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1、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2、城市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得现象及过程。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或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或城市化的基本规律:(1)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比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4、工业化前的城市与工业化后的城市特征:近代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前城市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
城镇化水平不高。
而工业城市的特征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发展水平高,人口聚集,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的格局变化是城市以圈层式向外扩张,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是构成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
5、中国城镇化道路特点及启示:特点:(1)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2)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3)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的压力,又是推进城市化的动力。
启示: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即改变过去仅仅以规模作为政策标准的方法。
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应当是超越单个城市的传统思维,走向区域协调,从更大区域范围来思索永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走向和谐的城市区域,这也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还提出在统一邻里单位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
现代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柯比西埃规划实践——昌迪加尔规划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雅典宪章》的一 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 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 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 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 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 结构。
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 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建筑艺术》);格迪斯的学说(进化 中的城市),调查—分析—规划,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芒福德形成综 合研究与区域规划
霍华德“田园城市”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 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 超过这一个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 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会受托管理。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 城市(3.2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 局。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 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荫大道, 城市外围建设工厂、仓库。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十章 城市发展理论
二、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环境优美化
现代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内容很广。对现代城市来说, 最重要的是一个“通”字,包括人流畅通, 物流畅通,信息交流畅通,金融流动畅通。 环境质量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发扬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 环境优美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节
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不同规模的城市互相配合形成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规模不是城市等级的唯一指标。 按照我国政府规定,100万人口以上是特大城市,50万到100万人口 是大城市,20万到50万人口是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是小城市。 由于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在国内外为数甚多,为此,暂按100万人口 作为大城市的起点。 大、中、小城市的关系反映城市体系内在结构,是我国城市政策的 焦点。 在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不能互相替代、互相排斥。 每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都是不同规模的城市的有机组合。每一座 城市的规模都反映区域腹地的需要。 客观上需要有一座大城市的地方,城市规模不会停留在小城市阶段。 由于城市发展阶段和腹地的多样性,只有具体城市的具体历史时期 的相对的最佳规模,没有各个历史阶段和各座城市普遍适用的最佳 规模。
一、经济条件城市的制约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 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现代化有同步关系。经济结构转变 对城市化有决定性影响。第一产业布局特征是分散。第一 产业占主导地位时,人口大都住在农村,城市人口比重很 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特征是集聚。经济现代化在 产业结构上的反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比重增长。在人口地域结构上,必然是农村人口比重 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过程也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发展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生产规模增大, 城市对农村的技术支援加强,工农业差别和城乡差别缩小。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 比重越高。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城市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城市经济、城市开发的概念;熟悉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的含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学涵盖内容与考察对象、城市经济的地位。
城市发展理论
简述城市发展的理论城市发展的理论主要由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进化理论、增长极核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组成的。
1、城市经济理论。
城市经济由城市基本经济与非基本经济,基本经济活动具有离心的,向心的的特点。
而非基本经济活动有自给的,输入的的特点。
一个城市,如果它的基本活动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
如果基本活动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又没有新的基本活动来替代,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走向衰落。
城市经济活动等于基本经济活动与非基本经济活动之和,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与非基本经济活动之间的比值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化的进程是这样的: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到再城市化。
城市化就包括了绝对集中时期和相对集中时期,绝对集中时期是指在工业化社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相对集中时期是指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期,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开始向城市郊区发展,但城市人口大于郊区人口。
与郊区化相对应的是相对分散时期,相对分散时期是指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逆城市化与绝对分散时期对应,绝对分散时期是指,后工业化时期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增长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下降和郊区人口上升。
3、增长极核理论。
增长极核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核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
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增长极核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增长的意思。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30年,我国在 全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 “均衡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即 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遍地开 花”“星罗棋布”,来迅速缩小国内 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 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 空间差异
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 地区的经济稳定性
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 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 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 差异
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发展模型
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 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为农业腹地
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 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国际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
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 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
市场接近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
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 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 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梯度转移理论
➢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在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 产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创新、发展、 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
“对于一个想要探索欧洲文明的基础的人来说,了解中国的过去乃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1938年他在《城市文化》中为世界呼吁城市规划的人文思想因素,几乎整个欧洲的城市设计规划,因他的思想而重新确定方向,而他没有到过中国。
1961年66岁的他写出了《城市发展史》的时候,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令他为自己仍然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而遗憾。
26年后,目光敏锐的中国学者把《城市发展史》引介中国的时候,92岁的芒福德先生已经谢绝笔墨了。
没有东方城市文明的城市历史,不能不说是一部缺憾的历史。
1990年芒福德先生逝世,《城市发展史》在中国正式出版。
1995年纪念芒福德的百周年诞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
又过了10年,当75万字的中文版《城市发展史》再版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已然进入令世界震惊的40%以上发展速度,芒福德先生在67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竟然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
”在我们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重读芒福德对非理性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领会他倡导生态保护运动的思想,不禁慨叹。
20世纪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
1914至1945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大约有12亿人死于战争,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战争牺牲者之和。
现代技术一方面千方百计避免死亡,一方面又血腥杀戮,让人们苦苦思索人类和谐共处的文。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
“对于一个想要探索欧洲文明的基础的人来说,了解中国的过去乃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1938年他在《城市文化》中为世界呼吁城市规划的人文思想因素,几乎整个欧洲的城市设计规划,因他的思想而重新确定方向,而他没有到过中国。
1961年66岁的他写出了《城市发展史》的时候,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令他为自己仍然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而遗憾。
26年后,目光敏锐的中国学者把《城市发展史》引介中国的时候,92岁的芒福德先生已经谢绝笔墨了。
没有东方城市文明的城市历史,不能不说是一部缺憾的历史。
1990年芒福德先生逝世,《城市发展史》在中国正式出版。
1995年纪念芒福德的百周年诞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
又过了10年,当75万字的中文版《城市发展史》再版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已然进入令世界震惊的40%以上发展速度,芒福德先生在67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竟然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
”在我们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重读芒福德对非理性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领会他倡导生态保护运动的思想,不禁慨叹。
20世纪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
1914至1945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大约有12亿人死于战争,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战争牺牲者之和。
现代技术一方面千方百计避免死亡,一方面又血腥杀戮,让人们苦苦思索人类和谐共处的文。
第十章 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规划
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0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1826); 2、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地域空间 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3、狄更生和木内信藏 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20世 纪年代以后)。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 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 (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 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 “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 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 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 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 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的概念
很多国家从人口规模入手, 很多国家从人口规模入手,将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模或具有某 一特定最小人口密度的地方界定为城市。 一特定最小人口密度的地方界定为城市。
如:1887年国际统计大会建议,人口2000人以上为市,2000人以 下为镇,结果未被采用。联合国则以2万人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下限, 乌干达和丹麦规定100人的聚居地都可以称为城市,加拿大规定1000人, 美国规定2500人,日本则规定10万人称为城市。且日本规定4000人/km2 方可为城市、澳大利亚则提出500人/km2就可设市。
城市的概念
我国设市的标准 • 设立地级市的标准 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二十五万人以上,其中市政 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二十万以上; 工农业总产值三十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国内生产总值在二十五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 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地方 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二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 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① ① ① ② 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④
城市的概念
我国设市的标准 • 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 务的中心。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 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 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 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置镇的建制。
城市的发展
1. 农业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发展有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发展有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有机生长——城市长期地在一定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 济条件下,自发地演变、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人们 常常是不自觉或半自觉地处理着城市的各种问题。城市发 展比较缓慢时,城市的结构与形态不断地得到调节和改进, 城市各系统向能够形成合理的和有机的联系。古代的城市 及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一般都属于这一类。 规划建设——有计划地按一定意图或模式建造城市。 城市设计的意图除受到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结构、历史传 统的影响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决策人与规划者的影 响,如埃及的Tell el’Amarna,希腊的Piraeus(雅典港 城)等,罗马帝国的营寨城和中国的大部分的都城、州、 县行政中心也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绝大部分城 市不能明显地划入某一类中。一般说来,上述两种方式在 城市发展中,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并存的,即在同一城市 中两类形态兼而有之,或一定时期以某一类形态为主。
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1)城市进展的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环境的一个核心;城市与区域进展是相互促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四周区域社会经济的进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富强;另外我们要知道,这是由世界城镇化进展的历史证明白的。
对这一现象,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对四周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展的,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根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集中效应。
在城市成长的最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低位,但当增长极到达肯定的规模之后,极化效应会相对或者肯定减弱,集中效应会相对或肯定增加,最终,集中效应就替代极化效应而发挥主导作用。
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
增长极核理论曾被广泛应用于区域进展政策。
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兴旺的地区和国家而言,有限的资源应当集中在进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作为增长极核,由此带动整个区域的进展,使区域经济最终能够趋于均衡。
中心城市——具备进展条件、通过区域极化进展的城市,成为区域进展的增长极核。
(2)城市进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经济活动是打算城市进展的最为显着的因素之一。
城市产业分为根底产业(主要是为满意城市以外地区的需求)和效劳产业(主要满意本市消费需要)。
在城市产业分类中,根底产业是城市经济力气的主体。
根底产业的进展是城市进展的关键。
只有根底产业得到了进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进展。
(3)城市进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相互依靠、相互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进展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进一步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生产效率而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同时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依靠。
相互依靠则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使社会严密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根底上促使人类在空间上的集中。
(4)城市进展的交通通讯理论1960年,古登堡发表论文提醒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进展之间的关系。
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达的便利程度。
1962年,梅耶出版了《城市进展的通讯理论》,提出了城市关于城市进展的通讯理论。
刘易斯·芒福德和他的《城市发展史》
刘易斯·芒福德和他的《城市发展史》/cn/critique2005-7-29 12:48:15来源:中国房地产报作者:宋俊岭[美] 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2月第一版定价:98.00元ISBN7-112-06973-4目录刘易斯·芒福德的主要作品中文第一版序言原序中文第一版译者序言中文第二版译者序言第一章圣地,村庄,要塞第二章城市的逐步形成第三章先古的形式和典范第四章古代城市的本质第五章城邦的出现第六章市民与理想城市第七章希腊化时期的专制主义与都市状况第八章大城市变为死亡之城第九章修道院与社区第十章中世纪的城市状况与城市规划第十一章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第十二章巴洛克的权力结构第十三章宫廷,广场和首都第十四章商业的扩张和城市的解体第十五章19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焦炭城第十六章郊区及其前途第十七章特大城市的神话第十八章回顾与展望刘易斯·芒福德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ts prospects)久被奉为城市科学高级学者必修的经典论著,1989年翻译出版后立即销售一空。
许多读者热切希望再版,今已再次校订完毕,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
刘易斯·芒福德是西方知识界一位久负盛誉的学者,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纽约长岛的符拉兴镇,1990年元月29日在纽约州达琪郡的阿米尼亚村的家中平安去世,享年95岁。
芒福德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极其关注人类命运和文明的未来质量。
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刚度过灯红酒绿的20年代,许多迹象表明社会进程可能进入萧条。
就在这个时刻,已入“而立”之年的芒福德,以积极干预现制度的誓言开始了自己人文科学理论的研究生涯。
此后的60多年里,他撰写了近千篇论文,30多部专著,对城市、人工环境和历史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两届美国总统都曾经为他颁发过大奖。
(完整版)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Urban Ope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广场★步行街★中心区★滨水区★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1。
1 概念表述1.2 关键词1.3 四层涵义大众化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2。
1 空间型制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2.1.2 非典型型制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点状、线状、面状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3.1 功能的广泛eg: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
004城市发展理论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共109页
一、区位理论
2、工业区位论 根据区位因素的特性,可分为:
——自然—技术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气候、劳动力技术水平等。 ——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习惯、利息率的地
区差异等。 韦伯在研究区位论时,排除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认为只
要考虑到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费就足够了。至于原材料费用及其他区位 差异,可纳入运费之中,价格贵一些的原材料可以理解为运输距离远些。 这样,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
耕种,而在这个“国家”的外围是大片荒凉不能耕种的土地;这个“国 家”的土地是一定的,且完全被投入使用,并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纯收益。 (2)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业用地,城市 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 (3)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大道联系。 (4)在这个“国家”中,各地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是相同的。 (5)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一、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 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称作“杜能圈”,其相
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 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产品量大、 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 (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 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从经济实质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 的级差地租。在这里,区位级差地租可以解释为土地的区位价格,它与 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 原材料系数(M)=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一、区位理论
2、工业区位论 韦伯就此公式阐明了三个基本原则: 1)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
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课件
可及性
多样性
交通并非只是花费 成本.游行和开车 兜风是一对"老朋 友".在费城,当 电车刚刚出现的时 候,傍晚搭乘亮闪 闪的电车到郊区是 一种娱乐的形式. 这些人化装,带着 乐团,像开舞会一 样 平等性
控制
分析空间控制指标的两种方式
合适
确定标准的行为模式和主要通讯系统
确定
着眼于社会中的关键群体
社会形态 控制特性 放松 和谐 负责
特色区域系统
广州市为促进区域凝聚力,将生 态空间规划为四带:三道绿色走 廊,多维生态隔离带,重点保护 万亩果园和水河地带植被,南北 生态大通道
广州市生态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
案例: 案例:上海法租界城市形态 布局
一条轴线贯穿的方格型道路网络, 突出中轴线(霞飞路,现淮海路)
绿色空间
道路绿化—法国梧桐; 公园—顾家宅公园(今 南昌路和雁荡路交叉 处),凡尔登公园(今 淮海路和迈而西爱路转 角处),宝昌公园 (1920年建于今淮海西 路,复兴西路,乌鲁木 齐中路三角地)和贝当 公园(1935年建于今衡 山路,宛平路间)
场合感
感觉
在玛沙葡萄园东端的恰比桂迪克村, 一个居民所画的该小岛平面图.与一 般地图相比较:熟悉的地方被画大了, 地名成堆出现,但却仍保有该岛的特 征,特别是自然的部分.
结构感 一个铁匠正在街旁打铁.一个 城市基本的经济活动立即体现 出感觉,这种情景在现代城市 中已不常见
直接感
感觉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一张有着悠久 历史成都名片,在这里您 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 的痕迹,也能体味到咱们 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 活方式,走进宽窄巷子, 就走进了最成都,最世界, 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 名片,新都市会客厅—— 宽窄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规模的发展趋势
1、按单个城市发展速度分析,较小的城市往往快于较大的城市。 小城市人口基础少,新建一两座工厂对增长速度就有明显的影响。 2、在城市化前期,中小城市不断晋升为大城市,大城市数目急剧 增加,大城市规模扩展,出现500 万人口甚至1000 万人口特大城 市。 3、集聚效益决定大城市增长。 ①加工工业是大城市膨胀的主要动力。大城市有良好的协作条件 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工业组团布局。大城市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有激烈的竞争,促使加工工业提高效率。 ②有些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只有在一定城市规模基础上才能建立, 又称需要服务的门槛。国际空港只能建在大城市。银行、保险、 通讯、出版、影视、医疗等单位一般集中在大城市。纽约的标志 是华尔街、贸易大楼、证券交易所。日本l5家最大的百货公司集 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10家最大的银行总部在东京和大阪。 ③大城市有较高的教育水平,造就大批人才,有较好就业条件, 挽留大批人才。熟练劳动力集中便于企业家选择。企业家集中可 以抓住机遇发展产业。 ④科学技术进步保证大城市的给养。工业产品向轻、薄、精、小 发展,用的原料减少,对技术、设计、销售的要求提高,增强大 城市在工业布局上的区位优势。
一、经济条件对城市的制约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 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现代化有同步关系。经济结构转变 对城市化有决定性影响。第一产业布局特征是分散。第一 产业占主导地位时,人口大都住在农村,城市人口比重很 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特征是集聚。经济现代化在 产业结构上的反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比重增长。在人口地域结构上,必然是农村人口比重 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化过程也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发展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生产规模增大, 城市对农村的技术支援加强,工农业差别和城乡差别缩小。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 比重越高。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城市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五、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特色化
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特色危机的困扰。 科学技术的国际性,建筑技术的国际性,世界经济的一体 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是现代城市趋同化的根 源。 如何在趋同化过程中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城市规划 的难点。 “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 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 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 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吴良 镛,1991)。 城市特色的本源是天人合一。 历史和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是特色的 核心。丰富多彩的人文和五颜缤纷的自然融合,形成各不 相同的城市特色。 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需要一定财力和物力,更需要文化 素养,特别是决策人员和规划、建设人员的文化素养。
第十章
城市发展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区域制约条件 第二节 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区域制约条件
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聚落。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心。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城市发展有三个特点:
我国大城市超常发展的原因
中国大城市快速发展与体制、统计方法、行政区划、人 口政策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第一,我国设市标准较高。按照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标准,我 国的镇就是城市,相当于低层次的城市。 第二,我国设市设镇本质上是行政程序,有滞后性。不少集镇, 甚至村庄,实际上已达到市的实力,具备市的功能和市的形态。 第三,我国市的管辖面积较大,不少城市实际上是城市群。伊 春、玉门、乌鲁木齐等市的管辖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 第四,城市收入差异与流动人口政策,驱使大城市发展。
三、城市中心的集聚化和立体化
“城市的本质是能够产生集聚效益” 。城市中心是集聚效 益最突出的地方。 在古代,多数城市的中心是皇宫、衙门等权力机构。欧洲 中世纪教会是权力的象征,城市中心有大教堂。城墙和城 堡是古代城市的标志,是权力的反映。美国没有经历中世 纪封建社会,城市中心高楼林立,形态与欧洲城市中心不 同。 城市中心土地资源有限,地价高昂。为了充分发掘城市中 心土地的集聚效益,在功能结构和形态景观上都不断进行 调整。 在功能结构上,增加商务活动的份量,逐渐形成中央商务 区。 在城市景观上,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楼层升高,地下空间 和地面空间多层间结构的郊区化与逆中心化
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郊区化和逆中心化。 交通网络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是郊区化的主要动力。按照1小时 的合理上班通勤时间,步行的半径是5公里,公共汽车的半径 是1 5公里。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网普及后,合理上班的半径可以 扩大到50公里至70公里。伦敦的合理上班半径已达到70公里。 高速公路引入市区后,原来的商务中心也有扩散的趋势,可以 出现一些副中心,东京新宿是70年代涌现的副中心。高速公路 网发达的洛杉机是一个典型的多中心城市。 郊区化是大城市的人口和功能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在郊区化过 程中,城市郊区形成人口的集结点和卫星城。 在郊区化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出现逆中心化,又称逆城市化。 大城市的逆中心化不是城市的衰亡: 首先,城市的集聚效应依然存在。 第二,大城市的逆中心化是大城市扩散的一种形式。 第三,城市逆中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乡村城市化,是乡村的 基础设施逐步赶上城市的产物,是整个社会进入城乡一体化的 新时期。
第二节
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不同规模的城市互相配合形成体系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规模不是城市等级的唯一指标。 按照我国政府规定,100万人口以上是特大城市,50万到100万人口 是大城市,20万到50万人口是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是小城市。 由于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在国内外为数甚多,为此,暂按100万人口 作为大城市的起点。 大、中、小城市的关系反映城市体系内在结构,是我国城市政策的 焦点。 在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不能互相替代、互相排斥。 每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都是不同规模的城市的有机组合。每一座 城市的规模都反映区域腹地的需要。 客观上需要有一座大城市的地方,城市规模不会停留在小城市阶段。 由于城市发展阶段和腹地的多样性,只有具体城市的具体历史时期 的相对的最佳规模,没有各个历史阶段和各座城市普遍适用的最佳 规模。
山城有群山屏障,静风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依山傍水是城市园林化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容易造成灾害。 矿业城市分布与资源有关。 城市特色与建材和建筑风格有关。建筑材料量重体大,不 宜长途运输,大都就近取材。当地建筑材料的色调和质感 对城市风貌有影响。雅典和罗马就近采石料,兴建多圆柱 的宫殿。
国外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较慢。一些联成一片的市区往 往分成若干座城市。例如,东京、川崎、横滨三市的市 区早已联成一片,在统计上按三座城市计算。这样,使 得城市的规模明显地缩小了。
第三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功能专业化与服务业化
近代城市的主要启动力量是工业化。“工业革命 结束了牧歌和田园诗的时代,那种中世纪城市以 其恬静、幽深、典雅著称的 环境和生活方式,逐 渐由喧器、繁忙、紧张和污染所代替”(陈敏之, 1985) 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 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①加工工业趋向自动化、高科技化、高附加产值 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工量减少,对金融、信 息、技术、流通的依赖度增加; ②闲暇时间增加,对生活服务的要求增加,旅游 业、疗养保健业、饮食业等行业繁荣。
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制约
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 依托。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格局与自然协调是 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多风沙,地貌起伏较小,城市道路大都 呈棋盘式,道路网络形态方正,住房多四合院,重视正南方向以 加强冬半年采光效果,色调庄重浑厚。 南方温暖潮湿,多山水点缀,城市道路不拘一格,形态多变,建 筑物廊檐飞甍,色调轻快,对比鲜明(宋启林,1985)。
二、政治体制和政策对城市的制约
根据我国的实际,比较显著的制约作用有下列六方面。 1、政治体制:政治中心的功能和规模与政治权力的集中 程度成正比。 2、财政体制:国外城市财政来源较广。工资税、房地产 税、营业税等是城市的重要财源。人丁兴旺,城市财源也 兴旺。在低工资政策下,我国居民大都不纳税,同时享受 不少政府补贴。因此,城市人口越多,政府的财政负担越 大。 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可以缩小城市规模 。 4、人口迁移和户籍管理政策:不易迁移→可以方便流动 5、住房政策:福利房→ 房改房→经济实用房(集资建房) →商品房→别墅。 6、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其中, 由于居住用地增长等原因,使得城市用地的增长比人口增 长更快一些。
二、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环境优美化
现代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内容很广。对现代城市来说, 最重要的是一个“通”字,包括人流畅通, 物流畅通,信息交流畅通,金融流动畅通。 环境质量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发扬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 环境优美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1)区域性,区域是城市发展的依据。 (2)群体性,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构成城市体系,分工协调,各 司其职; (3)阶段性,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在功能和空间结构上有明 显差别。
按照我国的设市标准,世界上低级别的城市在我国相当于镇的行政建 制。国际上所说的城市化,在我国相当于城镇化。国际上所说的城市 体系,在我国相当于城镇体系。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1977年12月国际现代建筑 协会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根据区域与城市相互制约关系,指出“城市 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基 本动态的统一性”(沈玉麟,1991)。 制约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有:经济、社会、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