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
文品与人品演讲稿
文品与人品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文品与人品”的演讲稿。
文品和人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品质。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段人生的关键时期,而文品和人品的培养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文品。
文品是指一个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文艺方面的天赋和水平,更是一种对美的敏锐感受和表达能力。
一个有文品的人,不仅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的深层内涵,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的表达方式通常也更加优雅、文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如何培养文品呢?首先,我们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多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
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培养文品。
无论是写作、绘画、或是演奏乐器,每一种创作都是我们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创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一谈人品。
人品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它不仅仅是指我们在道德准则上的遵守,更是我们对待他人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一个有良好人品的人,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道德品质,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如何培养人品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是从其价值观出发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引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锻炼自己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自律才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去行动。
论作家人品与文品的复杂关系
论作家个体人格与创作成就的复杂关系龚炜(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邮编400074)自古以来,我们的写作理论和文学理论都十分强调人品和文品的一致对应关系,以这种对应关系为最理想的境界,一般认为只有在这样一种对应关系下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作品。
前人的论述中,这样的格言很多:“诗品出于人品”。
①“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②“天下吝啬人刻薄人狭隘人粘滞人俱不会作诗。
”③“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
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
”④“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⑤“做一个好作家也必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伟大的作家也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人”⑥其实,上述意思,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就已经作了最简洁的表述:“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这番话与刘熙载的“诗品出于人品”长期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公认的不争之论。
但是,我们的文学理论长期以来忽视了研究另一种情况:即作家个体人格与其文学成就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使我们对作家成长规律的认识不尽完善、不尽客观,并导致了我们对作家人品修养的难度和艰巨性的忽视。
翻阅一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的传记、史料,并审视现实生活中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历,我们就会发现,“作人贵直,作文贵曲”、“诗品出于人品”只说明了人品与所谓文品关系的一种关系,但它绝不是对人品与作品思想、艺术价值关系的全面概括,它有它的片面性。
作家人品与创作成就的关系远不是用这样一句话就可以省事地概括的。
况且“文品”这个概念也十分宽泛,十分复杂,它既有美学的意味,也有伦理道德的意味,很难用一种不变的尺度去评价。
传统的“文品”观念也难免说不含有等级意识的影响,用它来评价古代赞歌可能是比较可行的,但如果要想“放之四海而皆准”地评价所有的文学创作实践、尤其是用“文品”观念来评价现内涵日益复杂的当代文学作品,就很容易机械化、僵化,不尽符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尽符合文学创作实际。
人品与文品关系新论
”
退之文 章 侍
,
品 与 作 家 在 精 神 品 洛方 面 的 同 源 性 和 性
.
致
{ 岁 塞 堂 诗 话 》) 都 从 故 其诗 文有 廊 庙 气 (
”
的 确 为很 大 一 部 分 现 象 所 证实
,
。
而 且 依靠
是 从 作 者 的 个 性 气 质 角度 来 认 定 作 品 的 风 格
这 一 认 定 我 们 得 于 轻 松地 切 入 由 作 者 而 至
论 文 》中 对 建 安 七 子 的 评 述 刘 腮 《文 心
.
雕龙 》 的 《体 性 》 和 《风 骨 》 两篇
. .
张戒之 子美
;
“
。
如果 仅以 此逻辑
笃于 忠 义 深 于 经 术 故其 诗 雄 而 正 李 太 白 喜任侠 喜 神仙 故 其 诗豪 而 逸
, 、 , 。
起点出发
“
文 如其 人 之 类 的理 论 认 定 的作
中 国 古代 文 论 中 关 于 文 品 与 人 品 内在 关 系 的阐 述 甚 多 如 象)
。 。
品位
。
而 孔 子 则始 终 把 作 者 的 德性 放 在 第
“ ”
“
”
: “
诗 文如其 人
”
”
(
周易
、
嚎
“
一 位 所 谓 有 德者 必有 言
.
.
( 《论 语
,
宪问
)
)
、
“
诗 品 出于 人 品
, ,
(刘
”
篇上
。
)
等 等 而 名 人冯时 可 的 文如 其 人
,
匿
小学议论文作文:文品与人品转载1
文品与人品(转载)立意是写作主体的思维情性与客观外物撞击而迸发出来的智慧和灵感的火花。
主、客体本身的强度以及撞击过程中的力度,是决定立意强度的基本因素。
要想文本立意出奇制胜,就要先在这些立意的基本构成要素上做文章。
—是写作主体本身的情性素质培养。
主体的情性素质构成主体的自身强度,它包括人格品位的提升,志气识见的扩展,价值取向的确定。
散文是最能体现人性、人格的文体。
人有人品,文有文品,人品决定文品。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人品由人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意志毅力等因素构成,也包括思维敏锐度和深刻度的训练。
这实际上是作者的才华与智慧的培养。
散文的立意在于机智的发现,敏锐的感悟。
作者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如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理想信念等,就能决定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和思考深度。
所以,要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唯物意识、辩证意识、系统意识等等,学会科学地看待事物,分析事情。
还要养成思考分析的习惯,才能保持高度的敏锐感。
同时,还要有丰厚的学识积累。
见多识广,才会有比较,有发现,才能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
还要热爱生活,热情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把握自己独特的生活境遇与人生体验,把握自己特定条件下的情绪状态与情感质量,始终保持一种生命活力和情感活力,才能有真知真识,才能有新颖鲜活的情感和意念的产生,也才能有新奇深刻的立意。
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决定散文审美价值的关键因素。
审美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可以加深我们对感知对象的兴趣和热爱。
审美意识是人们对待客观世界的美的态度的意识过程。
有了审美意识的加入,感知世界的过程就变成了欣赏世界的过程和热爱生活的过程。
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对作者是一种良好的陶冶。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散文作者就要善于去进行这种审美发现。
这就要求散文作者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从审美的角度去感知世界,让自己获得一种精神愉悦,从而乐此不疲,坚持不懈,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并以此感染人,愉悦人。
文品与人品
文品与人品有位读者特别喜欢某作家的小说,每每捧读都很敬佩。
可当她有幸参加过一次见面会,与作家相处并交流过后,顿觉大失所望,感觉此人品性与其作品情趣相距甚远,发誓再也不看他的作品了。
人们对文人形象的要求,有很大的理想化成分,特别是当他们成名之后,期望值就更高了。
或以为文笔大气的作家,其人也必仗义豪爽;或以为文笔儒雅的作品,其人也必风流潇洒。
这位读者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落差,原因正在于此。
南朝梁萧纲,皇帝做得很憋屈,但于文学颇有建树。
他认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当然,这里所说的“放荡”,是指无拘无束。
鲁迅对萧纲的主张深以为然,批注说:“帝王立言,诫饬其子,而谓作文‘且须放荡’,非大有把握,那能尔耶?后世小器文人,不敢说出,不敢想到。
”其实,“文章且须放荡”这件事,在帝王之家或泥古不化的文人圈中可能不被认可,但在自成一家风骨的文人那里却早已不在话下了。
特别是在那些惊世骇俗的骚人墨客笔下,潇洒自如的篇章比比皆是。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萧纲讲的是两句话,且“立身先须谨重”在前,“文章且须放荡”在后。
就是说,做人是第一位的,放荡不得。
自古以来争议较大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为文与立身的关系,或者说文品与人品的关系。
所以说“以文观人,自古所难”,是因为文品与人品很难相提并论。
文笔奇崛的人,不一定个性张扬;性情恬淡的人,文风或许泼辣;才华横溢的人,行为可能荒唐;一代文宗,不见得冰清玉洁。
翻开世界文化艺术史你会发现,在那些不朽作品背后的文化巨匠,也不全然是圣人君子。
他们的思想理念、品格节操、行为方式,或有逆于正统,或有异于世俗,或有悖于伦常,为时世所不容。
若干年后,时过境迁,尘埃落定,人们对前世文人的评价就宽松多了。
尽管在一些学术专著中对他们的评价仍然存有较大争议,但在教材课本中,在普通读者中,人们主要依据其传世作品和文化成就说话,至于其人品如何,也就不大关心、不大计较了。
文如其人也好,人不如文也好,那都是过去时,只要他的辞章文采斐然,就会拿来捧读。
人品与文品的议论文
人品与文品的议论文引言人品与文品都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人品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而文品则涵盖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
“人品”和“文品”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一个人的影响并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并论述它们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互相影响。
人品与文品的关系人品对文品的影响人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一个有良好人品的人通常具备如诚实、正直、守信等优秀品质。
这些优秀品质将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更具有同理心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
其次,人品高尚的人更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与文化人士、学者和作家等有深刻见解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与这些人交流,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关于文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文品对人品的影响文品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的体现。
一个有高度文品的人通常对文学艺术、哲学人文科学等领域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欣赏。
文品的培养不仅对于提升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有所帮助,而且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品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能够对读者产生积极的榜样作用。
通过欣赏和学习文学作品中的品质高尚的人物形象,人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品和行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和精神启迪对人的品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不断地接受到来自作家们的智慧和道德启示,从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人品与文品共同塑造一个人人品和文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品和文品可以互相塑造、促进。
一个有良好人品的人更容易培养出高度的文品,而一个有高度文品的人也更有可能表现出良好的人品。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品与文品问题之我见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品与文品问题之我见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人品”与“文品”就一直被各种文人学者关注研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品与人品一直是被统一在一起的,似乎是文品高者人品也是优者。
不可完全否认这一观点,相传了几千年的观点必定是有其事实和依据的。
要探讨“人品”与“文品”问题,就是意味着要探讨“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品”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思想,也有个性,文化教育在其中;“文品”大概就是文章的品位风格,与“文风”相似。
这样一来,结合中国古代将“人品”与“文品”统一的观点,人品与文品的关系,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出自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意思就是他的为人藏很深不愿让人知道,其实从他的文章中就能看出他的道德品行。
当然历史上认为“文品”与“人品”间存在着不可分割关系的远远不止苏轼一人。
许多文人学者都在自己的文论作品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早在西汉学者扬雄就在其《法言·问神》中这样写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简单地说,就是声画者,都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因此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能从中分辨。
这与《毛诗大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文”又是由“言辞”组成,因而“文品”与“言”,“书”挂钩,那么“心”,“情”与“人品”挂钩,不难看出“文品”是由“人品”所影响决定的,“文品”表现着“人品”。
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在这里曹丕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创作的重要意义。
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研究才能与禀性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才能和禀性”与“文品和人品”在一定意义上是具有一致性的。
从曹丕的思想出发,他主张“才性一致”,并且是性决定其才。
而“才性一致”又与“文如其人”相一致。
他在《典论·论文》中写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浅论作家的“人品”与“文品”
浅论作家的“人品”与“文品”我国古代历来即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艺概·诗概》中也有“诗品出于人品”之说。
世界一些学者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认为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主观精神为根底,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等,从中得到的是人们对人品是否就是文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何为人品?何为文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
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即文品。
这两者存在某种联系。
一、主张人品与文品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理想之美的集中反映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原则,韩愈曾作了集中地、全面、深入的讨论。
韩愈在散文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明道,注重实用的思想。
“道的具体内容,是指孔孟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修养,以儒家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为己任。
”由此看来,韩愈特别重视人品与文品的一致,认为作家要写好文章,关键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在《答李翊书》中,他谆谆告诫李翊:“立言”即写文章之事,并向学生谈了自己学习写作的体会:“不可以不养也。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無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同时,他还提到“气盛宜言”之论,“气盛”即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身养性造诣很高而体现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韩愈进一步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
二、“人品”、“文品”与现当代作家到现当代时期,在批评文字领域,依旧追求人品与文品的相统一。
例如当代作家沈从文,他是懂得奉献的人!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沈从文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坚强、隐忍、谦卑、谨慎。
他待人谦和、处事低调;尤其是晚年慈祥的简直像一位农村老太。
他湘西人特有的侠义,较少数人提起,最著名的例子他给对危难中的丁玲仗义相助。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背离与统一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背离与统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但金代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那么,在文品与人品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品与人品确实存在着统一性。
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都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
比如,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深刻地剖析社会现实,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
又如,杨绛先生的文字平和、质朴、温暖,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她本人也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性为世人所敬仰。
这些作家,他们的文品与人品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文学史上,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比如,宋之问,诗才出众,其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但是他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趋炎附势的小人。
再如,胡兰成,其文笔细腻、才情颇高,然而他在民族大义面前丧失气节,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这些人,他们虽然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们的人品却令人鄙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呢?我想,这大概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有关。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运用想象、虚构等手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这就使得作品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本人有了一定的距离。
此外,有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益,会刻意地去营造一种与自己真实人品不符的形象,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就否定文品与人品统一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努力做到文品与人品的统一,用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浅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
浅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我国古代文论中历来就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艺概·诗概》中也有“诗品出于人品”之说。
世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认为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主观精神为根底,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从中得出的是人们对人品是否就是文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
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
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
从含义上来看,人品与文品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主张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批评追求文学理想之美的集中反映。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孔子强调“诗教”,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论语》中体现,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了下来,正是因为孔子自身对“仁”与“礼”的追求,对“诗教”的追求,他的《论语》,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钟嵘,出生贫寒,“位末名卑”,做过一些小官,在门阀世族统治下很不得志,这儿主要要提的是《诗品》的创作。
《诗品》之作正值中国文学艺术理论批评的一个空前活跃时期,对文艺家进行品评,是一种时行的社会风气,《诗品》之作的主要原因是钟嵘对当时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现状的不满,为了树立正确的诗歌创作风气和提倡科学的文学批评标准,所以他在《诗品序》中尖锐地批评当时滥用典故、排比声律之弊。
钟嵘在《评阮籍诗钟中》说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在此,钟嵘着重强调了诗歌是体现人的性灵的,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而提到性灵,与之联系密切的是明清的“性灵说”。
其中袁宏道在给张幼于的信中说道:“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
人品与文品一致的例子
人品与文品一致的例子
俗话说得好,“人品如诗”,意味着一个人的品德与他的文化修养是相符的。
在文学中,也常常被强调说一个作家的人品与作品的文化艺术水平是一致的。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人品与文品一致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唐代文学巨匠,他的文学才华是独具匠心的,而他的人品则和他的文学成就一样辉煌。
据史书记载,李白为人豁达大度,不拘小节,喜欢交朋友。
他的“神韵天衣”、豪迈风流的人格,一直被后人所传颂。
李白写诗往往是不带任何“三寸之舌”的,他的诗歌充满豪放张扬的情感和生活气息,独具特色。
他的诗歌注重“群贤毕至”的语言效果,具有艺术的创造性,是唐代的一代奇才。
第二个例子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人品举世公认,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尤其以写田园诗而闻名,诗作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的亲近和爱护。
他笃信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之道,用田园生活来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尤其强调以吟咏自然来达到“自然的真情感受”。
陶渊明的田园诗,文字表达自然纯净,意境优美,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虽经千年而不衰,为世人所推崇。
第三个例子是鲁迅。
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人品和文化素养被广泛认为是一致的。
鲁迅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深度的人文思考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而他的人格也同样坚韧毅力,义无反顾,相信自由独立的精神理念,不断追求真理与进步。
鲁迅也提出了“文学应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他的文学作品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真实生动,抒情激越,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骄傲”。
现代文I篇:文品与人品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重庆七校联盟)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是美学家争辩最激烈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能说一个梗概。
从一方面说,人品与文品似无必然的关系。
魏文帝早已说过:“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里一口气就数了一二十个没有品行的文人,齐梁以后有许多更显著的例子,像冯延巳、严嵩、阮大铖之流还不在内。
在克罗齐派美学家看,这也并不足为奇。
艺术的活动出于直觉,道德的活动出于意志;一为超实用的,一为实用的,二者实不相谋。
因此,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的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自真纯。
“仁者之言霭如。
”②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面。
他们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每一篇作品都不仅为某一时会即景生情偶然兴到的成就,而是整个人格的表现。
不了解他们的人格,就绝不能彻底了解他们的文艺。
从这个观点看,培养文品在基础上下功夫就必须培养人品,这是中国先儒的一致主张,“文以载道”说也就是从这个看法出来的。
人是有机体,直觉与意志,艺术的活动与道德的活动恐怕都不能像克罗齐分得那样清楚。
古今尽管有人品很卑鄙而文艺却很优越的,究竟是占少数,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双重人格”去解释。
在甲重人格(日常的)中一个人尽管不矜细行,在乙重人格(文艺的)中他却谨严真诚。
这种双重人格究竟是一种变态,如论常例,文品表现人品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文艺上有真正伟大的成就,他必须有道德的修养。
我们并非鼓励他去做狭隘的古板的道学家,我们也并不主张一切文学家在品格上都走一条路。
文品需要努力创造,各有独到,人品亦如此,一个文学家必须有真挚的性情和高远的胸襟,但是每个人的性情中可以特有一种天地,每个人的胸襟中可以特有一副丘壑,不必强同而且也绝不能强同。
人品与文品(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导写)
2015浙江高考真题导写[高考真题]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有《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作为一道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地审清题意?这是我们指导学生考场应试的首要问题。
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学会材料作文审题“四步走”。
第一步,提炼“话题”。
材料作文审题时,最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易断章取义。
如本题,有些学生会只谈“人品”,甚至只谈性格的“褊急”与“澄淡”等。
应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提炼出“人品”与“文品”这两个关键词来。
其中后者,可以说是采取“仿词”的方法来提炼的。
抓住了这两个词来写,就保证了写作的大方向不错;第二步,界定“话题”。
考场作文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材料作文更是。
要准确把握题意,便要准确界定话题的内涵与外延。
如“人品”,在本题里是什么意思?显然,在本题中它具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从“褊急”“澄淡”“高雅”等词语上可以概括得出,它应该是指人的性格特征与情趣爱好,而不是寻常所谓的好坏善恶。
再说“文品”,材料明确为“格调趣味”、“局促”、“悠远”,显然是从文章的审美风格而言的,与文章的档次高低关系不大;第三步,注意“倾向”。
现在的考场作文,常常有“题以载道”之特点,题目中往往蕴含着命题者的是非态度,限制了写作的方向。
应该说今年的浙江卷在这方面还是较为开阔自由的,它只提供了“统一”与“相离”正反两种现象,这给写作者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
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择其实既体现了写作者的态度,也体现了写作者思考的深度。
文品与人品作文文品与人品
文品与人品作文文品与人品大凡要看文人之文品与人品,有一条民间俗语可用来一试,那就是“听其言,观其行”。
下面是分享的文品与人品。
供大家参考!文品与人品说到文品与人品的关系,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所描写的那个大人国,是很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的:在这个国度里,人人脚下都有一团云,那云的颜色“全由心生”,“如果胸襟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倘或满腔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
云由足生,色随心变,丝毫不能勉强。
”有一位大官,曾经做过亏心事,所以脚下自然生就一团黑云。
他怕当众出丑,外出时候便用色彩鲜艳的绫缎将云遮盖起来,然而欲盖弥彰,人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伪装的,从而心里对他更加腻味。
文如其人。
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文艺家脚下“全由心生”、“ 色随心变”的云彩。
人品必然影响文品,这是一点也含糊不得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得很明白:“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即强调作家品行修养与其作品之间必须做到“文质兼备,文行统一”。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古今中外许多文艺家都十分重视人品的的修养。
柳宗元在《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中提出:“为文以行为本。
”《原诗》认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成功地写出好诗来,自己就必须是一首真正的诗。
”席勒也说:“一个诗人的人格如果不比他的诗伟大,他的诗必将为人们所不齿。
”文人为文,讲究言为心声,文以载道。
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诱,甘愿戮头殉国,印证的是“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信念;范仲淹俭约自处,清贫自甘,所得俸禄接济冻馁寒士,应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美德。
如此道德文章俱佳,堪称“双佳文人”。
文摘报刊的增多,造就了一大批文摘专业户。
这些人靠一把剪刀,剪遍天下报刊,收入十分可观。
文章倒爷应运而生。
所谓文章倒爷,就是那些专门倒腾文章的人。
靠文章发财,靠文章成名。
这些文章倒爷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类:一是遵纪守法的文摘专业户,二是能写能摘能编能造的多面手,三是是抄袭为主的文章大盗。
作家人品与文品
作家人品与文品
作家的人品与文品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作家的人品决定了他的作品如
何被看待和理解。
如果一个作家的人品不好,他的作品很可能会失去读者
的信任和认可。
另一方面,一个作家的文品,也是他的品质和修养的体现。
文品好的作家通常可以用生动、准确和精致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受,让读者深入体验他的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作家的人品和文品都是作品的基础,也是作品长久鲜活的保障。
一个
有高尚品德和修养的作家,能够把自己的高尚情操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
具思想深度和感染力,并且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因此能够
长久地影响读者。
而一个文学技巧高超的作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情感,
能够创造出具有个性和魅力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形象,极大地吸引了读者,
因此也能影响更多的人群。
因此,作家的人品和文品都是重要的,并且必
须同等重视。
文品与人品
文品=人品?常听到这样一句老话“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也就是说,文章的文品与作者的人品是密不可分的。
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老师会在学习课文前介绍作者的基本信息,因此,同学们对这句话一定也有所体会。
中国古代文学繁荣,名家辈出。
在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中,一定能让我们找到文品人品一致的例子。
春秋时期的圣人孔子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儒家哲学并非只是记录在《论语》中的空话,而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行为的真实记录。
儒家文化也因此不断传承。
宋濂在其《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了他求学路上的艰辛与他的勤奋。
而宋濂也如文章所说,生活简朴,为官清廉。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用激昂的词句表达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而身为将军的他一生也有着这样的广阔胸襟。
在外国文学发展中,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文如其人”的代表。
在他的长篇小说《复活》中,曾多次讽刺了封建土地农奴制度。
在生活中,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却时时为农奴着想,多次在他的庄园进行农奴制度的改革。
虽然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在文章中呼吁,在生活中行动,做到了“人文合一”。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在“文品”与“人品”之间画上等号呢?恐怕不能这么绝对!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大家一定还记得初三学过的课文《威尼斯商人》吧。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剧中刻画了夏洛克这个放高利贷,刁难他人的反面形象。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莎士比亚成名之后也因钱而“困扰”,向别人放高利贷,还常常向欠债人追讨债务。
可见,“文”不一定“如其人”。
可是,不管“文品”与“人品”是否相关,作者的人品很难被详细记载而流传下来,而文章的文品经历时间的磨砺,依旧弥新。
由此可见,评判文章的好坏并不需要过分与作者的人品相对照,只要文品高尚就已足矣。
初中议论文作文:人品与文品(转载)
人品与文品(转载)这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我先前弄了两帖子,反对者居多,也有少数人表示谨慎的同意,还有一部分人是模棱两可的。
写个杂文不是要求作者是如何如何客观,客观这个词在文学中是不好界定的,写杂文就如写一个诗,李白杜甫各不相同,千遍一律,让人视觉萎缩,但也不以总是以美国大片的方式,只图个暂时的冲击。
如果说一个杂文必须有思想性,我倒不如说是思辨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曾经在历史上引导了最先进的文明,包括文学艺术。
但是这些都已是历史陈迹,遗产有时候会阻碍一个人创造新世界的脚步,让其躺在祖先的荣耀里,不思进取,成为僵硬的化石。
在中小学,老师教导我们,做文必先做人。
小小年纪的学生便可可怜怜地去接触那些人生大道理,有一次儿童节,一个学校交来学生画稿,都是千篇一律,上了橱窗,仿若个人画展,这样的儿童将来有什么希望去发展他们本来应该是自由的天性?由于中国教育制度存在这些忽略个人思想的集中式教育,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奇怪。
一个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从一个大众话语的圈子里跳出来洞察研究,哪怕他看再多的读,读再高的文凭,都只是一个弥勒佛祖的装天口袋,只知填充,不知消化。
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到我再试图努力阐述的上述话题,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中国正统教育的那种影子,做人要谦虚,心态要平和。
久而久之,头上也便自然箍上了一紧箍咒,若敢有些自个的想法,这脑海中的唐僧就开始念起经来,立马得求饶。
延伸到社会现象,也逐步形成一种中庸的人生立场。
列位看官,你们看娱乐版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台上高呼一声,各位观众,是不是啊?台下便回答一声是啊。
人家鼓掌,你也鼓,整个电视节目观众就象牵线的木偶一样。
历史上那些影响文学进程的大师,影响进程的仅是他们的文学,别加上中国式的人品等附加物。
许多大师都是在无视传统甚至践踏了传统之中建构了一个新的世界,哪怕他们必然也是从传统从汲取了许多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对其顶礼膜拜,中国文学圈最有趣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对《红楼梦》一书进行莫名其妙的狂热研究。
文品与人品
文品与人品中国古代历来都重视人的德行,讲究品行修养的重要作用。
“文如其人”这是强调文人的道德品质,是中国传统的人文观。
因为文字所承载的就是思想,而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质,身为文人,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
要写出好的文章,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德之不立,无以立言,有了超人之品德,方有超人之文章。
人品的高下,直接决定着文章品位的高低,因为所有意境优美、清秀隽永的文章是由人一字一句用心去写出来的,读者要品文章所阐发出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品作者当时的心境、思想意境乃至为人之道。
古人作文,尤重立意,以“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与道俱”为己任,无论学者之文,应试之文,抑或交际之文,都追求一种“文道合一”的境界,以文施教化,以文表达心声等。
《尚书·尧典》曾归结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的创作规律。
自孔子、孟子而至杜甫、白居易,再到欧阳修、苏轼等,都强调创作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社会效果。
为文者本身就是道德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古人说“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例如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章,也宽厚宏博,使人感受到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这不仅仅是单靠执笔学写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这是因为他维护天理正义、公道良心的社会责任感充于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
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如唐代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章必须担负起“补察时政”的历史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使闻者足戒”的目地。
他的文风朴实、自然、流畅,著名作品有《卖炭翁》、《杜陵叟》、《红线毯》等,他在《寄唐生》中写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都体现出为民请命,揭露社会时弊,为正义而大声呼喊。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敢直言、爱百姓、廉洁自律的清官,虽因触怒权贵屡遭贬谪却依然不改初衷。
文学作品与作者人品是否应该一致?
文学作品与作者人品是否应该一致?文学作品与作者人品是否应该一致?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一方面,有人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我的观点是:文学作品与作者人品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
首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表明了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写照。
一个人的人品、性格、修养都会在其作品中得到表现。
例如,一位品性澄淡、修养深厚的诗人所写的诗歌常常有一种优美、悠远、含蓄的气质,反之,一个性情躁动、浮躁不安的人所写的作品往往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美感。
因此,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这是一种内在的联系。
其次,虽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紧密联系,但二者之间并非完全一致。
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他意在表达一个观点: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确实,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作者的人品并不怎么好,但是他们所写的作品却非常优美、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比如,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据说他是一个非常吝啬、自私的人。
然而,这并不能否认他的文学成就。
同样地,贾平凹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但是他的人品受到了很多质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文学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因此,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之间并非完全一致,这是一种外在的分离。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作者人品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但并非完全一致。
作品的格调趣味反映了作者的人品、性格、修养等方面的特点,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即一些作者的作品很优美高雅,但是其人品却不尽如人意。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作品创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手法,而这些手法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获得,而并不完全依赖于作者的人品。
此外,作品的格调趣味也可能受到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影响,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品质。
名篇中的文品与人品
名篇中的文品与人品作者:郑茗心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8年第11期摘要:文品、人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辩证统一。
本文从名篇分析出发,对名篇之中所体现出的文品和人品展开分析,以期对名篇中的文品和人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名篇 ; 文品 ; 人品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农写道:“文以气为主。
”这里的“气”指的是“人之气”,即人品。
人品决定文品,文品是人品的体现。
人生阅历、性格特点、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个人因素,决定了创作者的写作方向与性质。
如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由富贵到没落的变迁,以及国家从强盛到衰败的变化,于是他结合个人亲身感受,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不朽著作《红楼梦》。
即使在当代,《红楼梦》仍然是无人能够超越的文坛巨著。
由此可见,作品所体现的情感倾向、思想内容、性格特点等,都是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等因素有关,也可以说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
文章内容是作者个性与品格的体现。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上百篇小说,从他的这些作品中能充分显示出他坚强、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他以最为犀利的言辞,试图唤醒中国人沉睡的良知,唤醒他们的灵魂。
《祝福》《药》《阿Q正传》等作品,无一不反映出鲁迅先生的性格和他坚定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古今文人中,通过作品反映作者性格最突出的莫过于集儒、释、佛于一体的苏轼。
他一生多次被贬,被流放,直至死在被释的归途中,但坚强、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不低头、不屈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些诗篇诗句无一不体现出苏轼乐观、豁达、坚强的个性与品格。
贯穿一篇文章思想的主线,是作者的个人感情。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我深深地被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几次肖像描写所折服。
尤其是他对祥林嫂几次眼神描写,真是极为生动、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
我国古代文论中历来就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艺概·诗概》中也有“诗品出于人品”之说。
世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认为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主观精神为根底,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从中得出的是人们对人品是否就是文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
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
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
从含义上来看,人品与文品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主张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批评追求文学理想之美的集中反映。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孔子强调“诗教”,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论语》中体现,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了下来,正是因为孔子自身对“仁”与“礼”的追求,对“诗教”的追求,他的《论语》,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钟嵘,出生贫寒,“位末名卑”,做过一些小官,在门阀世族统治下很不得志,这儿主要要提的是《诗品》的创作。
《诗品》之作正值中国文学艺术理论批评的一个空前活跃时期,对文艺家进行品评,是一种时行的社会风气,《诗品》之作的主要原因是钟嵘对当时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现状的不满,为了树立正确的诗歌创作风气和提倡科学的文学批评标准,所以他在《诗品序》中尖锐地批评当时滥用典故、排比声律之弊。
钟嵘在《评阮籍诗钟中》说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在此,钟嵘着重强调了诗歌是体现人的性灵的,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而提到性灵,与之联系密切的是明清的“性灵说”。
其中袁宏道在给张幼于的信中说道:“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
信心而出,信口而谈。
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大家。
昔老子欲死圣人,庄生讥毁孔子,然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
何者?见从已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
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
不然,粪里嚼查,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
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
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不肖恶之深,所以立言亦自有矫枉之过。
”对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的剽窃模拟文风,袁宏道确是深恶痛绝之极,对他们给予了剑客的讽刺与嘲笑。
此时的性灵说提出的真、善、变、趣、奇,和钟嵘的《诗品》可以说是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在文章或是个中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对事件的看法,对各自时代的进行了批评。
这些在我看来,达到了文品的要求,也体现了各自的人品。
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是中国传统的重要文学批评原则,韩愈曾作了集中地、全面的、深入的讨论。
韩愈在散文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以明道,注重实用的思想。
“道”的具体内容,是指孔孟儒加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它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有益于群体、社会的伦理道德修养,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由此看来,韩愈特别重视人品与文品的一致,认为作家要写好文章,关键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在《答李诩书》中,曾称赞李诩说: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他谆谆告诫李诩,“立言”即写文章之事,并向学生谈了自己学习写作的体会:“不可以不养也。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同时,他还提出“气盛宜言”之论,这是继孟子“养气”论以后又一理论“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这里所谓的“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
格境界,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
但孟子所说的“养气”是为了“知言”即考察他人的言论,并不是创作理论,而韩愈则将“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阐发的是创作的原理了。
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这本是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至韩愈则对此作了更为的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
文学好就不一定代表人品好,这在历史上不是不存在的。
潘安是西晋文坛的三大家之一,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而且他还是个才华出众的大诗人。
他从小聪慧,被乡里称为“奇童”,长大后善于辞令,长于铺陈,能诗擅赋,与陆机齐名,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之称,梁代钟嵘的《诗品》列他为上品。
他的悼亡诗,笔触细腻、情意真切,感人至深,后人写哀悼亡妻之作,皆以悼亡为题,他便是始作俑者。
《闲居赋》是潘岳的代表作。
此赋作于罢官家居期间,描写悠闲的生活,造句工整,行文流畅,笔调清淡,在当时同类作品中也是很突出的。
见《晋书·潘岳传》。
后因称无职闲居为赋闲。
如《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吾兄在省候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工夫等他”。
苏州代表性的园林拙政园的名字,也取自于《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此亦拙者为政也”之意。
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诸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尤为后人不屑的是,潘岳与石崇争事贾谧,陷害愍怀太子。
他“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媚态丑态,想想也令人作呕。
“其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岳终不能改。
”(据《晋书-潘岳传》)。
趋炎附势,利欲熏心,哪有他赋中写的“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的高雅啊。
最后,靠山倒了,自己也死于非命。
西晋时儒家豪族的政权,一个寻常的世家,一个普通的文人,想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想要求得仕途上发展的小小机会,只能依附于豪门贵戚,但他的诗词。
若淌如了政权的泥水中,及时他有美貌,及时他有属于自己的文采,那又怎样,也无法改变他的“恶”,也无法改变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想到潘安,永远不会想到他的诗词。
在这时,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文品显然跟人品没有多大关系。
要补充的是,古代所谓的人品与现在又很大不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从伦理行为即所谓的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纲常的观点出发,而这些封建观点就有可能导致对作家的人品及文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这些评价随着历史的发展是错误的)。
比如班固指责屈原“露己扬才”,“责数怀玉,怨恶椒兰”,认为屈原“非明哲之器”。
一些批评家对李白的追随李麟,柳宗元参加王叔王集团都作出了批评,这些便带有封建伦理的偏见。
文以载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
但是,却不能将人品与文品等同而论,既然这是批评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就要用批评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