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坐敬亭山时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描绘了敬亭山中的宁静景象,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内容逻辑关系
1.三衢道中:诗人描绘了三衢山中的美景和游玩时的喜悦心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夜雨寄北:诗人通过夜雨中思念远方朋友的情感,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爱。
3.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描绘敬亭山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古诗三首的文学特色
1.三衢道中: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夜雨寄北:诗人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古诗三首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古诗三首中的三衢道中诗文的意境和情感,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诗中的重点,强调诗中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解决办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衢山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2.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解决办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诗句的意义,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赏析古诗的方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第2课时,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村居》的学习:讲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2. 古诗《咏柳》的学习:讲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3. 古诗《春日》的学习:讲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句式结构及诗歌手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讲解《村居》、《咏柳》、《春日》三首古诗的含义、手法、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讨论。
3.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重点,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第2课时2. 内容:- 《村居》:诗句含义、手法、情感- 《咏柳》:诗句含义、手法、情感- 《春日》:诗句含义、手法、情感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
2. 按照所学古诗的格式,尝试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讨论、练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是否提高,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首先,学生们需要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标题以及诗句本身。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古诗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们的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怀和意境。
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吧!1. 理解三首古诗的意象、意境和内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欣赏三首充满魅力的古诗。
它们不仅有着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还蕴藏着深深的意境和情感。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美妙的古诗之旅吧!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古诗的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用到的景物、事物,它们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比如诗中常常出现的“明月”象征着思乡之情。
接下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三首古诗,找找看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情感或景象。
意境是诗人的情感与外部环境融合后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氛围,它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写,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我们要尝试通过诗人的笔触,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那种独特的氛围。
比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意境是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上,给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
古诗的内涵是诗人的情感、思想、哲理的凝聚。
我们要通过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以及诗中的关键词句,去探究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这样我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三首古诗的内涵,看看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2. 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如理解诗意、品味语言等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
在此之前你们已经对古诗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要更深入地探究古诗的魅力。
你们准备好了吗?学习古诗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首先要了解它,知道它要告诉我们什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新课导入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
请欣赏: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3.〔回忆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的引领知识与才能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学习重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在比拟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老师参考〕初读诗歌,模拟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
最后,在理解的根底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检查预习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
(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抹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1.指名读课文。
(读准、读熟)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5.反复吟诵。
(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
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附:板书《游园不值》屐齿扣潋滟亦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含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编排,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
课文中《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杜牧写的《清明》描写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自然而真切地表达出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本单元是首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本课课后第一次出现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提示学生收集记录资料,开展小组活动。
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魂”3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
4.了解中国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魂”3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出新课课题1.学生回忆朗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传统节日》。
2. 学生借助单元导读页,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
3. 本单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哪几篇课文?学生一起读课题。
4.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今天我们一起踏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走进第9课《古诗三首》的学习,一起感受古诗里的传统节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教案)
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绝句【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读写“融、燕、鸳、鸯”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古诗大意,从诗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插图,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想象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大意,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导入。
1.背诵喜欢的古诗,了解杜甫。
(课件出示杜甫简介)2.课件出示《绝句》。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再出示《绝句》,引导学生初步进入古诗画面,更好地进入古诗的学习中。
二、通读古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融、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1.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鸳、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2篇【篇1】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
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
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
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
最新统编部编版人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与教学反思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元日》,并背诵。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难点)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关于春节的图片。
提问: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会见到这些画面?你们喜欢这个日子吗?2.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这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
(板书:元日齐读课题,解释“元”的含义)二、学习《元日》,感受节日情景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读古诗。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2.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3.再读,教师指导,划分朗读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古人过春节的几个画面?(3个画面)4.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齐声读)(1)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邪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到了宋朝,人们用鞭炮替代了爆竹,但仍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2)新年的鞭炮声告诉我们:旧的一年结束了。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除)5.看吧,天上的烟火、亮光,地上的红爆竹,那一刻,怎能不激动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1)齐读,用快乐、激动的心情朗读。
(2)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3)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喜气洋洋)6.生看画面,师描述:放完爆竹送走旧年,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迎着暖洋洋的春风,品尝新年的第一口酒!(课件出示:春风送暖入屠苏)(1)再读这句,哪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暖)说说你的理解。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述了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寄托了作者的感情。
《元日》描写了农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充满欢快、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清明》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重阳日诗人自己在异乡的孤寂,抒发了想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古代诗歌并不陌生,但客观、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传达的感情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以此为指导重点。
【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
4.学习一组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气氛,传承祖国文化。
【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学习一组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气氛,传承祖国文化。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元日》,认识“屠,苏”两个字,会写“旧、符”两个字。
2,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元日》。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趣意导入解诗题二、1,看图片,猜节日。
出示图片,学生猜诗句。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同学们观察图片,猜猜他们是哪些节日。
(依次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图片,生猜)2,聊节日,谈习俗。
师:我们在过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做什么呢?生答。
3,揭诗题,解题意。
很多诗人都曾在这些传统节日里留有美好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节的古诗。
师板书“元日”,一起读诗题。
借助注释解析“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设计意图:本课采用“图片导入法”,让学生依次猜一猜有关节日的图片,再揭示诗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屠、苏”等7个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且默写《清明》。
3.使学生能够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屠、苏”2个字,会写“符”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屠苏”、“曈曈日”等词语的意思,明白古诗的大意。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词,请大家读一读,看一看这几句诗词都跟什么节日有关?(出示课件1)课件1:佳节清明桃李天,野田荒冢只生愁。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结:同学们,众所周知,清明、重阳、中秋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元日”。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一齐朗读题目(板书:元日)教师:“元日”中“元”的意思是开始,第一。
那么“元日”是什么意思呢?(回答:指农历正月初一。
)对,这首诗就是写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
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王安石吧!(出示课件2)课件2: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文集今有《王文公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请你们先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一边朗读一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1《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
“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
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静夜思》、《夜泊牛渚怀古》、《枫桥夜泊》。
2.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3.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4.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2. 教学难点: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古诗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播放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性。
3. 理解: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4. 分析: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5. 修辞手法: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6. 背诵: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并进行展示。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2.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 课题要求: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和背诵古诗:要求学生在课后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2. 理解古诗: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写在笔记本上。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理解“融、燕”等 7 个生字 ; 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质,利用图文联合等方法认识“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粗心。
3.能正确朗诵、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觉诗中储藏的春季的情味。
教课要点:能正确朗诵、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课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质、利用图文联合等方法认识古诗粗心。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季的诗句。
教课时数:3课时教课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朝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朝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名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增补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依据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企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觉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高声朗诵,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相互正音。
2.逐句朗诵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神韵。
三、认识诗意,想象春光1.杜甫的诗中有画,联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睁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只有美好的春光,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漂亮的春光吸引了好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何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何睡得这么甜美?【设计企图:学生经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联合生活实质,认识诗的粗心,感觉诗中所写的春季的美景。
进而产生对春季的喜欢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设计【难过王精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难过王出品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朋友”的第一篇课文。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几的《三衢道中》,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描绘了春天的景物。
杜甫的《绝句》展现的初春灿烂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诗的后两句对燕子和鸳鸯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构成和谐优美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由江中写到江岸,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的景象,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曾几的《三衢道中》展现了春末夏初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首诗诗人抓住“飞燕、鸳鸯、竹林、桃花、鸭子、蒌蒿、梅子、黄鹂”等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诗意化地为学生展示一幅幅春景图,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后安排了两道思考题,第一题在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中,指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的优美生动的词句,并背诵积累。
第二题紧紧围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基于诗句丰富想象,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为表达运用打下基础。
三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优美工整、自然流畅的语言中,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春景中的具体景物,适合学生抓住诗句来想象画面,学习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同时能有效引导学生在一幅幅春景图中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本课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进一步培养思维,在想象画面中学会表达,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学情诊断1.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通过诗歌所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这一重点的处理上,容易沿袭传统的诗词教学,学生也会逐字逐句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而导致展开想象做得很不够。
2.从课后第一习题来看,编者将古诗的朗读、背诵、默写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朗读和背诵,学生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则需要教师结合诗句做重点的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研究诗歌三首,了解古代文化;
2. 能背诵《将进酒》诗句;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将进酒》的诗意理解;
2.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唐代诗人李白的画像,介绍李白的简介和他的诗歌创作,引发学生研究古诗的兴趣。
2.新课研究(35分钟)
1. 首先研究《将进酒》:听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讲授词语的词义、音、形、义,辅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朗读和吟
唱技巧;
2. 研究《悯农》和《秋风词》:学生阅读课文,发现课文的端倪,领悟诗歌的意义,学生读课文朗诵,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朗
读和吟唱技巧。
3.课外拓展(10分钟)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唐朝的图书或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唐
代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作业
结合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写出一篇200字以内的心得体会,并
在下节课朗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习古诗。
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
在后续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整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整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暖风送香,桃红柳绿,群鸭戏水,黄鹂鸣唱。
当诗人的笔触与春夏时节相遇,便勾勒出一幅幅有声有色、清新明丽的图画。
《绝句》为我们描绘了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色;《惠崇春江晚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明媚的春光,暖暖的春意;《三衢道中》带领我们畅游了山清水秀的三衢,让人心旷神怡。
一、三首古诗学法简单导读学习时,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再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学习《绝句》时,抓住“迟日、花草、燕子、鸳鸯”等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时,抓住“竹、桃花、鸭、蒌蒿、芦芽”等字词,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江南初春的景象,感悟诗人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的情感。
学习《三衢道中》时,先找出描写时令和行程的诗句,然后了解诗人沿途所见的景物,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二、一类字和二类字的学习本课中要求我们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但是其中的5个都是要求会写的,所以总的来说需要我们认识的只有一个“豚”字。
进入三年级之后,明显要求会书写的生字比二年级多了很多,而且难度也有所加深,不过家长朋友们不需要担心,跟随橙子老师的脚步慢慢前进。
13个一类字当中小朋友们容易写错的还蛮多的,比如说“融”,这个字很多小朋友习惯性的会把左边下框中写成两横;“惠”字小朋友们会把末尾的点忘记了;“减”字中间有一个短横,右上角还有一个点也是容易遗忘的地方。
除了这几个容易写错的字之外,还有几个汉字在结构上比较复杂,不太好进行书写,或者说书写出来不够美观。
“鸳、鸯”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在书写上都要求上部分扁宽,下部分窄长;“梅”字是左右结构,在书写上要求左窄右宽,“母”字的竖折与横折钩右下边交叉、折钩下边稍向左拉;“溪”字也是左右结构,在书写上左边三部分都要扁,“爫”头四笔紧凑、首撇要短,“幺”字要窄,“大”字要扁宽。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三衢道中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减”字,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
能正确读写“溪、泛、减”等3个生字。
2.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路上的心情变化,激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路上的心情变化。
教学方法教法:1、情境渲染法。
学法:2、合作探究法。
3、多层次朗读法。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课前:出示“衢”的古体字,让学生猜汉字的意思。
再出示“衢”字在《说文》中的注解:衢字就是路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要走过不同的路,有开阔的马路,也有山间的小路,我们总是被途中美景所打动。
在浙江的衢州有座三衢山,那里风景同样优美,走在三衢山的路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有一位诗人就写下了一首诗,诗的题目就叫,读——《三衢道中》。
老师书写,学生书空。
读诗先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走在三衢山的路上)二、初读感知1、了解诗人,引出介绍。
课件PPT出示诗人简介:曾几,字吉甫,字号“茶山居士”。
宋代诗人,他的诗歌语言轻快,形象生动。
(正音,曾的正确读音为zēng)2、自由读诗,疏通字词。
3、教师范读,明确节奏。
4、同桌练读,指名朗读。
5、师生合作,配合朗读。
(师)梅子黄时(生)日日晴,(师)小溪泛尽(生)却山行。
(师)绿阴不减(生)来时路,(师)添得黄鹂(生)四五声。
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回忆小学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边读边想象)2、整体学诗,小组合作:(课件PPT出示学习单)①诗人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②诗人回来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路上的心情怎样?3、学习第1、2句: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梅子黄时)“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课件PPT出示相关诗句:杜甫的《梅雨》:四月熟黄梅,冥冥细雨来。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听完这首欢快的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歌里有红花、绿草、黄鹂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生灵的可爱。
)
2.本课的三首古诗中《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图画,《三衢道中》描绘了初夏的美丽景象。
让我们一起进入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灵的可爱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音,认准形,并且借助字形猜一猜字义。
学生自读三首古诗。
重点指导:
字音:鸳鸯.(yāng) 惠崇.(chóng√cóng)
字形:“融”左下部中间只有一横,“燕”上部是“廿”,“崇”下部是“宗”。
字义:根据字形猜鸳鸯是鸟,蒌蒿是植物。
2.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板书课题)简介体裁和诗人。
绝句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共四句,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
其诗被推崇为“诗史”。
他的主要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夜喜雨》、《春望》等。
3.简介诗歌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以“迟日”领起全篇,营造了阳光和煦的意境,把春天里的许多景物有机地组合起来,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四、学习《绝句》,想象春景。
1.这首诗通篇写景,一句一景。
自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想象诗歌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师总结诗意。
点拨:本诗前两句是粗线条勾勒的明丽的春日景色图,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
描述画面时,注意抓住主要景物和全诗的远近构图,聚焦“丽、香、融、暖”等字,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展开想象;聚焦“飞”“睡”两个动词,从上下空间、动静姿态、忙闲情趣等方面展开想象。
诗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湿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慵懒的鸳鸯。
3.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丽”“香”分别写出了春日江山盛景的明丽和花草的芳香,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用“飞”和“睡”描摹燕子与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使春天温馨的气息更加浓厚。
5.指导背诵、默写诗歌。
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来背诵。
五、课堂小结。
《绝句》描绘了成都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绝句
生机勃勃
心情舒畅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
2.说说杜甫《绝句》的内容。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杜甫草堂浣花溪附近明媚的春景。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描写画中江南春天美丽景象的诗——《惠崇春江晚景》。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把握朗读节奏和情感。
2.简介画家惠崇、诗人苏轼。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
其诗词清新豪健,善用夸张和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简介诗歌内容。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画已失传,但通过苏轼的描绘,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出画中描绘的景象。
诗歌描绘了画中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三、再读课文,想象美景。
1.齐读诗歌。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春天。
桃花初放、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
3.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4.这幅画一定很美,一起想象画面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它们最先知道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初放,为我们报告了春来的信息。
)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江水的回暖,所以迫不及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生:蒌蒿长满了河滩,芦苇的嫩芽刚刚长出,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师:“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
)
总结:这首题画诗描写了江边、江中、江岸以及诗人想象中的景物。
其中前三句诗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
这些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诗描写的是诗人想象中的景物,这一句使意境更为开阔,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5.结合关键词和想象的画面,背诵诗歌。
四、课堂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画中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惠崇春江晚景
富有生机
充满情趣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杜甫草堂浣花溪附近明媚的春景和画中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描写初夏时节景象的诗——《三衢道中》。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把握朗读节奏和情感。
2.简介作者。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
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清新活泼,明快流畅,咏物重神似。
3.说说诗歌内容。
《三衢道中》写了一次愉快的山间之行,描绘了初夏时的宜人风光。
三、再读课文,想象美景,感悟诗情。
1.齐读诗歌。
2.了解诗意,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道中的?(梅子黄时)天气如何?(日日晴)他的行程路线怎样?(小溪泛尽却山行)
(2)表现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沿途见闻的诗句是哪两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3)作者的心情怎样?(喜悦)
3.教师点拨与学生练读。
(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再,又。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好天气难得。
诗人乘船到了小溪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说明诗人此时游兴正浓,透露出喜悦之感。
这两句应该以高兴的语气读。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绿阴不减,还多了几声悦耳的黄鹂的鸣叫声,山道中充满了生机和意趣。
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
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入情入境,读出诗人的感受。
4.指导背诵诗歌。
四、课堂小结。
《三衢道中》写了一次饶有兴味的山行,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初夏时节的宜人风光,表现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2.读一读类似的描写其他美丽景象的诗歌,如《江畔独步寻花》《钱塘湖春行》等。
三衢道中
景色宜人
心情愉悦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图片、注释,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制作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春、夏景色的美好,进而进入情境,体会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