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沁园春雪》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沁园春•雪》含答案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完成后面小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下阕评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和无产阶级必胜的信心。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
“折腰”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C.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D.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2)下阕中“惜”字意味丰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B(2)“惜”引出这种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作者评古为论今作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说服力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详解】(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B.有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折腰”指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指鞠躬作揖,句中意思是屈服;故选B。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结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知,由“惜”字领起,纵论古代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练习】沁园春雪练习题四套含答案
【关键字】练习沁园春雪练习题四套含答案第一套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黑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ng 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6)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4.填空:(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8.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沁园春·雪相关试题、答案与解析
基础知识识记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雪”是________。
本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又通过评论___________,表达了对今朝英雄人物的赞颂。
2.给加红字注音。
①莽莽()②分外()③妖娆()④风骚()⑤成吉思汗()⑥大雕()⑦数风流人物()3.根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
原________蜡________ 红________素裹江山如此多________________折腰略输文________ 一代天________4.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①惟余莽莽②须晴日③折腰④稍逊风骚⑤俱往矣⑥数风流人物运用能力提升5.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江峡渐尽、平野旷出、江水开阔的景象。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金秋露浓霜重;后四句是抒情,伊人情深意长。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中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7. 根据对仗的特点,删改上联,使之与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急忙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删改后的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下面两组诗句中挑选一个仿写的句子,在横线上创作你的诗句(只要修辞方法相同即可)。
《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
《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沁.园春(qìn)风骚.(sāo)分.别(fēn)分.外(fèn)B、妖娆.(ráo)稍逊.(xùn)可汗.(hán)汗.青(hàn)C、素裹.(ɡuǒ)今朝.(zhāo)竞.赛(jìnɡ)竟.然(jìnɡ)D、屈指可数.(shǔ)数.见不鲜(shù)腊.月(là)奔chí驰.()2、下列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项()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偶、互文、夸张)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对偶)C、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D、只识弯弓射大雕。
(借代)4、下列对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片还是下片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片是“望”字,下片是“惜”。
二、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概括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沁园春·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雪》阅读练习及答案《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阅读练习题:1、文中" "、" "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赋予"山"、"原"以,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和激动的情绪。
2、指出本段中哪些句子属于下列描写景物的方式。
A.括描写: 具体描写:想像描写:B.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3、"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写出了地域的,显示了作者的胸怀,的气魄。
4、请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括大意。
5、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的语言,把下面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用的修辞方法是( )A.对比拟人排比B.拟人排比对偶C.比喻拟人对偶D.排比拟人比喻7、《沁园春·雪》的下阕,请简要划分层次并说明其大意。
8、词的下阕有过渡句,请写出。
9、诗人在评说古人时,用了一个"惜"领起,那么"惜"是什么意思?它管到什么地方?有何深刻的的含意?10、"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11、下阙"惜"的是( ) A.文采 B.风骚 C.文治 D.文治不足12、《沁园春·雪》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无产阶级革命建功立业。
B.视封建帝王,赏重当今豪杰。
C.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D.歌颂祖国壮丽山河。
《沁园春·雪》阅读答案:一1.舞、驰、生命2.A.⑴~⑶、⑷~⑽、⑾~⒀ B.⑷~⑺、⑻~⑽3.广阔、博大宽广、雄伟旷达4.第一层(1~3)总写北国雪景第二层(4~7)具体描写北国风光第三层(11~13)想像雪后北国风光5.略6.C7. 第一层(1~2)过渡第二层(3~9)评论五位帝王的文治不足第三层(101~12)点明主旨,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8.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13篇)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13篇)《沁园春·雪》习题篇1一、基础巩固1、给加粗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填空:本文作者为,其中《沁园春》是,《雪》是。
3、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⑴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⑵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⑶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⑷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⑸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⑹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二、能力演练阅读诗歌并回答问题: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
5、本词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祖国江山的美丽;下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对历代帝王的看法。
抒情贯穿本词的始终。
6、词中哪几句是作者想像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7、词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写出来并说说含义。
8、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歌?请举两三例。
三、拓展延伸阅读诗文并回答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予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请将本词与《沁园春雪》比较,说明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10、前三句点明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11、“看”字统领了哪几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沁园春 雪》中考习题及答案
《沁园春雪》练习题一、选择1.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沁园春.雪》课后练习(含答案)
《沁园春.雪》课后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①莽莽()②分外()③妖娆()④风骚()⑤成吉思汗()⑥大雕()⑦数风流人物()答案:①mǎnɡ ②fèn ③ráo ④sāo ⑤hán ⑥diāo ⑦shǔ2.根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
原________蜡________ 红________素裹江山如此多________________折腰略输文________ 一代天________答案:驰象妆娇竞采骄3.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1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答案:①夸张②对偶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①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 ②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③折腰______________ ④稍逊风骚__________________⑤俱往矣_____________ ⑥数风流人物——————答案:①无边无际②等到③鞠躬,倾倒④差、失⑤都⑥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5.从下面两组诗句中挑选一个仿写的句子,在横线上创作你的诗句(只要修辞方法相同即可)。
①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望字统领上阕,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应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伟气势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使原本静止的景物显得生气勃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表现“山”“原”与天相接,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沁园春雪》练习题及答案
A、B、C解释正确,D解释错误。在 《沁园春·雪》中,“折腰”的意思 是倾倒,这里比喻为佩服、赞叹。
02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内容概括
总结词:准确把握
内容:请简要概括《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首词通过对北方壮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内容理解 内容概括
《沁园春雪》练习题 及答案
目录
• 基础知识 • 内容理解 • 对比阅读 • 拓展思考 • 练习题答案
01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题目
简述《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
答案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是毛泽东在陕北地区考察时,面对漫天飞雪,有 感而发写下的诗篇。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 憧憬。
总结词
两首诗都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主题、风格和创作背景各异 。
主题
《沁园春·长沙》主要描绘了秋日湘江的美景,表达了诗 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沁园春·雪》则通过对冬日雪 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风格
《沁园春·长沙》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沁园春·雪》则 气势磅礴,语言华丽。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正值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沁园春·雪》则创作于1936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后 。
。
03
意境分析
05
04
内容理解答案二
06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一幅广阔 无垠的雪景,营造出宏大、壮美的意境。
对比阅读答案
对比阅读答案一
对比分析
《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在主题、意境 和表现手法上有相似之处,都展现了诗人对自 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题。
1.《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的功绩,劝他们文武兼重。
C.承认他们的英雄地位,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委婉含蓄地指出他们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2.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如果用“/”表示节奏的停顿或舒缓,判断出下列句子的正确读法,把相应字母写在括号内。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体现下阕和全词主旨的句子是[]A.江山如此多娇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惜”字的含义及结构作用是:[]A.可惜;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它直贯到“稍逊风骚”。
B.可惜;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它直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领起这一层。
C.惋惜:委婉地表达了对历代英雄人物的不足所流露的怜惜之情,它领起一层,直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3)“风流人物”是指:[]A.历史上显赫的人物B.当代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C.指有才学而拘礼法的人(4)“只识弯弓射在雕”的“识”是指:[]A.认识B.懂得,知道C.识得4.指出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填空①选自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于1936年写的一首词。
《沁园春雪》测习题附答案
《沁园春·雪》练习题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妖娆.()折.腰.() 稍逊.()今朝.()成吉思汗..() 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10、本文用“,”两句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11、《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四、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欲/与天公/试比高。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沁园春雪原文以及练习题附答案
沁园春雪原文以及练习题附答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沁园春·雪》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朗读节奏应是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惟余莽莽"中"莽莽"和"顿失滔滔"中"滔滔"的意思是A.无边无际河水流动B.白雪波涛C.白雪一片河水流动D.无边无际波涛滚滚5."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A.爱惜B.珍惜C.叹息D.可惜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沁园春 雪》课后练习作业(含答案)
《沁园春雪》课后练习作业一、选择1.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填空。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沁园春雪练习题四套含答案
沁园春雪练习题四套含答案第一套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黑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ng 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2)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4)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6)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4.填空:(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8.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沁园春雪》练习题附答案
《沁园春·雪》练习题九年级班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10、本文用“,”两句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11、《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四、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欲/与天公/试比高。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1、沁园春雪练习题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 )风骚( sāo ) 红 zhuāng 素裹(装)顿失 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 ji āo(骄)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沁园春·雪》练习题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沁园春雪》习题及答案1、沁园春雪练习题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 )风骚( sāo ) 红 zhuāng 素裹(装)顿失 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 ji āo(骄)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沁园春·雪》练习题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经典习题(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qìn)风骚.(sāo)分.别(fēn)分.外(fèn)
B、妖娆.(ráo)稍逊.(xùn)可汗.(hán)汗.青(hàn)
C、素裹.(ɡuǒ)今朝.(zhāo)竞.赛(jìnɡ)竟.然(jìnɡ)
D、屈指可数.(shǔ)数.见不鲜(shù)腊.月(là)奔chí驰.()
2、下列朗读节奏停顿标志完全正确的一项()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偶、互文、夸张)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对偶)
C、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
D、只识弯弓射大雕。
(借代)
4、下列对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的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片还是下片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片是“望”字,下片是“惜”。
二、填空:
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
“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
2、“沁园春”是名,“雪”是。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
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9、用互文见义手法概括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10、本文用“,”两句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11、《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12、词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
1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化静为动,表现了山的舒展柔美和原的奔腾壮烈。
请试着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扩展成一段话,展现出山原的特点和词句的内涵。
三、阅读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阅读练习题:
1、文中、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赋予山、原以,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和激动的情绪。
2、指出本段中哪些句子属于下列描写景物的方式。
A.概括描写:
具体描写:
想像描写:
B.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3、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写出了地域的,显示了作者的胸怀,的气魄。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对比拟人排比
B.拟人排比对偶
C.比喻拟人对偶
D.排比拟人比喻
5、诗人在评说古人时,用了一个惜领起,那么惜是什么意思?它管到什么地方?有何深刻的的含意?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7、下阙惜的是( ) A.文采 B.风骚 C.文治 D.文治不足
8、《沁园春雪》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A.为无产阶级革命建功立业。
B.鄙视封建帝王,赏重当今豪杰。
C.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D.歌颂祖国壮丽山河。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DCBC
二、填空题
1、润之,思想家、军事家、词,长短句。
阕。
2、词牌,词的题目。
3、热爱祖国、人民群众。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诗经》、《楚辞》。
8、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3、略
三、阅读:
一1.舞、驰、生命
2.A.⑴~⑶、⑷~⑽、⑾~⒀ B.⑷~⑺、⑻~⑽
3.广阔、博大宽广、雄伟旷达
4.C
5.惜是可惜、叹惜、惋惜,有美中不足之意。
它管到射大雕一句,统领下面对历代帝王的议论,概括了他们的文治不足。
6.这是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7.D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