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集下载

塑料模具设计方案

塑料模具设计方案

塑料模具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塑料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塑料制品的生产离不开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本文将针对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塑料模具之前,我们需要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产品形状、尺寸、材料以及生产要求等。

1. 产品形状根据产品的形状,我们可以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

常见的模具结构包括单腔模具、多腔模具、嵌件模具等。

2. 产品尺寸对于产品尺寸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公差范围和精度要求。

根据尺寸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模具的材料及加工方式。

3. 材料选择根据生产批量和产品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模具钢、铝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4. 生产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到生产效率、模具寿命以及产品表面质量等因素。

这将直接影响到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三、塑料模具设计流程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模具设计。

塑料模具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产品设计在模具设计之前,我们需要通过CAD等设计软件完成产品的三维模型设计。

这将作为模具设计的基础。

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模具的结构。

这包括模具腔体、模具芯、模具副以及模具附件的设计和安装。

3. 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我们可以开始设计各个模具零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

这包括模具腔体、模具芯、滑块、顶针等零部件。

4. 模具注塑系统设计模具注塑系统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考虑到注塑机的规格、熔融物料的流动性以及产品的冷却周期等因素。

5. 模具闭合系统设计模具闭合系统包括模具的开合、顶出及脱模等功能。

我们需要确保模具的闭合性能和稳定性,以及产品的顶出和脱模效果。

四、模具制造与试模在完成设计方案后,我们可以进行模具的制造和试模。

这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采购与加工根据设计方案,我们需要采购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热处理。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实用PPT(46张)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实用PPT(46张)
三板模通常用于:
1,一模多腔点浇口进料的制品
1
2,一模一腔多(单)点浇口进料的制品
3,一模一腔要求侧浇口进料的中,大型制品
4,假三板模用于定模有滑块侧抽芯的机构和 简易细水口模具
2 缺点:
1,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和成本比两板模高
2,流道较长,废料率相对高
3,成型过程中压力损失相对高
3
三板模合模状态
三板模开模状态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10.词 的 结 尾 , 放言 “了却 君王天 下事, 赢得生 前身后 名”, 更是快 人快语 。最后 一句“ 可怜白 发生” ,感叹 “老之 将至” ,也暗 指壮志 难酬, 这给“ 壮词” 更增加 了慷慨 悲凉的 色彩。
模具构想图
流道 走向
定模部分
定模部分第一次开模 在最细处拉断料把
定模部分第二次开模 把料把从拉料销上脱出
动,定模分开 取出料把,顶出产品
三板模相关的尼龙锁模器, 限位螺栓,弹簧等零件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塑料注射(注塑)模具结构图解

塑料注射(注塑)模具结构图解
定位块上
PRODUCT
成品
EJ.PIN SKD61
顶针
热处理HRC52~55
RETURN PIN
SUJ2
回位销
热处理HRC48~52表面研磨
LEADER BUSHING SUJ2
导套
热处理HRC48~52表面研磨
LOCATING BLOCK(MALE) SKD61
定位块下
热处理HRC52
ANGULAR EJ.PIN SKD61/S136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常用材料表
注 散热不易区域可以使用铍铜
若客户有特别要求以客户要求为准
ANGULAR CAMS
拔块
SKD61 热处理
RETAINER BLOCK
DF2
压板
热处理
LEADER PIN SUJ2
导柱
热处理表面研磨
WEAR BLOCK PDS-3 表面氮化; SK3熱處理HRC45~48
耐磨块 青铜+石墨(全硬模) ;
斜顶
热处理
表面氮化
青铜
热处理
表面氮化
热处理
表面氮化
热处理
GUIDE BLOCK
引导块 斜顶座ANGULAR EJ.PIN BLOCK 耐磨块WEAR BLOCK
SUPPORT BLOCK S55C
模脚 方铁
S55C
下固定板
BUTTOM CLAMPING F塊DAC 表面氮化
整体式大滑P塊20(718H), NAK80 滑块座PDS-3 表面氮化 滑块入子NAK80,S136(透明产品);
P20,--咬花(不透明) FDAC,H13,(VIKING大陆没有)--易断(不透明)
CORE INSERT

模具结构与注塑模设计(doc 11页)

模具结构与注塑模设计(doc 11页)

19.上頂出板﹕對頂什及堅澆道控制起回位作用。

20.下頂出板﹕對頂針及澆道拉料起定位作用。

21.支撐柱﹕位于承板之后﹐作為補強承板﹐防止變形用。

塑 模 成 型<<模具結構原理及維修保養簡介>>講義一﹑模具結松﹕1.定位環﹕架模時使模具引料接頭與機台噴嘴對正之工具。

2.機器噴嘴與模具主流道相連接之零件。

3.母模板﹕承載母模心之板塊。

4.母模輔助板﹕輔助母模心之板塊。

5.導柱﹕與母模配合定位之零件。

6.導套﹕與公模導朮相配﹐使公母模對正之零件。

7.公模板﹕承載公模心之板塊。

8.公模輔助板﹕輔助公模固定公模心之板塊。

9.公模支承板﹕支承公模板與底板﹐使兩者之間有空間讓頂出板活 動。

10.公模底板﹕使公模固在機台上﹐與公模形成整體之板塊。

11.頂針﹕使產品脫模之零件。

12.公母模心﹕成形面之零件。

13.頂出定位鎖﹕項出析后移動歸位銷。

14.彈簧﹕使頂出板或模板復位。

15.頂出板﹕分上下頂出板﹑固定頂針﹑受力時推動頂針前進。

引料接頭定位環母模輔助板 母模 模心下頂出板頂針 導套導柱二﹑模具分類﹕1.按結松分類﹕1.1.三板模﹕由公模﹑母模及脫料板三部分組成。

1.2.兩板模﹕由公模﹑母模兩部分組成。

2.按產品系列分類(以本公司成型模具為例)﹐目前生產之模具有十大系列﹕2.1.ZIF﹕BASE﹑COVER﹑CAM.2.2.R/A SLOT1﹕COVER.SBC.Housing.2.3.R/M﹕DAUL Housing DAUL Pin FILE INE BridgeFOLDABLE BASE ARMA ARMB FASTECK AASLOCKCELERON W/PIN RETERTION MOOULE R/M PIN.2.4.SLOT1:2.5.FSS﹕STANDOFF A/B SUPPORT A/B2.6.HSS﹕BASE TOPBAR2.7. SOJ﹕2.8.BTB:1.0﹑0.8﹑0.635﹑0.62.9.CARD BUS:2.10.PCMCIA﹕三﹑模具組立﹕維修與保養1.模具組立﹕(以兩板模為例)1.1.新模組立前備齊模具組立圖﹐檢驗每件模具零件是否齊全﹐尺寸﹑外觀是否符合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英文):The Design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Mould For Multi-way Buttons andSimulation Analysis院别: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CAD/CAM)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5月一模多腔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摘要本次设计主要特点是根据MOLDFLOW软件仿真模流分析来指导模具结构的设计。

MOLDFLOW软件模拟塑料熔体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的充填、冷却及流动情况,确保获得高质量制件。

打破传统模具结构设计的试模、修模等过程,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在得到仿真分析最佳质量效果的数据、参数之后用来作为模具结构设计的依据。

本次设计主要包括:(1)模流仿真分析注射成型时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过程非常复杂,与许多因素如聚合物性能、制件结构、温度、压力、时间、模具结构及注射设备等有关。

仿真定量地给出成型过程的成型窗口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2)依据仿真的成型窗口状态参数进行整个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如注射机的选择、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机构、脱模机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等。

关键词:仿真分析;模具设计;一模六腔;PROE建模The Design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 Mould For Multi-way Button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ABSTRACT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design is based on software simulation flow analysis MOLDFLOW to guide the design of die structure. MOLDFLOW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injection of plastic melt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cooling and flow, ensuring access tohigh-quality parts. Breaking traditional mold structure design test mode, the process of repair molds, to reduce costs, improve productivity purposes. Obtained the best quality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ata, parameters after the design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mold.The design includes: (1)Moldflow injection molding simulation of melt flow in the cavity is very complex process with many factors. Such as polymer properties, parts structure, temperature, pressure, time, and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and other related equipment.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the molding window molding process given the state parameters (such as pressure, temperature, speed, etc.). (2)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lding window stat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Such as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achine, injection system, molded parts, mold bodies, stripping institutions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drawing die part and assembly drawings, etc..Keywords:Simulation Analysis;Mold Design ;Six-cavity Mold;Proe Modeling目录1绪论 (1)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2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1)1.3未来模具发展方向 (1)1.4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2多向按键工艺分析及模具方案的初步确定 (3)2.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2.2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4)2.3模具方案的初步确定 (6)2.31 模具结构各个部件的分析确定 (6)2.32 总体结构方案的论证和初步确定 (6)3运用MOLDFLOW进行模具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 (7)3.1介绍其功能 (7)3.2 MOLDFLOW分析的流程 (7)3.3应用MOLDFLOW进行分析 (8)3.31 划分产品网格 (8)3.32 选择成型材料 (9)3.33 确定最佳浇口位置 (10)3.34 创建浇注系统及优化 (11)3.35 创建冷却系统及优化 (13)3.36 成型窗口分析 (16)3.37 选择分析类型 (17)3.38 注射工艺参数的优化 (20)4多向按键的注塑模具结构的最终确定 (24)4.1型腔数目及布局的确定 (24)4.2注塑机的选择 (25)4.3分型面的设计 (27)4.4浇注系统的设计 (29)4.41主流道的设计及计算 (29)4.42定位圈 (30)4.43分流道的设计 (30)4.5浇口的设计 (32)4.51浇口形状的分析与确定 (32)4.52浇口位置的确定 (33)4.6排气系统的设计 (34)4.7模架的确定 (34)4.8推出机构的设计 (34)4.81顶杆的设计及计算 (35)4.82复位杆的设计 (36)4.83推板和推杆固定板的设计 (37)4.9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37)4.10成型零件的设计 (39)4.101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40)4.11冷却系统 (42)4.12模具工作原理 (44)5设计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9)附录 (50)1绪论1.1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模具毕业设计46支承管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毕业设计46支承管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支承管注射模具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姓名:职称:讲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4年5月1日摘要模具作为一种成型工具,其设计、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更新换代,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支撑管弯头体积较小、内部结构复杂,因而对注射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艺的要求极高。

支撑管弯头注射模设计制造的最大难点在于成型部件、浇注系统、脱模机构的设计。

然后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再进行实体分析,确定出型腔数目,初选出成型设备,确定塑件的摆放位置,然后进行分型面的确定,浇口的确定,确定结构草图,再搭配Solidworks的moldflow可以非常有效的进行模架设计,然后进行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复位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最后在Solidworks下进行机构模拟分析和校核。

在这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合理或者干涉的情况,然后分析这些状况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改,直到最后确定比较合理的方案。

方案出来以后,再利用Solidworks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模具的受力部分进行强度校核,这也是Solidworks比较强大的功能之一。

当完全确定没有问题的时候,就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

在绘制二维图形的时候,运用目前机械行业最有有效的二维图纸绘制方法---由三维转成二维。

这不但在设计的过程思维更加清晰, 把大量经历用于机构的优化和完善,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的绘图速度和准确性,这在目前的经济时代是非常重要的。

这套模具最重要的是通过传统和现代二种思维方法来设计的,可以亲身体会出二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可以让传统工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提高了大家学习兴趣。

关键词:注塑模具;支撑管弯头;浇注系统;装配工艺;AbstractDie as a tool for molding, its design, manufacture level are of direct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replacement,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a country's level of manufacturing.Support elbow is of small size and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thus demanding a highly molding technique and injection di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of Support elbow injection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re the design of molding part, injection system, stripping structures. after demonstrated, I choose low-pressure polyethylene as the stuff. Second, I use Solidworks to do the three-dimensional sculpting for the entity for the sake of deciding the number of swage, equipment of injection, and the place of produce. Third, I choose the parting line, the gate, the sketch of the machinery, and arranged in pairs or groups imoldflow of Solidworks (in this way, we can design the mold’s carrier with effectively). Next, the machine of take out, fetch, return, and the cool system. The end, I use Solidworks to simulate the machine, besides analyses and check it. In the process, I always find the phenomenon of inconsequence and interference, when this phenomenon happened, I must analyses what’s wrong happened and why. Until I fine the whys, I must modify it. The end, I should decide the rational project. After the project is putted forward, I checked the intension of the pressed part of the mold with FEA of Solidworks. FEA is one of the power functions of Solidworks. After raveling out all problems, I should draw the planar chart. In the process of drawing——transform the three-dimensional chart to planar. In this way, my thinking became very in focu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o I spend mostly energy to optimize and consummate the machine, the top-drawer is that we can heighten speed and veracity of drawing. At present, this is very important.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 used traditionary technique and unconventional ways. Compared them, I found their s strongpoint and disadvantage, so I can 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weakness.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ry technique, besides improve our’s interest to study machine.Key Words: Injection mold;Support elbow;Pouring system;Assembly process;目录1. 绪论------------------------------------------------------------------------------------------------------------------ 1 1.1国内外发展状况 ----------------------------------------------------------------------------------------------------- 1 1.1.1模具工业的概况-------------------------------------------------------------------------------------------------- 1 1.1.2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技术状况及地区分布 ---------------------------------------------------------- 2 1.1.3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5 1.1.4注塑模具CAD发展概况及趋势 ---------------------------------------------------------------------------- 5 1.2研究内容---------------------------------------------------------------------------------------------------------------- 7 1.2.1支撑管弯头外形设计 ------------------------------------------------------------------------------------------ 7 1.2.2分析最佳成型工艺 ---------------------------------------------------------------------------------------------- 7 1.2.3模具结构分析和确定 ------------------------------------------------------------------------------------------ 71.2.4模具开合模运动仿真 ------------------------------------------------------------------------------------------ 72.支撑管弯头设计及其成型工艺分析------------------------------------------------------------------ 8 2.1制品结构和形状的设计 ------------------------------------------------------------------------------------------ 8 2.2制品材料的选择 ----------------------------------------------------------------------------------------------------- 9 2.2.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 ----------------------------------------------------- 9 2.2.2聚苯乙烯(PS)-------------------------------------------------------------------------------------------------- 9 2.2.3双酚A型碳酸脂(PC)------------------------------------------------------------------------------------- 10 2.3注射工艺选择------------------------------------------------------------------------------------------------------- 12 2.3.1 ABS塑料的干燥------------------------------------------------------------------------------------------------ 12 2.3.2注射压力 ---------------------------------------------------------------------------------------------------------- 12 2.3.3注射温度 ---------------------------------------------------------------------------------------------------------- 12 2.3.4模具温度 ---------------------------------------------------------------------------------------------------------- 132.3.5料量控制 ---------------------------------------------------------------------------------------------------------- 133.模具设计-------------------------------------------------------------------------------------------------------------- 14 3.1型腔数量的确定 --------------------------------------------------------------------------------------------------- 14 3.2注塑机选型 ---------------------------------------------------------------------------------------------------------- 15 3.2.1注射量计算------------------------------------------------------------------------------------------------------- 15 3.2.2注射机型号确定------------------------------------------------------------------------------------------------ 16 3.2.3注射压力校核 --------------------------------------------------------------------------------------------------- 16 3.2.4锁模力校核------------------------------------------------------------------------------------------------------- 17 3.2.5开模行程和模板安装尺寸校核 -------------------------------------------------------------------------- 17 3.3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18 3.3.1主流道设计------------------------------------------------------------------------------------------------------- 18 3.3.2分流道-------------------------------------------------------------------------------------------------------------- 183.3.3浇口设计 ---------------------------------------------------------------------------------------------------------- 19 3.4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20 3.4.1成型零部件尺寸分析 ---------------------------------------------------------------------------------------- 20 3.4.2塑件收缩率的影响 -------------------------------------------------------------------------------------------- 20 3.4.3成型零件的设计------------------------------------------------------------------------------------------------ 21 3.4.3.1型腔-------------------------------------------------------------------------------------------------------------- 21 3.4.3.2侧型芯 ---------------------------------------------------------------------------------------------------------- 22 3.4.4成型零部件强度校核计算 --------------------------------------------------------------------------------- 23 3.4.5型芯与型腔配合------------------------------------------------------------------------------------------------ 23 3.5脱模机构设计------------------------------------------------------------------------------------------------------- 24 3.6侧向抽芯设计------------------------------------------------------------------------------------------------------- 26 3.6.1机构设计 ---------------------------------------------------------------------------------------------------------- 26 3.6.2确定抽芯距------------------------------------------------------------------------------------------------------- 26 3.6.3抽芯力的计算 --------------------------------------------------------------------------------------------------- 27 3.6.4斜导柱设计------------------------------------------------------------------------------------------------------- 28 3.7导柱导向机构------------------------------------------------------------------------------------------------------- 29 3.7.1结构形式 ---------------------------------------------------------------------------------------------------------- 29 3.7.2导柱结构和技术要求 ---------------------------------------------------------------------------------------- 29 3.7.3导套 ----------------------------------------------------------------------------------------------------------------- 30 3.8模具温度调节系统------------------------------------------------------------------------------------------------ 303.9模具材料-------------------------------------------------------------------------------------------------------------- 314.模具装配工艺 ----------------------------------------------------------------------------------------------------- 33 4.1塑料模具的装配基准 -------------------------------------------------------------------------------------------- 33 4.2塑料模具的总装配程序 ---------------------------------------------------------------------------------------- 33 4.3塑料模具装配时注意事项------------------------------------------------------------------------------------- 34 4.4空心球柄模具装配工艺 ---------------------------------------------------------------------------------------- 34 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图解)

注塑模具基本结构(图解)

动画文件夹\侧 向分型与抽芯 机构\齿轮齿条 侧抽芯.swf
2011年12月27日
7.热流道注射模
动画文件夹\注射模分类 讲解\热流道注射模.swf
热流道注射模是利用加热或绝热的方式,使注射机喷嘴到型腔入口 这一段流道中的塑料一直保持熔融状态,从而在开模时只需取出塑 件,不需取出流道凝料的一种塑料注射模具。
带动活动型芯作侧向移动(抽拔与复位)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分型与 抽芯机构,简称侧抽芯机构。
2011年12月27日
侧分型与抽芯机构
动画文件夹\ 斜导柱分型与 抽芯机构运动 分析.swf
2011年12月27日
带动型芯滑块侧向移动的整个 机构称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二、注射模具的分类
1.按塑料材料分类热 热塑性塑料模、热固性塑料模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当塑件侧面凹槽或孔较 浅,所需抽拔距不大,但成型面积 较大的场合。
特点:抽芯距较短,抽芯力较大。
2011年12月27日
5.带活动镶件注射模
动画文件夹\注射模分 类讲解\带活动镶嵌件 注射模.swf
模具上设有活动的 型芯、螺纹型芯。
2011年12月27日
带活动镶件注射模
有些塑件有更特殊的要求,如模具上需要设置螺纹型芯或螺 纹型环等时,在型腔的局部设置活动镶件。 开模时,这些活动镶件不能简单地沿开模方向与塑件分 离,而是必须在塑件脱模时连同塑件一起移出模外,然后通 过手工或专门的工具将它与塑件分离,在下一次合模注射之 前,再重新将其放入模内。
3.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 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2011年12月27日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设计实例改善及细节改进)

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设计实例改善及细节改进)

设计圆角保 护电线不会 被割破,压 板用于压住 电线。
定模板和流道板 装好后,要先把 热流道装进去, 再把盖板盖上。
走线槽开在 左图位置时 不方便装模 顺序,按右 图开则可以 方便装模。
模具加工时,有些地方受加 工工艺的限制,不能完全加 工到位,在设计时要考虑这 些因素的影响。
如模架开框时,因为刀具是 圆的,四角不能加工到直角。
Z钩形
环槽形
倒锥形
对于型芯的碰穿面要留研配的余量, 尺寸应该标注正公差。
产品
型芯
正公差加在红 色的碰穿面上
从加工方面考虑,顶杆的布置遇到镶拼结构时,一般不允许顶杆 跨越镶拼线,如图1所示。扁顶杆、方顶设计在镶块中间时,成型 制品部分一般要在镶块的一侧。不得跨越两个镶块,如图2所示。
跨越镶拼线不允许
承压片
在模具的动,定模板之间,加上承压片 可以在研配时通过调整承压片的厚度方 便的调整动,定模板之间的间隙和分型 面上所受合模力的大小。 模板上开框
增加承压片
单独的承压片立体图
定模
动模 承压片
单独的带肩螺栓立体图 复位弹簧
带肩螺栓 带肩螺栓用在顶出板上时, 可以利用螺纹部分的拧入 来克服弹簧的预压缩力从 而方便拆装顶出板。
单独的垃圾钉
垃圾钉的位置要考虑顶出板和底板上的各零部件的情况,尽量做到均匀布置,受力平衡。
普通的浇口套的料把经常有拉丝的现象,可以在浇口套的中间加上 一个金属隔片来做成防拉丝的浇口套。
普通的浇口套
防拉丝的浇口套
防拉丝浇口套中间有镶件槽
金属隔片
锁模块
锁模块用在动,定模之间,可以锁紧动, 定模,防止吊装时模具分开产生事故。 通常在模具上是对称布置的。
产品二的分流道有一个角度,可 以减小对型芯的冲击,而且进料 的方向也能更好的充满型腔。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案例PPT46页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案例PPT46页
PCB定位
每一块PCB都需要在成品的壳身上加上两支定位而且必须在上下壳身加上一些定位筋夹着,以防止PCB受力而变形。
PCB与壳身之间至少必须要有1.0mm的空间,定位Pin的距离则越远越好,因为这样才可以保持PCB的位置而不会移位。
当完成PCB的大细及位置的设定后,便需要在PCB的底部及面部加上一些余量,用作表示电子零件的避空位置。而且在PCB上,加上Solid以表示可摆放电子零件的空间。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止口
真止口用途: 生产装配时作较对之用,而且可作涂胶水之用。
假止口用途: 在外形上可作遮丑之用。
半假止口用途: 如平均料厚有2.0mm或以上时,因为凹槽太深的关系,所以需要在止口的位置加多一层料,保持成品外形的美观。
双止口用途:多用于一些需要有防水功能的成品上。而且,会以超音波焊接法作装配,加强较对效用。
一般PCB的常用厚度: 0.8mm, 1.0mm, 1.5mm,视乎产品的大小和PCB的尺寸而定。
在图纸上标出PCB形状的大小,坑位的尺寸,可摆放电子零件的位置和尺寸,方便电子设计。
电池仓
电池与电池之间一定要有胶料分隔。
加防水槽
电池门
加上加强筋作强化作用。
如电池门的位置是在成品的中央,而且在电池门的四周没有凹坑的时候。必须加上一凹形的手指位,作方便开启电池门之用。
POM 聚甲醛用途:机械零件、齿轮、家电外壳特性:耐磨、坚硬但脆弱,损坏时容易有利边出现。应用:多数用于胶齿轮、滑轮、一些需要传动,承受大扭力或应力的地方。
Nylon(尼龙,PA)用途:齿轮、滑轮、纺织品特性:坚韧、吸水、耐磨、吸震、耐热,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应用:因为精准度比较难控制,所以大多用于一些模数较大的齿轮

注塑模具模架设计具体步骤

注塑模具模架设计具体步骤
标准件库中多家世界著名厂商提供了模具 系列标准件,在浇注系统标准件里就包括 有定位环和浇口套。 1) 定位环 2) 浇口套
定位环
工字板(前盖板) A板(前模板) B板(后模板)
方铁(模脚) 面针板/底针板 (顶针板/顶针盖板)
底板/后盖板
工子板(前盖板) 水口板
A板(前模板)
B板(后模板) 方铁(模脚) 顶针板/顶针盖板 底板(后盖板)
4.垫块
作用:形成推出机构所需的推出空间,调节模具闭合高度。 安装要求:两边垫块高度应一致,保证模具上下表面平行。 材料:中碳钢45
大水口系统模架
工字板 A板 推板 B板
托板
方铁 底针板 底板
有托导套 直导套 导柱
回针 面针板 螺丝
细水口系统模架
水口板 水口推板
A板 推板
B板 托板 拉杆 方铁 底针板 底板
二、MW模具标准件
MoldWizard标准件库中既 有常见的螺钉、弹簧、垫 圈等标准件,也有流道系 统、推出系统、冷却系统 等系统结构中所需要的标 准件,如定位环、浇口套 、喷嘴、水管接头等。 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条 上单击“标准件”按钮, 程序弹出“标准件管理” 对话框,如图所示。
1 Injection(浇注系统标准件)
支承柱(导柱)
无肩导套 带肩导套
螺钉拉杆
抽芯(滑块)
滑块调整 耐磨块
锁紧块
斜导柱固 定座
直型芯
模仁 斜导柱 压块
阻尼销 (尼龙拉扣)
复位杆
扁线螺旋弹簧
顶出孔
3、Ejection(顶出系统标准件)
顶杆标准件是顶出系统中最简单、常见的一种制品顶出活动部件。在标准 件库中,顶出系统标准件类型中主要有直顶杆、扁顶杆、有托顶杆及顶管 等形式,用户可根据模具的结构来选择适用的顶出标准件。 ① 直顶杆Ejectior Pin(Styaight) ② 扁顶杆Ejectior Pin(Shouldered) ③ 有托顶杆Ejectior Pin Flat(FW,FK) ④ 顶管Ejectior Sleeve Assy(S,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C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B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LKM DBI型模架
第二次开模
动定模分开
顶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第一次开模
定模部分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定模部分第一次开模 在最细处拉断料把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定模部分第二次开模 把料把从拉料销上脱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动,定模分开 取出料把,顶出产品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三板模相关的尼龙锁模器, 限位螺栓,弹簧等零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浇 筑施工 管理组 ,主要 负责实 施混凝 土浇筑 施工的 有关组 织管理 工作, 保证混 凝土连 续供应 和按规 范、规 定的施 工工艺 进行施 工,从 而保证 混凝土 施工质 量。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D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FA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FAI型模架
第二次开模
动,定模分开
顶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D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B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D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A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B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B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三板模通常用于:
1,一模多腔点浇口进料的制品
1
2,一模一腔多(单)点浇口进料的制品
3,一模一腔要求侧浇口进料的中,大型制品
4,假三板模用于定模有滑块侧抽芯的机构和 简易细水口模具
2 缺点:
1,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和成本比两板模高
2,流道较长,废料率相对高
3,成型过程中压力损失相对高
3
三板模合模状态
三板模开模状态

2.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总工程师要组 织有关 人员进 行技术 交底, 明确混 凝土浇 筑工艺 、特点 、施工 注意事 项等, 项目付 经理要 组织施 工机具 、商品 混凝土 供应及 运输、 劳动力 布置, 技术、 质检部 门作好 质量控 制计划 。

3.派出专人到拌合站负责拌合质量的 监察和 供应、 运输联 络。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三板模应用举例
产品
点浇口不能用于表面有 质量要求的产品,也不 能用于太大的产品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模具构想图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流道 走向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第一次开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FC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FA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LKM EBI型模架
动,定模分开
顶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第一次开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D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C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A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动,定模分开
LKM EAI型模架
顶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第一次开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易细水口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EC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LKM DAI型模架
第二次开模
动,定模分开
顶出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第一次开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C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A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GC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GA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GC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尼龙锁模器
尼龙锁模器的安装固定
螺栓拉杆
止动螺栓
限位螺栓
拉料销
拉料销的固定
产品
一模一腔点浇口模具
点浇口形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一模一腔点浇口模具的拉料结构设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LKM DAI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FCH型模架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简化型细 水口模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合模
简化型细 水口模架
LKM GAI型模架
动,定模分开
顶出
第一次开模
【推荐】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案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