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合集下载

矿井古空情况说明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古空情况说明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古空、积水、瓦斯、构造情况说明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情况说明根据对周边矿井调查情况分析,查明了井田周边煤矿采掘情况、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

对井下开采可能有影响主要危险源是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主要分布在我矿井田的东部、西部和南部矿井(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可能有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的危害,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位于我矿井田西部和南部。

中西沟煤矿位于我矿井田西部,该矿采空区与我矿井田西部待开拓区段接壤,对我矿开采西部煤田可能有危害。

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位于我矿井田南部,该矿的采空区与我矿南部采空区接壤,我矿针对井田南部矿井开采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进行封闭,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对我矿危害不大,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蒲县豹子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我矿井田西北部,该矿采掘分布在主副井筒周围,距我矿井田边界较远,对我矿没有危害。

通过对周边矿井调查结果分析,我矿重点对井田相邻的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井田西部和南部的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主要对井田东部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情况、积气情况、火区情况进行防范。

二、防范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威胁我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下:A、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防范措施⑴、做到超前探水,要采取先探后掘的原则。

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接近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以及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时,在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措施,防水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⑵随时检查、检修工作面使用及备用探水设备以充分应对突发水害,并建立可靠排水系统。

⑶留设防水煤柱,在接近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时要留设防水煤柱,原则是在充分考虑“安全可靠与资源补给利用”的原则,开掘方法与强度及构造与岩性之间关系,在突水区域设置防水煤柱。

⑷加强防治水安全教育,经常进行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让职工牢固、掌握井下防水、探水知识技能,将水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探放老空区积水设计

探放老空区积水设计

探放老空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本矿回采工作面9105、9107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工作面东南方向存在老空区,根据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调查和我矿有关地质报告等资料考证,确定9105回采工作面和9107进回风顺槽附近有老空区距积水。

为了加强本矿9105、9107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确保9105、9107工作面回采时的安全。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矿安全生产领导组决定在9105、9107工作面回采前,对该老空区的积水进行探放。

为确保探放水工作正常有序,特编制本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探水区地质概况1、概况本工作面所属区域位于鄂尔多斯断块、兴县~石楼南北向褶带的东侧,与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相邻,地层总体倾向南西,呈一单斜构造,由东向西出露地层依次有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碎屑岩和新生界松散岩层。

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剥蚀构造中、低山区、剥蚀堆积黄土丘陵区和侵蚀堆积的河流谷地三种地貌形态。

区域深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属柳林泉域水文地质单元。

柳林泉出露于吕梁市柳林县城东约3km的薛家湾-寨东村三川河河谷中,为侵蚀溢流泉,泉域面积6080.54km2,其中灰岩出露面积1238km2,由大小近百个泉点组成。

泉区东西长2.4km,南北宽0.8km,分布面积约2km2,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

泉水出露标高790~801m,单泉流量最大为60L/s,小者泉流量呈流线。

群泉流量 1.27~4.69m3/s,多年平均3.19m3/s(1956~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泉水流量衰减明显,1991~2003年的年平均流量仅1.97m3/s。

泉水温度15~21℃,水质类型复杂。

溶解性总固体为370~1850mg/L。

本井田位于该泉域的径流区(见柳林泉域图)。

区域地表水属黄河流域的三川河水系,季节性沟谷地表水由南向北汇入三川河,三川河由东向西径流,于柳林城西注入黄河,年平均流量2.88亿m3。

山西左权盘城岭积气积水

山西左权盘城岭积气积水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调查报告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前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6.24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60万t/a;原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闭)井田面积0.6813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30万/a。

重组整合后生产能力为90万t/a,采矿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9236,批采4-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8.0421km2。

一、概况1. 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盘城岭煤矿始建于1984年,井田面积6.24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2007年批准开工60万t/a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工程。

现采4号煤层,采用斜—立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回风为立井,采煤用壁式炮采。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两进一回,主、副井进风,立风井回风。

井底车场设中央水泵房,主水仓容量600 m3,副水仓容量400 m3(未与吸水井贯通,不能使用),在排水井铺两趟φ75mm排水管路。

4号煤层正常涌水量50m3/d,最大涌水量为70m3/d。

15号煤层正常涌水量750m3/d,最大涌水量为930m3/d。

2. 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来为左权县西关煤矿, 2002年改为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6813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

4号煤层为斜井开拓,主井进风,副井回风,采煤采用壁式炮采,已于2009年12月19日关闭。

15号煤层采用一对立井单水平分区开拓,主立井进风、副立井回风,采煤采用壁式炮采放顶煤。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立井进风、副立井回风。

4号煤层生产能力9万t/a,目前正常涌水量约40m3/d,最大涌水量为60m3/d。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编制与管理工作,确保矿井采空区气体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

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编制与管理的人员。

3. 管理标准3.1 采样和监测1.采样:依照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规程的要求,每个采样点必需进行3次采样,并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2.监测: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器对采空区的气体进行监测,包含重要气体成分(如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统一的格式要求编制报告,包含报告编号、采样点信息、监测结果、分析看法等内容。

2.报告内容:报告应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包含各种气体的浓度、采样时间、采样地方等信息。

3.报告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应由特地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都应依照肯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以便于后续查询和管理。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应分别进行备份和保管,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报告查询:任何人员在需要查询某份报告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4. 考核标准4.1 监测操作1.采样:采样点位置准确、采样过程规范、采样数量符合要求。

2.监测:监测仪器操作准确、监测数据记录完整、监测过程符合规定。

4.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规定的格式编制报告。

2.报告内容:报告中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看法。

3.报告审核:报告审核人员完成审核工作,并记录审核看法。

4.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依照规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进行备份和保管,并进行定期检查。

3.报告查询: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

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基本概况山西柳林xxxxxx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的**村,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

柳(林)—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

工业广场距孝(义)—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现开采4号、5号煤层。

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

矿井在4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5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1、水力性质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

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

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

鑫峪沟采空区调查报告最后的

鑫峪沟采空区调查报告最后的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二〇一〇年十月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井下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有关人员一览表一、调查对象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二、调查时间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三、调查人刘志成贾浩四、调查成果1、开采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关于晋中市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为重组后保留矿井,由原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介休沟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板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张兰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新增资源整合而成。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签发的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651号)《采矿许可证》和之后的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签发晋煤重组办发〔2010〕76号文件,采矿权人为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地址晋中市介休市,批准开采煤种为煤2#-11#,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0万吨/年,矿区面积9.5551平方公里。

井田内原有振兴煤业、沟口煤业、沟底煤业和板峪煤业等4座正规煤矿开采,南部边缘地带曾有众多小煤窑开采。

(1)振兴煤业(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原为张兰镇上梁村村办集体煤矿。

原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20778,批准开采2号、3号、4号和5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规模为9.00万t/a,2004年拟建成21万t/a矿井。

井田面积为2.625 km2。

始建于1995年8月,2006年投产,开采5号煤层。

采用两个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采用短壁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排水主水泵为阳泉水泵总厂生产的D85*8离心泵,备用3吋泵,两台抽排。

采空区位于井田东南部。

(2)沟口煤业(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为1400000622911的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t/a,批准开采2、3号煤层。

矿井周边及上、下组煤层积水情况

矿井周边及上、下组煤层积水情况

3#、9#、15#煤层积水相互影响调查分析报告一、矿井充水特征井田内原有3号煤矿井矿坑充水含水层主要为矿坑之上顶板冒裂带内的二叠系砂岩或基岩风化带岩石,充水方式主要为沿矿坑顶板岩石裂隙滴水,部分地段可见淋水或小的股状出水点,井筒出水沿井壁进入井下。

部分地段矿坑围岩呈潮湿状。

矿坑涌水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较大。

二、矿坑充水因素分析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对9号煤层充水因素分析如下:1.充水来源及其影响程度①大气降水、地表水据收集区域降水资料,高平地区1961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变化在306.9~870.7mm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为586.1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较大暴雨时沟谷内可形成地表洪水。

据勘查资料计算并结合地区经验分析,15号、9号、3号煤矿坑之上冒落导水裂隙带之间在多数地段可相互沟通或很可能沟通,3号煤层矿坑顶板冒裂带在部分地段已与基岩风化带沟通,甚至发育到地表。

此类地段的大气降水、季节性地表水将与各矿坑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从而对矿坑立生充水影响。

②冒落导水裂隙带裂隙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据勘查资料,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分别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

导水带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计算公式:H f=11.2+100M/(2.4n+2.1) ————①其中 H f为导水裂隙带(m)M为累计采厚(m)n为煤分层层数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计算公式:H li=30(∑M)1/2+10 ————②3号煤层按一次采全高,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①式得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6.76~130.09m,平均高度为94.76m;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②式计算冒(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和为63.80~101.53m。

3号煤层在井田北部及东南部埋深较浅处仅20m左右,小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因此导水裂隙带会在大部地段导通基岩顶部基岩风化带及煤层、采区、甚至发育至地表,从而与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联系。

某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

某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调查单位:矿井:时间:20 年12月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一、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2号《关于忻州市原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大同煤矿集团作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主体,对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二沟井田、山西原平大万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原平浩然煤业有限公司三矿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的煤矿名称为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3.616 km2,批准开采石炭系2-5号煤层,兼并后生产规模为90万t/ a,净增能力15万t/ a。

1、山西原平浩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的在建矿井。

由原平市长梁沟镇神山堡煤矿、原平市长梁沟镇大联办煤矿和原平市长梁沟镇二沟煤矿及周边部分空白区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0.8403km2,批准开采石炭系2、3、5号煤层,批采标高1460~1250m,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2、山西原平大万梁煤业有限公司: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单独保留的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机采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443,批准开采石炭系2、5号煤层,该矿原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机械负压通风,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开采,该矿为低瓦斯矿井,开采2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d,最大涌水量为10m3/d,开采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d,最大涌水量为60m3/d。

3、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二沟井田: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单独保留的生产矿井,属国有企业,2007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2211,批准开采2、3、5号煤层,生产规模为15万t /a,井田面积为1.6449km2,开采标高1600~1200m,该矿原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机械负压通风,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开采,该矿为低瓦斯矿井。

山西省采空区积水调查表

山西省采空区积水调查表

山西省采空区积水调查表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在长期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

这些采空区存在着积水的隐患,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以及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采空区积水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山西省采空区积水的分布、规模、水质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和防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山西省内主要的煤炭开采区域,包括大同、朔州、忻州、阳泉、长治、晋城、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地。

三、调查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了山西省内相关的地质资料、煤炭开采历史记录、水文地质报告等,对采空区的分布和形成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2、实地勘察组织专业的地质勘察队伍,对重点区域的采空区进行实地勘察,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获取采空区积水的深度、范围等数据。

3、水样采集与分析对采空区积水进行水样采集,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检测指标包括酸碱度、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4、走访调查与当地居民、煤矿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了解采空区积水对他们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1、采空区积水分布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山西省内的采空区积水分布广泛,其中以大同、阳泉、长治等地较为集中。

在一些老矿区,采空区积水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2、积水规模采空区积水规模大小不一,小的积水区面积仅有几百平方米,而大的积水区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

积水深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3、水质状况水质分析结果显示,采空区积水的水质普遍较差,多数呈现酸性或弱酸性,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机物污染严重。

4、影响因素采空区积水的形成和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炭开采方式、地质条件、降雨量等。

在一些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采空区积水问题更为突出。

五、采空区积水带来的危害1、威胁居民生命安全采空区积水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危及周边居民的房屋和生命安全。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山西煤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调查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地测防治水中心矿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时间:2017年12月山西煤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前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6.2432km²,批准开采4、15#煤层,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原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公司(关闭)井田面积0.6813km²,批准开采4、15#煤层,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重组整合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矿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9236,批采4#、15#煤层,井田面积8.0341km²。

一、矿井生产现状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现开采15#煤层,全井田目前设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990m,开采15号煤层,现矿井安排一采二掘,即150103回采工作面、掘进150104运输顺槽;150105工作面高抽巷。

150103工作面开采标高+816-+878m,150104运输顺槽最低826.2m,150105高抽巷最低标高820.4m。

15#煤回风石门标高766.2m,采区水仓标高747.3m。

二、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一)排水系统矿井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见图1、图2所示。

1、主排水线路:主水仓——地面水仓容积2800m³(主仓2200m³、副仓600m³)。

中央水泵房排水设备技术参数:水泵型号MD-280-43×6 (离心式水泵),数量3台,单台额定流量280m³/h;管路:φ273mm管路两趟,单管设计流量350m³/h;最大排水能力700m³/h。

A新沁源梗阳煤业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A新沁源梗阳煤业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调查报告煤矿: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提交时间:二O一O年六月《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采(古)空区、火区、古空区积水等调查人员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受矿方委托编制《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下发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部分)的批复》 (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将原山西潞安甲义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王和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面积为8.033km 2,生产能力由原来60万t/a 、9万t/a 提升至90万t/a 。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整合后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02009121220048095,批采1-11号煤层,为确保地质报告能科学合理。

使今后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特对井田的煤矿井下采掘现状、采空区、火区、古空区积水等情况调查,现分别叙述如下:一、井下采掘现状梗阳煤业是由兴盛煤矿后沟煤矿、神灵煤矿和王和煤矿整合而成,后沟煤矿批准开采1、2、6、9+10、11号煤层,井田内6、8、9+10号已不同程度开采,神灵煤矿1号煤层大部采空转采2号煤层时关闭,王和煤矿开采9+10号煤层,2006年整合后,拟开采9+10号煤层,现属基建矿井。

二、采空区积水情况 (1)井田内采空区积水情况井田内6、9+10号煤层已不同程度开采,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石灰岩裂隙水。

经向矿方及原煤矿技术人员调查6号煤层为原甲义晟煤业开采,采空区位于井田中西部,低凹处存有积水,9+10号煤层为原甲义晟煤业、原国营王和煤矿开采,且存有积水,6号煤层积水分别为26000m 3和12000m 3; 9+10号煤层原甲义晟煤业积水区JS-1积水量约9500m 3,积水区JS-2积水量约13000m 3;积水区JS-3积水量约11000m 3;原国营王和煤矿JS-4积水量约11000m 3;积水区JS-5积水量约9000m 3;积水区JS-6积水量约21000m 3。

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调查报告

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调查报告

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期,我单位接到投资方的委托,对某矿井的采空区积水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该矿井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煤矿,历经多年开采,采空区积水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存在火灾隐患。

本报告旨在详细分析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会议讨论、现场勘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和经验来评估矿井的采空区积水及火区问题。

2. 调查过程(1)会议讨论:召集矿井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士,就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问题进行讨论,了解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2)现场勘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矿井现场,对采空区积水和火区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记录现有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3)数据统计分析:收集矿井的历史数据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采空区积水和火区问题的发展趋势和程度。

三、调查结果1. 采空区积水情况经调查发现,矿井采空区积水问题比较严重,存在以下情况:(1)采空区含水层压力大,造成地下水涌入采空区,导致采空区积水现象。

(2)采空区存在漏水现象,采空区埋深较大,渗水量较大,导致积水量逐渐增加。

(3)采空区积水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2. 火区情况经过调查,矿井存在以下火区问题:(1)采空区内存在可燃气体积聚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发爆炸,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危害。

(2)采空区及其周边存在一定程度的煤尘积聚,存在火灾扩散风险。

(3)火灾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存在缺陷和不足,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有限。

四、解决方案针对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采空区积水治理(1)加强采空区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调查,提前获取有关采空区地下水的信息,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采用抽水井或灌浆等措施,降低采空区内的含水层压力,减少地下水向采空区的涌入。

(3)加强对采空区渗水情况的监控,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修补漏水点,防止采空区积水持续扩大。

矿井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90(沈家峁)

矿井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90(沈家峁)

山西中阳县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调查单位: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调查日期:二0一0年三月十日山西中阳县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祥荣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一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钢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形成,井田面积为7.695km2,批采4、6、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90万吨/年。

为了详细了解煤矿的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我院技术人员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深入井下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简况1.原山西一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煤矿)即原中阳县张子山乡沈家峁煤矿。

该矿始于1990年,1995年正式投产,至2005年,4号煤层基本枯竭,开始延伸6、10号煤层。

2005年由太原理工矿山设计研究所为该矿进了改扩建设计,矿方依据设计进行了机械化升级改造,产能提高为30万吨/年。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混合开拓,采用东、西和南大巷开拓整个井田。

6号煤层采煤方法为高档普采,10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悬移支架放顶煤工艺方式。

历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表明,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矿井正常涌水量40m3/d,最大涌水量60m3/d。

2. 山西钢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2007年由原后洼煤矿和张家焉煤矿整合而成。

批采4号、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4.5099km 2,证载生产能力30万吨/年。

①后洼煤矿:为中阳县张子山乡乡办煤矿,始建于1984年,1987年投产,批准开采4、10号煤层。

矿井采用两立一斜二水平混合开拓,主、副立井位于井田西南部,东南部为回风斜井,主运输、回风大巷布置在井田中西部,南北向布置,总回风巷布置在井田中南部,东西向布置。

4号煤层为第一开采水平,10煤层为第二开采水平,第个水平布置四个采区。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炮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大巷采用木棚架式支护,工作面采用金属摩擦支柱支护。

井田范围及周边矿井积水情况调查报告

井田范围及周边矿井积水情况调查报告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井田范围及周边煤矿积水情况调查报告二0一二年元月目录第一章井田位置与范围 (1)第二章水文地质概况 (2)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2)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 (4)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6)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11)第三章周边矿井及小窑调查情况 (13)第四章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5)第一章井田位置与范围一、位置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寿阳县城北约13km处,处于宗艾村四周外,隶属寿阳县宗艾镇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3°05′36″-113°08′29″,北纬37°57′05″-37°59′01″。

本井田西北部处在煤层露头外属无煤区,东与祥升煤业有限公司井田相接,井田南部与河底井田相邻,井田西邻平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井田。

二、范围2009年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9238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2月20日,井田范围由下列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6度带)连线圈定(见表1-1):矿界拐点坐标统计表表1-1拐点编号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1980西安坐标系,6°带X(m) Y(m) X(m) Y(m)1 4207880 19685050 4207832.19 19684980.102 4206000 19684000 4205952.18 19683930.113 4204310 19684000 4204262.17 19683930.124 4204310 19686600 4204262.18 19686530.135 4204624 19687140 4204576.19 19687070.136 4204650 19688150 4204602.19 19688080.137 4207880196881504207832.20 19688080.128 4207880196866004207832.20 19686530.11扣除以下范围(宗艾村)9 4207550 196866004207502.20 19686530.1110 4206700 196848004206652.18 19684730.1111 4205600 196848004205552.18 19684730.1112 4205400 196866004205352.19 19686530.12开采深度1137.92m至729.92m。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八前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

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基本概况山西柳林XXXXXX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的**村, 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

柳(林)一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

工业广场距孝(义)一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 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 ,北纬********** 。

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现开采4号、5号煤层。

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

矿井在4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5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1、水力性质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

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

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 2.88亿m,平均径流模数 2.23L/S •诟,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riVs。

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山西介休大佛寺南窑头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二〇一六年二月山西介休大佛寺南窑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介休市东北约35km处的张兰镇南窑头村西、关子岭村一带,行政管辖属介休市张兰镇。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06′20″—112°09′10″,北纬:36°58′57″—37°00′51″。

2009年,介休市南窑头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了山西省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关于晋中市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山西介休大佛寺南窑头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矿井,由介休市南窑头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赵家庄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现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4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711。

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井田面积为5.9068km2,(由于井田西北角部为洪山泉域保护范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76号《关于山西义棠青云煤业有限公司等八处矿井变更调整方案的批复》对井田矿界进行了调整,将井田西北部洪山泉域保护范围核减调整。

调整后井田面积为5.299km2。

该矿批准设计生产能力900kt/a。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矿井设计就改扩建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该矿委托我单位为其编制矿井地质报告,为此,狂放配合我公司对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进行了调查一、矿井排水系统整合前该矿井开采9号煤层。

井下建有水仓,各配有三台水泵,排水管路为双回路井筒排至地表,个掘进工作面均配有排水泵,沿巷建有排水沟,煤层顶底板渗滴水汇集至低洼处,被排至水仓。

排水系统能够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二、采(古)空区积水(一)井田内原有各矿井采(古)空区积水井田内原有南窑头煤业和赵家庄煤业两座矿井,主要开采9#、11#煤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陶乡凤凰台煤炭有限公司和沁源县王陶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

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

重组整合前,各矿已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山西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山西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万t/a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311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

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

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

到2008年3月份,矿井30万t/a改扩建手续批复后,矿井建设没有启动,一直到今天,矿井一直处于正常通风、排水状态。

2.山西沁源东沟煤矿
该矿建于1984年,属王陶村办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t/a,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321893,批准生产规模3万t/a,批准开采1、2号煤层,井田面积0.4946km2。

该矿采用一对斜井开拓。

在2号煤进行生产,采煤方法为倾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瓦斯等级鉴定为低沼气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9.7m3/t,绝对涌出量0.81m3/min。

巷道中水不大,经矿方实测矿井涌水量为30m3/ d。

二.采空区分布情况
重组整合前各矿经过多年开采,井田内1、2号煤层资源量已开采不少,形成大量面积不等的采空区吗。

另外,在井田西北部还发现2对废弃的小窑,也分别对该处1、2号煤层的露头进行深入的挖掘,形成小窑破坏区294390m2。

三.采空积水区分布情况及积水量
根据本次调查,井田内各煤矿采空区分布较少,其中部分采空区因有泄水巷道连通,其采空区内积水可顺泄水巷道渗出流向其它低凹巷道处排出地表,而部分采空区则因无泄水巷道连通,采空内积水无法排出而聚集于低凹处形成积水。

经与矿方共同调查和分析,井田内1、2号煤层相距仅23.37-25.14m,推断1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透过2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渗入2号煤层采空区,故1号煤层采空区存在少量积水。

初步查明,井田内1号煤层共分布积水区1处,为原小窑破坏
区积水,另外井田外原东盛煤矿存在采空积水区一处。

井田内2号煤层共分布积水区3处,另外井田外存在4处采空区,其中,原东盛煤矿1处,原小岭沟煤矿3处。

对于上述采(古)空区积水,本次采用《矿井安全手册》中老空区
积水计算公式,进行了积水量估算,采用公式如下:
估算公式: Q=α
cos F M K ⋅⋅ 式中:Q 为采空区积水量(m 3)
F 为积水区面积(m 2)
M 为煤层采空厚度(m)
K 为积水系数,本次取K=0.30
估算结果详见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

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 煤层 积
水区编号 积水区位置
积水区 面积 (m 2) 煤层 厚度 (m) 积水 系数 煤层 倾角(°) 积水量 (m 3) 备注 1 1 原东盛煤业公司采空区
11800 0.96 0.30 7 3424 相邻矿 2 小窑采空区
80000 0.96 0.30 7 23213 本井田 小计 91800 26637 2 1 原东盛煤业公司采空区
15125 0.72 0.30 7 3337 相邻矿 2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采空区
3500 0.79 0.30 6 834 3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
3250 0.79 0.30 6
774
采空区 4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采空区 2600 0.79 0.30 6 620 小计 24475 5565 5 本矿井 8544 0.78 0.30 7 2014 本井田 6 6932 0.75 0.30 7 1571 7 14175 0.75 0.30 7 3213 小计 29651 6798 合计 54126 12363
四.采空区积气情况
由于采空区长期处封闭状态,采空区残留煤柱和顶底板岩石裂隙
中残存的瓦斯气体不断释放和逸散到采空区内。

经长期集聚,采空区内应存有一定量的瓦斯气体。

因此在临近采空区开采时应防范采空区内积气外泄造成危害。

五.火区情况
据调查,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均未发生过煤自燃现象,
井田内现无火区分布。

六.相邻煤矿开采情况
据调查,本井田北与原沁源东盛煤业有限公司为邻,南与原沁源
小岭沟煤矿为界,现2个矿分别被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整合。

井田西北部有2个小窑,均已关闭。

井田北部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已对1、2号煤层进行开
采,形成大小不同的采空区。

经本次调查,查明东盛煤业1号煤、2号煤采空区各一处,积水量分别为3424m 3、3367m 3。

井田南部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原小岭沟煤矿)对2
号煤层进行不同程度的开采,形成大小不同的采空区。

经过本次调查,查明小岭沟煤矿2号煤采空区3处,积水量分别为834m3、774m3、620m3。

井田内对1、2号煤存在不同开采。

经过本次调查,查明2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区3个,积水量分别为2014 m3、1571 m3、3213 m3。

查明了1号煤层小窑破坏区积水区1个,积水量为23213 m3。

总之,查明了井田内西北角及相邻北部东盛煤矿、南部小岭沟煤矿存在采空积水区;查明了井田内1号煤层存在小窑破坏区积水区,并估算了积水量,建议矿方在其附近开采或在采空区、小窑破坏区下部煤层开采时,要注意积水区水沿导水裂隙带渗入下层工作面,做好预防及安全工作。

七.结论
经本次调查,查明了本井田及周边矿井采(古)空区积水情况和积气情况,查明井田内现无火区分布。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由于采空区积水、积气为动态变化过程,本次调查的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只反映目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开采范围的扩大,采空区积水范围会不断扩大,积水量也会不断增加。

因此,建议该矿在今后开采中应随时调查探测本矿和邻矿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