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c625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7.png)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2. 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3.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学会运用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1. 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2. 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3. 实际问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通过提示,让学生回忆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解法的局限性,引出平方差公式。
2. 展示平方差公式的公式表达式,让学生观察该公式的形式和含义。
3. 将一个简单的二次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使用平方差公式求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公式的具体应用。
二、知识讲解1. 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1)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在代数学中,平方差公式用于将二次多项式写成一个平方项和一个差项的和的形式。
(2)平方差公式的公式表达式:(a+b)² = a²+2ab+b²和(a-b)² = a²-2ab+b²。
(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主要用于化简一元二次方程和求解两个数的平方之差等问题。
2. 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1)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ax²+bx+c=0;(2)将公式中的a、b、c代入平方差公式;(3)化简得二次方程的解。
(4)特别地,当二次方程中有平方项且系数a=1时,可以直接使用平方差公式。
三、练习与实际问题解析1. 练习题: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化简和求解2. 实际问题解析: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掌握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
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集锦10篇)
![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集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214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b.png)
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集锦10篇)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
教师在备课前制定教案课件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对于教案课件的要求也比较熟悉。
有详细的教学教案能帮助教师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的发展方向。
如果您需要这方面的帮助,为大家整理了《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这篇文章,希望能有所帮助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篇1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多项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体现教材从一般到特殊的意图。
教材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得到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公式。
学情分析学生是在学习积的乘方和多项式乘多项式后学习平方差公式的,但在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时,底数是数与几个字母的积时往往把括号漏掉,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确定错某些次符号及漏项等问题。
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困难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字母的广泛的理解,当公式中a、b是式时,要把它括号在平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运算.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以及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平方差公式课件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3、在紧张而轻松地教学氛围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
2024版《平方差公式》教案(精选)
![2024版《平方差公式》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d8635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b.png)
在几何图形中应用
01 02
面积计算
在几何图形中,平方差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某些特定形状的面积,如矩形、 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应用平方差公式,我们可以将面积计算问题转化为 简单的代数运算。
长度计算
在几何图形中,有时需要计算某条边的长度。如果这条边可以表示为两 个平方数的差,那么就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求解。
实例演示
通过举例演示平方差公式 的应用,如计算(2x + 3y)(2x - 3y)等。
2024/1/24
学生自主验证
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计算一 些例子,验证平方差公式 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平方差 公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10
03
平方差公式应用举例
2024/1/24
题目4
已知 x^2-y^2=10, x+y=5,求 x 和 y 的值。21易错易混点Fra bibliotek析错误点1
公式记忆错误,将平方差公式记作 (a+b)^2=a^2+2ab+b^2 或 (ab)^2=a^2-2ab+b^2。
错误点2
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未注意公式中 a 和 b 的广泛性,即 a 和 b 可以是 数、字母或整式。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 本组的讨论成果,包括平方差公式的 推导过程、应用场景和解题方法等。
讨论
各小组围绕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展开讨论,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准 备展示。
2024/1/24
17
教师点评与总结
点评
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同时,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和应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平方差公式教案
![平方差公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2ee7e8a6c30c2258019e1f.png)
平方差公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3.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学习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三、学法指导(一)探究平方差公式自主探究: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4)(x+5y)(x-5y)=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同学们分别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叙述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用它直接运算会很简便,但必须注意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应用.在应用中体会公式特征,感受平方差公式给运算带来的方便,从而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二)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在例1的(1)中可以把3x看作a,2看作b.即:(3x+2)(3x-2)=(3x)2-22(a+b)(a-b)=a2-b2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2)、(3).如果形式上不符合公式特征,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转化工作,使它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比如(2)应先作如下转化:(b+2a)(2a-b)=(2a+b)(2a-b).如果转化后还不能符合公式特征,则应考虑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解:(1)(3x+2)(3x-2)=(2)(b+2a)(2a-b)=(3)(-x+2y)(-x-2y)=例2:计算:(1)102×98(2)(y+2)(y-2)-(y-1)(y+5)解:(1)102×98(2)(y+2)(y-2)-(y-1)(y+5)应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是表示数的单项式、多项式即整式.(2)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3)有些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但通过加法或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适当变形实质上能应用公式.(4)运算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巩固练习1、下列计算对不对?如不对,应当怎样改正(1)(x+2)(x-2)= x2 - 2(2) (-3a-2)(3a-2)= 9a2 -41、计算:(1) (a+3b)(a-3b)=(2) (3+2a)(-3+2a)=(3)(-a-b)(a-b)=(4)(a5-b2)(a5+b2)=(5)(a-b)(a+b)(a2+b2)=(6) 51 49 =四、学习反思五、课堂检测:计算:(1)(xy+1)(xy-1)=(2) (2a-3b)(3b+2a)=(3) (-2b-5)(2b-5) =(4) ( x-y)( x+y)=(5) (3x+4)(3x-4)-(2x+3)(2x-2)(6) 998 1002 =(7) 2001 1999 =。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4b57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4.png)
(b) \( 16^2 - 9^2 \)
(c) \( 25^2 - 20^2 \)
(d) \( 36^2 - 31^2 \)
(2)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两个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差。
2.选做题:
(1)探索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如\( a^2 - b^2 \)的因式分解。
2.分组合作,探究新知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平方差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推导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3.深入讲解,巩固知识
结合具体例题,详细讲解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同时,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教师强调平方差公式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平方差公式及其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以下各式的结果:
针对学生在推导和理解平方差公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地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纠正。
5.课堂小结,总结规律
在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总结平方差公式及其应用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0d68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3.png)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章《因数与积》中的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是指两个数的平方差可以表示为它们的和与差的乘积的二倍,即a^2 b^2 = (a + b)(a b)。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身高和座位距离,计算自己的座位面积。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平方差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平方差公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平方差公式:a^2 b^2 = (a + b)(a b)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各题的平方差。
1) 9^2 4^22) 8^2 5^23) 7^2 3^22. 答案:1) 81 16 = 652) 64 25 = 393) 49 9 = 4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方差公式,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如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或者探索其他数学公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细节1.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逐步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的来源。
2.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教师需要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f924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3.png)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案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案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案篇一:平方差公式的教案编者按:由中国教育部国际交流司与师范司,以及东芝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师范专业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2008年11月30日在北京落下帷幕。
在参加数学模拟授课、教案评比、即席演讲三项决赛的12所师范大学中,华南师范大学的林佳佳夺得冠军(三项均列第一),北京师范大学的郗鹏获亚军,南京师范大学的朱嘉隽获季军。
三名获奖选手每人除了获奖励高级笔记本电脑一台之外,并获得免费赴日进行短期访学。
本刊刊登获得第一名的教案,以飨读者.【课题】 15.2.1 平方差公式【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1页至153页.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上)学生.【授课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林佳佳.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2)达到正用公式的水平,形成正向产生式:“﹙□+△﹚﹙□–△﹚”→“□2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公式的.独立建构过程,构建以数的眼光看式子的数学素养;(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提供运用平方差公式来研究等周问题的探究空间。
? 情感态度价值观纠正片面观点: ?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规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学了数学没有用!?体会数学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运用于实际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1.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的理解与运用;2.数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计算机、PPT、flash。
【教学过程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篇二: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参与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平方差公式教案(共5篇)
![平方差公式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3ea61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7.png)
平方差公式教案(共5篇)第一篇:平方差公式教案学习周报专业辅导学生学习第七节平方差公式(一)学习目的:1、通过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认识,体会数学中的结构美、简约美。
学习重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学习难点: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学习过程:一、复习探究1、请写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2、计算下列各题(1)(x+2)(x-2);(2)(1+3a)(1-3a)(3)(x+5y)(x-5y);(4)(y+3z)(y-3z)解:3、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不能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规律:结论:二、学习新课1、推导公式:现在要对大家提出的猜想进行证明,请试着写出证明过程:证明:我们经历了由发现——猜测——证明的过程,最后得出一个公式性的结论,根据它的特点,我们给它取个容易记的名字,就叫做平方差公式学习周报专业辅导学生学习即:(a+b)(a-b)=a-b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它们的积就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你知道公式中的a、b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分析公式的结构并记忆。
2、应用公式例1、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6x)(5-6x);(2)(x-2y)(x+2y)分析:要利用平方差公式解题,必须找到相同的项和互为相反数的项,结果为相同项的平方减互为相反数的项的平方.解:(1)(5+6x)(5-6x)=5-(6x)=25-36x(2)(x-2y)(x+2y)=x-(2y)=x-4y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m+n)(-m-n);(2)(-2x-5y)(5y-2x);222222222(3)(ab+8)(-ab+8)分析:注意找准相同项与互为相反数的项.解:(1)(-m+n)(-m-n)=(-m)-n=m-n(2)(-2x-5y)(5y-2x)=(-2x)2-(5y)2=4x2-25y2(3)(ab+8)(-ab+8)=82-(ab)2=64-a2b2 现在让我们来试试吧!练习1:下列各题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进行计算?若能,请写出结果。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7e2b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a.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平方差公式说课课件篇一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景—探究的方式,以猜想、实验、论证为主要探究方式,得出平方差公式,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提醒学生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子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和化归的过程。
在解决认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时候,重点突出学生自我思想的形成,能够充分地不公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只作为了一个点拨者和引路人。
然后应用有梯度的典型例题加以巩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数学模型,使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游刃有余。
不足之处:教学中时间把握还是不足,在设计的题目中不怎么合理,应按题目的难度从易到难。
有些题目的归纳可放手给学生讨论后由学生说出,而不是教师代替。
小组评价做的不够,没有足够的小组的活动,没有小组的竞赛。
教学语言还太随意,数学的语言应该严谨。
在语调上应该有所变化。
平方差公式篇二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四、作业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l)(x+2y)(x-2y);(2)(2a-3b)(3b+2a);(3)(-1+3x)(-1-3x);(4)(-2b-5)(2b-5);(5)(2x3+壹五)(2x3-壹五);(6)(0.3x-0.l)(0.3x+l);2.计算:(1)(x+y)(x-y)+(2x+y)(2x+y);(2)(2a-b)(2a+b)-(2b-3a)(3a+2b);(3)x(x-3)-(x+7)(x-7);(4)(2x-5)(x-2)+(3x-4)(3x+4).热门文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一场雪Unit2Look at me第五课时植物妈妈有办法威尼斯的小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相关文章・多项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二)・同底数幂的乘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平方差公式教学课件篇三平方差公式教学课件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掌握公式特征。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2f893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c.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二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
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提供了方法。
因此,平方差公式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公式,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用途最广泛的公式之一。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有关内容,并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符号感。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刚学过多项式的乘法,已具备学习并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知识结构,通过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承担任务,在探究相应问题中,建立并运用公式,从而使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可能。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学生已感受到多项式乘法运算的重要性,同时,具备了对式的运算基础“快”“准”的积极心理,学生已具备学习公式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通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2.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出现符号错误及漏项等问题;另外,数学公式中字母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应用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及推导过程,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
2.能力目标: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符号感、推理和归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多场景)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多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cfc974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4.png)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概念,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平方差公式是指两个数的平方差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和与差的乘积。
2.平方差公式的推导: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平方差公式,并运用多项式乘法进行验证。
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方差、因式分解等,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土地面积、求解速度问题等,引出平方差的概念。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平方差例子,如\(a^2b^2\),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推导平方差公式。
4.课堂讲解: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给出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并进行推导。
5.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如计算平方差、因式分解等。
6.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方差公式的运用。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8.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的表现。
2.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课后作业评价:批改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172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7.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为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奠定基础。
2. 激发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复习有理数乘法法则。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教学步骤:1. 复习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例题回顾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两数和的平方与两数差的平方,观察结果。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探索平方差公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第二章:平方差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
2.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教学步骤:1. 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2. 讲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公式在数学中的作用。
3. 练习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评价其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熟练程度。
第三章:平方差公式的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拓展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平方差公式的拓展规律。
2. 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拓展规律。
2. 讲解拓展规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其在数学中的作用。
3. 练习运用拓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拓展规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运用能力,评价其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其拓展规律的熟练程度。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2. 复习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f989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a.png)
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的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并通过小结使学生理解公式数学表达式与文字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式的应用及推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1)用较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下图纸片的面积。
(2)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个矩形,并用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
讲评要点:沿hd、gd裁开均可,但一定要让学生在裁开之前知道hd=bc=gd=fe=a-b,这样裁开后才能重新拼成一个矩形。
希望推出公式:a2-b2=(a+b)(a-b)2、(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及文字表达式;(2)试比较公式的两种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说明: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在使用上有三个优点:(1)公式具体,易于理解;(2)公式的特征也表现得突出,易于初学的人“套用”;(3)形式简洁。
但数学表达式中的a与b有概括性及抽象性,这样也就造成对具体问题存在一个判定a、b的问题,否则容易对公式产生各种主观上的误解。
依照公式的文字表达式可写出下面两个正确的式子:经对比,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公式的文字表达式抽象、准确、概括。
因而也就“欠”明确(如结果不知是谁与谁的平方差)。
故在使用平方差公式时,要全面理解公式的实质,灵活运用公式的两种表达式,比如用文字公式判断一个题目能否使用平方差公式,用数学公式确定公式中的a与b,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计算即准确又灵活。
3、判断正误:(1)(4x+3b)(4x-3b)=4x2-3b2;(×)(2)(4x+3b)(4x-3b)=16x2-9;(×)(3)(4x+3b)(4x-3b)=4x2+9b2;(×)(4)(4x+3b)(4x-3b)=4x2-9b2;(×)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篇二学习目标:1、能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2、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熟练地计算;3、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eb52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f.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概念及意义。
培养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和表达式。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1.3 教学步骤1. 引入平方差公式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平方和乘法运算。
2.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3. 让学生尝试推导平方差公式,并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推导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平方差公式的应用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场景和问题类型。
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1. 引入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实际意义。
2. 通过示例,展示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和解答。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和计算准确性。
评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平方差公式的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拓展概念和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更复杂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拓展概念和性质。
平方差公式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平方差公式的拓展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2. 通过示例,介绍平方差公式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二次方程的解法等。
3.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题目,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和解答。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拓展概念和性质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评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在解决更复杂问题中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巩固练习巩固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和解答。
平方差公式教案(公开课)
![平方差公式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13e9bb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0.png)
平方差公式教案(公开课)章节一:平方差公式的引入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平方差公式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3.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如2^2, 3^2, 4^2等,引导学生计算它们的差值。
(2) 学生发现,这些差值都可以表示为平方差的形式,如2^2 1^2, 3^2 2^2, 4^2 3^2等。
4. 教学评价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二:平方差公式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3.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如2^2, 3^2, 4^2等,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它们的差值。
(2) 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这些差值,如2^2 1^2 = (2 + 1)(2 1) = 3,3^2 2^2 = (3 + 2)(3 2) = 5,4^2 3^2 = (4 + 3)(4 3) = 7等。
4. 教学评价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三:平方差公式的拓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拓展,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拓展。
3. 教学步骤(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如2^2, 3^2, 4^2等,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它们的差值。
(2) 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这些差值,如2^2 1^2 = (2 + 1)(2 1) = 3,3^2 2^2 = (3 + 2)(3 2) = 5,4^2 3^2 = (4 + 3)(4 3) = 7等。
4. 教学评价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检查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拓展理解和掌握程度。
章节四:平方差公式的运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afc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9.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规律。
1.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和表达式。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平方差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平方的定义和性质。
1.3.2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差的现象,并总结规律。
1.3.3 给出平方差公式的表达式,解释其含义和适用范围。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其对平方差公式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平方差公式的推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培养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方法。
平方差公式的证明过程。
2.3 教学步骤:2.3.1 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定义和性质,复习平方差的概念。
2.3.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和数学推理,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2.3.3 给出平方差公式的证明过程,解释其逻辑和数学依据。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证明的理解。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其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证明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平方差公式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场景和例题。
平方差公式的变形和扩展。
3.3 教学步骤:3.3.1 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场景,例如解决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
3.3.2 给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3.3 引导学生对平方差公式进行变形和扩展,探讨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场景和例题的理解。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其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练习与巩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b21b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6.png)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7篇)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篇一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数学代数学知识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公式,也是学生代数运算的基础公式,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其重要性,所以这两个公式的教学要求很高,需要每一名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这两个公式,并因此可以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和分解因式,解决很多代数问题。
如同勾股定理在全世界数学基础教学中地位显著,全世界各地数学教科书都要求学生掌握一样,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也是全世界以致全国各地教科书都必讲必学的内容之一,作为整式的乘法公式,人教版教科书把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安排在整式的乘法这一章的第二节,在第一节内容上先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各项法则,当学生熟练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后,再由此让学生来学生我们的乘法公式,本节内容分两部分,先介绍平方差公式,再介绍完全平方公式。
在学生熟练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后,开始介绍平方差公式,教科书上是由找规律开始,让学生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从而发现平方差公式,由找规律得出公式的猜想,再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几何面积验证方法,来验证公式猜想的正确性,从而由代数探究及几何论证来得出平方差公式,得出公式后再来实际应用。
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教材,当然也认真备学生,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学生基础较差,教学内容要求生动、易学易懂,让学生能在活动教学中进行简单探究从而掌握好基础知识。
,我认真准备,仔细研读教材,精心制作出课件和教案,按教科书的教学顺序和过程,既安排学生计算上的运算探究猜想,又安排几何实践剪纸法,利用面积来验证公式。
我从实际问题出发,给出动手操作的实际几何问题引出本课,得出平方差公式的猜想,让学生动手实践,数形结合得出平方差公式,在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验证,最后辨析、应用,让学生熟悉平方差公式,最后应用提高,给出实际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较大的数字,让学生明白学习,平方差公式不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而且还可以简便计算,激发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地掌握好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精选)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d3b9f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1.png)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 探究平方差公式的规律和特点。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 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 信心,感受数学的美妙和魅力。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 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指导,提供相关学习资 料,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增加练习题难度,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 究。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同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 的学习成果和解题经验,促进学生 的共同进步。
反思总结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 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05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面积差或长度差,引出平方差 的概念。
复习导入
回顾之前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乘法,为学习平方差公 式做铺垫。
(m+n)(m-n)
(x+3)(x-3)
必做题
•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各题
必做题
103×97 50.1×49.9
198^2 - 102^2
选做题
01
已知 a+b=5,ab=6,求 a^2 b^2 的值。
02
已知 x^2 - y^2 = 20,x+y=5, 求 x-y 的值。
探究题
探究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方差公式》教案设计
湾岭中学黄好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一些应用;
3、德育目标:
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平方差公式
教学难点:
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王捷同学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果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王捷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计算出的结果相吻合。
售货员很惊讶地说:“你好像是个神童,怎么算得这么快?”王捷同学说:“过奖了,我利用了在数学上刚学过的一个公式。
”你知道王捷同学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
(二)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议一议]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
[做一做]计算:(1)(x+1)(x-1)=______ (2) (m+2)(m-2)=_____
(3)(2x+1)(2x-1)=______
[议一议]它们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猜一猜](a+b)(a-b)=______
你能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a+b)(a-b)=a2–ab+ab+b2= a2–b2
[做一做]将a,b取一些具体的数值检验,看猜想是否成立。
[归纳]平方差公式:(a+b)(a-b)= a2–b2
用文字语言怎么表述?
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想一想]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什么?
[点拨]公式中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甚至更复杂的代数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分析:可以把3x看成a,把2看成b,即
(3x+2)(3x-2)=(3x)2-22
(a + b)(a-b)= a2 – b2
1、参照平方差公式“(a+b)(a-b)=a2-b2”填空。
(1)(t+s)(t-s)=____ (2)(3m+2n)(3m-2n)=_________
(3)(1+n)(1-n)=_____ (4)(10+5)(10-5)=______
[想一想]下列两个多项式相乘,哪些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哪些不能用?
(1)(2x-3y)(3y-2x) (2)(-2x+3y)(2x+3y)
(3)(2x-3y)(2x-3y) (4)(2x+3y)(2x-3y)
[议一议] 为什么(1)(3)不能用,而(2)(4)就可以用?
指导学生发现公式的特点:
1,左边为两数的和乘以两数的差,即在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在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a)完全相同,另一项(b与-b)互为相反数。
右边为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完全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平方。
2,公式中的a,b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字,还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等代数式。
例2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a+3)(a-3)( a 2+9);(2) (a-b+c)(a-b-c)
[想一想] 开头的情景问题,你能解释吗?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做一做] 计算: 103×97
[探 究] 边长为a 的正方形板缺了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角,经裁剪后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1)你能分别表示出裁剪前后的的纸板的面积吗?
(2)你能得到怎样的一个结论?
解:(1)裁剪前的纸板的面积为a 2-b 2,裁剪后拼成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为(a+b)(a-b);
(2)(a+b)(a-b)= a 2-b 2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平方差公式 (a+b)(a-b)=a 2-b 2
特征:(1)两个二项式相乘时, 有一项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积等于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数项的平方。
(2)公式中的a 和b 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注意:一定要记住公式的特点,及灵活运用。
[创新提升]
一.逆向思维训练:
1、( )( )=n 2-m 2
2、 ( ) ( ) =4x 2-9y 2
3、( )( )=25-a ²
二.(a +b +c )(a +b -c ),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怎样应用公式计算?
解: (a +b +c ) (a +b -c )
= [(a +b )+c ] [(a +b )-c ]
= (a +b )2 - c 2
= (a +b ) (a +b ) – c 2
= (a 2+a b +a b +b 2) – c 2
= (a 2+
2a b +b 2) –
c 2
a-b
=a2+2a b+b2–c2
3.将下列各式变形为可利用平方差公式
计算的形式:
1)(a+2b+3)(a+2b-3)
2)(a+2b-3)(a-2b+3)
3)(a-2b+3)(a-2b-3)
4)(a-2b-3)(a+2b-3)
5)(3a-5b-2c)(-3a-5b+2c)
6)(x+y+m+n)(x+y-m-n)
[作业]
必做题:P156 习题1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