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重构进入新阶段

合集下载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的兴衰史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的兴衰史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的兴衰史在人类历史上,信息的传递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还是现代社会的电视、报纸等媒体,人们都在不断寻找更加高效的传递方式。

而互联网的诞生,则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互联网的诞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网络。

而真正开启互联网时代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ARPANET项目。

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研发,旨在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以提高军队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

从此,互联网开始逐渐成型。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开始广泛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网页等应用,并出现了Yahoo、Altavista等搜索引擎,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查找服务。

2000年,谷歌搜索引擎上线,为互联网的搜索服务带来了彻底的颠覆,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

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上网时,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和远在天边的人交流互动。

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让人们更加容易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

互联网的衰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也开始遭遇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就是信息爆炸。

互联网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但其中的大量信息并不准确,甚至有误导性。

绝大多数人无法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给了不法分子以制造谣言和造假的机会,让互联网逐渐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另一个挑战,则是互联网的商业化。

早期互联网是个极度开放的世界,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得到想要的信息和服务,然而随着商业机构的介入,互联网逐渐被商业利益所左右。

大量商业广告的涌入,让许多人开始感到不耐烦,寻找更加清晰、流畅的互联网体验。

在这样的环境下,2000年代中期开始,Web 2.0的概念被提出。

这是一种以互动性和分享为基础,涌现出一批诸如Facebook、Twitter等纯粹社交媒体平台的新兴互联网服务。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豫政〔2021〕48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8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河南省“十四五”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划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具有创新、协同、公平、开放、绿色等特征。

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

为推进我省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84号),大力推进供应链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供应链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环境,我省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更加注重组织参与融入供应链建设,综合绩效持续提升。

万洲国际、安钢、天瑞、宇通等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整合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积极延链、拓链、强链,“链主”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大批企业专注于供应链薄弱环节和细分领域,不断加强研发和产品创新,实现了高盈利和高成长,信大捷安、四方达超硬材料等207家豫企上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

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

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学习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教育的面貌。

网络学习空间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灵活的学习环境,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以期为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健康发展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阐述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其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区别和优势。

通过对网络学习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变化。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包括其在教学方式、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结合当前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网络学习空间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为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的指导。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发更多关于网络学习空间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教育领域的新兴概念,其发展内涵丰富而深远。

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教育理念革新的体现。

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驱动与创新应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创新应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和完善。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局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通过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共同创建、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大势所趋】转型升级的“七条路径”和“三大捷径”(精品)

【大势所趋】转型升级的“七条路径”和“三大捷径”(精品)

【大势所趋】转型升级的“七条路径”和“三大捷径”(精品)展开全文企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大家关心和期盼的是我们的企业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实践中有无捷径可寻?先让我们看看企业转型的七条路径。

01需求内涵再定义需求内涵再定义是企业在觉察、洞见客户需求本质的基础上,从潮流趋势、自身资源能力、竞争维度等视角重新解读客户的需求,赋予客户需求新的内容和含义,选择深得客户认可、竞争企业优势不明显的市场定位,以此为“源点”倒逼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变革和技术变革,从同质竞争中解脱出来,进入新的业务高度和市场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内涵再定义不是简单地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而选择目标市场,其关键之处在于企业需要回归对需求的深度思考,对客户的需求(包括情感、态度、理念、行为、偏好、场景、痛点、趋势等)进行系统梳理和重新解读,将业务推向新的高度,从而实现企业转型。

当企业面临以下情况时,可考虑通过需求内涵再定义的路径开启转型:原有需求的理解和定义与同行过于雷同,导致直接的激烈竞争;细分市场的消费特征、行为、习惯、理念与主流市场明显不同;由年龄结构、生活方式变迁、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等。

新零售背景下,实体门店面对多种复杂的消费者购物场景。

天虹股份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内涵定义为:较纯电商更快和交付服务更好、较普通实体店购物效率更高。

为此,天虹股份以线上线下分工协同为重点,开启向“百货(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电商”多业态和全渠道的转型。

将天虹所有业态链接起来的,是“虹领巾”App。

通过虹领巾,天虹将从原来相对独立封闭的经营走向全面开放共享,联合周边社区的所有商户,共享人流和数据,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新型生态圈。

02拓展需求边界拓展需求的边界是指,通过增加和创造在位企业未曾提供的元素,服务于新需求所创造的顾客或从未被满足的潜在顾客,从在位企业力所不及的增量空间展开竞争。

拓展需求的边界本质上是企业避免与在位企业正面搏杀,而且将不同市场的价值主张、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设计差异化的价值主张组合,重新选择了重点的市场空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下的技术变革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下的技术变革

当前,互联网业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是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增长。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54%,是GDP增速的6倍以上。

在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量保持了30%的增长率,其中网购交易年增幅达到66%;在电子商务细分领域中,B2C发展更为迅猛,增长率达130%。

1、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应用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移动化将极大扩展互联网应用范围、用户数量、终端规模。

在智能终端方面,据Strategy Analytics估算,2012年Q3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0亿大关,预计2015年将突破20亿。

另据Gartner数据,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量超过1亿台,增长近100%。

预计到2016年全球平板电脑使用量将会达到6.65亿台。

在业务方面,2012年中国3G用户数突破1.7亿,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率超过70%,其中手机银行业务增长率更是高达600%以上。

2、各行业互联网化各行业均加快业务互联网化步伐,形成新的业态。

在金融领域,工商银行73%交易量来自于互联网,远远超过3万个营业厅的业务规模。

尽管如此,传统银行业仍然受到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巨大冲击。

在企业领域,传统企业正快速融入电商+支付平台。

其中制造业B2B渗透率已超过40%以上,而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更是携强大资本优势大举进入电商市场。

在运营商领域,受OTT(Over The Top)模式的影响,三大运营商均开始组建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或云公司,增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竞争力。

在政府领域,智慧城市、政务云建设方兴未艾,目标是完善其G2B、G2C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方向。

随着各行业互联网化进程,新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如,各互联网公司有电商、搜索、微信、微博、安全、视频等不同的能力优势,而传统行业有通信、金融、物流、资本等能力优势,这些能力在互联网上可以相互开放及交换。

未来的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自主能力生存,还需有效吸收融合互联网上各种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

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作者:安筱鹏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第10期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智能技术群的“核聚变”,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从大连接走向大赋能新阶段,我们正在进入智能+新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渗透扩散,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组织重构、智能主导正在构建制造新体系,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全球制造业正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范式迁移的新阶段。

制造业正迈向体系重构的新阶段工业革命300年来,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智能化,技术变革是永恒的主题,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加快融合发展,正在全方位重构制造效率、成本、质量管控新体系,全方位重塑制造业的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第一,谁来生产(who)在变。

生产过程的参与主体从生产者向产消者(pro consumer)演进,个性化定制模式的兴起让消费者全程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产品过程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二,生产什么(what)在变。

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生产对象从功能产品向智能互联产品演进,可动态感知并实时响应消费需求的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第三,用何工具(which)在变。

信息技术革命使得工业社会传统的以能量转换为特征的工具被智能化工具所驱动,形成了智能工具——具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执行能力的工具,当前,数字化技术使劳动工具加速智能化,生产工具从传统的能量转换工具向智能工具演进,3D打印、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快速涌现。

第四,如何生产(how)在变。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传感、泛在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栾生等技术加速实体制造与虚拟制造融合,推动生产方式从传统制造的“试错法”到基于数字仿真的“模拟择优法”转变,构建制造业快速迭代、持续优化、数据驱动的新生产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五个阶段

新课标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五个阶段

新课标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五个阶段深度学习,尤其是课堂上的深度学习,核心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主要呈现出高层次、整体性、意义关联以及社会性的基本特征。

1、高层次:深度学习的目标相较于知识的机械记忆与简单应用而言,深度学习更多指向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即包含观察(有目的的知觉)、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在内的一系列心理机能,而不仅仅是认知技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认识“高层次”这一目标特征,我们必须正确解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认为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的保持和学习的迁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这两者简单区分为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其中学习的保持更多表现为记忆、回忆过程,而学习的迁移与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过程的联系更为密切。

可见,深度学习虽然以培养学生的高级心理机能为目标,却并不意味着忽略浅层学习。

深度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即使是低水平的认知过程,如科学概念的记忆与再认,也需要将其融入一个更为真实的、复杂的任务背景中,而不仅是回忆抽象的概念本身。

就像直接回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和在“解决保温杯包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过程,虽然它们都涉及记忆。

2、整体性:深度学习的内容组织方式深度学习反对碎片化、割裂式的知识获取方式,强调多种知识和信息间的联接,包括多学科知识融合及新旧知识联系。

深度学习是一个整体性的学习状态,需要学习者调动视听说等多重感官机能,全身心地投入,既包含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包含情绪、意志等非认知因素的调动。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具有空间记忆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并组织多件事情,这种记忆系统唤起的是完整的影像。

因此,整合的经验有助于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依托学习主题,对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性设计。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学科概念和生活概念,以及不同学科的概念之间建立意义关联;另一方面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适合组织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概念的应用、迁移与反思,实现深度学习。

中国电信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中国电信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云网融合2030 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20年11月为促进从传统电信企业向智能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电信在2016年发布了《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实施了网络重构计划,历经四年多的努力,已经促使传统上比较僵化封闭的网络架构,正逐步向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新型网络转变,基本上达到了阶段性的预期目标。

随着云网融合新时代的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网信立国的战略,履行在社会经济数字化升级和新基建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电信与时俱进,提出和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本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云网融合的内涵、意义、需求、特征、愿景、原则等,在此基础上,还系统介绍了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技术架构、三阶段发展路径和目标,对云网融合未来演进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中国电信的实践需求,提出了近期将开展的关键举措及六大技术创新方向。

本白皮书既是对《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的升级,也是新时期对云网融合技术内涵的升华。

中国电信将持续深入的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和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 (1)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1.2云网融合的需求 (3)1.3云网融合的发展愿景 (9)二、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和发展阶段 (14)2.1云网融合发展原则 (14)2.2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 (14)2.3云网融合发展阶段 (16)三、云网融合的近期关键举措 (20)3.1优化云资源池技术架构与布局 (20)3.2创新组网方式 (20)3.3加速网络云化 (21)3.4攻关云PaaS能力 (21)3.5打造云网操作系统 (22)3.6构建端到端的云网内生安全体系 (22)3.7推进云原生改造 (23)3.8云网融合最佳实践-5G (23)四、云网融合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 (25)4.1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泛在连接 (25)4.2云网边端智能协同 (27)4.3数据和算力等新型资源融合 (28)4.4云网资源一体化管控的云网操作系统 (30)4.5一体化智能内生机制 (33)4.6端到端安全内生机制 (34)五、云网融合的未来展望 (37)附录1:术语 (38)附录2:名词解释 (41)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1云网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云网融合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深刻变革,在发展历程上要经过协同、融合和一体三个阶段,最终使得传统上相对独立的云计算资源和网络设施融合形成一体化供给、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的体系。

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有效途径

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有效途径

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有效途径作者:李玉顺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04期【摘要】2015年前后是我国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突显时期,当前,智慧校园正日益成为一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主题。

如何理解中小学智慧校园本质特征与内涵,切实从智能时代发展及教育现代化新进程出发建好智慧校园,本文定位在这一意义下,通过进程回顾、内涵辨析、案例呈现等,向一线学校阐明中小学智慧校园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有效路径。

【关键词】智慧校园;体系重構;案例展示智慧校园实践的发展1.智慧校园概念缘起智慧校园概念缘起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以及由此而联动的智慧教育概念发展,智慧教育是由社会信息化进程所隐喻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价值主张。

2018年,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以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反映着对高质量教学、高品质学习以及对教学系统解构重构的时代要求,是教育发展面向终身化学习、开放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生态,这一愿景推动了智慧校园实践探索,我国自1996年出现数字校园概念到2014年达到研究发表高峰,而智慧校园实践自2012年至2014年平缓启动,到2015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前后是中小学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升级阶段发展的转折点,2019年教育部开启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速了智慧教育实践,推进了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实践转段升级。

当前,智慧校园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校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2.智慧校园的实践演进对智慧校园的实践感知是以平板电脑的课堂教学应用为起点。

2011年,iPad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探索推进了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由此,“智慧课堂”“智慧教室”等概念提升了一线中小学校对技术助力现代课堂发展的期待与判断。

智慧教室以移动终端一对一配置为表征,以智能互动教学系统促进师生深度互动,有利于课堂认知、行为和情感目标的统整性达成。

智慧教室提升了一线教育信息化实践者对技术增强型现代教室的热情,呈现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新技术赋能的特征及样貌,出现了对智慧校园实践的新认知与新追求。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演进和重构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演进和重构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演进和重构软件架构是指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时所采用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它决定了软件的整体性能、可维护性、可拓展性等方面的特点。

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变化和演进,软件架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演进和重构,以满足系统的新需求和改进。

为了进行软件架构的演进和重构,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定义演进和重构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演进和重构的目标是什么。

可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或者是为了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明确目标有助于指导后续的工作,并确保演进和重构的方向正确。

2.收集现有系统的信息:在进行架构演进和重构之前,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收集相关的文档、代码和数据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对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

3.搭建框架和架构演进的路线图:根据目标和现有系统的信息,我们可以开始搭建框架和制定演进的路线图。

框架是指整个系统的大致结构和组织方式,路线图则表示系统演进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些工作需要充分的讨论和协商,以确保最终的架构方案是可行和可接受的。

4.逐步演进和重构:在有了框架和路线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逐步地进行架构的演进和重构。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个小的迭代周期。

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需要明确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重构工作。

同时,需要合理地划分工作的优先级和时间,以保证整个演进和重构的进度。

5.测试和验证:在完成每个阶段的设计和重构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通过测试和验证,我们可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目标,以及是否存在问题和风险。

6.监控和调整:在系统架构演进和重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地进行监控和调整。

主要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以及对演进和重构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监控和调整,我们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软件架构的演进和重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框架和路线图。

6G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6G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6G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在5G时代,通过借鉴业界成熟的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微服务架构等理念,网络设计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核心网架构,其核心是基于云原生(CloudNative)的服务化架构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

云原生是一种面向云应用的软件开发、软件部署的思想理念,主要由微服务、DevOps和以容器为代表的敏捷基础架构等部分组成。

在未来的6G时代,基于分布式部署的在网算力、数据、AI算法模型等多维资源,传统无线网络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将从面向流程的接入控制全面转变为面向服务的新型范式。

在网络转型演进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对于多维资源的多样化需求,传统网络功能需要支持更加灵活多种多样的分布式部署与组织模式,例如AMF/SMF/UPF下沉,基于服务化的RAN/Core融合架构,CU/DU不同层次的分割组合和分布式部署方式等。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或者服务将需要部署在网络内合适的逻辑或者物理位置,以达成网络性能、应用QoS、系统资源等多维指标的组合优化。

例如,联邦学习(FederatedLearning)作为典型的AIaaS场景中,需要综合考虑数据来源,算力资源需求、应用时延要求等指标,灵活地部署相应的算法模型到合适的网元节点,同时动态配置网元功能和网络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动态部署UPF功能、下沉相应控制面功能等)。

由此可见,网元功能以及应用实例的按需动态分布式部署将成为未来6G网络的必然需求,云原生也将进一步发展,从支持服务化移动核心网的集中部署向支持网元功能和应用实例分布式部署演进。

这种分布式的方式反过来也对云原生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在分布式网络中引入云原生技术,传统的某些网络功能可以解耦成一组独立内聚的微服务。

每个微服务实例向外提供单一的服务功能,方便运营商实现对于传统网络功能的精细定制与灵活配置。

此外基于容器的微服务实例管理与编排则可以支持网络功能、网络实例、网络切片等动态灵活的分布式部署,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演进架构介绍

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演进架构介绍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
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驱动运营商网络重构
消费互联网:
提升用户消费过程的体验
个人虚拟化 购物电商化 互动社交化 娱乐数字化
OTT主导
眼球经济 $300B 30亿互联网用户 重塑消费体验
多方力量(行业、运营商、 OTT)正博弈主导权
价值经济 $60T 1000亿IOT联接(2025)
现有网络
未来网络
UE RAN
专用硬件 专用硬件 专用硬件
GGSN/EPC-GW CDN
Internet 防火墙
烟囱式建网,部署周期长(1个月以上) 专用硬件和嵌入式软件,部署成本高 升级更新难,业务上线慢 易被厂商锁定
UE RAN
vEPC CDN
M A N
防火墙
O
通用硬件基础设施
NFV云化架构
2015年5月,中国电信首发《互联网 +行动白皮书》,现代农业、工业制 造、新兴服务和创新创业四大重点领 域,获得突出贡献奖和最佳方案奖。
2015年10月,河南省政府发布《河 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围绕 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现代农业等11 个领域开展专项行动。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华为与集团紧密合作,充分理解电信网络重构战略诉求
《电信集团战略咨询服务》
连续3年支撑集 团战略咨询项目, 做好电信战略转 型的顶层设计
《十年重构阶段性成果汇报》
向集团领导 汇报十年网 络重构阶段 性成果

韦乐平:全光网发展的十大趋势

韦乐平:全光网发展的十大趋势

韦乐平:全光网发展的十大趋势飞象网讯(马秋月/文)在今天举行的“2021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工信部科技委常委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中国光网络研讨会大会主席韦乐平详细预测了从运营商角度看未来五到十年全光网发展的十大趋势。

趋势一:网络的全光化趋势在需求侧,微处理器从单核发展到数千核的Tera级计算;超算机能力十年增长千倍,预计2025年可达每秒千亿亿次;视频成第一驱动力,流量接近网络2/3,AR/VR将加剧容量需求;物联网高端机器的超强感知和反应需要更大带宽和低时延连接;其他新应用需求,如低时延/抖动,确定性、高可用性等。

在供给侧方面,目前传输链路的光纤化趋近100%,接入网的光纤化已高达93%,标志着全光网1.0阶段接近尾声,网络干线传输交换节点的光化即将完成,正向城域接入网拓展。

“总之,全光网正从1.0阶段迈向2.0的真正全光化新阶段。

”趋势二:全光网传输链路的高容量趋势据韦乐平介绍,在DWDM方向,目前传输链路从传统C波段80波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和技术改造扩展至C+波段96波和扩展C+波段120波,可分别获取20%和50%的扩容增益。

最新趋势是扩展C+波段120波和L+波段120波,共240波,扩容增益可望高达200%。

“不过,该技术趋势的主要挑战在于权衡奈奎斯特滤波补偿和放大器性能。

”在TDM方向上,利用新型oDSP,基于130G波特的QPSK单波400Gbps传输距离可从600公里增至1500公里,可覆盖99%的干线复用段距离。

“这个趋势最早可在2023年后实现。

”趋势三:全光网交换节点的高容量化韦乐平表示,基于波长交换方式的扩容趋势,目前以20维为主。

32维ROADM的300T能够满足目前最大节点容量的需求,64维ROADM的600T可满足2023年最大节点容量的需求。

而128维ROADM,由于波长交换结构方式中不同波长系统间不能无约束交换,随端口非线性增长的波长交换架构方式的阻塞率将远高于随端口线性增长的空分交换架构方式,其扩容空间受限。

黑龙江明年6月底前实现全省三网融合双向进入

黑龙江明年6月底前实现全省三网融合双向进入

www.ccatv.com段、光传输及交换阶段、网络交换新阶段。

在传统模式下,网络通信包含了数据交换及电传输,与之相比,点交换及光传输设定了光纤的介质,在物理通道上,还可传输各类的光信号,在这时就要配备光电转换的配套装置。

从光传输来看,传输终端可用于承载电信号,近些年商业化层次日益深入,光包及光路的数据交换也增添了新的特性。

例如ATM 的交换方式配备了信元交换,构建于包交换及传统交换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内融汇了宽带的综合性业务,连接信元后,可以创设实时性的各类业务流程,以满足业务需要。

光纤技术被看作新阶段内的典型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

在新技术推动下,网络变更了全方位的技术特性,重构了原先的通信数据体系架构,交换技术也表现出持久进步的新趋向,在未来的技术范围内,数据交换还可承载更高层次的网络通信,例如为了保护隐私,底层通信可被屏蔽,配备多样的网络设施,开拓融合性的、可以伸缩的统一平台,增添平台的开放性。

在不久的将来,数据通信交换的新式技术将拥有更高层次的集成及灵活性,配备了新阶段内的业务体系架构。

6结束语宽带业务承载了更大的总容量及更快的传输速率,网络也增添了智能要素。

针对数据交换,为获取更快捷且丰富的通信资源,就要借助于协同性的数据技术,采纳高质量的通信数据交换方式,在未来实践中,还需继续摸索并且总结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1]左琳.浅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4):27.[2]罗冬梅.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交换技术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8):89-90.[3]吕汇.浅谈计算机网络数据的交换技术[J ].科技风,2012,(17):7.[4]张程.通信数据交叉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J ].电子世界,2014,(18):280.[5]刘阳.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探析[J ].企业导报,2015,(13):65,78.[6]徐嘉.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 ].通讯世界,2015,(13):4-5.[7]陈超.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交换技术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0):196.[8]刘虎.浅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探索构架[J ].中国新通信,2016,(06):106.[9]高志彪.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1):149,151.[10]李钰.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1):37.[11]刘犁.计算机网络中通信数据交叉技术的应用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15,(06):87.[12]王锦.探究互联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 ].中国新通信,2015,(17):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櫯毰毰毰毰11-12.黑龙江明年6月底前实现全省三网融合双向进入2016年黑龙江省继续加快4G 基站和光纤网络建设,全年基站及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08亿元,前7个月已完成投资35.7亿元,目前全省基站总量达到11.9万个。

供应链管理复习重点

供应链管理复习重点

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可信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小受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结构特征:(1)复杂性。

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炒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是供应和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趋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ECR供应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答: 1)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s),即高效消费者回应,是1992年从美国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答案(题库)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答案(题库)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面向终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5.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

⽹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命周期2019-01-16摘要:⽹络舆论“蝴蝶效应”是对⽹络舆论产⽣巨⼤社会影响的描述。

本⽂通过⽣命周期理论,将“⼥⼦酒店遇袭”事件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消散期,对“蝴蝶效应”的形成进⾏分析。

关键词:⽹络舆论“;蝴蝶效应”;⽣命周期2016年4⽉5⽇凌晨,微博名为“@弯弯_2016”的⽹友爆料称,4⽉3⽇她在北京望京⼀酒店⼊住时在⾛廊遭到⼀陌⽣男⼦袭击,期间⼥⽣⼤声呼救,围观店员却没有出⾯阻⽌,最终被⼀名⼥房客相救脱险。

事件引发了众多⽹友追踪关注。

随后媒体介⼊报道,事件相关⽅也纷纷回应。

截⾄4⽉15⽇,微话题“和颐酒店⼥⽣遇袭”标签的阅读量达到27.4亿次。

⼀件个⼈维权事件在⽹络舆论⼒量下倒逼着媒体探访、相关部门⽴案,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络舆论“蝴蝶效应”成为迫切需要深⼊关注的现象。

⼀、⽹络舆论的“蝴蝶效应”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象学家洛仑兹在使⽤天⽓模型时意外发现省略某⼀参数的⼩数点后三位会导致结果的巨⼤差异。

模型描述了⼀个⾮线性系统,其初始条件最微⼩的差异会反复迭代导致系统出现⽆法预测的巨⼤改变。

洛伦兹将这⼀混沌现象通俗地解释为“蝴蝶效应”:⼀只蝴蝶轻拍翅膀,可导致⼀个⽉后的⼀场龙卷风——形容个体具有产⽣微妙影响的⼒量,即“⽆⼒者的⼒量”。

[1]在web2.0时代,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及“把关⼈”均有所弱化,⽹络舆论传播效果变得难以预测与把控。

⽹络舆论蝴蝶效应,是指在⽹络⾮线性系统内,信息的随机传播达到分岔点,引发⽹民、媒体与相关⽅的正反馈⼒量,产⽣爆炸性的社会影响。

⾮线性系统是“蝴蝶效应”产⽣的⼤环境。

⽹络参与者的多元性和流向的多向性使“5W”线性过程模式被解构,进⼊⾮线性模式。

“蝴蝶效应”的关键是反馈,反馈有两种:⼀是负反馈,将活动抑制在⼀定范围内,保持系统的平衡;⼆是正反馈,能将效果放⼤。

当正反馈能量急剧增长时,舆论规模和强度便发⽣指数级增长。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进入新阶段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进入新阶段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起源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概念和起源 早期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简单计算和逻辑处理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发展 当前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高性能、低功耗、集成化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发展阶段
添加标题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起步期,主要应用于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等领域。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 片技术新阶段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发展历程
02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 片技术的新特点
03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 片技术的应用场景
04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 片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05
未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的发展趋势
06
添加章节标题
全球人工智能芯 片技术发展历程
芯片能效比的优化
2024年AI芯片 能效比提升显 著,降低功耗 同时提升性能
新型芯片架构 和制程工艺的 应用,提高计 算效率和能效

AI芯片能效比 优化有助于降 低设备能耗和
散热需求
能效比的优化 有助于提升AI 芯片在边缘计 算领域的性能
表现
芯片的跨界融合与集成化
芯片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集成化芯片的出现,将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芯片的跨界融合与集成化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各行业带来创新和变革。 需要克服的技术挑战包括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如何提高芯片的能效比等。
政府将加大对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的普及和 应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将与云计算、大 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更加智 能化的解决方案,为各行业提供更 好的服务。

网络拓扑知识:基于网络拓扑的网络拆分与重组策略

网络拓扑知识:基于网络拓扑的网络拆分与重组策略

网络拓扑知识:基于网络拓扑的网络拆分与重组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不仅传统企业,以及各种机构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社交平台、在线购物等各种网络化的服务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网络业已进入了全球互联的时代。

在如此庞大的网络系统中,网络拓扑结构至关重要。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它决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路径,并影响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容错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高效的网络拓扑结构对于集约化的网络应用环境,比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业务的网络系统更为重要,同时,针对于大规模的可拓展性网络或者冗余网络,数据可靠性、高效性和负载均衡等因素也非常重要。

网络拓扑结构在网络中的作用网络拓扑是网络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好的拓扑结构能够使得网络系统得到良好的确保和提高,因此,在网络的整体设计中,拓扑结构的选择与处理显得十分重要。

在网络中我们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以及网状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指一组网络设备通过一根"总线"传输数据,在这种结构下所有设备都直接连接在一条链上。

总线型结构的优点在于安装简单、构造容易,但是,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只有一个设备可以传输数据,所以它的局限性十分显著。

一旦总线型结构发生故障,网络系统的整个通讯也会被瘫痪。

环型拓扑结构指网络设备打通后成为一个闭环,通过协议控制数据沿着环线的确定方向流转。

环型拓扑结构具有信息同步能力和收敛速度较快等特点,但也存在碰撞率较高、容错能力弱等缺点。

星型拓扑结构指所有网络设备集中于一个节点,每个设备都通过独立的线连接到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统筹管理所有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星型拓扑中只需要在中心节点处进行管理,设备之间的传输不会相互影响,因此星型拓扑结构具有可维护性和高可靠性,但也存在通信瓶颈和线路故障等问题。

树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树形结构来组织网络设备的拓扑结构,其以一台为根的中央节点开始向下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重构进入新阶段
“SDN将进一步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SDN/NFV大会上,SDN/NFV产业联盟理事长韦乐平指出,电信网的复杂性和人工依赖性使得具备应付高度复杂性能力的AI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结合SDN与AI的基于意图的网络(IBN)将可能成为网络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目标。

SDN已过炒作期NFV征程依然艰难
就SDN/NFV目前的进展和趋势,韦乐平表示,SDN已度过炒作期,进入理性发展阶段;NFV化已经开始落地,但征程依然艰难。

根据Mason预测,2017年全球网络云化市场为52亿美元,未来年增长25%,2020年达到121亿美元。

目前,全球电信云项目已超过400个,SDN专线成为热点,SD-WAN成为SDN迈向大网的关键和切入点,Verizon、AT&T、Sprint、BT、Orange等大T 已率先部署。

韦乐平指出,这代表基于SDN/NFV的网络云化成为共识。

一方面,SDN标准化进程加速。

标志性事件包括IETF南北向接口定义完成;BBF瞄准产业转型,推进
网络云化;ONAP开源组织推出第一版本,ONF TAPI2.0信息模型发布。

另一方面,标准和开源组织走向协同。

标准组织通过组织Hackthon参与开源,而开源组织开始反推标准。

韦乐平表示,“Zero-Touch & Automation”成为SDN的新热点。

与此同时,NFV化已经开始落地,目前已覆盖所有核心网网元,但由于思维落后、硬件性能限制、标准化滞后及互操作的复杂性,因此还不尽如人意,NFV 的征程依然艰难。

韦乐平表示,运营商的一朵云理想依然还只是理想,其内部IT系统的复杂性和对外服务的质量和速度要求导致公有云和电信云还在独立建设,共享只在机房、局址和动环。

因此,网络云化的挑战不可轻视。

AI使能是网络重构新阶段
随着网络重构带来业务功能和网络功能原子化和微服务化,管理对象剧增,多业务场景需求使得网络架构乃至网元形态都随之动态化。

同时,网络NFV化后,网元的分层解耦引入了更多的厂商,不仅导致十分复杂和冗长的互操作测试,也引入了更多可能的故障点,运营商面临更为复杂的故障定位源的分析和责任判定。

对于网络架构重构带来的如此高的多维度复杂
性,韦乐平认为,引入AI重构网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在韦乐平看来,AI能力远超人脑,有望解决网络重构面临的三个挑战:网络架构动态变化带来的网络和业务的复杂性;网元分层解耦后的故障定位等运维带来的复杂性;网络资源实时调整带来的网络运行复杂性。

韦乐平表示,一切基于软件的复杂多维问题都可以借助于AI的帮助,复杂的多层、多域、多协议、多接口、多参数、多厂家的网络和业务问题也不例外,只是AI在不同层面和领域的作用和引入路径不同。

据悉,AI网络应用的主要场景包括高效智慧运维场景、个性化业务服务场景、网络安全场景。

在设施基础层,可以为有源硬件设施提供AI加速器,实现不同层级的训练和推理能力,诸如核心DC 的基础设施可优先引入AI加速器,满足全局性的策略或算法模型的集中训练及推理需求,而接入侧可以逐步按需推进,例如基站内嵌AI加速器可以支撑设备级的AI策略及应用。

在网络和业务控制层,可以优先集成AI的推理能力,对网络和业务实现智能网络优化、运维、管控和安全。

实现网络各层级的KPI优化、路由优化、网络策略优化等,例如无线的覆盖优化、容量优化、负荷
优化等。

在运营和编排层,可优先在大数据平台上引入AI 引擎,对OSS和BSS数据做更深度的智能化挖掘。

随着虚拟化网络的部署,编排层上可以逐步叠加AI 能力,从而提升产品编排、业务编排、端到端资源编排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编排水平。

进而对业务量的变化做前瞻性的智能预测,实现动态规划和管理配套的资源。

仍面临四大挑战
虽然AI的引入已成为网络重构的一大方向,但韦乐平认为,AI的网络应用还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AI成功应用的前提是足够大的训练数据。

“尽管电信网络数据很大,但不同部门和层级数据语义和格式、数据存储和管理应用机制不同、数据监管限制等原因,真正能有效利用的数据并不足够大。


二是AI/ML与网络结合的场景尚不清晰。

三是?W络和业务远比目前已经成功应用AI的图像、语音识别和棋类博弈要复杂,特别还缺乏成熟可靠的电信网络和业务的建模和特征表示及提取方法。

四是现有垂直烟囱式组织架构不适应AI使能的新网络。

韦乐平表示,现有组织架构往往是依靠特定的业
务部门的专门团队来支撑特定的业务、应用和网络功能,从而形成了大量垂直一体化的业务和网络烟囱,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且还无法共享资源,难以提供融合性业务和网络。

基于云化网络的网络架构重构要求运营商能够在跨部门的、共享的、统一的云平台上协同工作,这与现有的垂直烟囱化的部门设置直接冲突。

最后,韦乐平强调,仅仅依靠技术和业务重构难以推进AI的深度网络架构重构。

打破部门壁垒,实施组织架构水平化是网络重构成功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