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理论性最强的一部分内容,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难度相对较大,一定要结合每个教育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去理解每一个理论。
而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地位】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尝试错误说也被认为是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同时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所以该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各位学员结合桑代克所做的实验重点理解。
2.【实验】桑代克所做的实验叫做“猫开笼取食实验”,首先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笼子,笼子中有一个杠杆,在笼子中触碰到杠杆,笼子门就会打开。
桑代克把一只猫饿了很长时间,放到笼子中去,笼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条鱼。
而猫进笼子之后特别想吃鱼,就在笼子中乱抓乱挠,无意中触碰到杠杆,笼子门打开,它走出笼子吃掉鱼。
桑代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之后,发现猫打开笼子需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并根据猫开笼所花费的时间绘制了学习曲线。
3.【实质】基于上述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实质,即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4.【规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5.【意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具体而言,对教育有以下指导意义:(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一、桑代克——试误说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
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
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三、华生---行为习惯说(肢体、言语的习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刺激——反应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点是行为的塑造、控制和改变,及行为的学习华生认为,“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并主张用条件反射法来解释习惯的养成问题。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一、桑代克——试误说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3、动物的学习就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就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就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
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
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就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与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她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就是刺激泛化。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就是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三、华生---行为习惯说(肢体、言语的习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刺激——反应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点就是行为的塑造、控制与改变,及行为的学习华生认为,“习惯的养成与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并主张用条件反射法来解释习惯的养成问题。
桑代克试错学习理论
桑代克试错学习理论著名的实验:迷箱实验把⼀只饥饿的猫放⼊设有打开门闩装置的迷箱,迷箱外有⼀盘⾷物。
在猫第⼀次偶然打开门闩逃出迷箱之后,⼜将它放回迷箱,进⾏下⼀轮尝试。
“逃出―放回”如此重复多次。
桑代克记下猫每次逃出迷箱所需要的时间,发现经过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到了最后,猫⼀进迷箱,就能打开门闩,跑出迷箱,获得⾷物。
桑代克由此否定了顿悟类型的学习,指出如果猫是突然获得观念的话,那么学习曲线应呈⼀种突然改善之势,但是实际上呈现的是⼀种由慢到快的渐进过程。
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
⾏为改进是通过⼀种机械过程⾃动地完成的,不需要观念和顿悟。
学习是在⼀种⼏乎没有意识和思维参与的情况下⾃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在此实验的基础之上,桑代克提出了他的试误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学习即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是伟⼤的学习者,主要因为⼈可以形成很多的联结⼀个⼈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各种要素作出反应倾向的总和。
2.学习律:准备律。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效果律。
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
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烦恼的,那么这种⾏为反应就会削弱⽽不是加强。
练习律。
包括使⽤律(law of use)⼀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这种联结的⼒量变会增强;失⽤律(law of disuse)。
⼀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这种联结的⼒量变会减弱。
但是桑代克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
这样练习律就被消融于效果律中去了。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提出了⼀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
多重反应律。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习前做好 充分准备
练习的环 节是必不 可少的
影响
'尝试—错误” 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
数学的批 判性思维
THANKYOU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 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 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 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 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 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 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 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才会发生。反 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加强;若果反应的结果是令 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 包括使用率与失用律。前者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 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后者 是指如果不使用,这种联结力量便会减弱至消失。
03
试误说——基本观点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 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S-R之间的联 结。 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 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尝 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律
01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 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2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
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D.Hume)试图用联想(association)和习惯(habit)的机制来解释心理活动。
正是在这种理论下,桑代克在19世纪末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联想和习惯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association),改变成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从而从根本上推翻了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行为的主导作用。
他的这种学说来源于他著名的迷箱实验。
尽管桑代克意识到人类学习的形式与动物学习有所不同,但他一直试图解释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
这就预示了他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他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众多学习率,其中主要有:1、准备率(law of readiness):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
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
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
2、效果率(law of effect):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
效果率既包括正强化率,也包括负强化律,但是后来桑代克抛弃了惩罚律。
在这项实现中,桑代克还发现了“效果扩散”(spread of effect)的现象,即:奖励不仅增加了受奖反应的重复率,还增加了邻近反应的重复律。
这种奖励的效果呈一种梯度,即:离受奖反应越远,受其影响越小。
3、练习率(law of exercise):由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law of disuse)构成。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使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失用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03
尝试错误说的理论依据
动物实验与观察
1 2 3
动物行为研究
桑代克通过观察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发现 动物通过不断尝试和错误来适应环境,逐渐形成 有效的行为模式。
迷笼实验
桑代克设计了一系列迷笼实验,观察动物如何通 过不断尝试和失败来寻找逃脱的方法,从而证明 尝试错误学习的存在。
刺激与反应
桑代克认为动物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会不断地 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逐渐形成对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系。
01
忽视认知过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主要关注行为和 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认知过程 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使得该理论在解 释一些复杂的学习现象时显得力不从 心。
02
缺乏对情感和社会因 素的考虑
该理论没有考虑到情感和社会因素在 学习中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对于学习 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03
对错误概念的局Biblioteka 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情感 和社会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以 及如何将这些因素纳入学习理论 中,以更全面地理解学习的过程。
拓展应用领域
尝试错误说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 限于教育领域,也可以拓展到其 他领域,如心理学、管理学、市 场营销等,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该理论。
THANKS
感谢观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引言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概述 • 尝试错误说的理论依据 • 尝试错误说的应用与实践 • 对尝试错误说的评价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认为,动物和人类解决问题是通过不断尝试和错误的方式 来完成的。
学习的本质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在不断尝试和错误的过程中形成刺激与反 应之间的联结。
第二节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知识讲解
桑代克:
人物简介: 爱德华·李·桑代克(1874.08.31—1949.08.09)1899年 开始,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 学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创 始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 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 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率和效果率等。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桑代克试误论的学习理论:
饿猫逃出“问题箱”(经典实验):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 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 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 奖赏—鱼。实验开始时,饿猫进入 箱子中,只有无目的你乱咬、乱撞 后来偶尔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 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着第 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 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 中即能打开箱门。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 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 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 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No Image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桑代克后来对此律进行了修改,认为从效果看, 赏与罚的作用并不同,赏比罚更加有力。
附律(学习原则): 1.多重反复律 2.定势律 3.选择性反复律 4.同化律 5.联想性转换律
“试误说”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尝试-错误”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根据他的练习 律,数学中的练习环节不可缺少,这点也正好符合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学生在学习前,要让学 生做好充分准备。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规律:
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桑代克,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桑代克,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的⼏个阶段:
动机:有机体的各种内外因素都可能产⽣解决问题的动机,但动机⽔平必须强烈到使有机体的活动指向某⼀问题。
问题:当有某种障碍阻挡个体达到所希望的⽬的时,个体才会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试探:个体应付学习情境的⽅式具有很⼤的随机性,如果问题的复杂程度在⾃⾝原有能⼒之外,⼀般会把各种本领拿出来尝试。
偶然成功:在⼀系列的尝试活动中,发现其中有⼀个刚好是正确的,并因此受到强化保留下来。
淘汰与选择:不能有效的回避惩罚和不能获得奖赏的反应逐渐被淘汰,那些使个体满意的反应被保留下来。
整合与协调:被保留的活动进⾏整合,逐渐协调成为⼀个流利的过程,反应更加迅速,⽆⽤动作减少到最少。
2017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
2017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而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即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的过程,行为的塑造依靠强化即可完成,得不到强化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则会消退。
它强调改变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塑造个体的行为。
而在行为主义中高频考点之一就是桑代克的试误说,要熟练掌握桑代克的理论,就需要全方位把握,包括实验、理论、教育意义以及对其理论的评价。
现就桑代克的试误说具体说明: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桑代克将饿猫关在笼中,笼外放了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面的鱼,但是想要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当饿猫看见笼外的鱼时,在反复的蹦跳时不小心打开了笼子的门,后来桑代克又多次重复试验,发现每一次饿猫打开笼门的时间都有所减少。
桑代克认为饿猫是屡次尝试错误而打开的笼门,因此得出了试误说,并得出了练习曲线和三条规律。
二、桑代克的试误说1、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2、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教育意义(1)准备率。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映(包括生理和心里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的掌握学习的内容。
准备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准备状态,不能搞突然袭击。
(2)练习率。
桑代克认为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
练习率指导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
(3)效果率。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率指导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
第二节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A
5
2.练习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练习律又分 为应用律和失用律。
应用律:指一个联结的应用(练习)会增加这个 联结的力量。
失用律:指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减弱这 个联结的力量或使之遗忘。
A
6
3.效果律:指“凡是在一定的情景内引起满意之感 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景发生联系,其结果当这种 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 之,凡是在一定情境内引起不适之感的动作,就会 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其结果是当这种情境再现时, 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再现。”这也就是说当 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的联结会得 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罚)的行为则会被削 弱或淘汰。
A
3
实验后的启发:
桑代克根据实验结果推论 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 激”(S)与“反应” (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 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 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 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 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 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 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 推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 的论述为“试误说”。
桑代克后来对此律进行了修改,认为从效果看, 赏与罚的作用并不等同,赏比罚更加有力。
A
7
附律(学习原则): 1.多重反复律 2.定势律 3.选择性反复律 4.同化律 5.联想性转换律
A
8
“试误说”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尝试-错误”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根据他的练习 律,数学中的练习环节不可缺少,这点也正好符合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学生在学习前,要让学 生做好充分准备。
A
学 “刺
4
学习规律:
1.准备律:这个规律包括三个部分。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要点二
提出“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当学习者在尝试过程中获 得满意的结果时,会增强其学习的动机 和兴趣。这一观点被称为“效果律”, 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要点三
促进学习心理学的发 展
桑代克的“试误说”学习理论对学习 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 仅为学习心理学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 础,而且为后来的学习理论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和启示。
动物实验基础
桑代克的试误说基于大量的动物实验,如迷笼实验和拼图实验。这些实验观察 了动物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尝试和错误策略,从而为该理论提供了实证 支持。
02
桑代克的“试误说”理论概述
定义与基本观点
定义
桑代克的“试误说”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和错误的过程来完成的,即 学习者通过反复尝试不同的反应,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学习原则
练习律
学习者在某一情境中反复尝试某种行为,会提高该行 为被正确执行的可能性。
准备律
当学习者对某一情境有足够的准备时,学习效果会更 好。
效果律
当学习者对某一行为的结果感到满意时,会增强该行 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学习阶段
感知阶段
学习者通过观察、感知外界刺激,形成初步 的印象和认知。
巩固阶段
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将所学知识或 技能巩固在脑海中。
案例描述
理论应用
将“试误说”学习理论应用于案例分 析中,解释动物学习行为背后的机制 和原理,进一步验证该理论的有效性 和普适性。
详细描述动物在实验中的学习过程, 包括尝试、错误、纠正等环节,以及 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
05
“试误说”的贡献与局限性
理论贡献
要点一
强调学习过程是尝试 与错误的过程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五:桑代克的“试错”学习理论
桑代克,箱子,钉着木条,脚踏板,开门。
猫,饿猫。
门外,鱼。
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想出去吃鱼。
后来偶然碰到脚踏板。
饿猫打开了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又把饿猫关在箱子里,如此多次重复。
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于是一只会开门的猫,诞生了!象不象训练武林高手?桑代克认为,猫不是通过逻辑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别人,更不是自己顿悟,学会逃出箱子的。
它们能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地尝试。
在失败中,消除无用行为,记住有助于逃脱的行为,最后成功地学会逃脱。
桑代克说,它们已经在有用的行为,和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
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就是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
”简单地来说,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简称“试错学习”。
在大量的人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第一条是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心态。
学习者有准备来学习,而又给以学习活动,学习者就感到满意。
学习者有准备,而没有学习的活动,学习者就感到烦恼。
学习者无准备,而被强制学习,学习者也会感到烦恼。
这个准备律,经验稍微丰富一点的讲师,都可以和自己的授课经验应证。
如果你的学员是被强迫来的,不是自己真心想学,而是领导认为他们该学,那无论是谁来上课,也无法搞定,讲师能把时间混到,学员没有走光,那就不错了。
所以企业在请讲师授课前,一定要精心选择课程,选择那些学员感兴趣的课程,充分了解学员的需求,再结合企业授课目的,才能让学员觉得来听课,对他自己有价值,于是学员准备好了,学习心态才能放平。
对于已经充分准备好的学员,讲师要靠内容吸引学员,而不是讲自我推销的话。
学员花钱来听讲师自我推销,你觉得讲师是不是有点过分呢?有的讲师还说些什么意义和重要性之类的废话,学员也会感到无奈。
他们会想:你说的这些对我有什么价值呢?我来听课是想知道怎么办,而不是什么意义。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教育传播学》
主要内容
一、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 二、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一)效果律 (二)准备律 (三)练习律
《教育传播学》
学习实质
• 桑代克关于学习实质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 间形成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
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 联结。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教育传播学》
作业
• 分别举出现实中的实例来解释桑代克 的三种学习规律。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学习规律
• 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 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 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 概括起来准备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1.“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 起满意之感。” • 2.“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 3.“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教育传播学》
桑代克迷笼示意图
《教育传播学》
桑代克实验
《教育传播学》
学习规律
• 效果律: 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 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 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 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 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
《教育传播学》
学习目标
• 1.认知目标: 能结合桑代克迷箱实验,理解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实质 和学习规律的主要观点及其启示。 • 2.能力目标: 能通过小组合作,使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分析课 堂学习实例中的相关现象。 •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桑代克理论的学习和体验,产生探索教育心 理学现象的兴趣。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2、人类因为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既可 以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也可以积累 个体实践经验。而动物由于没有语言, 个体经验往往得不到保持而消失。
3、学习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不 同的学习对象、内容、形式、水平等, 因而有不同类型的学习。
依学习的方式划分
(一)依学习的方式划分 1、接受学习 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 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 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学习者将传授者呈现的 材料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现和利 用。 2、发现学习 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独立发现、 创造经验的过程。
2、技能的学习 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 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心智技能是指内在的心 智活动方式纳入各种学习策略、解题思路等。 操作技能是指外在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各种体 育运动技能。技能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复杂, 它不仅包括认识问题,还包括实际执行问题, 不仅世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要能够实际 作出动作。技能的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 做的问题。
学习现象非常普遍。 小鸟学飞,小孩学步,学生学习文化科 学知识,工人学习劳动技能,科学家的 发明创造,等等都是学习。
动物学习行为
儿童的学习行为
历史上对学习的研究
学习是一种极其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 所以一直是研究先者关注的核心。 早在心理学成为一们独立的科学之前,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就有非成 丰富的学习心理的思想。
因此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经常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友谊与江湖义气要求学生区分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使学生能对不同的情境作出正确的恰当的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在近半个世纪里,有一种学习理论,虽然受 到了许多攻击,树立了许多敌对的理论,但是它 却支配着美国的心理学界,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 理论。
引自:《学习论:学习活动的规律探索》作者简介来自学习目标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
《教育传播学》
作业
作者简介
桑代克——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
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 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 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 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 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 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
《教育传播学》
作业
• 分别举出现实中的实例来解释桑代克 的三种学习规律。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学习规律
• 练习律:
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 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刺激—反应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 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与弱或遗 忘。
《教育传播学》
课堂练习
• 1.如何评价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 2.案例分析——招聘会上的困惑:“谁会英语”?
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分析出现“招聘会上
的困惑”的原因? (2)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你对当前的英语教育
有何建议?
《教育传播学》
案例分析
招聘会上的困惑:“谁会英语”?
人才市场一般是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可 参加的;他们起码都学过10年外语,主要是英语。
在招聘现场上,招聘方问“谁会英语”,马上便 有人咨询“要几级”。如果“会英语”是指CET 考试结果,递简历者蜂拥而至;如果“会英语”还要 求用英语面谈,“人才”们便呼啦作鸟兽散。
教育心理学中四种行为主义理论汇总
教育心理学中四种行为主义理论汇总行为主义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
本文将做一定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理解。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提出者:桑代克2.具体学习理论: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3.理论要点:准备率、练习率、效果律(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4.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提出者:巴甫洛夫2.具体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3.理论要点:(1)条件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又分为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①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美化版-1.1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到底什么是学习呢?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输入、感觉、理解、应用、再创造?个人、行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掌握技能的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假设学习是掌握技能的过程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
——《辞海》判断是否为呼吸心脏骤停,进行CPR 抢救。
刺激(情境)—反应Stimulus —Response 技能运用密闭箱子刺激踩踏板反应50100150200250300350400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时间次数4003503002502001501005012345678910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状态。
(1)当个体做好对某个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的身心准备时,任其作出反应,个体产生满足感,促进学到某种行为(2)当准备对某个刺激;情境作出反应,但由于外界因素阻挠而不能产生反应时,个体会苦恼;(3)当不准备作出反应,强迫其作出反应时,个体也会产生烦恼。
效果律刺激(情境)-反应的联结增强或减弱受反应结果的影响。
(1)如果反应的结果是满意的、奖赏性的,联结就会增强;(2)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不满意的、惩罚性的,联结就会减弱;刺激(情境)-反应的联结增强或减弱受反应结果的影效果律响。
练习请闭上眼睛,画一条4厘米的直线,每天练习100次,连续5天。
01234567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第一天平均值:4.9厘米23456781234567829第二天平均值:5.11第四天平均值:5.20123456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第五天平均值:3.701234560123456012345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第三天平均值:3.8有反馈的练习才能增强联结。
练习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Thorndike,1913):学习是通过反复试误,在情境—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桑代克试误学习
结果表明“如果某一反应从属于某种刺激情境, 那就比较容易习得这种刺激—反应的联结;如果 这种反应从属于它所加强的联结,那以后的反应 会更好些。”
评价
贡献: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 试误学习 联结主义 学习律 行为主义 不足:简化学习过程 一般规律 以偏概全
• 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试误学习
• • • • •
按照人类学习形式的复杂性程度分类: 1、形成动物学习中所发生的那种联结 2、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 3、分析或抽象 4、选择性思维或推理
学习律
•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 准备有关。
• 效果律law of effect 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 固
侵犯与限制
自由意志和理性主义
推翻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
迷箱实验
结论
• 猫的反应是由刺激情景与正确反映之间形成的联 结构成的,也就是说,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 联结,而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 • 猫是在理智的行事,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行为的改进是通过一种机械过程自动地完成的, 不需要观念或顿悟,是一种习得的刺激反应。
以人被试的实验
• 假设:人类学习也是一种在几乎没有意识参与的 情况下自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 结论:人类被试可以学会始终根据特定的刺激作 出反应,但同时有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刺激。由 此可见,学习无需意识的参与。
“学习即形成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 导致立项的联结并感到满意。……人是伟大的学习者, 主要是因为人可以形成非常多的联结。……一个人的 联结可以分为四个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部分:理智 方面的,性格方面的,技能方面的和气质方面的。 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 及其各种要素做出反应倾向的总和。”(Thorndike, 19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
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
2
桑 代 克 迷 笼 示 意 图
3
试误说——基本观点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 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S-R之间的联 结。 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 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尝 试错误的过程。
4
学习律
01 02 03
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 强。后者是指如果不使用,这种联结力量便会减弱至消失。
5
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前做好 充分准备练习的环 节是必不 可少的
影响
'尝试—错误” 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
数学的批 判性思维
6
THANKYOU
7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
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 烦恼。
效果律: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加强;若果反应的 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
练习律:包括使用率与失用律。前者是指一个学会了的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 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 影响
1
桑代克简介
• 爱德华·李·桑代克
(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
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
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
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
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
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