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供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理论课中所学内容对应的实验方法,增加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掌握临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进行运动疗法的实验教学,共包含10个项目,其中设计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9个。
二、教学内容:实验1运动疗法基本知识(设计性实验)实验目的:两人一组,模拟病人或治疗师;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选择不同的姿势体位进行模拟治疗练习;相互体验感受所选体位是否安全、舒适;观摩老师在进行运动治疗时为病人选择的体位姿势。
老师所选择的体位是否便于治疗师操作?观看运动治疗手法的教学光盘。
实验内容: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姿势和临床应用;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掌握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2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耐力训练适应证;掌握不同病种(中枢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肌力训练方法;熟悉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实验3 ROM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患者的ROM训练方法;熟悉ROM评定;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4 关节松动术(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5 平衡、协调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熟悉三级平衡的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疗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医院康复科实习时间: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实习人员:XX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方面的实践操作,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学习了多种运动疗法的应用技巧。
1. 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是指患者在休息和睡眠时,采取有利于预防或减轻肢体功能障碍的体位。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摆放良肢位,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 起立床训练:起立床训练是一种用于改善患者站立和行走能力的运动疗法。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操作起立床,并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3. 被动活动:被动活动是指治疗师或患者在主动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外力辅助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疗法。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为患者进行躯干、双侧髋、踝等关节的被动活动,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4. 翻身起坐训练:翻身起坐训练是一种用于改善患者翻身和坐起能力的运动疗法。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起坐训练。
5. 感觉输入训练:感觉输入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患者的感官,提高其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运动疗法。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为患者进行正确的感觉输入训练。
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运动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多种运动疗法的应用技巧。
同时,我也认识到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才能真正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学习、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我也注重与患者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我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康复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运动疗法概论

添加标题
曾治一病怒不食的妇女,其法为:“使
添加标题
以两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
以上可见,我国古代已有简朴的康 复医疗,其中针灸、导引、气功等对 世界医学有相当的影响。特别是现在 国外的气功热、太极拳热等,都是祖 国医学的康复手段。我们应继承发扬我国古代康复医学的遗产,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创建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康复医 学。
08
2 . 物理诊断(physical diahnosis)如
09
肌电图、电诊断等
可见,物理医学是物理治疗和物理诊断的总称。即用各种物理因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01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形成了康复医疗。
02
正因康复医学是在物理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物理医学是康复医学之母”的说法。
其他分类
01
作用部位
02
器械使用
03
局部
04
整体
05
器械
06
徒手
07
组织形式
08
个人
09
小组
10
临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能量消耗
03
作用部位
04
器械使用
05
组织形式
06
技术手段
07
动力来源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抗阻运动
随意运动
肌肉收缩形式 等长运动 等速运动 等张运动
运动疗法技术学 完整

运动疗法技术学1.概述:物理疗法: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疾患的方法叫做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机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的具体目的: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提高移动步行能力提高平衡性和协调性功能训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针对不同病患进行各种体操训练改善全身功能状态预防或治疗后各种并发症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1.个体化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设计运动,注意强度,目的,疲劳问题等 4.运动处方5.不过量,不疼痛,不伤皮,轻柔保护,与患者合作2.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1.正常的生理性因素:拮抗剂的肌张力软组织相接触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骨组织的限制2.病理性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神经性肌肉挛缩(包括: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失神经支配性挛缩)黏连组织的形式关节内异物关节患疾疼痛(强制性痉挛)关节长时间制动后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常用方法:(一)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1保持肢体良好的体态2体位转换3被动运动(P55-57)4关节松动术(二)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1等长运动(P58)2主动运动(P58-59)3被动运动4体位转换(三)防止软组织粘连形成的关节活动障碍:1改善软组织粘连挛缩(P60-66)2缓解肌痉挛(P66)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的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以及肢体瘫痪(2)禁忌症:1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2骨折未愈合3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4心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期5深静脉血栓6关节旁的异化骨位3.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概念: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 1.适应症: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关节制动等 2.禁忌症: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和选择:分级有两种(1)分级振动技术:第1级:关节活动起始处低幅有节奏的振动==第2级: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为何选择;12级主要用于由于疼痛所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第3级: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4级: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动(选择:34级技术主要是牵张技术,可采用的技术有关节生理性运动或关节内活动技术)==第5级:运动范围极限处,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2)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第1级:关节囊厨卫手机压出做小幅度关节牵张(选择:缓解关节疼痛,用于关节个方向的活动)==第2级:适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是关节周围的组织变紧(选择:用于治疗开始阶段,间歇性轻柔的2级可以抑制疼痛,在不允许关节活动的情况下)==第3级:大幅度,较大力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牵张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选择:用于牵张或滑动关节以增加关节内活动)治疗原则:1治疗是作用力的部位:治疗时施加的作用力,越靠近关节面越好2.治疗运动的方向;平行或垂直治疗面3.治疗的开始及进展:开始时,在关节休息位或者最大松弛状态下使用第2级持续牵张关节面的技术,如果疼痛,降低到1级,好转在进行下一步治疗4.治疗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1.第1.4级为快速振动,第23级均匀平顺的振动,连续1--2分钟,每秒2--3下。
运动疗法实训手册-项目1:改善与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

《运动疗法学》实训实训项目一:改善与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一、实训内容上、下肢各主要关节的被动活动、助力活动及主动活动训练二、目的和要求1.掌握关节周围组织挛缩、软组织粘连及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方法2.熟悉关节活动度训练中常用器械的使用3.了解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禁忌症三、实训器材PT床、上下肢CPM机、肋木、自动滑轮等四、实训形式分组(每组2人)练习五、实训步骤1.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做模特,示教具体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方法,学生观摩2. 学生分组操作,每2名学生为一组,一名做模特,另外一名做治疗师,练习具体的康复治疗及训练方法(1)防止关节周围组织挛缩的训练方法:①保持肢体良好的体位②体位转换③被动运动:a.躯干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膝屈曲,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的一侧肩关节,另一手放在患侧骨盆,使肩和骨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停留数秒钟。
b.肩关节屈曲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处,然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c.肩关节外展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处,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额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d. 肩关节内外旋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伴肘关节屈曲,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处,以肘关节为轴,将上肢向内、外方向旋转。
e. 肘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上肢呈外展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处做肘关节的屈曲动作。
f.前臂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肘关节处于屈曲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进行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指,然后旋转前臂,进行旋前和旋后的动作。
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的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的下方,做腕关节屈曲和伸展动作。
g.髋关节曲的被动活动方法: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患者小腿,另一手托患者足跟处,双手将大腿沿矢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腹部。
《运动治疗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治疗学实验教学大纲(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适用)—、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治疗学》是研究和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交又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和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和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9 年4月)编写的。
(三)日的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和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的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四)课程类别: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必修课°(五)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时数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运动治疗概述一、运动治疗的概念和特点知识点:运动治疗、运动疗法的特点二、运动治疗的生理作用知识点:疾病发生、治疗原则、运动治疗的生理作用三、运动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知识点:运动治疗的适应症、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四、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及运动处方知识点: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运动处方和概念、种类、主要内容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知识点:被动运动的定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CPM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肌肉牵伸技术知识点:关节挛缩的分类;肌肉牵伸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肌肉牵拉的方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四章关节松动技术知识点:关节强直的概念;关节松动术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关节松动术的手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五章肌力训练技术知识点:肌力下降的原因;增强肌力技术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增强肌力技术的方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运动生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生理学实验大纲《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课程编号:06020015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实验12学时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设单位:体育学院适用专业:体育教育表明一、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实验》就是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办的专业必修课,12学时;就是一门测试与测评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影响下人体机能变化的操作技能课程,就是在运动生理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开办的。
二、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掌控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及常用仪器的采用方法;2.检验和稳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培育和提升学生观测、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评定人体运动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学时分配表中实验实验类内容与要求时数型综合性实验1肺功能的测定2必做实验人体在安静及运动后动脉综合性实验22必做血压的测量实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综合性实验34必做标本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4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4必做实验综合性实验5血乳酸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6wingate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7尿成分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8脑电图测定4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九血细胞分析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十平衡功能测定2选做实验综合性合计1026选做实验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序号实验项目小计224422242226要求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和原理积极动手参加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要有求实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要有怀疑的勇气,课后要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建议每个实验都要求同学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重点在实验步骤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对指标应用的评价。
本门课程的实验并非单一制开学,所以实验的成绩主要依据同学实验课上操作方式技术的掌控程度和实验报告的编写情况,实验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20%。
成绩形成:课堂实验操作能力测评占到10%,实验报告占到10%。
本文实验一肺功能的测量一、实验性质: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计划学时:2实验分组:18人二、实验目的:1.掌控肺通气功能的测定方法。
运动疗法概论.

• Therapeutic exercise • Kinesiotherapy • Movement therapy
2018/9/28
2
病例
患者,女,今年16周岁,7月5日被汽车撞后右 肘先着地,医院诊断为右肘关节后脱位 影像表现:X线正位片示尺桡骨上端和肱骨下段 重叠,关节间隙消失。侧位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 向后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 诊断:右肘关节后脱位
Movement Analysis / Cameras
Subject in free Movement
Telemetric Transmission Kinematic Analysis Telemetry Receiver
EMG Analysis
Mobile Sensors & EMG
Force Plate
陈进
18
其他分类
作用部位
局部
整体 组织形式 器械
个人
小组
器械使用 徒手
2018/9/28 19
五、临床应用
适应证 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脑瘫、脊髓损伤 运动系统:创伤、关节手术、关节炎、骨质疏松 心肺系统: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肥胖
超越传统观念,早期临床康复
2018/9/28
2018/9/28 43
2018/9/28
44
2018/9/28
物理治疗技术
陈进
41
1.物理疗法的缩写形式是( C ) A、OT B、ST C、PT D、MMT E、NRT 2.体疗与理疗的比较,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A ) A、运动疗法一般属于主动运动,理疗更多属于被 动运动 B、运动疗法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 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 C、理疗属于被动运动,应当放弃 D、运动疗法与理疗不能同时用于患者 E、以上都不对
《运动疗法技术学》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大纲Exercise Therapy Technology课程代码:学时:24 学分:1.5 理论学时:24 实验或讨论学时:0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选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运动疗法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进行具体操练,以促使病人康复的一类疗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动治疗工作的原理,熟练掌握各种运动疗法技术的原理和技巧,并掌握常见疾病的各种运动治疗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2.掌握运动疗法技术中各种训练技术的操作要点。
3.掌握常见病的运动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出发,使学生先学会做,再逐步学懂弄通,实现课程实施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转变。
实践操作意林轮知识支撑,理论知识一实践操作玮依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互相补充,实现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治疗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1学时第一节概述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常用运动方法及设备3.应用范围及禁忌症第二节运动功能评定 0.5学时知识点:1.肌力评定2.上肢及手功能、平衡功能、协调性的评定本章小结重点:1.常用运动方法2.肌力评定难点:运动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思考题:举例说明肌力评定的不同等级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常规运动疗法技术5学时第一节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3.训练方法4.适应证与禁忌证5.临床应用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周围关节松动技术3.脊柱松动技术第三节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肌力下降的原因3.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4.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5.临床应用第四节恢复平衡能力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念2.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3.训练原则和方法4.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临床应用第五节协调性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2.运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效果3.运动控制功能的障碍4.协调功能障碍的分类及表现5.协调性训练及其影响因素第六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体位摆放、翻身及坐位移动训练2.移乘训练3.轮椅操作训练4.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常见导致心功能减退的因素3.心脏功能评定4.心脏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第八节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定3.呼吸训练4.胸腔松动练习5.咳嗽及体位引流第九节水中运动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水中运动的分类3.设备及用具4.训练内容及注意事项5.临床应用第十节医疗体操 0.5学时知识点:1.基本概述2.姿势矫正体操3.肌肉放松训练4.体力恢复训练本章小结重点:1.心脏功能评定2.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定3.医疗体操4.关节松动技术5.恢复平衡能力训练及协调性能力训练难点:本章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及表现思考题:功能训练对于什么样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脊柱牵引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定义及发展简史2.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3.脊柱牵引的分类4.脊柱牵引装置5.适应证和禁忌证6.脊柱牵引研究进展第二节颈椎牵引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颈椎牵引生理效应2.常用颈椎牵引方法3.注意事项4.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第三节腰椎牵引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腰椎牵引生理效应2.常用腰椎牵引方法3.注意事项4.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第四节关节功能牵引 0.5学时知识点:1.关节活动范围受限2.关节功能牵引实验研究结果3.关节功能牵引基本方法4.注意事项本章小结重点:1.颈椎牵引技术2.腰椎牵引技术3.关节功能牵引难点:牵引技术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思考题:牵引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教学方法:讲授第四章神经生理学疗法 3学时第一节 Bobath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治疗原则3.常用治疗技术4.临床应用第二节 Brunnstrom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3.评定方法4.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三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本体感觉促进技术3.运动模式4.临床应用第四节 Rood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基础理论3.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五节 Vojta疗法 0.5学时知识点:1.概述2.理论基础3.Vojta姿势反射4.中枢性协调障碍5.治疗技术6.临床应用本章小结重点:1.Bobath疗法2.Brunnstrom疗法3.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4.Rood疗法5.Vojta疗法难点:五种疗法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思考题:五种疗法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第五章运动再学习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概念第二节基本原理 0.5学时知识点:1.脑损伤后功能恢复2.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综合征3.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运动4.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5.调整重心6.训练要点7.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第三节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1学时知识点:1.上肢功能训练2.口面部功能训练3.从仰卧到床边坐起的训练4.坐位平衡训练5.站起与坐下训练6.站立平衡训练7.行走训练本章小结重点:1.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基本原理2.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难点:运动再学习疗法的治疗技术思考题: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医学原理教学方法:讲授第六章引导式教育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定义第二节基本理念 0.5学时知识点:1.功能失效、功能生效及引导式教育的目标2.性格3.学习理论及其应用4.动作学习理论第三节引导式教育实践 1学时知识点:1.评定2.应用的器具3.教育小组4.节律性意向5.引导员6.诱发技巧7.每日活动常规8.习作程序本章小结重点:引导式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教育实践难点:引导式教育实践的步骤思考题:如何进行引导式教育实践教学方法:讲授第七章按摩疗法2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按摩疗法简史2.按摩疗法的作用3.适应证和禁忌证4.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5.学习按摩的态度和要求第二节按摩手法 0.5学时知识点:1.手法的种类、操作及临床应用2.按摩手法的要求3.按摩手法的练习4.各种手法的应用5.按摩时的体位6.按摩介质和热敷第三节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 1学时知识点:1.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落枕、腰背下肢痛、头痛、偏瘫2.脊髓损伤、脑瘫、先天性肌斜颈、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章小结重点:按摩手法难点: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思考题:按摩疗法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第八章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4学时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知识点:1.概念与定义2.理论基础第二节诊断方法 0.5学时知识点:1.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3.三大综合征4.向心化现象第三节治疗原则 0.5学时知识点:1.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原则2.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3.移位综合征的治疗原则第四节颈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坐位后缩(治疗技术1)2.坐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2)3.卧位后缩加伸展(治疗技术3)4.手法牵引下后缩加伸展和旋转(治疗技术4)5.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5)6.后缩加侧屈(治疗技术6)7.侧屈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7)8.后缩加旋转(治疗技术8)9.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9)10.屈曲颈椎(治疗技术10)11.屈曲松动术(治疗技术11)第五节胸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直坐屈曲(治疗技术1)2.卧位伸展(治疗技术2)3.伸展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3)4.直坐旋转(治疗技术4)5.伸展位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技术5)第六节腰椎的治疗技术 0.5学时知识点:1.俯卧位放松(治疗技术1)2.俯卧位伸展(治疗技术2)3.俯卧位重复伸展(治疗技术3)4.俯卧位伸展加压(治疗技术4)5.俯卧位持续伸展(治疗技术5)6.站立位伸展(治疗技术6)7.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7)8.伸展松动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8)9.伸展位旋转松动术(治疗技术9)10.伸展位旋转松动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10)11.侧屈旋转手法(治疗技术11)12.侧屈旋转加猛力手法(治疗技术12)13.卧位屈曲(治疗技术13)14.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4)15.抬腿站立位屈曲(治疗技术15)16.侧方偏移的手法矫正(治疗技术16)17.侧方偏移的自我矫正(治疗技术17)第七节麦肯基方法的禁忌症 0.5学时知识点:1.绝对禁忌证2.相对禁忌证本章小结重点:1.颈椎的治疗技术2.胸椎的治疗技术3.腰椎的治疗技术难点:脊椎治疗技术思考题:麦肯基方法的优缺点教学方法:讲授第九章运动疗法技术新进展 3学时第一节强制性运动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强制性运动疗法技术特点3.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4.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进展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局限性第二节减重步行运动训练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减重步行训练设备3.评定指标4.训练方法5.临床应用第三节运动想象疗法 1学时知识点:1.概述2.运动想象疗法的实施3.运动想象能力的评定4.临床应用研究本章小结重点:1.强制性运动疗法2.减重步行运动训练3.运动想象疗法难点:这三种疗法之间的对比思考题:运动疗法技术的新发展还有哪些教学方法:讲授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习题作业/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结课后考试:闭卷;总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供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理论课中所学内容对应的实验方法,增加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掌握临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进行运动疗法的实验教学,共包含10个项目,其中设计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9个。
二、教学内容:实验1运动疗法基本知识(设计性实验)实验目的:两人一组,模拟病人或治疗师;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选择不同的姿势体位进行模拟治疗练习;相互体验感受所选体位是否安全、舒适;观摩老师在进行运动治疗时为病人选择的体位姿势。
老师所选择的体位是否便于治疗师操作?观看运动治疗手法的教学光盘。
实验内容: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姿势和临床应用;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掌握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2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耐力训练适应证;掌握不同病种(中枢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肌力训练方法;熟悉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实验3 ROM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患者的ROM训练方法;熟悉ROM评定;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4 关节松动术(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5 平衡、协调训练(综合性实验)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熟悉三级平衡的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与学分、教学内容与目得等)《运动疗法学》就是研究与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得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与治疗伤病得一门应用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得体育与训练得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与监督等一系列得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与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与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得一门学科、编写依据:本大纲就是依据《泰山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编写得。
目得任务:开设本课程得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得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得手段与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与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得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与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得运动治疗专门人材、课程类别: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必修课、学时与学分:18学时。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得所学习得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以及严谨得科学态度与实事求就是得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得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得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得理解;熟悉实验项目得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得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形成规范得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得、实验原理得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得规范性;结果讨论得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三、参考教材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XX学时,总学分为XX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XX学时,实注: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被动活动技术与方法实验目得:能够独立正确进行全身各关节被动活动操作实验步骤:1、讲解被动活动技术目得;2、取舒适放松体位,尽量充分暴露被动活动局部;3、正确固定被动活动关节得近端,支托被动活动关节得远端,缓慢、有节奏、轻柔地被动活动关节;4、讲解被动活动操作得注意事项;5、分别示范肩、肘、腕、肩胛骨、髋、膝、踝等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技术;6、每2人一组分别扮演患者与治疗师进行实践操作、实验二增强肌力技术(徒手)实验目得:掌握全身主要肌群徒手增强肌力技术操作实验步骤: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2、取舒适放松体位,在正确部位施加阻力,注意阻力大小、方向与调整,避免阻力时大时小或不稳定;3、每组肌群每个动作练习10次,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均可;4、示范徒手助力运动得技术操作要领,并注意结合治疗师口令;5、分别示范全身主要肌群得徒手施加阻力增强力量训练操作技术,重点讲解如何根据病人肌力情况调整阻力得大小;6、每2人一组进行全身主要肌群徒手增强肌力练习、实验三关节松动术实验目得:能够独立进行肩肘腕关节松动技术操作实验步骤:1、讲解实验目得及上肢关节松动术得临床应用;2、取正确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局部,固定好拟松动关节得近端,根据需要松动关节远端;3、分别示范肩肘腕关节各种松动技术操作,并讲解治疗作用;4、每2人一小组互相进行实践操作练习;5、分别进行Ⅰ、Ⅱ、Ⅲ、Ⅳ级手法操作练习;6、思考领会关节松动术治疗手法得本质,体会关节松动术得治疗反应。
运动疗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复医学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
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2年3月至5月在XX医院康复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和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3. 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运动疗法基本原理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治疗:利用物理因素,如电、光、声、磁等,对人体的生理、生化、代谢等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
(2)作业治疗:通过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患者,通过专业训练,提高其言语表达能力。
(4)心理治疗: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 运动疗法操作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以下几种运动疗法操作方法:(1)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被动或主动活动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
(2)肌力训练: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
(3)平衡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提高生活质量。
(4)步态训练:通过调整患者的步态,改善行走姿势,提高行走能力。
3. 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以下几种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1)骨折康复: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促进骨折部位愈合,提高关节功能。
(2)脑卒中康复:通过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行走能力。
(3)脊髓损伤康复:通过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肌力和平衡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4)颈椎病康复: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运动治疗技术》第四章 肌力训练(概述)

两者交替练习有利于肌力的发展。离心收缩主要 是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使用过多易引起肌肉的 酸痛,在太极拳、八段锦等民间运动形式的运动 疗法中最为常用。
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不 变,不引起关节活动,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常用 于骨关节疾患的早期。
等长收缩
较好的增加肌张力,防治肌萎缩,消除肿胀,刺激肌 肉肌腱本体感受器
肌力影响因素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一般肌纤维走 向与肌腱长轴相一致
杠杆效率: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运 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
肌肉的协同
原动肌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其中起主要作用 的为主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某一阶段 起作用者为副动肌
拮抗肌 与原动肌动作相反的肌群。当原动肌收 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 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动作的精确性, 并防止关节损伤
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
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 力进行收缩练习称为最大收缩练习,简称最 大练习;以低于最大阻力(如80%、60%、 40%最大阻力等)进行练习,称为次大收缩 练习或次大练习。
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
最大收缩或接近于最大收缩的练习,只能重复很 少次数或持续很短时间即引起肌肉疲劳,但这能 募集白肌纤维,对增强肌力有良效。相反,较低 强度的次大练习可以重复较多次数或持续较长时 间亦不易疲劳,但主要募集红肌纤维,对增强肌 肉耐力有利。
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选择
肌力为2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即减除 重力负荷的主动运动。可用吊带悬挂肢体, 或将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 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 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的自身重量,使 运动易于完成。
教案16-运动疗法技术学--实验5-体位摆放、身体转移及站立步行训练-实验5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2、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四)坐位移动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移动
2、偏瘫患者的坐位移动
(六)坐位站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站起训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偏瘫患者的站起训练
借助于图片讲解训练方法
二、移乘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1、前方移乘训练
2、侧方移乘训练
3、斜向移乘训练
4、轮椅与地面间的移乘动作:
(二)偏瘫患者的移乘训练
借助于图片讲解训练方法
三、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
1、手拐使用:
三点步行两点步行
2、腋拐:
蹭步、摆至步、摆过步
(先演示操作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步行训练方法,然后同学们分组练习,有的同学扮演患者,有的同学扮演治疗师,有的同学负责找出和发现问题,老师指导。)
操作重点
体位摆放方法
操作难点
身体移动的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
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一、体位摆放与移动
(一)体位摆放
1.脊椎损伤患者的肢体位置
2.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二)翻身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15min
15min
15min
15min
15min
15min
10min
实验教案
姓名2017~2018学年第1学期时间10.10节次3-4
课程名称
运动疗法技术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康复治疗学本科
实验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
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与学分、教学内容与目得等)
《运动疗法学》就是研究与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得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与治疗伤病得一门应用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得体育与训练得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与监督等一系列得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与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与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得一门学科。
编写依据:本大纲就是依据《泰山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编写得.
目得任务:开设本课程得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得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得手段与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与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得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与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得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课程类别: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必修课。
学时与学分:18学时。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得所学习得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以及严谨得科学态度与实事求就是得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得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得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得理解;熟悉实验项目得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得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形成规范得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
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得、实验原理得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得规范性;结果讨论得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三、参考教材
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
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XX学时,总学分为XX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XX学时,
注: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被动活动技术与方法
实验目得:能够独立正确进行全身各关节被动活动操作
实验步骤:
1、讲解被动活动技术目得;
2、取舒适放松体位,尽量充分暴露被动活动局部;
3、正确固定被动活动关节得近端,支托被动活动关节得远端,缓慢、有节奏、轻柔地被动活动关节;
4、讲解被动活动操作得注意事项;
5、分别示范肩、肘、腕、肩胛骨、髋、膝、踝等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技术;
6、每2人一组分别扮演患者与治疗师进行实践操作。
实验二增强肌力技术(徒手)
实验目得:掌握全身主要肌群徒手增强肌力技术操作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
2、取舒适放松体位,在正确部位施加阻力,注意阻力大小、方向与调整,避免阻力时大时小或不稳定;
3、每组肌群每个动作练习10次,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均可;
4、示范徒手助力运动得技术操作要领,并注意结合治疗师口令;
5、分别示范全身主要肌群得徒手施加阻力增强力量训练操作技术,重点讲解如何根据病人肌力情况调整阻力得大小;
6、每2人一组进行全身主要肌群徒手增强肌力练习。
实验三关节松动术
实验目得:能够独立进行肩肘腕关节松动技术操作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上肢关节松动术得临床应用;
2、取正确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局部,固定好拟松动关节得近端,根据需要松动关节远端;
3、分别示范肩肘腕关节各种松动技术操作,并讲解治疗作用;
4、每2人一小组互相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5、分别进行Ⅰ、Ⅱ、Ⅲ、Ⅳ级手法操作练习;
6、思考领会关节松动术治疗手法得本质,体会关节松动术得治疗反应.
实验四体位转移技术
实验目得:能够正确指导偏瘫患者进行体位转移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与意义;
2、示范讲解偏瘫患者床上良姿位得摆放、横向与纵向移动、翻身动作要领; 3、示范讲解偏瘫患者仰卧位到坐起、由坐位站起动作要领;
4、示范讲解偏瘫患者独立由轮椅到床及床到轮椅得转移动作要领;
5、示范讲解治疗病辅助下偏瘫患者轮椅与床之间得转移;
6、2人一小组分别进行上述体位转移技术得练习,掌握偏瘫患者体位转移得关键动作及安全防范。
实验五牵引技术
实验目得:能够独立进行颈椎牵引操作技术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颈椎牵引得临床应用;
2、取坐位或仰卧位,根据牵引目得与要求调整牵引角度,正确固定好颌枕吊带;
3、设置好牵引三要素(方向、重量、时间);
4、根据病程与患者反应设置牵引方式(持续或间断牵引);
5、讲解颈椎牵引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6、学生分别进行颈椎牵引术操作与被操作体会治疗感觉。
实验六平衡与协调训练
实验目得:正确指导平衡与协调障碍患者进行练习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
2、示范由易到难各种体位下平衡保持训练;
3、示范静态、自动动态及她动动态平衡训练方法;
4、2人一组进行各种体位下平衡功能训练;
5、示范上肢协调训练动作要领;
6、示范下肢协调训练动作要领;
7、2人一组分别进行上下肢协调动作得训练练习。
实验七Bobath技术
实验目得:能够熟练运用Bobath技术治疗训练偏瘫患者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
2、示范讲解脑卒中后弛缓期Bobath技术训练方法;
3、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弛缓期Bobath技术练习;
4、示范讲解脑卒中后痉挛期Bobath技术训练方法;
5、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痉挛期Bobath技术练习;
6、示范讲解脑卒中后恢复期Bobath技术训练方法;
7、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恢复期Bobath技术练习.
实验八Brunnstrom技术
实验目得:能够熟练运用Brunnstrom技术治疗训练偏瘫患者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范围;
2、示范讲解脑卒中后弛缓期Brunnstrom技术训练方法; 3、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弛缓期Brunnstrom技术练习;
4、示范讲解脑卒中后痉挛期Brunnstrom技术训练方法;
5、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痉挛期Brunnstrom技术练习;
6、示范讲解脑卒中后恢复期Brunnstrom技术训练方法;
7、2人一小组进行脑卒中后恢复期Brunnstrom技术练习。
实验九PNF技术
实验目得:能够熟练运用PNF技术治疗训练偏瘫患者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得及临床应用;
2、示范上肢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要领;
3、2人一小组进行上肢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练习;
4、示范下肢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要领;
5、2人一小组进行下肢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练习;
6、示范肩胛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要领;
7、2人一小组进行肩胛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练习;
8、示范骨盆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要领;
9、2人一小组进行骨盆PNF模式1与模式2动作练习;
10、讲解主动抑制技术动作要领;
11、2人一小组进行主动抑制技术练习;
12、讲解PNF技术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应用.
执笔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