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2023年《清明节》教案15篇

2023年《清明节》教案15篇《清明节》教案1活动目标: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3、了解民族的传统风俗,体验春天的美好。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录象、图片、纸花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体验清明的气氛。
二、.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三、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
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四、教育幼儿爱祖国。
《清明节》教案2目的: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内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根据规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回校上课。
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们特别提出几下几点要求,请学生共同遵守。
一、防火安全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做好防火措施。
要劝说家长进行文明拜祭,用鲜花、水果等环保的方式拜祭先人,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文明祭拜。
1、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同家长一道祭祀用火时千万要把周围的易燃物弄干净,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围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烧山,酿成大错。
2、燃烧祭祀物品应尽量慢慢用小火,防止风大刮走燃烧的物品从而引起失火。
3、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察看刚刚烧过的地方还有没有火星,一定要让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放心离开。
4、请所有同学回家告知家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如果有谁不小心引燃了森林,谁将会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章节一: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清明节期间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介绍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
2. 清明节习俗: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 清明节传统活动:介绍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如制作清明团、品尝青团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的起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和传统活动。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期间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二:清明节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讲解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如尊老敬老、缅怀先人等。
2. 清明节的价值:探讨清明节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价值,如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三:清明节的现代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讲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如缅怀先人、传承文化等。
2. 清明节的文化传承:探讨如何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四:清明节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掌握清明节的实践活动和技巧。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为进一步落实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情教育,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踏着烈士的足迹砥砺前行,经学校行政会商议,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缅怀先烈追梦前行二、活动内容(一)网上祭英烈1、参加人员:全校学生2、责任人:3、活动时间:活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清明节节日小报1、参加人员:全校学生2、责任人:3、活动时间:3月——4月(三)清明节扫墓1、参加人员:六年级每班3人,七年级每班2人2、活动地点:西来烈士陵园3、活动时间:2020年4月2日13:20——16:004、具体工作内容及负责人(1)各参与活动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缅怀先烈的纸花,共计60朵,所需用纸在油印部领取(责任人:吴私(2)车辆联系,责任人:(3)联系民政局讲解员,责任人:(4)花圈购买,责任人:(5)安全教育、学生管理,责任人:(6)活动过程记录及信息报送,责任人:5、祭扫活动程序1、唱国歌2、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3、默哀4、爱国主义教育5、扫墓、敬献白花6、参观成都战役纪念馆。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一、活动时间:4月5日二、活动地点:xx英雄山济南野生动物园三、活动主题:缅怀先烈热爱祖国四、活动要求:1、班级自制花环一个(大小自定)2、每位同学写“观后感”或“游记”3、学生自带文具,书面记录活动内容五、活动程序:1、6:00集合,6:10到齐园门口,各班级按照所列车号顺序上车,6:30出发。
2、英雄山烈士陵园扫墓,预计9:00到达济南,刘家喜主持仪式(内容:各班迅速组织队伍,向烈士敬献花圈、全体默哀一分钟、学校领导致辞约3分钟,学生代表讲话。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篇1设计思想: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
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小班《清明节》教案13篇

小班《清明节》教案13篇(1)教师播放古诗《清明》,幼儿安静观看。
(2)老师边播放古诗,一边讲解古诗中的人物和景象,引发幼儿的回忆。
(3)教师朗诵故事并给幼儿讲解其中的内容和理解。
4、教师带幼儿一起学习古诗,从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
(1)教师有表情的,生动的有节奏的给幼儿朗诵一遍故事。
(2)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可以小声跟读。
(3)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诵。
四、结束部分请小朋友回家之后将今天学习的故事朗诵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五、资料参考古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班《清明节》教案9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游)。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
2、体验春游的乐趣。
准备:活动组织--可以和班内的其他家庭共同组织增加活动的乐趣。
(3-5个家庭为宜)活动场地--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运动量小的特点,选择比较近的公园、农田或采摘园。
(活动时间以半天为宜)生活用品--穿舒适的运动衣、运动鞋、给幼儿准备一个双肩背的包(内装少量水、面包、纸巾)、照相机、医用包。
过程:1、提前选定活动地点,提前一天和幼儿商量活动是所需的日用品并共同准备。
2、活动前和幼儿制定一些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如:跟随大人不乱跑、不采摘花草(采摘园除外)、和朋友之间不打闹......3、和孩子沐浴着阳光、亲吻着暖风,在田野里跑一跑、低下头闻闻花香、拍一些大自然的照片、累了在田埂上休息一下,孩子们在与花花草草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春天在这儿!4、休息时间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做游戏,如:击鼓传花、山上有个木头人等。
亲子郊游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增长了知识,同时大人们也仿佛回到了久违的童年。
活动反思: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清明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 学习有关清明节的历史故事和诗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清明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 革命先烈的故事。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图片、诗词等教学素材。
-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游戏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谜底为“清明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是哪一天吗?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通过PPT展示清明节的历史背景,讲解清明节的由来。
- 学生通过听讲,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
2.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 教师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这些习俗。
3. 学习有关清明节的诗词:-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如《清明》、《寒食》等。
-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对清明节的描绘。
三、小组活动1. 资料收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包括历史故事、诗词、习俗等。
2. 整理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手抄报或PPT。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清明节的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扫墓,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展示小组成果:学生展示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角色扮演1. 准备角色: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与清明节相关的角色,如诗人、先烈等。
清明节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先人,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等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场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清明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在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二)新课讲授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如纪念介子推、寒食节演变等。
-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吃青团等。
2.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讲解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等,如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
- 分析清明节所蕴含的孝道、生命、自然等文化内涵。
3. 清明节的意义- 讲解清明节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如缅怀先人、传承文化、促进家庭和睦等。
(三)实践活动1. 制作清明手抄报- 学生分组,每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包括图片、诗词、谚语等。
-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制作一份清明手抄报,内容包括清明节的起源、习俗、诗词等。
2. 清明节诗词朗诵- 学生选择一首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
- 教师评选出朗诵最优秀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3. 清明节知识竞赛-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清明节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
- 竞赛结束后,评选出获奖者,并颁发奖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清明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
它起源于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清明节这一特殊的日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地点学校教室、社区、图书馆六、活动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与讨论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习俗?2.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和意义。
-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清明节的诗词、谚语等,加深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为什么我们要过清明节?-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清明节文化?4. 分享与总结-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1. 社区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内的墓地,了解当地居民的祭祀习俗。
- 学生可以带上自己制作的小花或卡片,献给逝去的亲人。
2. 踏青活动- 带领学生去公园或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 学生可以收集春天的植物、昆虫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图书馆调研- 带领学生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清明节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节日的历史和文化。
4. 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一幅画或一篇作文。
七、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活动的兴趣、参与程度、收获等。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思政课实践教学清明节(3篇)

第1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缅怀先烈、祭奠亲人的重要时刻。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我校思政课教学部组织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实践教学活动。
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源于古代的寒食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通过各种形式纪念先烈、祭奠亲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4月3日2. 地点:市烈士陵园3. 参与人员:思政课全体教师及全体学生4. 活动流程:(1)集合:上午8点,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由思政课教学部负责人进行动员讲话。
(2)参观烈士陵园:师生们跟随讲解员走进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等,了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3)祭扫烈士墓:师生们向烈士墓献花、鞠躬,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和怀念。
(4)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在烈士墓前,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宣誓,重温入团誓词,号召大家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总结发言:活动结束后,思政课教学部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意义,并对学生们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活动过程1. 集合:在操场集合时,学生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思政课教学部负责人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清明节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参观烈士陵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等。
通过观看展板、实物、图片等,学生们了解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3. 祭扫烈士墓:在烈士墓前,学生们手持鲜花,向烈士们鞠躬、献花,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和怀念。
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自然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到来。
通过清明节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知道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资料。
-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1. 主题活动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活动形式: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活动内容:-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
-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
- 小组讨论清明节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2. 主题活动二:清明时节话农事- 活动形式:实地考察、调查报告-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
-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报告,分享农事活动的知识。
3. 主题活动三:清明节的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诗词朗诵、创作比赛- 活动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展示对清明节的感悟。
- 组织诗词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清明节的情感。
4. 主题活动四:清明扫墓活动- 活动形式:实地扫墓、缅怀先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或墓地,进行扫墓活动。
- 学生代表发言,缅怀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1. 活动反思:-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成果。
-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节。
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堂以“清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祖先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2. 清明节的历史意义3.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 清明节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环节1. 教师详细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结合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祭祖、扫墓、踏青等。
(三)实践活动环节1. 扫墓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烈士陵园或墓地,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学生分组进行扫墓活动,清理墓地,向烈士献花、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2. 踏青活动:- 带领学生到公园、郊外等地踏青,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植树、放风筝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清明节特色手工艺品,如青团、风筝等,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环节1. 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如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扫墓活动的态度等。
3.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

《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传统俗及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够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文学知识。
3. 学生能够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有关清明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亲身感受清明节的风俗惯。
3. 学生通过创作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清明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学会尊敬祖先,弘扬传统文化。
3. 学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起源、历史、传统俗及文化内涵。
2. 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文学知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诗词、故事、图片等。
2. 学生提前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
第一课时: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方式,如提问、讲述与清明节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清明节的兴趣。
2. 自主研究(1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3. 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清明节的历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4.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课时:清明节的传统俗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俗。
2.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传统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实地考察(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墓地、公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清明节的风俗惯。
4.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清明节的传统俗。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22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4篇)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今年清明节期间,我社区将隆重组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系列文化活动。
为使这项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亲近自然、亲近传统、亲近家人”二、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清明节寻根祭祖的民间传统习俗特征,突出缅怀先祖、缅怀先贤、缅怀先烈,不力倡导孝心、推行孝行、弘扬孝道、倡行忠义、培育忠心、塑造忠诚。
通过诵读经典文章,演绎民俗文化,拓展节日文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三、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将于3月初启动,一直延续到4月上旬。
四、活动内容1、组织开展“绿色的缅怀”——中华美文诵读活动。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具体组织单位:xxx时间:x月xx日——x月x日地点:各学校2、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青少年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具体组织单位:县城各中小学校时间x月xx日——x月xx日3、参与组织“我们的节日”——首届全国清明节诗文、祭文、信征集大赛。
承办单位:县文明办、县直五一党(工)委、社区党委时间:x月xx日——x月xx日4、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主题演讲比赛。
承办单位:县教科局具体组织单位:xx时间:x月x日——x月x日地点:各学校5、开展群众性缅怀活动。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群众性缅怀先烈、先祖、先贤活动。
承办单位:xx具体组织单位:xxx时间:4月3日——4月5日地点:xxx6、开展“秉承传统文明祭奠“活动。
清明节期间的祭奠活动,要革除陋习、培育新风,积极倡导以“献一束鲜花、栽一棵小树、读一篇祭文、忆一段家史”为主要形式的文明祭祖风尚,在全社会营造缅怀先人,亲近自然的清明文化氛围。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缅怀先烈的重要日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特制定清明节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践内容1. 清明节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清明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对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墓前或祖先墓前进行扫墓活动,学习祭祀仪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 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举办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经典诗词,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5. 清明节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制作清明节主题手抄报,展示学生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6. 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举办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7. 清明节摄影比赛组织学生拍摄清明节主题照片,记录实践活动中的精彩瞬间。
四、实践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清明节综合实践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计划。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准备相关资料。
(3)联系烈士陵园,安排参观扫墓活动。
(4)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项比赛。
2. 实施阶段(1)清明节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3)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墓前或祖先墓前进行扫墓活动。
(4)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举办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
(5)清明节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清明节的理解。
(6)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举办比赛,让学生用绘画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
《清明》综合实践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学习《清明》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或作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读、背诵、赏析,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
(3)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创意,进行诗歌创作或作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感恩先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学习《清明》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清明》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或作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提问:你们知道清明节吗?清明节有哪些习俗?(2)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教师总结。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清明》,勾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解释生字词,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学生朗读、背诵《清明》,感受诗的意境。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清明节有哪些意义?为什么我们要过清明节?(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4. 总结本节课(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性和《清明》这首诗的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诗歌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清明》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
(2)学生独立完成诗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诗歌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第一章:清明节的起源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
1.2 教学内容清明节的起源: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
清明节的意义:缅怀先人、祭祀祖先、传承文化。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节的起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
第二章: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和活动。
使学生能够参与并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2.2 教学内容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清明节的活动:祭祖、缅怀先烈、亲子活动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和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扫墓、放风筝等活动,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氛围。
第三章:清明节的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期间的饮食习俗。
使学生能够制作并品尝清明节的传统美食。
3.2 教学内容清明节期间的饮食习俗:寒食饼、青团、艾粑粑等。
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清明粿、踏青饼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饮食习俗。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如清明粿、踏青饼等,并品尝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清明节的文学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使学生能够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文学作品。
4.2 教学内容清明节在古代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清明节相关的文学创作:诗词、散文、故事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清明节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清明节在文学中的表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进行清明节主题的文学创作,如诗词、散文、故事等,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五章:清明节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参与清明节的社会实践,传承传统文化。
5.2 教学内容清明节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扫墓、缅怀先烈、志愿服务等。
清明节的社会实践意义:传承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
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16篇)

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16篇)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风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敬重长辈等。
3、仰慕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加节日嬉戏。
活动预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加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伴侣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老师讲解并描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老师边讲解并描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荣耀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老师讲解并描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久记住、永久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很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风俗?运动风俗:春游、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风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看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奇怪心及制作爱好。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现自己的作品,并用完好的语言讲解并描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竞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伴侣观赏并与伴侣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1教案前言: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
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
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
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最早称之为“千秋”。
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2一、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 理解清明节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 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和故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与祭祀、感恩、生命等主题的关系。
- 清明节与诗词、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关系。
3. 清明节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踏青赏花、放风筝等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清明节主题的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以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或谚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
2. 知识讲解:-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日的意义。
- 结合历史典故和诗词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墓地,了解扫墓的流程和意义。
- 设计扫墓仪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祭祖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 踏青赏花活动:-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生命的活力。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拔河、接力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艺术创作活动:- 以清明节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 举办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4.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范文(4篇)

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范文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贯彻落实____,开展丰富多彩的“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少先队员们学习历史,传统文化,缅怀先辈、向往未来,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传统,学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二、活动对象全体师生三、活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日四、活动内容(一)文化探寻: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各班组织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具体内容如下: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故事、习俗等。
(二)网上签名:积极参与,签名寄语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要求学生登录等网站链接,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鲜花、抒写感言寄语。
此次活动中国文明网将对网上寄语参与人数进行统计显示,每位未成年人要至少参加签名寄语一次,未成年人参与率要达到____%。
班级可以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上信息课等形式,指导小学生及其家长积极参与签名寄语活动。
(要求把学生寄语中选出精彩的语录____篇和活动图片,____月____日之前上交德育室)(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清明文化各班级根据以下主题,并结合本班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好清明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一、二年级:诵读清明小诗和碰鸡蛋比赛三、四年级:制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或剪纸五、六年级:写一篇文章,缅先烈,话理想五、各班活动要求1、各班开展诵读清明小诗活动,要求人人会背一首。
2、碰鸡蛋活动:每班要有3—____张活动照片或文字资料。
3、制作“我心目中的英雄”卡或剪纸:要求各班组织学生,把自己心目中一位英雄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设计在一张16k纸上,或围绕着伟人形象制作剪纸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话风俗》
一、确定主题
清明是一年里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当地有不少清明节的风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传统文化习俗今日在学生心目中已渐渐开始模糊。
这次我们选取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清明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
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法,调查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一)谈话引出研究课题
同学们,清明节快到了,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喜欢在清明节里做什么?那么当地人过清明节又有哪些习俗呢?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走进清明共同研究清明习俗吧。
板书课题:清明时节话风俗。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1.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当地人过清明有哪些习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祭扫
(2)饮食
(3)活动
2.成立3个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合作选择研究内容
第一组:清明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第二组: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
第三组:清明节活动调查小组
(三)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回顾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由今天起两周的时间,先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所制定的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一定是合理,切实可行。
(2)小组分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
(3)小组计划应多征求别人的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2.学生开始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
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以饮食习俗调查小组为例:
调查表
2.小组整理要求:分析调查访问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3.小组整理调查访问结果,完成探究记录表。
(二)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汇报
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清明节的食品展示出来。
(供大家品尝)
b.一名学生扮演导游介紹家乡清明节饮食习俗。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
2.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汇报
a..教同学们做小白花寄哀思
b.《文明祭扫》小品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从研究成果来评价。
3.清明节活动习俗调查小组
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知识问答比赛)
师评:同学们能从不同方面来评价,真了不起。
(三)总结收获
汇报结束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谈:
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体会
(四)拓展延伸
请父母参与提出意见,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