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级经济师中级中级经济基础考情分析及重点知识 财政转移支付
2015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知识点11-2
![2015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知识点11-2](https://img.taocdn.com/s3/m/c2b9107d7e21af45b207a816.png)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注意购买性支出增减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掌握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可以用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
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
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了解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熟悉其具体内容注意: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在内在因素中,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从而构成了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三、熟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原因: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的原因;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统计原因第四节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5年真题解析-第2讲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5年真题解析-第2讲](https://img.taocdn.com/s3/m/f0d874cf2f60ddccdb38a070.png)
36.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的是()。
A.莫迪利安尼B.凯恩斯C.弗里德曼D.科斯【环球网校参考答案】A【环球网校参考解析】考核第7章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理论;莫命(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久(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37.下列财产中,禁止抵押的是()。
A.社会公益设施B.正在建造的建筑物C.交通运输工具D.生产设备【环球网校参考答案】A【环球网校参考答案】考核第33章第4节中的抵押财产。
社会公益设施禁止抵押。
38.关于产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的生产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B.产品的销售者适用严格责任归责C.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D.产品责任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而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环球网校参考答案】C【环球网校参考解析】考核第36章第6节中的产品责任。
精讲班讲义中划双线的内容。
第一,生产者的严格责任。
即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是一种严格责任,但也存在法定的免责情形: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第二,销售者的过错责任。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39.下列转移支付中,不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是()。
A.均衡性转移支付B.支农转移支付C.民族地区转移支付D.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环球网校参考答案】B【环球网校参考解析】本题很偏,精讲班讲义中的内容。
考核第15章第3节。
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十六章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十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ea9e8d401711cc7931b716c4.png)
中级经济师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级职称、经济师课件、经济师真题知识点1: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多选题]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A.受益原则B.效率原则C.区域原则D.技术原则E.公开原则【答案·解析]ABCD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知识点2: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单选题]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指的是财政管理体制的()。
A.财政联邦制模式B.财政单一制模式C.财政分税制模式D.财政分级包干制模式[答案·解析]B 财政单一模式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
知识点3: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多选题】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属于中央收入的税种有()。
A.关税B.车船税C.个人所得税D.消费税E资源税{答案·解析]AD 现行中央地方收入划分为中央收入、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地方收入。
其中,中央收入包括:①关税;②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③消费税;④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⑤证券交易印花税;⑥车辆购置税;⑦出口退税;⑧船舶吨税;⑨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选项B 属于地方收入,选项C、E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知识点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单选题]下列对于完善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适度减少中央事权B.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的事权C.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D.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答案·解析]A 在完善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中,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措施:①适度加强中央事权;②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的事权;③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④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201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情分析及重点知识 大纲 第一部分
![201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情分析及重点知识 大纲 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2cabc7648d7c1c708a145bb.png)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201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情分析及重点知识 大纲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否具有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试目的测试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是否具有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经济人假设的含义,效用的含义和分类,边际效用,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三、生产和成本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理论解释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曲线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规模报酬。
2015年经济师《中级财税》真题及解析
![2015年经济师《中级财税》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593b28de80d4d8d15a4f36.png)
2015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个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这种现象称为()。
A.成本收益转移B.极差成本收益C.外部效应D.收益成本效应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外部效应的含义。
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健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个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2.关于市场配置资源与市场失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市场在提供纯公共物品方面无能为力B.不完全竞争导致垄断C.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是很公平的D.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发展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是由每个人提供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的数量及其市场价格决定的,但由于人们所拥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质量的差异,分配往往是很不公平的。
3.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B.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C.购买性支出侧重执行财政的分配职能D.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较硬的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4.皮考克和魏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
A.洪涝灾害B.经济发展C.战争D.地震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其中,内在因素主要表现在正常情况税收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https://img.taocdn.com/s3/m/9b125e46b0717fd5370cdcd1.png)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笔记—财政(一)学习经济师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学习财政(一)一、内容提要本部分主要内容为:财政职能和税收。
即课本中第二部分的第一,二节.二、主要考点(一)财政职能1.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与政府的分工(熟悉即可)2.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3.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
(2) 税收税收原则1.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2.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税收负担3.税收负担的概念4.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5.费改税的基本思路6.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税制结构7.税制结构的概念8.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9.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 10.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11.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国际税收12.国际税收的概念13.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14.税收管辖权的含义及其种类15.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税法16.税法的概念和分类17.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 18.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19.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三、内容讲解(一)财政职能(1)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机制的缺陷:1,实际上存在不完全竞争;2,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3,市场信息失灵造成生产过剩;4,无法消除外部经济的负面效应;5,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6,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
市场与政府的分工:依靠经济危机解决上述缺陷危害甚大,故通常是通过政府解决。
市场经济运行中普遍采取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资源配置。
原则上,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或服务满足私人个别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起调节性作用,主要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财政;非赢利性的财政;法制化的财政例题: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
2015年度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2015年度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4f176baced630b1c58eeb57b.png)
A.房产证 B.土地使用权证 C.债券 D.财产保险单
52.下列国际贸易理论中,认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是(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53.当某种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时,为保障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生活稳定,政府采
取最高限价进行干预,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政府储备增加
B.供给过多 C.生产成本上升 D.供给短缺
54.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应列入资产方的项目是( )。
A.储备货币 B.对政府债权 C.政府存款 D.发行票据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
B.10
C.4
D.0
46.下列财政政策中,属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是( )。
A.减税政策 B.补偿政策 C.累进所得税制度
D.汲水政策
47.再贴现是指( )。
A.中央银行对企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
B.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进行贴现的行为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
D.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23.根据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原则,一般应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
A.流动性强的税收收入
B.调控功能比较强的税收收入
C.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收入
D.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使用费收入
24.下列资源配置状态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是( )。
A.国民收入实现了公平分配
B.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同时改善
12.某百货商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已知 2012 年与 2011 年相比,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10-1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10-1](https://img.taocdn.com/s3/m/fb781cf7524de518964b7db2.png)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10-1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一、政府间转移支付概述(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含义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着名经济学家庇古。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彼此之间在既定的职责范围、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所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可以将政府间转移支付归纳为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两种形式。
2.特点(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范围只限于政府之间(2)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3)政府间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
【例1·单选题】(2007年)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 )。
A.庇古B.凯恩斯C.亚当·斯密D.弗里德曼【答案】A【例2·多选题】(2008年)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
A.范围只限于政府之间B.范围仅限于中央与地方之间C.是无偿的支出D.范围仅限于地方之间E.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答案】ACE(二)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掌握)纠正政府间的纵向财政失衡2.纠正政府间的横向财政失衡3.纠正某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外部性4.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掌握)根据地方政府使用补助资金权限的大小,可以把政府间转移支付分为无条件转移支付和有条件转移支付(1)无条件转移支付又称为收入分享或一般性补助。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拨款,不附带使用条件,也不指定资金的用途。
无条件转移支付重点解决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责任不对称问题。
(2)有条件转移支付又称为专项补助。
有条件转移支付是指一种具有明确的资金用途规定,即附有关于资金使用的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它体现着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定向支援或者委托下级政府办理某项公共服务的意图。
有条件转移支付又可以为配套补助和非配套补助。
2.根据政府间的关系可把政府间转移支付分为纵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混合转移支付三种类型。
【例1·单选题】(2004年)无条件转移支付重点( )A.贯彻中央政府的调控意图B.解决财政收入与责任不对称问题C.引导地方的投资方向D.资金专款专用【答案】B(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方法(熟悉)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
2015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知识点11-7
![2015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知识点11-7](https://img.taocdn.com/s3/m/1ca81f0bc5da50e2534d7f16.png)
第七章其他税收制度关键是掌握各个税种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税收优惠(对于小税种,一定要注意税收优惠)第一节房产税1.熟悉纳税人:以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为纳税人。
2.征税范围: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
3.掌握房产税的税率:1.2%,12%,4%4.掌握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5.掌握房产税的减免税,注意自用的规定(1)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的房屋和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
(2)凡是在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工棚、材料棚、休息棚和办公室、食堂、茶炉房、汽车房等临时性房屋,在施工期间,一律免征房产税。
(3)纳税人因房屋大修导致连续停用半年以上的,在房屋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
(4)向居民供热并向居民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暂免征收房产税。
不包括从事热力生产但不直接向居民供热的企业。
第二节契税1.销售不动产过程中:销售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所得税购买方:印花税、契税2.掌握纳税人: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3.掌握征税范围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权属转移的土地和房屋。
具体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
(1)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2)以自有房屋作股权投入本人经营企业,免纳契税。
(3)房屋交换:房屋产权交换,双方交换价值相等,免纳契税;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
(4)承受的房屋附属设施权属单独计价的,按照当地确定的适用税率征收契税;与房屋统一计价的,适用与房屋相同的契税税率。
4.熟悉契税的税率—幅度比例税率:3~5%5.掌握契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注意: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的计税依据: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6.熟悉契税的减免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并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八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八](https://img.taocdn.com/s3/m/0e5c308abe23482fb5da4c50.png)
第二节转移性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内容1. 社会保障的概念(掌握)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英国在1908年,法国在1910年就社会保障进行了立法,美国在1935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2. 社会保障的内容(掌握)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社会保障应承担9个方面的风险保护,即疾病、生育、老年、残疾、死亡、失业、工伤、职业病和家庭,从而满足劳动者一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作用。
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掌握)类型解释具体内容(1)社会保险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即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①养老保险:主要对象是工商业的广大劳动者。
②失业(待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相比,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
原因:第一,失业风险涉及的对象相对较少,失业风险经历的时间也相对较短;第二,失业津贴的发放是有条件的,通常的标准也较低。
③医疗保险:不仅患病职工(退休职工)可以享受,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
④疾病、生育保险⑤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般高于非因公负伤的职工。
⑥伤残保险:向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却因伤残而失去劳动能力的职工支付伤残补助金。
(2)社会救助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特点:①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②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救助。
(3)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预算拨款。
2015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与教材《中级财税》
![2015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与教材《中级财税》](https://img.taocdn.com/s3/m/223a2c70ddccda38376baf2c.png)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惠森教育整理)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翳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赞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deeb24a1c7aa00b42acb88.png)
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本节知识点】1.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2.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3.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本节内容】【知识点一】分税制的含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知识点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1.支出责任划分中央税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支出。
2.收入划分为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现行中央地方收入划分【例题5:2013年多选题】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税种有()。
A.关税B.车船税C.个人所得税D.消费税E.资源税【答案】AD【解析】本题考点2014年考核了单选【例题6:2015年单选题】根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列税种中,专属于中央收入的是()。
A.增值税B.消费税C.房产税D.印花税【答案】B【解析】中央税包括关税和消费税。
增值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房产税和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除外)属于地方税。
【例题7:2011年单选题】2010年某省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500亿元,按照现行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该省应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亿元。
A.125B.250C.200D.300【答案】C【解析】2012年也考核本题的知识点。
地方政府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入=500×40%=200亿元。
[财经类试卷]2015年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2015年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3783ba76e58fafab003e5.png)
2015年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 个人或经济组织活动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这种现象称为( )。
(A)成本收益转移(B)极差成本收益(C)外部效应(D)收益成本效应2 关于市场配置资源与市场失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市场在提供纯公共物品方面无能为力(B)不完全竞争导致垄断(C)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是很公平的(D)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发展3 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B)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C)购买性支出侧重执行财政的分配职能(D)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收益约束是较硬的4 皮考克和魏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 )。
(A)洪涝灾害(B)经济发展(C)战争(D)地震5 在进行财政支出的收益分析的时候,对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人市场的支出项目,采用的方法( )。
(A)成本—效应分析法(B)最低费用效益评价法(C)社会效益评价法(D)“公共劳务”收费法6 负荷定价适用的财政支出项目是( )。
(A)公路运输(B)免疫防疫(C)医疗服务(D)电力供应7 关于财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B)一般来说,行政管理费支出绝对数是不断上涨的(C)行政管理费支出在财政总额中的比重应是不断下降的(D)行政管理费支出就是财政用于各级行政管理机关的费用8 资本一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的项目类型是( )。
(A)劳动密集型项目(B)就业创造最大化项目(C)资本密集型项目(D)知识密集型项目9 关于财政投融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B)财政投融资政策性很强(C)财政投融资委托特定的商业银行管理(D)财政投融资目的性很强10 关于税法正式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ee1f426c175f0e7cd137b3.png)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答案:B
解析:
历年考试情况: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3年考点
第三章: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后转,亦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是销售者或生产者负担的形式。
10.关于税法正式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税收法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B.税收法规由国务院或其授权主管部门制定
C.部委税收规则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D.地方性税收法规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答案:D
解析:
历年考试情况:2009年、2011年考点
第三章: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人民政府制定规章。
B.免疫防疫
C.医疗服务
D.电力供应
答案:D
解析:
历年考试情况:2013年年考点
第二章: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符合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如电力、燃气、电话等行业。
7.关于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
B.一般来说,行政管理费支出绝对是不断上涨的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
B.转移性支出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C.购买性支出侧重执行财政的分配职能
D.转移性支出对财政的收益约束是较硬的
答案:A
解析:历年考试情况:2007年至2014年考点。
第二章考点: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笔记-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笔记-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0f0239647d27284b735190.png)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本节考点】1.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2.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本节内容精讲】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例题:2005年、2006年单选】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依据是()。
A.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答案】B【解析】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例题:2013年单选】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是( )。
A.国家物资储备支出B.国防支出C.社会福利救济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答案】A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本部分结构】(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1)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重要)(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例题:2012单选】财政购买性支出减少会导致()。
A. 市场价格上升B. 所需生产资料增加C. 充分的就业D. 社会生产萎缩【答案】D【解析】(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41c83a7375a417866f8f8b.png)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有限额要求B.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应占注册资本的30%C.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D.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应当达到法律的比例2.从2007年春季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可依次分为()A.债务危机阶段、信用危机阶段、流动性危机阶段B.债务危机阶段、流动性危机阶段、信用危机阶段C.信用危机阶段、债务危机阶段、流动性危机阶段D.流动性危机阶段、信用危机阶段、流动性危机阶段3.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弗里德曼C.科斯D.莫迪利安尼4.下列存款中,属于基础货币的是()。
A.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居民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5. 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更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税收负担也可能同时增加,这种现象称为()。
A.财政幻觉B.预算幻觉C.超额负担D.超额支出6.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是()。
A.已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综合监管体制B.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全国唯一监管机构的体制C.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的综合管理体制D.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7.2014年某企业员工的工资和月平均工资的散点图如下:根据以上散点图,工龄和月平均工资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为()。
A.正相关、线性相关B.负相关、线性相关C.正相关、非线性相关D.负相关、非线性相关8.下列财务分析指标中,用来反应企业偿债能力的是()。
A.流动资产周转率B.市盈率C.营业利润率D.资产负债率9.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对货币乘数影响最大、作用力度强,往往被当做一剂"猛药"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再贴现C.公开市场操作D.窗口指导10.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_财政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_财政](https://img.taocdn.com/s3/m/5382415bcf84b9d528ea7aae.png)
内部资料,禁止传播①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③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④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考点四:供求规律及政府活动范围1.市场系统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
2.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 3.政府经济活动范围(2)矫正外部性 (3)维持有效竞争 (4)调节收入分配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3.投票循环4.官僚体系无效率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5.利益集团与寻租考点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1.目前我国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1)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2)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公平统一市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4.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①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
②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 ③重点推进的改革和制度建设。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优化税制、完善调解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考点一: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及经济性质内部资料,禁止传播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3)指标选择: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经济性、可比性、重要性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内部资料,禁止传播内部资料,禁止传播1.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有三个指标:一是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中级经济师中级人力考情分析及重点知识 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特点
考点三 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特点
【例5?多选题】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
A.完整性
B. 对称性
C.法制性
D.稳定性
E.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1)完整性;(2)对称性;(3)科学性;(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法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