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雾凇》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雾凇》课堂教学实录

《雾凇》课堂教学实录

《雾凇》课堂教学实录《雾凇》课堂教学实录一、课前沟通,拉近距离师:同学们,我姓陈,你们就称呼我为陈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板书)要多读书,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下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出示第2小节的内容)【点评:简洁有效的导入,很快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节省了时间,为后面感悟雾凇的形成过程做了有效的铺垫,同时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有效引导,凸显重点生:自由第2小节(第1遍)。

师:读得不错,再读一遍第2小节。

生:自由读第2小节。

【点评:此处,陈老师并未按照我们一般常规的模式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而是尊重学生,让生自己读,目的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课文读通。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雾凇奇观发生在什么地方呢?生1:吉林。

师:现在就让我们搭上时光的快车到吉林,你想什么时候去吉林?【点评:儿童化的语言,很快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生觉得很新奇,营造了一种积极想去吉林看雾凇的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生2:冬天。

师:一般是几月份?生2:十一、二月份。

师:书上怎么说的?生2:当年_月至第二年2月间。

师:一定要在生:严寒季节。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第2小节。

(播放抒情的背景音乐)读读,说说你看到什么?【点评: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适时播放背景音乐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感情迸发。

】生:不由自主地齐读。

师:打断一下,什么是自由读?生3:自己读自己的。

师:对。

生: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

【点评:让学生分清自由读与齐读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齐读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思维,而自由读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既尊重了学生,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来读。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雾凇教学实录

雾凇教学实录

《雾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3、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中理解一、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真正体会到吉林雾凇是奇观。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板书“雾凇”,直接导入,理解“雾凇”这个词语的意思。

二、检查自读。

1、教师自读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评价老师的自读情况。

教师有意将“畔”“堤”两个字音读错,让学生发现并纠正。

2、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师生共同认识并区分“凝”和“零”。

3、齐读第三自然段,巩固“缭”“琼”的认读。

三、默读,寻找中心句。

学生找出后将这句话改为: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找出中心词“奇观”,理解“观”的意思。

四、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不该出现雾凇的季节出现了雾凇——奇特)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不该出现雾凇的地方出现了雾凇——奇特)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色彩纯净透亮,不同与普通的雾凇——美丽)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

(零下30度,在琼枝玉树间漫步,且雾气缭绕——壮美)五、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这句诗不是写春天的,从“忽如”可以看出。

2、诗句运用了比喻,把大雪纷飞挂满枝头的景象比作千万棵梨花盛开。

六、指导朗读一、三两个自然段。

七、写字指导与训练。

六个左右结构的字不写,写另外的四个字。

教师指导写“零、氏”。

学生描红、抄写“零、氏、雾、幕”。

八、结课。

同学们,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而吉林雾凇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个。

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课下从第二自然段寻找答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3.雾凇(课堂实录)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3.雾凇(课堂实录)

《雾凇》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是多么想念春天的温暖啊!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春天的使者——梨花(多媒体出示梨花图)。

看到这美丽的梨花,你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吗?生:雪白雪白的。

鸟语花香师:老师还想到一句诗,谁来读?生:忽如一夜——师:这是岑参的一首读,我们看?师读岑参诗,是写的是梨花?生:是写的八月的雪。

师:岑参以奇特的联想,把大雪纷飞的景象比作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美景,使这句诗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雾凇》一课,也引用了这句诗。

齐读课题。

生:雾凇。

师: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什么地方写了雾凇。

生读课文。

二、新授。

师:他写的是什么呢?生:树。

我觉得是冬天的雪。

我觉得是霜。

师:嗯,有一点沾边了。

到底写的是什么呀?再读一读。

生:我觉得是霜花。

师:吉林的雾凇,它是它的美,到文中字里行间去找一找哪些词写了它的形态美,颜色美。

生学生读课文。

师:你从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感受到形态和颜色美?生:洁白晶莹,感受到很白。

师:我把这个词写黑板上。

一起写,洁白晶莹。

还有其他词语吗,第一自然段。

生: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哪些东西让你想到银光闪烁?生:星星,宝石。

师:我们把银光闪烁也写到黑板上。

这两个词写出了雾凇的颜色美,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教师修改了一下。

松花——生读。

如宝石般银光闪烁如钻石般如星星般师:多美呀,像宝石、钻石、星星,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文中去读,读出这种感受。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起。

生: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就是吉林雾凇奇观呀。

还有哪些地方。

生:第三小节,千姿百态,我感受到很多。

师:道不完的姿态,我们把这个词语写到黑板上。

姿字是女字底,注意这一横要长点,托着上边。

第三自然段还有哪些词?生:晶莹剔透。

师:我们也把这个词也写到黑板上。

一起读读这个词。

师:用这个句式表达出来。

有的——有的——还有的——学生练习。

生:人们漫步在——有的如钻石般洁白晶莹,有的师:他发挥了他的想象,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呀?生:我想说这些树很美。

苏教版四上《雾凇》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苏教版四上《雾凇》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苏教版四上《雾凇》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咱们这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最冷时,一样气温都在多少度啊?(零下10℃以下),这时候会显现什么景象呢?(生:小河结冰、天寒地冻、雪花飘飘……),但是,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却有一座如此的都市:每年冬季,它的气温大约有两个多月都在零下20℃以下,确实是如此,从那个地点穿越而过的松花江水却依旧奔流不息,临寒不冻,江面上一点儿冰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在这座都市中就形成了一道专门奇异的景观,你明白是什么吗?——吉林雾凇!(课件出示雾凇图片)师:这节课一起来学习《雾凇》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2.雾凇师:大伙儿请观看那个“雾”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生:我觉得用加一加的方法比较容易记住它。

师:你真会学习!师:齐读课题!2.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观赏雾凇,第一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形,有信心吗?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形。

1.出示生字新词:奇迹覆盖凝聚充满蒸腾缀满埋住洁白晶莹零下30摄氏度琼枝玉树树影模糊雾气缭绕俗称树挂师:让我们抢先给它们打个招呼吧?自由读。

生读。

师:谁先来读一下?生1:……师:他读得如何样?谁来评判一下?生2:他把“埋住”的“没”的音读错了。

师:你听得真认真!“没”那个字是个多音字,在那个地点读“m ò”。

谁还想读?生3:……师:你读得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读。

2.师:有难度的来了!出示长句子:(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聚而成。

(2)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师:指生读。

生:他预习得真棒,读得专门正确。

生2读:……师:谁来评判?生评判:他读得也专门流利,确实是声音太小了。

师:是啊,我们要声音响亮地展现自己。

师:下面把以上词语和长句子放进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吗?先练一练。

指生读(4人,第二段2人)。

《雾凇》教学实录

《雾凇》教学实录
的 四字 词 语 吗 7 生 : 光 闪 烁 美 丽 动 人 洁 白 晶莹 千 姿 百 态 银
瑰丽 。 教 学过程 :
师 : “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壮 观 景 这 忽 千 的 象从 何 而来 呢 ? 文 第 二 自然 段 给 我 们 作 了介 绍 , 大 家 课 请 浏 览 第 二 自然 段 . 找一 找 .用 文 中 的 一 句 话 回答 这 个 问
向性 引 领 。 求 学 生 根 据 标 准 答 案 进行 自我检 查 与订 正 , 要
3在 朗读 中 领 略 大 自然 的 神 奇 与 伟 大 . 祖 国拥 有 . 为 这 样 的 奇 观 感 到 自豪 同 时 受 到 美 的 熏 陶 : 4继 续 指 导 有 针 对 性 的 课 文 预 习法 . 养 采 集 信 息 、 . 培 品 词析 句 、 读 圈 画 的能 力 默
过 . 后 面这 段 文 字 分 成 两 层 。 把
知 , 时感 受 到 汉 字 的诗 意 与 神 奇 。 】 同
2点 击 词 句 . 查 预 习 . 检
师 : 下 来 , l 就 来 欣 赏 那 闻名 天 下 的 吉 林 雾 凇 奇 接 P" l' fl ]
观 (P P r出示 雾 凇 组 图 ) 师 :你 能 在 最 短 的时 间 内从 文 中 找 到 形 容 这 些 雾 凇
教 学重 难点 :
看似平常. 实则 是 对 学 生 学 习 状 态 的 有 效 调 控 . 绝 了学 杜 生 思 想 游 离 于课 堂 之 外 的状 况 发 生。 】
3学 习第 二 自然 段 . ( ) 酌 首 句 . 体 感 知 1斟 整
学 习第 二 自然 段 . 合 语 境 理 解 词 语 . 结 了解 雾 凇形 成 的奇 妙 过 程 . 受 雾 凇 的 美 丽 动 人 , 略 大 自然 的神 奇 与 感 领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A17号选手:姜哲(山东省荷泽市实验小学)上课内容:四上《雾凇》时间:2010-12-2下午地点:南京市金陵河西会场实录:仓山一粟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带你们玩变脸的游戏,出示青看变脸了,变成清。

又变脸了,蜻,怎么读。

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你知道这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许多不同的汉字。

看老师写个汉字。

写松怎么读凇看这个字与什么有关生:树,师:看仔细了生:水师:看我怎么变,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呀生:与冰有关师:把三点水的一点都给冻掉了。

老师给这个字找个朋友。

雾连起来读一读。

生:雾凇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雾凇的文章,读课题。

请打开129页,注意雾字,认真描红生描红,老师提醒:坐姿正确,才能描得漂亮师:看着课题,我们继续猜。

谁能把雾与凇的两点水联系起来,什么是雾凇。

生:雾遇到冷的,就变成凇了二.新授。

师:读读书就知道了,难读的长句子特别多,大家要留心哟。

生读书,齐读了,老师提醒自己读自己的学生读得很投入,老师在个别指导,师:瞧同学们读书,那真叫一个认真,想不想让老师考考你们,这些词会读吗生:齐读词语。

师:请后面那个男孩子来读生读师:老师还没有教,你就会读了。

真了不起。

生:很响亮地读,被老师打断,不要声调都那么高才是好。

师:读得这么好,老师还有几个词要提醒大家注意。

江畔缀满缭绕我再增加点难度,你还能读准确吗生读。

指一名女生读。

当年这个字有一个字是读第四声,但这儿读第四声生:齐读师:当年的意思是,生:今年老师举了当月。

接着往下读词师:词语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一定也读得很好。

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打断了,漏字,畔。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画面。

请你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提示长句子。

‘雾凇俗称——老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师: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尤其是最后一句,最后一自然段,谁来读?像他一样一齐读。

《雾凇》教学实录——夏艳

《雾凇》教学实录——夏艳

《雾凇》教学实录——夏艳夏艳,1983年12月生于巢湖之滨,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教于农村小学,但从未因此放弃在语文教学上的追求。

2007年在庐江县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巢湖市“教坛新星”。

上课内容:《雾凇》上课地点: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馆22 雾凇(第一课时)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庐城镇中塘小学夏艳录入:紫雨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你都过去哪些地方?生:我还去过连云港的花果山生:我去过青岛,坐船在大海上遨游生:我觉得为我生活在这样的祖国里感到骄傲。

生: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生:我去过海南,海一望无际。

生:我去过雁荡山师:我们祖国的美景是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要到吉林去感受那银装素裹的世界。

师:请看老师写一个字。

(板书:松)这是什么字?生:松师:(添加两点水)我加了什么?生:你加了一点一提,这个字也念sōng师:“凇”是形声字,“松”是它的声旁,表示读音;“两点水”是它的形旁,表示意义,与冰有关。

我们往往会把它写成——生:三点水师:两点水表示什么?生:冰师: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等凝结成的冰晶。

所以是生:两点水。

师:我们一起来写雾。

上面一笔是什么?生:横折师:到底是什么?生:横钩师:见过吗?我们来见识一下。

(播放录像学生欣赏雾凇图片。

)师:这就是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并称的吉林雾师:想知道什么?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生:我想知道雾凇形成的是在哪一天?生:吉林那么大,雾凇在哪里?生:雾凇在什么条件下形成。

师:那么我们就走进课文,去探索去发现。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探寻这个美丽世界的奥秘吧。

预习过了,但希望你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真好!黑板上的生字词,谁来试一试。

出示词语:长堤凝结夜幕淹没零下30摄氏度俗称模糊江畔缀满吹拂缭绕指名读,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生:很好。

师:谁再来读。

生读去掉拼音。

《雾凇》教学实录、教学反思(11页)

《雾凇》教学实录、教学反思(11页)

《雾凇》教学实录(一)一师:每位同学在上语文课前要准备好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

生:(纷纷拿出笔记本和笔)师:(巡视检查)你准备的是“语文”笔记本吗?(一生用的是数学练习本,一生用的是英语练习本,另一生用的是一张白纸。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记笔记,所以每堂语文课前都要准备好专用的笔记本,并且是打开的,随时准备记录,明白吗?生:(齐)明白!师:现在,请你在笔记本上听写词语,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

生:(一生默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检查。

)师:同学们默得很认真,老师决定奖励一下(生期待),再默一个(生大笑):遇冷凝结。

(发现有学生默写不出)实在默不出的可以不默,当然,也允许你偷看一下。

只能看自己的课文哦!(众大笑,非常愉快地看书,默写)师: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位同学默写的词语。

(指着“饱和的水汽”,众笑,因为字越来越小,最后一个小得几乎看不清了。

)你看,这水汽就是这样,看不清。

(众大笑)“遇”字写对了吗?你仔细看一下课文,自己的错别字自己修改。

(生重写,仍然写错)你再看一看,写得最大就不会错了。

(生写大字,发现中间部分是“竖提点”)啊,这次写对啦!你看,难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放大一倍,就看得清楚、写得正确了!生:(齐读词语)师: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事物:水汽、雾气、霜花。

根据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雾气”是怎么回事吗?生:雾气是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

师:雾气是飘浮在空中的小小水滴。

那么“霜”是怎么回事呢?生:霜是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的冰晶,这就是霜。

师:霜,霜花是小小的冰晶。

那么“雾凇”又是怎么回事呢?生:寒冷的水汽在树枝上结成了冰花,就是雾凇。

师:雾凇实际上也是一种霜花,但是这种霜花不是结在地上,而是结在哪里?生:结在树上。

师:凝结在树上,树枝上就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形成了“树挂”,那便是——生:(齐)雾凇。

师:谁能将“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之间的关系用几句话说清楚呢?生:空气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就成了雾;这些水汽如果遇到很冷的空气,零度以下,就凝结成小冰晶,成了霜花。

小学语文第七册《雾凇》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第七册《雾凇》教学实录

苏教版第七册《雾凇》教学实录四年级语文教案师:雾凇这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衣服是怎样穿上去的呢?师:与你们平时穿衣服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生:比较慢、比较轻。

师:你是从哪感受到的?生:“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师:谁能通过朗读,读出雾凇穿衣服的过程?师:要慢到多长时间才能穿上这一件衣服啊?生:一个晚上。

师:为了让人们欣赏到这么美丽的衣服,她艰难地穿了一夜,穿得这么慢。

下面我们来一起来读一读,她是怎样穿上这件衣服的。

(引读雾凇形成的过程。

“每当夜幕降临,……都是银松雪柳了。

”重点指导读好“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师:谁能说说“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叠词在句中的作用?生:“渐渐地”是写雾气越来越大。

生:“慢慢地”是写雾气凝结的速度慢,告诉我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生:“轻轻地”这个词告诉我们,雾气凝结的时候人一种很慢、很轻柔的感觉。

师:“一层又一层地”这个词又是写什么呢?生:这是写雾气不断凝结,雾凇不断加厚的过程。

师:“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几个词能否去掉或者互换呢?生:不能去掉也不能互换。

因为这几个词写出了雾凇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不断的。

师:谁能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说一说雾凇形成的过程?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反思: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文中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体悟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

四年级上册雾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下载

四年级上册雾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下载

四年级上册《雾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下载)《雾凇》课堂实录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教具投影公布课教案一、揭露课题一、一年四季中,你最喜爱哪个季节?什么缘故?二、揭题。

严寒的冬季,在我国北方吉林却能够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迹——雾凇。

二、观看雾凇的投影片。

观看投影片,自主谈感受。

提出自身不懂的或想弄明白的问题生边听边思:你明白了什么?一、你看了有什么感受?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三、初读课文一、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漂亮、独特。

二、交流。

3、自学课文。

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检查自学成效。

(1)生字词正音。

(2)说明词语。

(3)指导读长句。

四、再读质疑五、指导写字一、自身设法经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二、交流经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踊跃性。

4、誊写生字词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二、了解吉林雾凇奇迹形成的缘故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3、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迹形成的缘故和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具投影第2课时公布课教案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季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路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迹。

这节课咱们就一路随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漂亮的雾凇。

集中注意激发情感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漂亮的风光。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看插图,说说你观看到了什么?如此漂亮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练习情感朗诵(自读、指名读)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异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师板书:奇迹)齐说:奇迹让咱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漂亮,独特,读出咱们的自豪心情。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通用15篇)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通用15篇)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通用15篇)2022-12-15《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通用15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篇1片断一:分层品词,赏雾凇秀美师: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一下你最愿意用文中的哪一个词来描写雾凇奇观的美。

生:我用千姿百态,因为这个词写出了雾凇各种各样的美丽姿态。

师:是呀,千姿百态确实写出了雾凇姿态的美。

生:我用琼枝玉树这个词,因为它告诉我枝头上的霜花像玉一样美。

师:琼是个生字。

它指什么呢?生:琼是指美玉。

师:琼和玉常用来表示美好的事物,如好的酒叫----(学生说琼浆玉液。

)师:漂亮的房子称----(学生说琼楼玉宇。

)生:我用洁白晶莹,因为它把雾凇洁白无瑕、晶莹透亮的美写得很形象。

师:雾凇的确是一道秀美的奇观,而它的美也确实不能用一两个词道尽。

多媒体出示:雾凇奇观洁白晶莹缀满枝头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千姿百态琼枝玉树《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篇2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5一、导入新课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 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4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师板书:奇观5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配乐)三、精读第二自然段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课堂实录

《雾凇》(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复习回顾: 课文都写了些什么?(课件1)2、明确学习目标(课件2)二、学习第一、三自然段,精读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吉林雾凇。

板书“雾凇”。

请看大屏幕(课件3)老师有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洁白晶莹晶莹夺目、晶莹剔透、银光闪烁、冰天雪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美不胜收、洁白无瑕、人间仙境、粉装玉砌、琼枝玉树……)2师:是啊,多美的雾凇啊!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雾凇的美的?自由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a、指名说,老师出示课件4“洁白晶莹、银光闪烁”b、要想把这些词语读好,就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

(指名个别读。

)c、你读得真美!(课件5)回到句子中,你们能把雾凇的美丽读出来吗?自己先练练。

d、师范读,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真好!)(谁也能像他读得这么美?2—3人朗读,评读,赛读。

)(3) 雾凇不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而且是绵延了十里江堤,难怪作者要说“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板书:奇观)3、课文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

(1)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课件6)出示:千姿百态(齐读)“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姿态万千)交流:想像一下,雾凇有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交流。

)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把刚才同学讲的连起来说。

(课件7出示):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2)师:吉林雾凇真是千姿百态。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指名说,(课件8)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比喻雾凇)③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雾凇》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雾凇》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雾凇》课堂实录张家港市第12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生态课堂子课题展示课《雾凇》实录教练:钱慧红上课班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四(4)班师父: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3课。

[学生一起阅读主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雾凇给你留下的印象吗?生1: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生2: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生3:琼枝玉树,美丽动人老师:你什么时候在哪里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雾凇?生4:这么美的雾凇,在严寒季节,吉林的松花江畔能够看到。

师(引背第一自然段):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生的(背对背的)白色水晶霜花覆盖着树枝。

阳光下,银色的光芒闪烁着,非常美丽。

师(引背):这就是――生(齐背):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师(板书:奇观)那么吉林市的雾凇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它到底奇在哪儿呢?请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展示第二段并自由阅读。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你能找出来吗?【学生交流,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老师:当你读这个句子时,你最注意的单词是什么?学生5:我最关心的是“严寒季节”这个词。

老师(红色单词):你为什么要注意这个单词?盛5:因为寒冷的季节有雾凇。

师:是呀,严寒季节才能形成雾凇。

你来读这个词。

生5(有感情地读):严寒季节师(请其他学生评价,指生6):听了他的朗读,你感觉怎么样?生6:非常寒冷。

老师:嗯,天气太冷了,人们感觉像是水滴变成了冰。

(6)你读过了。

学生6(夸张):寒冷季节师:真冷啊,冷到零下二三十度呢!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严寒季节师:“严寒”是形成雾凇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一起把它放进句子里读。

【生齐读】老师:你还注意什么词?盛7:饱和水蒸气1老师(红色单词)(黑板书写:饱和水蒸气):你为什么要注意这个单词?盛7:因为雾凇的形成,一定有饱和的水蒸气。

老师:你见过饱和水蒸气吗?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学生7:是的,在淋浴间。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及课堂实录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及课堂实录

第三届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四年级语文上册《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及课堂实录雾凇(第二课时)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孙云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2.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魅力,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齐读课题。

2.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是多么想念春天的温暖啊!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春天的使者——梨花(多媒体出示梨花图)。

看到这美丽的梨花,你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吗?3.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行)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这句诗是写梨花的吗?4.小结:岑参以奇特的联想,把大雪纷飞的景象比作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美景,使这句诗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雾凇》一课,也引用了这句诗。

齐读课题。

二、切入重点,感受雾凇的形态美。

1.请大家拿起课本,自由地、投入地读读课文,找找这句诗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用横线画出来,并想一想这句诗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学生自由读文,并勾画句子。

3.指名口答,反馈。

这句诗出现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文中是用来描写吉林的雾凇。

4.隆冬时节,当我们走进吉林,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请大家拿起课本,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雾凇形态美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待会儿请你谈一谈。

5.学生自由读文。

6.通过交流、朗读,品味关键词语,感受雾凇的奇特壮丽。

片段一: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重点品读:“十里长堤、缀满”,说明霜花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霜花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第12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生态课堂子课题展示课《雾凇》实录执教:钱惠虹上课班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四(4)班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雾凇》。

【学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雾凇给你留下的印象吗?生1: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生2: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生3:琼枝玉树,美丽动人师:这么美的雾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够看到?生4:这么美的雾凇,在严寒季节,吉林的松花江畔能够看到。

师(引背第一自然段):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生(齐背)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引背):这就是——生(齐背):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师(板书:奇观)那么吉林市的雾凇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它到底奇在哪儿呢?请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你能找出来吗?【学生交流,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最关注哪个词语?生5:我最关注“严寒季节”这个词语。

师(点红词语):你为什么关注这个词语?生5:因为在很冷很冷的季节才会有雾凇。

师:是呀,严寒季节才能形成雾凇。

你来读这个词。

生5(有感情地读):严寒季节师(请其他学生评价,指生6):听了他的朗读,你感觉怎么样?生6:非常寒冷。

师:嗯,冷得让人感觉都——滴水成冰了。

(指生6)你来读。

生6(夸张地读):严寒季节师:真冷啊,冷到零下二三十度呢!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严寒季节师:“严寒”是形成雾凇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一起把它放进句子里读。

【生齐读】师:你还关注哪个词语?生7:饱和的水汽师(点红词语)(板书:饱和的水汽):你为什么关注这个词语?生7:因为形成雾凇,必须要有饱和的水汽。

师:你见过饱和的水汽吗?什么时候见过的?生7:见过,在洗澡的时候见过。

师:是啊,冬天,我们在浴室里洗澡时能够见到饱和的水汽。

“饱和的水汽”就是空气中充满了——(生)水汽,水汽已经达到了——(生)最大限度。

你看,在“饱和”的前面还有两个字,请你连起来读一读。

(点红词语)生7(读):过于饱和的水汽师(板书:过于):“过于饱和的水汽”说明空气中的水汽多得不能再多了,空气中的水汽多得超过了极点。

谁也关注这个词语?(指生8)你来读。

生8(读):过于饱和的水汽师(请其他学生评价,指生9):听了他的朗读,你感觉?生9:我感觉空气中全都是水汽。

师:你来读。

(生9读)师:我听出来了,空气中到处都是水汽,湿漉漉的什么都看不清了。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师:这句话中,你还关注到了哪个词?生10:遇冷凝结师(点红词语)(板书:遇冷凝结):你为什么关注这个词语?生10:因为水汽遇到寒冷以后才会凝结成雾凇。

师:你来读。

(生10读)师:谁也关注这个词语的?(指另一学生)你来读。

师:这里的“冷”是一般的寒冷吗?——不是,而是刚才所说的——严寒,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师:是啊,在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到了强冷才能凝结成雾凇。

其他小组也关注到了这些词语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把这些词语读清楚。

【生齐读】师:这句话准确科学地把雾凇形成的条件介绍清楚了,雾凇,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指板书)——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加箭头)。

那么吉林市区的松花江畔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生:有师:吉林松花江畔为什么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呢?请你快速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学生交流,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请你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师:哎,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正值三九严寒、滴水成冰的季节,为什么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呢?(点红“非但,而且”)【一名学生交流,教师点红“发电站、4摄氏度”】师:这阵阵雾气就是——饱和的水汽。

师(小结):是啊,从发电站排出来的水,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丰富的热能使松花江水临寒不冻,巨大的温差也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阵阵雾气。

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吉林市区有了饱和的水汽。

多么奇特呀!(圈点板书上的“奇”)我们一起读,请读清楚这奇特的地方。

【生齐读】师:吉林松花江畔具备了形成雾凇的这些条件,但是雾凇形成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

那么松花江上的雾气究竟是怎么遇冷凝结,变成江畔的雾凇的呢??【出示:雾气——→雾凇】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默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雾气遇冷凝结成雾凇的过程。

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

【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各小组推荐代表交流,两组同学进行了交流。

】师(请其他学生评价):他把这个过程说清楚了吗?生:说清楚了。

师:他把这个过程比较有条理地说清楚了。

(引导)同学们,每当夜幕降临时,气温急剧下降,江面上的雾气首先——(生读)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接着——(生读)树木被淹没,灯光树影都模糊了。

然后——雾气就慢慢地在松针柳枝上凝结,最后——逐渐变成雾凇了。

”(出示箭头图示:雾气——→雾凇)师: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呀!作者是怎么来描写这个过程的呢?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些句子。

你对哪些句子特别感兴趣,请画出来,圈圈点点,做做记号。

【学生品读,圈画。

】师:你对哪些句子特别感兴趣,谁来交流?生a:我对这个句子最感兴趣,“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师(点击出示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生a:因为雾凇形成的时候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到处都是雾凇了。

师:是呀,雾凇是逐渐凝结成的,最初像……逐渐……最后……,你喜欢它的形成过程。

谁对这句话也感兴趣的?为什么?生b:雾凇开始的时候像银线,后来像银条儿,最后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师:哦,你喜欢雾凇形成时的样子,你来读。

【学生读这个句子】师:那么这银线、银条儿、银松雪柳是哪儿来的呢?同学们还对哪个句子感兴趣?生c: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师(点击出示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生c:我感觉这个过程很奇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师:请你读。

【学生朗读】师:谁对这个句子也感兴趣的?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生d:我感觉这个过程很缓慢。

这雾气,是慢慢地,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白银的。

师:是啊,这是一个缓慢而轻柔的过程,你来读。

【学生读】师:这句话中,你们还对哪个词感兴趣的?生e:一层又一层,我感觉这白银是慢慢堆积起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生f:这句话写出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很慢。

师:是啊,钱老师对这句话也很感兴趣,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以外,我还对“镀”字特别感兴趣。

哎,这个镀是什么旁?生:金字旁。

师:“镀”的原意是给物体上用化学或电解方法涂上金属,如镀金镀银。

这里是指雾气给松针柳枝镀上了什么?真的是白银吗?这白银就是——雾凇。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啊,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师(引读):最初……接着……最后……【出示雾凇“银线”状、“银条”状、“银松雪柳”状的图片,教师导说。

】师:这个过程,你觉得怎么样?生:非常奇妙。

师:一起读。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师:你还对哪些句子感兴趣?生g: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师:你为什么感兴趣?生g:我感觉很奇怪,一般树木是被洪水淹没了,这里树木是被雾气淹没了。

师:你感觉这雾气怎么样?生g:雾气很多。

师:请你读。

【学生读这句话】师:你还对哪些句子感兴趣?生h:每当气温下降……十里长堤。

师:你为什么感兴趣?生h:我感到雾气很多。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雾气很多呢?生h:随风飘荡、涌向、笼罩师:请你读。

【学生读这句话】师(请其他学生评价):你感觉?生i:雾气很多很多。

(读)师:十里长堤全都被雾气笼罩了,真像仙境一般。

一起读。

【学生齐读】师:你还对哪句话感兴趣?生j: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雾气很多,连灯光都模糊看不清了。

师:这雾气多得连灯光树影都——生:看不清了。

师:是呀,这雾气遇到严寒以后,越聚越多,越来越浓,后来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在松针柳枝上凝结成了雾凇。

这么优美的文字是要好好诵读的。

请大家一起美美地诵读。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师:同学们,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雾气凝结成雾凇的过程描绘得这么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个奇妙的过程。

你想记住这个神奇的过程吗?下面我们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背诵这段文字,先小组内互相抽背,然后在班级里展示,可以推荐代表背诵,也可以一起背诵,还可以分工合作背诵。

【出示小组背诵的要求,学生小组分工背诵。

】【出示填空,检测背诵情况,请了三组背诵后齐背。

】师:同学们,第二自然段作者先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概括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指板书)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需要有——还要——,然后具体描写了吉林松花江畔雾气遇冷凝结成雾凇过程。

语言优美条理清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夜之间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让我们去观赏那美丽动人的雾凇吧。

【出示图片,配乐欣赏】师: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你忍不住会发出怎样的赞叹?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你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一句诗句,诗句中的“梨花”这里是指——雾凇。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人们,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引读:这真是……点击划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引读——生: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这真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难怪作者要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呀!(圈点板书上的“奇观”)【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向家人介绍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板书:23 雾凇奇观↑遇冷凝结过于饱和的水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