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全面康复护理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指导原则
谢谢观看!
三、康复护理评估
Rancho Los Amigos认知功能评估表
I级没有反应 病人处于深昏迷,对任何刺激完全无反应。 II级 一般反应 病人对无特定方式的刺激呈现不协调和无目的的反应,与出现的刺激无关。 III级局部反应 病人对特殊刺激起反应,但与刺激不协调,反应直接与刺激的类型有关,以不协调
延迟方式(如闭着眼睛或握着手)执行简单命令。 Ⅳ级 烦躁反应 病人处于躁动状态,行为古怪,毫无目的,不能辨认人与物,不能配合治疗,词语
理活动。颅脑损伤后常见的认知障碍是多方面的,有注意力分散、思想不能 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困难、归纳、演绎推理能力减弱等。 (二)行为功能障碍
脑损伤病人经受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困扰,对受伤情景的回忆、 头痛引起的不适、担心生命危险等不良情绪都可导致包括否认、抑郁、倦怠 嗜睡、易怒、攻击性及躁动不安。严重者会出现人格改变、类神经质的反应、 行为失控等。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一、概述
(一)概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为由外力导致脑功能发生改变或者出现脑病理学变化 指由于头部受到钝力或锐器作用力后出现脑部功能的改变 如思维混乱、意识水平的改变、癫痫发作、昏迷、局部感觉或运动神经功能 的缺损
一、概述
(二)病因 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见于交通、建筑等意外事
故,其次为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跌倒及各种锐器、 钝器伤等。
一、概述
(三)流行病学 ● 我国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口。在青年人的意外死 亡中,头部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发病年龄以 10~29岁最高,占62%。 ● 男性发生率多于女性,两者比例为2:1。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模板
一、脑震荡
2、逆行健忘(近事健忘)。 3、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4、清醒后生命体征与神经系检查无阳性征。 5、X线、CT删除颅骨骨折和颅内血肿。
处理: 1、卧床休息1-2周,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2、对症:头痛、头昏-镇静、止痛; 50%GS20ml 静注。 3、注意观察,防颅内血肿发生。
表现: ①若帽状腱膜未破,裂口呈线状。 ②帽状腱膜已破,伤口明显哆开。 ③疼痛,出血多不易自止。
处理: ① 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② 清创缝合(即使在伤后72小时也可清创)。 ③ TAT+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
表现:多见于妇女瓣子被卷入机器内,使包括帽状腱膜在内的大块头皮 部分或全部撕脱,伤情重,常有休克,易致严重感染。 处理: (1)立即压迫止血、镇静止痛、防治休克。 (2)早期清创,处理皮瓣。
二、脑挫裂伤
概念:外力打击头部引起脑膜、脑血管及脑组 织破损、出血时称之。其特点:昏迷时间较长,程 度深,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表现:
1、意识障碍 昏迷长,>30分钟→数小时→数天→ 数月。
二、脑挫裂伤
2、局灶体征 常有锥体束征,对侧偏瘫、感觉失语或运动失语, 视听障碍、癫痫发作等,如损伤“哑区”可无症状。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焦虑
消除病人焦虑
头痛
适当止能药、尽早消除颅高压
清理呼吸道无效
保持R道通畅,R平稳,无误吸
营养失调
营养状态维持良好
有感染的危险
颅内及切口感染得到有效防治
29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九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骨骨折(一)解剖概要1.颅骨穹隆部,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颅顶部骨折——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颅底骨面有两侧对称、大小不等的骨孔和裂隙,脑神经和血管由此出入颅腔。
颅底骨折——易撕裂硬脑膜形成脑脊液漏。
(二)临床表现1.颅盖骨折①线形骨折②凹陷骨折——需经X线摄片才能发现。
局部脑组织受压或合并有颅内血肿。
2.颅底骨折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或颅内积气,视为内开放性骨折。
X线摄片检查价值不大,CT有诊断意义。
①颅前窝骨折②颅中窝骨折③颅后窝骨折(1)颅前窝骨折:眼睑青紫,眼结膜下出血,俗称“熊猫眼征”、“兔眼征”,鼻和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合并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耳后乳突区皮下出现淤血。
脑脊液漏从外耳道流出,如鼓膜未破,则可沿咽鼓管入鼻腔形成鼻漏;也会出现脑脊液鼻漏。
可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
(3)颅后窝骨折:在耳后及枕下部出现皮下瘀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偶有第9~12对脑神经损伤。
(三)治疗原则1.颅盖骨骨折凹陷范围>3cm、深度>1cm,兼有脑受压症状者——手术整复或摘除陷入的骨片。
2.颅底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
3.脑脊液漏2周内愈合,4周不自行愈合者——做硬脑膜修补术。
(四)护理措施1.脑脊液漏的护理(1)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①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②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此估计漏出液量;③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
④4个禁忌!A.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
B.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C.禁忌——做腰椎穿刺。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
(2)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颅底骨折病人神志清醒者,取半坐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5-12-07T13:28:49.0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4期作者:李桂凡刘英莲[导读]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对伤员的预后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人民医院 022350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头外伤约占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5-20%,颅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
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对伤员的预后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现将我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生命体征的观察1.1、意识状态的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是否有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人入院后,应立即对意识进行严密观察。
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的20-48小时之内,因此在这期间,如发现病人由意识清洗转入昏迷状态,又平静转入烦躁不安,提示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医生。
若伤后继发性意识障碍或持续进行性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或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对继发性颅内血肿具有诊断价值,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1.2、注意瞳孔的变化:瞳孔与意识同为病情变化的指征之一,是早期发现颅脑内血肿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射是否灵敏,一般0.5-1小时观察一次,病情严重时15分钟到30分钟观察一次。
颅脑内血肿病人,往往发生一过性瞳孔缩小,因时间很短,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观察时要耐心细致,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
例如,病人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时,常提示病情加重,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这就要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以免延误治疗。
1.3、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同样也是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观察内容。
颅脑损伤短时期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深而缓慢,但往往不久即可恢复。
如病人进行性血压增高,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常说明有高颅压脑受压发生,应警惕颅内血肿、脑疝形成。
脑外伤的护理观察
脑外伤的护理观察一.对于颅脑损伤病人应设特护记录单,在24—48小时内要严密观察和记录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等变化,不可因诊断的较重,而忽视病情变化的观察,以至延误抢救时机。
病例,女,17岁,因车祸跌倒,伤后昏迷数分钟,入院时意识清楚,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诊断为腹壁软组织损伤,脑震荡。
当日下午出现轻度意识障碍,问话不愿回答,血压逐渐升高,脉搏,呼吸减慢,瞳孔右>左,对光反射迟钝,经检查诊断为脑挫伤,脑水肿继发脑干损伤,立即手术。
由于护士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抢救争取了时间。
二.要注意意识的改变,观察有无意识障碍。
在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过程中临床上以意识改变最为明显且出现得最早,典型的意识变化过程是昏迷→清醒→再昏迷。
但也有14病例,不具有上述典型过程。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入院后或手术后,不论病人是清醒或意识障碍都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如病人由意识清楚发展为朦胧或嗜睡时,由安静转烦躁不安时由昏迷转意识清楚后出现剧烈头痛和频繁的呕吐时,意识障碍逐渐或突然加深时,均为颅内血肿,脑疝先兆,应高度重视,及时处理。
尤其在夜间不应把昏迷后的鼾声误认为熟睡对于伤后或手术后2天内神志清楚的病人,夜间也要每隔约2小时唤醒1次,以避免把昏迷当成熟睡。
病例,男,20岁,因石头击伤右顶部,伤口流血,昏迷1小时后清醒,入院后能准确答话,右顶骨凹陷骨折整复清创术,术后神志清楚,午夜鼾声大作,值班护士误认为是熟睡,次日交班时发现病人已处深昏迷,脑疝形成,立即行开颅探查,见脑组织高度水肿,未见血肿,抢救无效而死亡。
此类教训在予把昏迷当熟睡,严重耽误抢救时机。
三.注意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测定时间应按伤情而定,一般伤后24—72小时内,每15—60分钟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
脑震荡和轻中度脑挫裂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据统计295名脑震荡轻中度脑挫伤病人中生命体征平稳者231人,占78.3%,有轻度改变者64人占21.7%,体温在37.2—37.5℃之间11人,血压收缩压在130—150mmHg之间,舒张压正常者53人(其中2人有高血压病史)。
原发性颅脑损伤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原发性颅脑损伤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
根据受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前者多为锐器或钝器所造成非火器颅脑开放性损伤和枪弹或弹片造成的火器性颅脑损伤两大类,后者是指头部致伤时脑膜完整,无脑脊液漏。
根据颅脑损伤病理改变的先后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等。
病理原发性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损伤类型则取决于机械形变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原发性颅脑损伤主要为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纤维的断裂和传出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的死亡。
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损伤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1.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1)患者意识变化差别较大,轻者可以始终清醒;重者可出现持续昏迷,患者常有去皮质强直及高热等表现;若继发颅内血肿。
亦可引起脑疝征象。
(2)开放性颅脑损伤多有失血,故常呈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即使伴有颅内血肿,其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多不典型。
2.火器性颅脑开放伤脑组织或脑脊液可自创口溢出,容易发生伤口或颅内的继发感染;伤口可出现活跃性的严重外出血,常伴有失血性休克。
3.脑震荡(1)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可出现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微弱、肌张力减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3)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成为逆行性遗忘。
(4)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5)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中无红细胞,CT检查亦无阳性发现。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的原因
• 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占所有患者 的一半左右。其它常见原因有爆炸、坠落、 工矿等事故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 跌落伤更多见于儿童。 • 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好发于15~44 岁,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为女性的两 倍。
颅脑损伤的分类
•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scalp injury)、颅骨 损伤(skull injury)、脑损伤(brain injury) , 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中心问题是脑 损伤。 • 颅脑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分的损伤复合存在,称 为多发伤。 • 颅脑损伤至今尚无理想的分类方法。
护理措施
• 第四步行走锻炼:患者用健手扶住辅助者肩部, 辅助者以手扶住病人腰部,从原地踏步开始,缓 慢小步行走,经过数天锻炼后,可逐渐撤离辅助 者的帮助,改为扶拐行走。扶拐行走的距离宜由 短到长。弃拐行走锻炼的途中要有依靠物,以便 在有依靠的情况下徒手行走,逐渐加长行走距离。
护理措施
• 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 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站立锻炼每次,3—5分钟, 每日数次,视进步情况可逐期增加次数和时间。 先让患者背靠墙站好,辅助者双手扶患者腋部, 双膝顶住患者膝关节,经过几天站立后,辅助者 可试行双手撤离,病人靠墙独自站立后逐渐扶床 栏站立,进一步不靠帮助而独自站立。然后在辅 助者保护下,让病人双手扶床栏,进行躯干左右 旋转运动,再进—步可做左右摆动,而后扶床栏, 两足交替提起,进而横向移步,为行走打基础。
硬脑膜外血肿
依血肿的来 源和部位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急性颅内血肿:3天以内发生
依时间
亚急性颅内血肿:3天到3周以内发生
慢性颅内血肿:超过3周
颅内血肿分类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 颅 内低压综合症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 2. 脑脊液漏的护理 3. 治疗配合 4. 心理护理
1.病情观察
明确有无外漏 鉴别:脑脊液与血液 或鼻腔分泌物
有无颅内继发性损伤 严密观察意识、生命 体征、瞳孔及肢体活 动
⑵特殊监测:CT监测,颅内压
监测,脑诱发电位。
⑶治疗脑水肿:甘露醇、 速尿等。
白蛋白、
48
手术指征: ①CT示血肿量幕上>30ml、幕下>10ml; ②中线结构偏移>1cm; ③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④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49
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50
护理诊断
头颅CT首选:脑挫裂伤的部位、程度、有无继发损害、中 线移位情况。 MRI不作为首选,对脑干、轴索损伤有优势。 腰穿慎重。
35
脑挫裂伤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轻度和中度患者 ⑴监测生命体征; ⑵及时复查头颅CT,动态了解病情变化; ⑶保持呼吸道通畅; ⑷脱水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⑸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⑹亚低温冬眠---高热、躁动、抽搐者宜行;
颅骨骨折分类
按骨折部位分为 颅盖骨折(fracture of skull vault) 颅底骨折(fracture of skull base)
按骨折形态分为 线形骨折(linear fracture) 凹陷性骨折(depressed fracture)
按骨折与外界相通分为 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8
头皮裂伤处理原则
颅脑损伤
(一)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1.意识: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反映脑损伤的轻重, 出现的迟早和有无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 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2.生命体征: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瞳孔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 脑受压/脑疝: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 痪 原发性脑损伤/临终状态:双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桥脑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瞳孔缩小 、对光反射迟钝 中脑损伤: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光反射消失 伴眼球分离。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颅内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静脉窦。 部位: 最常见于颞部。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颅内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常伴颅骨骨折、局部头皮可见外伤痕迹 “中间清醒期”: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即伤后 即刻出现昏迷-清醒-昏迷。 ICP 升高或者脑疝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1.头皮血肿
骨膜下血肿:
常合并有颅骨骨折。 由于骨膜在颅缝处附着牢固,故血肿范围常不超过颅 缝。 婴幼儿陈旧性血肿的外围与骨膜可钙化或骨化,乃至 形成含有陈旧血的骨囊肿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2.头皮裂伤 多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 头皮血管丰富,裂伤处常伴有出血,不易自行 停止,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注意判断有无颅骨损伤和脑损伤 抗感染能力强。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9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痫、脑
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20
脑干损伤: 病人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受损,上行激活系统障碍而 持久昏迷,伤后早期常出现严重的生命体征紊乱,心率 及血压波动明显,双侧瞳孔时大时小,眼球位置歪斜或 凝视,四肢张力增高,且去皮质强直发作,伴单侧或双
32
C、 瞳孔变化
脑疝 :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偏瘫,意识障碍。 ◆脑疝早期: 瞳孔略微缩小,时间很短,很难观察到,继而患侧瞳孔中 度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正常 ◆脑疝中期: 患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侧瞳孔中度扩大,对光反射迟
钝或消失
◆ 脑疝晚期: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28
Glasgow 昏迷评分法: 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 意识障碍程度,最高 15 分,表示意识清醒, 8 分以下 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29
b、生命体征
病人伤后可出现持续的生命体征紊乱。监测时,为避免 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 伤后早期---吸收热;间脑或脑干损伤----中枢性高热; 伤后数日体温升高---感染; 库欣反应----颅内压增高、脑疝; 闭合性颅脑损伤出现失血性休克----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
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迹象。 根据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二)促进颅内外漏通道尽早闭合: 维持特定的体位到停止脑脊液漏3—5天 (三)病情观察: 有无继发性损伤、颅低压、颅高压综合征
颅脑外伤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2 术 前 护 理
3 . 高热护理 持续昏迷者术后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高热可 .4 3 使脑脊液 的分泌量增加 , 分泌速度加快从 而使颅 内压 升高 , 加重
脑水肿 , 故必须将体温控制在 3 8℃以下。
4 心 理 护理
以保证 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 的性质和量并加 以记录。 观察伤 口
修复。 颅脑损伤后易造成死亡或残疾 。 颅脑外伤患者应采取如 对
下 的护 理 措施 :
有无出血 、 渗血 、 渗液或敷料脱落等情况 。
3. 3
1 急救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障气体交换应放 在所有抢救措 施的前 . 1 位, 已发生误 吸或短时不能清 醒者 , 应尽早气管插管 ; 呼吸显著 下降者 , 应使用人工 呼吸或机械辅助呼吸 。及时 清除分 泌物 、 呕
脱水剂易并发水电解质 、 酸碱平衡紊乱及急性 肾功能衰竭 。 3 . 应用促醒药物的护理 脑苷肌肽 、 .2 3 纳络酮 、 二磷胆碱 、 胞 脑 活素等促 醒药 物 , 应用时严格 按医嘱给药 , 同时严 密观察药物 的
副反 应 。
1 预防感染 对长期意识障碍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 5 防止感 染。对 已发生感染者 , 选用有效 足量 的抗生素是非 常必要的。
颅脑外伤 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孙立丽 李丽红 王 威 高尔俐 孙秋字 战聪颖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哈尔滨 ,5 0 0 10 1 ) 在现代 社会 , 交通事故多 , 意外 受伤的人大增 , 多死于颅脑
损伤。众所周 知 , 脑是神经 中枢 , 脑组织最脆弱 , 受损后不宜再生
堵塞引 流管 , 成引流不畅 , 造 可挤压或适 当调整引流管 的位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
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
·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
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
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
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
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
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