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完整)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包括“认识色彩、认识线条、认识平面、认识形状、认识立体、认识图案”六个模块,共3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思考题、知识点、实践操作、教师说明。
二、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该能够:
1.掌握基本的色彩、线条、形状和空间概念,并能够在绘画中运用;
2.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内心世界,表达情感和意境;
3.培养学生喜欢美术、勇敢表达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色彩、线条、形状和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1.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悟美术;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完成情况;
2.技法运用;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和想象;
4.表现感情和意境;
让学生看图片或实物,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感受。
步骤二:引导研究
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步骤三:知识讲解
讲解本单元的知识点。
步骤四:实践操作
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
步骤五:综合评价
通过学生作品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如下: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任务驱动法;
3.合作研究法;
教学手段:
1.教学投影仪;
2.生活实物;
3.各类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与安排
本教案是按照”认识色彩、认识线条、认识平面、认识形状、认识立体、认识图案”的顺序进行,每个模块都设置了5个单元,共30个单元。每个单元按以下步骤展开:
赣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小小“钟表店”》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2小小钟表店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同学们熟悉的钟表为题材,利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即时贴等材料,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先是学习画钟表,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几幅小钟表。
再用彩纸剪出形状各异的外形,然后贴出来。
集体布置钟表店,把作业评价巧妙的融入到挑选钟表的活动中去。
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简单的造型方法,更加关注钟表的美观外形设计,通过活动,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体验美术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乐趣,实现孩子们都能参与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钟表的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尝试设计不同风格、时尚的钟表。
2.增加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三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观察、了解各种钟表的形状、结构及色彩,掌握钟表的基本画法四教学难点将画好的钟表进行装饰,用彩纸剪贴出来五教具准备课前收集的各种不同的钟表、录像、实物等。
六教学内容1. 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够第一个猜出来。
(播放多媒体,出示谜语。
)生:钟表。
师:你真聪明?那你来告诉老师i,你是怎么猜出来是钟表呢?生:兄弟三人指的是长短不一的三个表针……………………。
师:说得真好,你真的很聪明;那你告诉大家,你家有钟表吗?长的什么样子啊?(学生说)你家的钟表呢?(学生---)你呢(学生————)?生: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师:同学们家里的表还真是形状各异、各有特色啊,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表会怎么样呢?生:上学会迟到,上班也会迟到,汽车、飞机、火车等许多都会乱了节奏……看来表在我们在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师:老师也带来了几块表,同学们来看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还有哪些不同点呢?(出示三个钟表)生:它们都是圆形的,上面都有相同的数字,有粗细、长短、快慢不同的三个表针,同学们观察的太仔细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2课《小小钟表店》。
部编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段学生刚进小学校园,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教师应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该年级段学生十分喜爱各类美术活动,想象力丰富、大胆,对形、线、色的认识感性、真诚,是儿童面表现的黄金时期,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技能运用有限但是造型雅拙别有情趣。
本册教材学习内容丰活动形式多样,综合性强。
教材注重营造美术学习过程的情趣性,教师可根据教材努力创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20课,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非常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认识色彩,了解美术学习用具,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学措施: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象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并能把自己所想象的表象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认识美术工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023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2023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 课程概述本教案是针对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的全册教学内容进行的规划和安排。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研究并掌握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一年级美术上册中的各个单元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3.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色彩- 第二单元:认识线条- 第三单元:认识形状- 第四单元:认识质感- 第五单元:认识光影4. 教学安排本教案将一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按照每个单元进行划分,并为每个单元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第一单元:认识色彩-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基本色彩,区分色彩的明暗和冷暖-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和区分能力- 第二单元:认识线条-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基本线条,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线条观察和表现能力- 第三单元:认识形状-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基本形状,了解形状的组合和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形状观察和表现能力- 第四单元:认识质感-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质感表现方法,了解质感对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质感观察和表现能力- 第五单元:认识光影- 教学目标:认识光影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了解光影对作品的塑造-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光影观察和表现能力5. 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践、互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6. 教学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作品表现和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及家长反馈和建议。
7.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投影仪等,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并妥善使用。
8. 教学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艺术制作的场地和必要的教学工具。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通用21篇)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通用21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教学重难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二、导入新课:检察学具。
(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SORRY,此处图片无法上传。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
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
(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
(教师可先作示范)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
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5、教学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
(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一年级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美术教案第一册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教材分析: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
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
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
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教学难点:思维发散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
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
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欣赏方法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表格式教案(经典)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表格式教案(经典)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掌握一年级美术上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线条的方法和技巧。
2.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构建形象。
3. 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
4. 使用色彩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画线条的方法和技巧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线条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画线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直线、曲线、粗细变化等。
3. 操作:让学生自由绘制线条,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线条组合。
第二节: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构建形象1. 导入:展示一些用简单几何图形构建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用圆、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图形构建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3. 操作:让学生自由尝试用几何图形构建形象,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形象作品。
第三节: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1. 导入:展示一些用不同色彩表现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介绍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如冷暖色调、对比色等。
3. 操作:让学生自由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实践,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效果。
第四节:使用色彩进行创作1. 导入:展示一些以色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讲解:介绍使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如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表达等。
3. 操作:让学生自由创作以色彩为主题的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发言,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评价、互评等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资源1.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展示图片和艺术作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部编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红、蓝、黄
教学目标:
- 通过游戏和观察,让学生学会认识红、蓝、黄三种颜色
-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红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红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红色物品,提高学生对红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2. 蓝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蓝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蓝色物品,提高学生对蓝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3. 黄色:
-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黄色有初步了解
- 观察和猜测黄色物品,提高学生对黄色颜色的辨识能力
教学活动:
1. 游戏:颜色接龙
- 学生们站在一个圈圈里,每人说一个颜色,下一个人要说和上一个颜色相连的颜色,例如:红色 - 蓝色 - 黄色 - 红色-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红、蓝、黄三种颜色的记忆
2. 观察和猜测:
- 准备一些红色、蓝色和黄色的物品,如红苹果、蓝天和黄花- 让学生们观察这些物品并猜测它们的颜色,教师根据猜测情况给予指导和纠正
教学反思:
通过游戏和观察,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认识红、蓝、黄三种颜色。
教师通过引导和纠正,增强了学生对颜色的辨识能力。
教学活动的设置简单明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基本色彩的辨识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基本色彩1. 研究目标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辨识基本色彩。
2. 研究活动- 利用图片和色彩卡片进行基本色彩的认识和辨识。
- 制作简单的色彩拼贴作品,运用基本色彩进行表达。
第二单元:自然中的色彩1. 研究目标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 研究活动- 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不同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 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关自然色彩的手工作品。
第三单元:色彩与情感1. 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不同色彩对情感的表达,培养学生对色彩与情感的理解。
2. 研究活动- 观赏一系列表情图片,让学生根据色彩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 利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运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在美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对基本色彩的辨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能运用其进行艺术创作。
他们在观察自然中的色彩时更加仔细,发现了自然界的美。
通过运用不同色彩表达情感,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手工制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总的来说,学生在本学期的美术研究中获得了充实的体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2023年部编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内容及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在美术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为他们美术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画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画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标题:画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引言:绘画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绘画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绘画教案,包括教案的设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
一、教案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5. 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持续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基本绘画材料和工具。
2. 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
3. 学习观察和描绘的基本技巧。
4. 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如画小动物、花朵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或者是艺术品,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引入介绍基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画板等,并让学生触摸和感受这些材料和工具。
3. 学习色彩理论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如红色、黄色、蓝色等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4. 观察和描绘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出来。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5.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例如画小动物、花朵等。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6. 艺术欣赏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7.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进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专注程度。
2. 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对于绘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评价学生对绘画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结语:通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绘画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观察和描绘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材教案

2023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材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色彩及其运用- 研究基本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色彩-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基本颜色- 绘画活动:用基本颜色完成简单涂色作品2. 第二单元:认识绘画工具- 介绍绘画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实践操作:使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线条绘画3. 第三单元:表达自然景物- 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研究描绘基本形状和轮廓线- 绘画活动:利用基本形状和颜色完成简单自然景物的绘画作品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画作,引导学生认识基本颜色并讨论不同颜色的特点。
2. 第一单元教学:- 介绍基本颜色及其代表的意义,并示范涂色技巧。
- 学生自行选择不同颜色的水彩笔进行涂色练。
- 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并展示自己的创作。
3. 第二单元教学:-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绘画工具的名称及用途,并示范正确使用方法。
- 学生使用铅笔、毛笔等进行简单线条绘画。
- 学生交流作品,并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
4. 第三单元教学:- 带领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引导他们描绘基本形状和轮廓线。
- 学生使用颜色笔完成自然景物的绘画。
- 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就绘画过程及表达感受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作品的完成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作品、听取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价。
- 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各自作品,提供具体改进建议和鼓励。
教学资源- 画笔、纸张、颜料、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展示画作及教学实例- 自然景物图片等视觉教学辅助材料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观察和模仿自然景物,进行实地绘画活动。
- 组织小组合作绘画比赛,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等,拓展视野和艺术欣赏能力。
参考资料-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材》教材及教辅。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表格)课程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在美术上册中全面发展其创造力和艺术技巧。
教案以培养学生观察力、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练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单元一:色彩的世界课时安排1. 课程名称:色彩的基本认识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基本的色彩概念,比如红、黄、蓝等。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颜色物体进行交流和讨论。
2. 课程名称:色彩的合理搭配时间:1课时内容: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和搭配颜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绘画和练来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表达方式。
3. 课程名称:色彩的魔力时间:1课时内容:研究如何利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来感受色彩的魅力。
单元二:线条的表达课时安排1. 课程名称:线条的类型和运用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线条的基本类型,如直线、曲线等。
通过绘画和观察来练线条的表达。
2. 课程名称:线条的情感表达时间:1课时内容:培养学生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能力。
通过观察、仿造艺术作品和自由创作来锻炼线条表达的技巧。
3. 课程名称:线条的组合与创作时间:1课时内容:教授学生如何将不同类型的线条组合起来创作新的图案和形象。
通过绘画和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单元三:形状的探索课时安排1. 课程名称:形状的基本认识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常见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和绘画形状来帮助学生理解形状的特征和表达方式。
2. 课程名称:形状的组合和变化时间:1课时内容: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组合和变化形状创作新的图案和形象。
通过绘画和创作来锻炼学生的形状认知和创造能力。
3. 课程名称:形状的空间感时间:1课时内容:研究如何运用形状来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通过观察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来理解形状的空间运用。
单元四:质感的描绘课时安排1. 课程名称:质感的感受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质感的基本概念和描绘方式。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第二课:线条与形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形状,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物体和空间的能力。
3. 第三课:色彩与构图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进行构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构图表现主题和情感的能力。
4. 第四课: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学会运用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和技法表现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的能力。
5. 第五课: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教材、绘画材料、示范作品、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认识基本图形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和创作。
7. 第七课:手绘创作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绘的基本技巧,如勾勒、涂抹、渲染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手绘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图形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教材。
- 课件:准备包含各种基本形状和颜色的图片。
- 工具: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形状和颜色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并与之前展示的图片进行比较。
3. 讲解图形基本形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常见的图形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标注其名称。
4. 游戏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形状辨认游戏,出示不同形状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辨认并说出名称。
5. 小结:教师总结各个基本形状的名称,并让学生复。
第二课时1. 导入: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基本形状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一些具有不同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颜色。
3. 分类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颜色分类游戏,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根据颜色分类。
4. 创作活动:教师发放纸和彩色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自由创作一副画,可以使用他们所学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5. 展示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作品的形状和颜色特点。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创作。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事物。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利用剪刀、纸张和胶水等材料,创作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手工作品。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形状和颜色的拼图游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其对图形基本形状和颜色的掌握情况。
- 结合学生的自由创作作品和展示分享时的表现,评价其在创造性和想象力方面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我做的文具》教案新部编本 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做的文具》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铅笔造型,以及学生作品。
2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橡皮泥两种形式现各种文具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说明:本课采用音乐《糖果仙人舞》动画导入部分课题“我的文具”和卡通小盆友和文具图片,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开门见山,让学生读题并说说“我的文具”,然后动画切入本课重点“做”字,并用动画强调这个字,点全题的同时切中本课重点“我做的文具”,首先贴近了学生学习生活——文具,然后点明本课重点我“做”的文具,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个清楚明确的认知,便于本课教与学的共同目标的把握。
让“文具”和“做”这两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解决难点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1听欢快的糖果仙人舞曲带来通话世界里的谁?他们的飞行工具是什么?生:小铅笔师:你们熟悉铅笔吗?生:熟悉,每天学习写字都要用师:大家说说除了铅笔还有什么文具陪伴你们每天的学习?出示:“我的文具”生:橡皮,小刀,彩笔,文具盒,尺子等师:这些文具里谁陪你们的时间最长啊?生:铅笔,水彩笔,文具盒。
师:这节课我们来动手“做”我的文具好不好呢?(课件打出“做”,切入正题二引导阶段(一)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对本课学习重难点有充分认知。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二年级的哥哥姐姐在你们这么大时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生:赞叹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生:做的很像,很漂亮。
师:想不想跟他们做的一样好或者超过他们?生:想师:有没有信心比一比?(注意激发竞争的信心)师:信心足不足?大声点?(二)要想参加这场比赛就要掌握技术要领,如何用橡皮泥来做一只小铅笔呢?1 搓——圆柱法搓一个圆柱形做铅笔的身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引言1.1 教学背景1.1.1 美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1.1.2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特点1.1.3 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1.2 教学目的1.2.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1.2.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1.2.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1.3 教学方法1.3.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1.3.2 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1.3.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二、知识点讲解2.1 美术基础知识2.1.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2.1.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2.1.3 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2.2 绘画技巧2.2.1 水彩画的画法2.2.2 油画的画法2.2.3 国画的画法2.3 美术作品欣赏2.3.1 分析经典美术作品的风格和特点2.3.2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3.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三、教学内容3.1 色彩的认识与运用3.1.1 认识基本色彩3.1.2 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3.1.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调色的技巧3.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3.2.1 学习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3.2.2 学习形状的构造和运用3.2.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技巧3.3 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3.3.1 学习画面构图的平衡和对比3.3.2 学习画面构图的节奏和韵律3.3.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4.1.2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风格和特点4.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2 技能目标4.2.1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4.2.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2.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3 情感目标4.3.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4.3.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3.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5.1.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5.1.3 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5.2 教学重点5.2.1 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5.2.2 绘画技巧的提高5.2.3 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准备各种美术用品,如画纸、颜料、画笔等6.1.2 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美术作品和教学视频 6.1.3 准备教具模型,用于演示绘画技巧和构图原则6.1.4 准备教学挂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自带画纸、颜料、画笔等美术用品6.2.2 学生自带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用于创作6.2.3 学生自带美术作品,用于分享和交流6.2.4 学生自带彩色纸张,用于制作美术作品6.3 教学环境准备6.3.1 教室布置:布置一个舒适的绘画环境,如摆放画架、画纸等6.3.3 教室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6.3.4 教室安全:确保教室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受伤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美术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7.1.2 展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7.1.3 提问学生关于美术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7.1.4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7.2 知识讲解与示范7.2.1 讲解美术基础知识,如色彩、线条、形状等7.2.2 示范绘画技巧,如水彩画、油画、国画等7.2.3 分析经典美术作品的风格和特点7.2.4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7.3 实践操作与指导7.3.1 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3.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发挥创造力7.3.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7.3.4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作品,培养合作意识八、板书设计8.1 美术基础知识8.1.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8.1.2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8.1.3 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8.2 绘画技巧8.2.1 水彩画的画法8.2.2 油画的画法8.2.3 国画的画法8.3 美术作品欣赏8.3.1 经典美术作品的风格和特点8.3.2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8.3.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九、作业设计9.1 绘画练习9.1.1 让学生完成一幅水彩画作品9.1.2 让学生完成一幅油画作品9.1.3 让学生完成一幅国画作品9.2 美术作品欣赏9.2.1 让学生选择一幅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9.2.2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9.2.3 让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9.3 创作表达9.3.1 让学生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9.3.2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意图9.3.3 让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教学反思10.1.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10.2 拓展延伸10.2.1 推荐一些美术相关的书籍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10.2.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10.2.3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以便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
通过本套教案的研究,学生将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各种绘画技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了解并运用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技巧。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部编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的全部课程内容,共计10个单元。
单元一:认识绘画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堂活动1. 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使用线条表达感受,绘制简单的线条画。
单元二:用色彩表达感受本单元旨在教授学生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课堂活动1. 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带领学生进行色彩的分类和混合实验。
3. 绘制简单的彩色作品。
单元三:认识画面构成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画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课堂活动1. 展示一些画面构成规律明显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画面构成的兴趣。
2. 带领学生观察并分析画面构成的要素,绘制简单的画面构成作品。
单元四:认识素描本单元旨在教授学生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课堂活动1. 展示一些素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素描的兴趣。
2. 带领学生研究素描的基本线条和阴影表现方法,绘制简单的素描作品。
(以下单元内容省略)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1. 常规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
2. 个别评价:针对学生的个别表现进行评价,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2. 著名画家的作品图片、视频等资源。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充分体验美术的乐趣,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神奇的口袋第二课:大家都来做第三课:彩线连彩点第四课:淅沥的小雨第五课:闪烁的烟花第六课:美丽的印纹第七课:纸风铃第八课:鱼儿游游第九课:我在空中飞第十课:我的新朋友第十一课:鲜花送老师第十二课:我做的文具第十三课:会动的小纸人第十四课:繁忙的交通第十五课:乘上列车去画画第十六课:童话里的小屋第十七课:会滚的玩具第十八课:动物王国第十九课:办年货第二十课:动植物欣赏第一课:神奇的口袋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首次上美术课,主要是认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
用美术用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各种想法。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
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激趣导入:“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这里面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一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

部编一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引言本文档是一份完整版的部编一年级美术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有条理地准备和进行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
本教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需求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艺术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启蒙: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如色彩、形状、线条等。
2. 视觉艺术: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并提供相关的技巧和指导。
4. 美术知识扩展:介绍有关美术史、艺术家和流派的知识,增加学生对艺术的了解。
教学方法1. 视频展示:通过展示有关艺术作品和技巧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2.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的示范,并解释相关技巧和步骤。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
4. 个性表达: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教学评估1. 作品展示: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选。
2. 口头表达: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3. 视频记录:教师可以录制学生的艺术活动和表现,作为评估的参考依据。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艺术品展示: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品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和欣赏。
2. 绘画和手工艺术材料:准备各种绘画和手工艺术所需的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 视频教学资源:准备一些优质的艺术教学视频,用于教学展示和指导。
结语本教案通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的美术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艺术才能。
希望教师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教案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愉悦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年级上册2011——2012第一学期美术教案第1课:神奇的口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具学具: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上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猜或用手摸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1、剪刀2、蜡笔3、水彩颜料4、水笔5、钢笔6、铅笔7、毛笔8、油画笔9、橡皮泥10、剪刀11、毛笔12、印13、各种彩卡等(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四)作业要求: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五、收拾整理第2课:大家都来做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
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1、思考与讨论阶段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
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
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第3课:彩线连彩点教学目标: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二、欣赏作品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1、请学生思考: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五、收拾整理第4课:淅沥的小雨教学目标:1、用一组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用有方向性的线条表现雨滴。
2、遮挡关系的处理。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雨点儿落下来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避雨的?2、请学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遮挡关系3、下雨时,我们的城市是怎样的情景?4、下雨时,你最喜欢的或最讨厌的事是什么?(二)欣赏图片看看书上的图片,选你喜欢的一幅说几句话?二、发展阶段:(一)启发想象,激发情感1、听故事并补充完整(挂图拼贴)热热的太阳烤着大地,白云没精打采地飘来飘去。
明明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
哎呀!天空怎么突然暗下来了?呀!下雨了!……谁来添画落下的雨点儿?想一想,明明怎么办?或者你怎样帮助明明呢?2、请学生为明明添画雨具。
(二)观察分析: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来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了?(三)鼓励创作:你想画雨中的什么呢?(四)提出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时的情景,画名叫淅沥的小雨。
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涂色。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四、作品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评。
你喜欢谁的画?五、课后拓展:谁知道,天上落下的雨点儿到哪去了?六、宣布下课第5课:闪烁的烟花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三、讲授新课: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2、欣赏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
(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
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2、教师评析。
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六、课后拓展:用多种形式、材料表现烟花第6课:美丽的印纹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具学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用自然界中有文理的物品,通过尝试敲印,找到出现纹理效果的原因——物体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2、发展阶段:(1)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三、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四、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五、课后拓展: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第7课:纸风铃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难点:1、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2、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
教具学具:纸杯、纸盒、小挂饰、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彩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2、发展阶段:师问: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试问: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制作方法与步骤:(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师问: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五、课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第8课:鱼儿游游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学重、难点:1、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欣赏故事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
有一天……当鱼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2、发展阶段:师说: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师总结: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师说: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