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期末深刻复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计划前言本复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准备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
复计划将侧重于简单策略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且所有决策都将由本助手独立做出,不需要用户的干预。
目标本复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复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以取得优异的期末考试成绩。
复方法以下是复道德与法治的简单策略:1. 复课本:仔细阅读和复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重要章节。
注意理解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制作笔记:将重要的概念、定义和知识点整理成笔记。
通过编写和整理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制定时间表:制定一个复时间表,将复时间分配到每个知识点。
合理安排时间可以确保对所有内容的全面复。
4. 练题目:通过做一些练题目,巩固和检验对知识的理解。
可以利用课本中的题或寻找额外的练资源。
5. 自测:定期进行自测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使用过去的试卷或在线资源进行自测。
复重点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复的重点内容:1. 道德:了解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2. 法律: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认识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 公民权利和责任: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如、投票权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4. 社会规则和法律约束:认识社会规则和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以及违反规则和法律的后果。
5. 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研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结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的复习计划。
通过按照本计划进行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一、价值观与人生选择
1.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价值观
2.价值观对个体的影响
3.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人生选择与价值观的关系
二、法律与社会
1.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2.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4.法律对社会的影响
三、法治与个人权益
1.个人权益的含义
2.个人权益的保护与法治
3.法治对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4.违法行为对个人权益的损害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权利
1.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公民的法律权利及其保障方式
3.公民的法律义务及其履行方式
4.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五、社会主义法制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法治的要求
4.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法治保障
六、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与处理
1.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知识
2.常见的法律问题与处理方法
3.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与法律后果
4.学生如何防范和解决法律问题
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道德行为
1.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意义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4.遵循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八、独立、自主与法治
1.独立、自主对个人的重要性
2.独立、自主与法治的关系
3.独立、自主与个人权益的保护
4.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绪论一、结合具体实际谈谈大学生做什么样的时代新人?(选择)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选择、简答)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基本概念: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具体知识点:一、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选择、简答题)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相互影响、紧密关联。
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制约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题、简答题)答:(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存活,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利益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青年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选择题、简答题)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结合实际展开论述)四、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选择题、简答题)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梳理汇总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梳理汇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的意义①为人的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②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成长礼物的含义①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和挑战。
3.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①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有机会改变不完美的自己,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我”。
4.面对中学生活新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少年有梦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2.青少年编织梦想的重要性①它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生命主题。
②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3.少年梦想的特点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4.如何实现梦想①要付诸行动。
②需要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③努力,需要立志。
努力,需要坚持。
努力也需要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1.如何正确看待初中阶段的学习(1)地位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2)范围包括知识的获取、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会如何做人。
(3)范围不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是学习。
(4)表现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5)态度自觉、主动。
2.终生学习的重要性①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
②学习没有终点。
3.学习的重要性①学习不仅能让我们生存,而且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②学习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享受学习1.如何体味学习①学习是辛苦的。
②学习是快乐的。
③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当经历了学习的辛苦,获得成果时,能体味学习的美妙滋味。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以下是一个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的建议:
1. 第一周:复习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法规。
回顾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以及与人际关系、公民责任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2. 第二周:复习个人与家庭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重点复习如何正确对待家庭成员、邻里关系,了解家庭和个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3. 第三周:复习从学校到社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回顾学校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网络安全等相关内容,并了解公共场所秩序和法律法规。
4. 第四周:复习社会公德和法治知识。
重点复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公共服务意识等内容,并学习重要的法律法规。
5. 第五周:进行综合复习。
整理和回顾每个主题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强化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6. 最后一周:进行知识巩固和总结。
再次复习重点知识点,解答遗留问题,进行自我评估,并制定解决问题和提高策略。
7. 考试前一天: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以确保状态良好。
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适当调整复习计划,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复习和理解。
同时,积极和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交流,寻求帮助和解答问题,使复习过程更加高效和顺利。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归纳+期末考点复习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归纳+期
末考点复习
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归纳及期末考点复习
一、法律常识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及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
2.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3.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养与弘扬。
二、法律与社会生活类
1. 了解和尊重法律,从小事开始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2. 打电话时要注意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3. 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
4. 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
5. 学会言行得体的社交礼仪和礼貌用语。
三、法律纠纷和解决类
1. 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和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
2. 在生活中遇到纠纷时如何自我保护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3. 了解法院的组成和职责,并了解法院调解员的工作。
四、普法教育类
1. 学习普通法律术语和法律英语。
2. 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3. 参观法院、公安局、消防队等,了解相关的职责和工作。
4. 了解国际人权宣言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情况。
五、课文复习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以下要点:
1. 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的作用。
2. 学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养与培养。
3. 通过课文中的案例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4. 了解国际人权宣言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情况。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全册的知识归纳和期末考点复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期末复习知识点-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少年有梦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P4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2.初中阶段为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4 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②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③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会合作;④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3.中学时代的意义/作用?P4会背①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②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4、如何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怎么做)P5会背①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②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1.2规划初中生活1.什么是规划(含义)?P6 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2.为什么要学会规划初中生活?P6 ①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②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3.如何规划初中生活?P68会背①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②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
③应当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4.“努力”有方法?P8①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③每天进步一点点。
④学思并进。
⑤珍视团队合作。
2.1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P10 ①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②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③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认识自己的途径?P1011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A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B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C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汇总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汇总道德知识点1.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人们判断行为好坏的准则。
- 遵守道德可以让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2. 好人标准- 好人要心地善良,关心帮助他人。
- 好人要诚实守信,讲真话,信守承诺。
- 好人要勇敢正义,敢于为别人争取公平。
3. 道德规范- 尊重他人:不打架、不欺负别人。
- 诚实守信:不撒谎、不偷东西。
- 敬爱长辈:不顶撞长辈、不说粗话。
-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
- 关爱弱者:帮助残疾人、帮助老人、帮助同学。
4. 公德与私德- 公德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关心集体利益。
- 私德是指遵循个人道德标准、关心个人品德。
5. 例子-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
- 诚实守信:讲真话、遵守承诺。
- 敬爱长辈:尊敬父母、听从老师的指导。
-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
- 关爱弱者:帮助同学、帮助老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法治知识点1. 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国家和社会公正有序地运行的一种状态。
2. 民法知识- 研究民法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遵守法律。
- 民法包括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合同法等。
3. 例子- 婚姻家庭法:尊重配偶、关爱子女。
- 继承法:合理分配遗产。
- 合同法:守信用,不违反合同。
4. 交通法规- 遵守交通法规有助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 如遵守红绿灯、遵守交通标志、不酒驾、不超速等。
5.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有、宗教自由等权利。
- 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 公民要履行公民义务,如保护环境、参加劳动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知识点复汇总,请同学们加油复,做好准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道德知识点总结:
1. 了解国徽、国旗、国歌等国家的象征,学习爱国主义。
2. 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学习珍惜粮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行为。
二、法治知识点总结:
1.了解法规的重要性:
(1)了解法规对于社会的规范作用;
(2)理解遵守法规的意义;
(3)了解法律对于保护人民权益的作用。
2.学习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概念:
(1)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了解法律是国家行为的规则。
3.学习法治国家的特点和优势:
(1)了解法治国家依法治理的特点;
(2)理解法治国家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4.了解法律的制定和修订过程:
(1)了解法律的制定机关和程序;
(2)理解法律修订的必要性和程序。
5.学习法律的实施和监督:
(1)了解法律实施的组织和程序;
(2)了解法律监督的机构和方式。
6.学习法律的知识:
(1)了解人身安全、公共卫生、教育权益等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
(2)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核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核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体)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是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7、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道德与法治复习计划3篇

道德与法治复习计划1一、期末复习分析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围绕着社会生活、规则、责任,以及国家利益展开,因此,虽然本学期只有看似只有10个课时,其实,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是比较多,所以,利用期末复习首先要瞄准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后,再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二、复习内容1、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共计2课时。
2、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共计3课时。
3、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共计2课时。
4、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共计3课时。
5、时政要闻。
三、复习方法由于复习时间短,因此在复习阶段,采取的是二轮复习方法。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阶段。
按照每一单元为单位,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初步的整体知识框架。
找出每一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记忆。
复习时,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提问,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综合提升阶段。
综合提升阶段,就是要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规律,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
此外,还要查漏补缺,就是要好好利用错题本、作业,归纳错题集时,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可有针对性地补缺,这样就能减少错误咯。
从中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第18周,第一、二单元第19周,第三、四单元第20周,综合练习五、期末目标通过期末复习,能够让自己《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更加的牢固,为今后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打下坚实基础。
六、期末复习计划误区1、误区一:临时抱佛脚如果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只是临时抱佛脚,会让所学知识变得杂乱无章,《道德与法治》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不能有条理的复习,记忆效果会非常差,所以,即使是“临阵磨枪”也要有计划的“磨2.误区二:搞题海战术动笔做题固然是好事,但是在期末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要注重做题质量,而不是数量,所以,在做《道德与法治》复习题时,一定要一道题一道题做精、做细,认真总结规律和方法!3.误区三:自我感觉良好初中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很多学生容易进入的误区,一次成绩不错就认为自己很好;懂一点点知识就认为自己全都会了,这在复习过程中是“大忌”。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整理期末

第⼀章1.社会关系对⼈的塑造作⽤(P13—14)任何⼈都是处在⼀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
社会属性是⼈的本质属性。
每⼀个⼈都从属于⼀定的社会群体,都同周围的⼈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的本质。
⼈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
(正是在⼀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们⾯对各种各样的境遇,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通过现实的⽣活逐渐地感悟⼈⽣,形成了相应的⼈⽣观。
2.个⼈与社会的辩证关系(P14—15)(1)个⼈与社会是对⽴统⼀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2)个⼈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是个⼈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需要的集中体现,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的根本利益和⻓远利益,是个⼈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利益的实现。
(3)⼈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我的发展。
3.⼈⽣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回答的⼈⽣问题(P16)⼈⽣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的、⼈⽣态度和⼈⽣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的是⼈⽣观的核⼼,决定着⼈⽣道路、⼈⽣态度和⼈⽣价值选择。
⼈⽣⽬的回答⼈为什么活着,⼈⽣态度回答⼈应当如何活着,⼈⽣价值回答什么样的⼈⽣才有价值。
这三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个有机整体。
4.⼈⽣的⾃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者的关系。
(P18)⾃我价值:是个体的⼈⽣活动对⾃⼰的⽣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程度。
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所具有的价值。
⼆者关系:⼈⽣的⾃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价值的⽭盾统⼀体。
⼀⽅⾯,⼈⽣的⾃我价值是个体⽣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价值的前提。
另⼀⽅⾯,⼈⽣的社会价值是实现⼈⽣⾃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的⾃我价值就⽆法存在。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汇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汇总
道德篇
1.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上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同学、朋友、师生关系等。
3. 守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守时等。
4. 健康与环保: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积
极参与环境保护。
法治篇
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通过的强制性规范。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维护公正、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秩序。
3. 基本法律知识:了解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
4. 守法与违法: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不违法、不犯罪,增强法
律意识。
复建议
1. 温课本知识:重点复每个章节的重要概念和案例。
2. 做题和练:通过做题和练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
3. 商讨和讨论:和同学一起复、讨论复要点,相互帮助。
4. 定期复:合理安排时间,定期复以巩固知识。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复要点的汇总,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复,努力取得好成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复习资料《道德与法治》是六年级上册的一本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道德和法律知识。
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供期末复习使用:第一单元:爱国敬业诚实守信1. 爱国主义:爱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尊重学习、守法纪、团结友爱。
2. 敬业精神:敬业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表现为热爱工作、积极工作、责任心强、追求卓越。
3.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道德要求,表现为诚实守信、讲信用、遵守承诺。
第二单元:友善健康快乐成长1. 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态度,表现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2.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是我们快乐成长的基础,表现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保持个人卫生。
3. 快乐成长:快乐成长是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表现为积极向上、遵纪守法、合理安排时间。
第三单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1. 关心他人:关心他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关爱,表现为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关心帮助他人。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表现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隐私。
第四单元:平等公正公平竞争1. 平等和公正:平等和公正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平等待人、公正对待、不歧视他人。
2. 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一种良好的竞争行为,表现为公平竞争、诚实竞争、共同发展。
3. 谦虚谨慎:谦虚谨慎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态度,表现为谦虚待人、谨慎行事。
第五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1.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卫生、垃圾分类。
2. 爱护动植物:爱护动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表现为保护动植物、不损害野生动植物、不吃濒危动物。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成长一、中学时代1、价值、意义②二、梦想1、为什么要有梦想?②2、怎样实现梦想?②三、学习1、为什么要学习?③2、怎样体味学习?③3、怎样学会学习?③4、三个观点:(1)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学习是一种享受四、认识自己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②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③3、怎样接纳与欣赏自己?③4、怎样做更好的自己?④1、中学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价值判断)(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为什么要树立梦想?(1)编制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它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人类的发展需要少年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怎样实现梦想?(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需要立志,需要坚持,也有方法。
4、学习的意义(1)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我们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5、学习是一种享受(价值判断)(1)学习中有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
(3)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5、怎样学会学习?(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6、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有助于我们增强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7、怎样正确认识自己?(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的途径: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我们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8、怎样接纳欣赏自己?(1)我们要接纳自己,就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9、怎样做更好的自己?(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就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二单元友谊1、友谊的作用③2、怎样正确认识友谊③竞争会伤害友谊吗?(2)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3)3、怎样建立友谊③4、怎样呵护友谊④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怎样学会尊重对方?)5、网上交友(1)利弊②(2)注意的问题、警示⑤我们可以只交网上的朋友吗?(4)(5)1、朋友的作用(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受到朋友的影响。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2、怎样正确认识友谊?(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竞争会伤害友谊吗?)(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吗?)3、怎样建立友谊?(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3)掌握建立友谊的方法,如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夸赞、寻找共同之处、保持好奇心。
4、怎样呵护友谊?(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怎样学会尊重对方?(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我们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5、网上交往的利弊、特点、影响(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了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朋友圈。
(2)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6、网上交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警示)(1)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我们一定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但是,虚拟世界的交往难以触摸生活中的真实。
(5)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三单元师长一、老师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2、怎样和老师交往?3、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4、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二、父母1、家是什么?2、孝亲敬长(1)为什么孝亲敬长(2)怎样孝亲敬长3、爱的碰撞(与父母发生矛盾)(1)原因(2)影响(3)怎样与父母沟通4、怎样构建和谐家庭?1、怎样和老师交往?(1)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无论哪种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向老师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基本道德修养。
(5)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6)与老师发生矛盾,应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教学相长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坦诚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5、家是什么?(家的意义、含义)(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3)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6、为什么孝亲敬长(为什么要尽孝?)(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3)有利于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4)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5)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我们,教给我们生活技能,还从思想上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
7、怎样孝亲敬长(尊敬父母)?(1)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3)倾听他们的心声。
(4)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8、“爱的碰撞”(父母与子女发生冲突)(1)原因①进入初中后,我们自主意识增强了,希望父母尊重我们,开始质疑父母,挑战他们的权威。
②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学识、经历和对问题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
(代沟)(2)影响(后果)如果处理不好,亲自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9、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处理“爱的冲突”?)(1)爱是需要呵护的,我们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如: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2)作为子女,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3)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4)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欣赏父母的优点。
10、怎样建设和谐家庭?(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
(3)充当“黏合剂”。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保持中立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的变化。
(5)要孝亲敬长。
第四单元生命一、生命1、生命的特性2、为什么敬畏、保护、爱护生命?3、怎样敬畏生命?4、如何爱护生命?5、如何认识生命的接续6、生命的意义(1)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2)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挫折1、怎样认识挫折?2、怎样战胜挫折?1. 如何认识挫折?(1)人生难免有挫折;(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感受和反应也不同;(3)挫折的影响: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难过等。
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2.如何增强生命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应对挫折?(1)改变挫折认知,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2)发掘生命力量,提高承受力、自我调节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4)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①培养幽默感,化解压力;②向信任的人倾诉;③估计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④培养兴趣,提高信心。
(5)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
1、生命的特性(1)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是短暂的。
(5)生命是无常的。
(6)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感激生命,热爱生命。
2.为什么要敬畏(爱护、保护)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自己的生命很重要,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④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短暂的、不可逆的。
3.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①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