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高三二轮复习)ppt课件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河流专题课件

河流地貌
上游地区: 侵蚀作用为主,峡谷、V形谷、瀑布
中游地区: 搬运、沉积作用为主
下游地区: 沉积作用为主,多曲流、多沙洲、冲积平
原、河口三角洲
下蚀作用是指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蚀,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随河 床的加深,水位在下降,使两岸的河漫滩逐渐高于洪水位以上,向阶地转化。 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因为主流 线迫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这样就加宽了河床,使河 道更弯曲,形成曲流。 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常是同时存在的,即河水对河床加深的同时,也在 加宽河谷。但河流上游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 拓宽速度,因此下蚀作用较强,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也称 “V形谷”。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可使河流向源头发展,加长河谷,通 常称为“溯源侵蚀”。河谷下蚀还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当地壳抬升时,下蚀 增强;地壳下降时,下蚀减弱。而河流的中下游由于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下蚀 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所以河谷宽,河曲多。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伸长、加深、展宽 河流侵蚀作用包括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三种。
河流侵蚀演变
根据河谷地貌形态判断河流流向
上游:V形
下游:U形(槽形)
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
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下游颗粒小。
入海口:喇叭形
简述冲积扇的成因。 简述三角洲的成因。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 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 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 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湘教版高中地理复习课《河流专题》课件(共47张PPT)

航运
流量 地形 含沙量 结冰期 需求
根据河流所在位置,结合气候、地形、 植被、人口、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
例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地区图。 材料二 基辅气候统计资料图。
第聂伯河是该地区有通航条件的河流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
审、挖、建、组
参考答案:
①流经东欧平原,水流平缓; ②年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水量)大; ③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④结冰期较短,通航期较长; ⑤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低,河道不易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河流在 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 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 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 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 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 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 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 贝内泽断桥.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 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 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例13.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 B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14.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
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B.退耕还林还草,适时封山育林 C.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主要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陆地面积大小有关
例1:据图请你描述R河 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 成因。16分
答题步骤:审、挖、 建、组
流量、结冰期、含沙量、凌汛
东北平原
流量较大:春季积雪融水和夏季雨水补给较充足,支流也较多; 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季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由雨水 补给; 结冰期较长: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 含沙量比较小: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 有凌汛:流经地区有结冰期并由低纬流向高纬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河流专题课件

典型例题1 典型例题
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一月 七月
A城平均降水量 (mm) 58.2 121.9
B城平均降水量(mm) 210.3 41.4
(3)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水系的共同特征 水系共同特征:河流流向均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1分 水系共同特征:河流流向均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分) ;( 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1分) 分 河流短促; 河流短促; (1分) 分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成 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1分) 分 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1分) 分 岛屿面积狭小, 地势起伏较大 地势起伏较大。 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较大。) (1分) 分
河流特征
河流流域综 合治理与开发
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一:河流特征的描述
铁 煤 磷 铜
A组:描述长江水文特征?并据此填写学案表格相关内容 组 描述长江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B组:描述长江水系特征?并据此填写学案表格相关内容 组 描述长江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
合作探究一:河流特征的描述 合作探究一: A组:描述长江水文特征?并据此填写学案表格相关内容? 组 描述长江水文特征?并据此填写学案表格相关内容? 水文特征
中游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河流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上游 中游 下游
铁 煤 磷 铜
A组:探讨长江流域上游的问题、优势以及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相关 探讨长江流域上游的问题、 上游的问题 措施,并写表格上的相关内容? 措施,并写表格上的相关内容? 探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问题、 中下游的问题 B组:探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问题、优势以及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相关 措施,并写表格上的相关内容? 措施,并写表格上的相关内容?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河流”专题(共34张PPT)

甲地地形相对平缓,河流较 长,流水搬运能力较弱。
17
案例1: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
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 是
南部耕地较少,且以砾石为 主,颗粒物较大,土层浅薄, 不适于耕种。 (贺兰山东麓北部耕地条件好 于南部)
影响流水洪积扇和冲积扇地貌面积大小的原因有? 地势的起伏,河流的径流量及季节、年际变化,河流含沙量
根据概念描述,辨识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10
黄河流域示意图
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流域面积75.2万平方km。干流全长约5400km。
根据黄河河流及流域特征,辨解相关考向。
11
黄河
河套平原
龙羊峡
上游 河口 中游 桃花峪 下游
根据黄河河流及流域特征,辨解相关考向。
18
案例1: (4)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
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 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 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 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 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 应具备哪些条件?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 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 习惯相近。
C.②④ D.③④
潼关以上河段为取水、 发电修建了多座水库和 水电站,滞留了大量的 泥沙。以上河段流经黄 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 覆盖率上升,水土得到 保持,生态环境改善。
20
案例2: 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
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 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C
2
探
01 根据概念描述,辨识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2018年高三二轮复习 河流专题 (共20张PPT)

知识链接
二、三峡项目的社会和生态成本过高。三峡水库淹没了古老的城市和文化遗产, 还迫使库区农民搬迁到人口更加密集的沿江坡地上,他们一方面要靠着比以前更少的 土地勉强维生,一方面还要面临日益加重的土地侵蚀和塌方事故的致命威胁。由于江 水被大坝阻拦,农业残留物、生活及工业污染物无法顺流而下排入大海,而是倒灌回 水库,使得库区水体的污染不断加重,并导致库区的长江支流出现“水华”现象。泥 沙淤积也是一个令工程师头疼的问题。长江每年要携带5亿立方米的泥沙进入三峡,但 其中大部分都无法排出去,水库因此将出现淤塞,三峡大坝进而有可能垮塌。大坝两 侧山体严重滑坡,大量泥沙淤积于大坝内,大坝的蓄水能力与日剧减,抗洪能力也每 况愈下。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状况的变化则会产生另外的问题。随着水 中沉淀物的减少,阳光可以照到更深的水中,进而促使下层的藻类滋生,影响航道的 安全。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 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2016·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 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 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 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 的季节变化。(9分)
解析:河流的流量受补给类型、气候特点影响。
答案: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 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 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 冬季为丰水期。
、盛泽、启东、通州、宜兴等多个城 市。 三、实习环境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河流阶地是由不同时期的地壳抬升运动(间歇性)和河流侵蚀作用(持续性) 共同形成的,其中地壳运动起主导作用。
小结河流阶地的形成
形成条件:宽广的河漫滩+河流下切作用+地壳抬升
河流 阶地
宽广 的河 漫滩
河流 下切 作用
侧蚀为主 携沙能力均衡
下切为主 携沙能力大
含沙量 水量 河流比降
这可能会导致
①上游河流下切速度较快
②下游河流下切速度较快
③上游先发育阶地
④下游先发育阶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清水江发源于贵州省南部,为沅江源头,最后注入洞庭湖。清水江干流绝大部分河段切入 基岩,形成基岩河道,沿江普遍发育了两级基座阶地,阶地上的沉积物大多厚2~3m,最 厚的也仅7m。图为清水江上游部分河段纵剖面与四个观测点阶地海拔与年龄分布图。
断层上游地区构造抬升幅度更大,可导 致上游河流下切速度较快,①正确、②错 误;上游地区构造抬升结束地质年代更晚, 说明上游地区持续下切侵蚀,出现侧向侵 蚀形成平坦面的时间较晚,即上游阶地发 育时间较晚,③错误、④正确。选D。
3.相对右图断层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构造活动更为强烈,抬升结束地质年代更晚、幅度更大,
1.翁东观测点河流阶地 T1、T2的形成早晚以及该河段经历的地壳运动为
A.T1早,地壳间歇抬升
B.T1早,地壳持续抬升
C.T2早,地壳间歇抬升
D.T2早,地壳持续抬升
阶地是由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因形成年代有 早晚差异,同一河谷中往往出现不同阶地。清水江发源于贵州省的斗篷山地区,是 沅江的上游主源,其干流绝大部分河段的河床切入基岩,形成基岩河道;沿江普遍 发育了两级基座阶地,阶地上的沉积物总体较薄(左图)。右图为清水江上游部分 河段纵剖面与四个观测点两级阶地位置图。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一、前言1、基本含义河流专题复习就是以河流为线索,将相关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达到巩固、落实基础知识,提高相关能力的目的等。
2、重要意义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等。
二、河流在高考中的考试形式(一)关注河流功能,考查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
早期城市的形成受河流影响最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河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旅游四个方面。
因此,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
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河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旅游四个方面。
因此,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
沿河设城的区位类型主要有:①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如赣州市;②位于河流交汇处(大量人流物流在集散、中转),如武汉;③位于河口(河流腹地宽广),如上海市;④河流曲流处或河心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⑤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二)关注河流特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三)关注流域范围。
比较流域面积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四)关注河流航运,突出对河流航运条件分析的考查。
航运条件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2、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①气候,降水影响影响河流流量和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河流水位高低,决定河道的宽度,气温影响冰期,决定河流是否四季通航。
②地形,落差大小,决定水流是否平稳,主要出于对航行安全的考虑。
③通航里程的长短。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四季通航最好)是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④航运价值是否高,还要受其流域或沿岸人口、城市、经济的影响。
高考专题复习:河流(共49张PPT)

气温/℃ 城市
降水/mm 据此完成9~11题。
魁北克
50
水电站 40 30
450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
400 350
结冰期大致为
蒙特利尔 康沃尔
河流
20
10
湖泊、水库
0 -10
300
250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 200 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150
普雷斯科特
a
【2011浙江卷】
-20
100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 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 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 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 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 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 (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 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 沉积,含沙量小。
高水位在冬季(6-7月),
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
低水位在夏季(12月-次年1月); 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
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河流的特征
高考链接
【2014新课标Ⅱ】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 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图7所 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 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考查形式:
多以等高线、区域地图、流量曲线图、河流有关 的数据、图表、时事资料等切入,综合考查对材料的 分析和使用。
考查方向
一、河流的特征
• 水文特征 • 水系特征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河流专题课件(28张)

高考试题中的河流
天津市第三中学 赵扬
近5年天津高考试题统计
年份 2019年 2018年
区域地图+河湖水文特征
链接高考
2019年天津卷
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见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
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描述答题河词流语的总水结文】特区征域一定般位从,以植下被几增个多方面: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 降水 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推长导短河;流(水取文决特于征气温状况)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 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流速(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落 差大 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
中国地理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中的河流
河流
必修一(河流)流水与地貌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必修三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区域地理
类型
特征
人类 活动
补给 自然 要素
内流河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题号
总分值
5、13(3)
8
1、12(1)13(1) 10
13(1)(2)
6
10、11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特征(共14张ppt)

流域内雨季的长短(外流河),气温变化导致积 雪、冰川融水的时段等;考虑雨季长短(我国要 考虑锋面雨带推移规律(来早去晚,停留时间长, 雨季长) 大陆西岸:考虑低压带和西风带纬度距离,受其 影响时间长,雨季长,汛期长
例题讲解
(2022年福州二检卷)18.我国新疆和田盛产玉石,根据产出环境的差异,和田玉有 着不同的称呼,如表2所示。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禁止利用大型机械 在河滩上采掘和田玉。图8示意和田和周边区域。
源利用等
水位及其变化
夏(冬)季水位高或低, 水位变化大或小
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以大气降水(雨水) 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 化决定;③河流流量相同情况,河道宽窄、深浅 影响水位高低;
汛期
汛期出现时间长或短、早 或晚,出现夏季(或其他 季节),从**月至**月, 出现几次汛期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D
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D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16.D 解析: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 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 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 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17.D 解析: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 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 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 “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 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体系构建
6
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7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8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例1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长江与洞庭湖交界处 的某水文站 1951—2011 年测量的多年长江流入洞庭 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 水量和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读下图回答 (1)~(2)题 。
1
河流专题复习就是以河流为线索,将相关 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加 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达到巩固、 落实基础知识,提高相关能力的目的等。
2
以“河流”为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
①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②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④世界、中国著名河流
15
2013高考题广东卷)1.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 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加
C
16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 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2~3题。
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活 动),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我国无论是降 水还是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是南方小,北方大; 而西北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径流的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径流量变化小。
(二)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 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三)含沙量 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 况,还受流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的 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 少,河流含沙量小——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正——孕育古老文明,便利现代生产生活 反——旱涝灾害、水环境问题 合——人地协调、流域可持续发展
⑤河流的补给及径流的变化
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等。
3
考察方式:
1.选择、判断 2.简答、综合: ①概括和描述; ②分布发展规律分析; ③成因、区位分析; ④国土整治措施(自然灾害、坏境、综合 开发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
9
(1)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A.③曲线是导致①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 B.④曲线是导致②曲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C.②曲线是影响①曲线变化的唯一因素 D.③曲线是导致④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根据材料,①②③④曲线分别对应着流 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 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导致①曲 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径流量,不是某水文站的年 降水量,A 错。入湖的年输沙量导致湖面面积的变化, B 对。应是入湖水量影响湖面面积大小,C 错。入湖年 输沙量由长江入湖水量影响,与水文站降水量关系不 大,D 错。
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七)航运价值
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
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
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主要看流经地区经济发
达程度,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14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下: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 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 (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 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 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10
(2)1961 年以后,④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 原因是( C )
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②湖区森林覆盖 率的提高 ③该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水坝的修建 ④湖 区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④曲线是入湖泥沙量曲线,呈下降趋势 的主要原因与上游水土保持相关,①对。泥沙主要来 自上游的水土流失,不是湖区的水土流失,②、④错。 该水文站上游水坝修建,泥沙在库区沉积,所以入湖 泥沙沉积减少,③对。
2.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3.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 化过程为图1b松,植被少,夏季暴雨
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四)冰期
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 0℃地区(从
纬度位置、气候分析),河流才会结冰。
(五)凌汛
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有凌汛,而是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
度流向高纬度并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
(六)水能资源
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且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
11
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汛期长 短、流速、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 象、水能、航运等。
(一)径流量 1.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取决于地 形)、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取决于气候,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季节变化及汛期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补给类型,还要 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冰川融水补给的 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最 高,故径流量最大),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 形成春汛——东北地区的河流(春汛和夏汛),以地下 12 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4
河流复习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注河流功能,考查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 区位特点 2.关注河流特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 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3.关注流域范围,比较流域面积并分析其影响因 素 4.关注河流航运,突出对河流航运条件分析的考 查 5.关注河流水能,探究流域内水能开发的条件 6.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7.关注人地矛盾,探寻河流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