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c876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5.png)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诊断
➢ 典型的临床表现: 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
➢ 特殊检查方法
➢ 基础代谢率测定:
➢
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正常值为±10%;+20%~30%为轻度,
+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 甲状腺摄碘率的测定: 2小时>25%,24小时
>50%
➢ 血清T3和T4含量测定: T3敏感度最高 4倍
➢ 甲状腺血流丰富, 手术时应确切止血。 ➢ 甲状腺中静脉管壁薄、管径粗, 手术
时易损伤。
2.支配甲状腺的神经
喉上N 喉返N
喉内支 喉外支
前支 后支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喉外支伴行, 靠近甲状腺 上极时, 二者分开。 甲状腺下动脉 在甲状腺 侧叶后面与喉返神经交叉。
甲状腺 被膜
甲状腺囊(假被膜) 甲状腺鞘(真被膜)
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 征。
甲状腺癌
❖诊断 ❖硬而固定的肿块, 与周围器官粘连, 局
部淋巴结肿大, 对周围器官有压迫症状, 甲状腺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 均应 怀疑为甲状腺癌。 ❖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鉴别, 穿刺 细胞学检查。 ❖血清降钙素测定协助诊断髓样癌。
甲状腺癌
❖治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乳头状腺癌 : 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 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位置
➢ 甲状软骨下方, 气管两旁 ➢ 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 ➢ 下极平第六气管软骨 ➢ 正常甲状腺重量约15-30g
➢
➢ 甲状腺肿大指其体积超过 正常1倍
甲状腺的正面解剖
甲状腺形态
呈H形 左右两叶+峡部+锥状叶(55%)
外科学甲状腺解剖概要及临床意义
![外科学甲状腺解剖概要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be39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4.png)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TSH
,TSH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形成负反馈调节机制。
02
自身调节
当血碘浓度发生变化时,甲状腺可快速调节自身摄碘能力和甲状腺激素
合成与分泌,维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
03
其他调节因素
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可影响甲状腺功能。
02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01
甲状腺激素主要由甲状腺滤泡 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四 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 甲状腺原氨酸(T3)。
02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碘和 酪氨酸,在甲状腺球蛋白上合 成T4和T3,然后释放入血循环 。
03
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甲 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激素。
详细描述
患者可能出现怕冷、乏力、水肿、皮肤干燥等症状,严重时 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昏迷,危及生命。
甲状腺结节与肿瘤
总结词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而甲状腺肿瘤则是指甲状腺组织的恶性或 良性肿瘤。
详细描述
甲状腺结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仍需进行评估和监测,以排除恶性病变 。甲状腺肿瘤可进一步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类型,治 疗方法因类型和分期而异。
手术治疗
对于甲状腺肿瘤、结节等病变,可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放射治疗
对于某些甲状腺癌,可采用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灭癌细胞。
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病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作息习惯,以提高免疫力 。
控制情绪
甲状腺基本解剖
![甲状腺基本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8bb402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4.png)
甲状腺基本解剖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分泌器官,它位于颈部前方,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虽然它体积不大,但却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的外形就像一只蝴蝶,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侧叶的中间峡部组成。
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的重量约为 20 30 克,女性的甲状腺略大于男性。
甲状腺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腺实质内,将甲状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从组织学的角度来看,甲状腺主要由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
甲状腺滤泡是甲状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是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
滤泡腔内充满了胶质,胶质的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球蛋白,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
滤泡上皮细胞具有摄取碘离子、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当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上皮细胞会从胶质中摄取甲状腺球蛋白,并在溶酶体的作用下将其分解,释放出甲状腺激素。
滤泡旁细胞则分布在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它们分泌降钙素。
降钙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的水平,对于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主要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
这些动脉在甲状腺内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为甲状腺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甲状腺的静脉血也通过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回流到颈内静脉。
甲状腺周围还分布着许多重要的神经和结构。
比如,在甲状腺侧叶的后方,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与甲状腺关系密切。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运动,如果在甲状腺手术中损伤了喉返神经,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失声。
喉上神经分内支和外支,内支分布在喉黏膜上,如果损伤可能会导致饮水呛咳;外支支配环甲肌,如果损伤可能会导致声带松弛,音调降低。
甲状腺的功能主要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这些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ppt课件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6e20affab069dc50220150.png)
流行病学2
甲亢很常见。据统计,每200个人当中, 就有一个甲亢病人,而且在城市居民中比 生活在农村的人更为多见。也有的资料介 绍,甲亢的发病率可以超过人口的1%。甲 亢的发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 关系,近年,有不少学者认为,随着社会 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甲亢的发病率在不 断增加。
23
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
FT3≈0.3%TT3; FT4≈0.03%TT4
6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T4:T3=20:1 甲状腺是内源性T4的唯一来源。
甲状腺分泌T3的两仅占全部T3的20%,其余 80%则在外周组织中经脱碘酶的作用,由T4 转化而来。
Ⅲ型脱碘酶将T4转化为无活性的反T3,将T3灭火 为3,3-二碘甲状腺原氨酸。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是指患者的促甲状 激素水平异常,而游离t3、t4水平在正常范 围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为 4~8.5%,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中则要高达 20%。从亚临床型甲亢发展为临床型甲亢 的比例约每年4%~l0% 。
24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是亚健康的一种, 病人容易疲乏,莫明其妙的乏力,工作效率 不高。该病女性发病率为7.5%~10%,而男 性只有2.8%~4.4%。
3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位于气管前,环状软骨和胸骨上切迹 之间,由左右两叶及峡部组成.
甲状腺侧叶后面有甲状旁腺,通常4枚.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一、碘化物的摄取
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碘化物
活性碘
甲状腺球蛋白 MIT、DIT
DIT DIT
T4
MIT DIT
T3
三、甲状腺激素的储存和释放
2)自身免疫: 3)代谢异常:女性患者甲低时,血TRH、TSH水平过高,
甲状腺局部解剖及临床
![甲状腺局部解剖及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19c5ad40f01dc281e53af028.png)
甲状腺血管神经
是甲状腺最重要的周围关系。
在甲状腺上极,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 上静脉及与其伴行的喉上神经。神经行其 后内,近腺体处渐分离。
谢谢!!
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喉上神经: 内支伴喉上动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下前方,侧叶上极约 1cm处与动脉分开,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紧贴上极进行,防止外支 损伤,否则声音低H形, 峡部和侧叶,有时有锥状叶 甲状腺鞘 (假被膜): 气管前筋膜形成
筋膜,包绕于真被膜外面。
真假被膜间为囊鞘间隙,内有血管行经其 中并吻合成网;上下两对甲状旁腺均位于 该囊内。 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 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 形成甲状腺蒂又名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 腺固定在喉表面,吞咽时甲状腺状腺可随 喉上下移动。
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 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侧叶: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1支,或2, 3支或缺如汇入颈 内静脉粗,壁薄,结扎时应仔 细,防止出血或气栓 甲状腺下静脉:气管前面,汇入头臂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前 与峡部的属支吻合而成
甲状腺的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 甲状腺最下动脉 (10%): 起自头臂干,主动脉弓
侧叶:
后内侧:喉与气管,咽与食道,喉返神经
甲状腺
![甲状腺](https://img.taocdn.com/s3/m/e3673c7802768e9951e73870.png)
• (一)激素代谢致甲状腺肿(TSH) • (二)缺碘或相对缺碘致甲状腺肿 • (三)碘过多致甲状腺肿
• 长期应用含碘药物,可引起甲状腺肿。每日摄碘量18mg~1g,可 在3~6个月发生甲状腺肿。
• 母体在妊娠4个月应用碘剂可形成胎儿先天性甲状腺肿。 • (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致甲状腺肿 • 儿童期或少数青春期甲状腺肿多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 清中抗甲状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阳性。 • (五)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致甲状腺肿
• 甲状腺功能活动的调节:
• 大脑皮质 甲状腺 下丘脑 垂体前叶
诊断提要-1
• 甲状腺检查方法:正常甲状腺柔软、表面光滑 易触及随呑咽运动上下移动。 • 望诊: 观察颈部是否对称、肿块、血管怒张。 • 触诊:检查甲状腺有无肿大,肿物,肿物的大 小,数量、质地、硬度、光滑度、搏动或振勯 等。Ⅰ甲状腺肿大:不能看到但但可触及肿大。 Ⅱ甲状腺肿大:可看到亦可触及,局限于胸锁 乳突肌内侧。Ⅲ甲状腺肿大:肿大超过胸锁乳 突肌。 • 听诊:甲状腺区可否听到血管杂音。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其他治疗
• 1.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成年甲状腺弥漫 肿大者;对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治疗无效 者;甲亢手术后复发或有手术禁忌者。 禁忌证:妊娠期、哺乳期及未婚甲亢患 者;急性感染未控制者;活动结核病、 严重肝病;甲状腺危象先兆者。 • 2.药物治疗:同内科学。
第五节
甲状腺肿瘤
• 良性:腺瘤(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
治
疗:
• 除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用放射治疗外,其它 均应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并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髓样癌的特点:
• 家庭史,顽固性腹泻,心悸,面色潮红, 低钙 • 晚期:侵犯食管,气管,喉返神经,颈 交感神经 • 颈淋巴结肿大、硬、固定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面,值得收藏)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面,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3ac5ca2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4.png)
甲状腺经典解剖(总结全⾯,值得收藏)学习甲状腺各种疾病,解剖学还是基础,因未看到有平台对甲状腺解剖系统性的予以阐述,今天主要对甲状腺的局部解剖进⾏详细的阐述。
甲状腺的被膜:在甲状腺表⾯共有⼆层被膜。
甲状腺的外膜,称为真被膜,包绕甲状腺即纤维囊。
甲状腺鞘,⼜称假被膜,即颈内脏筋膜,包绕于真被膜外⾯。
真假被膜间为囊鞘间隙,内有⾎管⾏经其中并吻合成⽹;上下两对甲状旁腺 parathyroid gland均位于该囊内,定位于腺体后⾯上、中1/3交界处和下1/3处。
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与甲状软⾻、环状软⾻和⽓管软⾻环的软⾻膜愈着,形成甲状腺蒂⼜名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在喉表⾯。
甲状腺位置、毗邻及⾎供图: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关系:前⽅为⽪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及⾆⾻下肌群,正中线为颈⽩线。
⾆⾻下肌群共4块肌⾁,分浅深两层。
浅层纵⾏并列为内侧的胸⾻⾆⾻肌和外侧的肩胛⾆⾻肌。
深层分为上份的甲状⾆⾻肌和下份的胸⾻甲状肌。
外侧为颈鞘;后⽅为颈交感⼲和4个颈内脏管道,即喉与⽓管、咽与⾷管。
此4个内脏管道可确定甲状腺两侧叶向上、下、后⽅扩展及推颈鞘向外的范围及其程度。
甲状腺的⾎管神经:是甲状腺最重要的周围关系,在甲状腺上极,有甲状腺上动脉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甲状腺上静脉 superior thyroid vein 及与其伴⾏的喉上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神经⾏其后内,近腺体处渐分离;在甲状腺下极,有甲状腺下动脉 inferior thyroid artery、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及与其相交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管⽔平由外向内⾛向腺体,神经垂直由下向上⾏向腺体,于腺体下极相交。
在甲状腺外侧缘中份,可见甲状腺中静脉 middle thyroid vein。
该静脉壁薄短粗,横过颈总动脉前⽅,直接汇⼊颈内静脉,是较危险的不可忽视的⾎管。
第三章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
![第三章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8221510e52ea551810a6873a.png)
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
一、解剖生理概要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体叶,可藉纤维组织和甲状腺提肌与舌骨相连。峡部一般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两侧叶的上极通常平甲状软骨,下极多数位于第5~6气管环。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着:内层被膜叫甲状腺固有膜,很薄,紧贴腺体并形成纤维束深入到腺实质内;外层被膜包绕并固定甲状腺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由于外层被膜易于剥离,因此又叫甲状腺外科被膜,两层膜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甲状腺的动、静脉及淋巴、神经和甲状腺旁腺。手术时分离甲状腺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由于甲状腺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还借左、右两叶上极内侧的悬韧带悬吊于环状软骨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亦随之上、下移动。临床上常藉此而鉴别颈部肿块是否与甲状腺有关。
2、由于多数滤泡状腺癌对包膜只有很小的侵犯与滤泡状腺瘤的病理表现很相似,只有在石蜡切片上反复仔细地进行分析才能鉴别。在术前应考虑到这种情况。
治疗 因甲状腺腺瘤有引起甲亢(发生率约为20%)和恶变(发生率约为10%)的可能,故应早期行包括腺瘤的患侧甲状腺大部分或部分(腺瘤小)切除。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定有无恶变。如有恶变即行相应扩大切除,包括近全切或全切。如冰冻切片为良性,但石蜡切片证实为恶性,那应行再次手术,根据病理类型及分期行近全切或全切。如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则加行患侧颈部淋巴清扫。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和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供应。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分支之间,以及甲状腺上、下动脉分支与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都有广泛的吻合、沟通,故在手术时,虽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甲状腺残留部分或甲状旁腺仍有血液供应。甲状腺有三条主要静脉即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其中甲状腺上、中静脉血液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血液流入无名静脉。甲状腺的淋巴液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大多先侵犯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因此,对那些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行颈清扫手术时,为达到根治的目的,常常将转移淋巴结连同患侧颈内静脉一并切除。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da7a3ead15abe23482f4d5c.png)
石家庄市中医院
一解剖
1位置、形态
固有被膜
2两层被膜
外科被膜: 随吞咽移动
3神经
喉返神经:声带运动
外:运动
喉上神经
内:感觉
4甲状旁腺: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5血管
动脉:上下动脉 静脉:上中下静脉
二生理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负反馈调节机制:如果受控部分的 活动增加,这一情况可通过反馈机制传 递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经分析后,发 出指令使受控部分活动减弱,向原先的 平衡状态的方向转变,甚至完全恢复原 先的平衡状态。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T3 T4 回顾重点
谢谢!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1.甲状腺腺泡聚碘(I -)
2.I 离子的活化
3.酪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T3 T4 )
4.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产热增加、心率增快、消化道功能活跃。
②促进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分解 2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素不足-----呆小症 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甲状腺的临床解剖——神经和淋巴
![甲状腺的临床解剖——神经和淋巴](https://img.taocdn.com/s3/m/91a543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2.png)
甲状腺的临床解剖——神经和淋巴甲状腺概述甲状腺(thyroid gland)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侧,中间由峡部相连。
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
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
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的神经支配甲状腺的神经来自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颈交感神经干的颈中和颈下节,一般认为随同血管进入腺体。
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
--甲状腺神经--甲状腺的淋巴起自甲状腺的淋巴管向上经环甲膜上方到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向两侧的淋巴管一起,再经气管旁淋巴结,到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群。
--甲状腺的淋巴--左侧叶上部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中及上组;中部多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中组;下部大多数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组。
--甲状腺的淋巴--右侧叶上部多注入颈外侧深淋巴中、上组;中部一般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中、下组;下部中一大部分注入气管旁淋巴结,一部分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下组,少部分流向颈外深淋巴结中组。
颈淋巴结的广泛转移偶尔合并纵隔淋巴结的扩散,因此甲状腺恶性肿瘤晚期,有的可以经淋巴转移到纵隔。
--颈部淋巴结体表投影--1 Submental颏下淋巴结2 Submandibular颌下淋巴结3 Parotid, superficial and deep 腮腺浅深淋巴结4 Posterior auricular耳后淋巴结5 Occipital枕淋巴结6 Jugulodigastric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7 Jugulo-omohyoid颈静脉肩甲舌骨肌淋巴结8 Supraclavicular锁骨上淋巴结9 Deep cervical lymph chain around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颈静脉周围颈深淋巴结10 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 chains around external and anterior jugular veins颈外和颈前静脉周围颈浅淋巴结。
外科学-甲状腺疾病
![外科学-甲状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573b9164aa00b52acec7ca92.png)
外科学-甲状腺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的解剖概要一、毗邻关系侧叶下极多位于5~6气管软骨环之间,峡部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峡部时有锥状叶与舌骨相连,国人有锥状叶者约占70%。
甲状腺有内外两层被膜,内膜很薄、紧贴腺体,为甲状腺固有被膜;外膜为气管前筋膜的延续,将甲状腺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
手术时应在两层被膜之间进行,为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应紧贴固有被膜逐一分离。
二、甲状腺的血管和神经正面观背面观血管神经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分支,喉上神经与之伴行,结扎时应紧贴上极,以免损伤喉上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分支,喉返神经与之伴行,结扎时应远离下极,以免损伤喉返神经甲状腺最下动脉:偶见,出现率约为10%,做低位气管切开手术时,注意勿要损伤此动脉。
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神经喉上神经(迷走神经分支):①内支(感觉支):支配喉黏膜感觉,损伤后饮水呛咳;②外支(运动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音调低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支配声带,单侧损伤→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失音或窒息。
三、颈部淋巴结分区Ⅰ区:颏下、颌下区。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
V 区:颈后三角淋巴结。
Ⅵ区:中央组(咽后淋巴结、环甲膜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
Ⅶ区:胸骨上凹、前上纵膈淋巴结。
第二节单纯性甲状腺肿一、病因①碘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需求量增加:生理性甲状腺肿,青春期、妊娠期、绝经期。
③合成分泌障碍。
二、临床表现1)女性多见,一般无全身症状,甲状腺不同程度的肿大,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2)弥漫性甲状腺肿:病程早期,弥漫性肿大,腺体光滑、柔软,可继发囊内出血。
3)结节性甲状腺肿:随后,肿大的腺体可扪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可继发甲亢,也可恶变。
4)胸骨后甲状腺肿:病程长久,体型巨大,易压迫气管、食管,还可压迫颈深部大静脉。
三、治疗非手术治疗:①生理性甲状腺肿:含碘食物。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e5ebc8aeff9aef8941e06f0.png)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均有影响。
第一节甲状腺的局部解剖及特点一、甲状腺的胚胎发生人类甲状腺发生于胚胎期的鳃肠及原肠。
在人胚第四周,前外侧壁出现四对突起,形成第I、Ⅱ、Ⅲ、Ⅳ鳃囊,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thyrog10ssal duct)。
此盲管沿颈部正中线下伸至未来气管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甲状腺侧叶。
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
如果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不全,残留部分可形成囊肿。
胚胎第1l周时,甲状腺原基中出现滤泡,第13周初甲状腺开始出现分泌活动。
随着胚胎发育长大,腺泡数急剧增多、增大,甲状腺也随之增大,腺泡中央胞腔内胶质滴成为聚集的胶体。
在胚胎发生期,甲状腺除了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外,还出现一些滤泡细胞,是分泌降钙素的细胞。
在出生后,甲状腺呈典型的两个腺叶,中间有峡部相连,有时在咽喉前形成锥体叶。
成人甲状腺的总重量约20~30g;女子比男子稍大一些,在老年期缩小。
二、甲状腺的形态位置甲状腺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紧贴甲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和两侧,呈棕褐色,略呈“H”形,分左右2个侧叶(10βes),每叶形状像1个尖端向上的锥体,中间连接部分为峡部。
甲状腺每叶长2.5~4.度m,宽1.5~2.度m,厚1.0~1.5cm,贴附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抵第6气管环,长约5cm,宽约2.4cm,有时下极可伸至胸骨后称胸骨后甲状腺。
甲状腺峡部横过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其宽窄因人而异。
少数人在峡部有1个舌状的向上突起,称为锥叶,长短大小各异,位置多偏向左,长者可达舌骨。
这是胚胎初期甲状腺舌导管的残余。
小块游离的甲状腺组织可出现于两侧叶或峡部之间,即副甲状腺(accessorythyroid g~an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甲状腺肿块判定
病人吞咽时甲状腺随咽部运动而上、 下移动
临床藉此鉴别颈部肿块是否与甲状腺 有关
注意:甲状腺癌晚期次活动亦丧失
甲状腺的血管
甲状腺的血供: 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 甲状腺动脉与气管、食管动脉有广泛吻合
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甲状旁腺
侧叶后方, 中上、中下1/3处,
囊鞘间隙内。
喉返神经走行
50%行走于下动脉干之后 20%在主干之前 30%在分支间穿行
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神经
支配
喉上N内支 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喉上N外支 环甲肌
喉返N前支 喉返N后支
声带内收肌 声带外展肌
损伤后临床表现
喉部粘膜感觉丧失 进食/饮水时误咽 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 音调降低 一侧后支伤——可无症状 一侧前支或全支伤——大多声嘶 两侧后支伤——呼吸困难窒息 两侧前支伤或全支伤——失音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 及临床意义
2009级七大一小组
甲状腺位置
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平第六ຫໍສະໝຸດ 管软骨 正常甲状腺重量约15-30g
甲状腺肿大指其体积超过正常1倍
甲状腺形态
呈H形 左右两叶+峡部+锥状叶(70%)
•甲状腺 位置:喉和气管
•甲状旁腺 •气管(颈部)
前外侧
颈血管鞘内容的排列关系
甲状腺的被膜
外层被膜:甲状腺外科被膜,属 气管前筋膜
内层被膜:甲状腺固有被膜,紧 贴腺体。
意义
甲状腺的手术层次
两层被膜之间具有疏松的结缔 组织,其内有血管、神经、淋 巴、甲状旁腺。手术应在此间 隙内进行。
甲状腺的固定装置
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 借左、右两叶上极内侧的甲状腺悬韧
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 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其 主干。
预先解剖出喉返神经。
预防喉上神经损伤
紧贴甲状腺上极结扎、切断 甲状腺上动、静脉。
甲状旁腺
紧密附着在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的内侧。 上下两对,共四个。外观呈黄、红或棕红色,腺体扁平、卵圆形、质软。 分泌甲状旁腺素(PTH),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并维持钙和磷的平衡。 甲状旁腺损伤可引起低钙性抽搐
肌
•食管(颈部)
三
角
甲状软骨 中部
侧 叶峡
C2
C4
C6
(甲状腺最下动脉)
甲状腺的血管:
甲状腺上动脉和 喉上神经喉外支的关系 甲状腺下动脉和 喉返神经的关系
甲状腺 毗邻
后内— 喉与气管、
咽与食管, 喉返神经。
后外—颈血管鞘、
颈交感干。
前— 即前面的
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 3 封套层(颈深筋膜浅层) 4 舌骨下肌群 5 气管前筋膜
意义
预防甲状旁腺损伤
切除甲状腺时,注意保留腺体背面 部分的完整。
切下甲状腺标本时要立即检查其背 面甲状旁腺有无误切,发现时设法 移植到胸锁乳突肌中。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素
常见甲状腺疾病
甲亢、凸眼
甲减
幼年----呆小症 (智力低下)
甲状腺肿大、结节
谢谢大家
再 见
感谢下 载
甲状腺的血供
上A 下A 最下A
←颈外A ←锁骨下A ←无名A/主A弓
上V 中V 下静脉
→颈内V →颈内V →无名V
甲状腺正面观及 血供
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 血。
甲状腺的血流速 度5ml/g/min
意义
甲亢时甲状腺血流明显增加,上下 极处可摸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 —甲亢的重要体征。
甲状腺血流丰富,手术时应确切止 血。
甲状腺中静脉管壁薄、管径粗,手 术时易损伤。
2、支配甲状腺的神经
喉上N 喉返N
喉内支 喉外支
前支 后支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喉外支伴行,靠近甲状腺 上极时,二者分开。
甲状腺下动脉 在甲状腺
侧叶后面与喉返神经交叉 。
甲状腺 被膜
甲状腺囊(假被膜) 甲状腺鞘(真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