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茶树栽培与制茶实验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与制茶实验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与制茶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茶树栽培与制茶
课程编号:0901509503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数:16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1
开设实验项目数:5
一、实验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茶类外形特点、茶树繁殖方法、茶叶加工和审评方法。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8学时以上(不含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以实验报告为主,结合课堂提问。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实验一:中国茶树优良品种的识别一、目的中国茶树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高产优质良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优良品种各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通过多它们的识别,要求认识当前推广的主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初步掌握识别茶树良种主要特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优良品种的许多经济性状都可通过如植株形态、分枝状况、芽叶特点、适制性能、产量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来,而这些我们均可用计数、称重、化学分析和比较记述的方法加以鉴别与区分它们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因此,认识良种是为了更好地选用良种和提高良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材料及用具1、材料选用校内生产茶园或品种园主要良种10~20个。

2、用具钢卷尺、粗天平、记载板、铅笔、调查表。

四、方法与步骤每2人为一组,在生产茶园内选2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和在品种园内选3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进行观察,并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记载(附表)。

五、作业1、填写调查表。

撰写实验报告。

2、比较各品种主要性状的异同点。

3、提出各调查品种的适制性,并说明理由。

附一:茶园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上往下数)右边1~5行福云6号;第6行金萱和龙井长叶;第7行福云6号;8~12行金萱。

左边第1行仁化白毫和台湾单选;第2行华农1号;第3行华农1号和黄枝香;第4行华农2号;第5行黄叶单枞、黄枝香和红柄单枞;第黄淡和白叶单枞;第7行红柄单枞;第8行黄淡和凤凰单枞;第9行华农2号和华农1号;第10行资源圃。

附二:资源圃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里往外、由左向右数)第一行:勐海大叶6株;台湾长叶11株;佛手8株;福云6号3株;桃仁10株;台湾黄叶9株;政和大白茶12株;迎春10株;黄叶水仙9株。

第二行:小叶水仙12株;毛蟹12株;悅茗香12株;大叶水仙12株;铁观音12株;越南种12株;英红9号11株。

第三行:排旗种6株;笔架山茶6株;台湾种6株;锅孟种6株;无名杂种6株;连南白茶5株;宛田种6株;云大单株株;龙脊种3株;六洞种5株;云南大叶5株;凌云无性4株;掸部种5株;大瑶种5株;台湾种4株;开山种5株;凤凰水仙6株。

茶树育种学(全套课件551P)

茶树育种学(全套课件551P)
Fra bibliotek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四)生理、生化等特性变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异。
化学成分的变异:多酚类从不到20%到超过45%; 水浸出物多数在30~50%之间;氨基酸在1~6%之 间;咖啡碱从低于1%到超过5%。 营养元素和其它一些营养成分含量也有很大差
异 。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鐘鳴谷應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2)果形:形状随果实内种子数目而异。 球形1,肾形2,三角形3,四方形4,梅花 形5。 (3)果室数:以3室为多。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4)种子形状:可分球形、半球形、肾形、 锥形和不规则形。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5)花粉:花粉粒的 表面分为外壁和内壁2 层。花粉表面纹饰基本 上属于网状或拟网状, 网由网脊和网眼构成,
安吉白茶: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至
夏才呈全绿色。春季白色新梢的叶绿素含
量低、氨基酸含量高,是一个温度敏感的
自然突变体。
鐘鳴谷應
第二节 茶树的变异
(二) 生殖器官变异
(1)花: 花冠(大、中和小花); 萼片数(4~7);花瓣数(5~ 16);雄蕊数(70~320);花
色(乳白、淡黄、白带微绿和
粉红);柱头数(2~7、个别 不分裂);柱头分裂部位(上、 中和基部);子房(有毛和无 毛)等。
体细胞中为30条,性细胞中为15条。
鐘鳴谷應
第一节 茶树的染色体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茶树群体品种中存在 整倍性变异的个体。 用秋水仙素、γ射线获得人工三倍体、四倍 体植株。 只开花不结实或极少结实的通常称为不孕 种。
鐘鳴谷應
第一节 茶树的染色体
核型分析: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 数目及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 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臂 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

第九章 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九章 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 向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相 关材料。 • (三)品种鉴定 • 品种鉴定由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完成, 鉴定结果分为通过、暂缓和不通过3种。对 于通过的品种,给予登记和颁发证书;对 于暂缓鉴定品种需要重新取证和重新申报。 对于不通过鉴定品种,不能再次申请鉴定。
第二节:新品种保护
• • • • • • • 一、新品种保护的意义 1、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2、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植物新品种的审批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 规定,农业部和林业部是我国植物新品种的审批 机构。
• • • •
要求赔偿。 三、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关系 1、共同点 ⑴两者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 展。 • ⑵两者都是针对植物新品种而言,程序的启动都 基于申请人提出的申请。 • ⑶两者都是由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审查, 对符合条件的发放证书。在审查过程中,都必须
• 进行一定田间栽培试验。 • 2、不同点 • ⑴品种审定的对象是育成的新品种,而品种保护 的对象既可能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能是对发现 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 ⑵在内容上,品种保护是对国家保护名录之内,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 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授予品种权。品种审定是对 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新培育品种和引进 品种,鉴定品种的实用性(包括农艺性状)及其
• (二)品种权授予的条件 • 首先应属于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 属或种,名录中未列入的不能申请。其次,必须 是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 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授予程序 • 1、申请。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境内单位均可 申请品种权,申请时要提交规定格式要求的申请 书、说明书和该品种的照片。 • 2、受理。对符合规定的品种权申请审批机关应予

第二章 茶树引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二章 茶树引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 2.少量试种 • 根据“一切经过实践检验”地原则,在确定引种目标后, 选择一些符合引种目标的茶树品种,进行少量定点试种, 以观察引种后地表现。 • 3.栽培的试验 • 在少量试种的同时,应该根据引入品种的特殊性,设计相 应的栽培比较试验,以便后来引种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 种特性。 • 4.大面积推广 • 在完成少量试种和栽培试验后,将那些符合引种目标,而 且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列入引入品种大面积推广。在推广中 尽可能少引多繁,注意检疫、防止病虫传播。
三 茶树风土驯化地基本原理
• 风土驯化的本质是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适应新的环境条 件:一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遗传变异;二是在逐渐迁 移中发生重组而引起遗传变异;三是引入品种个体之间的 遗传物质本来鸠存在差异。在新的环境下,第一类型的个 体能生存下来,而另一类型个体则不能生存,尽管生存下 来的个体并没有改变其遗传性,但作为一个品种这样一个 群体,它的遗传性已经改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所 以茶树引种中的风土驯化能够获得成功,但要驯化成功还 必须经过选择,选择方法有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提 出剔除个别差的,留下好的),集团选择法(从群体中选 出优良的类型组成群体),无性系品种对于风土驯化是无 意义的(因无性系品种个体杂合、群体同质,即个体基因 是杂合的,品种内个体之间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无性系 的有性种子对于风土驯化是有意义的(个体杂合,群体异 质),并且是一类很有价值的育种原始材料。
第三节 茶树引种方法
• 要想茶树引种成功,必须采用适当的引种方法, 要想采用适当的引种方法则必须了解茶树引种后 的一般变化规律。 • 一 .茶树引种后的一般规律 • 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植 物。随着不断引种,已扩种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 国家,最北到格鲁吉亚,最南到新西兰,种植区 域跨度很大,茶树在引种过程中发生变异是必然 的。根据以往的资料,茶树在引种过程中的变异 有如下规律:

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实验一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观察一、目的:茶树是叶用植物,因此了解叶片的外形及其特征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和识别真假茶都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与用具不同叶片形态的腊叶标本,不同叶尖形态的腊叶标本、鲜成叶、幼嫩叶、放大镜、绘图用具等。

二、说明:1.锯齿:叶缘有锯齿,锯齿顶端有一个圆锥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能分泌胶质,在幼嫩时锯齿上还有排水孔,具有排水作用。

排水孔因叶片的发育和气孔的出现而消失,残留下棕褐色的斑痕,在放大镜下是一种棕色突起,形似老鹰嘴。

2.茸毛:叶片背面,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嫩叶比老叶多,因此茸毛多少往往是品质良好的特征。

茸毛是长形的细胞,细胞壁厚,它的基部大多变曲成为直角形,卧伏在叶背面上,尖端指向叶尖。

3.叶脉:叶脉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脉明显,在叶片的中央部位,主脉两边分出8-15对(少数在5-7对)侧脉。

主脉在叶正面呈凹痕,在叶背面呈突起状。

侧脉末端伸展到叶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条侧脉相连接,主侧脉构成明显的封闭状的网状结构。

由侧脉再分出细脉,细脉向叶缘伸展到锯齿部位的小腺体里。

4.叶尖:叶尖的形状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圆头、钝头、渐尖和急尖。

此外,叶尖尖端略有凹陷。

5.叶片形状:以叶的长与宽之比来划分:圆形:长宽比在2.0一下;椭圆形:长宽比为2.0~2.5;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6~3.0;披针形:长宽比在3.0以上。

6.叶片大小:叶片大小是茶树品种分类的标准之一,以叶面积(叶长×叶宽×0.7)大小来划分,我国分级标准为:特大叶:叶面积大于60cm2;大叶:叶面积在40~60cm2之间;中叶:叶面积在20~40cm2之间;小叶:叶面积小于20cm2。

四、方法步骤:取新鲜成叶一片,用放大镜在其边缘观察锯齿着生情况,观察细脉等延伸到锯齿中的情况,再观察侧脉的分布状态、特征、侧脉对数等。

另外取幼嫩鲜叶一片,置于70-80℃热水中浸10-15min,注意手捏要轻,取出后用手斜撕,在撕破口处留有白色的下表皮,用放大镜观察茸毛的着生状态,分别取叶形、叶尖的腊叶标本,观察其形态,并区别其不同点。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33广东茶业2019第5期晏嫦妤,曾贞,黄亚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 广州,510642)《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一 引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作为检验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

针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高等院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工作。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高产优质的基础,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树育种学》一直以来都是各高校茶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方法,认识茶树品种、掌握茶树常规育种途径及方法、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等新方法,对茶树品种审定、良种繁育推广等进行较深入了解,为今后在茶叶生产实践中,指导进行茶树品种的选择以及选育奠定基础[2]。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如何科学合理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现状《茶树育种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应用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更新,但目前《茶树育种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有重复。

从教学大纲的纲目和教材编排上看,《茶树育种学》和《茶树栽培学》课程存在内容重复,如茶树的植物学分类、茶树的植物学特征等内容两门课程中都有,可能是由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材是根据课程的相对系统性和完整性制定的。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随着学分制改革以及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专业课程学时受到缩减,《茶树育种学》实践环节学生能开展的主要是传统育种技术,如扦插、杂交授粉等。

但一些育种新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组织培养繁殖等,由于缺乏实验条件无法开展。

第四章 茶树系统选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四章 茶树系统选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 B、酚氨比与绿茶品质呈直线关系,即:GQ= 87.88-0.2107ph/A〔P=0〕,说明P/A愈低,GQ愈 好,当然这种“低〞是建立在ph和A都较高的根底 上的。
• C、一般来说,P/A小于8适制绿茶,在8~15之 间红绿茶兼制,大于15适制红茶。〔表3-6〕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 ④咖啡碱 • A.咖啡碱与红茶品质之间是正相关〔r=0.65〕。二者是渐近
第二页,共46页。
二、系统选种(xuǎn zhǒng)的优 点
• 1.适合茶树育种特点,有利于降低育种本钱,快出成果。

茶树是典型的虫媒花,在自然条件下,茶树是一个
随机交配的群体。既有自交,也有异交,而异交占主导地
位。所以茶树的遗传组成(zǔ chénɡ)极其复杂。

此外,茶树生育年龄长,采用杂交方式培育有性品
• 3.连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提高。遗传 (yíchuán)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新品种 也会出现变异,为进一步育种提供选择的材 料,这样,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改进提高。
第四页,共46页。
第二节:选择(xuǎnzé)与选择 (xuǎnzé)育种
• 一、选择的实质与作用根底 • 第一、由于茶树的遗传组成极其复杂,个
• 第三、茶树易于无性繁殖,而且繁殖系数比 较大,因此,有性个体之间的差异(chāyì), 或者说某个个体的特点,很容易用无性繁殖 的方式固定下来。
第六页,共46页。
综上所述,茶树以异交为主导地位的随机交配方式 (fāngshì)不断产生变异,变异的结果茶树个体之间产生遗 传差异。这种差异为系统选种提供可能性,或者说系统选 种正是利用了茶树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而茶树无性繁殖 特点又有利于提高系统选种的效率。 二、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

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茶树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也是全球重要的饮料资源。

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与茶树的品种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茶叶种植村庄的更新换代在各个茶叶主产区愈演愈烈,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茶叶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就茶树育种与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一、茶树育种技术(一)茶树品种创新与选育茶树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宋代就有著名的茶叶品种,如龙井茶、碧螺春等。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茶树育种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育种方面,目前中国主要的茶树种植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和白茶等,其中以绿茶和红茶为主。

茶树种质资源已得到初步整理和利用,形成了188个茶树基因库和种质资源园。

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茶叶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克隆育种克隆育种是育种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种质,为茶叶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品种。

克隆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优良品种的选择,如用优良茶叶作父本母本,建立跨亚种茶树杂交育种群体;二是通过繁殖技术,进行自交或砧木扦插,形成大面积相同的优良品种专业化园区。

克隆育种技术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繁育代数,同时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基因组合。

但是也存在其局限性,如品种单一、易受病害影响、易转移病原体等问题。

二、茶树栽培技术茶树栽培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包括茶树的栽植、管理、采摘和加工等环节。

茶树的生长适宜温度在10~30℃之间,其中15~20℃为最适宜。

栽培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状况和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一)适宜环境条件茶树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不同品种的生长条件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古老的茶树主产区,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0~25℃之间,其中15~20℃为最适宜。

茶树所需的溶解态氮多又少。

适当增施有机肥料玉米秸稣、豆秸稣等,可以增加氨化工农资料转化成溶解态氮的速度,增加氮素的有效利用率。

(二)栽培技术茶树的栽植是茶园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种植时间。

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

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

贵州大学茶树育种学实习指导书(茶学专业)茶学教研室编写农学院2014年11月前言本实习指导书是根据茶树育种学教学大纲编写的,以茶树育种为主线,通过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有性杂交、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具体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生掌握茶树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常见茶树育种的一些常规方法和技术,熟悉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为学生将来从事茶学科学研究或指导茶叶生产拓宽知识,也为他们今后从事茶树育种培方面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实习指导书主要涉及了茶树生物技术育种、茶果采集与处理、茶树种植资源圃管理、茶树标本制作、茶树不同品种茶叶感官审评等内容。

一、实习的性质与目的《茶树育种学》教学实习是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教学茶园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加深对茶树育种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茶树育种中的常规方法和具体操作技术,分析解决茶树育种中出现的问题。

二、实习的时间分配三、实习地点选择贵州大学教学茶园、贵州大学园艺基础实验室、贵州大学茶学专业实验室等。

四、实习内容安排与要求(一)项目一:茶树标本采集与制作1、实习内容:(1)蜡叶标本制作;(2)浸渍标本制作。

2、操作过程:(1)蜡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标本的采集:每组于品种园中剪取叶片完整无缺,无病虫害枝条两枝,采后立即挂上纸牌,注明品种名称、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放入采集箱中带回室内。

标本的压制和整理:将采回枝条稍加整理,压入标本纸内,压时叶片需整平,不重叠。

同时把1~2片叶反转使叶背向上。

然后将枝条整齐安放在标本夹中,用绳索捆紧,放于通风的斜射日光处吸水干燥,被压的头几天,每天需换水1~2次,以后每隔1~2天换纸一次,直至干燥时为止。

标本消毒:将标本铺于吸水纸上,用毛笔蘸取0.3%升汞浓酒精溶液,刷于标本反面,尤其是花果等重要部位应对刷几次,使之全部渗透到药液,边刷边盖纸,以免药液增发而损失,待刷完成,其上覆以吸水纸置于阳光下暴晒10~15min。

第五章 茶树杂交育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五章 茶树杂交育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二节:杂交方式
• 在有性杂交中,把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 本,用符号“♀”表示,供给花粉的植株 叫做父本,用符号“♂”表示,父本和母 本都称为亲本。杂交用“×”号表示,母本 写在前面,父本写在后面。杂交后代所得 到的种子及其长出的植株称杂种第一代, 用F1表示,杂种第二代用F2表示,依此类推。
• 杂交方式有简单杂交,复合杂交,多次杂交,回 交,聚合杂交和自由传粉等.
• 3.同一品种不同地区花期不同.一般的规律是, 在北方地区早,在南方地区晚;在北方地区花 期短,在南方地区花期长;在北方地区开花较 集中,在南方地区开花较分散.
• 4.茶树开花受环境影响较大,比如肥水供应能 明显改变茶树开花的时期和数量.
• 三、授粉特点和受精过程
• 茶树生殖周期较长。花柱一般比花丝长, 成熟的花粉比较黏重,属典型的虫媒花, 自花授粉受精率低,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显 著提高茶树的结实率。
第三节 杂交亲本的选配
• 一.选择亲本的意义 • 我们知道,杂交的意义在于有目的地创造变异,因此,
正确选择亲本,或者说亲本选择好坏,是杂交育种成 败的关键.比如,是否符合育种目标?开花期是否一 致?亲合力如何?等等. • 二.选择亲本的前提,要想真正选好亲本,必须满足 三个前提条件. • 1.明确育种目标.如果目标不明,选择亲本则如无的 放矢. • 2.有丰富的育种材料.如果育种材料不多,不全;则 育种者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 • 3.对育种材料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对育种材料了解 不够,选择亲本则会变成乱点鸳鸯.
三.选择亲本的一般原则
• 1.父母本都具有较多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并且在 某些性状上(与育种目标一致的性状)相互之间能 取长补短.如高产型与高香型,芽重型与芽数型等等.
• 2.亲本之一必须对当地的环境条件有良好的适应 性,便于日后推广.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茶树遗传育种》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茶树遗传育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茶树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理论,研究茶树引种、选种、育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茶树遗传育种学要求学生明确茶树育种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与育种目标;了解茶树品种资源、良种的特征特性;掌握系统选种、引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良种繁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育种试验程序等。

学习倍数体育种、辐射、激光、高光效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独立开展良种繁育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明确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茶树遗传变异的规律、茶树的进化和分类,掌握茶树育种各条途径的意义、原理、方法和程序。

能力和技能方面:掌握主要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能完成品种资源的调查及优良单株的选择,熟悉茶树有性杂交技术及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能进行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的品质、产量、抗逆能力的鉴定工作。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 2 学时)教学目的:明确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国内外茶树育种概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育种的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以教材为参考,以新近相关资料为补充。

讲授要点:茶树育种学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茶树育种概况,茶树育种的目标。

一、茶树育种学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建国以来我国茶树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三、国外茶树育种概况四、茶树育种的目标第一章种质资源( 12 学时)教学目的:弄清茶树遗传、变异、进化和分类状况。

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了解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遗传及变异的特点和规律涉及内容较多,部分内容要应用普通遗传学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

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各自特点,茶树品种概念及中国主要优良品种基本性状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教学挂图讲解,适时回顾复习相关遗传学知识,扫清理解障碍。

讲授要点:茶树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及茶树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生理特性的变异规律。

第二章 茶树引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二章 茶树引种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 2.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目 的的引种,尽可能到与引入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的地方引种,因为这种引种多半为简 单引种,比如华南茶区引种云南大叶种, 到云南风庆引种比到勐海库引种要好,再 比如南方茶区(两广 ,湖南)引种绿茶品 种,到福建引种比到浙江引种好。
• 3.以收集育种材料为目的引种,应引种那些遗传 状杂合的,母本结实年龄比较幼嫩(最好是第一 次结实)的种子实生苗,如果引入地与原产地的 生态条件差异太大,直接引种不易成功,则可采 取逐渐迁移播种法
第二章 茶树引种
第一节 茶树引种的意义和成就
• 2.驯化引种(必须采用种子,因而是有性品种)--包括 自然驯化和风土驯化。
• 驯化引种是指原产地(或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 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入的品种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 改变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样的引种称之驯化引种。
• 自然驯化-植物引入到新地区后,就能很好地生长发育, 表现原有优良种性,不经选择就直接用于生长。(该物种 适应能力强,新环境能激发其某种潜能)
• 3.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比如 浙农大的浙农12(云大后代)杭州茶科所的迎霜, 翠峰等以及福云6号、7号、8号、10号等(福鼎 的茶后代).
四 中国茶树引种的成就
• 1.扩大茶树种植区域,比如山东的日照地区,胶东半岛, 西芷的林芝县等。
• 2.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云大种,福鼎大白茶,福云系列。 台茶12,13号茶等
• 茶树的适应性通常对温度和降水两方面的适应性。 • 茶树品种的适应性愈强,茶树引种就愈容易取得
成功。一般而言,有性系品种比无性系品种的适 应性强,中小叶种比大叶种适应性强。对于同一 个品种而言,发育年幼的个体比年老的个体适应 性强(比如幼龄茶树的种子比老年茶树的种子适 应性强)此外,茶树品种的适应性还与栽培管理 措施关系密切,管理好,生长势强,抗御不良环 境的能力也强。

第十章 良种繁育与推广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第十章 良种繁育与推广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 ⑵适当修剪:一般来说,树冠中层东南向的短枝 结实率高。因此,要剪去树冠面较突出的枝条, 同时剪去徒长枝和拖地枝,使茶蓬面通风受光, 便于花果成形。(剪长枝,留短枝)
⑶采养结合:春茶留叶采,夏茶不采或适当少采, 秋茶适当强采。因为采了春茶能适当抑制顶端 优势,促进腋芽生长,增加结实率。因此,夏 茶停采或少采,可减少营养消耗,使花果获得 更多营养
• ⑶方法简单、成本低.
• ⑷有些品种结实率较低,有的甚至不结实,难以 满足有性繁殖的需要.
• (二)无性繁殖
• 1、无性繁殖的概念
•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 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因其不涉及性细胞的 融合,所以,后代一般不发生遗传重组,因而在 遗传组成上和亲本是一致的.
• 2、无性繁殖的特点 • ⑴后代可保持母本各种性状.
• 4、茶树是叶用作物。繁育种子和留蓄扦插 与鲜叶生产有矛盾。
• 5、茶树是多年生植物。经济年限较长。因 此,品种的优劣和种苗的好坏对发展茶叶 生产至关重要。
• 6、茶树良种与作物良种不同。前者多用无性繁殖; 后者多用有性繁殖。茶树良种又和其他果树的种 和林木良种不同,茶树良种种植密度较大,种植 成本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茶树良种的繁育不能 简单的参照其他作物或树木的繁育方式
• ⑴符合市场需求和茶类发展趋势的品种。⑵结实 率高,母性遗传力强的品种。
• 2、选择适宜地点。
• ⑴避风向阳、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且不易受旱的 缓坡地。
• ⑵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
• 3、种植密度适宜。采种园一般采取丛裁,行株距: 3米×1米,每穴1~3粒种子(苗木)
• (二)采种园的管理
• ⑴去杂提纯:对混杂在采种园的异种、劣种要挖 掉、补植同品种的优良茶树。

茶树栽培实习报告

茶树栽培实习报告

茶树栽培实习报告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名山万亩观光茶园二、实习时间:XX年7月10日三、实习内容:通过在名山良种场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不同品种茶树的生长势。

通过名山良种场文老师的讲解,了解名山茶树的栽培管理情况以及茶园产值构成。

名山良种场从1987年建园,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由荒山改造,现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茶园共有50—60茶树品种,与银杏、桂花等间作,也有与巨桉间作(不适宜)。

名山茶园管理精耕细作,茶园种植密度约为每亩4400株,大行距1.5m,小行距0.5m,丛距20—30cm。

茶园管理:1、施肥与耕作:开沟施肥,建园时牛粪每亩1万斤;二月中旬40公斤,五月中旬20公斤;七月份20公斤,冬季,茶叶专用复合肥40公斤。

一基三追;春夏秋撒施,冬天排沟施,松土一次;隔年中耕一次。

2、修剪:重修剪为主,使茶树复壮(隔一年一次,四月份);轻修剪,一年多次;冬季全年轻修剪一次。

3、病虫防治:蚜虫(黄板)、黑翅粉虱、小绿叶蝉、螨类;农药使用,低毒低残使用,严禁销售高毒高残农药;化学防治:新农药;物理防治:黄板(每亩20—30片),灭虫灯产值构成:鲜叶—肥料加药(800多元)—采工(2500左右),一亩纯收入XX元以上。

鲜叶产值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采摘鲜叶,二是留养穗条。

鲜叶:2—3月份芽头1.5cm 开采,每亩最好80斤,平均40—60斤,夏秋芽头30多元一斤。

夏秋茶十天一采,45斤一芽一叶/月×7个月。

留养穗条:2500/亩,最低1.5元;(四月中旬留养,七月初扦插)。

采工费用:独芽15元/斤,一芽一二叶均是采工费为鲜叶费用的一半。

肥料加药费:800元/年。

每亩茶园每年纯收入至少可达到XX元,由此可见,茶园产值仍然要高于普通粮食作物的产量。

因此,对于名山县来讲,茶叶的增产效益更好。

当然,在这中间,需要注意的依然有很多,如病虫的防治、采工的管理以及新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中国茶树优良品种的识别
一、目的中国茶树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高产优质良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优良品种各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通过多它们的识别,要求认识当前推广的主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初步掌握识别茶树良种主要特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优良品种的许多经济性状都可通过如植株形态、分枝状况、芽叶特点、适制性能、产量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来,而这些我们均可用计数、称重、化学分析和比较记述的方法加以鉴别与区分它们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因此,认识良种是为了更好地选用良种和提高良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材料及用具
1、材料选用校内生产茶园或品种园主要良种10~20个。

2、用具钢卷尺、粗天平、记载板、铅笔、调查表。

四、方法与步骤每2人为一组,在生产茶园内选2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和在品种园内选3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进行观察,并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记载(附表)。

五、作业
1、填写调查表。

撰写实验报告。

2、比较各品种主要性状的异同点。

3、提出各调查品种的适制性,并说明理由。

附一:茶园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上往下数)右边1~5行福云6号;第6行金萱和龙井长叶;第7行福云6号;8~12行金萱。

左边第1行仁化白毫和台湾单选;第2行华农1号;第3行华农1号和黄枝香;第4行华农2号;第5行黄叶单枞、黄枝香和红柄单枞;第黄淡和白叶单枞;第7行红柄单枞;第8行黄淡和凤凰单枞;第9行华农2号和华农1号;第10行资源圃。

附二:资源圃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里往外、由左向右数)第一行:勐海大叶6株;台湾长叶11株;佛手8株;福云6号3株;桃仁10株;台湾黄叶9株;政和大白茶12株;迎春10株;黄叶水仙9株。

第二行:小叶水仙12株;毛蟹12株;悅茗香12株;大叶水仙12株;铁观音12株;越南种12株;英红9号11株。

第三行:排旗种6株;笔架山茶6株;台湾种6株;锅孟种6株;无名杂种6株;连南白茶5株;宛田种6株;云大单株株;龙脊种3株;六洞种5株;云南大叶5株;凌云无性4株;掸部种5株;大瑶种5株;台湾种4株;开山种5株;凤凰水仙6株。

实验三:茶树有性杂交技术
一、目的:有性杂交是现代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实验,要求初步掌握
茶树有性杂交的技术。

二、原理:通过2个或2个以上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植株进行人工有性交配,可使基因重
组,从而可能产生具有双亲(或两个以上亲本)优良性状甚至更多优点的后代,为选育新品种提供有利条件。

三、材料及用具
1、材料各杂交组合的亲本(视具体情况临时选定)。

2、用具:玻璃纸袋、花粉收集瓶、培养皿、毛笔、回形针(或大头针)、镊子、纸牌、铅
笔、记录本等。

四、方法步骤
1、每两人一组,使用一个花粉收集瓶、一只毛笔、一把镊子等用具。

2、采集花粉于实验前1天在选定的父本茶树上选取含苞欲放的花蕾10朵收集于花粉收集
瓶中,携回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打开瓶盖,次日晨,当花蕾开放时,反复震荡收集瓶,使花粉掉落于瓶底,捡出花瓣。

3、套袋为了防止天然杂交,准备授粉的母本花朵必须在未开放之前套袋。

4、去雄在母本茶树上选取含苞待放的花朵,用镊子轻轻地将全部花药去掉。

5、授粉通常在去雄后1~2天内进行授粉。

授粉前,先去袋,再用毛笔蘸上父本花粉轻轻
地涂在柱头上,迅速套上纸袋,做好标记。

6、授粉后的处理授粉1周后,可去袋检查,如柱头呈褐色干枯状,则不必再套袋,以便
于受精后的子房在自然条件下充分发育。

此后,要注意肥水管理和及时采种、播种。

五、注意事项
1、去雄要干净,并且不得损伤花瓣。

2、授粉应在上午8~10时内进行,授粉结束后,应将母本植株上未经杂交处理的花朵和花
蕾全部摘除。

六、作业
1、各人独立完成3~5朵花的去雄和授粉,并由老师检查认可。

2、撰写实验报告,记述操作步骤和操作心得。

3、实验二:用发酵法选择茶树优良单株
一、目的鲜叶发酵性能与红茶品质关系密切。

据研究,利用三氯甲烷熏蒸一、二片嫩叶,就能迅速鉴别发酵性能的优劣。

通过三氯甲烷处理,为选择适制红茶的优良单株提供依据。

二、原理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液泡中,而多酚氧化酶却在原生质的线粒体内,两者之间相隔一层液泡膜。

当三氯甲烷分子进入叶内后,能使液泡膜麻醉、变性,变为可渗透性,从而使液泡内的多酚类化合物向原生质扩散,并与多酚氧化酶接触,产生氧化作用,鲜叶的颜色也就逐渐变为红棕色,在一定时间内,可根据变色的深浅和速度来确定其发酵性能的优劣。

三、材料与仪器药品
1、材料供鉴定的各单株上一芽三叶中采下第二片叶。

2、仪器药品玻璃干燥器、大头针、标签、三氯甲烷。

四、方法步骤
1、每3人为一组,每个选取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各2个品种,摘取每个品种5片一芽第二叶。

用大头针串在一起,固定在圆盘纸板上。

2、在玻璃干燥器中倒入适量三氯甲烷(液层约1~1.5厘米),迅速将插有叶片的圆盘纸板搁在干燥器中,记下时间,分别在15分钟、25分钟和35分钟观察并记录叶色变化情况,当发酵时间到45分钟时,迅速将圆盘纸板从干燥器中取出,盖好干燥器,然后观察、测量叶色变化程度,评定等级。

(达到一级的叶色表现:叶色棕红,均匀明亮,变色速度快;达到二级的叶色表现:叶色棕黄,叶背变色较好,叶面呈棕色或棕绿色;达到三级的叶色表现:叶色黄绿,变色速度慢)。

五、注意事项
1、芽叶嫩度与发酵性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供测定的各样品,嫩度要求一致。

而且叶面不要带有雨水或露水。

2、供试用的干燥器不能有裂缝,盖和容器之间要涂上凡士林,防止三氯甲烷向外挥发。

3、在实验过程中,要开窗和排气扇,便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干燥器敞开的时间,防止三氯甲烷向外挥发,实验完成后,迅速将氯仿倒入原来的试剂瓶中。

六、作业
1、撰写实验报告。

2、简述氯仿鉴定的主要优点及其在茶树育种中应用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