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三个特性-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

2、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中音调高,响度大。

3、人在野外喊话时,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检测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复备栏或测评学生笔记栏10分钟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写出两点)7、向暖水瓶中灌开水的时候,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就可以判断水位越来越高了,这是根据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的来判断的。

点拨指导追问5分钟六、反思升华、全面提高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C.音色 D.都不是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归纳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振动频率(单位:赫兹);二、响度──振幅;三、音色──不同发声。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能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影响声音特性因素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声音特性的三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难点频率和振幅的概念。

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其差异,引出声音的特性这一主题。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 音调演示钢尺振动实验,让学生观察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高低。

介绍频率的概念,强调音调由频率决定。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音调不同的声音。

2. 响度播放不同响度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其差异。

进行敲鼓实验,改变敲击力度,观察鼓面振动幅度和声音响度的变化。

引入振幅的概念,说明响度由振幅决定,同时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音色用播放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声的音频,让学生辨别。

讲解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给出一些关于声音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布置作业(2 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相关习题,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但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改进,例如在讲解频率和振幅的概念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

在学生实验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和响度知识总结及考点练习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和响度知识总结及考点练习

乐音的三个特征字知识梳②一、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实验:快慢不同的速度用硬纸片划过梳子齿也可以判断振动频率与发声音调髙低的关系。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

决左因素:振幅及与发声体的距离3、音色:声音的特色。

决左因素:发声体本身。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1、频率: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Hz。

2、人的听觉范围:20-2万Hz °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人听不到超声波。

超声波在医学方而应用非常广泛,像现在的彩超、B超、碎石(例如胆结石、肾结石祛眼袋之类的),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4、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听不到次声波。

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苴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超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有些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參特色讲解)知识点一:音调、响度、音色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岀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岀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髙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3、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4、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D. 15°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牛叫的声音音调髙,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6、 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 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髙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髙,响度大D •男低音比女髙音音调高,响度小&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知识点二:超声波、次声波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医生利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査,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超声波声音响度太大,所以人听不见C. “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D.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声 波产生;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 爭当堂练习)1、 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 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 振幅B 频率C 响度D 音色2、 “女髙音S “男低音”中的“髙”和“低”指的是()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D 声速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髙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丧耳欲聋S 是指它的音调很髙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调会逐渐改变B •响度会逐渐改变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来。

声音的特性课堂练习

声音的特性课堂练习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基础知识:1、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高。

2、音调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发声体的音调高,说明发声体振动的。

3、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指物体在;它的单位是。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我们把称为超声波;把称为次声波。

一些大自然的地质灾难时,如台风、海啸等往往伴随着的产生。

5、声音的强弱物理上称为,它不仅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与有关;距发声体越近,人耳感觉到的响度就越。

6、由发声体材料与结构决定的是声音的。

7、如图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该实验还可用来探究决定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保持伸出桌面长度不变,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课堂练习:1、除夕夜,关上门窗也能听见户外的鞭炮声,因为声音能在气体和_________中传播。

在家中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可以将声音减轻些,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2、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_大。

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__________传播。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三 声音的特性

三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二.响度 响度 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三.音色 音色 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2.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雷雨季节 A、频率很高 C、响度很大 B、振幅很大 D、音调很高
3.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 3.小华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喊叫他,他一听便知道 小华在家里看书 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不同来判断的 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 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是他说话 响度 声音的______大 声音的______大。 ______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 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 ”“低 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音调 ______; 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 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里的“ 响度 “低”指的是______. 指的是______. ______
学生活动
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 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
二、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请思考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 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 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 - 产生、传播、三特性、噪声

声音 - 产生、传播、三特性、噪声

声现象--产生、传播、三特性、噪声专题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物体不振动无法产生声音。

②声音产生后,人不一定能听到,得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三种传播介质中固体传播最快。

在常温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是340m/s。

③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④通过乒乓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便于观察,利用的是转换法。

专题二:声音的三个特性①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大,频率越低,音调越小。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小于20Hz的为次声波,主要应用在预测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上。

大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主要应用在清洗精密部件、振碎人体内的结石、声纳、B超、超声探伤仪。

②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影响因素:振动幅度、距离发声体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

专题三:噪声的三种减弱途径①在声源处控制;②在传播过程中控制;③在人耳处控制。

专题四:波形图辨别乐音三要素图像分析:图像的胖瘦反映的是音调高低,越瘦音调越高,越胖音调越低。

图像的高矮反映的是响度大小,越高响度越大,越低响度越小。

图像的形状上反映的是不是同一种声音。

练习题: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B.音叉停止振动后仍在发声C.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面对面相互交谈2.(多选)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B.回音壁应用了声音反射原理C.日晷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主要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它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不能传播声音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所有人都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4.(多选)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敲击鼓面时,鼓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乙图从玻璃罩内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丙图相同玻璃瓶装不等量的水,敲击时各瓶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D.丁图“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如图所示,超声波探伤仪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准确地对工件内部的裂纹、焊缝、气孔、砂眼等多种缺陷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等领域。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B. 声音的响度太大
D. 声音的音调太高
8.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
—— 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
音的( A )
A. 音调 B.响度 C.音乐 D.传播方向
9. 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 “听诊器” 的目的是( D
A. 保持声音的音调
)
B. 保持声音的音色
C. 保持声音的频率
不同乐器发出相同音调时的波形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 音调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 ; 频率的单位是_____ 赫兹 ,简称赫,符号____ 叫做 _____ Hz 。
2. 音调跟物体振动的 频率 ____ 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
频率越 ____ 大 ,音调越____ 高 。
演示实验
观察声波的波形
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音叉声音的波形,
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2)比较男女同学声音的波形差异
音调 (频率) 音调 (频率)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 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蚊子声?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 10 次,蚊子的翅膀
一秒钟振动 500 ~ 600 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
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
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 觉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探究实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1. 响度:声音的强弱。 2.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形幅度越大。
A. 老鼠能听到低于 20 Hz 的声音
B. 老鼠能听到高于 20 Hz 的声音

《3.2声音的特性》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3.2声音的特性》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教案:《3.2 声音的特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3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本节课主要讲述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探讨它们的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音调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2. 响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3. 音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4. 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理解它们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培养学生对声音特性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利用声音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声音特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音色的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尺子、音叉、鼓、不同材质的管道等;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

2.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定义及影响因素。

通过尺子振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调的变化。

(2)响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通过鼓实验,让学生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3)音色:定义及影响因素。

通过不同材质的管道实验,让学生体验音色的差异。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特性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3.2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定义:……影响因素:……二、响度定义:……影响因素:……三、音色定义:……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声音特性解决问题的实例。

3. 进行一次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声音特性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

3. 培养学生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教学难点:1. 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声音现象,如播放音乐、敲打物体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并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需要什么来传播?”2.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观察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

3. 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师通过示例或者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听觉来区分这三个特性。

4. 应用声音特性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音量、如何改变音调等,引导学生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反思如何运用声音特性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有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如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是否能够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可以进行一些与声音特性相关的家庭实验,如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等。

2. 学生可以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改变音调的乐器,如何提高音响的音量等,并尝试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这些问题。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二、教学对象:初中物理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区分3.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4. 实验: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5. 课堂讨论:如何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特性。

3.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一课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奇妙。

2. 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解释乐器的发声机制。

3. 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乐器,如笛子、鼓等,观察和分析乐器的发声原理。

第二课时: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区分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区分。

2. 讲解:详细讲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特点。

第三课时: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速度。

2. 讲解:简要介绍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公式。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第四课时:实验:影响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2. 讲解: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因素对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

第五课时:课堂讨论:如何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声音特性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2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2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定义和传播2. 音调:频率的影响3. 响度:振幅和距离的影响4. 音色:材料和结构的影响5. 声音特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 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各种材料制成的容器。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教案第一课时:声音的定义和传播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声音的定义和传播条件,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声音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音调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音调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音调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音调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掌握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频率变化对音调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频率下音调的变化。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课时:响度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响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响度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响度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掌握振幅和距离与响度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振幅和距离变化对响度的影响。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特性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特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2.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运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声音特性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声源(如锣鼓)、传声介质(如空气、水)、接收设备(如耳朵)、测量工具(如尺子)。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声音特性的图片和动画。

3. 实际问题案例:如声音污染、噪声控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兴趣。

2. 讲解声音的产生:介绍声源、传声介质和接收设备,解释声音的产生过程。

3. 讲解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和动画,展示声音在空气、水等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4. 讲解声音的接收:介绍人耳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声音如何被接收。

5. 讲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6.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声音特性之间的关系。

7.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特性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声音污染、噪声控制等。

8.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和实际问题,总结声音的特性及其应用。

10.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声音的频率和波长概念,让学生了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 讲解声音的合成和分解,引导学生学习声音信号的处理技术。

3. 介绍声波在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声音的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声音的特性是哪三个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计量单位是分贝。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计量单位是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

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

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

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声音是如何定义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时至今日,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环境噪声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声音是向上传播还是向下的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以频率和振幅描述波的重要属性。

2、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有关,声音在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冷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传播还与阻力有关,当大风的天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就慢得多。

3、声波是纵波,纵波的的震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是一致的,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一般来说越往高处温度越低,所以声音传播速度越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显的是向上传播。

声音可以穿透物体吗声音能穿透物体。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真空除外),能穿过很多物质,但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会衰减,比如用手捂住耳朵后,听到外面的声音会小很多,就是因为手挡住了大部分的声音,还有飞机在头顶上空飞过时,声音很大,随着远离,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声源(如鼓)、听诊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产生的认识。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三、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体会三个特性的变化。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分享答案。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深入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规律。

三、应用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设计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实践题,分享答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设计作业,巩固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 学生领取作业,教师解答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讲 声音的特性

第五讲  声音的特性

第五讲声音的特性板块一知识清单一、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 ,简称赫,符号为 Hz。

3.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4.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小,则响度小。

5.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二、噪声和乐音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区别: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乐音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区别: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分贝(dB)。

3、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常见的具体措施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市区内机动车禁鸣喇叭、摩托车装消音器;公路旁装隔音板、在道路两旁植树、路边房子的窗户装双层玻璃;戴防噪声的耳罩、用手堵耳朵。

板块二知识点详解音调1.“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频率与音调的关系2.下列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是()A.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安装有消声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同一面鼓D.拉二胡之前先调节琴弦的松紧响度3.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A.振动频率B.振动幅度C.振动时间D.形状结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4.甲音叉频率为256Hz,乙音叉频率为512Hz.现用小点的力敲甲音叉,大点的力敲乙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A.甲音叉音调高B.甲音叉响度大C.乙音叉振幅小D.乙音叉振动快音色5.同学们在上网课时能快速分辨出是那位同学在发言,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频率C.音色D.音调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6.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键可以调节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防治噪声的途径7.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B.乙图中试验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得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丙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这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振幅不同D.丁图竹管的哨音是由竹管振动产生的板块三知识点整合8.如图所示,2020年春节晚会郑州分会场,郎朗和高昱宸演奏的《黄河》再一次展现了黄河的风貌,他们演奏时手指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9.如图所示,(a)、(b)、(c)分别是音叉、单簧管和小提琴以相同的音调发声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各波形不同,实际上表示了乐音的三要素中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振幅不同D.音调不同10.有关声音的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吹笛子时手指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音调②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是为了改变鼓的音调③古代士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声辨别敌人远近是因为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快④听众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能分辨出吉他和笛子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12.中华古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户主说话才能打开“声纹锁”,“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B.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板块四创新中考14.下列四个声音信号输入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低B.乙声音响度与丙相同C.甲声音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丙多D.丙声音的音调比丁高15.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2.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基础练习: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不是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6.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7.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声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9.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 .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1错误!未指定书签。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汇总复习 声音的特征与利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汇总复习 声音的特征与利用

知道
填空、简答、实验 2~3 分

◎声音的特性(特征)为历年来各省市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是通过区分音 调、响度和音色;同时通过影响音调的因素来考查“控制变量法”。随着目前对 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噪声的防治也成为一个考查热点。物理学科中渗透物理 与“社会、科技”的联系,对声音的利用常出现在考题中,尤其在自然灾害日益 增多的今天,对声音的利用常作为一个考查热点。
响度
声音的强弱
2)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远,声 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声音的响度越小,甚至感觉 不到声音。
2 / 14
音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声体的 音色 也不 声音的品质
相同。
2. 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 噪声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以及对
D. 音量
一点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调由振动快慢决定;音色由物质种类决定。
答案:C
6 / 14
点评:判定声音的特性,一般难度不大,但有几个易错之处,分别是: 敲西瓜(音调)、敲碗(音色)、乡音(音调)。
【考点总结】 一、探究“音调”或“响度”的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利用“控制变量法”。
二、判定一个声音是“噪声”还是“乐音”,一定要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两 方面综合考虑。任何一种声音都不是绝对的噪声或乐音,说它们是“噪声”或“乐 音”,都是从特定的角度或情境而言的。
C.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7. 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煤状,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大特征
响度、音调和音色是描述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
(1)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而女高音歌唱家可以高达每秒1180次.
(2)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所以,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使声音响度更大些.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胡琴、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来,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另外有一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叫做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什么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什么1、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人对声音感受的响度不是一个常数,不同的人,不同的特定频率,在不同的声压级(单位:分贝)环境下所感受响度的量级有明显不同结果。

2、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rl,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3、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

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

典型的音色波形有方波,锯齿波,正弦波,脉冲波等。

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

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

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总结: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自己阅读教材,还能学到些什么?
让学生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写在下面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六)想想议议: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拓展延伸:
蛇没有耳朵,可它能发觉敌人的进攻,每当这时它总是将头贴在地面上,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播放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三)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2.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超声波、次声波。
二、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响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发声体振动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三、音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反思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
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五、学生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与收获
六、过程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的总结
学生唱、聆听
发言(自由发言)
阅读讨论
思考
讨论
回答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
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讨论
实验探究
实验
思考
思考
自学
思考
思考
互动
引导
引导
讲解
引导
做一做
布置作业与学生完成情况
整理老师板书写在作业本上
都能按时完成
板书设计
(三)板书设计
1.3声音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体验与思考:
聆听与感受:
试唱乐谱1.2.3.4.5.6.7.i。仔细听别人唱,然后自己唱出来。感受两个现象:
1.从低音“叨”到高音“叨”各个音有什么不同?
2.大声唱和小声唱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声音的音调指的是上面哪个不同?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个不同些?
课题
第3节声音的特征
教学(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说出声音的特性。
2.说出乐音的音调和响度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3.简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区分音调与响度的概念。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
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音调与响度的决定因素。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听录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设想
教学手段或教具、学具
录音机、发音齿轮、钢尺、、学生电源、小纸团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总结一下:音调是指。响度是指。
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
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
(2)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请大胆猜想:
【进行实验】
先分组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