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中考化学专题强化(科学探究)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科学探究题(含答案)
专题三科学探究题一、选择题10.(2018·浙江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 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底口, 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B.冷却至室温时, 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答案】A8.(2018·湖北武汉)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 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 就会致人中毒, 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 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并不断搅拌, 饶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 并不断搅拌, 烧杯内溶波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K点和L点时, 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 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 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
因此, 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 如纯碱也可解毒8.A二、实验题(2018•辽宁葫芦岛)(7.00分)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 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 她很好奇, 浑浊液体是什么? 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 得到滤液和固体, 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 且不与盐酸反应), 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带答案(精选150套中考题)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带答案(精选150套中考题)D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 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答案】【实验探究一】(1)酸(2)①氯化钙或CaCl2②红【实验探究二】CaCO3+2HCl=CaCl2+CO↑+H2O(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2学式错误扣2分)【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反思交流】<19.(2017辽宁省沈阳市,题号19,分值8)观察是学习化学的垂要方法。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
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
(如下图所示)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猜想1及理由:______________;猜想2及理由: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与思考一:(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观察与思考二:20.7;(1分)16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1 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
陕西省中考化学2018年试题精品word版答案或解析精编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9.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称氯化钠B.量水C.溶解D.装瓶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1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13.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点燃2CO C+O2点燃CO2 2CO+O2点燃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 C→C 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14.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选项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B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C 制备氢氧化亚铁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D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15.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
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
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 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键康提供保障D.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答案】B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2g。
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
故选B。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答案】D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答案】C【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14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14个质子,14个电子,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结构图可知,该元素是第11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②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④对应元素是氯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③是第8号元素,氧元素,若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正确。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2小题)1.(2022•镇江)用下列实验探究Al与Cu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铝片插入CuCl2溶液,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且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无色。
(1)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气体,(填操作)后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出现白色固体。
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对所得白色固体作如下探究。
【资料】①AlCl3能与H2O作用生成Al(OH)3。
Al(OH)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
②Al与CuCl2溶液反应会生成CuCl。
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含Cl﹣浓度较大的溶液,受热不分解。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a.Al(OH)3;b.CuCl;C.Al(OH)3和CuCl。
【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利用如图装置充分加热,U型管中,则猜测b成立。
【反思】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后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实验三: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蓝绿色固体,其受热会分解生成CuO、H2O和HCl。
取一定量蓝绿色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用足量的吸水剂氯化钙和烧碱溶液充分吸收。
(1)实验测得氯化钙增重0.36g,烧碱溶液增重0.73g。
则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
(2)若烧碱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则测得的Cu x(OH)y Cl z中x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021•镇江)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 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练测课件 专题练测 科学探究实验
1.(1)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
集某些气体。
分液漏斗 集气瓶
①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
b2_K_M__n_O_==_4=_==_。
K2MnO4+MnO2+O2↑
A
②实验室若用KMnO4制取O2,a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发生装
固(3)体根中据加上入述稀实硫验酸总结金属的化_学金__性属__质能__:与__酸__反__应,能与氧
_反__应__,__金__属__还__能__与__某__些__盐__反__应
6.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 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变浑浊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F_e_2_O_3_+__6_H_。Cl===2FeCl3+3H2O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支
5.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金属的性质及合金的成 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1)取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完成
下表四组实验。
药品 A
序号
B
C
D
金属 铜粉 锌粉 锌粉 镁粉
9.8%硫 19.6%硫 9.8%硫 9.8%硫
稀硫酸
酸
酸
酸
酸
药品 A
序号
B
C
D
金属 铜粉 锌粉 锌粉 镁粉
9.8%硫 19.6%硫 9.8%硫 9.8%硫 稀硫酸 ①写出实验中一酸个反应的酸化学方程酸式: 酸 _Z__n_+__H_2_S_O__4=_=_=__Z_n_S_O__4+__H__2↑_(_或__M__g_+__H__2S_O__4_=_=_=_MgSO4
2018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分类 科学探究(含解析)
专题分类:科学探究1.(2018 自贡)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3)[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 (填化学式)。
(4)【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正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③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不变色,或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猜想一是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猜想二是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
(4)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如果溶液中不含有盐酸,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不变色,如果溶液中含有盐酸,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
2.(2018重庆B 23)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ⅱ)20℃时,Ca(OH)2和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1)仪器M的名称是酒精灯,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 。
(2)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CH4 猜想3:既有CO又有CH4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 mL 16.7 mL 11.9 mL 9.6 mL 7.6 mL 6.9 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第1分钟反应慢,因为锌粒表面有氧 .
化膜、油污等;第2分钟以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逐渐变 .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剩余的CO2 。
该类题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 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其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是否使用催化 剂、反应时的温度、物质的浓度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实验时常利用控 制单一变量的思想设置对比实验,分析对比的实验间不同的因素,推理得出实 验结论。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①③(或②④)
【得出结论】(4)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锌片比锌粒 .
反应快(意思相近即可) 。
例3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金属。这种金属可以是 A (填字母序号)。
A.锌
B.铜
C.银
例5 ]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 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与精练17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含解析)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与精练17--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识点的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为了顺利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而采取的方式、策略、技巧等的总称.其基本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等.具体介绍如下:1.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物质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一种探究方法.2.模型法是利用有形的宏观模型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3.比较法是将两个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事物做一比较,然后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一种常用探究方法.4.类比法是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一对比,从已知或者已学的物质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物质具有相应性质的一种探究方法.5.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而又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或者探究某些可以用它来描述的化学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6.逻辑推理法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将已有的理论认识通过逻辑思维推理过程的活动为新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并且,将在探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逻辑思维推理过程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实现对物质本质的认识,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探究方法.7.归纳和演绎是人们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中的两种逻辑推理形式,也就是两种基本的探究思维方法.它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尤其是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与解释结论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实验法是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物质的性质、制取和变化规律的最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9.对照实验法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照实验的探究方法.【命题方向】化学学科的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其考查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种是将科学探究方法以隐形的、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归纳概括后填写其名称等等.这类试题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于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试的重点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可以将这些的科学探究方法与平时学到一些化学学习方法--比较、归纳、概括、猜想、论证、类比、迁移、实验、观察等联系起来,并进行灵活地整合运用,不要孤立地只想或者只用一种方法来分析探究.对于其中的控制变量法、实验法和对照实验法等,可以联系物理中所学的技巧来灵活运用;而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等,可以联系数学中所学的来整合使用.【精练特训】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分析:本题是对科学探究基本方法的考查.解答: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点评: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2.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B.不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不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实验后反思可从反思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探究程序、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后反思,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燃烧的条件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化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实验法”等方法.解答:解:①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的是实验法;③探究燃烧的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4.在实验技能考察中,小红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另取该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红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间接观察法C.推理法D.抽象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解答:解:A、取少许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属于试验法,故不符合题意;B、石蕊试液变红,有白色沉淀生成,属于观察,故不符合题意;C、小红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稀盐酸,属于推理,故不符合题意D、抽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把复杂的现像转化成简单的模型,从复杂到简单,没有用到,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根据题目中描述来分析,题目比较简单.5.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小斌说是空气,小龙说是氧气,你认为可以确定该气体成分的方法是()A.讨论B.实验C.上网D.调查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有一无色气体到底是空气,还是氧气,讨论、上网、调查都弄不清楚,那怎么办?实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就是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的就是空气.解答:解:有一无色气体,小斌说是空气,小龙说是氧气,到底是什么呢?A、讨论不出来,故A错误;B、实验是最好的方法,如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就是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的就是空气,故B正确;C、上网也查不出来是什么气体,故C错误;D、只是一种未知的气体,也调查不出来,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验证方法,一试便知,实验非常重要.6.“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以下实验没有体现这两种方法的是()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B.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确定甲烷燃烧后的产物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属于控制变量法;B.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压力相同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改变,属于控制变量法;C.探究铁锈蚀需要设计有氧气无水、有水无氧气,既有氧气又有水的环境对比试验进行验证;D.确定甲烷燃烧产物只需要点燃后观察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即可,既不属于“对比实验”,又不属于“控制变量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常见的实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B.探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C.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D.探究液体压强特点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化学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解答:解: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设计铁钉只和氧气接触,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通过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故利用了控制变量法;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对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利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研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发布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铁屑取代小磁针,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得到磁场的情况;故没有利用控制变量法;D、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需要保持两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另一个物理量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点评: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和正确应用.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讨论B.调查C.上网查询D.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讨论、调查、上网查询、实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小李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题中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法确定衣服的面料解答.解答:解:从(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这三方面可知小李采用的是实验法,故答案:D.点评: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等.10.实验室台上有一瓶无色的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氧气,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猜想假设只是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推测,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C、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合理.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猜想假设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模仿B.对比C.推理D.假设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变化分析;解答:解: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收集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通过实验比较各成分的含量的不同,故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对比法,故选B点评: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解题关键12.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实验B.调查C.上网查询D.讨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合理的实验步骤③正确的操作方法.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化学实验要想成功,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凭着侥幸心理、偶然的巧合就得出结论.解答:解: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因此上述①、②、③都是成功的关键.故选D.点评: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操作方法要科学合理.14.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们经常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几个不同部分来认识,这种方法属于()A.比较B.归纳C.理性思维分析D.实验分析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有题目的信息可知: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们经常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几个不同部分来认识,这种方法属于实验分析;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没有比较和归纳;也没有进行理性思维分析.解答:解:A、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没有比较,故选项错误;B、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没有比较,也没有归纳,故选项错误;C、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认识细胞的不同部分,没有进行理性思维分析,故选项错误;D、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们经常利用显微镜把细胞分解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几个不同部分来认识,这种方法属于实验分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通过实验探究做出比较、分析、归纳等,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与填空题中.15.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实验后反思可从反思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探究程序、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后反思,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A.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C.设计实验D.反思评价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反思评价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解答:解: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的是实验法;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8.下列装置能达到对比实验目的是()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研究C.燃烧条件的研究D.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本题是四个对比试验,对比试验关键是要采用控制变量,即控制一个变量,其它条件不变.所以可以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分析解答.如选项A是对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探究,题中催化剂不同,浓度也不同,有两个变量,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解答: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可知,试验中存在两个变量一是浓度不同,二是催化剂不同,所以实验结果不准确.错误.B、因为实验中同时改变两个条件,一是酸液不同,二是状态不同,所以实验结果没有意义,所以错误.C、本题是研究燃烧的条件,题中采用了两个变量,一是可燃物不一样,水的温度不一样,所以错误.D、本题是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装置C是一个对白实验,放在空气中不会变色,由于浓氨水易挥发,所以以后装置B中水变为红色,说明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了整个烧杯中,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涉及到了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燃烧的条件和分子运动的探究等.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做过许多实验,例如:A组B组C组水和空气压缩的实验比较酒精灯内焰和外焰的温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原子大小示意图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C归为B(选填“A”或“B”)组,理由是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分析C的实验设计及目的并对比A、B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A组实验是通过试验法,B组是通过模型法.C组验就是这种模型法,所以与B类.故答案为:B;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点评:模型法在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时经常用到,要会灵活运用.20.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新】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科学探究题
专题三科学探究题一、选择题10.(2018·浙江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底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答案】A8.(2018·湖北武汉)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饶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波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8.A二、实验题(2018•辽宁葫芦岛)(7.00分)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大理石中含有SiO 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 2O 3等。
中考化学复习第五单元科学探究第18课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1 [2018·吉林]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D )
图18-1
课堂考点探究
例2 [2018·安徽]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 A
快慢的影响
实验设计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 B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1.概念理解 指用批判的思想对题中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进行否定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使其达到最优化。 2.评价角度 (1)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步骤是否简单、科学,现象是否明显。 (3)是否符合经济原则。 (4)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5)是否节能环保等。 (6)结论是否正确或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
A中混有的过量HCl,则上述方案不合理;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 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
课堂考点探究
例6 请根据图18-4所示实验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
(填序号)。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图18-4
课堂考点探究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18-5所示。
图18-5
图18-5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方法点拨】 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是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从某个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或 不可行或可行不最优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更好的创新方法。
考点知识聚焦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热点透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实验探究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大亮点。
此题以综合性强、考察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综合反映出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解答科学探究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全题,理解题中所给的“资料”内容,找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资料”内容的关系,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另外,我们在进行文字表述时,要注意用词上的严谨性和简洁性,避免出现因词不达意或主观上的疏漏而导致失分。
方法介绍一、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探究【例1】把碳酸钙放在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仍然是白色固体,请对加热后试管中的白色固体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成分:【解析】要确定试管中白色固体的成分,首先要把可能存在的固体物质罗列出来:碳酸钙、氧化钙。
然后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答案】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例2】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Ⅰ、Ⅱ、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解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
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初三中考化学专题10 《科学探究》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总复习分类专题训练化学(十)(内容:科学探究)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说明: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4.下列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35.85g食盐B.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为25.6℃C.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6mL蒸馏水D. 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4.5 5.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8.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该固体可能是()A.Na2SO4B.NaClC.NaOHD. NaHCO39.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10.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都合理的是()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例1】(2016年南京中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含解析
专题分类:科学探究1.(2018自贡)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3)[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填化学式)。
(4)【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正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③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不变色,或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猜想一是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猜想二是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
(4)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如果溶液中不含有盐酸,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不变色,如果溶液中含有盐酸,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
2.(2018重庆B23)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ⅱ)20℃时,Ca(OH)2和Ba(OH)2溶解度分别为:0.165g,2.1g(1)仪器M的名称是酒精灯,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4Cu+CO2+2H2O。
(2)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CH4猜想3:既有CO又有CH4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实验中有下列变化。
(完整)江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版),推荐文档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共20 分。
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在相应的位置上)1、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A.汞B.金C.银D.铝2、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3、硫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非金属单质D.金属单质4、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5、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6、在化肥中硫酸铵【(NH4)2SO4】属于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一氧化碳从氧化鉄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10、t2℃时,向盛有10g 水的烧杯中加入13g 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P 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B.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小题,毎小题3 分,共15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强化《科学探究》(有答案)实验探究专题强化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1)甲同学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如图,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制取气体所需要品装置连接顺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________ ________二氧化碳(干燥)大理石和稀盐酸________ ________(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丙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Ⅲ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另一产物为氢氧化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她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4)丁同学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来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此时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②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③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D.漏斗E.量筒(6)小明用6.5g可能含有铜、铝、铁、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的锌粉,跟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0.2g氢气,则此锌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_______.2.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Ⅱ.蚁酸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颜色变成________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 元素,推测出乙酸热分解的一种生成物是水.(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①猜想I:该气体是CO2;猜想II:该气体是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________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 .A.碳酸氢钠溶液B.肥皂水C.食醋D.稀氨水.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2)实验室分解铜绿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序号).初中实验室制取CO2________ 也可用E(长进短出),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兴趣小组对试管中的黑色粉末状状固体进一步探究a.[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b.[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Ⅰ.氧化铜Ⅱ.炭粉Ⅲ.________ .c.[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d.[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试剂为________ (填序号)(A.H2SO4B.NaOH C.NaCl D.H2O),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猜想Ⅰ正确________猜想Ⅱ正确________猜想Ⅲ正确如果猜想Ⅰ正确,猜想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5.“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写物质名称).(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_____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B.氢氧化钠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________ ;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________ (填序号).A.矿泉水瓶 B.铝制易拉罐C.瓜果皮D.纸质参观券(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1)【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________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不含Fe2O3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样品中含有________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2)【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________;(2)固体Ⅰ的成分是________ (填物质化学式,下同);(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 .【实验反思】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7.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 3; ②CaCl 2溶液呈中性;③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 (1)【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________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2)【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小玲同学也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未发现有气泡产生。
据此现象小玲认为NaOH 未变质。
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兴趣小组同学结合所给资料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结论①将该样品配制成溶液,滴加过量CaCl 2溶液 ________ ________猜想Ⅲ正确②对①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红 (4)【反思评价】①在实验步骤①中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________②小玲同学认为在实验步骤①中可以用Ca(OH)2 溶液代替CaCl 2证明这一瓶中是否含有NaOH ,你认为呢?并说明理由________。
8. 某同学在实验室组装了下列五种仪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可用序号填写的一律用序号)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曾经在重庆开县境内发生重大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人员惨重伤亡。
导致村民死亡的是硫化氢(化学式为H 2S)气体。
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518g/L ;硫化氢气体充分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硫,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气体,它的水溶液叫做氢硫酸。
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制取硫化氢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写出硫化氢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