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我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概念。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度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举例: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汽油,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蔗糖和食盐都易溶于水,但在同温同量溶剂情况下,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不同。
注:1.目前我们所学的所有的固体物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除外)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有的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比较溶解度时一定要在同温度下比较,否则不具可比性。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意义:(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某温度的溶解度。
(2)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以上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有未溶溶质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各点表示的都是不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等级五、溶解度公式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C 20溶解度/g大于10g大于1g小于1g小于0.1g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 ,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溶液的溶解度与饱和度计算
溶液的溶解度与饱和度计算溶解度(solubility)和饱和度(saturation)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溶解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通常用摩尔溶解度(mol/L)或质量溶解度(g/L)来表示。
而饱和度则是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一、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根据溶解度规律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估算。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 实验测定法:实验测定法是通过实验室操作来确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一般情况下,实验测定溶解度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等条件,并利用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来确定溶解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测定过饱和度、曲线法、稀释法等。
2. 溶解度规律法:溶解度规律法是通过总结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经验规律进行估算。
常见的溶解度规律包括古典溶解度规律和离子力学理论。
古典溶解度规律关注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熵变和焓变,而离子力学理论则考虑了电荷效应和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3. 理论模型法:理论模型法是基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结构进行计算。
常用的理论模型有晶格能模型、活度系数模型、平均场模型等。
根据溶液中溶质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理论模型可以对溶解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
二、饱和度的计算饱和度是描述溶液中已经溶解了的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比例。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质量比法:质量比法是通过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来确定饱和度。
首先需要测量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然后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再乘以100%得到饱和度的百分比。
2. 体积比法:体积比法是通过计算溶质和溶剂的体积比来确定饱和度。
同样需要测量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然后按照溶质体积除以溶剂体积,再乘以100%得到饱和度的百分比。
3. 摩尔比法:摩尔比法是通过计算溶质和溶剂的摩尔比来确定饱和度。
需要知道溶质和溶剂的摩尔量,并按照溶质摩尔量除以溶剂摩尔量,再乘以100%得到饱和度的百分比。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提高温度的方法可用于增加溶解度,并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可以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一般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就是所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熔化的溶质已超过最大量的溶液。
即为溶质与溶剂碰触时,熔化速度与划出速度成正比的溶液。
溶解度就是所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克溶剂里达至饱和状态时所熔化的克数溶质的量未达至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溶质的量少于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溶液就是饱和状态还是不饱和,最为关键的就是看看它能够不能溶解更多的溶质,也不是看看溶液的淡或淡,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的溶解度也就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比如说碳酸钙的溶解度就不大,即使就是碳酸钙的饱和溶液,看上去仍然就是诺伍德的,碳酸钙在8摄氏度时,克水至多就可以熔化0.克。
与碳酸钙恰好相反的就是,有些物质比如说蔗糖的溶解能力就非常大,即使蔗糖的溶液已经很浓了,但是也还不是蔗糖的饱和溶液,蔗糖在20摄氏度时,克水即使就是熔化了克的蔗糖,但是此时的蔗糖溶液仍然不是饱和溶液,因为它还可以熔化更多的蔗糖。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在溶质溶解于溶剂的过程中,溶解度和饱和度是两个与溶液特性相关且相互关联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探讨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解释它们对溶液中物质溶解行为的影响。
1. 溶解度的定义与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溶解在单位溶剂中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用质量溶质/溶剂质量的比例来表示。
溶解度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温度和压力等条件。
为了测定溶解度,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总量法和连续法。
总量法是在恒温下,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不再溶解为止。
连续法是通过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相关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建立关系,如导电性、光学性质等。
2. 饱和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饱和度是指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量与该溶质在该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之间的比例。
饱和度可以通过溶解度与实际溶解质量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
饱和度受到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力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通常会使溶度增加,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引起溶质分子动能增加,使其能克服晶格作用力。
而在一些溶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下降。
此外,压力也会影响溶解度,对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增加压力会提高溶解度。
3. 饱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共存相除了温度和压力,饱和溶解度还受到共存相的影响。
共存相是指在饱和溶液中,除溶质和溶剂外存在的其他物质。
它们可以是溶质的同质异相或溶剂的同质异相。
当存在共存相时,溶质与共存相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具体而言,共存相可以影响溶解度的两个方面:溶解度的上升和溶解度的下降。
共存相的上升通常是由于形成溶质间的化学键或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离子键等强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了溶解度。
而共存相的下降则是由于共存相与溶质间的排斥作用,导致溶解度下降。
4. 应用和意义对溶解度和饱和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溶解过程和溶液的特性,对于工业生产、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计算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计算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离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
溶液中的溶质可完全溶解,也可部分溶解,其程度可以通过饱和度和溶解度来描述。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一、饱和度的计算饱和度是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所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最大比例。
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不能再溶解了,超过该比例会出现溶质的析出。
饱和度可以用质量饱和度和摩尔饱和度来计算。
1. 质量饱和度(Mass Saturation)质量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饱和度(%)=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100%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100g的水,添加了20g的食盐。
那么质量饱和度可以计算为 20 / 100 × 100% = 20%。
2. 摩尔饱和度(Molar Saturation)摩尔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剂的摩尔数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饱和度(%)= (溶质的摩尔数 / 溶剂的摩尔数)× 100%例如,我们有1L的稀盐酸溶液,其中盐酸的摩尔数为2mol,溶液的摩尔数为5mol。
那么摩尔饱和度可以计算为 2 / 5 × 100% = 40%。
二、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剂中溶解最大量溶质的能力。
它与溶液的饱和度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饱和度数据来计算溶解度。
1. 质量溶解度(Mass Solubility)质量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质量溶剂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计算公式如下:溶解度(g/100g溶剂)=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100%举个例子,若我们有100g的水,能溶解20g的食盐。
那么质量溶解度可以计算为 20 / 100 × 100% = 20g/100g溶剂。
2. 摩尔溶解度(Molar Solubility)摩尔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摩尔溶剂能溶解溶质的摩尔数。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求溶解度题型析解读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求溶解度题型析文/段军惠溶解度计算是中学化学重点,课本上讲过两种题型,但对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求溶解度这一类型题未涉及。
而这种题的灵活性、技巧性高,逻辑思维强,难度大,能够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辨能力等多种思维能力,因而在各类考题中经常出现。
由于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使考生往往难以应对。
下面就其分类进行解析,以期对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有所帮助。
一、原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变饱和,求溶解度例1.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若再加入5g该物质或蒸发掉32.26g水都可成为饱和溶液。
求该物质在20℃的溶解度(物质不含结晶水)。
解析:由溶解度定义知:只有饱和溶液才能求溶解度。
要求20℃的溶解度,需找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
而题目中没有20℃时饱和溶液各成分质量,只有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数据,现在必须从已知条件中找到20℃饱和溶液的组成。
由原溶液蒸发32.26g水变饱和,可知原溶液多出32.26g水而不能饱和。
由原溶液再加入5g溶质饱和,可知原溶液缺5g溶质而不能饱和。
那么若把所缺的5g溶质加在多出的32.26g水中就恰好配成20℃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找到了,根据溶解度定义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5g/32.26g)×100g≈15.5g。
可见t℃时某物质的同一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变成饱和溶液时,所蒸发的溶剂和增加的溶质恰好配成t℃时的饱和溶液。
根据该饱和溶液的组成就可以计算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二、原不饱和溶液连续多次蒸发变成饱和溶液,求溶解度例2.50℃时A物质的溶液100g,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10g水有4gA的晶体析出;再蒸发10g水又有5gA的晶体析出,求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晶体不含结晶水)。
解析:关键是找50℃饱和溶液的组成。
已知中仅有两次蒸发的水分与析出的晶体质量,并没有该温度下饱和溶液各成分质量。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固体溶质在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
饱和溶液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加入的溶质无法再继续溶解的溶液。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饱和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能影响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溶解过程。
2. 压强:对于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呈正比关系。
增加压强会使气体更容易溶解到溶液中。
3. 溶质和溶剂性质: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例如,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高,而非极性溶质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二、饱和溶液的形成当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时,溶质开始溶解。
最初加入的溶质数量较少,因此大部分会与溶媒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合适溶解度的溶液。
随着继续加入溶质,达到一定溶质量时,溶质的溶解速率与析出速率达到平衡,此时形成了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可以通过以下条件之一得到:1. 在特定温度下,加入溶质直到不能再溶解。
2. 将溶质逐渐加入,直到达到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最大相互作用。
三、饱和溶液中的溶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当溶质为离子时,它会与溶剂中的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离子形成电离平衡。
这种电离平衡决定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四、溶液中的浓度单位溶解度可以用各种浓度单位来表示,如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等。
其中质量分数指的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总质量的比例,摩尔分数则指的是溶质的摩尔数与总摩尔数的比值,摩尔浓度则是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五、应用溶解度和饱和溶液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溶解度的变化可以用来调整药物的给药方式,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在工业中,溶解度的研究可以用来改进化学反应的条件;在环境科学中,了解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溶液中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中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是物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过程,而饱和是溶质在给定温度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最大量。
溶解度是描述饱和度的量化指标,即单位溶剂中溶解物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饱和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关系。
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温度升高会增加溶剂分子的动能,使其与溶质分子碰撞更频繁,从而促进溶解过程。
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升高会减少气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溶解度降低。
除了温度,压力也可以对饱和度产生影响。
在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溶解过程中,压力的增加可以增加溶解度。
这可以通过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溶解度受到溶剂和溶质之间的吸引力以及溶剂和溶质的活动性的影响。
当增加压力时,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从而促进溶解过程。
溶解度还可以受到溶质浓度的影响。
当溶质浓度增加时,溶剂中已存在的溶质分子之间的空位减少,使得新的溶质分子更难溶解。
这导致溶解度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此外,pH值对于溶解度也有影响。
某些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溶解度更高,而在中性溶液中溶解度较低。
这是因为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其化学性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溶液中的饱和度与溶解度密切相关。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溶质浓度和溶液的化学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控制和利用溶解过程至关重要。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计算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计算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在化学反应、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溶解度和饱和度是描述溶液中物质溶解程度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和饱和度的概念,并探讨如何计算它们。
一、溶解度的概念与计算溶解度是指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以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表示。
计算溶解度的方法因溶解物质的性质而异。
1. 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摩尔溶解度表示在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的摩尔数。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溶解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 / 溶剂的体积(L)举例说明,假设有1 mol的氯化钠固体溶解在1 L的水中,则摩尔溶解度为1 mol/L。
2. 质量溶解度的计算质量溶解度表示在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方法如下:溶解度(g/L)= 溶质的质量(g) / 溶剂的体积(L)例如,如果有50 g的蔗糖溶解在1 L的水中,则质量溶解度为50g/L。
二、饱和度的概念与计算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达到平衡时的溶质浓度与其溶解度的比值。
它可以用来描述溶质溶解状态的饱和程度。
饱和度的计算需要知道溶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
计算公式如下:饱和度(%)= (溶质的实际浓度 / 溶质的溶解度) × 100%饱和度的值通常为百分比,表示溶液中溶质溶解的百分比。
举例说明,假设某化合物的溶解度为10 g/L,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为5 g/L,则该溶液的饱和度为(5 g/L / 10 g/L) × 100% = 50%。
需要注意的是,当溶液的饱和度达到100%时,溶质将无法再溶解,此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三、影响溶解度和饱和度的因素溶解度和饱和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溶剂的特性等。
1. 温度对溶解度和饱和度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导致溶质分子动能增加,使其在溶剂中更易溶解,因此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的溶解度和饱和度。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溶解度与溶液的饱和度
溶解度与溶液的饱和度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溶解单位溶质所达到的最大浓度,通常用质量或体积来表示。
饱和度则是指溶液中溶质达到溶解度所占的比例。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表达方式溶解度是描述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的定义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溶剂溶解单位溶质所达到的最大浓度。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来表示。
1. 质量分数(w/w):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2. 摩尔分数(mol/mol):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中所有组成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3. 体积分数(v/v):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描述。
4. 质量浓度(g/L):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之比。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摩尔/升(mol/L)或克/升(g/L),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转换。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压强、溶质与溶剂的性质等。
1. 温度:一般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溶解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这是因为升温会增大溶质与溶剂的分子热运动能力,使之间的相互作用破裂,从而促进溶质的溶解。
然而,对于某些溶质,如一些气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 压强:对于气体溶解度来说,压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
当压强升高时,溶气体分子的相对浓度增加,从而增加溶解度。
3.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的相互吸引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解度就越大。
三、溶液的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达到溶解度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当溶质的实际浓度大于或等于溶解度时,溶液被称为饱和溶液。
当溶质的浓度小于溶解度时,溶液被称为亚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以溶解态均匀分布在溶剂中的。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错。没有指明温度。
B、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某物质,在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错。没有指明溶液是饱和状态。
C、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食盐,在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8g。
错。 100g水里最多可溶解36克食盐,20℃时食盐的溶解度
练习:
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 示什么意义?
表示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为110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小结】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物
质;温度降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量减少。
五、教学小结
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和温度有关。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 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若能溶解是不饱 和溶液,反之,则是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或降低温 度或蒸发
• 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 则此时
M质 = S克 ,M剂 = 100克 , M液= M质+M剂 = 100+S 克
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饱和溶液与溶解度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于溶剂中,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而溶解度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所需的溶质质量。
一、饱和溶液的特性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是恒定的,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再变化。
如果继续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它们将不会溶解,而只会沉淀出来。
另外,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量来使其超过饱和度,从而得到过饱和溶液。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 压力: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更多地发生在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下。
根据亨利气体溶解定律,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压强成正比。
3.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质的极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极性溶剂通常能溶解极性溶质,而非极性溶剂则更容易溶解非极性溶质。
4. 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溶解度。
例如,如果溶质分子之间具有氢键或离子键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则其溶解度通常较小。
三、溶解度的计量和表示溶解度是通过溶质在溶剂中所占的质量比例来计量的。
常用的表示方式有以下几种:1. 质量分数: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质量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2. 摩尔分数:表示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中所有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通常用小数表示。
3. 体积分数:表示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四、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的应用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1. 矿物提取:在矿石的冶炼过程中,通过调节温度和溶剂来控制溶质的溶解度,从而实现对有用金属的提取。
2. 药物设计:药物的溶解度是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节药物分子的溶解度可以改变其在体内的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效。
溶解度与溶液的饱和度
溶解度与溶液的饱和度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概念。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而溶液的饱和度则表示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时的状态。
本文将深入探讨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一般来说,溶解度与溶质的属性、溶剂的属性以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种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
溶解度的单位可以是摩尔溶质/升溶剂,也可以是克溶质/毫升溶剂,具体取决于实验条件。
实际上,溶解度对于溶液来说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数值,它随着温度、压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固体溶解物的溶解度会增加,而气体溶解物的溶解度则相反,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在液体溶解物方面,溶解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小。
二、溶解度与溶液饱和度的关系溶解度是指溶液中溶质以最大比例溶解的状态,而溶液的饱和度是指溶质在此溶解度状态下达到平衡的情况。
换句话说,只有当溶质达到溶解度时,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继续向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无法再溶解的溶质将会沉淀出来,而如果从饱和溶液中去除溶质,溶液就会变得亚饱和。
溶解度和饱和度相互影响,溶解度决定了溶质在溶液中的最大溶解量,而饱和度则表示溶液中已经达到的溶质溶解比例。
在相同温度下,若溶质的溶解度较高,则相应的饱和度也会较高。
因此,溶解度和饱和度是密切相关的概念,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溶液中溶质的溶解状态。
三、影响溶解度和溶液饱和度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度和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液体溶质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小。
2. 压力:只有气体溶质受到压力的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正相关。
增加气体溶质的压力可以增加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溶液的溶解度与饱和度计算
溶液的溶解度与饱和度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可以用质量溶解度和摩尔溶解度来表示。
饱和度则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与溶解度之比。
溶解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来得到。
实验方法一般是通过将固体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观察固体完全溶解的点,即得到溶解度。
理论方法则是通过计算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预测溶解度。
首先,我们来看质量溶解度的计算。
质量溶解度是指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
质量溶解度(g/100g溶剂)=(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例如,如果在100g水中溶解了20g的盐,则质量溶解度为20%。
摩尔溶解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摩尔量。
摩尔溶解度(mol/L)= 溶质的摩尔量/溶剂的体积下面以NaCl在水中的溶解为例,来详细介绍计算溶解度和饱和度的方法。
实验方法:1.准备一定量的纯净水(溶剂)。
2.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溶质),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直到溶质完全溶解。
3.根据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计算质量溶解度。
理论方法:1.根据溶液的温度和压力,查找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经验数据,可在化学手册或相关文献中找到)。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NaCl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即质量分数或摩尔溶解度。
饱和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得到,也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得到。
实验方法:1.在一系列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直到出现过饱和现象。
过饱和状态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超过了溶解度。
2.根据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和溶解度,计算饱和度。
理论方法:1.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物性参数,计算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度。
2.根据溶解度和实际溶质的溶解量,计算饱和度。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和饱和度可以随温度、压力和溶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计算溶解度和饱和度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在实验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溶液的浓度与饱和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饱和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饱和浓度和溶解度是描述溶液性质的三个重要参数。
1.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量。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饱和浓度饱和浓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饱和溶液的饱和浓度是一定的,如果改变温度或压力,饱和浓度会发生改变。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影响。
4.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相互关联的。
浓度是溶解度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溶液的浓度达到饱和浓度时,溶解度就达到了极限。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量还没有达到饱和浓度。
6.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溶液的稀释是指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剂,使溶液的浓度降低。
溶液的浓缩是指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去除溶液中的部分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升高。
7.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配制是通过准确称量溶剂和溶质,然后混合均匀得到的。
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溶剂和溶质的剧烈反应。
8.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药品的配制、化肥的稀释、清洁剂的配制等。
以上是关于溶液的浓度、饱和浓度和溶解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已知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问该溶液的饱和浓度是多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质量分数和饱和浓度的概念。
质量分数是指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量。
饱和浓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即每100g溶剂中溶解了5g溶质。
如果我们知道溶液的总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饱和浓度。
溶液的饱和与溶解度计算
溶液的饱和与溶解度计算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称为溶液的饱和度。
饱和度与溶解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溶解度计算来确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本文将介绍溶液饱和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一、饱和度的概念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量。
当溶质的溶解度达到饱和时,溶质不再能够溶解进入溶剂,而会出现未溶解的物质,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
提高温度或者降低压力会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使溶液变得不饱和。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单位物质的溶解能力。
它是用来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的量,通常用质量或者摩尔浓度来表示。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溶解度计算方法。
1. 质量分数计算法质量分数是指单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如果想要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使用质量分数计算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某物质在100克水中的质量分数,假设该物质的质量为10克,溶液的总质量为100克,则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 = 10克 / 100克 = 0.12. 摩尔浓度计算法摩尔浓度是指溶剂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如果想要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使用摩尔浓度计算法。
溶质的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某物质在500 mL溶剂中的摩尔浓度,假设该物质的摩尔数为0.1 mol,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换算为升为0.5 L),则摩尔浓度为:摩尔浓度 = 0.1 mol / 0.5 L = 0.2 mol/L三、饱和溶液的判断与应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未溶解的溶质。
如果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已经无法将更多的溶质溶解进去,那么溶液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饱和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结晶、沉淀、晶体生长以及药物制剂等。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饱和溶液则是指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此时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在化学领域,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介绍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首先,溶质的性质对溶解度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这与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例如,极性分子通常在极性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而非极性分子通常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更高的溶解度。
其次,溶剂的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溶解度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解度往往较高;反之,如果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度则较低。
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也会增加,因为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溶质分子的动能,促进其与溶剂分子的相互碰撞。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一些氢氧化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压力同样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气体溶解度而言。
当气体溶质溶解在液体中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压力增加会增加气体溶质分子与液体溶剂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其溶解。
二、饱和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溶解和析出达到平衡的状态。
当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开始析出,形成稳定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浓度由溶解度决定,可通过实验测定溶解度来得到饱和溶液的浓度。
形成饱和溶液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即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溶解和析出同时进行,速率相等。
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维持饱和溶液平衡的关键。
当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时,其溶解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溶解度的最大值。
此时,溶质分子的溶解和析出速率相等,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三、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溶解度是一个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程度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我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概念。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就是不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度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因素: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举例: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汽油,油脂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蔗糖和食盐都易溶于水,但在同温同量溶剂情况下,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不同。
注:1.目前我们所学的所有的固体物质(熟石灰即氢氧化钙除外)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有的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比较溶解度时一定要在同温度下比较,否则不具可比性。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意义:(1)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某温度的溶解度。
(2)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以上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有未溶溶质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各点表示的都是不饱和溶液。
四、溶解度等级五、溶解度公式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C 20溶解度/g大于10g大于1g小于1g小于0.1g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 ,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溶质质量)——————100g 溶剂(溶剂质量)—————100+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 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由以上两个公式克推出: W 100W S ⨯=溶质克溶剂;式中W 溶质、W 溶剂、W 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 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典型例题】例1 将某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加入硝酸钾晶体B.加水C. 降温D.恒温蒸发水分例2 下列对“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的解释正确的是( )。
A.C20时,31.6g 硝酸钾溶解水中 B.C20时,100g 溶液中含31.6硝酸钾 C.31.6硝酸溶解在 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C 20时,31.6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达到饱状态例3 如图,表示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 的是( )。
A.C 20时,M 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液解B.M 、N 都不是易溶解性物质C.P 点表示M 、N 的溶解度相等D.阴影处M 、N 均为饱和溶液例4 在一定温度下,18g 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68g 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5 已知在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 3饱和溶液,需KNO 3和H 2O 各几克?例6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要把40g 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经典练习】1.可以证明烧杯内有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蒸发掉1g 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2.如图所示是a 、b 、c 的不不饱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 温度三种方法,均可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 a 溶液B. b 溶液C. c 溶液D. a 溶液和c 溶液3.C20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4.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同种溶质D.倒出一些溶剂5.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硝酸钾晶体 B .降低溶液的温度C .蒸发部分溶剂D .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6.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B .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鼻腔C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8.图所示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1)温度为C ︒1τ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温度为C ︒3τ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0点表示的意义是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都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C .同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另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倒出一半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10.把8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到室温,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 .溶液的质量不变C .溶剂质量不变D .有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11.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a 克水里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 .100克B.a 克C.2a 克D.1克选项质量A B C D 加入食盐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10 120 130136A BCO 温度(℃)t 1 t 2t 312.2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5gA 物质,4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10gB 物质,则A 、B 的溶解度相比是( )。
A 、A 小于BB 、B 大于AC 、A 等于BD 、无法比较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在20℃时,把20克氯化钠投入50克水中,充分溶液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成70克饱和溶液B .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C .有18克氯化钠发生溶解D .还剩余2克固体氯化钠未溶解14.20℃时,16克某物质溶解于在5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 A .16克 B .24.4克C .32克D .50克15.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A 、B 两曲线相交的点M 表示 ;在 时,A 的溶解度小于B 的溶解度。
(2)在图中所示的温度范围内,B 和C 配制同一温度下质量分数 相同的饱和溶液?(填“能”或“不能”)(3)C40时,100g 水中加入20gA 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 可再加入A 物质 g ,或蒸发掉水 g ,或使温度降到 。
16.60℃时90克KNO 3固体加入75克水后充分振荡,有7.5克没有溶解。
求60℃时KNO 3的溶解度。
17.已知60℃时溶解度为110克,有90克KNO 3固体,加入75克水,能得到多少克溶液?18.0℃时KNO 3的溶液157.5克,蒸干后得到固体物质82.5克,求60℃时KNO 3的溶解度溶解度() a b c温度(℃)课后作业1.将t 1℃时含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钠晶体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 2℃后,如果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变化无法确定2.20℃时20g 水里溶解0.1g 某物质后恰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性等级为( )。
A 、易溶B 、可溶C 、微溶D 、难溶3.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B 、 的饱和溶液从t ℃降到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 、要使c 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宜采用蒸发溶剂法D 、向t ℃时b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大量固体b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4.0℃时,某物质溶解度是30克,50℃时乙物质溶解度为86克,则30℃时,两者的溶解度关系正确的是( )A .S 甲>S 乙B .S 甲<S 乙C .S 甲=S 乙D .不能确定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 、非常浓的溶液B 、非常稀的溶液C 、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 、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6.某温度下,将12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 、20B 、16.7克C 、16.7D 、20克 7.t ℃时,把W 克某物质溶于水,制成V 毫升密度为ρ克/厘米3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A.100W/V ρ克B.100/(W ρ— W)克C.100V ρ/W 克D.100W/(V ρ — W )克 8.在温度t 时某同学分别向质量均为50课的四份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 酸钾后得到溶液,测得加硝酸钾的质量与所得相应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则该同学测得温度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
9.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要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34克,求:(1)需要溶质多少克?(2)需要溶剂多少克?(3)20℃,氯化钠溶液中有部分晶体未溶,加入25克水恰好将其溶解,问没有溶解的晶体有多少克?(4)将20℃氯化钠饱和溶液34克蒸干,可以得到晶体多少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40 50 6070 溶液的质量(克)90 100 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