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的步骤
瑞氏染色流程
瑞氏染色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生物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可或缺的成果。
瑞氏染色法
5.3结果观察,将干燥后的血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部门:医学检验中心血液病实验室
文件号:YFY-YXJYZX-ZD-MY-601
版本号:2011第0次修改
文件名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1日
修定日期:年月日
伊红通常为钠盐。
将适量的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ME,使其解离为M+和E+,后两者可以选择性地吸附于血细胞内的不同成分而使其着色;二是具有很强的脱水作用,可固定细胞的形态,当细胞发生凝固时,蛋白质被沉淀为颗粒状或者网状,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部门:血液科中心实验室细胞形态室
文件号:YFY-YXJYZX-ZD-MY-601
版本号:2011第0次修改文件名称:Biblioteka 发布日期:2013年5月1日
修定日期:年月日
1检验方法
瑞氏染色法
2检测原理
把已制成的血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其着色的原理包括物理吸附及化学亲和作用。不同种类的细胞及同一细胞的不同成分及不结构,对酸性及碱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因而使不同种类的细胞染成不同的颜色,呈现各自的特点。
3实验标本要求
新鲜的骨髓细胞涂片及血液细胞涂片
4试剂
4.1来源
自配。
4.2检测试剂组成
4.2 .1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osin,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M|+)组成的复合染料。
亚甲蓝(又名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
瑞氏染色
精选课件
8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精选课件
9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46-63% 0-5% 0-1% 1-7% 24-47%
形态: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N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常见 3叶,幼稚的N胞核呈杆状。胞质中含许多散在细 小的颗粒,Wright染色中呈紫红色
嗜天青颗粒 溶酶体 特殊颗粒 分泌颗粒
精选课件
7
4、单核细胞(monocyte)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可呈 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 细而松散,故着色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 常染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精选课件
3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临床意义
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所组成,这二种细胞的升高及减低可直接导致 白细胞总数相应的改变。
精选课件
10
中性粒细胞
升高
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中毒 急性出血 恶性肿瘤
减低
某些感染 化学药物中毒 某些血液病 脾亢和免疫性疾病 放射病
[课件]瑞氏染色PPT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到掉染液)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123
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 处转浸油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白细胞形态异常
主要是指N和L的异常改变。遗传性、感染、中毒、放射 性或造血系统恶性病变等因素是白细胞形态改变的常 见原因。
(1)N 包括毒性变化、巨多分叶核、棒状小体以及 其他的异常形态。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46-63% 0-5% 0-1% 1-7% 24-47%
李 四
1hite blood cell, WBC)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
形态: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N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常见
瑞氏染色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 的一层血膜。 待干燥后用染色液进行染色,染色液通 常选用瑞氏或瑞-姬氏。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瑞氏染色操作流程
瑞氏染色操作流程一、瑞氏染色实验前准备1.1准备染色液和显影液针对瑞氏染色实验,首先要准备染色液和显影液,染色液由25mL的瑞氏染料,90mL的盐酸溶液(浓度为5%),以及1mL的激发剂混合而成。
而显影液则是在10mL的9N的硫酸、10mL的5%的NaOH溶液、10mL的1%的苯甲醇和10mL的1%的芳香族醇基乙醇混合而成。
1.2准备染色木质菌梗在预先准备瑞氏染色液和显影液后,接下来要准备染色用的木质菌梗才能开始瑞氏染色实验。
首先,用洗碗笠将要染色的木质菌梗洗淨,然后用医用刀在木质菌梗中切出厚约2mm的薄片,最后用蒸汽–水泼淋法将木质菌梗片浸湿,方可准备瑞氏染色实验。
二、瑞氏染色实验操作2.1放置染色片在准备好染色液和显影液,以及木质菌梗薄片后,此时要把准备的的木质菌梗薄片放置在染色槽内,以留出表面空间,方便染色液充分浸渍。
2.2加入染色液之后将准备的瑞氏染色液加入染色槽,在实验室内控制温度为37℃,放置20分钟后,可以观察菌梗表面是否呈染色,一般都可以看到浅色到深色之间的蓝色或紫色染色,这说明瑞氏染色已经取得成功。
2.3加入显影液如果瑞氏染色实验成功,那么接下来可以准备将木质菌梗片洗净后加入显影液了,而此时温度需要将控制在22℃,放置5-10分钟后,可以发现菌梗片变淡,并且半透明,证明显影液已经取得成功。
2.4用x网影像再接着,用X网影像观测染色后的木质菌梗,当观测到菌梗表面开始出现斑斑点点发亮时,这表明染色实验结束,在此基础上对木质菌梗进行另一个体系的判断,也就是对菌梗的形态和染色的准确性进行分类、认定和鉴定。
三、瑞氏染色实验结束完成上述瑞氏染色实验操作后,就可以对经过染色后的木质菌梗进行分析、鉴定,完成木质菌梗的离子吸收率、分子斑点和染色效果等等内容,通过瑞氏染色实验把细菌聚集在一起,以便进行实验分析,这正是瑞氏染色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
瑞氏染液
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一定的 pH 使染色稳定,PBS 的 pH 一般在 6.4~6.8, ○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
pH 恒定。 缓冲液配制
(pH6.4~6.8,弱酸性): 配方 1 : 配方 2: 1% KH2PO4 30ml M/15 KH2PO4 73.5 ml 1% Na2HPO4 20ml M/15 Na2HPO4 26.5ml H2O(新鲜) 加至 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姬姆萨(Giemsa's stain;天青-伊红)染色 1.姬姆萨染料是伊红(AzurII Eqsin)和天青(蓝)2 号合成的。 2.姬姆萨染料( Giemsa, 天青-伊红)染液配制: 姬姆萨染料(粉末) 0.5g 或 7.5g 甲醇(AR) 33ml 或 500ml 甘油(AR) 33ml 或 500ml ●先将姬姆萨染料放入乳钵中,逐渐倒甘油研磨溶于甘油中,置于 56℃水温箱内,90~120 分 钟,然后加入甲醇,摇匀后放置数天,过滤后或不过滤即可使用。此染液放置室温阴暗处,时间越 长越好。 ●使用染液可临时配置):姬姆萨染液 1ml,加 DDH2O10ml 混匀。即可使用。 染色步骤 (1)先用甲醇固定 2~3 分钟。 (2)将血或骨髓涂片放置姬姆萨使用液 15~30 分钟。 (3)涂片用自来水冲洗,在室温中干燥待查。 染液鉴定 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液鉴定:刚配好或放置一个月以上的染液可进行下列鉴定: 1.取 1 滴染液于乳白玻板上,自行迅速扩散开,其颜色变紫红色,且有伪足形成。 2.取 1 滴染液加 1 滴缓冲液,染液由深蓝色立即变为紫红色。 3.取血片或骨髓片进行试染检查,观察染色后各类细胞的胞核、胞浆及颗粒着色情况,pH 是 否合适及染色合适时间。如有上述变化,表明染液合格,可供使用。 混合染色 瑞氏染色(Wright's)-姬姆萨(Giemsa's)混合染色: ●瑞氏染色的染料配方浓度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 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偏酸,色泽偏红,对细胞浆内颗粒特别是嗜天青颗粒及嗜中性颗粒着色较差。 ●姬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 粒着色较清晰, 色泽纯正,而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示较差。 ●故采用以瑞氏染液为主,姬姆萨染液为辅的混合染色。 染色步骤: 1. 先用瑞氏染液将涂膜面充分覆盖; 2. 稍等片刻再加姬姆萨染液 2-3 滴加减(根据涂片上细胞多少及增升程度酌情而定); 3. 稍等 1-2 分钟后,再加磷酸盐缓冲液,加时应缓慢地一滴一滴加在涂片膜上,直至膜面上染色液 形成表面张力而终止染色液加入; 4. 染色 30-40 分钟; 5. 分色:用自来水缓缓冲洗至少 3 分钟以上,待干,勿用滤纸吸干,以免滤纸纤维污染涂片。
瑞氏染色
www.bestbio.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n
-1-
电话:400-676-6191 邮箱:bestbio@
传真:021-60853530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相关产品:
产品 苏木素染色液 伊红染色液 中性红染色液 台盼蓝染色液 DAPI 染色液 糖元染色试剂盒 过氧化物酶染色试剂盒 血管通透性测试染色试剂盒
-2-
电话:400-676-6191 邮箱:bestbio@
传真:021-60853530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产品号 403001 403002 403003 403004 403005 403097 403098 403099
产品 TRAP 染色试剂盒 Masson 染色试剂盒 革兰氏染色试剂盒 瑞氏染色试剂盒 姬姆萨染色试剂盒 亚甲基蓝染色试剂盒 碱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 酸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
产品说明书
产品号 403022 403023 403091 403092 403093 403094 403095 403096
结果分析: 细菌染成蓝色;细胞核呈蓝色;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染成粉红色;淋巴细胞胞浆、嗜 碱性粒细胞胞浆中颗粒呈蓝色;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呈红色;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呈粉红色。
注意事项: 1、 推片方法:取全血 3ul 左右置载玻片上,将推玻片保持与载玻片 30 度角,置于血 滴正前方,稍往后移与血滴接触,即可见血液沿推片下缘散开,再均匀沿载玻片平 面平稳向前滑动,至血液铺完血膜为止。 2、 涂片时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 3、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血膜要干透后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血 膜易脱落。 4、 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 5、 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还可用 75%乙醇脱色 3-5 秒。 6、 染色液可重复使用。
瑞氏染色
7
4、单核细胞(monocyte)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可呈 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 细而松散,故着色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 常染成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8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2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3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观察内容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对其形态、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白细胞分类:一般情况计数100个白细胞,并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 占 的比例。同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核) 有无变化。
1
•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的 一层血膜。
• 待干燥后用染色液进行染色,染色液通常 选用瑞氏或瑞-姬氏。
பைடு நூலகம்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到掉染液)
123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4
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
瑞氏染色
123
白细胞(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
形态: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N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常见 3叶,幼稚的N胞核呈杆状。胞质中含许多散在细 小的颗粒,Wright染色中呈紫红色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46-63% 0-5% 0-1% 1-7% 24-47%
临床意义
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所组成,这二种细胞的升高及减低可直接导致 白细胞总数相应的改变。
中性粒细胞
升高
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中毒 急性出血 恶性肿瘤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观察内容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对其形态、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白细胞分类:一般情况计数100个白细胞,并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 占 的比例。同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 核)有无变化。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 的一层血膜。
简述瑞氏染色法的步骤
简述瑞氏染色法的步骤
瑞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技术,可以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染色。
它
是由丹麦科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瑞氏于1884年首次提出的。
该方法
通过使用甲苯和乙醇的混合物处理样本,然后用胰蛋白酶去除细胞膜上的
脂肪,最后用甲苯溶液进行染色,以显示细胞的核和胞质细胞器。
具体步
骤如下:
1.处理样本:首先,将待染色的细胞或组织样本置于甲苯中,以去除
样本中的脂肪。
2.脱水:将样本放入一系列乙醇浓度不断增加的溶液中,以脱水样本。
这一步骤有助于防止样本的脂肪重新进入细胞。
3.清洗:用清洁的甲醇或二甲苯清洗样本。
这一步骤有助于去除残留
的脂肪和乙醇。
4.染色:将样本放入瑞氏染色剂中。
瑞氏染色剂是一种由甲苯、酸性
染料(如酸性果胶酸和酸性红G)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的溶液。
该溶
液可以染色细胞核和胞质细胞器。
5.清洗:将样本从染色剂中取出,用甲醇或二甲苯轻轻洗涤,以去除
多余染料。
6.干燥:用空气吹干样本或者放置在加热器中干燥。
7.盖片:将样本置于玻璃盖片上,加入合适的封片剂(如硬脂酸树脂),然后覆盖另一块盖片。
8.固定:将盖片置于120°C的烘箱中固定,使其更加耐久。
使用瑞氏染色法可以染色细胞核为蓝色或紫色,并使胞质细胞器以深红色或橙色显现。
这种染色方法在生物学、医学和组织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提供有关细胞和组织的信息。
瑞氏-吉姆萨染液配法
英文拼写 Wright's stain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使用方法瑞氏(Wright's staim;美蓝-伊红Y)染色:1.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Eostm Y)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氏(美蓝-伊红Y)染料。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
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1)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甲醇ME(瑞氏染料)----→M+ + E-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色,多余美蓝就可以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2)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色反应。
染液配制(1) 瑞氏染液配制:瑞氏染料 830gm或1g甲醇(AR)500ml或600ml○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乳钵内,用乳棒轻轻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研芝麻声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
○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一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
○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3个月以上为佳。
(2) 缓冲液:●缓冲液作用:○染色对氢离子浓度是十分敏感的,据观察pH值的改变,可使蛋白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一定的pH使染色稳定,PBS的pH 一般在6.4~6.8,○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pH恒定。
16瑞氏染色操作规程
瑞氏姬姆萨染色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125 页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规范瑞氏姬姆萨染色操作规程,保证染色效果。
2 原理:2.1 染色原理: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
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及细胞的各种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因此,标本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2.2 试剂组成:瑞氏姬姆萨A液(瑞氏染料、姬姆萨染料)瑞氏姬姆萨B液(磷酸盐)3 操作步骤:3.1 滴加瑞氏姬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3.2 再将瑞氏姬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
(染血片时间可略短,染骨髓片时间应视细胞量多少而异)3.3 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4 结果解释:4.1 血细胞涂片、骨髓涂片染色: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浆中颗粒清楚,并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色彩,细胞核染紫红色,核染色质结构清楚。
4.2 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染色):4.2.1 滴虫:经过染色后的滴虫跟活的滴虫呈现完全不同形态,一般情况下,看不到鞭毛,经过染色后,滴虫多为梨形、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态,浆被染成灰蓝或天蓝色,核小,枣核状,常偏于一侧,需注意观察,避免与上皮细胞混淆。
4.2.2 念珠菌(霉菌):染成深蓝色,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细长而直。
4.2.3 白细胞:形态上与血细胞涂片的白细胞相同,一般白细胞的多少,提示发炎程瑞氏姬姆萨染色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125 页码:第2页共2页度的高低,对医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标作用。
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瑞氏吉姆萨染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瑞氏吉姆萨染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瑞氏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广泛应用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研究中。
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两大重要细胞类型,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应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瑞氏吉姆萨染色是利用吉姆萨染料对细胞染色的一种方法,该染色方法可使细胞核显色为蓝色,细胞质呈粉红色。
这种染色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的优点,因此在细胞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噬菌、清除损伤细胞和产生炎症因子等功能的专门免疫细胞。
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数量分布以及细胞内的器官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感染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类重要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多个亚群。
瑞氏吉姆萨染色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淋巴细胞的数量比例、形态特征以及细胞发育和分化状态,有助于深入了解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机制。
瑞氏吉姆萨染色在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广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观察和分析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可以进一步揭示它们在免疫学、肿瘤学、感染病理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瑞氏吉姆萨染色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其他高级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新型诊断和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览和组织结构的理解。
通过清晰地描述文章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并能够更方便地查找感兴趣的信息。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结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标准操作程序1 方法学名称瑞氏染色法。
2 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结合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各种疾病包括感染、中毒和血液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3 试剂3.1瑞氏染液:3.1.1试剂成分:瑞氏染料 1.0g无水甲醇500ml甘油10ml3.1.2瑞氏染液配制方法:将瑞氏染料称量好后,放在乳钵中加少量无水甲醇匀速研磨至溶解,将研磨好的染液倾倒入试剂储存瓶中,倒入无水甲醇继续研磨,反复多次,直至乳钵中无瑞氏染料沉淀为止,染液试剂瓶存满为止。
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在36℃24小时后方可使用,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3.2磷酸盐缓冲液PH6.43.2.1 脱水Na2HPO4 1份: 处理方法将Na2HPO4于蒸发皿上干燥(火燃烘烤)成粉末称量。
3.2.2无水KH2PO4 2.6份将脱水Na2HPO4 1份和水KH2PO4 2.6份充分混合,边研磨边混匀。
3.2.3将上述粉末1g加溶解于5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方可使用。
4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载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乳胶手套等。
5 标本要求5.1静脉血采集:用真空采血管(紫色盖头)采集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于室温立即送检。
5.2静脉采血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标本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恢复室温后检测。
6 操作步骤6.1制备血片:6.1.1 手工推片首先核对标本信息,然后取血液一小滴于载玻片一端,用一边缘光滑的推片放于血滴前方,慢慢向后移动,接触血滴时稍停,血液可顺推片散开。
以30o-45o度角向前推,直到血液推尽为止。
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6.1.2 仪器推片:详细内容参见SP-1000i全自动推片染片仪标准操作规程。
瑞氏染色液使用方法
瑞氏染色液说明书【产品名称】瑞氏染色液【包装规格】货号:DM0005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
【预期用途】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结合后,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本染色液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组成主要成分1、瑞氏染液瑞氏染料、甲醇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储存条件及有效期】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瑞氏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原理瑞氏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病理学领域。
该原理通过染色剂与细胞中的某些结构或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使其显色,便于观察和分析。
瑞氏染色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
固定是指将待染色的细胞或组织固定在载玻片或载片上,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乙醛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使其不被破坏或失去活性。
染色是瑞氏染色原理的核心步骤,根据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染色剂。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伊红、甲苯胺蓝、嘧啶蓝等。
这些染料可以与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特定成分发生特异性反应,使其显色。
染色的结果可通过显微镜观察,从而获得目标结构或成分的信息。
洗涤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染色剂和固定剂,使显色的结构或成分清晰可见。
洗涤的方法主要包括用缓冲液或溶剂进行冲洗和浸泡。
洗涤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洗涤或不完全洗涤导致结果不准确。
瑞氏染色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通过瑞氏染色来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在医学诊断中,瑞氏染色可以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案。
在病理学研究中,瑞氏染色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组织或细胞的异常变化,如肿瘤、炎症、坏死等。
然而,瑞氏染色原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染色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固定剂的选择和浓度、染色剂的选择和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等。
因此,在进行瑞氏染色时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染色的结果通常是定性的,难以定量分析。
因此,对于需要精确测量的研究或临床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定量方法来进行分析。
瑞氏染色原理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细胞染色技术。
通过瑞氏染色,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成分,为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和病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瑞氏染色原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科学家和医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和诊断手段。
简述瑞氏染色法的步骤
简述瑞氏染色法的步骤瑞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固定细胞在进行瑞氏染色之前,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细胞进行固定。
固定可以使细胞保持原有的形态和结构,同时还可以防止细胞在染色过程中的变形或损伤。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乙醛和酒精等。
2. 渗透处理在固定细胞后,为了使染色剂能够更好地渗透进入细胞内部,需要进行渗透处理。
渗透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有机溶剂如甲醇或醋酸等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破坏细胞膜,使染色剂能够更容易地进入细胞内部。
3. 染色处理在渗透处理后,就可以进行染色处理了。
瑞氏染色法主要使用的染色剂有伊红和甲苯胺蓝等。
伊红染色剂能够染色细胞的酸性成分,如细胞核和染色质等,而甲苯胺蓝则能够染色细胞的碱性成分,如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通过对细胞进行伊红和甲苯胺蓝的交替染色,可以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4. 脱色处理染色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细胞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染色剂,使染色的细胞更加清晰可见。
脱色处理一般使用酒精或乙醇进行,脱色的时间应根据染色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5. 除水处理脱色处理完成后,需要将细胞进行除水处理。
除水的目的是去除脱色剂,使细胞保持在水的环境中。
除水处理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每次处理1-2分钟。
6. 封片除水处理完成后,需要将细胞封片。
封片的目的是使细胞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方便显微镜观察。
封片一般使用透明胶水或封片胶进行,封片胶可以使细胞保持在玻璃片上,并防止细胞在观察过程中移动或变形。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瑞氏染色法的整个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瑞氏染色法可以使细胞的核和细胞质等成分清晰可见,有助于研究细胞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这种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对于细胞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氏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瑞氏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5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
【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结合后,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本染色液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瑞氏染液瑞氏染料、甲醇
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检验方法】
1、滴加瑞氏染液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
2、将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于瑞氏染液上面,以嘴或洗耳球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4、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染色时间须视何种标本、涂片厚薄、有核细胞多少及温度等而定。
3、pH值对染色有一定影响,载玻片应清洁、无酸碱污染,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4、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色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5、染色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6、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
7、如果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或工作液浓度。
8、瑞氏染液用前应充分摇匀,保证染色的均一性;染色液用量应充足,勿使染色液蒸发干。
9、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
10、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见包装。
11、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
【基本信息】
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住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