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纪》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感想

根据老师提供的书目读了很多的书《美国城市的死与生》《明日的田园城市》,有很多的感悟,犹王军的《城记》映象颇深。赶图时听过《晓说》中高晓松老师以邻居的身份谈过梁、林两位先生。对两位先生的出身和后来的人生经历对比感触良多,结合书中的内容写了一些感想。

书中作者王军是一位清华建筑系毕业的一名学者,从一名建筑文物学者的角度讲述了北京(北平)的一些城市变迁和梁陈两位先生在这段历史飘摇中的努力和无奈。三百五十余页的文章开头便提及了近代中国慧莫能说的一段历史——文化大革命。开篇中提到了一段历史充分道出了这段时间的心酸:

开国大典之际国民党飞机原预定将轰炸天安门。后蒋介石思考再三,最后一句“我不能作中华民族的罪人”,而临时放弃轰炸。虽事实真伪尚可推敲,但毕竟国民党没去轰炸北京城。而当时国民党还是有此制空能力的。一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毛主席指示国家机关需呈分散状分布,也是考虑到避免被集中轰炸。

《城记》对共产党找人圈地图一事有详细记载。所找之人,即是梁思成。梁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孟子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但最可笑、最可悲的竟是,北京城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历经异族统治、战乱多年的幸存者。没毁在日本鬼子手里、没毁在国共炮火之中,竟然是毁在其所迎的“王师”的城建过程中。

回顾这一段历史,将镜头拉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战争洗礼的老北京终于迎来了它新的光明。梁思成先生怀着对祖国建设的一腔热情,选择留在中国,守护这些他努力了一生的东西。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先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对于建筑的认识的认识来自于当时建筑思想激烈碰撞的美国,同时回国后又研习了中国的传统建筑,远赴深山,考察古迹,于草庐陋巷中修订了《中国建筑史》,对于北京城的热爱和规划发展的认识远胜过所有人。

然而在北京城该如何建设的问题上,真正的问题出现了。与国共内战时的决议不同的是,党中央希望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甚至不仅要大量兴建新建筑,还要对古建筑进行改造,这样不仅显示出社会主义推翻封建统治的魄力,而且也省去了新建城市的麻烦,同时又与毛主席于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暗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方向上,看似美好的政治寓意在梁思成先生眼中或许并不符合北京这座布局匀称明朗的古城应有的前途命运,在现在看来也不符合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梁思成先生与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的是《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历史上所称的“梁陈方案”。在北京市的都市规划中,梁思成和陈占详提出完整保护旧城,而行政中心则选在西郊,另建一座新城。这个方案,从规划学来看,保留老城,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部分人的精神寄托,而新城作为现代城市人群的生活工作的场所,根据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建筑设计的思想重新规划城市的布局,保证了新城的活力和老城的文化,体现了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即便是现在的人们看来也是十分科学的。

而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苏联同志们对于中国领导的影响力、计划经济体制、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个人权威,直接导致了该方案的搁浅。一时间政治热情席卷了百废待兴的中国,未经详尽规划建设就开始了,旧城保护更新被认为是将封建残余作为博物馆把玩欣赏,勉强接受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提出降低建筑物高度、加盖与古建筑风格相似的屋顶也成为一种反动和低头,生发“思古幽情”的城墙也灰飞烟灭。

诚然,受经济条件所限,战争刚刚结束的中国或许不足以兴建新的行政中心,在国外留学多年、又游览欧洲各国的梁思成先生带来的新思想或许一时间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仅凭一时的冲动而损毁旧城遗产,这样的失误让现代人为之扼腕叹息。而回归现实本身,现在的北京城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暴露出弊端,城市的环线宛若早餐摊上的煎饼,被摊到了七环,建设城市的第二中心被提出,“皇城”中的人们在经历了60年的拥堵和嘈杂后急不可

耐的想要从中挣脱出来,用“天理昭昭”形容可能并不合适,但是这座古皇城的发展仿佛印证了“梁陈”理论的正确性。

抛开书籍本身,回看明国时期的北京城,还是明清的老皇城布局,“九经九纬,前朝后舍,左祖右社”所有的建筑围绕故宫布局,集中体现皇权,城内的排水设施和路政设施颇为的落后,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中可以窥见当时北京东城区除了胡同和大院外的一些阴霾。

最近有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以及他的反驳文《你欠所有的北京孩子们一人五套房》,文章虽说有很多哗众取宠、煽风点火之嫌,但是也写出了很多在现在的大时代背景下2000w北京人生活的窘迫境遇。商务区向城市中心聚集,寸土寸金的地皮把无数的居民越挤越远。每天早晨,无数的人群从不同的方向,借助五花八样的工具,在嘈杂和拥堵中涌向市中心;一天的劳碌后,没有时间享受市中心的繁华,就逃也似的远离了市中心,回到了自己市郊的住所,这2000w中的很大部分,无法完整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一切,文章中提到的,每个老北京人都靠着自己名下的5套房在北京城中享受这首都的生活,而2000w中的其他人只是假装自己生活在这里,生活在北京,假装自己是这2000w中的老北京人。也许文章说的稍显武断,甚至让一些北京人觉得是信口雌黄,但是描述的现象表现出了现实的无奈——先来的人享受着城市的发展带来的便利,后来的人被动地承受城市发展带来弊端。

结合简.雅各布斯先生的《美国城市的死与生》,城市发展的其他的问题也随处可见。书中的有一段话经常被人提及,说的是:

在纽约东哈莱姆有一个住宅区,那儿有一块很显眼的长方形草坪,它成了那里居民的眼中钉。这个草坪的问题被提出来的频率如此之高,使得一位经常往来那里去的社区工作者惊讶不已,无意间他发现居民非常讨厌那块草坪,并催促把它铲掉。当他询问原因时,通常回答是这样的:“这有什么用?”或“谁要它?”最后,有一天一位能说会道的居民说出了完整的理由:“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推到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冲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

不被理解、不被需要、所谓多余的东西被城市的规划者们强加给了这些城市发展的牺牲品,规划者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阳春白雪的高雅也难以被平民理解。举我家乡的例子,我姑姑家房子买在金华的丹溪路,位置不算市中心,但是交通还算便利,还拥有一座相对不错的城市中心公园,丰富的功能设施,曲径通幽的游步道,同时只供周围的一个小区和一片别墅区共同使用,不会让人感觉拥挤。入住时小区东向的道路连接的还是一片荒地,车流稀少,但是环境还算清幽。当时开发商承诺是要一座跨江大桥,会对当地的交通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当跨江大桥建成后,随之而来的大量噪声和高速的车流冲淡了原本小区建造时营造的氛围,失去了小区的一部分特点。同时作为小区的附属设施,中心公园也没有起到自己的作用。由于小区的地段相对不算繁华,与城市中心区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相对来说入住的人群大多为“一般员工”,他们都对公园的艺术品质要求并不是很高,打工者根本没时间去,土著居民更喜欢坐在自家楼前,吹吹风跟邻居唠唠,并且小区内环境本身就已经很好,很舒适了,他们才不愿意走那么老远,出了小区,再穿越一条6车道的道路,小心翼翼地回避来往的车流,然后去那个花园散心,就连小区正门的游步道都比这个中央公园有吸引力,因为他满足了住户对活动场地的几乎所有要求:路程短、通风凉快、安全干净、又有足够的场地和自由开展各种活动。。。。。。所有的这些,都充分的说服任何想要去喧嚣中央公园的人,告诉他们,原本的中央公园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这个小区的居民变得逐渐鸡肋。新桥的开通,车流的激增,使得原本位于城市一角的“世外桃源”突然和城市的大环境融合了起来,繁忙的车流带来的不仅是道路两旁的人气,同时也割裂了城市公园和小区之间的联系,安全性、便捷性,甚至是公园的空气质量都大大降低了公园的吸引力,使得公园变得无足轻重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