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乳糖在水解成单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之后才能作 为能量利用。
乳糖 乳糖酶 D-葡萄糖 + D-半乳糖
乳糖到达小肠后才被消化,小肠内存在乳糖酶。 乳糖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和保留。
27
乳糖不耐症
乳糖保留在小肠肠腔内,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乳糖 有将液体引向肠腔的趋势,产生腹胀和痉挛。
乳糖不耐症随着年龄增大而加重。 有两种方法可以克服乳糖酶缺乏的影响,
➢ 葡萄糖溶液粘度随T↑而↑ ; ➢ 蔗糖溶液粘度随T ↑而↓ ;
8、抗氧化性——保持水果的风味、颜色和Vc
糖溶液中溶氧量小 糖本身具有抗氧化性
50
单糖和低聚糖物理性质 小 结
甜度 溶解度 吸湿性和保湿性 结晶性和抗结晶性 渗透压 冰点降低 粘度 抗氧化性
综合分析
51
4.2 单糖及低聚糖
食用香精和调味剂用CD包接,用于烤焙食品,速溶食品,速 食食品,肉食及罐头食品,可使之留香持久,风味稳定。
➢ 保持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
如:虾青素经CD的包接,提高对光和氧的稳定性。
➢ 食品保鲜
将CD和其它生物多糖制成保鲜剂涂于面包、糕点表面可起 保水保形作用
➢ 除去食品的异味
鱼品的腥味,大豆的豆腥味和羊肉的膻味,用CD包接可除去
17
链式结构-醛糖
C2 差向异构
C4 差向异构
18
链式结构-酮糖
C5 差向异构
19
环状结构
-与-构型
异侧
C1为手性碳原子,它有 右侧两种喃型和吡喃型
21
环式与开环式相互转换
β-D-吡喃葡萄糖溶于水时,形成具有:开环、五元环、 六元环及七元环等不同异构体的混合物。
室温下,以六元环为主。
22

食品化学,第4章_脂质

食品化学,第4章_脂质
聚结:液滴的界面膜破裂,液滴与液滴结合,小液 滴变成大液滴,严重时会完全分相。
回本节
4.2.7 食用油脂的乳化
乳化剂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
一类两亲性物质。
回本节
4.2.7 食用油脂的乳化
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
脂肪酸甘油单酯及其衍生物
蔗糖脂肪酸酯
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 丙二醇脂肪酸酯 硬脂酰乳酸钠 大豆磷脂
热量最高的营养素(39.58kJ/g)
提供必需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提供滑润的口感,光润的外观,塑性脂肪的造型 功能 赋予油炸食品香酥的风味,是传热介质
4.1 Introduction
1. Classification
按化学结构分 : 简单脂质 酰基甘油
(simple lipids) 复合脂质 (complex lipids) 蜡
猪油
牛脂 羊脂
36~50
42~50 44~55 -
94
89 81 87
回本节
人造黄油
4.2.3 食用油脂的烟点、闪点和着火点
烟点: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加热观察到试样 出现稀薄蓝烟时的温度。
闪点: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但不能维 持燃烧的温度。
着火点:试样挥发的物质能被点燃并能维 持燃烧不少于5s的温度。
回本节
4.2 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
4.2.1 食用油脂的气味和色泽
4.2.2 食用油脂的熔点和沸点
4.2.3 食用油脂的烟点、闪点和着火点
4.2.4 食用油脂的结晶特性及同质多晶
现象
4.2.5 食用油脂的塑性
4.2.6 食用油脂的液晶态
回目录
4.2.7 食用油脂的乳化

食品化学 第四章 脂类

食品化学 第四章 脂类
第四章 脂类
Chapter 4 Lipids
• 一、概述 • 二、油脂的物理特性 • 三、脂类的化学性质 • 四、油脂加工化学
一.概述
(一)共性

Introduction
不溶于水,酯的结构,由生物体产生、为生 物体利用 供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载体,生理 活性物质,改善食品质地,增加食品风味。
(五)膨胀及固体脂肪指数
1、熔化膨胀-固体脂肪在加热时熔化,使容积增加
• 2、固体脂肪指数 SFI(Solid FatIndex))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脂肪的含量(SFI) SFI越大,膨胀度越大。 部分脂肪SFI值 • 品种 10℃ 21.1℃ 33.3℃ • 可可脂 62 48 0 • 棕榈油 34 12 6 • 椰子油 55 27 0 • 面包奶油 29 18 13
脂肪的亚晶胞最常见的堆积方式
• 3、混合三酰甘油多晶体
• 饱和的为β'型; • 不饱和的:不对称的为β'型,(USS UUS); 对称的为β型(SUS USU) • 交叉排列,可形成 β2、 β3
甘油三酯在晶格中分子排列成椅式
• 4、常见油脂的晶型 • β':棉、菜、棕榈、牛脂、奶油 • β:豆、花生、玉米、芝麻、椰子 可可脂: POSt (16:0 18:1 18:0) 40% • StOSt (18:0 18:1 18:0) 3 0% • POP (16:0 18:1 16:0) 15% • 稳定的晶型为 β3 (I-VI, 不同间矩) • 其中β3(V)稳定,外观明亮,光滑, 可转变为β3(VI)“白霜”
(3)乳状液的失稳与影响乳化稳定 性的因素
• 乳状液失稳的三个阶段为:上浮、絮集与 聚结 • A 上浮:两相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小的 一相向上富集的过程。沉降速度符合 Stokes定律: 2r 2 g △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四章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四章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2
六、其他检验技术(1)
识记: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应用特点 2.质谱(MS)的特点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3
六、其他检验技术(2)
领会: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和组成 2. 质谱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3. HPCE与HPCE-MS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4. 离子色谱法(IC)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5. 生物技术检测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6.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 食品物理检验法
识记:物理检验的定义 领会:1. 密度与相对密度(比重法)的原理
2. 折光度法的原理 3. 旋光法的原理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7
三、食品化学分析法
识记:化学分析的定义 领会:1.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2.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4
七、分析方法的选择
识记:
1. 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 2. 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
领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5
第一节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6
食品的品质与感官检验
掌握

食品的仪器分析法各种方法的特点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物理检验法 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定义、种类和原理
了解
食品分析检验的各种方法和仪器。

食品化学第四章PPT课件

食品化学第四章PPT课件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四、脂类的命名(Nomenclature) 2、磷脂 任何含磷酸一酯或磷酸二酯的脂称为磷脂
Sn-甘油- 1-硬脂酰-2-亚油酰-3-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四、脂类的命名(Nomenclature) 3、脂肪酸 以母体饱和烃或不饱和烃来命名 末端羧基C定为C1 明确双键位置 例如:亚油酸 12 9 1
第二节 脂类的物理性质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ipids
一、一般特性 2、熔点和沸点(Melting Points and Boiling Points)
脂肪种类 大豆油 花生油 向日葵油 棉子油 奶油 猪油 牛脂 羊脂 人造黄油 熔点(℃) -8~-18 0~3 -16~19 3~4 28~36 36~50 42~59 44~55 ―― 消化率(%) 97.3 98.5 96.5 98 98 94 89 81 87
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大多具有酯的结构,并以脂肪酸形成的酯最多。 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并能由生物体所利用(与矿物油不同)。
例外:卵磷脂、鞘磷脂和脑苷脂类。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简单脂质
主 类
复合脂质
亚 类 酰基甘油
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三、脂质的功能(Function of Lipids) 1、脂质在食品中的功能 热量最高的营养素(39.58kJ/g) 提供必需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提供滑润的口感,光润的外观,塑性脂肪还具有造型功能 赋予油炸食品香酥的风味,是传热介质������ 2、脂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是组成生物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能力贮存最 紧凑的形式,有润滑、保护、保温等功能。

食品化学 第四章蛋白质 (氨基酸)

食品化学 第四章蛋白质 (氨基酸)

20种基本氨基酸的发现年代表
天冬酰氨 甘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 精氨酸 组氨酸 胱氨酸 缬氨酸 脯氨酸 色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苏氨酸 1806 1820 1820 1849 1865 1866 1868 1881 1881 1889 1895 1896 1899 1901 1901 1901 1904 1922 1935 Vauquelin Braconnot Braconnot Bopp Cramer Ritthausen Ritthausen Schultze Weyl Drechsel Hedin Kossel,Hedin Morner Fischer Fischer Hopkins Erhlich Mueller McCoy et al 天冬门芽 明胶 羊毛、肌肉 奶酪 蚕丝 面筋 蚕豆 羽扇豆芽 丝心蛋白 珊瑚 牛角 奶酪 牛角 奶酪 奶酪 奶酪 纤维蛋白 奶酪 奶酪
5、氨基酸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1)氨基酸是两性离子 质子受体和质子供体。 所谓两性离子是指在同一分子上带有能释放 质子的正离子基团和能接受质子的负离子基团。 两性离子本身既是酸又是碱。因此它既可与酸反 应,也可与碱反应。 实验证明: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 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2)氨基酸的解离
第四章 蛋白质
第二节 氨基酸
本节主要学习内容
•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 • • (一)基本氨基酸 (二)不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 (三)非蛋白质氨基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 二、氨基酸的性质 • •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材料
蛋白质用强酸、强碱处理后,可以得到各种各 样的氨基酸。 在动植物组织中可分离得到26-30种不同的氨基 酸。第1种氨基酸早在两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发现, 而最后一种氨基酸在1935年才发现。直到1965年 才搞清楚,只有20种氨基酸才是合成蛋白质的原 材料(称为基本氨基酸 )。

食品化学第四章 脂类

食品化学第四章 脂类

名词解释1.烟点:指不通风条件下加热油脂观察到冒烟时的温度。

2.闪点:指油脂加热产生的挥发物能被点燃,但不能持续燃烧的温度。

3.着火点:指油脂挥发物能被点燃,并能维持燃烧不少于5s的温度4.同质多晶性:物质能通过不同的分子组装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特性晶胞的能力。

5.氧化型酸败主要指不饱和脂肪酸经历自动氧化、光氧化或酶促氧化后形成氢化氧化物,而后者经过分解产生一些导致油脂异味的化合物的过程。

填空题:1.油脂的氧化分为自动氧化、光氧化和酶促氧化。

2.油脂的烟点、闪点和着火点是与空气接触时油脂加热时的热稳定性指标。

3.塑性脂肪具有良好的涂抹性、起酥性和可塑性。

4.磷脂的存在会导致油脂在加热时颜色快速变深,它还能使油炸用油大量起泡。

5. 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碳链越长,起沸点越高;脂肪酸碳链长度相同时,饱和程度对沸点的影响不大。

但油脂的沸点随其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而降低。

判断题:1.精炼油脂的烟点、闪点、着火点明显高于原始油脂。

(√)2.油脂的烟点、闪点、着火点随其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大而降低。

(√)简答题:1. 判断变质油脂的条件:①油炸用友石油醚不溶物≥0.7%和烟点低于170℃.②石油醚不溶物≥1.0%,无论烟点是否改变。

2. 脂类在食品中的作用:①脂类是重要的食品营养素;②脂类是重要的食品风味成分;③脂类具有众多食品工艺学性质。

问答题:1.氢化对油脂有什么影响?答: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油脂的熔点提高、碘值降低、固体脂肪指数提高、颜色变浅、氧化稳定性提高;经过氢化可使室温下的液态油脂转变为半固态塑性脂肪。

完全氢化的油脂(碘值小于1)在室温下呈易碎性固体。

②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使油脂的营养学品质下降;③脂溶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被破坏;④不完全氢化有反式油脂形成。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HO C H
强碱
C HOH
CHOH
COOH
COOH CH2OH
C
OH +
C H2
CHOH
C HOH C H2 C HOH C HOH
CH2OH
CH2OH
CH2OH
CH 2OH
糖精酸
D-葡萄糖
异糖精酸
间糖精酸
3.分解反应: 浓碱,单糖 → 较小分子的糖、酸、醇、醛
己糖 → 连续烯醇化 → 烯二醇:
①氧化剂 → 分解产物
(三)糖醇
不含醛基,无还原性
(四)脱氧糖
单糖分子中一个或多个羟基被氢取代 脱氧核糖
五、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及其性质 (一)二糖: 1. 蔗糖:
非还原糖
水解:
C12H22O11 + H2O 蔗糖
右旋,+66.5°
HCl 或酶
C6H12O6 葡萄糖
+
右旋,+52.2°
C6H12O6 果糖 左旋,-92.4°
(二)果葡糖浆: 高果糖浆、异构糖浆
酶法水解淀粉所得的葡萄糖液经 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一部分 葡萄糖异构成果糖,形成的葡萄糖和 果糖的混合糖浆。
3种:果糖含量 42% 55% 90%
(三)功能性低聚糖: 1.棉子糖
α-1,6-
非还原糖
α,β-1,2
吸湿性最小的低聚糖
2.低聚果糖:(寡果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
与糖的摩尔浓度成正比 同一浓度下,单糖 为双糖的2倍 食品脱水, 抑制微生物生长
7.发酵性 酵母菌 发酵 →酒精、CO2 (酿酒、面包疏松)
葡萄糖 > 果糖 > 蔗糖 > 麦芽糖 乳酸菌 还发酵 乳糖 → 乳酸 (酸奶) 大多低聚糖水解产生单糖才发酵

食品化学第四章

食品化学第四章
食品化学第四章
目录
• 引言 • 食品化学基础知识 • 食品化学第四章重点内容 • 食品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Βιβλιοθήκη 主题简介0102
03
食品添加剂
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分类、作用及使用注意事 项。
食品保藏技术
阐述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和技术,包括冷藏、冷冻、 干燥、罐装等。
食品加工技术
用于改善食品的稳定性,防止油水分离。 常用的乳化剂有卵磷脂、甘油酯等。
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作用
提升食品感官质量
通过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气 味等方面,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
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起 到了防腐、抗氧化、增稠、乳化 等作用,有助于保证食品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防止食品变质和有
害微生物的生长。
方便食品加工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简化食品 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食品添加剂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天然食品添加剂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青 睐。未来,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开发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将成为 研究的重要方向。
功能食品添加剂
除了基本的防腐、抗氧化、增稠、乳化等功能外,新型的食品添加剂还具有提供 营养、预防疾病等功效。未来,功能食品添加剂将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消费者提 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选择。
05 结论
本章总结
了解了食品化学中第四章的主要内容, 包括食品中的水、食品中的矿物质、食 品中的维生素等。
了解了食品中其他活性成分,如色素、 抗氧化剂等。
02 食品化学基础知识
食品化学定义

食品化学 第四章 脂类分析

食品化学 第四章  脂类分析

Lipids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天然脂肪及脂肪酸的组成和命名,卵磷脂及胆固醇的结构和性质,脂肪替代物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脂肪的物理性质(结晶特性、熔融特性、油质的乳化等),油脂在加工贮藏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油脂加工化学的原理。

Lipids⏹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第二节常见商品食用油脂的分类、来源、组成特点和基本的食品用途⏹第三节油脂的特征值和其意义⏹第四节油脂的物理功能性质⏹第五节油脂的水解和酮型酸败⏹第六节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第七节油脂的高温裂解和热氧化反应⏹第八节油脂加工中的变化⏹第九节油脂氧化、酸败、裂解、聚合和反式脂肪酸生成对食品的影响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一、脂质(Lipids)脂类是脂肪酸和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它包括脂肪、蜡、磷脂、糖脂、类固醇等,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有的还含有氮、磷、硫。

Lipids共同特征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大多是脂肪酸的衍生物,具有酯的结构。

由生物体产生,并可被生物体所利用(与矿物油不同)。

主类亚类组成简单脂质(simple lipids)酰基甘油蜡甘油+脂肪酸(占天然脂质的95%左右)长链脂肪醇+ 长链脂肪酸磷酸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磷酸盐+含氮基团鞘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磷酸盐+胆碱脑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糖复合脂质(complex lipids)神经节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衍生脂质(derivative lipids)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一、脂质的分类(Classification)简单脂质和衍生脂质绝大多数为非极性脂,复合脂质为极性脂质。

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第一节脂质的分类、组成、命名和结构二、脂肪酸的种类1、常见脂肪酸的种类脂肪酸可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

饱和脂肪酸按照碳数多少和有无支链等进一步划分偶数碳、奇数碳和含支链的饱和脂肪酸。

大学课件食品化学第四章脂类3

大学课件食品化学第四章脂类3
氧化硅。土质细腻,具有较好的脱色效 果,吸油率也较低,过滤性能较好。
5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
1)吸附剂 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
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油脂脱色一 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 快的白土。
6
2)操作压力
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 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脱色有 利的一方面是:部分色素因氧化而褪色,不利 的方面是:因氧化而使色素固定或产生新的色 素以及影响成品的稳定性。负压脱色过程由于 操作压力低,热氧化副反应较弱,实际生产中 一般采用负压脱色。
Pt等的催化作用下,在高温下与氢气发生 加成反应,不饱和度降低,从而把在室温 下呈液态的油变成固态的脂的过程。
19
油脂氢化的机理
c -CH2CH=CHCH2-
吸附
Ni,Pt,Cu
-CH2C*H CH CH2-
+H*
(a)
+H*
-CH2C*H CH2CH2-
-H
(b)
+H*
* -CH2CH2CH CH2-
2、Traiblazer:以黄原胶、大豆、鸡蛋、牛乳蛋白和酪蛋 白为原料,用类似于模拟肉的生产工艺而制得的纤维状产 品。
3、LITA:以从玉米中分离出的高疏水性蛋白质(即玉米醇 溶蛋白)为原料。
32
思考题
1、如何认识脂肪的结晶特性和同质多晶体。 2、油脂自动氧化历程包括哪几步?影响脂肪氧化
的因素有哪些? 3、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
9
5)搅拌 脱色过程中,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
是在吸附剂表面进行的,属于非均相物 理化学反应。良好的搅拌能使油脂与吸 附剂有均匀的接触机会。

食品化学第四章 脂类

食品化学第四章 脂类

B、不饱和脂肪酸
①常见种类:
一烯酸:棕榈油酸、 (C16,顺9)、油酸(C18,顺9)、 反油酸(C18,反9)、芥酸(C22,顺13);
二烯酸:亚油酸(C18,顺9、顺12)
三烯酸:α –亚麻酸(C18,顺9、顺12、顺15)
多烯酸:花生四烯酸(C20,5,8,11,14)、EPA(C20, 5,8,11,14,17)、DHA(C22,4,7,10,13,16,19)
五、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布
(1)动物脂中脂肪酸的分布 乳脂:含短链脂肪酸(C4 -C12),少量的支链、奇数碳脂 肪酸。 高等陆生动物脂:含有较多的棕榈酸P和硬脂酸St。链长 以C18居多。熔点较高。 水产动物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啮齿动物:脂肪酸的组成介于 水产动物和陆产高等动物之间。 (2) 植物油中脂肪酸的分布 果仁油及种籽油中含有较多的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后 者还含有较多的亚麻酸。芥酸仅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种籽 中。
CH3 CH2 C H
c.数字命名法:
(1)双键位次构型-n(C总数): m(双键数)
如:硬脂酸:18:0 亚油酸:9c,12c-18:2
DHA:4c,7c,10c,13c,16c,19c-22:6 对于只存在顺式双键及无共轭体系的不饱和脂肪酸 也有从末端C开始编号的,表示为:n:mω x(末端双键 位次)或n:m(n-x) 如:亚油酸:18:2ω 6或18:2(n-6) α -亚麻酸:18:3ω 3或18:3(n-3) (2)△双键位次构型Cn:m 如亚油酸:△ 9c,12cC18:2
②结构特点:偶数C、直链、含一个或多个C=C、C=C构 型多为顺式。
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主要指一 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 酸等。

食品化学必考点难题解析(第四章蛋白质)

食品化学必考点难题解析(第四章蛋白质)

第四章主要考点题型解析一、名词解释1、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单细胞蛋白中重要的是酵母蛋白、细菌蛋白和藻类蛋白,它们的化学组成中一般以蛋白质、脂肪为主。

2、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是指当天然蛋白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时,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二、三、四级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功能丧失或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

3、盐析: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在 0.5mol/L 时,可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盐作用减弱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盐溶:当溶液中的中性盐的浓度大于 1mol/L 时,蛋白质会沉淀析出,这是盐与蛋白质竞争水分的结果。

5、蛋白质织构(组织)化: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原料蛋白质的组织形式,使其形成具有咀嚼性和良好持水性的产品。

6、面团形成:小麦胚乳中的面筋蛋白质在当有水分存在时在室温下混合和揉搓能够形成强内聚力和粘弹性糊状物的过程。

7、蛋白质共凝胶作用:不同的蛋白质相互混合,可促进凝胶的形成,将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共凝胶作用。

在蛋白质溶液中添加多糖,如在带正电荷的明胶与带负电荷的褐藻酸盐或果胶酸盐之间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形成高熔点凝胶。

三、问答题1、试论述影响蛋白质水溶性的因素,并举例说明蛋白质的水溶性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

答: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水溶性蛋白质与水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蛋白质中的肽键(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或氢键),或氨基酸的侧链(解离的、极性甚至非极性基团)同水分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影响蛋白质水溶性的应素很多:(1)pH>pI 时,蛋白质带负电荷,pH=pI 时,蛋白质不带电荷,pH<pI 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溶液的 pH 低于或高于蛋白质的 pI 都有利于蛋白质水溶性的增加,一方面是加强了蛋白质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质链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食品化学 第四章蛋白质 (蛋白质的性质及食品加工对其影响)

食品化学 第四章蛋白质 (蛋白质的性质及食品加工对其影响)

α– 螺旋结构
β-折叠:指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靠
链间氢键连结而形成的锯齿状折叠构象。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
一、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1、电离 蛋白质同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电解质,即能 和酸作用,也能和碱作用。 蛋白质分子中可解离基团主要是侧链基团, 也包括末端氨基和羧基。
2、等电点
(pI ):当某蛋白质在一定 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等电点( pI) 的pH 的溶液中,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它在电场 pH的溶液中,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它在电场 pH 值 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 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 pH值 叫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pH 有关。利用蛋 蛋白质的带电性质与溶液的 蛋白质的带电性质与溶液的pH pH有关。利用蛋 电泳分离纯化蛋白质 。 白质的两性解离可以通过 白质的两性解离可以通过电泳分离纯化蛋白质 电泳分离纯化蛋白质。
肌红蛋白
79
燕麦球蛋白
108
� 低温:主要是一些酶在冷冻条件下失活
� ①冻结使蛋白质周围的水与其结合状态发生变化,从而破 坏了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力。 � ②大量的水结成冰后,使得剩余水中的无机盐浓度大大提 高,局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 某些蛋白质经过低温处理后发生可逆变性,如有些酶(L苏氨酸脱氨酶)在室温下比较稳定,而在0℃时不稳定。 � 某些蛋白质(11S 大豆蛋白、麦醇溶蛋白、卵蛋白和乳蛋 白)在低温或冷冻时发生聚集和沉淀,当温度回升至室温 可再次溶解。
1、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 浆能解毒吗?说说理由。
原因:重金属对身体的毒害主要来自使蛋白质变性, 从而失去生物活性,牛奶富含蛋白质,可以竞争重金属离 子,使变性的蛋白质不再是人体的蛋白质而是牛奶的蛋白 质,这样就可以保护人体。其实不是解毒,而是应急,如 果已经中毒,喝牛奶就没有用了。 2、做胃透视时要服“钡餐”-BaSO4为何不会中毒,能 否改服BaCO3? 原因:选择BaSO4,因为碳酸钡会与胃酸反应生成钡 离子,钡离子有毒的!

食品化学第四章

食品化学第四章
三酰基甘油的3种晶型
稳定性:β>β´>α
第二节 脂类的物理性质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ipids
二、晶体结构与同质多晶 2、同质多晶(Polymorphism)
具有相同脂肪酸的三酰基甘油的同质多晶型物的特征
特征 链堆积 短间隔/nm 特征红外光谱/cm-1 密度 熔点
2、脂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是组成生物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能力贮存最 紧凑的形式,有润滑、保护、保温等功能。
第一节 引言
Introduction
四、脂类的命名(Nomenclature) 1、酰基甘油(甘油酯)
R1=R2=R3,单纯甘油酯;Ri不完全相同时,混合甘油酯;R1=R3时 C2有手性,天然油脂多为L型;碳原子数多为偶数,且多为直链脂肪酸。
HLB(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为3~6时,适用于W/O乳状液 HLB为8~18时,适用于O/W乳状液
HLB值具有代数加和性 通常混合乳化剂比具有相同HLB值的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
第四节 油脂的化学性质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pids
β-3V 33.8 ℃
有利
β-3VI 36.2 ℃
Cocoa fat
第二节 脂类的物理性质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ipids
三、油脂的塑性 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固体脂肪具有的抗变形的能力。 影响油脂塑性的因素: SFI(solid fat index)适当 脂肪的晶型: β' 熔化温度范围宽则脂肪的塑性越大。
W/O
水油
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