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
工程测量第一章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图1-6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至此便完成了椭球面向平面的转换工作。在此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 线经投影面展开成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纵轴,即x轴;赤道是一条与中 央子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O, 就组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图1-6b所示。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如图1-10所示,A、B为地面上的两个点,HA、HB为A、B至大地水准面的铅 垂距离,即为A点和B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高。如图所示,地面点A、B到任 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图中,H'A、H'B为相对高 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hAB为地面点A与B之间 的高差,其计算公式为 hAB=HB-HA=H'B-H'A
任务二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三)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小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测区半径小于10km)时,可以将大地水准面当做 水平面看待,即可直接在大地水准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沿铅垂线投 影地面点位。为使坐标系内的点位坐标不出现负值,可在测区的西南角以 外选定坐标原点。过原点的子午线即为x轴;通过原点并与子午线相垂直 的直线即为y轴,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后,可假定测区西南角A点的坐标 值为:xA=1000m,yA=2000m。这样,整个测区的假定坐标均为正值,以便于 使用。
图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任务一 工程测量概述
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是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差来确定的,所以距离测量、 角度和高差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工作。
1.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地物、地貌按其形状和大小均可看做是由一些特征点的位置所决定的,这类特征 点又称为碎部点。 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控制测量,如图1-3所示, 先在测区内选择若干具有控制作用的点A、B、C……,作为控制点,并精确测出这 些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不仅要求测量精度高,而且要经过统一严密的数 据处理,在测量中起着控制误差累积的作用。
01.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初二物理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教学结构】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要经常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也常遇到比较长短、快慢和轻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所以,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变换。
测量长度,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用标准长度去量被测的长度,才能得到被测长度的数值。
这个被确定的标准长度叫长度单位。
“米”是国际上规定的长度的单位。
可用字母“m”表示“米”。
同时要掌握其它长度单位换算的关系:即1米=10-3千米=101分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1)知道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一般指的是木尺、卷尺、钢皮尺等。
(2)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如果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那么测量只能准确到厘米,厘米下一位的毫米无法从刻度中读出,就要靠测量者来估计。
(3)在测量长度时,一定要将刻度尺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使视线垂直于刻度尺。
3.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1)在测量长度读数前,一定先弄清刻度尺上标的单位和最小刻度及零点。
如果刻度尺已被磨损,起始刻度线“0”已模糊,可自行确定某一刻度为“测量零点”,把测量结果即所量到的终点刻度值减去“测量零点”的刻度值,便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长度。
这种方法称“零点修正法”。
(2)测量结果的记录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三个部分缺一都是错误的。
不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
4.要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误差是不可避免。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制造的准确程度、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仪器影响造成的,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减小误差的办法是: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
(一般实验数据选取三次测量值)【解题点要】1.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一是要正确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二是要熟练、准确地运用科学记数法,使用指数形式来表示物理数据,既可简明扼要的表示,又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测量的基本知识23
第2题答案: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草 图
0
盘左
A
或
B
盘右
B
A
第3题答案:
由题,盘左得到的角度为 ,盘右得到的角度为
竖盘指标差为:
则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为 。
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读数置于 ,再调节指标水准管使其水平并对中。
1
0 00
180 00
A
Ⅱ
1
45 12
225 12
2
106 10
286 10
3
154 46
334 46
4
201 06
21 06
1
45 12
225 12
A
Ⅲ
1
90 16
270 16
2
151 14
331 14
3
199 49
19 49
4
246 09
66 09
1
90 16
270 16
5. 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表中,请完成其记录计算,并以N点为目标,盘右位置校正仪器的竖盘指标差。(竖盘注记方式为顺时针)
确定直线方向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方向,此外要有一定的方法来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如可用罗盘仪测量直线磁方位角或磁象限角,用天文观测法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用陀螺经纬仪测量直线的真方位角。
第2题答案:
由坐标纵轴方向的指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到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位角。采用坐标纵轴方向作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的优点是:因测区各点的基本方向都是平行的,所以使方向的计算十分方便。因不同点的真子午线方向或磁子午线方向都是不平行的,这使直线方向的计算很不方便,因此真北或磁北方向一般不宜作为定向的基本方向。
《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章形考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章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回答错误的,就不要选择;如果选项后面是100,就是回答正确,就是答案。
绿色为:单选题紫色为:判断题蓝色为:多选题土木工程测量(本)第1章、测量的基本知识单项选择整平经纬仪的目的是为了使A. 仪器竖轴竖直及水平度盘水平100B. 竖直度盘贤直0C. 竖盘读数指标线处于正确位置0D. 仪器中心安置到测站点的铅垂线上0单项选择在测站点与两目标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若仪器高度改变,则此时所测得的A. 水平角不变,竖直角也不变0B. 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也改变0C. 水平角不变,竖直角改变100D. 水平角改变,竖直角不变0单项选择钢尺丈量倾斜地面AB的长度为57.500m,两点间高差为2.46m,AB的水平距离为A. 57.447m 0B. -57.447m 100C. 57.553m 0D. -57.553 m 0单项选择钢尺量距时,尺长误差是指A. 当地面高低不平,尺子没有处于水平位置0B. 丈量时尺子中间下垂而成曲线0C. 丈量时尺子没有准确地放在所量距离的直线上100D. 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不符0单项选择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A. 卷尺量距、导线测量、光电测距0B. 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0C. 卷尺量距、导线测量、水准测量100D. 导线测量、视距测量、光电测距0单项选择从高级控制点A开始,经过所选控制点又回到起始点A的导线,称为A. 闭合导线100B. 符合导线0C. 支导线0D. 图根导线0单项选择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1:500 100B. 1:1000 0C. 1:2000 0D. 1:5000 0单项选择要求地形图上表示的地物最小长度为0.1m,则应选择测图比例尺为A. 1:500 0B. 1:1000 100C. 1:2000 0D. 1:5000 0单项选择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什么内谷测设到实地A. 平面位置0B. 高程0C. 平面位置和高程100D. 坐标0单项选择施工测量与测绘地形图一样,也应遵循其基本原则A.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100B. 先平面后高程,先测量后放样0C. 由整体到局部,先平面后高程0D. 先平面后高程,先导线后水淮0单项选择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判断,下列中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 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方向一致0B. X轴为纵坐标,Y轴为横坐标100C. 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0D. 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0单项选择水准仪有DS0.5、DS1、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A. km 0B. m 0C. cm 0D. mm 100单项选择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不包括A. 沉降观测0B. 垂直观测100C. 倾斜观测0D. 位移观测0单项选择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A. 距离、角度和坐标0B. 距离、高程和高差0C. 距离、角度和高差100D. 距离、坐标和高程0单项选择测量工作的程序是A. 先平面后高程0B. 先控制后细部100C. 先导线后水准0D. 先测量后放样0单项选择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为a,短半径为b,由于其扁率f=(a-b)/a很小,当测区面积大时,可把地球当作圆球来看待,其半径可按下式(D)计算A. R=(a+b)/2 0B. R=(a-b)/2 0C. R=(a+2b)/3 0D. R=(2a+b)/3 100单项选择支水准路线进行往、返观测时,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是A.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0B. 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0C.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100D. 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0单项选择DS1,DS3水准仪的下标表示A. 1千米水准测量往返测量的误差,以厘米0B. 1百米水准测量往返测量的误差,以毫米计0C. 1百米水准测量往返测量的误差,以厘米计0D. 1千米水准测量往返测量的误差,以毫米计100单项选择测量两个方向间的水平角应采用的测量方法为A. 测绘法0B. 全圆测回法0C. 测回法100D. 方向观测法0单项选择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是按顺时针方向注记0°~360°,因此计算水平角时,总是以右目标读数减去左目标读数。
第1章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获得测量值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包括 1. 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被测 值获取方式不 同)
直接测量法:用测量仪器直接得到被测量。(直 尺测量长度,压力表测压力,玻璃温度计测温度)
间接测量法:通过直接测量其它变量,再按函数关系计 算求得被测量数值的方法(过热蒸汽的质量流量:测得 的是过热蒸汽的温度、压力和标准节流装置的差压信号 信号,计算后得到流量)
(s) k1k2
E(s) s k1k2k3
静态时:
1e
k3
特点:1)含有负反馈 2) 仪表传递函数与反馈环节有关, 因此k3要求高,k1, k2性能可降低 故闭环精度较高
五、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
质量指标包括:计量性能、操作性能、可靠性、经济 性
1. 可靠性指标
有效性(MTBF) =
2. 偏差测量法、微差测量法、零差测量法
零差测量法:使已知量和被测量的差值为零, 这时偏差测量仅起检零作用,已知量即为测量 值。 隐含: (1)已知量是连续可调的,随时可通过 调节得 到被测量。 (2)已知量可容易的准确测量
(用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偶产生的 热电势。)
3. 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测量过程中的 状态)
输出信号必须随被测量变化
输出信号只能随被测量变化 输出信号与被测量之间必须是单值函数,最好是 线性关系
三、热工仪表的组成
1. 感受件
3) 分类: 温度感受件,压力感受件(按被测参数) 能量转换型(热电偶);能量控制型(热电阻)(输出
信号能量的主要来源) 模拟式和准数字式(输出信号的形式)
1-被测对象; 2-传感器;3-变换器; 4-显示装置;5-传送 通道
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作业习题一、填空:1.要测绘测区的地形图,其原则是在程序上是先、后;在形式上是先、后;在精度上是由到。
2.比例尺的种类有比例尺和比例尺。
3.地面上的点位可由、来表示。
4.水准面有个。
5.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称为。
6.地面上的点到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
7.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做。
8.地面点的高程可分为高程和高程。
9.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有、和。
二、选择题:1.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公理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25B、10C、15D、202.大地水准面有()个A、1 B无数 C、2 D、5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A、完全相同B、一点不同C、两点不同D、完全不同4.在小范围进行测量工作时,可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A.平面直角坐标 B、地理坐标 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D、其它坐标5.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表示的。
A.坐标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和高程 D、距离和坐标6.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个比例尺最大()A、1:1000B、1:500C、1:2000D、1:5000三、问答题:1.什么叫测量学?测量学的任务有哪些?2.什么叫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水准面有何特点?3.什么是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4.测量学上是如何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及地面点的点位的?5.高斯投影有哪些性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如何建立的?6.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63.46m。
问其在1︰500、1︰2000地形图上各为多少厘米?7.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8.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讨论习题测绘与测设的区别思考题什么叫比例尺精度?1︰2000的比例尺精度是多少?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习题一、填空:1.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
第1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
1. 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1)端基拟合直线是由传感器校准数据的零点输出平均值和满量程输 出平均值连成的一条直线。由此所得的线性度称为端基线性度。这种 拟合方法简单直观,应用较广,但拟合精度很低,尤其对非线性比较 明显的传感器,拟合精度更差。
• (2)独立拟合直线方程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在全量程范围内各处 误差都最小。独立线性度也称最小二乘法线性度。这种方法拟合精度 最高,但计算很复杂。
• 4.变差(回差、迟滞) • 变差是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输入变量由小变大和由大变小时,
仪表对于同一输入所给的两相应输出值不相等,二者在全行程范围内 的最大差值即为变差。如图1-5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 5.重复性 • 如图1一6所示,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向在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测量方法及检测系统的组成
• 信号处理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学量变成具有一定功 率的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以推动后级的输出显示或记 录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及执行机构。
• 3.显示装置 • 测量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数值,所以必须有显示装置。显示
或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此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其误差的数值和符 号不变的称为恒值系统误差;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称为变值系统误 差。变值系统误差又可分为累进性的、周期性的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 等多种类型。
下一页 返回
1. 2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 系统误差是有规律的,因此可通过实验或分析的方法,查明其变化规 律和产生原因,通过对测量值的修正或者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就能 够消除或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机械测量基础理论
英制长度单位主要有英尺(ft) 英寸(in) 等: 1ft=12in; 1in=25.4mm
1.2.2 测量方法的分类
(1) 测量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直接测量 2.间接测量
为了减少误差,一般都采用直接测量;当被测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采遥间接测量。
2.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同,公差值尽量规定得 在一些,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测量角度的量具.角度量块、角尺、正弦规、正切尺、圆锥规、游标角度尺、水平仪、分 度台等。
4.测量形位的量具。光学平晶、平台、样板平尺,角尺等。
(2)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测量器具技术指标是表征测量器具技术特性和功能的指标,也 是选择和使用测量器具的依据。
1.刻线间距。测量器具标尺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线间的距离。 2.分度值。测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小,则该测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3.示值范围。由测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 4.测量范围。在测量器具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所能测出的被测量值的上限值到下限值的范围,
测量误差。 2.变值系统误差。测量过程中误差的绝对值大小和符号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取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计的方式
变化着的测量误差。随机误差主要是由测量过程中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或不确定因素引 起的。 (3)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是指超出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即对测量结果产生明显歪曲的测量 误差。含有粗大误差测得值称异常值。粗大误差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主观原因如测量人员疏忽造成的读数误差,客观误差如外界突然振动引起的测量误差。 由于粗大误差胡显歪曲测量结果,因此在处理测量数据时,应该根据判别粗大误差的 准则设法将其剔除。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知识方法导学物理学要对有关物理现象做定量研究,仅靠人的感觉器官是很难精确判断的,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要作出准确的利断,得到精确一的数据,琴需要界渺声工其或探器进行树量;本章学习测量的一初步知识·长度麟重走取冬今甲哪带,娜不下仄取常用的共一其是刻度尺,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呵量物体的一长度,并且能准确读数和兄录测量结果,有助于正确使用其他测重仪器、工共和丁降侧室四科,”‘·1长度的测量误差借大纲考纲。
,1.会正确使用分度值为lmm的刻度尺测量长度.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壑,识要点精析l1.测量的意义:要作出准确的判断,要获得精确的数据,人的感觉并非总是可靠的,必须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物理量的测量或计算时,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如路程、距离、宽度、高度、直径、周长)是一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其它常用辅助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Ikrn=l000rn:lm=IOdm;ldni=IOc;二;Icni=IOrnm;lmm==1000样‘n;1拼m=I000nm.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对它认真观察.①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即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是多少;③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上两条相邻最近刻线间的距离所代表的长度值是多少.(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会放、会读、会记.①会放:刻度尺有刻线的边要贴近并与被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②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第1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讲解
误差的表示
绝对误差 =x 或 x x0
相对误差
(1) 实际相对误差 (2) 示值相对误差 (3) 引用相对误差
r= 100%= x x0 100%
x0
x0
r 100% x x0 100%
x
x
rc
100% A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
[提示:求rj ]
rj
| max
A
|A
100%
4 100% 700 200
0.8%
1.0%
如果将该仪表的rj 去掉百分号,其数值为0.8,由 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 级仪表,而该仪表超
过了0.5 级仪表的允许误差,所以这台仪表的精度等级
应定为1.0 级。
例2: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 ~1000℃ , 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 ±7 ℃,试问应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 满足以上要求。
(3)在流量测量中,流体温度、压力偏离设计值造成
的流量误差。 系统误差
(4) 用一块普通万用表测量同一电压,重复测量20次
后所得结果的误差。 随机误差
测量仪表的质量指标
允许误差 精确度 变差 灵敏度 分辨率 线性度 漂移
允许误差
仪表出厂时应保证它的误差不超过某一规 定值,该规定值叫做仪表的允许误差。
举例:水银温度计
显示元件 刻度标尺:高度→温度显示 变换元件 玻璃管:水银的体积膨胀量→高度 感受元件 温包:温度→水银的体积膨胀量
测量仪表的组成
被测对象
可读
信号
传感
变换(传送)
测量基础知识
Page 13
第四章 测量误差 ①测量器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构、阿贝误差等。 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值误差的产生。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 差、量块制造与检定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 差、齿轮分度误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尺和量块的误 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LOGO
Page3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 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 素。 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理解为试验和测量的全过程。 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程,一般来说就是 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 求测出具体值。因此检验也可理解为不要求知道具体值的测量。 计量:为实现测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测量基础知识培训
LOGO 文件编号:_________
目录
第一章、测量的定义。 第二章、测量基准。 第三章、测量方法分类。 第四章、测量误差。 第五章、基本测量原则。 第六章、测量器具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第七章、测量器具的选择。
LOGO
Page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OGO
Page2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将 被测对象与复现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以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及 其准确度表达测量结果。 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对象(轴的直径)用特定测量 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与长度单位(毫米)相比较。若其比值为30.52, 准确度为±0.03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
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比米大的单位还有千米,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之间的关系及表示它们的符号。
3.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4.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组成。
6.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观察能力(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书本P8图1-1与图1-2),使学生了解我们通过视觉判断的物体长度与实际不一定一样。
(2)通过对测量工具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能力(1)通过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换算的一般方法、步骤。
(2)通过对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科学研究需要精确的测量,错误的测量可能会导致一次实验的失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节教学内容易使学生感觉乏味,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P8图1-1和图1-2,并再设计一些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的视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而需要测量。
而且应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刻度尺,说出不同刻度尺零刻线的位置、量程以及它的最小刻度值,指导学生自制刻度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长度单位的换算在进行有关物理运算时,事先必须统一单位,这就需要进行单位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是以后进行其它物理量单位换算的基础。
单位换算不外乎由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或由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我们通常采用“等量代替”法进行换算,这种方法是根据“等量代替”原则,使计算中的每步等式成立。
例如850mm= m在换算中应该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熟练掌握长度的常用单位与长度的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一章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及课后练习
标准表读数(℃) 0, 99,202,304,398,502,604,705, 800,895,1000
3、线性度
线性度反映仪表的输入一输出特性曲线与选 用的对比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线性度又称为非 线性误差。
(3)平均灵敏度 s 270 10.8 / Mpa 25
4、回差(又称变差、滞后误差)
产生的原因: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是由于仪表运动系统的摩擦、 间隙、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原因造成的。
课堂练习2
已知某温度仪表的的测温范围为200~600℃, 仪表刻度盘上小圆圈内标有1.0数字,试问该仪表的 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各为多少?仪表最大允许示 值误差为多少摄氏度?对上述温度表进行校验时, 在各校验点上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仪表示值 200,300,400,500,600 标准表示值 正 200,301,399,498,601
反 200,300,398,497,601 根据校验记录,计算该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判 断该表是否合格?
5、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仪表对输入量微小变化的反应 能力。
模拟仪表的分辨率是指使仪表示值产生可 观察变化对应输入量的最小变化值;
(l)标准物质检定法
标准物质是指能提供某一种参数的标准 量值的物质。例如在某种标准条件下,纯金 属的固一液相平衡点(熔点)温度为恒定值 而可作为温度检定的标准量值。用被检定仪 表去测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量以确定其性能 的方法就称为标准物质检定法。
(2)示值比较检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标准表对被检定仪表进行检 定。两表同测同一被测量,将标准表的示值当 成真值(约定真值),比较二者的示值以确定 被检仪表有关性能指标,这就是示值比较检定 法。
第一章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多选题32道)
第一章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多选题32道)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建筑坐标系,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坐标系的坐标轴通常与建筑物主轴线方向一致(正确答案)B.建筑坐标系的坐标原点通常设置在总平面图的东南角上C.建筑坐标系的坐标轴通常用A、B分别表示坐标纵轴、横轴(正确答案)D.对于前后、左右对称的建筑物,坐标原点可选在对称中心(正确答案)E.测设前需进行建筑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系统的变换(正确答案)2.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A.施工放样B.距离测量(正确答案)C.角度测量(正确答案)D.高差测量(正确答案)E.地形测量3.工程施工各阶段中,需要进行实地测量工作的有()阶段。
*A.勘测(正确答案)B.设计C.预算D.施工(正确答案)E.竣工(正确答案)4.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
*A.计算有序(正确答案)B.四舍六入,五看奇偶,奇进偶舍(正确答案)C.步步校核(正确答案)D.预估结果E.各项测量数据记录错误均可以修改5.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正确答案)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正确答案)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正确答案)E.任意一点的铅垂面总是垂直于该点大地水准面(正确答案)6.为了确定地面点位,测量工作的基本观测量有()。
*A.角度(正确答案)B.高差(正确答案)C.距离(正确答案)D.坐标值E.高程7.下列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说法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
*A.工程勘测阶段,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B.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总体规划及技术设计(正确答案)C.工程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放样(正确答案)D.施工结束后,测量工作也随之结束E.施工范围小,建筑工程施工放样可以不做控制测量8.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先后采用的坐标系统有()。
测量实训答案
第一章 测量基本知识1、什么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有何特性?答:所谓水准面是假想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和岛屿,将地球包围起来的封闭曲面。
所谓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具有唯一性,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处处与铅垂线方向相垂直。
2、大地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基准线是什么?答: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大地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什么是高差?答:高程是指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
测量中定义以大地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以H 表示;以其它任意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以H ’表示。
地面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 表示:A B A B AB H H H H h '-'=-=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总是不变的。
4、测量二维坐标系统有哪些?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答:测量二维坐标系统有球面或平面坐标:1)大地坐标系;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无论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还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均以纵轴为X 轴,横轴为Y 轴,这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坐标系的X 轴和Y 轴正好相反;测量与数学上关于坐标象限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二者均以北东为第一象限,但数学上的四个象限为逆时针递增,而测量上则为顺时针递增。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在距离测量及高程测量中的限度是多少? 答:当地形图测绘或施工测量的面积较小时,可将测区范围内的椭球面或水准面用水平面来代替,这将使测量的计算和绘图大为简便,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距离测量时,以半径为10km 的区域作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高程测量中,以距离100m 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6、什么是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哪些?答:直线定向就是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一般用方位角表示。
1 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展开后为Y轴,向东为正。
图形:高斯投影方法图一
N
S
图形:高斯投影方法图二
投影
剪开
展平
1)、6°带的划分
为限制高斯投影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
度变形愈大的缺点,从经度0°开始,将
整个地球分成60个带,6°为一带。
λ =6n-3 λ——中央子午线经度, n——投影带号。
(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
例:设第21投影带内A、B投影的横坐标分别为: ya=+ 224567m Yb=-245678m
则:
高斯坐标表示
ya =500000+224567 =724567m yb =500000-245678 =254322m
即: ya =21724567m
yb=21254322m
用一非常接近大地水准面的 数学面------旋转椭球面代替 大地水准面,用旋转椭球体 描述地球。最接近某地区称 参考椭球体。
P
长半径 a=6378137m 短半径b=6356752m 扁率 =(a-b)/b=1/298.257
P
要求:①总质量=地球质量,中心与质心重合,短 轴与旋转轴重合。 ②旋转角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等。 ③表面与大地水准面拟合最好。
N
PHMFra bibliotekG
大地纬度(B)
过地面点的法线与赤道 面之间的夹角
B L
大地高(H)
地面点沿法线至参考椭 球面的距离
S
大地坐标系:以法线,参考椭球面的位置 为基准
▲我国目前常用大地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大地原点在原苏联。
◎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原点在陕 西省永乐镇。
第一章 地质测量基本知识
1 基本知识
§1.3
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3.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可将椭球面变成平面,但离开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 大,这种变形将会影响测图和施工的精度。为对长度变形加以控制, 测量中采用限制投影宽度的方法——分带投影。投影带宽以相邻两 子午线的径差l来划分。有6°、3°带等不同投影方法。 6°带 投影是从英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 投影一次。将椭球分成60个带,编号为1~60带。 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L06)按下式计算:
1 基本知识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两 世 纪 后 , 亚 里 士 多 德 (Aristotle) 作 了 进 一 步 论 证 , 支 持 这 一 学 说 。 •又 一 世 纪 后 , 埃 拉 托 斯 特 尼(Eratosthenes) 用 在 南 北 两 地 同 时 观 测 日 影 的 办 法 首 次 推 算 出 地 球 子 午 圈 的 周 长 。
为使y值都为正,将纵坐标轴西 移500km,并在y坐标前面冠以带号, 第20带,中央子午线以西P点:
x’pp=4429757.075m x’ =4429757.075m y’pp=-58269.593m y’ =-58269.593m 在20带中高斯直角坐 标为: =4429757.075m xx=4429757.075m pp y =20441730.407m ypp=20441730.407m
1 基本知识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R=l/θ φ1 θ =
l=Rθ
L=2π R
φ2 - φ1
l
φ2
R
θ
1 基本知识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测量工作是在地球的表面进行的,而地球自然表面很不规则, 有高山、丘陵、平原和海洋。其中最高的珠峰高出海水面达 8848.13m,最低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水面达11022m。但是这样 的高低起伏,相对于地球半径6371km来说还是很小的。再顾及到 海洋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因此,人们把海水面所包围的地球 形体看着地球的形状。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上任一点都要受到离 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 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 重力,重力的方向线称为 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 作的基准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测量的基本知识第1章测量的基本知识本章提要本章首先介绍确定地面点的基准面和用地理坐标及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地面点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测图比例尺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比例尺的作用,再介绍测量成果中的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概念,最后介绍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地面点位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从数学中知道,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要根据三个量才能确定;在测量工作中,这三个量是用该点投影到某基准面上的位置(即纵、横坐标)和该点到该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即高程)来表示的,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要在地球上选择一个投影基准面。
如何选择一个基准面,将直接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关。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过长期的测绘工作和科学调查,地球表面上的海洋面积约占百分之七十一,陆地面积约占百分之二十九,因此人们把地球总的形状看作是被海水包围的球体,也就是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由于海水有潮汐,时高时低,故水准面有无数个,所以取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作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标准,这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如图1-1。
大地水准面的特性是:它的表面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即与重力方向垂直。
但重力是地球引力和地球离心力的合力,而地球引力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有关。
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必然会使地面各点的引力不一致,铅垂线的方向不规则。
而铅垂线方向不规则的特性,必然会使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不规则的复杂曲面。
为了便于测量、计算和制图,我们选择一个大小和形状与大地水准面极为接近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个规则的椭球面称为大地参考面,见图1-1。
图1-1 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椭球体是绕椭圆的短轴NS 旋转而成的,如图1-1。
我国曾宣布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16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元素值,即长半轴a =6378140m短半轴b =6356743m扁率 257.2891=-=a b a f若对参考椭球面的数学式加入地球重力异常变化参数的改正,便可得到大地水准面的较为近似的数学式。
这样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测绘工作是取得参考椭球面为测量的基准面,但实际工作中仍取的是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
当测量成果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时,则不必改正到参考椭球面上。
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又可以十分容易地得到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所以用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便大为简化了操作和计算工作。
由于参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在普通测量中可把地球作为圆球看待,其半径取三个半轴的平均值,即63713=++=b a a R km 。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在大范围内进行测量工作,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投影到参考椭球面上通常是用经纬度表示的。
以经纬度来确定地面点的绝对位置,称为地理坐标;在小范围内测量,则可将地球表面看作是平面(即半径为10公里的范围),地面上一点的相对位置,在平面上是用直角坐标表示的。
(一)地理坐标图1-2, NS 为椭球的旋转轴,由椭球旋转轴引出的半平面称为子午面,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子午线,又称真子午线或经线。
过P 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称为该点的经度,用L表示。
同一经线上各点的经度相同。
经线在首子午面以东者为东经,以西者为西经,其值都在0°~180°。
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它和椭球面的交线称为赤道;与椭球旋转轴正交但不通过球心的其它平面,和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圈或纬线。
过P点作一与椭球体相切的平面,再过P 点作一与此平面垂直的直线,这条直线称为P点的法线(不通过椭球中心),它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该点的纬度,用B表示。
同一纬线上的各点的纬度相同。
在赤道以北者为北纬,以南者为南纬,其值在0°~180°。
图1-2 地理坐标示意图(二)平面直角坐标测量图纸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测量上角度的起始方向规定为基本方向,通常为指北方向。
数学直角坐标系上规定x轴非负半轴为角度的起始方向。
为将二者统一,因此在测量上以x轴为直角坐标系的纵轴,令指北为正。
测量上,角度增大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数学坐标系上,角度增大的方向是象限顺序方向。
也为将这二者统一,使数学坐标系上的三角公式和坐标计算方法不作任何变换地应用于测量坐标系中,因此测量上取y轴为坐标横轴,且令指东为正。
如图1-3。
图1-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使用方便,测量上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有时是假定的,假定原点的位置应使测区内各点的纵横坐标值为正。
(三)高程地面上任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常称高程,用H 表示。
如图1-4。
我国的绝对高程是以青岛港验潮站历年记录的黄海平均海水面高为准,并在青岛市内一个山洞里建立了水准原点,推算出其高程为72.260m (称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作为全国绝对高程起算依据。
有些测区引用绝对高程有困难,为了工作方便而采用假定的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的基准面,那么地面上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叫高差,以h 表示。
如图1-4中A 点高程为A H ,B 点高程为BH ,则B 点对于A 点的高差为A B AB H H h-=,其值有正负,当AB h 为负值时,就是B 点比A 点低;当AB h 为正值时,就是B 点比A 点高。
图1-4 高程和高差第二节测图比例尺及其精度一、比例尺的概念绘图时不可能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按其真实大小描绘在图纸上,而必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绘制。
因此,图上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二、比例尺的种类与使用由于测图和用图的需要,比例尺按表示的方法不同有多种,如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等。
(一)数字比例尺用分数或数字比例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规定分子为1,分母为一整数(用M表示)。
例如10001、20001、50001等,也可以写成1﹕1000、1﹕2000、1﹕5000等形式。
比例尺的大小取决于分数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亦然。
通常以1﹕500~1﹕1万为大比例尺,以1﹕2.5万~1﹕10万为中比例尺,以1﹕10万以下的比例尺称为小比例尺。
如果知道了某幅图的数字比例尺,就可以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根据图上线段长度,求相应实地线段水平距离。
即d M D ⋅=例:在1﹕5000的比例尺图上,量得某苗圃边界线长4.2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为米厘米2102.45000=⨯=⋅=d M D2.依实地水平距离,求其图上相应线段长。
即 M D d =例:某林区公路一直线段的水平距离为430米,绘在1﹕10000的比例尺图上,其相应直线长为:厘米米3.410000430===M D d(二)直线比例尺 为了简化计算并减小由于图纸的伸缩引起的误差,还能直接在图上量得图上线段以及与之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常在图南图廓线外中央部位绘制与该图比例尺相一致的直线比例尺,如图1-5。
直线比例尺是根据数字比例尺绘制的,方法如下:图1-5 直线比例尺及其使用1.先在图上绘一条直线(单线或是双线),再把它等分成若干个1cm或2cm长的基本单位。
2.把左边的一个基本单位又等分成十小等分,并在小等分和基本单位的分界处注以0。
3.从0分划线起,向左向右分别在各基本单位分点上标注不同线段长所对应的实地水平距离。
使用直线比例尺时,如图1-5所示,先张开分角规两脚尖,对准图上待测两点,然后移至直线比例尺上,使左脚尖落在0刻度左边的某小等分内,同时使右脚尖正好落在某基本单位的分划线上,取两脚尖的读数之和,即为图上两点间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
图上所示水平距离为53.1米。
三、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只能在图上分辨出0.1毫米的点或线。
如果地面上某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缩小后长度短于0.1毫米时,人眼不能分辨,当然在图上无法绘出。
因此,我们把图上0.1毫米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例如: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实地量距精度只要达到0.2米,小于0.2米,在图上无法绘出;若实测的量距精度要求误差不能超过0.5米,则所用测图比例尺不能小于1﹕5000。
第三节地图、平面图、地形图测量工作的成果,常常是用各种图把它明显准确地表示出来,以利于规划设计或指导施工。
测绘各种图时,都是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和地貌,按一定的投影关系,依一定的比例和统一规定的符号,绘制在图纸上。
一、地图测绘大范围甚至整个地球的地面图形时,将球面上的图形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展绘到平面上,就会发生形变。
为了将形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采用特殊的投影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这种利用特殊的地图投影方法,以一定的精度在平面图纸上绘制出的大区域或全国、全球的图形,称为地图,如全国地图、地界地图等。
二、平面图当测区面积不大时,可把水准面当作平面。
将地面上的地物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再按一定的比例缩绘而成的图,称为平面图。
平面图能反映实际地物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物之间的相对平面位置关系。
三、地形图在平面图的基础上,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这样的图称为地形图。
如图1-6,是以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地形图。
地形图和平面图的区别在于地形图在图上表示出了地貌和地物的高低位置。
图1-6 地形图第四节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使用传统仪器很难直接测出地面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和高程H,而是通过实地测量出待测点与已知坐标和高程的点的角度关系、水平距离关系和高差关系,再经过内业计算求出。
如图1-7所示,已知A点和B点的坐标和高程,1点和2点为待测点,只要测出水平距离1B d和12d、水平角1β和2β、高差1B h和h,就不难算出1点和2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和高12程了。
由此可见,距离、角度和高差是确定点位关系的三要素,因此,测距离、测角度和测高差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图1-7 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测量成果是有严格的精度要求的。
因此,保证高精度的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精度到低精度、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当接受一项测量任务后,首先要从整体上考虑测区全面达到精度要求,因此在制定施测策略时,要使误差分散均匀,就要从整体出发。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从一点开始,逐点依次递测,不加控制和检校,前一点的误差就传到后一点,后一点又产生新的误差,如此下去,误差会传递累积起来,因此,在测区内均匀布设恰当密度的一些点,使它们能构成附合或自行闭合,对它们所测的数据就能进行检验和校正,使它们的误差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