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完整版
伏天这样做,补阳气、除寒湿,还能调脾胃
![伏天这样做,补阳气、除寒湿,还能调脾胃](https://img.taocdn.com/s3/m/b6319f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5.png)
伏天这样做,补阳气、除寒湿,还能调脾胃三伏天里,用好一把盐对于夏季补阳气,很多人会选择“晒背”。
事实上,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你睡着觉,就能激发阳气,克制体内阴寒。
我们每天睡前可以用一把盐,加热后装入袋子里,敷在肚脐上,就能够促进阳气的恢复,使身体变强壮。
因为盐的渗透性比较强,不仅能将热量渗透到体内,同时还能将体内的寒气吸出来,这样做除了补阳气、除寒湿,还能激活脾胃,让脾胃重新充满活力。
脾胃一好,很多疾病也就消失了。
另外,盐还可以引药入肾经,增加肾中阳气。
对于有肾阳不足、腰膝冷痛和胃寒肢冷的人,这个方法也很有用。
食盐的其他妙用法除了上述用法,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胡世云还在其个人公众号介绍了食盐的其他妙用法,一起看看——盐水泡脚,清洁脚部、去角质食盐有很好的杀毒除菌功效,而把食盐放入热水中,利用水中热力,可以让皮肤更好利用盐水的清洁功效,达到局部清洁、去角质的作用。
盐水泡脚,助眠抗衰经常用盐水洗脚,再配以按摩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眠抗衰之效,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松。
粗盐包热敷,祛湿驱寒止痛有的人体内湿气较大,可以用粗盐包热敷脚心,每次泡脚之后再进行热敷,这样祛湿会更好。
对于痛风病人,可以将热敷包放于膝盖处,有镇痛作用,长期使用能让血液畅通,风湿会有好转。
治疗关节僵硬疼痛,将两斤的粗盐热敷包裹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
盐加小茴香热敷肚脐,有补肾功效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男性往往会因阴液逐渐不足而出现肝肾阴虚的现象。
可用半斤食盐与少许小茴香放在一起炒热后装到布袋中敷肚脐,能达到调补阴液,促进阴阳平衡的目的。
此外,还要多吃一些黑色的补肾食物,比如黑豆豆浆、芝麻糊、核桃仁等。
热敷腋窝,强健心肺说起强身健体,许多人都知道手、脚的穴位很多,常按揉可保健,却没想到腋窝这个人们日常活动中很少触及的部位,它的保健功效也不亚于手和脚,用热盐包敷腋窝,可以强健心肺。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知识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2271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7.png)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知识三伏天有哪些养生知识1、早睡早起:三伏天合适的睡眠时间为:22:00—23:00,早上起床时间为5:30—6:30。
2、合理饮食。
三伏天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解热防中暑,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多吃一些含苦味的食物来健脾开胃,比如瘦猪肉、鸡鸭肉等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的效果。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的运行,而且适当的流汗可以排出体内的寒气。
但是要记得不能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建议选择瑜伽、慢跑、太极等较轻缓和的运动。
4、三伏贴、三伏灸等: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当属三伏天,人们常说冬病夏治,因此这时候进行伏贴治疗可以借助外界的阳气起到最好的调理功效。
三伏天养生原则一、饮食宜清淡饮食以清淡为主,比如绿豆汤、红豆薏米水等清热解暑、除湿利尿的食物可以稍微多吃一点,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营养要均衡,保证蛋白质、能量的摄入量;天气炎热,食欲较差的话,多吃点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可以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
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
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二、养心重“养神”中医认为,夏季炎热,容易心火旺盛,产生急躁、心烦、失眠等症状,因此夏季要注意心神的调养,做到心静自然凉。
《老老恒言》中说:“养静为摄生首务。
”《黄帝内经》要求“使志无怒”,怒则心火更旺,下汲肾阴,可使肾阴亏耗。
《道德经》又说:“不可见欲,使心不乱”,欲望过多,引动心火,要减少性生活。
三、运动要适当锻炼身体切忌大汗淋漓,更忌运动后立即用冷水冲澡、贪图一时的凉快。
因为冷水会让受热扩张的毛孔骤然收缩,使得身体里的热量散发不出,容易导致中暑,也会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
所以,夏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早晚散步等运动方式。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最好进行一些和缓的运动,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三伏天调理身体的顺口溜
![三伏天调理身体的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8f82220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2.png)
三伏天调理身体的顺口溜
夏天三伏天,炎热又难熬。
身体需要调理,来缓解不适症。
顺口溜几句,记心间又有效。
一伏炙心肝,应戒辛辣刺激针。
多吃清淡养生食,心气旺盛精神鲜。
二伏怕中暑,热风中要藏心头。
多喝凉茶清热气,远离烟酒使身轻。
三伏肾需补,热气伤肾要提防。
多吃黑豆养肾气,早睡早起身健康。
三伏天,热气难消散。
身体调养要重视,顺口溜来传递。
首先是一伏天的调理,这是三伏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应该戒掉辛辣食品,不吃辣椒和辛辣调料。
这些食物会刺激肝脏,影响心脏的正常运行。
而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可以帮助清热解毒,保持心气旺盛,让人精神饱满。
接着是二伏天的调理,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中暑问题。
要避开热风,尽量呆在阴凉的地方。
多喝一些凉茶和清凉饮料,可以帮助清热解暑,远离烟酒等刺激物,让身体轻松自在。
最后是三伏天的调理,这个时候要重点补肾。
三伏天的热气容易伤害肾脏,所以要特别注意肾脏的调养。
可以多吃一些对肾脏有益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补充肾脏的精气,使其保持健康状态。
此外,早睡早起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让身体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三伏天的调理,需要注意饮食起居,动静结合。
顺口溜虽然简单,但能够提醒我们调理身体的重要性。
通过正确的调理方式,可以缓解夏天的不适症状,保持身体健康。
所以,不妨记住这几句顺口溜,让自己更好地度过三伏天。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18b7db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6.png)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三伏天怎么去寒气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吃姜姜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若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含服鲜姜片。
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是个养生好方式,全年都适用,泡出一身大汗能驱寒。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吃羊肉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羊肉。
三伏贴“三伏贴”是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祛病保健。
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刮痧刮痧有活血化瘀、调整内脏阴阳平衡、疏通人体筋络、排除体内毒素、行气活血等功效。
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对刮痧部位要进行适当的保护,不要受凉。
三伏灸所谓灸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就是用艾绒等药物在人的体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
此灸法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虽然该法简单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也有禁忌。
拔火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
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多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速看!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最佳时间
![速看!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最佳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1e52d8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5.png)
速看!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最佳时间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最佳时间目前没有明确在三伏天的哪一个时间节点驱寒邪补阳气最佳,而比较好的时间是上午11-12点。
三伏日上午11点-12点是人体阳气达到顶峰的时候,自身的阳气加上大自然的阳气,人体轻松就能达到驱寒邪补阳气的最佳效果。
因为三伏天时人体处于散热的状态下,皮肤毛孔时刻舒张,气血循环比较旺盛,所以此时进行补阳气可以驱除体内寒邪,达到其他时间内无法达到的双重效果。
不过,阴虚火旺、孕妇、囟门未闭合的婴幼儿以及自发性出血症的患者,均不可以在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
如果这类人群进行驱寒邪补阳气,很有可能加重症状。
此外,三伏天驱寒邪补阳气通常只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自身的病情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配合医嘱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伏“的意思是隐伏避暑。
即在伏天到来时人们要开始在家避暑了。
民间有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所谓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其实三伏天作为每年最热的时间段,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的,大约在每年夏天7月中旬到8月下旬这段时间。
三伏天开始结束时间:一般三伏天开始的时间以头伏的.第一天为起点: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为三伏天的开始。
而三伏天的结束: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10天是三伏天的结束时间。
三伏天怎么防寒伏天开始,最重要的是要防寒。
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第一招:喝热茶喝热茶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
研究证实,饮用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因此,夏天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夏季阳气浮散于外,人体内里虚寒,因此夏天应适当选择温热食物,喝热茶,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汗孔得以充分排汗,这样才能更好地散热。
三伏天补阳气最佳时节
![三伏天补阳气最佳时节](https://img.taocdn.com/s3/m/6faf687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a.png)
三伏天补阳气最佳时节三伏天补阳气最佳时节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旺盛,阴气最弱。
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是阳气最旺的时候。
人体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此时人体内阳气旺,阴气弱。
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补阳气的最好时间之一。
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
此外,夏季三伏天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代谢率和免疫力都会提高。
因此,适当地进行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力,从而达到补阳气的目的。
补阳气的方法补阳气的方法具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晒太阳,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吸收大自然的阳气,从而令其转变为自身的阳气;第二种,用中医艾灸的方法治疗,具有良好的补阳气功效;第三种,每天晚上都用热水泡脚,泡脚时间在30分钟以内,具有良好的补阳气功效,因为人体的脚上有非常多的穴位,可以帮助刺激身体的阳气;第四种,可以多吃一些补阳气的食物,例如羊肉汤。
三伏天吃什么食物去湿气寒气1、红豆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
从中医角度来讲,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红豆煮水喝,可以很好地排出体内的湿气。
红豆还可以做豆浆、甜品等。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湿、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
由于苦瓜中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
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3、薏米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
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用锅炒,铁锅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样炒好就ok了。
单独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机的打磨成粉可以像冲芝麻糊一样冲着喝,比煮粥效果更胜一筹。
4、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
正确的三伏天养生方法
![正确的三伏天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4a971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e.png)
正确的三伏天养生方法正确的三伏天养生方法1、泡脚调理因为三伏天,体内的湿气越重,而泡脚就非常的重要。
用温水泡脚,可刺激人体当中众多的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以及通经的作用。
建议在睡前用40度的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每天要用温水洗澡,能快速洗掉汗水和污垢,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状态,使皮肤保持在清爽状态。
2、饮食调理平时要注意多吃温性食物,如肉桂、生姜、大葱、八角、牛肉、羊肉等;避免和减少寒性食物,如绿豆、银耳、梨、甘蔗、西瓜等。
同时,如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作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作用。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尽量不要食用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会导致寒湿加重。
3、运动调理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且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为好,有条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但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
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盐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沐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三伏天养生的超有用办法“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天养生,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
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
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三伏天三要三不要三要1.要静心。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三伏天要注意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
2.要休息好。
炎炎夏季,本就让人容易困乏,加上劳心劳力地工作,午休就更加重要。
中午小憩,有助身体健康和下午继续开展工作。
3.要做锻炼。
夏季气温高,运动锻炼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环境,夏季进行体育锻炼能避免体能的衰退,有效地提高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三伏天如何养生调理_养生知识
![三伏天如何养生调理_养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1437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f.png)
三伏天如何养生调理_养生知识三伏天如何养生调理1、想法子养阳夏季的气温虽然说很高,阳气非常旺盛,但是人们还是要注意养阳气的。
因为阳气可是人的动力,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夏季的时候阳气虽然旺盛但是多半是浮跃在外面的,这样子反而很容易被外邪伤到。
所以说,在炎热的夏季,可是要想法子养阳气的。
尤其是在最为炎热的三伏天期间,更是要注意。
比如说为了避免阳气损耗太多,锻炼要适当,别选择剧烈运动,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轻缓又能够锻炼身体运动比较好。
同时要记得运动之后,务必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因为运动了会流汗,汗液会带走不少的水分和营养。
2、选择合适的瓜果食用三伏天快到了,正值夏季,此季节有大量的瓜果上市,人们可有口福了。
适当吃水果,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和水分,但是因为水果的种类很多,而且性味是不同的。
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水果进食,才能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比如说内火大,痰湿重的人,要少吃荔枝、桂圆等性热的水果。
比如说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太多的雪梨、西瓜等性寒性凉的水果,不然会刺激肠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
比如说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吃菠萝、芒果,以免过敏影响身体健康。
3、健脾祛湿脾脏可是很重要的,它可是恶湿喜燥的器官,夏季虽然说很炎热,但是雨水天气也多,再加上现代人多在办公室内吹空调上班,所以接触到的湿气非常多。
所以,身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袭的。
所以,这个阶段很容易患上脾胃病,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拉肚子等问题。
所以说,在这炎热的夏季,在三伏天到来之前,要保健脾脏。
建议多喝早晚的时候,多喝一些粥,比如话说莲子粥、山药粥、薏米粥。
这些粥营养又健脾祛湿,很适合炎热的夏季食用。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2023年三伏天会不会异常炎热?1、夏至无雨,三伏热。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夏至这天不下雨,那么就预示着到了三伏天会异常炎热。
三伏天养生指南
![三伏天养生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449089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1.png)
三伏天养生指南随着夏日的热情高涨,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三伏天。
这段时间,气温攀升,湿度加大,人体容易出现疲倦、烦躁、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
因此,掌握三伏天的养生之道,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贴心的三伏天养生指南,让我们一起清凉度夏吧!一、饮食调养:清淡解暑,祛湿健脾三伏天,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容易出现疲乏、食欲不振等情况。
因此,此时的饮食调养尤为重要,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以适应高温环境下的生理需求。
多摄入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西瓜,不仅水分充足,可以生津止渴,其含有的瓜氨酸还有助于利尿排毒,减轻暑热引发的水肿现象;黄瓜性凉味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苦瓜则以其独特的苦味物质——苦瓜素,能够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并有助于清热明目,对暑热导致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绿豆是夏季清热解暑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莲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不仅可健脾止泻,还能养心安神,对改善夏季心烦不宁有很大益处;荷叶性平味苦,具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暑热导致的头晕目眩、水肿尿少等症状。
因此,在三伏天将这些食材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中,不仅能有效缓解暑热带来的种种不适,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助力度过炎炎夏日。
二、起居作息:顺应自然,充足睡眠三伏之时,昼长夜短,阳气浮于外而阴气伏于内。
我们当遵循自然规律,适时调整作息习惯,倡导“早睡早起,午间小憩”的养生之道。
鼓励大家于日出前起床,以吸纳清晨之清气,养阳而避热;日落而息,减少夜晚活动,蓄养阴气,助眠安神。
此举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自然恢复,更能有效提升次日的工作效率与精神状态。
充足的睡眠是抵御酷暑、恢复体力的关键。
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通过早睡早起,确保深度睡眠时段覆盖夜间黄金时段,促进身体各系统的修复与更新。
三伏天怎么排湿祛寒_三伏天适合吃什么整理
![三伏天怎么排湿祛寒_三伏天适合吃什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fff3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d.png)
三伏天怎么排湿祛寒_三伏天适合吃什么整理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此时除湿、除寒效果较好。
下面是我整理的三伏天怎么排湿祛寒,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1.多喝姜茶进入三伏天时,可以多吃一些姜祛体内的湿气。
由于,生姜辛温,有散寒发汗等各种功效,但生吃较为辛辣。
若不喜爱直接吃的,可以拿它来泡姜茶喝。
把水烧开,倒入杯子中,然后放几片切好的姜,泡10分钟就拿来喝,是一种简便的去湿保健方法。
而且依据调查发觉,在三伏天最相宜的排湿方法就是喝姜茶。
2.温水泡脚由于三伏天其它酷热,要每天洗澡,但很少有人会泡脚。
其实天气越热,体内的湿气也越重,所以泡脚就特别的重要。
用温水去泡脚,可以刺激我们的人体中的经络。
建议大家在睡觉前用40度的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还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3.吃健脾化湿的食物健脾化湿的食物有薏米、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等。
虽然辣椒能开胃助消化,但祛湿功效却一般。
三伏天适合吃什么1、饺子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鸡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养分。
3、萝卜“头伏萝卜二伏菜”,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
4、火腿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
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5、羊肉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头,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2023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头算起,始终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三伏天如何养生(最详细)
![三伏天如何养生(最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66664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3.png)
三伏天如何养生(最详细)三伏天如何养生(最详细)保持水分充足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阳盛阴衰,阳气欲升欲旺,体内寒气易解,三伏天稍动就大量出汗,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按出汗量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而要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适度运动夏季锻炼容易大量出汗,甚至有人希望借助高强度运动达到运动健身或者减肥的效果。
但世界健康博览会专家提醒,夏季不能总是贪凉待在空调房,健身值得提倡,但运动过度则会损伤身体机能。
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三伏灸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
“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
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三伏天吃鸡养生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2023三伏天养生指南
![2023三伏天养生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a49b8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0.png)
2023三伏天养生指南2023三伏天养生指南《黄帝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也就是说,冬天的病夏天来治,冬病夏治。
而冬病夏治需要“趁热”治疗,夏季最热的时期,自然就是三伏天了。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先清后补。
清楚了体内的湿气后再补充阳气、全面调理。
1、早睡早起,睡午觉早上6、7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前就要睡觉。
中午睡午觉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2、睡前泡脚泡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热水沒过脚踝,时长在20分钟左右。
不宜过长也不能太短。
3、晒背晒背补充阳气,祛除湿气。
时间在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即可。
三伏天的养生禁忌1、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小孩子们也不要吃太多冷饮,白开水是王道哦。
3、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4、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5、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6、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三伏天养生 三种妙招帮你驱寒邪补充阳气
![三伏天养生 三种妙招帮你驱寒邪补充阳气](https://img.taocdn.com/s3/m/e473ad6ff242336c1eb95e7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伏天养生三种妙招帮你驱寒邪补充阳气
导语:现在正值三伏天,天气非常热,中暑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养生方法都有哪些?三伏天吃什么最消暑养生?
现在正值三伏天,天气非常热,中暑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养生方法都有哪些?三伏天吃什么最消暑养生?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三伏天我们要如何保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伏天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伏天”的有关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安然度夏。
>>>伏天养生“四要诀”
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养生之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
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
生活常识分享。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方法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09ad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8.png)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方法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第一,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排出体内的湿气以及寒气。
在三伏天时十分适合饮用姜茶,能够散寒发热、补充阳气,对于祛湿祛寒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吃一些红豆、绿豆或者饮用一些绿豆汤、红豆薏仁汤等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它们有助于湿气、寒气从皮肤排出或者是随着尿液一同排出。
第二,可以多运动。
祛湿、祛寒的最佳方法就是坚持进行轻微的活动,因为随着轻微的运动,体内的阳气会逐渐恢复,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也会随之排出,但是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影响到水湿的新陈代谢,虽然体内的水会随着大量汗液一同流出,但是也会导致内湿的出现。
第三,用温水泡脚。
很多人觉得三伏天太过炎热,所以不喜欢在三伏天泡脚,但其实越热的时候体内的湿气就会越重,此时泡脚可以达到很好的通经活络、祛湿祛寒的效果,尤其是使用艾叶水、花椒水、生姜水来进行泡脚效果会更强。
第四,可以通过物理疗法来祛除湿气以及寒气,如刮痧、艾灸等。
这种物理疗法一般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因为只有针对固定的穴位进行刮痧或者艾灸等效果才会更好。
什么是中药熏蒸?“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中药熏蒸在康复中一方面可以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有效的中药成分通过开放的毛孔进入体内,从而起到活血化淤、温经散寒、驱风祛湿、消炎止痛的作用,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内服药对人体产生的毒负作用。
中药熏蒸的好处:1.使内邪、寒毒从体内彻底排出体外,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药性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人体,从而达到清洁腠理,舒展机体,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如月经不调等)。
2.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通风寒,温通经络,迅速阻断发病环节,对妇女颈肩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团、麻,产后妇女怕冷、怕凉等诸多妇科病症具有独特、良好的疗效。
3.促进血液循环,活跃新陈代谢,使细胞的吞噬机能加强,起到平衡人体机能,以达到补气血,疏风寒、通络下乳、彻底排毒、燃烧脂肪、美化肌肤、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三伏天养生,中医有“五宜”
![三伏天养生,中医有“五宜”](https://img.taocdn.com/s3/m/518e1d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8.png)
三伏天养生,中医有“五宜”作者:衣晓峰巩盛况来源:《科学之友》2022年第08期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升散外发,气血运行也很旺盛。
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腠理常处于开泄状态,经常出汗以适应暑热天气,因此,机体很容易出现脏腑功能紊乱,并容易形成气虚,表现为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等病症,影响健康。
然而,这个季节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由冬冶根据中医经典养生理论,总结出了三伏季节健康养生“五宜”。
由冬冶介绍,中医界强调“天人合一”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
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伏天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从中医角度讲,有些疾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所致,而在三伏天人体正处于散发的状态(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所达不到的功效。
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仅能更好地治愈疾病,而且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易感到闷热、烦躁。
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遵循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的原则。
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
由冬冶提示,在食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瓜菜清热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
黄瓜适合生吃,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能清热,薏米和红豆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
酸能生津三伏天流汗过多可能会耗气伤阴,此时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多食鱼类各种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自身侧重的养生功能。
如鲫鱼汤可以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的功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最好 三伏天驱寒祛湿最佳方法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最好 三伏天驱寒祛湿最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8259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c.png)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最好三伏天驱寒祛湿最佳方法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最好三伏天驱寒祛湿最佳方法1、多吃可发汗,利水的食物湿气比较重的小伙伴们,可以在三伏天这个时间段多吃一些发汗利水的食物,例如红豆,绿豆,冬瓜,西瓜以及绿豆茶等等。
食物可以让我们从皮肤以及小便处排出湿气,促进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另外还可以喝生姜红糖水,或者是香菜丝瓜汤来达到通过食疗去湿的目的。
2、多运动想要更好的去湿气,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
轻微的活动,我们四肢使我们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那么身体上的湿气也会逐渐的散去。
但是避免要过于激烈的进行运动,因为这样子湿气随着汗排泄,身体水湿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湿气也没有去掉。
3、坚持用温水泡脚三伏天,因为非常的炎热,一般我们会天天洗澡,但是很少人会泡脚,有些人可能会突然起兴,想要泡脚,但是却坚持不下去。
其实天气越热,体内的湿气也越重,所以泡脚就非常的重要。
用温水去泡脚,可以刺激我们的逐步当中众多的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以及通经的作用。
建议大家在睡觉之前用40度的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4、多喝姜茶在民间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气师的作用。
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姜,补补我们的阳气。
另外,生姜性辛温,具有散寒发汗以及化痰止咳和止呕等各种功效,如果不喜欢直接吃姜的话,可以喝姜茶。
喝姜茶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去湿保健方法,并且根据调查发现,在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间段。
5、刮痧防暑三伏天天气非常的炎热,三伏天也算是夏天当中最炎热的一个时间。
而在三伏天这个时间段,湿气也是最重的情况,人们容易出现呕吐以及头晕等病症。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刮痧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用刮痧板或者是用酒精消毒过的纱布向下的去刮我们的背部两侧,直到出现紫暗色为止,在刮的时候可以涂上清凉油,有条件的小伙伴们可以出去专门的按摩店进行刮痧,当然,刮痧也是非常简单的一项,去湿气方式,大家也可以在家中让亲人帮忙刮痧。
养生堂 2022.7.19期 三伏养阳妙法
![养生堂 2022.7.19期 三伏养阳妙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2d9c2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4.png)
养生堂 2022.7.19期三伏养阳妙法三伏养阳妙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进行艾灸或者进行中药敷贴,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夏治”具体来讲: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
寒邪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与三九天对应,三九天在小寒与大寒之间。
三九天是一年最寒冷时刻,而三伏天是一年最炎热时刻。
2016年的三伏天有40天: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在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是自然界阳气全年里最旺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高温多雨,我们每天都能明显感受到酷暑的闷热和潮湿,这时人们大多处于烦躁、易疲劳的状态,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
三伏天虽然酷暑难当,但却是养阳气的最佳时
机,也就是说,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季节,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等邪气,让阳虚气虚之人增强免疫力,轻松治疗疾病。
为什么三伏天要补阳
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
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乘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从中医的角度讲,疾病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
而在三伏天补阳气,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达到其他季节达不到的双重功效。
一旦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但疾病能更好地治愈,而且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会闷热、烦躁的。
阳虚气虚之人最适合补阳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
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天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
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
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如果你是以上这两种体质的人,别忘记抓住机会补补阳气。
这类人在医院里常表现为慢性、虚寒性疾病。
如慢性风湿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妇产科病证。
如果你不是这种体质的人,特别是热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过分的补阳。
三伏补阳的方法
1、艾灸、贴三伏贴
三伏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医院里三伏天艾灸、贴三伏贴是运用得最广泛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这几年来各大医院都在贴三伏贴,不少人就是因为坚持天天贴而治好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顽疾。
像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
2、日常补阳宜“热养生”
夏天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冷风、邪气的侵扰,容易导致体弱多病。
所以,夏天里大家要学着“热养生”,所谓“热养生”其目的是为了“养阳”。
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的生活小细节,便能慢慢把阳气养起来。
热水泡脚:大多人以为冬天才泡脚,其实民间早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因为夏季雨水多,湿气重,人感觉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摄氏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洗温水澡:大热天最好洗温水澡。
温水澡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温水冲洗可以清洁和按摩皮肤,扩张体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
凉水澡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内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尤其是夏天,人的阳气蒸腾在外,毛孔开放的时候冲冷水澡,最容易伤阳气。
解暑喝热茶:夏天最解渴的不是冰饮而是热茶。
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
要提醒的是,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对肠胃亦无益。
运动不可少:《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是指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顾玉潜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排汗。
另外,运动还可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增强体质。
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等方式。
3、饮食补阳宜“夏吃姜”
补阳宜用温阳的食材。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它是生活中最方便使用的补阳食材,用生姜红枣和红糖一起煮水,每天上午喝一次,也是三伏补阳的有效方法,能祛风除寒。
虚寒体质的人,夏季可以适当的多吃温性水果,如荔枝、桃子、龙眼、杏等,不宜多吃西瓜。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体质适当吃些温阳的食物,以提升阳气,祛除暑湿,若暑湿较重,可以多吃些生姜、茴香、苏叶、红豆等食物。
少喝冷饮,不吃冰淇淋等。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夏主心,心主火,食用酸苦食物易致体内过寒,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更应少吃酸苦的食物。
此外,肾阳虚的人则可以多吃核桃。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
还是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天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
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哪些人不适合补阳
对于阳气过于旺盛的人来说,则要“避”。
如感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脸上易长痘,或喜凉怕热、神旺气粗、脾气暴躁的人则要避免补阳等养生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