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合集下载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激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兴趣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共同富裕的意义和重要性。

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共同富裕的含义。

通过多媒体展示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实践成果。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优势。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案例。

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共同富裕的贡献。

第三章:改革开发与共同富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发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3.2 教学内容介绍改革开发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

分析改革开发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强调改革开发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3 教学方法采用历史回顾法,介绍改革开发的基本情况和成就。

通过多媒体展示改革开发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和贡献。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开发对共同富裕的意义和机遇。

第四章:扶贫工作与共同富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让学生认识到扶贫工作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贡献。

4.2 教学内容介绍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分析扶贫工作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强调扶贫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之一。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扶贫工作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教案标题: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意义。

2. 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和关键要素。

3. 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解释其意义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知识讲解: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环境等,探讨该领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案例分析:4.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共同富裕。

5. 学生小组再次讨论: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应对挑战并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合作活动:6.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共同富裕项目,并制定实施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目标、行动步骤、资源需求等。

7.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项目计划,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

总结反思:8.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必要性。

9. 学生个人反思: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收获等。

教案拓展:-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经验和做法。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社区项目,了解实际共同富裕的实践。

-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或展示,进一步加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关注。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评估学生对共同富裕概念和实现途径的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在个人反思中对共同富裕的思考和态度。

注:以上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5篇]第一篇: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

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初中思想品德 第七课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案一

初中思想品德 第七课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案一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说明】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认知水平,采用了交流、阅读、讨论、合作、互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在开展情景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辨证分析的能力以及通过活动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行为实际和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功效。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分配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共同富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共同富裕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有偏差,认为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的理解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水平上也有一定难度。

所以,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这些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能力目标: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3.情感价值观目标: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共同富裕的理解。

3.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标,采取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探究式、体验与感悟法。

真正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理念:本课和上节课内容紧密相连,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自然引入新课的主题)活动一:温故知新1.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唱主角的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理解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及“先富”和 “共富”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觉悟目标: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民族人民应该互帮互助,并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二、教学重点:什么是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三、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四、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五、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扶贫帮困的例子,投影片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分配制度下,提倡效率优先、鼓励收入拉开差距,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方面是鼓励拉开差距,一方面是强调共同富裕,这两句话有无矛盾?到底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些便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一)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还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时、同步富裕?是不是同等富裕?为什么?(请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小结: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

因为我国的地区之间、家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共同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因为我国已有过这样的教训: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倡导“一大二公”,办公共食堂,吃饭不用钱,出工不记分,大刮“共产风”,大搞平均主义,结果呢?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所以,同等富裕也不是共同富裕。

它调动不了积极性,只能带来共同贫穷。

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那么,到底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标准怎样?(看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重要标志。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教情分析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教学难点: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这对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认同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共同富裕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多数学生对国情时事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到位的或错误的认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1.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2.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1.1 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1.2 阐述共同富裕的意义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2.1 讲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2.2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政策3.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3.1 讲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3.2 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4.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4.1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4.2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5.1 讲解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5.2 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共同富裕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阐述其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4. 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实现方式和手段,并分享给全班。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第一章: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内涵。

让学生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2 教学内容解释共同富裕的含义和定义。

介绍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定义。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策略。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策略,如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等。

分析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3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

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2.4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策略。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方案。

第三章: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培养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调节、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

分析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和效果。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政策案例,让学生了解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政策的优缺点。

3.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4.2 教学内容介绍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等重要性。

分析实现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共同富裕道路》教案.《⾛共同富裕道路》孙店五中李岩2.1《⾛共同富裕道路》教案第⼆课时教学⽬标1、知识与能⼒⽬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2、过程与⽅法⽬标:结合经济⽣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的⼒量。

教学重点: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教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疑⾃探1、导⼊新课引导学⽣听歌曲《越来越好》。

这⾸歌反映了改⾰开放以来⼈们⽣活⽔平的提⾼,⼈们正⾛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此时⽤邓⼩平语录,引出共同富裕的课题(板书)2、出⽰学习⽬标;知识⽬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能⼒⽬标:结合经济⽣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的⼒量。

3、设疑⾃探——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标,结合教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提出你⼼中的疑问。

4、⽣设疑,师归纳总结:(1)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2)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3)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请同学们针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教材40页知识,独⽴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时间5分钟。

(⼆)解疑合探——独学⽽⽆友,则孤陋⽽寡闻1、学⽣针对刚才在⾃探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组讨论。

2、由学⽣⼝头展⽰第⼀题答案,并有学⽣补充。

最后教师出⽰答案(1)共同富裕的内涵:全体⼈民通过⾟勤劳动和相互帮助达到丰⾐⾜⾷的⽣活⽔平。

(2)教师深度解读:从内容看,它包括物质⽣活、政治⽣活、⽂化⽣活的富裕;从范围看,是全体⼈民和各个地区普遍富裕;实现过程,允许和⿎励⼀部分⼈、⼀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教案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苏教版教案

教案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苏教版教案

是要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这里易考辨析题)
25、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意义:有利于缩小地
区差距,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
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26、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概教
入、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税后收入、银行的利息、或购买国债、企
业 债券、股票所获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出租房屋的租金;中奖获
得收入等。

15、人们的劳动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和非劳动收入。
16、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⑴是

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⑵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和重要途径分别是: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
过 4、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时还有混合

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的集体成分。
5、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

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6、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作用),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地位)。

存的分配制度。
14、我国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公有制
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它包括——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和津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集体农民在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上
缴任务后获得的收入等。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人们的劳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1一、对教材的认识《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框的内容,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

产品如何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目前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实现自身价值又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同时也能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对学情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框题内容是会遇到由于教材知识过于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而导致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上会有难度。

所以我准备以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例为突破口,结合吴仁宝等先进人物、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东部跨越”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体会共同富裕。

结合国家及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事例、创业故事了解“四个尊重”,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来引导同学们体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达到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展示点拨、实践巩固五环节构成,力求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㈠导入新课: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导入新课。

㈡教学过程:通过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找出答案比较容易,但对分配制度中“健全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理解有困难,所以我通过四个事例(投影4)帮学生理解这些生产要素的意思,完成教学目标。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001]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001]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内涵,了解中国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2.掌握中国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案例,了解中国共同富裕推进的现状和成绩;3.能够分析中国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挑战;4.能够提出自己对于推动中国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1.中国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路径;2.中国共同富裕推进的现状和成绩;3.未来中国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在班内自我介绍,并表达自己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

2. 阐述知识点(1)中国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路径讲解中国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发展道路,使学生充分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内容。

(2)中国共同富裕推进的现状和成绩列举中国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案例,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并对近年来取得的相关成绩进行归纳和总结。

(3)未来中国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不平等等方面。

3. 互动探讨让学生就中国共同富裕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并以论文或PPT等多种方式进行汇报。

4. 课堂总结对于本节课讲解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了解中国共同富裕相关政策文件,对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摘录;2.对于中国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思考和分析,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3.提出自己对于推动中国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想法,并以PPT形式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同富裕的内涵、发展道路和未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学生在讨论互动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对共同富裕道路有一个初步了解。

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共同富裕道路吗?你认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步:概念解析(15分钟)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富裕道路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解析相关概念。

概念解析: - 共同富裕道路:指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 内涵要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普惠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

- 基本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步:案例学习(30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学习和探讨,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案例:某村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步骤: 1. 学生阅读并分析该案例,了解该合作社诞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带来的影响。

2. 学生讨论并总结该案例中涉及到的共同富裕道路的要素和实践经验。

3. 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步:小组合作(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探讨该领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道路,提出具体的举措和方案。

步骤: 1. 学生自主分组,确定研究领域。

2.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介绍该领域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方式和建议。

3. 学生小组展示报告,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进行讨论交流。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教情分析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教学难点:我国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发生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这对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认清现实,初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成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认同社会主旋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共同富裕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2.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二)能力目标1.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2 .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教学方法比较探究式、体验与感悟法教学媒体多媒体及通用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与结构【课前准备】请教师课前部署学生了解自己家里多样化的收入来源,思考与之相关的分配问题,为创设教学情景做铺垫。

【导入新课】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问题。

【讲授新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内容和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师点拨: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新授板: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收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购买国债增值;出租房屋收取租金;外出打工;买福利彩票中奖等。

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考点43.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考点44.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考点45.知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定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角、基础)主要体现在: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是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③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其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②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③有利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的生活。

★8.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制定的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1.我国分配的重要原则: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2.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13.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14.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分配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②有利于促使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③有利于激励人们通过多种合法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武汉初级中学李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2、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培养学生自我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
“四个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基本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及过程。

2、难点:认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不能理解我国为什么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不太清楚分配时可以按哪些要素参与,如何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研究问题:
如何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思路:首先,短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开展探究、分析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及过程。

最后,让学生在模拟创富论坛中体会创造财富的源泉,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挖掘潜能。

2、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前准备及教学用具:(1)课前布置“创富论坛”活动;(2)收集有关事例、影音资料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㈠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应素:我国的经济制度在分配中注意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A、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鼓励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B、在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并支持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㈡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从社会角度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将涌流从个人的角度看:抓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㈠消费观念面面观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比重上升,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学会合理消费原因: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应更多一点理性,少一些盲目具体做法:A、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B、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C、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共5篇)第一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课标依据]: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难点: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

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走共同富裕道路》
孙店五中
李岩
2.1《走共同富裕道路》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听歌曲《越来越好》。

这首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
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此时用邓小平语录,引出共同富裕的课题(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知道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能够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其意义
能力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设疑自探——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提出你心中的疑问。

4、生设疑,师归纳总结:
(1)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2)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3)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请同学们针对以上问题认真阅读教材40页知识,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时间5分钟。

(二)解疑合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学生针对刚才在自探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

2、由学生口头展示第一题答案,并有学生补充。

最后教师出示答案
(1)共同富裕的内涵: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2)教师深度解读:
从内容看,它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富裕;
从范围看,是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普遍富裕;
实现过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举例:“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的领路人--吴仁宝支书
部书记2003年(75岁)卸任,担任党委书记逾四十载,2013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这样说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因此: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而是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由学生口头展示第二题答案,学生评价。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教师强调这是本节课基本观点。

4、由学生口头展示第三题答案,学生评价,之后教师引导讲解答题技巧。

图片展示——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提出国家措施:
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精准扶贫(2013年12月)
图片展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提出国家措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
5.总结:近年来,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取消农业税
实行精准扶贫
6、教师介绍做题方法,建议类:
(国家怎样做)答题角度:政策制度、国策战略、建设举措等师明确答案: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途径)
(2)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3)完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5)注重分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三)质疑再探
如何看待收入差距过大?
(三)质疑再探
参考1、一部分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收入有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2、收入差距过大与共同富裕相违背,国家会采取措施抑制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从政策上和法律上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运用拓展——画龙的关键是点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
A、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对图中的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C )
A 它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
B 它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 它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D 它体现城市带动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工农关系
二、多项选择
3、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B CD )
A 取消农业税
B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D 中部崛起战略
4、下列做法符合“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理念的有ACD
A 国家采取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B 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C 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D 加大“一补”资金的数额和发放比例
三、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会议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请你谈谈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3、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五)课堂总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共同富裕的含义,了解了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重大措施。

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变化,也认识到我们农村人民生活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每个人不断努力,共同富裕就一定可以实现!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际送给大家一副对联:上联: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下联: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横批是共同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