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24号令

合集下载

辅导员工作条例

辅导员工作条例

辅导员工作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条辅导员是我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第二章运行机制第四条辅导员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小组的整体部署,在学生工作部和各分院党总支的双重管理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用开展工作。

第五条学生工作部负责各分院辅导员的配备、调整、培养和管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管理辅导员的考核奖惩、津贴发放等工作;各分院党总支负责管理指导辅导员开展具体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七条开展学风和班风建设,做好学生入学、军训、毕业离校等环节的工作,做好课堂、自习、集体活动等出勤检查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科技实践活动。

第八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第九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存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疏导和防范。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1. 引言1.1 介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都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旨在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分析这两个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管理措施,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对这两个规定的背景介绍、目的和要求、内容与条款、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探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正文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规定至关重要。

43号令和24号令都是涉及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但在制定背景和内容上仍有一些区别。

43号令的制定背景更加突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工作能力。

而24号令则更注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强调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在内容和条款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43号令更加注重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和构建,强调建立完善的选聘制度和培训机制。

而24号令则更着重于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评价,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

43号令和24号令在背景和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都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在深入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2.2 目的和要求比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在目的和要求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之处。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部43号令和教育部24号令的文本比较研究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育部43号令和教育部24号令的文本比较研究

2006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 力和专业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 的 提 升。为 进一步促 进 辅
队伍建设规定》(以 下 简 称 教 育 部 24 号 令),迄 今 已 有 12 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需求,自教育部24
年,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伴 随 号令实施以来,国 家 制 定 了 一 系 列 的 政 策 和 制 度 来 保 障
为高校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提 供 了 重 要 的 制 度 依 据 和 理 论 保 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大学 生 成 长 成才 过 程 中需 要
障。教育部43号的出台,就是在 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校 扮演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的双重 角 色,角色 更 加 清 晰,
思想政治工作的 大 形 势 下,对 于 推 动 新 时 代 辅 导 员 的 职 表述更加规范。
育工作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
会议精神和《意 见》,为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做 出 了 新 的 定 长的知心朋友。”43号 令 在 24 号 令 的 基 础 上 将 其 修 订 为
位,由过去的条块思路转变为整体思维和制度推进,从而 “辅导员应当努 力 成 为 学 生 成 长 成 才 的 人 生 导 师 和 健 康
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 的 出 现。2017 年 10 月,《普 通 高 等 2008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成立,《高校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教育部 43 号令)由 导员》、《高校辅 导 员 学 刊》相 继 创 刊,同 时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教育部再次修订 颁 布 实 施,对 于 促 进 新 时 代 辅 导 员 队 伍 科专项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和辅导员专项。

安师大辅导员笔试

安师大辅导员笔试

1、安徽师范大学始建于年,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安徽师范大学校训为;我校现有个博士点。

2、2004年,中央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发16号文件,该文件全称为《》。

3、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是《》。

4、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为核心,以为重点,以为基础,以为目标。

5、党的十七大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根本方法是。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选聘要坚持的第一条标准是政治强、。

9、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

10、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1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13、I Q是指人的,EQ是指人的。

1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我国代的。

15、以行政领导体制为基准,可将行政管理体制分为和。

16、领导者的影响力,又称为,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品德、才学、业绩、感情等素养和水平在其下属心中所建立的形象决定的。

17、我国要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8、十七大指出,必须把建设、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19、根据制发公文的机关的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通知多属于,函则属于。

20、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是指进公寓、、。

21、根据数列规律,请补填数字:1、2、5、10、。

22、若已知条件甲,则必然得到结果乙,甲是乙的条件。

23、“知行合一”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先生的观点。

24、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25、是马克思主义最可宝贵的理论品质。

26、我们将遵循“、”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7、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8、学生思政教育要做到三个贴近即、、。

从“24号令”到“43号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展与导向

从“24号令”到“43号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展与导向

作者开展工作的阵地,新媒体技术以其互动性强、
势而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
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 活 动,对 于 青 年 学 生 实 行 引 导
好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要 因 事 而 化、因 时 而 进、因
形式多样的特点 深 受 学 生 喜 爱,利 用 互 联 网 载 体
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辅导员要在全程
.
第 10 卷 第 5 期
职业化、专业化研究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 年 10 月
□ 职业化、专业化研究
DOI:
10.
13585/
cnk
i.
f
dyxk.
2018.
05.
006
j.
gx
从“
24 号令 ”到 “
43 号令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展与导向

李 辉
(西北政法大学 党政办公室,西安 710122)
文件的颁布,此后 各 地 不 断 地 出 台 相 关 的 政 策 措
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提供 制 度 保 障.在 教 育 部 24
施,在这些制度保障措施的激励和推动下,辅导员
«普通高等学校辅 导 员 队 伍 建 设 规 定»(征 求 意 见
建设体现出 新 的 发 展 诉 求.与 此 同 时,思 想 政 治
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
政策导向,对于辅导员增强工作发展的导向性,促
要求,会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
进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
提高 学 生 思 想 水 平、政 治 觉 悟、道 德 品 质、文 化 素

结合案例谈如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之学生酗酒

结合案例谈如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之学生酗酒
并且 及 时 向上 级领 导 汇报 此事 。 在 去往 医院途 中 , 笔者 电话 询 问 了 识 并不 够 , 实 际上 酒精 可 能损 伤身 体 的各种 器 官 , 甚 至致 命 。 另外 ,
小 南 的情 况 , 医生 说并 无 大碍 , 等 待酒 醒则 已。 随后, 电话 告知 两个 学 生 总感 觉这 种事 情 离 自己很 远 , 所 以要借 此 事件 告知 他们 , 危 险 学 生家 长 , 让他 们立 即 赶往 医 院。 就 在身 边 。 到 达 医 院后小 婷立 即被 急救 , 随后 医院 下发 病危 通 知书 , 被 紧 事后心理辅导和指导 。 毕竟当事人是两位女孩子 , 平时表现都 急 转到 重症 监 护室 。 我 再 次拨 打 电话 给小 婷 的父母 , 告知 小婷 现 已 很 优 秀 , 突然发 生 这样 的 事情难 免 会感 觉羞 愧 , 事后 一段 时 间 内要 被转到C P U, 询 问他 们 所在 地 段 、 到达 所 需 时 间 , 安排 学 生 干 部前 给予群体心理教育和辅导 , 安排同寝室班委和学生实时观察是否 去 接应 , 并 安抚 家长 情绪 。 有 不 良情绪 , 及 时 给予疏 导 。 学 生 父母 赶 到 医院 之后 , 立 即带 他 们 去见 主 治 医生 了解 孩 子
学生醉酒真实例进行分析 , 探讨高校辅导员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策略及处理方法, 以期发挥辅导员在构建平安校 园中的中坚作用。
关键词: 突发 事件 ; 酗酒; 应 对 策略
根 据 教育 部[ 2 0 0 6 ] 第2 4 号令《 普 通高 等学 校 辅导 员 队伍建 设 规
随 时观 察 醉酒 者 的实 际情 况 采取 措 施 。 最 初 校 医只 是 建议 小
结合亲倒谈如何应对高校 突发事件 之学生酗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1. 引言1.1 引言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重要任务。

为规范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包括了第43号令和第24号令两个重要法规。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通过对这两个规定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异同之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分析《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和24号令的主要内容,并对这两个法规进行比较探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探讨这两个法规的实际效果,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的主要内容1.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和资格条件,规定了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要求辅导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心理素质。

2.规定了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制度,包括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

3.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要求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发展指导,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工作态度。

4.强调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发展,要求高校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培训机制,为辅导员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2.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的主要内容1.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规定辅导员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组织实施德育、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工作,培养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要履行学校委托的其他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教育部第24号令

教育部第24号令

教育部第24号令我国教育部颁布了第24号令。

大家知道这2号令是什么吗?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部第24号令的实施细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4号令实施细则: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6和24号文件

16和24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目录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选聘配备工作大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切实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教社政[2005]2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编辑本段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多年来,各地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总体上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

编辑本段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选聘配备工作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工作,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

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

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要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4]5号[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3] 教育大辞典[4] DAVID C. 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January 1973[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6]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4]5号[7]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8] 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etive performance [M].NewYork:Wiley,1982[9] Lyle M.Spencer&Sige 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John Wiley&Sons,Inc,1993[10] Hackne,C.E.Three Models for portfolio Evaluation of principals[J].School Administrator,1999,56(5):36[11]/Competency/AssessmentSurveys/Com petency_Portfolios/Overview.asp[12] Halley,D.The Core Competeney Model projeet[J]. Corrections today.2001,63(7):154[13]Mclagan, P. A. Competencies:The next generation[J].Training & Development,1997,51(5): 40-47.[14]黄勋敬.赢在胜任力—基于胜任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10[15]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etive performance [M].NewYork:Wiley,1982[16] Lyle M.Spencer&Sige 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John Wiley&Sons,Inc,1993[17]Arthur Young Wayne Brockbank&Dave Ulrich Lower Cost,1994,Higher Value HumanResource Function in Transformation[J].Human Resource Planning.17(3):1.11.[18] Wilhem,W.R,1995,Response to "Reexamin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y Carolyn Wiley[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4(2):295.297.[19] Gorsline,petency profile for human resource:no more shoemaker’schildre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5.1:53.56.[20 ]Heneman,anowaski,A.Al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eacherPerformance Competency[Z].Report in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1] 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6-165[22]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86[23] 王继承.管理干部胜任特征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99[24][25]王重鸣.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2).[26] 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3):28一32[27][28][29] 仲理峰.家族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30][31][32]。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鄂高工委[2007]27号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鄂高工委[2007]27号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对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鄂高工委[2007]27号)各高等高校:最近,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07〕33号),决定对全国高校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的情况进行检查。

为做好迎检工作,推动我省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第24号令和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湖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湖北普通高校辅导员五年培训计划》的通知(鄂高工委〔2007〕11号文件)精神,我厅决定组织开展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项检查。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各高校对教育部第24号令和鄂高工委〔2007〕1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检查内容1、在思想认识方面,主要检查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

2、在辅导员配备和选聘方面,主要检查各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选聘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的情况。

3、在辅导员培养与发展方面,主要检查各高校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根据辅导员岗位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支持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开展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的情况。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办法【模板】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办法【模板】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专职辅导员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促进辅导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辅导员是指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

二、配备与岗位第三条按国家有关规定,我院专职辅导员的编制总数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核定。

学院每个教学系部、每个年级都应配备专职辅导员。

辅导员的配备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

第四条各教学系、部上报年度用人需求时,应单独注明所需专职辅导员人数,其他岗位需求人员不得挤占专职辅导员的编制。

第五条我院专职辅导员岗位列入行政岗位,按照行政系列定岗定级。

三、基本原则第六条公开选聘原则。

辅导员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学院正式教师;一是从社会上招聘的符合条件的人员。

招聘人员以专职为主,正式教师以兼职为主。

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学院党总支统一领导下,采取内部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院党总支书记会同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系、部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面试考核等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

第七条评聘结合原则。

根据我院《教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我院专职辅导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列入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系列评审。

专职辅导员可根据所从事的专业申报相应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层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参加学院学科(专业)评审组的评审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

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用人需求对被评为中级以上(含)职称的专职辅导员择优聘用其为专职教师。

一经聘用,则认定其相应职称,其岗位、级别和薪酬待遇按专职教师相应职称认定。

第八条优先聘用原则。

经评审,具有中级以上(含)职称同时具备讲师能力的专职辅导员,如有相应专职教师岗位空缺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任其担任专职教师,按照教师系列定岗定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辅导员内部职级评聘办法

辅导员内部职级评聘办法

辅导员内部职级评聘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精神,促进辅导员向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根据《广东白云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行辅导员内部职级评聘的目的:(一)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我院专职辅导员。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辅导员内部职级是学院内部专门为专职辅导员设定的专业技术职级。

第五条辅导员内部职级等级设“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和“高级辅导员”。

第六条辅导员内部职级评聘实行“严格标准、评聘分离、年度考核、动态管理”,由学院按工作任务需要聘任,先评后聘。

第七条各系成立辅导员职级评审小组,负责辅导员职级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上报学生工作部(处)。

第八条学院成立辅导员职级评审委员会,负责辅导员职级评审工作,由学生工作部(处)具体组织实施。

二、评定辅导员职级的条件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的辅导员均可参加内部职级资格的评定:(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师表;(二)具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辅导员岗位上从事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三)认同白云文化及学生工作理念,愿意为白云教育事业努力实践,开拓创新。

(四)初级辅导员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在本院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满二年。

初级辅导员任职满三年(或在本院任辅导员满五年)可参评中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任职满三年(或在本院任辅导员满八年)可参评高级辅导员。

表现突出的可以破格评定。

三、评定辅导员职级的业绩条件第十条初级辅导员评定需符合以下业绩条件:(一)较好地承担学生思想教育、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完成额定的辅导员工作量,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合格,所带班级无重大违纪和安全的责任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第24号令
我国教育部颁布了第24号令。

大家知道这24 号令是什么吗?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部第24号令的实施细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4号令实施细则: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
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章配备与选聘
第六条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

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第七条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担负相应职责。

第八条辅导员选聘应当坚持如下标准:
(一)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二)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
(三)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九条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高等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高等学校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

第十条新聘任的青年专业教师,原则上要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

专职辅导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相关职务,并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四章培养与发展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

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

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第十五条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

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

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第五章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

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

学生工作部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要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

院(系)要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
的考核体系。

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

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第二十三条教育部设立“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其他类型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队伍建设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