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林学2班刘晶 20809032014

2008级林学水土保持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壤侵蚀

2.水土保持规划

3.轮作

4.生态脆弱带

5.农田防护林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简述水土保持学的主要原理。

2.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3.简述水土保持坡面治理工程的作用、类型。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农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按其作用可分为哪几类?(18分)

2. 什么是水土流失?举例说明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24分)

3.简述沙漠化的原因与危害。(20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侵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2.水土保持规划: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总体纲要,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3.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4.生态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空间过渡带。

5.农田防护林: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结构和成带或网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农田(旱作农田与灌溉农田)上的人工林。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简述水土保持学的主要原理。

答:1、生态经济学原理: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平衡。(1分)

2、生态学原理:包括a.生态环境脆弱带原理;b.恢复生态学原理;c.景观生态学

理论。(2分)

3、系统科学原理:包括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大系统控制论等。(1分)

4、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

后代的发展需求为前提。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五个要素。(2分)

2.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答:促进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表轮廓并直接决定着土壤侵蚀形式的发生和其发展过程。(1分)内营力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2分)

外营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包括水力、风力、重力、热力、混合侵蚀力等。(3分)

3.简述水土保持坡面治理工程的作用、类型。

重力侵蚀是指一个坡面上的土壤及风化母质碎屑和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或水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发生位移的现象。(3分)

它的形式主要有:(答对1个得1分,答对3个即得3分)

(1)陷穴侵蚀(2)泻溜侵蚀(3)崩塌侵蚀

(4)滑塌侵蚀(5)滑坡侵蚀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农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按其作用可分为哪几类?(18分)

答:a:主要任务:

(1)根据天然降水的季节分布,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宝贵的天然降水,纳蓄于“土壤水库”之中,尽量减少农田内各种形式径流的产生。(3分)(2)根据水分在土壤中运动的规律,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减少已纳蓄于“土壤水库”中水分的各种非生产性消耗,如土表蒸发、渗漏等。使土壤内所储蓄的水分,尽可能地及时地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利用,调节天然降水季节分配与作物生长季节不协调的矛盾。(3分)(3)根据生态学原理,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肥效的提高,防止倒伏,消灭杂草及一些病虫害,以提高有效土壤水分对农产品的转化效率,即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3分)b.种类:

(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等。(3分)(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覆盖、地膜覆盖等。(3分)

(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3分)

2. 什么是水土流失?举例说明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24分)

答:所谓水土流失是指某一地貌单元内的地表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在外营力(包括水力、重力、冻融及人为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破坏、转移和沉积的全过程。(2分)主要危害表现如下:

(1)加速土壤的退化(3分)

土壤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土壤侵蚀破坏了土地资源,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由脊薄进而发展到砂化、石漠化、裸岩化,从而丧失了生产能力,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砂化、石砾化现象严重,障碍因素多。

(2)造成水打沙壅(淤积湿地水域)(3分)

淤积河流、湖泊、水库和建筑物,导致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交通等效益降低,调蓄洪水能力显著下降,使洪涝灾害趋于频繁。

(3)破坏交通和建筑设施等(3分)

因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下降,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4)污染环境(3分)

环境污染是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恶果。

①固体径流产生水面污染;

②残留农药及其它污染元素随水流失进入水体(容泄区)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放大作用产生污染为害;

③可溶性养分流失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等。

(5)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3分)

水土流失引起的不易察觉和统计的潜在危害,如气候的恶化,水旱灾害的加剧等,具有更为严重的破坏性。

(6)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频繁(3分)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山区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

(7)导致贫困恶性循环(3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于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而且逐渐形成了中上游地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导致下游地区“越险越加,越加越险”,表现出生态恶性循环,经济恶性循环,社会发展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与贫困同步发展,水土流失成为贫困的根源。目前,黄河上游306个县有207个是国家级和生计贫困县,贵州省到现在尚未脱贫的县,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5%以上。这种恶性循环如不及时扭转,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日益加深,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是非常严重的,已经给人民生活、生产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1分)

2.简述沙漠化的原因与危害。(20分)

答:沙漠化即沙质荒漠化,它具有受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为活动所致的二方面影响的二重性(2分)。

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①土地资源的破坏及不合理利用;②植被资源的破坏及不合理利用;③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利用;④土地粗放经营及不合理耕作;⑤不合理的耕作和粗放管理;⑥其他社会活动。(8分)

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危害:①地表组成物质中细粒含量减少,粗粒含量增加,土壤机械组成粗化,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小,透水性增加,保肥、保水性减弱;

②土壤养分含量下降;③破坏地表的完整性;④植被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⑤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可利用的、生产力较高的土地资源沦为难以利用或无法利用的流沙地;⑥生态环境条件恶化,生态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