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47

合集下载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部分的内容,特别是电磁感应现象和电路分析。

教学重点: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物理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踢足球、划船、加热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例题讲解(20分钟)选取教材典型例题,如牛顿运动定律、电路分析、光的反射等,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问,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6. 答疑解惑(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以树状图形式展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 例题:展示解题步骤和答案。

3. 课堂练习:展示题目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实验题:光的反射与折射。

(3)选择题:涉及本节课的知识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科普书籍等,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互动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4. 作业设计的内容和答案的准确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的计算等。

3. 分析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热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2. 掌握热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量传递的计算、热能的转换等。

3. 分析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电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能量转换、电磁现象。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温度计、音叉、凸透镜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复习基础知识:(1)回顾第一章至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强调易错点,提醒学生注意。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 例题解析: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重点、难点提示: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右,另一个力向左,小车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当他的速度加快时,他对桶的提力会变大吗?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是如何转换成风能的?b. 热水器为什么能将冷水加热?2. 答案:(1)a. 小车最终会向右运动。

b. 不会,提力与速度无关。

(2)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换成风能。

b. 热水器通过电能加热,将冷水加热。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大全15篇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和方法都经过了反复实践和优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课前复习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各有什么特征?其微观结构是怎样的?二、引入新课我们去商店购买粮食、蔬菜、水果时,我们关注的是物质的量的多少?售货员要用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的'大小。

在物理学里,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质量有什么特性?如何利用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三、新课教学1、质量①定义:在物理学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字母m表示。

注意区分“物体”和“物质”的概念。

②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1kg=103g,1g=103mg,1t=103kg③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学生阅读P12“科学世界”。

规定4℃时1dm3的纯水的质量为1kg。

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档案千克”。

④认识一些物体的质量(P9)2、质量的测量①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实验室用)磅(秤)、杆秤(生活中用)②认识天平:底座、支架、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称量,感量。

a、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优质教案完整版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优质教案完整版

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2024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电学》和第八章《力学》。

详细内容如下:1. 电学部分: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等。

2.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计算,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器材,力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计算器,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家庭用电、手机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电学部分:讲解欧姆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

(2)力学部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电学部分:布置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解答。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I = U/R(2)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分压,并联分流(3)电功率计算:P = UI2. 力学部分:(1)力的合成与分解(2)牛顿运动定律:F = ma(3)抛体运动:h = v0^2/2g(4)圆周运动:F = mv^2/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学部分:计算题,涉及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

(2)力学部分:实验题,涉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答案:(1)电学部分:解答题,包括计算步骤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电路分析、能量守恒的应用。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现象、能量转换与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电路图、磁铁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实验报告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力的合成与分解:引导学生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牛顿运动定律:回顾牛顿三定律,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

(3)能量:讲解能量守恒定律,举例说明各种能量转换现象。

(4)电学基础:分析简单电路,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5)磁现象:介绍磁铁的性质,解释磁现象背后的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1)利用滑轮组进行力的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合成过程。

(2)设计电路图,让学生动手连接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例题:给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解决问题。

(2)牛顿运动定律例题:分析物体运动过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现象。

(3)能量例题:计算能量转换过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4)电学例题: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2)牛顿运动定律练习:设计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量练习:计算能量转换过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4)电学练习:分析电路图,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透镜及其应用、电流与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光线仪、电路元件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起重机吊重物、眼镜的透镜、电路短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与例题相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2. 光学部分:光的反射与折射透镜及其应用3. 热学部分:热传递与热量4. 电学部分:电流与电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电路分析练习题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科普读物,提高兴趣。

组织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力学和电学相关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摩擦力、重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力学基础知识,能量与能源的转换,电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运动员推铅球、电路的点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章节及重点内容。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实验原理和结果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

描述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答案:力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如使用弹簧秤直接测量重力,使用滑轮和绳索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加速度a = F/m = 20N / 5kg = 4m/s²。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物理科普书籍,参加科学活动,提高物理素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和运用力学的基本定律;3. 提高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2. 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等;3. 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力学定律的应用;3. 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定律的灵活运用;2. 复杂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例题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力学定律的应用;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复习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讲解力学定律的应用,分析典型例题;3. 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4. 讲解和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5. 总结力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3. 总结力学定律的应用和解题技巧。

第二章:热学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和运用热学的基本定律;3. 提高分析和解决热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的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内能等;2. 热学的基本定律:热传导定律、热力学定律等;3. 热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热学定律的应用;3. 热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 热学定律的灵活运用;2. 复杂热学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例题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热学定律的应用;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复习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讲解热学定律的应用,分析典型例题;3. 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4. 讲解和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5. 总结热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中考物理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力学1.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1.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1.3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4 浮力、压强的计算和应用2. 第二章:热学2.1 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2.2 热传递的原理和应用2.3 蒸发、沸腾的原理和应用2.4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3. 第三章:光学3.1 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原理3.2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3 光的色散、光谱的概念3.4 眼睛、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4. 第四章:电学4.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算4.2 欧姆定律、功率的计算和应用4.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4 电磁现象、电磁设备的原理和应用5. 第五章:声学5.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5.2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和区分5.3 声波的计算和应用5.4 噪声控制和声音利用的原理三、复习方法1. 讲解法:对重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题目,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 练习法: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习题练习: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习题库:中考物理习题及解析。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六、复习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2. 强化基础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考点。

3.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5篇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5篇

202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5篇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媒体,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曲线运动1、现象分析:(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

(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直线(2)演示平抛运动(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曲线2、结论:(1)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范围:曲线运动是普遍的运动情形。

小到微观世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大到宏观世界(如天体运行)都存在。

生活中如投标枪、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说明)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那我们必须掌握曲线运动的性质及产生的条件。

二、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1、三个演示实验(1)演示在旋转的砂轮上磨刀具。

观察并思考问题:磨出的火星如何运动?为什么?分析:磨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

(2)演示撑开带有雨滴的雨伞绕柄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如何运动?观察并思考:水滴为什么会沿脱离时的轨迹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3)演示链球运动员运动到最快时突然松手,在脱手处小球如何飞出?观察并思考:链球为什么会沿脱手处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2、理论分析:思考并讨论:(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确定某点心瞬时速度?分析:如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据式:可知: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越小,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当时,ab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2.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光谱等;3. 热学: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物态变化等;4. 电学: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路等;5. 物理实验:各类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光学中的光学器件、电学中的串并联电路、实验操作技巧等。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梳理:按照章节顺序,梳理各章节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整个物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3. 例题讲解:针对各章节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5.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7.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促进师生互动;8.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加强复习。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以树状图形式展示各章节知识点;2. 例题及解答: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方便学生跟随;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物体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状态;(2)光学:分析光的反射、折射现象;(3)热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4)电学: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5)物理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教材章节与内容】1. 第一章:力学基础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重力、弹力、摩擦力简单机械、功与能2. 第二章:光学基础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光学仪器3. 第三章:电学基础静电现象、电流、电阻电路分析、电功与电功率电磁感应、电热器4. 第四章:热学基础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热传递、物态变化、热量计算【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光学中光学仪器的应用、电学中电路分析、热学中热量计算。

2. 教学重点:力学中重力与摩擦力、光学中光的传播与反射、电学中电流与电阻、热学中热力学定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物理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凸透镜、电路元件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习资料、练习册、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知识拓展:介绍物理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兴趣。

5. 小组讨论:针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重点、难点。

2. 例题解析:详细展示解题过程,强调关键步骤。

【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重力、摩擦力;分析简单机械的优缺点。

(2)光学:解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设计光学仪器。

(3)电学:分析电路图;计算电流、电阻、电功率。

(4)热学:计算热量、物态变化;解释热力学定律。

2. 答案:作业答案将针对每个题目给出详细解答,包括解题思路、关键步骤和最终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物理》。

复习范围包括第一章至第十章,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物理学简介、测量长度和时间、质量与密度;2. 第二章:压力与压强、浮力、液体与气体;3. 第三章:热学基本概念、热量与能量、内能与做功;4. 第四章:力学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惯性;5. 第五章:杠杆与滑轮、简单机械、功与功率;6. 第六章:声学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应用;7. 第七章: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与透镜;8. 第八章:电磁学基本概念、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9. 第九章:磁学基本概念、磁场与磁体、电与磁;10. 第十章:物理学在生活与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2. 知识梳理:分别对第一章至第十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突出重点知识;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中考物理总复习;2. 板书内容:分别列出第一章至第十章的重点知识,突出关键概念和公式;3. 板书结构:按照章节顺序排列,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查看和记忆。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和较差的人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躺倒不学的人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采用较低难度的作业和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备好每堂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中考为指挥棒,以自主、创新、合作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

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

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传播条件传播形式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音调:决定因素响度:决定因素音色:决定因素声传递能量五、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

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

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48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48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
弹性势能——形变程度
能 转化:动能
势能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 W=FS 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二、复习内容 1、功: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 1m ,做的功大约是 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 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②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 f ,则:FL=fL+Gh;这样 F 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 G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 W有 W总
m 机 动能
V
械 势能
重力势能 m h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N)
公式 W=FS 单位:1 焦耳=1牛 米
功和功率 功率(P)
表示做功快慢的量 概念
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
公式 P W P Fv 单位:1瓦 1焦 / 秒 t 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机械工作时 额外功:机械克服对机械做的功。
第十四章 功和机械能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 (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