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第四节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农田中,作物茎叶参杂,高低不一,构 成一个茎叶和空气“混处”的物质层,而 不是连续单一的物质交换面。因此,我们 把气层和土层的交界面称为内活动面,把 作物茎叶最密集的高度近似地看作是气层 和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外活动面。
1
2
作物高 度 ຫໍສະໝຸດ Baidu活动 面
内活动 面
活动面和活动层 1 夜间温度分布 2 昼间温度分布
• (二)农田中温度的分布 • 农田中温度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农田辐射和
乱流交换状况。在作物生育初期,植株矮 小,对地面覆盖不大,不论白昼或黑夜, 农田温度分布和变化与裸地基本相似。即 昼间离地面愈近的地方温度愈高,夜间相 反。
• 作物封垄后的生长盛期,茎高叶茂,农田 外活动面逐渐形成,这时株间和株顶的空 气交换受到枝叶阻挡,株间乱流交换大为
• RT=P+PT+B+LEC+LA+QT+QC
• 由于LA、QC、QT、PT的数值都很小,可 以忽略不计,所以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 RT=P+B+LEC • 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方程与裸地热量平衡
方程形式上相同。所不同的是表现在各个 分量上的大小。例如,生育期盛期的麦田, 白昼活动面上所得的RT,有50%消耗于 LEC,37%消耗于P,13%消耗于B。而在 水稻田中,白昼LEC占RT的97%,P反向活 动面输送9%,B占RT的12%。
• 二、农田小气候
•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一种特 殊小气候。它既是人工小气候,又是低矮 植被小气候。从农业气象的角度来看,农 田小气候应该包括从地面到1.5~2.0米内贴 地气层条件和浅层土壤的气候条件。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中的作物种类,生 长密度和高度、长势、长相以及所采取的 农业技术,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能促进农 田小气候朝着生产需要的方向发展,有利 于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
• 减弱的速度和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有密切的 关系;如果植株密度不足,单株净光合强 度较高,但漏光损失大,光能利用不充分 总产量往往不高。如果植株过密,光强随 植株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弱,单株往往生 长不良,总产量也不高。据实验及测算, 冠层对光截获并非愈大愈好,其上限不得 超过95%,因此,作物的栽培密度要适中, 以保证株间光强的分布能有适当的比例, 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 三、农田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由于小范围地表状况和性质的不同,所引起下垫 面辐射收支的差异,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辐射因 素(能量基础)。
• (一)农田的辐射交换
• 射入作物层中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植株密度和叶 片排列方式的不同,每个叶片所受太阳辐射,反 射辐射以及长波辐射交换都有明显差异,叶片朝 上的一面,不但接受来自上方的太阳辐射和散射, 而且受到上层叶片背面的再反射和长波辐射的影 响,同时叶片背面要受到下层叶片和土面反射中 来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总之,在农田 作物层中,辐射交换具有多次反射或辐射的特点。
• (二)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 • 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的变化,是引起活动面温度
变化的直接原因,而活动面温度变化,又是邻近
• 裸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为R=P+B+LE(见第一 篇第二章)。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公式较为复杂, 辐射差额还有一部分消耗于作物的光合作用LA, 作物体增温QT,茎叶传导的热量QC,活动面向 土面的乱流交换量PT和农田总蒸散(土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之和),耗热LEC,于是,农田活动面的热
RT 100
LE
c
P
50
37
B
13 麦田
RT
LE
100
c
97
P 9
B
12 稻田
热量平衡示意图
• 四、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 农田中光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植株高度和 密度,以及叶层分布,叶片倾角与方位等, 无论哪一层叶片,光线主要来自上方直射 光,其次为散射光,而来自下面的反射光 是比较微弱的。一般而言,光的强度在植 株间的分布是随植株高度的降低而减弱的。 在枝叶最密集处减弱最为明显。
• (四)农田中风的分布
第四节 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
• 一、小气候
• 小气候是指在局部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条 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局地贴地气层和土壤上 层气候的总称。它一般只表现在个别气象 要素值上的差异和个别天气现象上,并不 影响和反应至大型的天气状况上。小气候 在贴地气层中(2~3米以下)表现得最为显著, 离地面愈远愈减弱,至一定高度上,就显 示不出,而和大气候现象完全相同了。
• (二)农田的乱流交换
• 乱流是一种空气微团的不规则的弯弯曲曲 的杂乱运动,通常以微小旋涡的形式出现。 乱流运动所引起的能量、热量、水汽、二 氧化碳和尘埃等物质的输送交换量是较大 的。但乱流运动的尺度(强度)与空气平流相 比还是很小的,因此它所引起的水平方向 的能量和物质输送,一般可忽略不计,而 它所造成的垂直交换量却十分重要,不能 忽视。
• 农田中的乱流运动,是由热力和动力两种 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昼温度垂直梯度 较大上下冷热差异显著,热力因素起主导 作用;而夜间或阴天,动力乱流上居首位。
• (三)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 1活动面和活动层
• 凡能进行辐射作用吸收和放射热量,从而 引起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变化的表面,称 为活动面。裸地,土面就是活动面;水域,
降低,原来地面的吸热和放热作用,逐渐 被农田外活动面所代替。因此,白昼最高 温度和夜间最低温度出现的高度由地面转 移到外活动面以上,在作物生长后期,茎 叶枯萎脱落,农田中温度分布和生育初期
• (三)农田中湿度的分布
• 农田中湿度的分布与变化,除决定于空气温度和 农田蒸发外,还与乱流交换强度有关。昼间空气 乱流使水汽从蒸发面向上输送,而夜间空气乱流 使水汽流向作物层,并凝结为露或霜。农田中相 对湿度的分布,在作物生育初期,和裸地差不多, 不论昼夜,相对湿度都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 到了作物生育盛期,白天,在茎叶密集的外活动 面附近,相对湿度最高,内活动面次之;夜间, 内外活动面的气温都比较低,株间相对湿度,在 所有高度都比较接近。到了生育后期,白昼相对 湿度和生育中期的相近;而夜间地面温度较低, 最大相对温度又重新出现在地表附近。
1
2
作物高 度 ຫໍສະໝຸດ Baidu活动 面
内活动 面
活动面和活动层 1 夜间温度分布 2 昼间温度分布
• (二)农田中温度的分布 • 农田中温度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农田辐射和
乱流交换状况。在作物生育初期,植株矮 小,对地面覆盖不大,不论白昼或黑夜, 农田温度分布和变化与裸地基本相似。即 昼间离地面愈近的地方温度愈高,夜间相 反。
• 作物封垄后的生长盛期,茎高叶茂,农田 外活动面逐渐形成,这时株间和株顶的空 气交换受到枝叶阻挡,株间乱流交换大为
• RT=P+PT+B+LEC+LA+QT+QC
• 由于LA、QC、QT、PT的数值都很小,可 以忽略不计,所以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 RT=P+B+LEC • 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方程与裸地热量平衡
方程形式上相同。所不同的是表现在各个 分量上的大小。例如,生育期盛期的麦田, 白昼活动面上所得的RT,有50%消耗于 LEC,37%消耗于P,13%消耗于B。而在 水稻田中,白昼LEC占RT的97%,P反向活 动面输送9%,B占RT的12%。
• 二、农田小气候
•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一种特 殊小气候。它既是人工小气候,又是低矮 植被小气候。从农业气象的角度来看,农 田小气候应该包括从地面到1.5~2.0米内贴 地气层条件和浅层土壤的气候条件。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中的作物种类,生 长密度和高度、长势、长相以及所采取的 农业技术,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能促进农 田小气候朝着生产需要的方向发展,有利 于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
• 减弱的速度和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有密切的 关系;如果植株密度不足,单株净光合强 度较高,但漏光损失大,光能利用不充分 总产量往往不高。如果植株过密,光强随 植株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弱,单株往往生 长不良,总产量也不高。据实验及测算, 冠层对光截获并非愈大愈好,其上限不得 超过95%,因此,作物的栽培密度要适中, 以保证株间光强的分布能有适当的比例, 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 三、农田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由于小范围地表状况和性质的不同,所引起下垫 面辐射收支的差异,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辐射因 素(能量基础)。
• (一)农田的辐射交换
• 射入作物层中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植株密度和叶 片排列方式的不同,每个叶片所受太阳辐射,反 射辐射以及长波辐射交换都有明显差异,叶片朝 上的一面,不但接受来自上方的太阳辐射和散射, 而且受到上层叶片背面的再反射和长波辐射的影 响,同时叶片背面要受到下层叶片和土面反射中 来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总之,在农田 作物层中,辐射交换具有多次反射或辐射的特点。
• (二)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 • 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的变化,是引起活动面温度
变化的直接原因,而活动面温度变化,又是邻近
• 裸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为R=P+B+LE(见第一 篇第二章)。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公式较为复杂, 辐射差额还有一部分消耗于作物的光合作用LA, 作物体增温QT,茎叶传导的热量QC,活动面向 土面的乱流交换量PT和农田总蒸散(土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之和),耗热LEC,于是,农田活动面的热
RT 100
LE
c
P
50
37
B
13 麦田
RT
LE
100
c
97
P 9
B
12 稻田
热量平衡示意图
• 四、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 农田中光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植株高度和 密度,以及叶层分布,叶片倾角与方位等, 无论哪一层叶片,光线主要来自上方直射 光,其次为散射光,而来自下面的反射光 是比较微弱的。一般而言,光的强度在植 株间的分布是随植株高度的降低而减弱的。 在枝叶最密集处减弱最为明显。
• (四)农田中风的分布
第四节 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
• 一、小气候
• 小气候是指在局部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条 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局地贴地气层和土壤上 层气候的总称。它一般只表现在个别气象 要素值上的差异和个别天气现象上,并不 影响和反应至大型的天气状况上。小气候 在贴地气层中(2~3米以下)表现得最为显著, 离地面愈远愈减弱,至一定高度上,就显 示不出,而和大气候现象完全相同了。
• (二)农田的乱流交换
• 乱流是一种空气微团的不规则的弯弯曲曲 的杂乱运动,通常以微小旋涡的形式出现。 乱流运动所引起的能量、热量、水汽、二 氧化碳和尘埃等物质的输送交换量是较大 的。但乱流运动的尺度(强度)与空气平流相 比还是很小的,因此它所引起的水平方向 的能量和物质输送,一般可忽略不计,而 它所造成的垂直交换量却十分重要,不能 忽视。
• 农田中的乱流运动,是由热力和动力两种 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昼温度垂直梯度 较大上下冷热差异显著,热力因素起主导 作用;而夜间或阴天,动力乱流上居首位。
• (三)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 1活动面和活动层
• 凡能进行辐射作用吸收和放射热量,从而 引起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变化的表面,称 为活动面。裸地,土面就是活动面;水域,
降低,原来地面的吸热和放热作用,逐渐 被农田外活动面所代替。因此,白昼最高 温度和夜间最低温度出现的高度由地面转 移到外活动面以上,在作物生长后期,茎 叶枯萎脱落,农田中温度分布和生育初期
• (三)农田中湿度的分布
• 农田中湿度的分布与变化,除决定于空气温度和 农田蒸发外,还与乱流交换强度有关。昼间空气 乱流使水汽从蒸发面向上输送,而夜间空气乱流 使水汽流向作物层,并凝结为露或霜。农田中相 对湿度的分布,在作物生育初期,和裸地差不多, 不论昼夜,相对湿度都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 到了作物生育盛期,白天,在茎叶密集的外活动 面附近,相对湿度最高,内活动面次之;夜间, 内外活动面的气温都比较低,株间相对湿度,在 所有高度都比较接近。到了生育后期,白昼相对 湿度和生育中期的相近;而夜间地面温度较低, 最大相对温度又重新出现在地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