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习题十六解答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3】1、当乒乓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其他不变,对乒乓球的需求量将A、增加2、供给规律意味着B、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3、牛奶中查出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B、对冰激淋的需求减少4、一种商品出现短缺是因为D、价格太低5、一种商品出现剩余是因为C、价格太高1、优良的货币应具有的性质有A、易于出售B、便于携带C、易于分割D、质地均匀2、苹果的需求的决定因素有B、桔子的价格C、香蕉的价格D、人们的收入E、桃子的价格A、供求平衡的价格B、同时满足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的价格C、没有短缺和剩余的价格D、没有调整趋势的价格E、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3、均衡价格是4、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B、交易量必定增加C、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5、彩电价格下降的可能原因有A、生产成本下降了B、出口减少了D、电视节目质量下降了错误错误正确正确5、均衡价格是供求平衡的价格。
4、供给是一定条件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3、需求是指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
2、货币是历史上某个伟大的商人发明出来的。
1、直接交换就是没有约好的交换。
判断题4以下商品中最富有弹性的是D、珠宝当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B、需求线较为陡峭3、一B、生产者剩余增加4、交易税有利于D、政府、对一种商品规定最高限价可能导致C、黑市交易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有、寻找替代品的难易程度时期长短竞争市场有效是因为A、供求平衡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B、自由市场中的自愿交换不会留下互惠交换的机会政府最高限价后没有出现短缺的可能原因是B、需求减少了C、供给增加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对卖者征税,买者有可能遭受更大损失、双方承担的税赋比例相同交易税增进社会福利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A、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有充分的知识,所以政府应干涉经济C、因为政府是慈善的,所以政府应干涉经济D、政府是一个暴力组织,有权干涉经济E、统治者是上帝派来的,所以应干涉经济同一条需求线不同点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不同。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习题一一、选择:1、经济物品是指( D)。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C)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B)?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二、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局部均衡1、一般均衡三、简述题:1、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2、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3、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习题二一、选择: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b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二、解释下列概念:需求、需求的变动、需求规律、供给、供给的变动、供给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三、分析讨论题:1、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A.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习题二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⑵ 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⑶ 消费者收入增加了;⑷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 假设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如上图,、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
这里,然,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处,因EF∥OC,故之弹性系数,则之斜率绝对值,即,之斜率绝对值,显斜率绝对值较大。
,之弹性系数显然的。
两条曲线,故。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弹性系数值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商品市场是基本的,要素市场是派生的,其规模和容量受商品市场制约.(√)2/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惟一途径是开展对外贸易.(√)3/《赋税论》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在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以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在货币理论方面,提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4/威廉.配第理论的内容及其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理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某)5/西斯蒙第是英国产业革命暑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和完成者,其比较成本说对发展对外贸易有重大的和深远影响.(某) 6/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以价值理论为基石,以地租理论为核心,论证了地租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某)7/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萨伊.(√)8/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是马歇尔.(√)9/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标志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10/资产阶级正统经济学是指19世纪初的李嘉图经济学到19世纪末的马歇尔的经济学.(某)11/提出垄断竞争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萨缪尔森.(某)12/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是《国赋论》经济学著作的诞生.(某)13/斯蒂格利茨被雀为关注现实的经济学家.(√)14/规范分析的特点的回答是什么?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和得出的结论可进行论证.(某)15/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是以总量均衡分析为主的经济理论.(√) 16/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主要区别是是否考虑时间因素.(√)17/流量与存量都是变量.二者相互影响,流量增加能使存量增加,存量增加又促进流量增加.其中存量分析是最重要的.(√)18/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是相互影响的,结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某) 19/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某)20/分析个别需求比分析市场需求更重要.(某)21/在相同情况下,消费者需求曲线较市场需求曲线陡峭.(√)22/在相同情况下,厂商供给曲线较市场供给曲线平坦.(某)23/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某)24/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25/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某)26/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27/陡峭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小,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大.(某)28/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系数相等.(某) 29/如果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系数相等.(某)30/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某)31/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32/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某) 33/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某)34/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某) 35/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某)36/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补充品.(某)37/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某)38/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形状是收敛型的.(√)39/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形状是发散型的.(某)40/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1/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某)42/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43/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某)4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某)45/消费者剩余是在需求曲线这下,均衡价格之上部分.(√)46/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某)47/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某)48/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49/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某)50/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是正数.(√)51/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某)52/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53/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某1某3=-4,则替代效应:某3某2=-1.(某)54/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某1某3=+3,收入效应:某3某2=-5,则该商品是吉芬商品.(√)55/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56/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在面对各种风险条件下如何进行消费者选择.(√)57/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58/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点的集合.(√)59/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时,所需劳动力增加50%,资本增加2倍,则该企业属于行业劳动密集型.(某)60/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某)6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某)62/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63/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某)64/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某)6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66/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某)67/扩展路线类似于收入消费曲线.(√)68/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某)69/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接形成生产扩展路线.(某) 7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描绘出来的.(√)7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72/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某)73/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该生产.(某)74/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75/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某)76/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77/经济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某)78/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某)79/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某) 80/完全垄断都不合理的.(某)81/三级价格差别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差别的大.(某)82/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83/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某)84/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某)85/凡是垄断企业都是要打破的.(某)86/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某)87/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隐含着一个假定是没有一个企业占有支配地位.(√)88/在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在突点左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比右边的需求曲线弹性大.(√)89/一级价格差别使消费者剩余几乎等于零.(√) 90/实行价格差别比不实行价格差别,产出更多,利润更多.(√)91/只要总收益大于总的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生产.(√)92/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提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某)93/突点的需求曲线使边际收益曲线一分为二.(√)94/尽管寡头垄断企业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但是并不表明这类企业之间不会发生尖锐的价格冲突.(√)95/在价格领头模式中,决定价格的大企业被称为价格领头者.其他小企业则如同垄断竞争企业一样,可以随市场定价.(某)96/根据不同需求量所制定的价格,是一级差别价格.(某)97/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某)98/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某)99/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10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10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102/同商品市场上一样,在要素市场上,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厂商需求曲线的总和.(某)103/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劳动的供给曲线为负斜率,向右上方倾斜.(某)104/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105/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某)106/利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利息率与资本需求量民反方向变动.(√)107/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108/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某)109/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110/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111/洛伦兹曲线是根据基尼系数推导出来的.(某)112/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A的面积也就越大,B的面积相应越小.(√)113/局部均衡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某)114/一般均衡的目标是经济效率最佳.(√)115/帕累托最优化条件强调的是公平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意义.(某)116/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消费者福利最优化的分析,利用了生产可能线.(某)117/按照帕累托的理论,将符合帕累托最优实实现条件的切点连接起来的线,称为效率线.(√)118/各自商品组合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变坏,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这是消费者福利最优的条件.(√)119/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其中没有涉及效率问题.(某) 120/只要一方的境况达到了最大化,那就实现了消费者福利的最优.(某)121/阿罗运用数理逻辑证明,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这个定理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122/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某)123/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某) 124/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某)125/由于垄断会使效率下降,因此任何垄断都是要不得的.(某)126/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127/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某)128/产生逆向选择时,不一定都需要进行行政干预,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有力措施加以排除.(√)129/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某)130/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131/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某)132/科斯主张用产权明确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133/交易费用为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134/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多数票原则是最有效原则.(某)136/转移性支付属于政府购买行为.(某)137/外贸不包括劳务的输入和输出.(某)138/为了准确进行核算,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可以采用增值法.(√)价值也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140/政府的转移支付也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某)141/三种方法计算GDP,支出法反映的是GDP的分配情况,收入法反映的是GDP的最终用途,生产法反映的是GDP的部门构成.(某)142/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基本方法是收入法.(某)143/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计算方法的不同.(√)144/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某)145/对GDP进行调整的指标是闲暇、地下经济和环境破坏.(√)146/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也越大.(√)14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148/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某) 149/长期消费曲线比短期消费曲线更平缓.(某)150/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151/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没有通货膨胀时的总需求.(某)152/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某)153/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154/投资增加,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某)155/消费减少,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某)156/LM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某)157/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某)158/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159/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某)160/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161/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减少.(某)162/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某)163/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64/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某)165/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16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某)167/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168/需求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某)169/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某)170/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171/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这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17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某)173/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这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某)174/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75/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176/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17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17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支出.(√)179/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180/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某) 181/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18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好.(√)183/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20000货币单位.(某)184/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息率提高.(√) 185/在凯恩斯区域内,货币政策有效.(某)186/一般来说,LM曲线斜率为正.(√)187/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应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188/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弹性大(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差.(√)189/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弹性大(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好.(√)190/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某)191/当/e某+em/>1时,货币贬值使该国国示收支状况好转.(√)192/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出现5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时,国民收入减少量为500亿元.(√)193/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194/如果向个人和企业的增税来增加政策的开支,而该税款本来完全被个人和企业用于储蓄,那么挤出将就部分地存在.(某)195/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支付盈余的办法是减少进口,或者增加出口.(√)196/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面明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197/如果降低边际税率,可能带来可支配收入增加.(√)198/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199/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200/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经济中实际实现的增长率,它由实际的储蓄率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所决定.(某)20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同样的概念.(某)202/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203/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均衡增长.(某)20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某)20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206/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某)207/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某)208/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20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某)210/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某)211/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212/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213/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21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215/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216/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某)217/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全)

西方经济学习题一、简答题第二章1、需求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需求)⏹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
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看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的变动。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2、试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影响因素不同需求量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导致需求变动——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货币收入,消费者偏好或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
2)变动不同需求量的变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位移3、试分析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出现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
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如此。
4、什么是弹性?举例说明弹性概念的现实意义。
弹性(elasticity), 物理学名词, 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的概念。
☐现实意义:对于任何存在函数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弹性关系或进行弹性分析。
弹性分析是数量分析,对于难以数量化的因素便无法进行计算和精确考察。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有详解)

《西方经济学》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以下哪一个问题与微观经济学(单个经济单位)有关(D )A.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B.国际收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C.财政赤字对储蓄的影响D.石油价格对汽车生产的影响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D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客观描述经济现象,不包含价值判断)陈述( B )A)中东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家用轿车需求下降。
B)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有必要征收遗产税。
C)开征物业税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有利于平抑房价。
D)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的放松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4.下列关于经济学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则任何社会都面对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样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B.经济学要求我们做任何抉择时都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C.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D.经济学认为,理性人在做决策时总是要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5.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6.下列命题中,哪一项不不属于实证经济学(客观描述经济现象,不包含价值判断)的表述( B )A.为了抑制通胀压力,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XX年初的14.5%上调至21.5%。
B.温家宝总理近日(20XX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约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D.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经超过3000元7.经济学是研究(B )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的满足为止。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A.生产的需要B.欲望满足的需要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D.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资源配置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C.资源的稀缺性D.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A.价格决定B.产量决定C.成本决定D.以上皆是4.()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收入决定B.物价水平C.经济增长D.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D.以上皆是(二)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3.经济学4.实证经济学5.规范经济学(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性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一章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
A.均衡价格B.市场价格C.需求价格D.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B.需求C.价格D.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A.向左方移动B.向右方移动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A.供给量增加B.供给量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8.下列商品中,没有违反需求规律的是()A.炫耀性商品B.旅游、医疗等服务类商品C.吉芬商品D.投机性商品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西方经济学习题十六解答

习题十六1.简释下列概念:自动稳定器答: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实际上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权衡性财政政策答: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答: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它是对传统的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周期平衡预算答: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期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公债答:指政府为弥补赤字而欠下的债务,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答: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挤出效应答:指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所引起的私人投资降低的效果。
具体来说,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再贴现率政策答: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答: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2.是否比例所得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中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的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形考任务16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形考任务1:理论分析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答: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在考察一个民族(包括人力和非人力的)全部财富时,以下哪项不应包括进来 [ ]A.国家公路B.海洋中的鱼C.*一公司股票的所有权D.一个大的发电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当在*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 [ ]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D.增加或减少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4.以下哪一项不是要素收入 [ ]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5.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E.以上各项都不是6.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以下哪一项 [ ]A.社会保障金B.公债利息C.公司利润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E.以上各项都不是7.以下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 ]A.退伍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E.以上答案都不对8.1955年的GDP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的GD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当的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则,1955年与1965年的GDP实际值 [ ]A.保持不变B.增长约40%C.增长约70%D.增长约90%E.增长约20%9.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国内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下哪一项应计入GDP中 [ ]A.面包厂购置的面粉B.购置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置的面粉D.购置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11.:消费额=6亿,投资额=1亿,间接税=1亿,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亿,出口额=2亿,进口额=1.8亿 [ ]A.NDP=8.7亿B.GDP=7.7亿C.GDP=8.7亿D.NDP=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2.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13.*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元.这样,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500和200亿元B.2500和2200亿元C.500和300亿元D.2300和500亿元E.以上结果都不对1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置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出口E.GDP减进口1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6)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a.实现经济稳定b.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
a.紧缩性扩张性b.扩张性紧缩性3.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
a.各种转移支付b.福利支出4.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支出。
a.小于b.大于5.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来进行的。
a.发行债券b.提高利率6.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筹资,如果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则称为()筹资。
a.债务货币b.货币债务7.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减少。
a.私人支出b.政府购买8.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与消费减少。
a.减少政府b.增加私人9.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为()。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
a.一大于零而小于一b.大于零而小于一一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最终目标是()。
a.总需求的变动利率b.利率总需求的变动11.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比,与利率的高低成()比。
a.反正b.正反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a.需求管理供给管理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3.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的货币政策。
a.紧缩性扩张性b.扩张性紧缩性14.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如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关系?【参考答案】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
其中,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或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
物价稳定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某一时期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内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但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一致性主要是指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或影响其他目标实现。
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高,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
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来看,任何一种政策手段都有其副作用,对其他目标的实现产业不利的影响。
著名的“米德冲突”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同伙膨胀并存的情况时左右为难;而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
2.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效应?【参考答案】财政政策效应是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相应的反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这里考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之相反变动。
如图所示,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E0点时,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r和均衡收入水平Y。
假定利率水平保持不变,政府支出增加提高总需求水平,促使IS曲线右移至IS1的位置,均衡收入增加到Y2,产品市场实现新的均衡E2。
但是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货币需求增加,在原来利率水平上存在着货币的过度需求。
在保持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从r0上升至r1的水平。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的习题与答案

C.入学考试难度下降D.文凭更受重视
21.哪一说法通常是错误的?( )
A.因为产品的生产总是有成本的,所以供给曲线一般不会与原点右边的横轴相交。
B.因为产品的生产成本因素,所以供给曲线一般不会与坐标图上的原点相交。
C.因为企业对产品的囤积偏好,所以供给曲线常常与原点上方的纵轴相交。
11.哪一情况下,会导致某商品的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不确定?( )
A.需求减少,供给增加B.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C.需求增加,供给减少D.需求增加,供给不变
12.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线性,在曲线上的A点,价格和销量分别为6元和4只,并知该点的点弹性为-3,则可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 )。
A.-2.5 B.-4.5 C.-0.5 D.-1
四、分析与论述题参考答案(梗概):
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
(1)苹果与食盐;(2)录音机与磁带;
(3)小麦与时装;(4)理发与旅游。
答:
(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
(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
(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
5.为什么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而言,一种产品不可能长期供过于求,也不可能长期供不应求?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却会长期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答: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一种产品供过于求,其价格会下跌,从长期来看,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产品的供求会达到均衡。一般地,不可能出现长期供过于求的局面。反之亦然。而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压制,产品会出现长期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局面。
14.低档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档商品。( )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习题一一、选择:1、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 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
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是( )?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二、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理性人。
三、简述题:1、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2、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3、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习题二一、选择: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A.生产的需要B.欲望满足的需要C.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D.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资源配置B.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C.资源的稀缺性D.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A.价格决定B.产量决定C.成本决定D.以上皆是4.()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收入决定B.物价水平C.经济增长D.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A.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C.边际分析和期间分析D.以上皆是(二)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3.经济学4.实证经济学5.规范经济学(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性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D4.D5.D(三)论述题1.人类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的有限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不断地增长,但与人们无限的难以满足的欲望相比,产出水平永远是不足的或稀缺的。
这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冷酷现实,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
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作出多种多样的选择,使稀缺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合理运用,更好地满足人的基本欲望,这些选择归纳为三个问题:(1)生产什么。
即谁决定生产。
(2)如何生产。
必须遵循资源配置最优的原则。
(3)为谁生产。
就是财富如何分配。
上述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它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又说明选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2. 微观经济学是以居民户育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以个体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包括:单个产品的产量、成本、利润、价格、要素数量、效用、供给量、需求量。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理论一、选择题1.B 2.A 3.C 4.C 5.B 6.B 7.C 8.B 9.D 10.AB二、名词解释绝对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汇率: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净出口函数:可以表示为WP EP n mY g NX --=,其中,g ,m 和n 均为参数。
m 为边际进口倾向,n 是NX 对E 的敏感性,它表示汇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净出口将会变动的数量。
J 曲线: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由于这种经常账户收支变动的轨迹呈现英文字母J 的形状,故被称为J 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BP 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BP 曲线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在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
所谓内部均衡,就是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而所谓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既无国际收支顺差.亦无国际收支逆差。
宏观经济的国内外均衡是由r 一y 平面上的IS 、LM 和BP 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
当三条曲线相交于一点时,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即内部、部同时均衡。
三、计算题1.解:(1)葡萄牙国内价格:一台计算机=60/30=2桶酒;或1桶酒=0.5台计算机。
《西方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或效用增量。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最好选择的价值。
在经济学中,当资源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就不能再被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因此产生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次优选择的收益。
3. 需求定律:需求定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这通常发生在存在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情况下。
5.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它描绘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累计百分比与他们所得收入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等于______。
答案: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平均成本(LAC)的最低点。
2. 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资源配置的结果都是______的。
答案:有效3. GDP核算中的支出法主要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______四个部分。
答案:净出口(NX)4.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______与______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关系。
答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5. 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在一定假设条件下,______社会选择规则无法同时满足公平性和非独裁性等要求。
答案:集体或民主三、单项选择题:1. 当一个消费者对某商品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该商品的边际效用()。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不确定答案:A. 等于零2.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A. 生产技术提高B. 相关商品价格上涨C. 生产者预期未来价格下跌D. 生产成本上升答案:A. 生产技术提高3. 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充分就业是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十六1.简释下列概念:自动稳定器答: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实际上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权衡性财政政策答: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答: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它是对传统的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周期平衡预算答: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期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公债答:指政府为弥补赤字而欠下的债务,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答: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挤出效应答:指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所引起的私人投资降低的效果。
具体来说,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1⨯ ≈ 3.57 ),若税率增至 0.25 时,则增加 1 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再贴现率政策 答: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 币供给量的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答: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 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2. 是否比例所得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中的变动小, 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 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 支出的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 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 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 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 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条件下,混合经济 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 1- b (1- t )中得出。
当 t 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 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 0.8,当税率 为 0.1 时,则增加 1 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 3.57 美元(1 1- 0.8⨯ (1- 0.1)求增加 2.5 美元(1⨯1 1- 0.8⨯ (1- 0.25) = 2.5 )。
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 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
3.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
平衡预算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
一是年度平衡预算,这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每年预算均需平衡的思想。
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预算。
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这三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
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
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后者则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4.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0.8Y d,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均为10亿美元),试问:(1)均衡收入为20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指政府购买,而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必需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情况有何变化?答:(1)由题设,C=300+0.8Y d,I=200,T=0.2Y,又有Y d=Y-T,将上述各式代入Y=C+I+G,得2000=300+0.8⨯(Y-0.2Y)+200+G解得政府支出为G=220(10亿美元)于是,BS=T-G=0.2Y-G=0.2⨯2000-220=180(10亿美元),可见此时存在政府预算盈余。
(2)将C=300+0.8Y d,I=200,G=220,T=0.25Y,Y d=Y-T代入Y=C+I+G,得Y=300+0.8(Y-0.25Y)+200+220解得均衡收入为Y=1800(10亿美元)于是,BS=T-G=0.25Y-G=0.25⨯1800-220=230(10亿美元),可见此时政府预算盈余较(1)增加了。
5.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答: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K G=11-b(1-t)将b=0.8,t=0.25代入乘数公式,得K G=1=2.51-0.8⨯(1-0.25)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金额分别为∆Y=K G⋅∆G=2.5⨯(-200)=-500(亿美元)∆T=t∆Y=0.25⨯(-500)=-125(亿美元)于是预算盈余变动额为∆BS=∆T-∆G=-125-(-200)=75(亿美元),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盈余变动额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相抵消,故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
6.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一般说来,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从财政政策效果看,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扩张财政使利率变动就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总之,财政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从货币政策效果看,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小;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
除了上述因素,经济运行局势(是处于衰退时期还是通胀时期)以及政策时滞等因素也会影响政策效果。
7.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按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LM曲线向右上倾斜,但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而产生的利息损失将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的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这就使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低。
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再使本金受到因债券价格再跌的损失,因而手中任何闲置货币都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再让它保留在手中,这就是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的意思。
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度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货币需求全由交易动机产生,因而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就表现为垂直线形状。
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只和收入有关,而和利率波动而产生的投机动机无关,这是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垂直的LM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
当LM呈垂直形状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和主张。
因此,古典学派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IS曲线移动(它表现财政政策)在垂直的LM曲线区域即古典区域不会影响产出和收入[见下图(a)],而移动LM曲线(它表现为货币政策)却对产出和收入有很大作用[见下图(b)]。
为什么LM曲线为垂直形状时货币政策极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呢?这是因为,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府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
如上图(b)。
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如上图(a)。
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呢?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将货币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
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买债券,这就是说,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入所谓“灵活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呈水平状。
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这可以在上图(a)上得到表现。
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持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这可以在上图(a)上得到表现,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
8.假设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量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