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体信息课程编号:03110270课程名称:儿童文学英文名称:Children'sliterature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文学概论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属于文学类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大体要求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儿童文学的大体理论和基础知识。

儿童文学具有独特个性和审美价值,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遇,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慢慢确立起理想和信念,增进人文素养,达到全面和谐的进展。

本课程能让学生熟悉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并学习创作儿童文学,从而具有肩负向青年儿童输送儿童文学、教学儿童文学、指导青年儿童阅读欣赏儿童文学的高贵使命的能力。

这不仅为学生尔后从事专业工作构建能力平台,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进展的方向。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把握儿童文学的大体理论知识,专门是儿童文学各类文体的艺术特点,并进行必然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二、通过阅读、鉴赏必然数量的各类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陶冶情操、丰硕审美乐趣、增进人文素养、提高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青年儿童同意文学的特点,具有初步的指导青年儿童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文艺理论的有关原理和儿童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有关知识多方面关照儿童文学,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置儿童文学信息的能力。

五、在学习中,慢慢培育学生的爱心、童心,养成高贵的情操、踊跃健康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为一个学期。

本课程重点是儿童文学的大体原理、儿童文学的文体、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难点是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四)课程教学方式与手腕儿童文学教学以教学教学法为主,依照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采纳自学辅导、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腕,提高教学效率。

(五)实践环节无实践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6(理论24;实践12)周学时: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低幼儿童文学的特点级创作要求,初步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寓言、儿童故事、画图读物以及儿童科学文艺等各种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的知识,使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完成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任务。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目的和任务: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重点培养他们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儿童诗歌、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图画读物和儿童文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儿童诗、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明白儿童文学的审美、认知、娱乐和教育作用。

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

基本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儿童故事等各种体裁的特征和种类,并能运用于作品分析。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3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功能,了解儿童文学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功能;中国儿童文学史;世界儿童文学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

2、明确儿童文学的各种功能。

3、了解儿童文学史。

(四)教学小结本章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文学,什么事儿童文学,掌握儿童文学的四大功能,了解中外文学史。

第二章图画书(3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图画书的特征和种类。

2.能将本章知识运用于作品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图画书的特征;图画书的分类;图画书的分析。

(完整word版)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6(理论24;实践12) 周学时: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低幼儿童文学的特点级创作要求,初步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寓言、儿童故事、画图读物以及儿童科学文艺等各种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的知识,使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完成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任务。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目的和任务: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重点培养他们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儿童诗歌、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图画读物和儿童文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儿童诗、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明白儿童文学的审美、认知、娱乐和教育作用。

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

基本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儿童故事等各种体裁的特征和种类,并能运用于作品分析.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3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功能,了解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功能;中国儿童文学史;世界儿童文学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2、明确儿童文学的各种功能。

3、了解儿童文学史。

(四)教学小结本章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文学,什么事儿童文学,掌握儿童文学的四大功能,了解中外文学史.第二章图画书(3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图画书的特征和种类。

2.能将本章知识运用于作品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图画书的特征;图画书的分类;图画书的分析。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学习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发挥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审美作用、益智作用等,使学生能准确和挖掘儿童文学教材中表层、深层的诸因素,使幼儿产生相应思想律动和审美的愉快。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一)学习儿童文学除应掌握思想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外,还应注意:1、儿童的兴趣性;2、教育的直观性;3、引导的积极性;4、内容的科学性;5、教材的灵活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

(三)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自学为辅,结合幼儿园的见习课、理论联系实际。

三、考核标准:(一)深刻理解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二)能全面、准确的认识和掌握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教学要求;(三)能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的创作要求进行初步的创作。

四、选用材料:1、《低幼儿童文学》祝士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儿童文学》祝士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3、《儿童文学教程》五、时间安排:本课程面授共28学时,自学时间共86学时,分七章讲授。

六、面授时间安排:第一章低幼儿童文学概论2学时第二章儿童诗歌6学时第三章童话4学时第四章寓言4学时第五章儿童故事4学时第六章儿童图画读物4学时第七章儿童科学文学4学时七、自学时间安排:第一章低幼儿童文学概论6学时第二章儿童诗歌20学时第三章童话12学时第四章寓言12学时第五章儿童故事12学时第六章儿童图画读物12学时第七章儿童科学文学1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学的特色及创作要求(一)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与主题:1、教育性2、知识性3、要适应儿童的理解水平。

(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1、态度鲜明;2、作品形象的动作性强;3、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生动突出;4、需要用图画来加强形象性,减少理解作品内容的难度。

(三)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与结构:1、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2、结构要求条理清楚:3、作品要求有一个好的开头。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第一篇:儿童文学教学大纲《儿童文学》教学大纲学时:32 周课时: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需求。

了解不同儿童文学体裁及其特征,熟识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的能力,提高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以《《儿童文学引论》(王晓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为教学材料。

重点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注重儿童文学的鉴赏和批评,对儿童文学作品重点篇目精选,了解其艺术特征,并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所选的篇目。

完成《儿童文学引论》中的思考与练习。

教学计划:本课程安排每周4学时,按照不同的学生对象,酌情安排教学内容,小学教育可多增加一些内容,并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而学前与幼教则可选择一些适合学龄前阅读的作品,围绕教材,酌情处理。

在重点掌握与本专业对象有关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全面掌握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其相关作品的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编: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第一章概述一.儿童的年龄特点二.确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三.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四.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五.文学接受的一般原理六.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第二章婴幼儿文学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三.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四.婴幼儿的社会化程度五.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六.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七.婴幼儿文学的表现手段八.婴幼儿文学的意义和功能第三章童年期文学一.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点二.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三.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四.童年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五.童年期文学常见的样式六.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表现手法七.童年期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一.少年前期文学二.少年前期少年的心理特点。

三.少年前期的社会化程度。

四.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文学课程代码:XXXX学时:XX学时学分:X学分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无课程简介:《儿童文学》是一门介绍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形式,培养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教育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文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形式;3. 培养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和评价;4.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能够创作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5.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教育意识,能够将儿童文学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儿童文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 儿童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

第二单元: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类型1. 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分类,如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等;2. 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型分类,如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传记等;3. 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第三单元: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1. 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2.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3. 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与评论。

第四单元: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实践1. 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2. 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3. 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教育实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介绍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

2. 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4. 创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验: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阅读报告、作品分析等。

《儿童文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课程编号:1701204424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总学时数:36学分:2.0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研室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儿童文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在实施新课标的阅读规定和教学建议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必然有相当一部分应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成长相伴随。

其美好的情感、丰富想象、规范鲜活的语言对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情感教育、人格形成、语言学习以及智力开发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学习、阅读融贯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各项活动中。

尤其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儿童文学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同时在新课标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组织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从儿童文学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以培养未来合格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必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本体特征的认识,从而拓展学生的儿童文学视野,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整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有较强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童⽂学》教学⼤纲《⼉童⽂学》课程教学⼤纲课程名称:⼉童⽂学适⽤专业:幼⼉教育专业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验(实践)学时:18⼀、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童⽂学》课程是幼⼉教育专业开设的⼀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了解中外⼉童⽂学的产⽣和发展概况;掌握⼉童⽂学的基本概念、常⽤术语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的体裁的各⾃特点和要求,提⾼学⽣对各种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和初步的创作能⼒,以及运⽤⼉童⽂学于⼉童教育活动之中的能⼒。

此外,⼒求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幼教专业学⽣对⼉童⽂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和创作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优化学⽣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综合素质,可以⾃主进⾏相关的教学活动设置。

并通过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主进⾏设计⼉童⽂学教学活动的能⼒。

课程内容包括:⼉童⽂学的基本原理、⼉童⽂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童⽂学的⽂本特征、⼉歌和⼉童诗、童话和寓⾔、⼉童故事、⼉童散⽂、⼉童科学⽂艺、⼉童图画书、⼉童卡通读物、⼉童戏剧⽂学、⼉童影视动画等具体⽂学⽂种。

通过⽂种解读、例⽂分析、习作讲评使学⽣对各类型的⼉童⽂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教师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标1、知识⽬标《⼉童⽂学》课程旨在使学⽣掌握作为幼⼉教师必备的⼉童⽂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等⼉童⽂学常⽤形式,提⾼学⽣对⼉童⽂学的鉴赏⽔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教育⼯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标培养学⽣扎实的⼉童⽂学理论基础,使学⽣能够根据⼉童的年龄特点和各种⽂学体裁特点,赏析、演练各种⽂学作品,组织各种⽂学体裁教学活动。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童⽂学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结合⼤量的⼉童⽂学作品,进⾏理论讲授和亲⾝⽰范。

3、素质⽬标课程中以提升学⽣实践能⼒为主要⽬标,让学⽣进⾏各种⽂学作品的赏析、教学活动的演练,调动学⽣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

(完整)《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完整)《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文学(The Children’s Literature)学分: 2 总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无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任课教师:李学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的开设,意在通过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由此逐渐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

鉴于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倡示,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儿童文学文体性质与读者阅读接受特点基础上,深入把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关联,养成学生未来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运用儿童文学的良好意识,使之成为必备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3、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学习基础上,倡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通过激发初教专业大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技能,以期培养出一批批能说会写、基础扎实、业务精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关于儿童文学基本文体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它旨在掌握引导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何谓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有哪些内容构成,哪些美学特征”等疑问;第二版块是关涉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写作的内容版块。

主要教学意图为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第三版块是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基本梳理,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许多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版块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勾连、融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融合,也使学生培育起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能力。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学时:64课程属性:专业性课程开课单位:人文管理系先修课程: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后续课程: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选读一、课程的性质《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此课程主要阐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扩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为儿童文学的体裁、欣赏、创作教学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原理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学会改编和创作儿童文学的几种主要体裁:儿歌、短小的故事、儿童小说和童话。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形成阅读欣赏、批评儿童文学的能力。

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史发展规律和中外儿童文学史发展的概况,扩大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儿童文学修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美学特征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第四章儿歌儿童诗第五章童话寓言第六章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第七章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第八章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第九章儿童文学的欣赏与批评第十章中外儿童文学史概览四、学时分配五、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作品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要运用正确的文艺观、教育观和儿童观阐释儿童文学基本理论,遵循儿童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科学地、辨证地、历史地分析各历史时期的中外儿童文学现象,评价作家作品。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儿童文学》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二)课程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学分为4学分。

教学时间具体分配见下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教学要求1.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特点。

3.了解儿童文学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

4.了解儿童文学创作上的特点和语言上的特殊要求。

5.了解成人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取材的特点。

(二)内容要点:1.儿童文学内容的构成。

2.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它四个特征: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4.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与处理题材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把握儿童文学的意义。

5.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

6.儿童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7.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取材方向。

(三)重点难点:1.重点: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2.难点: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题材与体裁、母题。

(四)教学建议:1.绪论是整个教材的纲,有关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在这一章中均已出现,掌握这些概念时要与以后的章节阐述相结合,与教材对作品的分析相结合。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儿童文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儿童文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学前教育本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教材由各级省电大自主选择。

浙江电大选择的教材是《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内容为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儿童文学的人文价值与美学责任、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儿童文学的教学应用等)和儿童文学的文学体裁(包括文体体裁的界定、六大儿童文学体裁的分类及其分析与作品鉴赏等)。

本课程授课学期为一学期,课内授课总计54学时,学分3分。

二、先修课要求在修有《幼儿文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及《艺术欣赏》等课程的基础上更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紧扣教程进行,教程内容分为基本原理与文学体裁两部分,应据以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如基本原理部分注重的是儿童文学史的介绍、儿童文学理论的分析等,偏重理论性,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对儿童文学理论、基本概念、发展情况等有一个明晰的把握。

文学体裁部分共六大类,要让学生明了分类的标准、各类文学体裁的基本文学特征,并能结合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对代表性作品进行独立的分析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材料是《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此教材是由浙江电大文法学院指定,该书的基本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强化对理论的认识理解。

因而,首先,教师在学时分配上应更多地关注理论教学部分(这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一定要将基本原理部分讲透彻,让学生能基本掌握儿童文学的各种理论、文学基本概念、发展概况等要素。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创作或改编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如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等来塑造架构完整的故事情节,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和思想意义,为儿童提供快乐、寓教于乐的阅读体验。

儿童文学教学旨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的同时,获得知识与智慧的启迪。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儿童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通过朗读、阅读和讨论,使儿童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角色、背景等要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

2. 培养儿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儿童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传达的主题、情感和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创作、讲故事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发展自己的故事和角色。

4. 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课程内容1. 童话故事- 了解童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分析童话故事的结构、角色和情节;- 学习朗读童话故事,培养儿童朗读的技巧;- 引导儿童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2. 寓言故事- 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用途;- 选读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 分析寓言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形象;- 引导儿童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

3. 儿童小说- 阅读和讨论经典儿童小说,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 - 分析儿童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引导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改编和创作儿童小说。

4.绘本故事- 学习欣赏绘本故事的插图和文字设计;- 分析绘本故事的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 引导儿童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

四、教学方法1. 朗读和讲故事:教师朗读或讲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讨论和互动:通过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主题、角色等问题,引导儿童深入思考和交流。

3. 创作和表演:鼓励儿童进行创作,如写作、绘画、角色扮演等,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本)》课程教学大纲1

《儿童文学(本)》课程教学大纲1

《儿童文学(本)》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文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儿童文学与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密切联系,系统了解常见儿童文学体裁的文学特征及其主要的表现手法,理解和感受儿童文学对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人文关怀,了解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培养编创与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师范生具备“引领儿童通向美的圣殿的启蒙导师”的良好素养,为今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 把握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理解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与美学责任。

1.2 理解儿童文学的人文意义。

1.3 简要了解世界及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形势。

1.4 了解儿童文学与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及校园文化的应用价值。

1.5 了解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理解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

1.6 了解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征及其表现手法,能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赏析。

1.7 尝试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编创简短的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以及小学语文课本剧等儿童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1.8 进一步培养热爱儿童的情感,具有指导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的基本能力。

1.9 增强阅读体验,丰富对古今中外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的认识与了解。

1.10 通过讨论、交流、作业与写作实践,培养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 具有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精神。

2.2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掌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作的一般方法。

2.3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广泛运用讲授法、观摩法、讨论法、启发式等方法。

2.4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拓展并灵活运用课程资源,提高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3.1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本课程的美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对儿童文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永葆童心。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自编)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自编)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以教学计划中课程代码为准)学时数:64(其中:理论 64)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开课单位:经济管理系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体裁的各自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运用儿童文学于儿童教育活动之中的能力。

此外,力求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幼教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和创作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优化学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见习观摩活动、作业等形式组织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指导,儿歌和儿童诗,儿童戏剧文学和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散文和儿童科学文学,儿童报告文学和儿童传记文学,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应用等。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论(6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把握儿童文学的性质、分类的主要创作要求。

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对儿童文学的几种较具影响力的认识(二)什么是儿童文学二、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有助于儿童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萌发较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有助于扩大儿童的视野,增长期知识经验,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及认识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四)能够愉快小读者,推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一)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基本因素及其产生的依据(二)儿童文学的一般特点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指导(7学时)一、儿童文学的创作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第三章儿歌和儿童诗(7学时)一、儿歌(一)、释义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对象,以韵语描述一件或数件事物的,富有情趣的歌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文学(The Children’s Literature)学分: 2 总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无开课专业:小学教育任课教师:李学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这门课的开设,意在通过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掌握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基础上,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深切领会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由此逐渐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

鉴于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倡示,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儿童文学文体性质与读者阅读接受特点基础上,深入把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之关联,养成学生未来在基础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运用儿童文学的良好意识,使之成为必备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3、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学习基础上,倡导学生展开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通过激发初教专业大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增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技能,以期培养出一批批能说会写、基础扎实、业务精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教育教学人才。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关于儿童文学基本文体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它旨在掌握引导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何谓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有哪些内容构成,哪些美学特征”等疑问;第二版块是关涉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写作的内容版块。

主要教学意图为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第三版块是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基本梳理,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许多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版块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勾连、融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融合,也使学生培育起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要求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应以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课堂讲读教学、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为参照系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对学生的阅读要求结合起来。

既要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名著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学习期间要求学生阅读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于100部(篇)。

同时,将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教学与写作课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规定并指导学生进行部分儿童文学体裁(如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的创作实践训练。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参照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中文学科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总课时4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第一周概述:儿童与文学(2课时)●内容安排:1、明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2、厘清“儿童”与“文学”之间的关联,阐释儿童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材料:《格林童话》(第一版)两篇作品;《格林童话》(第三版)一篇作品。

3、借助作品,初步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材料:《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片段)4、深入把握儿童文学对童年成长的价值、意义;材料: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4篇(片段)●学习要求:1、回顾童年阅读记忆,通过记忆梳理、评述,领会儿童文学对成长的影响;2、讲述童年故事,从感性层面接通现实和童年的联系,为进一步儿童文学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3、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参与,以主动姿态参与作品分析、童年忆往。

●课外作业:阅读:《爱丽丝漫游奇镜记》熟悉儿童文学的叙事特色。

第二周概述:儿童文学基本原理与历史发展(2课时)●内容安排:1、明确儿童文学常见的几种功能:审美、教育、娱乐、认知;材料:四篇典范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世界儿童文学史基本脉络梳理。

参考书目:韦苇著《外国童话史》吴其南著《中国童话史》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等。

●学习要求:1、赏析中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通过作品评析,具体把握儿童文学的几种功能;2、课前查阅资料,熟悉了解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课外作业:1、阅读《比比扬奇遇记》和《怪医杜里特历险记》,理解儿童文学的几种不同功能。

第三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2课时)●内容安排1、明确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写作教学的目标、要求;材料: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联:儿童文学选文与教学运用材料:以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3、儿童文学如何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资源和方法;材料:三篇《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分析。

4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课外阅读:阅读推荐与活动组织。

材料:两份阅读推荐书目;一个“班级读书会”案例。

●学习要求:1、课前翻阅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熟悉教材的编选体例和内容;2、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明确儿童文学在专业结构中所占的位置;3、通过参与具体分析,体会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育资源和方法的价值。

●课外作业:课下查阅、统计《小学语文》(任选一种教材)中儿童文学选文的篇目、比例。

并对其中一篇做出分析,写1000字评析文章,阐释其教育价值何在。

第四周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2课时)●内容安排1、明确故事性的内涵,了解故事性的构成及其常见形式,了解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篇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片段)阅读、分析2、明确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3、了解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明确插图的特征,了解插图的功能。

材料:图例展示:插图的不同功能。

●学习要求:1、结合课外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体会“故事性”对儿童文学的意义;2、通过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几种不同文体范例,体会儿童文学语言特点;●课外作业阅读:[意]亚米契斯著儿童小说《爱的教育》和[美]弗兰克·鲍姆著童话《绿野仙踪》,体会儿童文学“故事文学”的特点。

第五周民间儿歌(2课时)●内容安排1、课堂阅读、欣赏20首民间儿歌;材料:精心挑选20首不同类型的民间儿歌进行教学展示。

(内容略)2、在阅读、分析基础上明确民间儿歌艺术特点;3、通过分析、归纳,明确民间儿歌的不同类型。

材料:上文所选20首儿歌。

●学习要求1、掌握儿歌的朗读技巧和方法;2、掌握儿歌阅读、欣赏、分析的技巧、策略;3、学会进行民间儿歌的阅读指导。

●课外作业:试着创作一首儿歌,不少于10行,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第六周创作儿歌和儿童诗(2课时)●内容安排1、阅读、欣赏10首不同类型的创作儿歌;材料:精心挑选10首不同类型的民间儿歌进行教学展示。

(内容略)2、归纳、比较:创作儿歌和民间儿歌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阅读、欣赏5首不同风格的儿童诗;材料:精心挑选5首不同风格的儿童诗进行教学展示。

(内容略)4、初步归纳儿童诗的语言特点。

●学习要求1、体会儿童诗的语言和音韵、节奏;2、掌握儿童诗的朗读方法;3、初步领会儿童诗的阅读指导策略。

●课外作业:1、课外选读10首儿童诗,对其中一首做语言分析;2、试着创作一首儿童诗,不少于10行,注意对语言、节奏、音韵的把握。

第七周儿童诗评讲、选读、赏析(2课时)●内容安排1、评讲学生儿童诗创作。

材料:精心挑选“优”“中”“弱”各三首学生创作讨论分析。

(内容略)2、学生课外儿童诗阅读汇报。

材料:选择5首学生自发推荐的儿童诗进行阅读比较。

3、对整个儿歌、儿童诗单元学习进行小结。

●学习要求1、根据比较阅读和赏析、评价,小结学生自己儿童诗创作的得失。

2、进一步掌握儿童诗阅读的方法;3、明确儿童诗创作和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的策略。

●课外作业:预习幼儿童话故事响应章节内容。

第八周幼儿童话故事(2课时)●内容安排1、通过课件展示,阅读、欣赏3篇经典幼儿童话故事。

材料:童话《月亮的味道》《在牛肚子里旅行》等3篇作品。

(内容略)2、幼儿童话故事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

3、幼儿童话故事的创作与欣赏。

材料:《耗子、小鸟和香肠》等篇幼儿童话艺术欣赏和写作分析。

(内容略)4、幼儿童话故事阅读指导策略。

●学习要求1、体会幼儿童话故事题材上的“现实感”“针对性”。

2、通过阅读、分析,体会幼儿童话的“想象性”“游戏性”“教育性”。

3、学会一些基本的幼儿童话阅读指导策略。

●课外作业:1、试着创作一篇500-1000字的幼儿童话故事。

2、课外阅读10篇幼儿童话故事,并对其中一篇写出1000字阅读报告。

第九周幼儿生活故事(2课时)●内容安排1、阅读、赏析3篇不同题材、风格的幼儿生活故事;材料:《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洗衣服》等幼儿生活故事。

(内容略)2、幼儿生活故事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

3、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与欣赏。

材料:《我给奶奶送阳光》等篇幼儿生活故事写作分析。

(内容略)4、幼儿生活故事与幼儿童话故事文体特征比较。

●学习要求1、体会幼儿生活故事题材上的“生活感”“现实性”。

2、通过阅读、分析,体会幼儿生活故事“写实”与“虚拟”的融合。

3、掌握幼儿生活故事创作的一些要领、诀窍。

●课外作业:1、试创作一篇500-1000字的幼儿生活故事。

2、课外阅读10篇幼儿童话故事,并对其中一篇写出1000字阅读报告。

第十周幼儿故事评讲、选读、赏析(2课时)●内容安排1、评讲学生幼儿童话故事和幼儿生活故事创作。

材料:挑选两个类型“优”“中”“弱”各一篇学生创作讨论分析。

(内容略)2、选择两类各一篇经典幼儿故事课堂分析,明确幼儿故事创作要领、技巧。

材料:《大萝卜》《三只小猪》等幼儿故事。

3、对整个幼儿故事单元学习进行小结。

●学习要求1、根据比较阅读和赏析、评价,小结学生自己幼儿故事创作的得失。

2、通过写作实践,初步掌握幼儿故事创作的方法。

3、明确开展幼儿故事阅读指导活动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课外作业:预习童话与寓言的相关章节内容。

第十一周童话(2课时)●内容安排1、阅读、赏析2篇不同题材、风格的童话;材料:《小黑孩桑布》等作品。

(内容略)2、童话的概念、题材、类型、艺术特征。

3、童话的阅读与欣赏。

材料: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片段)(内容略)4、童话的不同分级(小学生童话与幼儿童话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要求1、结合童话发展史,领会童话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与不同风格演变。

2、通过阅读、分析,体会童话“写实”与“虚拟”的结合。

3、掌握童话阅读指导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外作业:1、课外阅读10篇短篇童话,并对其中一篇写出2000字阅读报告。

第十二周寓言(2课时)●内容安排1、阅读、赏析5篇不同题材、风格的寓言作品;材料:《刻舟求剑》《农夫与蛇》《狼和小羊》等寓言作品。

(内容略)2、寓言的概念、题材、类型、结构。

3、寓言的阅读与欣赏。

材料: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内容略)4、寓言与童话的比较阅读:如何理解寓言的“教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