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垓下之战》教学案
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会鉴赏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3.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对人物作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学习重点
1. 文言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
2. 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蒲松龄有一副励志名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么上联说的是谁的事情呢?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 ,带领义军灭亡暴秦的故事。当项
羽实现大志,登上功业的巅峰,获得人生的极度辉煌时,鸿门宴之后政治军事形势急转而下,他很快就由一颗耀眼的巨星转化为急速消逝的流星,被他的对手刘邦取而代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垓下之战》,来一探究竟。
二.相关资料
1.人物简介
项籍(前 232-前 202),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的战神。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 ,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2.作品简介
《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楚汉纷争、垓下之战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3.时代背景鸿门之宴拉开了项、刘楚汉相争的序幕,项、刘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政权争夺战。项羽在鸿门宴后进入咸阳,烧杀抢掠后又东归,分封天下诸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 ,不久又派人击杀楚怀王。刘邦被项羽分封到蜀地为汉王,仅三个月就率先引发了楚汉战争,并于公元前 205 年春率 50 万军队东伐项羽。虽屡遭败困,但均得逃脱,并用反间计除去项羽身边的范增。公元前 203 年,刘、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议和罢兵后,刘邦又违约击楚。几经反复,项羽不断被削弱,终于在公元前 202 年,被刘邦主力和诸侯联军合力包围于垓下。项羽在悲歌别姬后,率仅 28 骑残部,与数千汉军展开了生平最后一次“快战” ,终于自刎于乌江边。三、疏通文本(自主预习内容)1.结合课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大意。 2.标出重要的文言词汇,结合注释理解意义。
3 •同桌互相交流合作,解决疑难。
4 .文言知识整理。
四、自主预习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阳夏(ji a ) 深堑(qi m )
垓下(g d )
睢阳(SU i ) 穀城(g u ) 乌骓(zhu i ) 虞(y u)姬 数阕(qu e ) 麾下
(hu i)
绐(d d )曰 刈(y i)旗
自度(du 0
披靡(m i)
瞋(ch ai )目 辟易 (b i)
舣(y i )船
十余创(chu dig)
2 •学生质
师生共同解决。
3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楚兵罢食尽 通“疲”疲惫
辟易数里
通“避”退避
(2 )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 山东省
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区域
吾知公长者
古义:敦厚
今义: 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3) 一词多义
乃: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于是(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 就(副词) 汉军乃觉之 才(副词) 乃有二十八骑
只(副词)
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动词)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动词)
(5 )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
机而遂取之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则楚易败也
请今进兵 请另U 人允
许自己做某事(表敬畐U
及: 以故汉追及之 及其
死,鲁最后下 固:其不至固宜
今日固决死 独:今独臣有船 籍独不愧
于心乎
(4) 常见实词 举九江
兵 诣项王 今可立致也 田父绐曰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以及(连词) 赶上(动词) 等到(介词) 本来(副词) 一定(副词) 只有(副词) 难道(副
发动(动词) 往(动词) 到来(动词)
欺骗(动词)
趁着(介词) 假使(连词)
就(承接连词)
词)
莫能仰视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然今卒困于此终于(副词)
(6 )词类活用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亦足王也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令诸君知天亡我使... 火亡(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为王(使动用法)
(7)特殊句式
此天亡楚之时也判断句
此项王也判断句
君王能与共天下省略句
乃陷大泽中省略句
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
我何渡为兵语前置
五、合作探究
1•梳理课文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战前形势。
第二部分(3--5段):战争经过。
①第三段:霸王另U姬②第四段:东城快战③第五段:乌江自勿V
第三部分(第6段):战后局势。
2•讨论:你怎样看待项羽的东城快战?
说法1:我认为英雄就该如此,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放弃自己的尊严,也应该乐观豁达,
项羽此时毫无惧色,反而把性质非常严重的垓下之战当成一次痛快淋漓的发泄,把生死置之度夕卜,真乃豪杰。
说法2:我不认为项羽在战争中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在没有最后定局,他就认定自己必死,
他输掉了整个国家,却还为一次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以拥护自己的英雄形象,这样的人不配做统帅,只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
易中天的说法: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身为统帅的项羽,想到的不是决战而是快战,决战有求胜的想法,而快战只求痛快一时,不过逞强示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作为统帅本应选决战,
即使最后一刻,也不能轻易放弃胜利的希望,象项羽那样觉得胜利无望便自暴自弃,只求一个痛快一个漂亮的亮相和谢幕,太幼稚了。
3•总结出项羽的思想性格特点。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也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
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