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中考题(本)附答案
2020年山西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山西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5f5e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1.png)
3山西省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满分75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
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
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A.鉴真东渡日本B.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七下西洋D.铁木真统一蒙古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A.中共“一大”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
![2023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59d7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7.png)
2023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标答)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其“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 )A. 取火B. 耕地C. 纺织D. 制陶2. 《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
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
”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 以农为本B. 戒奢从简C. 兴修水利D. 重农抑商4. 李华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内容时,绘制了下面的内容结构示意图。
你认为①处可填写( )A. 北击匈奴B. 文成公主入藏C. 澶渊之盟D. 设置驻藏大臣5.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南都繁盛图》(局部),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
这反映了明代( )A. 商品经济繁荣B. 南京水陆交通便利C. 经济重心南移D. 商业活动诚信为本6.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华英雄谱)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
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这位主人公是( )A. 郑成功B. 林则徐C. 左宗棠D. 邓世昌7.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b5d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3.png)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汉朝C. 秦朝D. 周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时期,指的是哪三个国家?A. 魏、蜀、吴B. 汉、魏、吴C. 秦、汉、楚D. 魏、楚、吴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河北省B. 山西省C. 辽宁省D. 陕西省答案:C4.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5. 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发生在公元前多少年?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0年D. 公元前200年答案:A7.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8.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9. 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1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火药和指南针。
答案:印刷术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朝代。
答案:汉朝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的是______的险要。
答案:山海关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______朝代。
答案:周朝5. “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______朝代。
答案:春秋时期6. 我国古代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7. “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______战役中。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4616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6.png)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2.观察如图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北方经济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社会矛盾的缓和D.民族政权的分立3.“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秧马4.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
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论点论据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朝修筑长城等有利于……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等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C.监督地方,巩固统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5.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6.“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
”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
【中考真题】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fd1d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3.png)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2.观察下面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北方经济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社会矛盾的缓和D.民族政权的分立3.“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秧马4.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
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C.监督地方,巩固统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5.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6.“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
”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
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
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8.《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
2022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2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80532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c.png)
2022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全唐诗》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卿世禄制D. 行省制答案:B3.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D5.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答案:C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望远镜答案:D8. 我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答案:B9. 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政策始于哪一年?A. 1978年B. 1980年C. 1985年D. 1990年答案:A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四大美女”之一?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玉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__年。
答案:605年12. 我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发生在________年。
答案:1919年13. 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________年,结束于________年。
答案:1966年,1976年14. 我国历史上的“一五计划”是指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1953年,1957年15. 我国历史上的“三反五反”运动是指________年开展的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和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23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65e8ba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e.png)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A. 商朝B. 夏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世袭制D. 推行科举制答案:A3.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者是:A. 张骞B. 玄奘C. 马可波罗D. 郑和答案:B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山西人?A. 孔子B. 诸葛亮C. 司马光D. 王阳明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山西的历史文化遗址?A. 平遥古城B. 云冈石窟C. 龙门石窟D. 五台山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5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
答案:指南针7. 明朝时期,山西的________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答案:平遥8.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西的________取得了重大胜利。
答案:百团大战...(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共8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山西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例如,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晋商在明清时期是中国商业的代表。
此外,山西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对研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10. 描述一下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民的抗日精神。
答案: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民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抗日精神。
在八路军的领导下,山西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斗争,组织了多次游击战和群众性的抗日活动。
山西人民的抗日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气,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论述明清时期晋商的商业活动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晋商以其独特的商业智慧和经营策略,成为当时中国商业的佼佼者。
2024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bcb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a.png)
2024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
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可知,在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龙形状的器物,说明这些地区虽然地域上有所差异,但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充分说明了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题干并未对三处文明遗址作对比,因此无法得出哪个文明程度高,排除A项;彩绘龙纹陶盘,并不属于玉器,排除B项;图一属于黄河流域遗址,图二属于辽河流域遗址,图三属于长江流域遗址,且题干并未反映出早期国家夏商周时期的信息,排除D项。
故选C项。
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A.目的B.原因C.过程D.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意在强调刘邦取胜的原因,一是刘邦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拥护;二是刘邦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最终成就大业。
而项羽刚愎自用,失去人才,导致失败,B项正确;刘邦夺取天下的目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全国政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刘邦和项羽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战胜项羽,取得天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刘邦夺取天下,结束了秦末以来长期混乱的状态,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3c5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b.png)
山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往频繁,其中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其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北京D. 南京答案:A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指的是:A. 唐太宗时期B. 唐高宗时期C. 唐玄宗时期D. 唐中宗时期答案:A5.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马可波罗来华C. 利玛窦传教D. 张骞出使西域答案:D6.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加强边疆管理,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修筑长城B. 建立驻藏大臣C. 设置伊犁将军D. 以上都是答案:D7.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9.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新罗等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以下哪一项是日本学习中国的?A. 汉字B. 佛教C. 茶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清朝乾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广州B. 上海C. 天津D. 福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中,被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_______。
答案:唐太宗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4. “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采取了_______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轻徭薄赋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_。
山西省中考:《历史》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山西省中考:《历史》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3ab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1.png)
中考精编文档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目录选择题…………01页简答题…………08页解析题…………09页探究题…………11页参考答案………13页山西省中考:《历史》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
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骨耜及装有木柄的复原图A.取火B.耕地C.纺织D.制陶2.《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
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
”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以农为本B.戒奢从简C.兴修水利D.重农抑商4.李华同学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内容时,绘制了下面的内容结构示意图。
你认为①处可填写()A.北击匈奴B.文成公主入藏C.澶渊之盟D.设置驻藏大臣5.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南都繁盛图》(局部),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
这反映了明代()A.商品经济繁荣B.南京水陆交通便利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活动诚信为本6.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
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解析: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解析: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9b99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c.png)
【解析】
【详解】原始居民图案中有猪、鸟和舞蹈等体现出朴素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中属于手工业,排除A和D项;图示反映的是审美观念,不仅仅是会制造陶器,排除C项。故选B项。
2.“禁止穿鲜卑服,一律改穿汉服”“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京剧脸谱各具特色,如黑脸凸显包拯的铁面无私,红脸凸显关羽的忠义,由此可知京剧脸谱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固化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B项正确;京剧脸谱体现了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主观认知,并不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或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C项;京剧脸谱并不是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而是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8.《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的()
A.背景B.目的C.结果D.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可知反映了土地的结果,即通过土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翻身获得解放,也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土地的背景或目的,排除AB项;土地具有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但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B.排水泄洪
C.省时省力,利于耕作D.便于开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改进了生产工具,广泛使用筒车,节省人力,利于犁省时省力,利于耕作,便于开沟,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812af9650e52ea541898ac.png)
202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上称为()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3.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 农业生产的发展B. 海外贸易的兴盛C. 民族矛盾的缓和D. 民族文化的交融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由此可知元朝()A. 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B. 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C. 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 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5.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九年级(1)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A. 传统习俗的变化B. 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C. 传统节日的起源D. 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6.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戚继光抗击倭寇B. 《马关条约》签订C. 郑成功收复台湾D. 《辛丑条约》签订7.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
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
这一现象说明()A. 政府支持文化事业B. 百姓知识水平提升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中共宣传影响巨大8.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
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a5b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7.png)
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历史科目,我们整理了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A. 南京条约签订
B. 鸦片走私问题
C. 内忧外患
D. 志愿军抗英战争
答案:B
2. 清朝时期,对外开放的口岸有哪些?
A. 沈阳、广州
B. 上海、福州
C. 廊坊、深圳
D. 哈尔滨、大连
答案:B
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谁?
A. 恩格斯
B. 列宁
C. 斯大林
D. 马克思
答案:D
判断题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事件。
答案:√
2.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确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
3. 中国的领导人是丁香。
答案:×
简答题
1. 简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爱国民主革命运动,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有力地推动了中
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2.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杀伤力最强的
一次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使欧洲成为全球的主
导地位,同时加速了国际关系的时代进程。
以上为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b2ea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d.png)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A 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9.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一个关键时期。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一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为解决该问题指明方向的是()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 中共十二大
C. 邓小平南方谈话D. 中共十三大
10.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A. 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B. 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C.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D.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11.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饿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
A. 瓦解了封建制度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 实现了富国强兵D.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12.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9019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5.png)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焚书坑儒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均田制C. 建立刺史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项不是唐朝科举制度的内容?()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武举D. 八股文答案:D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设立东厂C. 建立锦衣卫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清朝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的内容?()A. 将人头税并入田赋B. 减轻农民负担C.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 废除科举制度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独立答案:D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 以上都是答案:D8.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 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 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独立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的意义?()A.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 巩固了人民政权C. 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 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山西省2022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
![山西省2022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f994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c.png)
山西省2022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
这表明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2.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高粱)酒”。
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
这一思想认识属于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又自下而上集中。
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材料评论的是A.秦朝疆域B.秦朝制度C.秦朝工程D.秦朝暴政5.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
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A.生产技术的进步B.环保意识的增强C.水利工程的兴修D.自然条件的优越6.盛唐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闻阖(闻阖chānghé:宫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旒1iú:天子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诗句主要描绘了唐朝的A.政治制度B.经济状况C.对外关系D.社会风气7.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改进C.科举制的确立D.宋词的繁荣8.右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9ee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8.png)
初三历史山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山西的三大文化符号?A. 晋商B. 黄河C. 五台山D. 古城2. 山西省的简称是什么?A. 晋B. 陕C. 豫D. 鲁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山西人?A. 司马光B. 王安石C. 杨家将D. 关羽4. 山西的省会城市是?A. 太原B. 临汾C. 大同D. 运城5.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是?A. 华北B. 华东C. 华南D. 西北6. 山西省的地形以什么为主?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盆地7. 以下哪项不是山西的传统手工艺品?A. 剪纸B. 泥塑C. 刺绣D. 陶瓷8. 山西的煤炭资源在全国的地位是?A. 领先B. 一般C. 落后D. 不重要9. 以下哪个不是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A. 云冈石窟B. 平遥古城C. 五台山D. 黄山10. 山西省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气候11. 山西的哪个地方被誉为“中国醋都”?A. 太原B. 临汾C. 运城D. 长治12.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煤都”著称?A. 太原B. 大同C. 阳泉D. 长治13.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酒都”闻名?A. 汾阳B. 榆次C. 介休D. 孝义14. 以下哪个不是山西的传统美食?A. 刀削面B. 羊肉泡馍C. 油泼面D. 莜面栲栳栳15.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剪纸之乡”著称?A. 忻州B. 运城D. 长治16.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陶瓷之乡”著称?A. 阳泉B. 长治C. 临汾D. 晋城17.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醋都”著称?A. 太原B. 临汾C. 运城D. 长治18.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煤都”著称?A. 太原B. 大同C. 阳泉D. 长治19.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酒都”闻名?A. 汾阳B. 榆次C. 介休D. 孝义20. 山西的哪个地方以“中国剪纸之乡”著称?A. 忻州B. 运城C. 临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山西省的省会是_______。
2021山西历史中考题
![2021山西历史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69204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2.png)
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造纸术(正确答案)
B. 指南针的磁性发现
C. 火药的军事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推广
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主要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建筑风格?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正确答案)
D. 清朝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山西人,且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有重大贡献?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阎锡山(正确答案)
D. 盛宣怀
山西的晋祠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而建的?
A. 孔子
B. 诸葛亮
C. 周公旦
D. 叔虞(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是山西传统的地方戏曲形式?
A. 京剧
B. 越剧
C. 晋剧(正确答案)
D. 黄梅戏
山西的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它建于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正确答案)
C. 元朝
D. 明朝
下列哪部古籍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
A. 《史记》
B. 《资治通鉴》(正确答案)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山西的悬空寺位于哪个城市,以其独特的建筑技艺闻名于世?
A. 大同
B. 太原
C. 恒山(正确答案)
D. 长治
下列哪项是山西的传统手工艺,被誉为“中国三大名绣”之一?
A. 苏绣
B. 湘绣
C. 顾绣
D. 晋绣(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山西中考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十五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及外商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
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
”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
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6.右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红军会宁会师7.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8.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年军事行动的进军路线()A.北伐战争 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9.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10.“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11.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
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周恩来总理这个愿望的实现是在()A.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候B.1955年4月,亚非会议上C.1971年10,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的时候12.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
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13.“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达到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了现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
”以上表述反映的是()A.《神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B.《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D.《命运交响曲》中同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14.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序号人物事迹评价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解放者”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A.① B.② C.③ D.④1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16.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
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4分。
写错字不得分)(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_______(1分)(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_____________。
(1分)(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____________。
(1分)(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___________。
(1分)17.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4分)晚清财政收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1849 3281 969 .。
42501885 3071 3923 。
7708(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三、材料题(本题共10分)18.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
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
……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依据材料回答:(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2 分)19.材料一该法规定了各个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材料二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出自罗斯福新政颁布的什么法令?(1分)为什么说该法令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2分)(2)简述我国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3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2分)(3)为什么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2分)(4)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五、探究题(本题共15分)20.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在讨论“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各抒己见。
于是分头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
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任务一梳理知识知识点:农铁具蒸汽机机器电机电车电灯内燃机汽车(1)按照表中的提示,完成下表。
(7分)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属性①(1分)春秋战国农铁具④(1分)蒸汽机机器②(1分)⑤(2分)科技创新、发明③(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电车电灯汽车因科技发明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工具任务二解决问题(2)通过探究,同学们形成了一下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1分)?请根据“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史论结合)(4分)甲: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乙:科技的发明与应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同学们形成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1分)任务三思考感悟(4)围绕这次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2分)2013年山西省历史中考答案:1——15 BCABD ABABC CAACD16,(1)辛亥革命(1分)(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3)法国大革命(1分)(4)十月革命(1分)17,(1)答:农业税收入略减(1分)工商杂税收入增加(1分)总收入增加(1分)(2)答:洋务运动的推进;工商业迅速发展;近代企业产生。
(1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8,(1)答:发展:城市(镇)兴起(1分)商业繁荣(1分)纸币产生(1分)海外贸易兴盛(1分)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
(1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答:地位:经济中心(1分)意义:瓦解封建制度(1分)孕育早期资产阶级(1分)(3)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9,(1)答:法令:《产业复兴法》(1分)4 核心与基础:该法令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1分)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调节了生产,防止了生产过剩。
(1分)(2)答: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1分)(答出“从农村到城市”给1分)开放: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经济特区,最后向内地发展。
(1分,必须答出两点才可得分。
错别字不扣分)特点:全面改革;态度坚决;稳步推进;逐步深化。
(2分。
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意思相近亦可)(3)答: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1分。
答出一点意义即可。
意思相符亦可)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1分。
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意思相近亦可)(4)答: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循序渐进,改革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
改革措施要有长期性和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
改革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改革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创新意识。
(2分。
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意思相近亦可)20,(1)新发明、新创造知识脉络表按时间分类按属性分类知识点时间知识点属性①(1分)铁农具春秋战国铁农具④(1分)生产工具(答出生产工具的意思即可)蒸汽机机器②(1分)工业革命或18世纪下半期⑤(2分)蒸汽机、电机、内燃机(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科技创新、发明③(2分)电机、电车、电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