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幼儿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我园教师对幼儿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对父母、对身边的伙伴、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情感冷漠。
如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幼儿摔倒,不但不去扶,还去嘲笑。
还有的幼儿有争抢玩具、不谦让等不良行为。
若一个幼儿从小不知道关爱父母和长辈、同伴,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因此,从小加强对独生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善于同情体贴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热情的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奠定良好人格的重要方面。
要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关爱父母、同伴的品质,会对幼儿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作为幼教工作者,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重要的职责。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了我园的课题——“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
(二)概念的界定:1、关爱他人的概念:它属于人的情感范畴,对待他人有同情心会关心他人,是爱心的一种情感和表现方式。
培养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全文)
![培养幼儿品德教育论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fd57d8915f804d2a16c12a.png)
一、培养幼儿的善良之心,懂得关爱他人 具有善良之心,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美好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能热爱自然、热 爱生活、努力建设美好生活。我对幼儿善良之心、关爱他人的教 育也是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身边环境中受到 启迪。在带领孩子们去户外活动时,就会鼓舞孩子们给花草浇水, 给小鱼喂食,培养孩子们呵护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关爱大自然 一切景物的情感。每年春天都会有燕子飞到我们幼儿园,在阳台 上面筑巢,还孵化出了小燕子。于是每次孩子经过燕窝时,我都 告诉孩子们要静悄悄的,不要打扰小燕子,不要让燕子妈妈担心。 于是,孩子们对小燕子产生了怜爱,每次从燕窝经过都会互相小 声说:“悄悄走,小燕子睡着了,别吵醒它……”有一次一个小朋 友带来一只受伤的小乌龟,我看到后同情地抚摸着乌龟受伤的小 脚,小朋友们也被打动了,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关怀起小乌龟来, 还问小乌龟疼不疼,有的还要把小乌龟带回家去养。
省如皋市东陈镇中心幼儿园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有多么的快乐。比如,我编写了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通过 小白兔送萝卜,到最后萝卜又回到自己手中这一过程,让小朋友 体验关怀他人的情感,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有一 次,一个小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吐了一地,教室里布满了难闻的 气味。孩子们捂住了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我没有批判他 们,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 打扫,孩子们不再乱叫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 那个呕吐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高兴地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我们帮助了别人, 别人快乐我们也感到快乐,对不对。”孩子们学会了同情和帮助。 有的小朋友穿不上衣服,就会有小朋友帮助他穿衣服、系扣子; 有的小朋友掉了东西没有发现,就会有小朋友帮助捡起来还给他; 有一次我因为感冒嗓子沙哑了,有的小朋友就说,老师让我帮你 做事情;孩子们大声吵闹时,就会有小朋友站出来说,不许吵, 让老师好好休息,让我心里很是感动。
幼儿园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748b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7.png)
幼⼉园德育教育论⽂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
幼⼉园德育教育论⽂1 [内容摘要] 幼⼉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展幼⼉的情感,进⾏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德育教育是⾮常重要的,我们有⽬的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中。
实施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布置合理的环境把德育渗透进去,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并且抓住⽣活中的契机进⾏德育教育,通过家园密切联系提⾼德育教育。
好的习惯只有坚持抓才能促进幼⼉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德育教育幼⼉⾏为习惯渗透 《幼⼉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园必须深⼊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幼⼉园必须向幼⼉进⾏道徳教育。
因此我园在进⾏课题研究和实施园本教研以来,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要位置。
幼⼉园⼯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活以及各项活动中。
”也就是说,幼⼉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展幼⼉的情感,进⾏良好⾏为习惯的培养。
《幼⼉园⼯作规程》中对幼⼉园德育⼯作的⽬标做以下论述:“萌发幼⼉热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城市、⾃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的⾏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期是⼈格形成,这⼀时期个性塑造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良好个性奠定基础, 这⼀时期对幼⼉以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积极的⼼态,是幼⼉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陶⾏知先⽣曾指出,幼⼉阶段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最重要的习惯、倾向及良好的⼼理品质,多半是在六岁前形成的。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3篇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9bcfa1f90f76c661371aa5.png)
幼儿园幼儿教师德育优秀论文3篇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建湖县恒济镇中心幼儿园 XXX德育教育不言而喻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使其逐步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他们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在幼儿园的这—时期对幼儿施以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并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应时时处处注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下面我就以前工作中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拙见,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一、以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培养习惯。
1、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照本班幼儿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结合我班具体情况实践。
3、学习有关文章、理论,对照实践,寻找差距,不断做好本职工作,抓好思品工作。
三、我班教师紧密配合,分析班级情况,作到目标明确。
1、一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2、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足,不会同情、体谅、帮助关心他人。
3、不爱惜劳动成果,吃饭掉饭粒,图书随意撕等不尊重成人的劳动。
4、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做事不认真,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5、文明行为习惯缺乏,没礼貌,不谦让。
针对上述情况我主要进行如下教育:第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具体为:(1)班级每天进行晨谈,根据周计划切实际地开展,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
(2)有重点围绕季节、时事展开、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了解初浅的德育知识。
(3)开展系列活动,介绍先进人物(如:雷锋),引导幼儿学好样,做个守纪律、好行为的孩子(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同化。
(5)有效发挥德育氛围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第二、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德育论文(专业推荐范文10篇)
![幼儿园德育论文(专业推荐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859b9f168884868662d686.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对于说幼儿教育中该如何融入德育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幼儿园德育论文的范文,供应大家参考。
幼儿园德育论文专业推荐范文10篇之第一篇:幼儿园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道德教育是根底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 对于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来讲, 也发挥着举着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中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 在此根底上提出一些建议, 使幼儿最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 问题; 策略;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hoo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mo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 so that children can ultimately achievethe promotion of self-worth.Keyword:Mor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Problems; Strategies;一、幼儿园德育面临的问题1. 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目前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幼儿进行知识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 进行游戏的时间反之减少。
这必然给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教师需要对课程改革在道德教育中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思考, 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条例给现在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也带来了一些启发, 如可以适当地开设幼儿德育课程。
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法的变革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不但要求幼儿园教师不能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还启发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促进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开展。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dd9d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f.png)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第一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论文【摘要】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无不需要我们了解幼儿的心里年龄特点,做好幼儿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重要性影响因素方法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和活动,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
使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影响,并在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实现建构和提升的一中教育活动。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功能。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很多习惯都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一、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幼儿的社会化是学习与人的交往,月外界社会的交往,学习接人待物处事的方法。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教师以及家长不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任孩子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
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当中,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幼儿,因为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2、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品德和性格方面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史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
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他们却拥有优良的品质和性格,正是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走向成功。
然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应从小培养,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56e0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9.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一、引言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幼儿园德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品德,如诚实、守规则、友善等,以及道德观念,如尊重他人、公平正义等。
这些品德和道德观念将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德育教育,幼儿园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自律、守时、整洁等。
这些习惯将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幼儿园德育教育还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幼儿园德育的实施策略1. 建立德育教育目标:幼儿园应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幼儿的品德、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相一致。
2. 制定德育教育计划:根据德育教育目标,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计划。
计划应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以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3. 创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幼儿园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环境,如设置德育角、展示品德故事等。
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 采用多元化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游戏教育、情景模拟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德育教育。
5. 建立德育教育评估机制:幼儿园应建立德育教育的评估机制,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进行定期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育方法和策略的依据。
四、结论幼儿园德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幼儿园可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有效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计划和评估机制,同时创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环境,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与友爱行为
![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与友爱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c8d48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3.png)
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与友爱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教师们需要通过互助互爱教育计划来引导孩子们学会友爱行为。
友爱行为作为社交能力的一部分,是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计划的理念、实施方式以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与友爱行为的重要性。
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的理念是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友爱行为,促进园内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让他们能够在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成长。
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友爱行为,比如组织互动游戏、共享故事和经验、进行集体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友爱意识,更可以激发他们互助互爱的情感,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积极的社交关系。
互助互爱教育计划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的呢?教师们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情感鼓励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理解友爱行为的意义和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设立“友爱小天地”,鼓励孩子之间相互帮助、共享、尊重,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友爱行为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实践互助互爱的理念。
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感性上体验友爱行为,更可以在认知上理解友爱行为的深层含义。
互助互爱教育计划实施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上。
友爱行为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共享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友爱行为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愿意帮助他人,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友爱行为的培养也可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更好地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互助互爱教育计划与友爱行为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这样的教育计划,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友爱、互助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积极向上的未来公民。
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互助互爱教育计划的实施,让友爱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中最美好的记忆和力量。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培养论文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e903e910661ed9ac51f3a2.png)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培养论文概要: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具体形象的行为准则。
体验到是非的爱憎情感,根据已知的道理去实践,并依靠意志的帮助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得之,在幼儿园中,重视培养幼儿友好协作关系是必要的,它是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
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此争吵不休。
如:在表演游戏中,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并不喜欢扮演大灰狼、狐狸等反面角色,而且还会有好几名幼儿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为此争执不休,从而耽误表演时间等等问题,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地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教师在幼儿协商意识与协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与指导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协商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幼儿理解他人和表达自我的能力所谓理解他人的能力是指,幼儿能够感知、判断并体验到他人的需要、愿望和意图,也就是幼儿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表达自我是指幼儿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或姿态向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教师可以以这两点为指导的在观察时,我们经常发现幼儿在协商困难时向教师求助。
此时,教师切忌独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笼统地告诉孩子“再试一次看看”、“你们叫它,它答应吗?”“这是我们幼儿园的玩具,不是你们自己的玩具!”“看谁能够谦让!”而是应该“将‘球’抛给孩子”,教师发挥“脚手架”的作用,让幼儿成为解决协商困难的主角,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努力解决问题,不去轻易的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例如:教师可以对幼儿说“老师想让你们帮个忙,动脑筋想一想:两个人想玩同一个玩具,该怎么办才能使大家都玩好呢?”尽管有时幼儿会遭到“协商失败”,此时,教师也要看到“失败”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
只要没有造成激烈的冲突或攻击行为,幼儿就能够从失败中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这正是发展幼儿“观点采择”能力,促使其寻找并使用协商策略以提高协商能力的好机会。
友好意识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
![友好意识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7224f16581b6bd97f19eaed.png)
友好意识论文:浅谈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摘要:友好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初体现,它是建立在分享、合作、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友好意识;幼儿;社会交往幼儿间的友爱关系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友好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初体现,它是建立在分享、合作、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友好意识是指在心理上具有接纳他人、“友爱”他人的意识和倾向性。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其角色、生活内容、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需要与同伴相处,与集体融合。
为此,我对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尝试进行有效培养。
将30名小班幼儿分组,两人一组,共为15组,分组还要注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有意识地将娇宠型的幼儿分为一组,将托儿所升入小班的幼儿分为一组等等,每组发一样有趣的电动玩具,自由玩。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调查结果表示:两人友好相处,共同玩玩具的幼儿(优秀)有0组;一段时间后发生争吵,但情况不严重的幼儿(良好)有2组,占11%,均为托儿所升入小班的幼儿,有过集体生活的经验;两人争抢,不肯退让的幼儿(较差)为8 组,占56%;两人争抢不休,最后互相攻击对方的(极差)有5组,占33%,均为独生子女,且娇宠溺爱,绝大多数由祖父母带大。
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极差,几乎没有友好意识,独占欲极强,而有过集体生活经验的幼儿明显优于其他幼儿,这个调查虽然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小班幼儿的友爱关系,但足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幼儿友爱教育迫在眉睫,二是幼儿园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友好意识,但单凭幼儿园还是不行的,家园配合才是培养幼儿友好意识的最佳途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就小班幼儿友好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尝试,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共同努力。
一、家庭方面现代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大多数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受不了半点委屈,家人也怕孩子从小受委屈,一味地引导孩子进行所谓的“自我保护”,家长的愿望和要求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因此,幼儿的行为问题时有发生,如抢玩具、推人,孤僻不合群、损坏公物等等。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8882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b.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德育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品德幼儿园德育教育通过培养幼儿的品德,如诚实、守时、友善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良好的品德将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交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还着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分享、合作等。
这些行为习惯将有助于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德育教育,幼儿将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培养出社会责任感。
这将使他们在未来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民。
三、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方法1.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通过关爱、理解和鼓励,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 游戏教育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规则教育规则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对幼儿进行规则的解释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社区参与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如植树活动、义务劳动等。
通过社区参与,幼儿将学会关心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评估与改进1. 评估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工具来评估幼儿的德育发展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表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2. 改进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例如,针对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不良,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讨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五、结论幼儿园德育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幼儿园德育教育为幼儿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育论文(1)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德育论文(1)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的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ce1aa5f2da38376baf1faebc.png)
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的养成身为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如今的孩子们更是习惯了“4+2+1”模式的呵护和照顾,这些“独二代”整日生活在高楼林立、温暖舒适、一呼百应的环境中,拥有了仿佛出生就衔着的“金汤匙”,却失去了太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更不要说是与同龄人之间的友爱互助。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当看到孩子们争抢、吵闹或是互不理睬的表现,总是让我感到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深深地思考……一、提高认识,明确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1.时代的要求00后的宝贝们生于国力强盛,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物质条件应有尽有,然而无论是新闻还是网络都充斥着诸如“不合群”、“丧失交往能力”的评论,孩子们难道在刚刚站在起跑线前的时候就已经被判失败了?如今兄弟姐妹减少的这个时代,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他们的未来需要更多朋友的帮助与关怀,于是培养幼儿从小形成互助友爱的意识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2.环境的迫使“独二代”出生在全家期盼的眼神中,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便是手不拿匙、足不沾地,不仅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外出都是车接车送,记得一个孩子曾对我说,“老师,我周末和妈妈去饭馆,我吃的虾仁……不是那种虾仁!”我忙问“那是哪种虾仁?”接着孩子认真的对我说“是有壳的那种虾仁!”看着他认真述说的表情,我无奈的笑了笑,内心感到深深的遗憾,原来孩子竟然不知道虾仁就是虾剥掉了壳的产物,可见如此的温室环境让孩子已经偏离了正常的生活体验,处处被呵护着,几乎没有与人交往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我在亲子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我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玩“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一个孩子突然大哭起来,细问原委才知道原来他不愿自己的妈妈和其他小朋友拉手,自己更不愿与除了自己妈妈以外的任何人拉手,我问他“你不想和小朋友们玩吗?”他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不想!”我想这个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身上,于是“温室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迫使我们要正视并重视孩子互助友爱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品德塑造之旅:友爱、坦诚、尊重的培养
![幼儿园品德塑造之旅:友爱、坦诚、尊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12f87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c.png)
幼儿园品德塑造之旅:友爱、坦诚、尊重的培养在幼儿园阶段,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阶段,幼儿接触到各种新事物,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友爱、坦诚、尊重等品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幼儿园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友爱、坦诚、尊重品质,并共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友爱的培养在幼儿园,培养友爱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正处于社交能力的形成期,他们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互相帮助和共享。
为了培养友爱,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和团队精神。
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友爱品质,比如让他们参与家务活动,学会与家人共享和合作。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培养友爱不仅仅是要求孩子们在表面上和睦相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内化友爱的理念,成为他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而实现这一点,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言传身教和细致的引导,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友爱的重要性。
二、坦诚的培养坦诚是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诚实、正直、坦率,不说假话,不做假事。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灌输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可以给予孩子们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害怕犯错。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鼓励他们面对问题勇敢表达。
我的观点和理解:坦诚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态度和修养,通过培养坦诚的品质,可以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益终身。
我认为,坦诚的培养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呵护,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包容和理解,在孩子犯错时不是一味地斥责,而是要引导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三、尊重的培养尊重是孩子品德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孩子要懂得尊重师长、尊重同龄人,更要懂得尊重自己。
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们可以通过教学、引导等手段,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的德育论文
![幼儿园的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990d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幼儿园的德育论文幼儿园的德育论文导语:幼儿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影响幼儿的性格。
那么幼儿园的德育论文怎么写呢?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法不当,成就了一大批“小霸王”。
这些“小霸王”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关怀是理所当然的;对他人不懂得感谢、感激、感恩,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同伴间产生不良行为。
如:独占玩具、与同伴争吵、自私自利、攻击他人等。
作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乐于助人、爱家爱国等良好品德,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需要。
下面谈谈我对幼儿德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商榷。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一)开展国旗下的德育活动幼儿园每周一上午,全园师生要开展一次升国旗活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行礼,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随后园领导作国旗下的讲话,幼儿代表进行国旗下的表演。
通过升国旗活动以及国旗下的讲话,表演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爱护国旗,尊敬国旗,更让幼儿通过升旗活动萌发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
(二)结合中外节日开展德育活动1.重阳节是中国一个敬老爱老的日子,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
为了培养孩子尊老、敬老、爱老的品质,我们进行了尊老、敬老、感恩、回报一系列活动。
如:组织孩子们制作了礼物,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捶背、捏脚;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动听的话“您辛苦了,我爱您!”等等,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感恩节虽然是国外的节日,不少人建议在中国也设立自己的感恩节。
因为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为了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知恩、惜恩、感恩、报恩之心。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ff34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a.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一、引言幼儿园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幼儿在品德、行为、情感等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目标及实施策略,以提供有关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参考。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劳自律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可以匡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等,这些习惯将伴有幼儿一辈子,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通过德育教育,幼儿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乐观、自信、宽容等,这些情感素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三、幼儿园德育的目标1. 培养道德认知幼儿园德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对道德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对错、善恶,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2. 培养道德情感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对道德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善良、友善、公平等道德价值,并能够通过情感的驱动来实践这些价值。
3. 培养道德行为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诚实、守信、友善等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幼儿园德育的实施策略1.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幼儿园应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包括鼓励幼儿参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设置道德规范等,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2. 开展德育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如道德故事讲解、道德游戏、道德讨论等,引导幼儿主动参预,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师生互动教师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模范示范和情感引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4.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发展,通过家校互动,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
幼儿园德育论文
![幼儿园德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c665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幼儿园德育论文一、引言幼儿园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促进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德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目标和实施策略,以及评价德育成效的方法。
二、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幼儿园德育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爱护环境等良好的品德。
2. 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德育教育,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整洁、友善等,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幼儿园德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幼儿园德育的目标1. 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同情心、友爱之情等道德情感,使幼儿具备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正确判断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和选择。
3. 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行为规范的培养和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敬师长、友善待人等。
四、幼儿园德育的实施策略1. 建立德育导向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应创设积极向上、充满爱心和关怀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道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幼儿园应制定德育教育计划,明确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具体的实施。
3. 实施德育课程:幼儿园可以开设德育课程,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和模仿良好的道德行为。
4. 培养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德育发展,形成合力。
五、评价幼儿园德育成效的方法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和表现,记录他们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评价德育成效。
2. 问卷调查法:可以向幼儿的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身为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如今的孩子们更是习惯了“4+2+1”模式的呵护和照顾,这些“独二代”整日生活在高楼林立、温暖舒适、一呼百应的环境中,拥有了仿佛出生就衔着的“金汤匙”,却失去了太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更不要说是与同龄人之间的友爱互助。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当看到孩子们争抢、吵闹或是互不理睬的表现,总是让我感到幼儿友爱互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深深地思考……
一、提高认识,明确友爱互助意识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1.时代的要求
00后的宝贝们生于国力强盛,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物质条件应有尽有,然而无论是新闻还是网络都充斥着诸如“不合群”、“丧失交往能力”的评论,孩子们难道在刚刚站在起跑线前的时候就已经被判失败了?如今兄弟姐妹减少的这个时代,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他们的未来需要更多朋友的帮助与关怀,于是培养幼儿从小形成互助友爱的意识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2.环境的迫使
“独二代”出生在全家期盼的眼神中,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便是手不拿匙、足不沾地,不仅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外出都是车接车送,记得一个孩子曾对我说,“老师,我周末和妈妈去饭馆,我吃的虾仁……不是那种虾仁!”我忙问“那是哪种虾仁?”接着孩子认真的对我说“是有壳的那种虾仁!”看着他认真述说的表情,我无奈的笑了笑,内心感到深深的遗憾,原来孩子竟然不知道虾仁就是虾剥掉了壳的产物,可见如此的温室环境让孩子已经偏离了正常的生活体验,处处被呵护着,几乎没有与人交往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我在亲子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我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玩“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一个孩子突然大哭起来,细问原委才知道原来他不愿自己的妈妈和其他小朋友拉手,自己更不愿与除了自己妈妈以外的任何人拉手,我问他“你不想和小朋友们玩吗?”他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不想!”我想这个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身上,于是“温室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迫使我们要正视并重视孩子互助友爱意识的培养。
3.自身成长的需要
一年又一年,孩子终有一天要长大,要离开父母长辈精心营造的童话般美好的环境,要去经历风雨,这个时候,他们所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们并
肩作战的战友、是能够与他们团结协作的伙伴、是能够与他们彼此关怀的朋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他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孤单,多么无助,到那时再去悔恨将已无济于事,因此,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从小培养他们的互助友爱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二、知行统一,实现友爱互助意识向行为的有效转化
1.意识到行为的转化
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化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一次次的尝试和突破,从小班开始的“分享真快乐”活动,孩子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们分享,日复一日,孩子们在游戏中彼此熟络,彼此亲近,把友爱互助的意识通过玩具和图书这样一个小小的媒介转化成了行为,时间久了,不仅仅是分享玩具的时刻,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孩子们互相帮助的景象,如:孩子们会互相帮忙系拉链,扣扣子;会对彼此说上一句“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甚至在假期的时候孩子们会让家长帮忙给好朋友打一个电话,说一句“我想你啦!”友爱互助行为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们细微的进步都值得肯定。
2.行为对意识的激发
行为和意识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孩子一次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必定会在他幼小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形成了“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是老师会表扬的”这种意识,那么下一次,孩子会做的更好,这便是行为对意识的激发。
三、多管齐下,探索友爱互助意识与行为养成的方法与途径
1.目标教学法
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考虑孩子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水平,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友爱互助的意识。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时常会出现争抢的现象,孩子习惯了家庭的环境,觉得一切都属于自己,一旦别的孩子侵犯了自己的“领地”便会毫不客气地予以还击,彼此互不相让,针对这种现象,我有意识的设计了活动“冬天的小路”,通过故事这种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形式,在童话情境中让孩子们去领悟雪天路滑,很多小动物都摔疼了,是小动物们互相帮助把雪铲掉,才能把小路露出来,这样就再也不会有小动物摔跤了。
在孩子们充满童趣的世界里,小动物就是他们身边的伙伴,既然小动物们能互相帮助,那么他们也应该互相帮助。
与此同时我还设计了活动“三只蝴蝶”,同样通过童
话故事的形式让小班幼儿体会到蝴蝶宝宝们互相友爱,不怕困难最终能感动太阳公公,拨开云雾见晴天。
在孩子们闪烁着纯真之光的小眼睛里,我知道互助友爱之花已种下。
2.榜样激励法
小班幼儿的模仿意识非常强,一个孩子的行为如果得到老师的认可,许多孩子都会争相模仿,因此,作为老师我会更加鼓励孩子们的友爱举动,通过“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让孩子们边听歌曲边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可以握握手、可以抱一抱也可以亲一亲,起初孩子们只是站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听着音乐唱着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动,后来我发现翰翰和琦琦伸出自己的小手在握手呢,便大声的对全班小朋友说“你们看!翰翰和琦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了!他们在握手呢!”话音刚落只见孩子们都行动起来了,有的和旁边的小朋友握握手,抱一抱,还有的和离自己远一点的小朋友抱一抱、亲一亲,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活跃,找了一个好朋友还要再找许多的好朋友,孩子们开心的对彼此笑着,我想,在他们心中互助友爱之花已经发芽。
3.小群体组合法
升入中班以后,我更加关注孩子们在群体中的表现,发现有的孩子仍然存在不和群的现象,我想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性格原因,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也有意识的将比较内向的孩子和比较外向的孩子分成一组,将能力较强的孩子的能力稍差的孩子分成一组,渐渐地,我发现,他们都产生了变化,那些不合群的孩子渐渐变得爱说爱笑了,在家长的口中我也得知,那些孩子更喜欢来幼儿园了,而能力稍差的孩子也在同组小朋友的帮助之下更有自信了,久而久之,这些不合群的孩子也变得开朗了,愿意和小伙伴交往,而这些有些内向的孩子们更加细心,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互助友爱之花也开放的愈发灿烂。
4.游戏竞赛法
游戏是一种对社会活动的模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而利用游戏竞赛有意识培养孩子友爱互助的意识也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选择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比赛,比如,“连体人”游戏,将报纸展开挖两个洞,分别套在两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然后,两人按指定路线走、跑、走平衡木等。
如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又如,“小和尚挑水”游戏,两组小朋友扮演小和尚,每组的第一名小朋友挑水穿过独木桥、拱形门、梅花桩等等
障碍物,并将小水桶中剩余的水倒入下一名小朋友的小水桶中,第二名小朋友出发,如此规则,两组中哪一组速度又快,剩余的水又多则获胜。
赛完后分析获胜和失败的原因,老师帮助孩子总结,并在总结经验后再次组织游戏,此时,孩子们的友爱互助意识已经在初次体验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往往失败队的表现会取得突出的进步,在孩子们快乐游戏的切身体验中互助友爱的意识已深深植根孩子的心中。
“朋”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而这种光芒便是互助友爱的意识,是互助友爱的行为,应当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