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成就感动世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德模范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德模范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德模范事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以自己的努力和善良影响着整个社会。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事迹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成为德行的典范。
下面是推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德模范事迹。
一、李彦宏:创新科技造福社会李彦宏是中国知名企业家和百度公司创始人之一。
他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为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努力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科技进步带给了更多人。
二、马云: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著名的慈善家。
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致力于教育、环保和扶贫等领域的公益事业。
他的善行影响了更多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王国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王国强是中国企业家,他是中国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他通过华为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
他的杰出成就和高度道德操守,成为广大企业家的楷模。
四、章莹颖:公益事业奉献生命章莹颖是一位来华留学生,她在留学期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尽管她不幸遭遇了不幸,但她的善良和勇敢的精神将永远感动着我们。
五、刘翔:体育明星积极回报社会刘翔是中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是中国跨栏项目的代表性人物。
他在运动生涯中不仅取得了巨大的荣誉,也积极回馈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出正能量。
六、王军霞:勇敢抗癌倡导公益王军霞是一位中国田径运动员,曾获得多项全国和世界冠军。
然而,她在奋斗的同时也面临着癌症的考验。
她选择勇敢面对疾病,倡导癌症公益事业,关心癌症患者,为他们带去希望和力量。
七、范爱平:关爱弱势群体谱写温暖乐章范爱平是一位中国音乐教育家,他致力于关爱弱势群体,通过音乐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他的行动让更多人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八、贾跃亭:创业奉献为消费者带来便利贾跃亭是中国知名企业家,是乐视网的创始人。
他通过创新科技和创业精神,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
中国扶贫感动人物集

中国扶贫感动人物集作者:梁伟来源:《中华儿女》2010年第23期每年的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fonal Dayfor the Eradication 0f Poverty),旨在要求各成员国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了纪念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在这一天,“赤脚”医生邓万祥、送气工颜展红、高中生郭秦从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手中,接过了“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的奖杯。
走上这条路,并非没有缘由说不清具体是哪一年,只记得在邓万祥很小的时候,他就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邻居中有位叫邓发银的老大爷,喜欢调配一些治疗刀伤的草药,看着山里采摘的叶子、花草混合在一起,捣成汁液敷在伤口上,慢慢愈合,邓万祥感觉神奇极了。
而真正让邓万祥下定决心走上“医道”的,还是来源于母亲的病。
“我记得那时候妈妈病了,却找不到医生,我一天跑T6个地方,几十里路,都没请到人。
当我淋着大雨在泥泞的山道上又跑了十几里路,到达第7个地方,才请来了医生,那个医生走了好远才到我们家。
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也要做个医生,为山里的老百姓们服好务。
”回忆往事,邓万祥感慨万千。
上天总是眷顾善良的人。
1969年武汉空军医疗队在长阳乐园举办“抗大红医班”,培养乡村医疗人才,听到消息的邓万祥激动万分,简单收拾好行李,没有等到天亮就上路,走了100多里山路,终于在午夜抵达目的地,成为当年“红医班”中年纪最小的学员,那一年,他刚刚16岁。
从培训的第一天起,邓万祥便开始了“白天劳动、夜晚上课、一把草药、一本医书”的方程式生活。
为了打下扎实的基础,仅仅半年时间,他就认识了近3000种不同药性的中草药。
针对各种疑难杂症,整理的笔记有五万多字。
而培训班的老师,那种老一辈医疗工作者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们是病人的希望,尤其是在医疗资源贫乏的偏远山区,他就像森林里一只反复巡视病虫的“啄木鸟”,责任重大。
感动中国10大人物素材摘抄

感动中国10大人物素材摘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今天呀,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们的故事,那可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呢。
先来说说张桂梅吧。
她就像一座灯塔,矗立在大山深处。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她一心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们有学上,有出息。
您能想象吗?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这中间的困难啊,就像一座又一座大山。
她四处奔走筹款,遭受过无数的冷眼和误解。
可她就是不放弃。
她对那些女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每天督促她们学习,告诉她们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有个女孩家庭困难,想辍学回家,张桂梅就拉着她的手说:“孩子啊,你回去能有啥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走出这大山啊。
”在她的努力下,多少女孩子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这难道不令人敬佩吗?还有那黄文秀,多好的一个姑娘啊。
她就像一朵盛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鲜花。
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她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生活,可她没有。
她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
那村子里的路不好走,她就一家一家地走访贫困户。
村民们有时候不理解她的工作,她就耐心地解释。
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山洪暴发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冲向受灾群众,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那片土地。
她走了,可她留下的精神就像种子一样,在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苏炳添也超级厉害呢。
他就像一把燃烧的火炬,在田径赛场上发光发热。
亚洲人在短跑项目上一直不被看好,可是苏炳添不这么想。
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人们的认知。
他训练的时候那股子狠劲啊,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猎豹。
他在赛场上的每一次冲刺,都像是对极限的一次挑战。
他说他想让世界看到亚洲速度,他做到了啊。
当他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和那些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的时候,他就代表着我们所有亚洲人的骄傲。
他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种族和地域的偏见。
叶嘉莹先生呢,她宛如古典诗词世界里的一座丰碑。
她一生都在传播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
她经历过战争,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可她对诗词的热爱从未改变。
感动中国度人物林占熺颁奖词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颁奖词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颁奖词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
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
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事迹“移民扶贫情意浓,闽宁合作暖人心,双孢蘑菇致富快,多亏福建扶贫队。
”这首宁夏老百姓自发改编的山歌里所唱的种蘑菇的扶贫专家就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他也是热播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里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
而远在6000多公里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成百上千的当地居民,经常用盛大的仪式,载歌载舞地欢迎着他。
林占熺:看到我去,那是比他亲人回去还要兴高采烈。
一叫林老师来了,一叫就整个村非常多人就跑过来。
为什么从宁夏的小县城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村落,这么多普通的老百姓会对他如此感激?因为正是他,解决了全世界资源匮乏地农民种蘑菇的难题。
众所周知,全球绝大多数的食用菌都是用砍下的树木做成菌棒来栽培菌种。
要种蘑菇,就得砍树。
菌林矛盾一直是世界级的难题。
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工作的林占熺,在考察中亲眼见证了很多贫困地区,不仅没有因为种蘑菇致富,反而因为砍树导致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剧了贫穷。
林占熺:用牺牲生态的代价来发展经济,不是贫困地区应该走的路。
他突发奇想,能否用草来取代树木栽培菌类,然而,这在全球都没有先例。
在他月工资才46元的年代,他向农学院工程队借了5万块钱来进行各种实验。
林占熺:那个是要豁出去的,说实在压力是非常大,就说借款我这辈子还不清,连小孩子都担心到了他那一辈来还。
因为没有任何资料,我们国家3万多种草,有哪几种草是可以用来栽培食用菌的呢?他采取三级系统法,用配方来筛选,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
1986年,林占熺在成千上万种野草中选择的芒萁,真的长出了香菇。
林占熺:第一次看到第一朵香菇长出来的时候,我都兴奋得不得了,我就觉得真是像发现新大陆那样,非常兴奋。
感动中国作文800字

感动中国作文800字感动中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感人至深的事情。
这些事情或许在当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下面我就来讲述几件我认为最感动中国的事情。
第一,抗击新冠疫情。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国迅速蔓延,一时间全国上下陷入了紧张的气氛。
然而,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团结一心的力量。
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不惧生死,全国各地的人民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这种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第二,抗洪救灾。
每年夏季,中国都会遭受来自江河湖泊的洪水威胁。
然而,每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中国人民总是能够团结起来,全力以赴抗击洪水。
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志愿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会积极参与到抗洪救灾的行动中。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这种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第三,扶贫攻坚。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难题。
然而,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扶贫攻坚,通过各种政策和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有许许多多的感人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贫困。
这种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以上这些事情,或许在当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些事情,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中国精神的象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让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
2023感动中国人物简介

2023感动中国人物简介2023 感动中国人物简介2023 感动中国活动表彰了一年来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以下是几位当选者的简要介绍:1. 张渠伟:陕西省汉中市渠县扶贫局局长。
在渠县,张渠伟工作了 20 多年,是当地扶贫事业的领军人物。
他带领团队在贫困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包括修建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他还积极推广农业技术和教育,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收入。
张渠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被誉为“扶贫铁人”。
2. 李万君: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株洲车辆厂高级技师。
李万君从事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工作已有 30 多年,他先后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发和生产。
在车辆制造过程中,李万君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在现场一线,不断探索和改进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他还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和传承,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莫振高: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中心小学原校长。
莫振高生于潭门镇,毕业于海南师范学校。
他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在工作中,他深感教育资源的匮乏,于是决定自己出资修建学校,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莫振高的努力下,潭门镇中心小学成为了当地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之一,许多学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4. 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女性。
她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将其应用于疟疾治疗中。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荣誉。
以上是几位当选的 2023 感动中国人物的介绍。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感动了全中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09年中考历史和平与发展

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过安理会发动了 对伊拉克战争, 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 就宣布对伊战争取得胜利。
一年过去了,伊拉克仍然满目疮痍,人 民生活水平只有20世纪90年代的五分之一,爆 炸、抢劫等不断发生„„。而美国对伊拉克的 军费开支超过1000亿美元,士兵死亡超过1200 人,伤者不计其数。 对这种现象你作何评价。
世界人民的 第一需要 和平 发展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 当今世界 并不太平 发展问题 也很严重 世界人民关注 的重大问题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不公正不合 理的国际经 济旧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材料一: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航空 业,仅停航一天,损失约3.57美元;证券市场激烈动荡。 大幅下跌„„,使不景气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另据以 色列银行统计,巴以冲突16个月以来,以色列的经济损 失达28亿美元。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5亿人处于绝 对贫困状态,有7亿人营养不良,5亿人吃不到清洁水, 另有4000万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而且,目前世界上 的局部战争,大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国内经济没有搞 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国家。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当今世界存在着什么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分别又是什么? 2、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3、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材料一:2004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中 国骄 傲地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2.5亿减少 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中的比例 由30.7%下降为30%左右。中国扶贫成就感动世界。 材料二:中国人民历经沧桑,正走在和平崛起的社会 主义道路上。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 起的中国。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 任何人;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1)你认为中国扶贫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的“和平崛起”是由什么决定的? (3)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
2023年高考作文之用好“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实战分析与素材运用(全国通用)

2023年高考作文之用好“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实战分析与素材运用(全国通用)用好“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写好高考作文——2023高考写作指导“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凭借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凝练精美的语言、非凡的影响力成为绝佳的作文素材,如果能在高考作文中运用得当,可使文章立意高格,内容丰富,深刻,语言有创新,有文采。
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作文中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角度和技巧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举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奉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面仅以“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为例,谈一谈其事迹及颁奖词在习作中运用的角度和技巧。
一、聚焦素养——对标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深度思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建立起两者的内在关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那么,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角度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作出深度思考,就能学以致用,让作文立意高格,而不至于生搬硬套,隔靴挠痒。
以张定宇人物事迹为例。
可以从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把思考的结果作为作文储备素材能有效避免人云亦云、论述不深。
科学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作为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果断决策,处理得当,体现的是科学态度,秉持的是科学精神。
作为战疫英雄的张定宇登上“云讲台”,在《开学第一课》舞台上播洒“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面对疫情,张定宇、钟南山、张文宏、陈薇等一大批专家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透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
面向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善用科学武装头脑,我们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感动中国感谢词

1.央视,你传递着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感谢你,为我们记录了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瞬间。
2.2020年,我们见证了许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今天,我们颁发“感动人物”奖项,向那些在抗击疫情、扶贫救灾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3.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
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4.央视,你是语言的艺术家,用最深情的表达,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感谢你,让我们在感动中前行,在了解中成长。
5.历经磨难,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
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
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6.感恩祖国,它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让我们能够拥有今天的一切。
7.本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致敬奖颁给了所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
一位获奖代表在发表感言时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我们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疫情,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本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获奖感言。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真善美,传递着感动和温暖。
这些感言不仅是对他们自己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激励和鞭策。
让我们从这些感言中汲取力量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8.她以一个弱小的身躯,扛起了社会的责任和期待。
她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挑战了传统的观念和束缚,为我们的社会进步打开了新的大门。
她的故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9.海军工程师张秀贝为祖国的海洋强国事业默默奉献了30多年,他成功研制出多型潜水器,为祖国的海洋科研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说:“我愿做海洋科研的铺路石,为祖国的海洋强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0.您的无私奉献和慷慨援助,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与温暖。
“菌草之父”林占熺感动中国事迹(5篇)

“菌草之父”林占熺感动中国事迹(5篇)“菌草之父”林占熺感动中国事迹精选篇1“菌草技术走向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
”林占熺说,20多年前,那里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状态,如何让他们掌握菌草这一现代生物技术,是一大难题。
“我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让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获得成功。
他们为了庆祝菌草技术示范成功,举行了非常隆重的现场会。
”林占熺还介绍说:“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一位部长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
此后,从南太到非洲、拉美,许多人通过种菌草、种菇,摆脱了贫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林占熺透露,到目前为止,已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菌草技术骨干一万两千多人,培养菌草留学生24人。
他们把菌草技术翻译成18种文字在各地传播。
2017年,菌草技术被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列为重点项目,正在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菌草之父”林占熺感动中国事迹精选篇2从1988年开始,菌草技术先后被福建省列为科技兴农项目,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一次,林占熺去尤溪县推广菌草技术的路上出了车祸,虽然断了两根肋骨,但他只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带伤出现在扶贫工作现场。
1997年,林占熺和学生背着六箱菌草种,从福建直奔宁夏西海固。
那一次,现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部部长林兴生见识了林占熺老师如何因陋就简,让技术尽量简便化和本土化,让当地老乡“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
“当时我们到农户家里,看见有很多废弃的窑洞,林老师马上发现窑洞冬暖夏凉,只要稍加改造,种菇甚至比别的地方更有优势。
所以,当地百姓把它叫成‘摇钱洞’或者‘窑洞经济’。
”销售遇到难题时,林占熺甚至带着团队,用双腿为种植户带货。
“多的时候,我带着31位同志从农历正月十五过完后到宁夏开始筹备销售,一直到老百姓把菇卖完才回来。
2022——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金句

202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事迹+金句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
极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01 为国铸盾的工程专家——钱七虎【颁奖词】: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上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白发终不悔。
【事迹】: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建了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
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深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
2019年获得“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2年,获颁“八一勋章”。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02 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邓小岚【颁奖词】: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
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
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事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群在鸟巢体育场内唱响世界的孩子们背后,是默默耕耘十余载,无私奉献的音乐教育志愿者老人邓小岚。
十几年来,每年数十次往返于北京和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为改善当地孩子的读书环境,让山里的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而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努力。
03 巾帼英雄,扶贫英雄——杨宁【颁奖词】: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
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
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
202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28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年份。
在这一年里,许多杰出的人物通过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2028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及他们的事迹。
一、“抗疫英雄”李医生李医生是一位在抗击疫情中奋斗的医务工作者。
他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毅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安危,用自己的医术和无私奉献,拯救了无数生命。
他的勇气和责任感让我们为之动容。
二、“科技先锋”王工程师王工程师是一位在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的研究人员。
他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发出了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人。
他的创新思维和科技能力让我们为之震撼。
三、“环保使者”张志愿者张志愿者是一位热心环保的青年。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组织了一场大型的环保公益活动,号召人们关注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让我们为之感慨。
四、“教育先锋”刘校长刘校长是一位在教育事业上有卓越贡献的校长。
他带领学校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他的教育理念和敬业精神让我们为之敬佩。
五、“扶贫楷模”杨志愿者杨志愿者是一位在扶贫工作中默默奉献的志愿者。
他深入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许多人脱贫致富。
他的善良和爱心让我们为之动容。
六、“文化使者”陈艺术家陈艺术家是一位具有杰出艺术才华的人物。
他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使命让我们为之赞叹。
七、“创业榜样”王创业者王创业者是一位在创业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企业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拓创新,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
他的创业精神和商业智慧让我们为之钦佩。
八、“公益先锋”李志愿者李志愿者是一位在公益事业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传递了爱心和温暖。
他的无私奉献和公益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动。
感动中国人物写作素材(感动中国10大人物作文素材)

感动中国人物写作素材(感动中国10大人物作文素材)“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物理学家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同时资助中国学子和学者赴美深造,还在80多岁高龄为清华学生亲自授课,用50年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与邓稼先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郑重约定;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极限人生”、践行着“初心使命”,完成了战友们没能完成的任务;矢志报国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和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把毕生精力扑在国防工业前沿,为筑牢国家安全特别是领空领海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香港媒体人陈贝儿,从海岛热带雨林到大西北戈壁沙漠,把内地扶贫故事呈现在世人眼前,她的《无穷之路》,也是一条通往美丽中国的无“穷”之路。
正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带着对民族、对国家、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才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以行动坚守着中国情怀,用实践传递着中国力量。
——《感动中国,致敬勇毅前行的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远去的2022年,我们认识了太多勇于追逐梦想、敢于超越梦想的普通人。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拨动我们感动的心弦。
人生虽无常,学业无止境,从小失聪、却依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的湖南女孩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就像是一朵迟开的鲜花,怒放在世人眼前,美丽而芬芳;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夫妇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一只手、一双脚”,“互为手足”的29年中,他们相濡以沫养育一对儿女成长,敢闯敢干实现了脱贫致富;中国飞人苏炳添,超越年龄和体能局限、超越伤病、超越自己,以32岁“高龄”跑出亚洲最快速、跑出人生新高度,他以实际行动证明着只要有超越的决心,就没有超越不了的一切;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60余年坚守着“心中放不下的梦”,志气比氧气重要,目标比海拔还高,为高原医学开辟了一条神奇的天路;“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中国航天追梦人,为国家立志,为科学先行,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化作现实,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在茫茫太空。
中国的感人故事

中国的感人故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些故事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善良和勇敢,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感人故事。
一、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历了多次地震等自然灾害。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无数英雄事迹涌现出来。
其中,救援队伍、志愿者以及普通百姓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故事令人感动。
比如,汶川地震中,年仅15岁的林浩勇敢救出两名同学,成为小英雄;唐山地震中,志愿者蒋晓峰连续奋战几天几夜,救出多名被困群众。
二、扶贫攻坚典型故事我国扶贫攻坚战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感人故事彰显着扶贫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例如,黄文秀在担任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期间,全力以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幸因公殉职;贵州遵义市赤水市长期镇八角村村民杨善洲,主动放弃城市生活,回乡扶贫,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使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三、抗击疫情感人故事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
在这场战斗中,众多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基层工作者冲锋在前,用生命守护生命。
如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争分夺秒抢建医院,为救治患者争取时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坚守抗疫一线,为患者带来希望。
四、助人为乐美好事迹在平凡的日子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助人为乐,传递着人间的正能量。
南京地铁上,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周围乘客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提供急救物品,有的帮忙拨打120;杭州一位名叫“包子哥”的摊主,连续多年为附近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五、平凡人物的坚守与奉献无数平凡人物,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传递着坚守与执着。
如青藏铁路的养护工人,不畏高原严寒,保障铁路畅通;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送温暖。
总之,中国感人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感动中国2023十大人物及颁奖词整理

感动中国2023十大人物及颁奖词整理无论是时代的伟人也好,还是一个普通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的光辉事迹,这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
获奖人物有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
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钱七虎钱七虎,我国防护工程学家。
7岁那年,父亲临终前叮嘱他“要干一番事业”,他铭刻在心。
截至2022年,他资助了584位困难学生,将自己的院士津贴、获奖奖金、工资等捐助慈善事业累计超过1800万元。
钱老说,“为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心血,有价值”。
颁奖辞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
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邓小岚“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很寂寞的。
”2004年,邓小岚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
十几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
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颁奖辞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
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杨宁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宁,曾是名大学生村官。
一次走访,她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
经历三次失败后,她自掏腰包,免费提供稻谷肥料,发动村民种紫黑香糯,终于大获丰收。
颁奖辞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
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
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
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沈忠芳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
感动中国林占熺事迹一览优秀7篇

感动中国林占熺事迹一览优秀7篇林占熺百科简介是什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人物介绍具体是什么?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感动中国林占熺事迹一览,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林占熺人物介绍篇一林占熺,1943年生,党的会议代表、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山”是宁夏西海固,“海”为沿海的福建,林占熺跨越2000多公里的对口帮扶“情”,通过热播剧《山海情》被更多人所熟悉和感知。
剧中凌一农教授的人物原型就是林占熺。
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
次年5月,林占熺和学生肩扛手提六箱菌草,星夜兼程来到西海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菌草技术本土化、简便化。
从1997年至今,林占熺利用菌草技术,让曾经贫困落后的宁夏闽宁镇彻底改变了面貌。
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开辟了菌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沙漠化不仅是造成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也是危胁黄河生态的罪魁祸首。
2023年,林占熺带着自己最新培育的抗旱耐寒的绿洲系列来到乌兰布和沙漠,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再一次向世界难题发起了冲锋。
林占熺团队已经在沙漠中种植了约5万亩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之后,终于制服了流沙。
如今,年近八旬的林占熺依然奋战在黄河治沙的第一线。
多年来,林占熺的菌草技术从福建出发,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6个县。
与此同时,中国的菌草走出国门,帮助世界106个国家的数亿农户脱贫,谱写了另一份不以山海为远的“山海情”。
“农民教授”林占熺先进事迹篇二1995年,“中国菌草”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两年后,又成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
林占熺和学生背着六箱福建的草种,来到宁夏彭阳推广菌草技术。
“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其他杂菌不会和我们要的食用菌争夺营养。
当时宁夏群众有的连菇都没有见过,要让乡亲们掌握技术,就要简化到参加生产的同志一看就懂,一学就能学会,一做就能成功。
感动中国事迹故事6篇

感动中国事迹故事6篇感动中国事迹故事精选篇1一部以聚焦内地扶贫工作为核心的纪录片《无穷之路》开播。
主持人陈贝儿带着一共5个人的团队,历时三个月的拍摄制作。
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出发,历经广西、贵州。
云南、四川、宁夏等6个省份,探访10个曾经是属于深度贫困的地区实地采访,展现了许多不为香港人所知的内地扶贫故事。
陈贝儿攀爬过闻名中外的悬崖村钢梯,滑乘过怒江天险溜索,甚至前往四川理塘去采访了国民网红——丁真。
《无穷之路》对于香港人来说,是讲述了一个个见证奇迹的故事。
对于内地人来说,是将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告诉整个世界。
首先,主持人陈贝儿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香港土生土长,出生于中产之家,父亲是被誉为“香港乐坛金牌监制”的陈永镐先生。
她精通三文两语,从小到大都就读于名校,是香港第一位采访奥斯卡、戛纳影展等国际盛世的女主持。
她主持的《嫁到这世界便端》,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从这样一位城市姑娘的角度,一路去探讨、认识、了解路上的所见所闻。
她没有为任何人或者机构组织“背书”的责任,只是从内心深处去真实感受一切。
她代表着700万香港人来感同身受当地群众数十年来的悲欢离合与变化。
感动中国事迹故事精选篇2张定宇:宇定光自发人物事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
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
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适用话题职业担当,使命责任,小我与大我感动中国事迹故事精选篇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颁奖词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颁奖词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感到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广大获奖者颁发这些荣誉。
我要向所有获奖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们的奉献和成就让我们深受感动,也为祖国赢得了无尽的荣耀。
首先,我要向“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颁奖。
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实践,传递了爱与正能量,用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
他们是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让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激励和感动。
愿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接下来,我要向“感动中国”年度最美家庭颁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温暖港湾。
每一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对父母都在默默地奉献,每一个孩子都在成长和努力。
在这个奖项中,我们要向那些为家庭奉献、传递正能量的家庭代表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此外,我还要向“感动中国”年度最美志愿者团队颁奖。
志愿者是社会的蓬勃力量,他们无私奉献,热心助人,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出着宝贵的贡献。
在灾难中,他们是抢险救灾的勇士;在贫困中,他们是扶贫助困的先锋。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锋力量,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佩和赞扬。
最后,我要向“感动中国”年度杰出公益项目颁奖。
公益项目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环境,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发展,关注医疗卫生问题……这些项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社会责任与担当,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这个奖项,我们要向这些的杰出公益项目代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在这个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上,我们为这些获奖者欢呼、鼓掌、祝福。
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将激励我们,也将激励更多的人们,传递更多正能量,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动这个世界,用爱与奉献去点亮我们的人生。
祝愿感动中国的力量在每一个角落继续传递,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再次向各位获奖者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敬意,谢谢大家!。
感动中国事迹作文优秀5篇

感动中国事迹2022作文优秀5篇感动中国事迹2022作文【篇1】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布仪式介绍,林占熺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于1986年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
30多年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一线,不仅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还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在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示范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和平发展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
发布仪式通过现场访谈、视频连线和视频短片等形式展现了林占熺的先进事迹,并现场宣读了致敬辞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林占熺同志“八闽楷模”称号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林占熺是此前热播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
澎湃新闻此前采访时了解到,和《山海情》中的凌一农一样,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一员的林占熺奉献出他的科研技术,带领团队教村民种植双孢菇。
为了给村民的生产保底,他甚至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
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林占熺表示,在他和当年的团队成员看来,《山海情》中呈现的大部分内容基本属实,但实际情况比剧中更艰苦、更曲折。
林占熺说,电视剧中的凌一农是众多援宁科技工作者的缩影,很感谢《山海情》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闽宁协作中不同群体的贡献,同时也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菌草行业,推动了菌草行业的发展。
如今,79岁的林占熺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觉得就像是《西游记》主题曲中唱的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感动中国事迹2022作文【篇2】17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向记者分享了林占熺另一个故事——运用菌草技术防风固沙筑牢“安全屏障”。
林冬梅回忆,长期以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
感动中国2023林占熺观后感

感动中国2023林占熺观后感摘要:一、引言1.表达对林占熺的敬意2.简述感动中国的意义二、林占熺的事迹介绍1.脱贫攻坚战中的贡献2.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3.公益事业的推动三、林占熺的精神品质1.坚韧不拔的毅力2.敢于创新的精神3.无私奉献的情怀四、感动中国的价值内涵1.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激发社会正能量五、如何向林占熺学习1.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专业特长2.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3.关爱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六、结论1.重申感动中国的意义2.强调学习林占熺的重要性正文:感动中国2023林占熺观后感昨晚观看了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我为林占熺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林占熺,一个普通的扶贫干部,用他的坚韧和智慧,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身上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楷模的力量。
林占熺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创新性地推动扶贫工作。
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
林占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担当,什么叫做无私奉献。
在林占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他敢于挑战困难,敢于突破自我,敢于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他的事迹让我们明白,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不仅仅是一次表彰优秀人物的活动,更是一次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
林占熺的事迹,激发了全社会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观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让我深感学习林占熺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林占熺呢?首先,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其次,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破解发展难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们要关爱社会,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扶贫成就感动世界
在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骄傲地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但愿苍生饱暖”,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美好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壮举,从而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这是一组关于中国扶贫开发成就的数字: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2003年592个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5.8%,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这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从1986年到2003年的18年间,共兴建基本农田2688万亩,解决了7459万人的饮水困难。
贫困村中,自然村通路、通电、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71.7%、92.1%、49.1%和82.7%。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下降到7.8%。
70.2%的行政村有卫生室,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适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明显提到。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森认为:如果以减贫的人口数量为标准,中国无疑是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政府在带领广大人民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
”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扶贫活动都是由慈善机构发起的,中国则由各级政府主导。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1994年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又颁布了《中国农民扶贫开发纲领(2001—2010年)》。
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由1980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2亿元,累计达到1147.8亿元。
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加大投入力度,2003年配套资金总量超过30亿元,这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如帮助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希望工程”、私营企业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光彩事业”、帮助残疾人的“康复扶贫”、扶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资助女童完成义务教育的“春蕾计划”、“青年志愿者支持扶贫接力计划”、“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等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布朗认为: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世界学习,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发展经验是制定并坚持有效的扶贫政策。
中国政府和人民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模式,为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积极作用。
不少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扶贫事业中的经典案例,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
——开展科教扶贫。
各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培训,支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2003年以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组织的农民和乡村技术人员培训达到1500万人次。
——组织劳务输出。
近几年,重点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的总数在2000万左右,劳务收入占重点县农民收入的30%以上。
——东西部协作扶贫。
近年来,东部沿海15个省市(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区市。
去年东部提供财政支持3.4亿多元,签订企业合作项目640个,实际投资35.4亿元。
——实施移民搬迁。
对于生活在基本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开发。
近年来,迁移安置了339万人。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范林登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扶贫,将有力推动全球减贫进程,中国自身也将从中受益。
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目标。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消除贫困的进程,这是中国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践行。
思考讨论
1、为什么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千年难题?
2、近年来,非政府组织扶贫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应如何一步在这方面挖潜?
3、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