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1988年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K-39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HOCH2CHOHCH2OHB、CH3OHC、CH3COOCH2CH3D、CH3COOH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Na2SiO3B、BaCl2C、FeCl3D、NaAlO2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 、1:4B 、1:5C 、2:1D 、2: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 和HClO B 、HCl 和HIO C 、HClO 3和HIOD 、HClO 和HIO7、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XYB 、XY 2C 、XY 3D 、X 2Y 38、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气)+6H 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 、NO :0.001摩/升B 、H 2O :0.002摩/升C 、NH 3:0.002摩/升D 、O 2:0.00125摩/升9、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23O H NH OH ⋅-B 、][][23-⋅OH O H NHC 、[H +]和[OH -]的乘积D 、OH -的物质的量10、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 、电解稀硫酸制H 2、O 2时铜作阳极 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 强碱溶液和HA 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 、[M +]>[OH -]>[A -]>[H +]B 、[M +]>[A -]>[H +]>[OH -]C 、[M +]>[A -]>[OH -]>[H +]D 、[M +]>[H +] =[OH -]+[A -]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光气(COCl 2)B 、六氟化硫C 、二氟化氙D 、三氟化硼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

历年高考化学学习方法

历年高考化学学习方法

历年高考化学学习方法历年高考化学学习方法1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 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 高考化学中的“应知应会”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   高考化学中的“应知应会”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高考化学中的“应知应会”【高考复习】高考化学-高考化学中的“应知应会”一高考化学的历史人物和贡献1.1938年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1771年,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发现了氧气3.1774年瑞典舍勒发现氯4.俄罗斯化学家格斯总结了热效应定律5.1777年法国拉瓦锡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6.1778年拉瓦锡建立燃烧的新理论192022年,德国化学家雷兹·哈伯通过氮和氢的直接结合合成了氨。

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利尔发现了系统条件对化学平衡运动的影响。

1919年,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改组为“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 11。

电池发明于1800年(意大利伏特)12.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13.1807年,大卫第一次用电解法生产金属钾和钠14.贝采里乌斯对化学基本定律的证明15.德国化学家李碧诗和韦勒发现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1828年,韦勒在德国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限,动摇了生命力理论。

17.李弼时建立了有机物中烃类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替代理论。

18.1832年,李碧诗和韦勒提出了“基地”的概念19.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20.19202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21.192021年丹麦科学家波尔在研究氢原子光谱时,引入量子论观点22.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设计了夸克模型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了滴滴涕24.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式25.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TNT炸药和雷管2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27.瑞典的阿伦纽斯提出了电离理论28.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9.美国化学家科里创立了有机化学合成的“逆合成分析理论”二高中化学实验问题的文本表达归纳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pdf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pdf

第1课时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1、知识链接
【自疑】
1、
2、
【自探】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自测】
1.据拼音写汉字
___qiè而不舍 ___lì尽心血 气冲___dǒu 牛 ___qián心贯注
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 慷___kǎi淋漓 __ __wùwù穷年
【自结】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三化学专题三《离子共存》考点训练

高三化学专题三《离子共存》考点训练

专题三《离子共存》考点训练桃源九中朱高林【专题目标】掌握不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不同的离子能(或不能)大量(或少量)共存的规律【经典题型】题型1:离子间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互换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1、(1988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 )(A)K+ HCO3— CO32— Br—(B)CO32— HCO3— OH— K+(C)Fe3+ Cu2+ NO3- SO42- (D)H+ Cl- Na+ SO32-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HCO3—+ OH—= CO32—+H2O;而D中:2H+ + SO32-= H2SO3题型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2、(1997年高考题)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 )(A)I- AlO2- Cl- S2-(B)Na+ K+ NH4+ Ba2+(C)Br- S2- Cl- HCO3-(D)SO32- NO3- SO42- HCO3-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NH4+ C中: HCO3- 在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例3、(1997年高考试测题)室温时某溶液的pH为1,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D) (A)Zn2+ Cl- Ba2+ NO3-(B)Na+ NO3- K+ CO32-(C)K+ SO42- Na+ AlO2-(D)Cu2+ NO3- Al3+ SO42-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CO32-和C中AlO2-均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题型3: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4(2001年上海市高考题)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H3O+、 NO3-、 Fe2+、 Na+ (B)Ag+、 NO3-、Cl-、 K+(C)K+、Ba2+、OH-、 SO42- (D)Cu2+、NH4+、Br-、OH-解析:所给四个选项中各组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只有A中的 H3O+、NO3-、Fe2+三种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1988年化学高考试题

1988年化学高考试题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及评分标准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H1He4C12N14O16F19Ne20Na23Mg24Al27P31S32Cl35.5A r40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Cd112对数值lg2=0.301lg 3=0.477lg5=0.699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B、C、D)填入方括号内.若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答多个者不给分;若试题中有两个正确答案的,只选一个答案或选了一个正确答案和一个错误答案或选了多于两个答案者,都不给分.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答〔〕2."酸雨"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答〔〕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摩尔氧气(B)标准状况下5.6升二氧化碳(C)4℃时5.4毫升水(D)10克氖答〔〕4.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A)2:1(B)3:1(C)1:3 (D)1:1答〔〕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答〔〕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D)体积比为11:16答〔〕7.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2H5OH (C)CH3CHO (D)CH3COOH8.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A)Z的熔点较高(B)Z可以表示为M2Y(C)Z一定溶于水(D)M形成+2价阳离子答〔〕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答〔〕10.由C、H、O组成的化合物8.80毫克,完全燃烧后得到CO222.0毫克,H2O10.8毫克.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A)C5H6O(B)C5H12 (C)C5H12O2(D)C5H12O答〔〕11.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千焦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正确的是(A)2H2(气)+O2(气)=2H2O(液)+142.9千焦(B)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C)2H2+O2=2H2O+571.6千焦(D)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答〔〕12.常温时,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氢硫酸(B)氢氧化钠(C)红磷(D)苯酚答〔〕13.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B)(3)、(4)不对(C)(4)、(5)不对(D)全部正确答〔〕14.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A)用溴碘化钠以应制碘(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在电炉中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硅(D)铝和二氧化锰反应冶炼锰答〔〕15.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A)AgNO3 (B)H2SO4 (C)NaOH(D)NaCl16.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B)a>c>d>b (C)c>a>b>d(D)b>d>c>a答〔〕17.选用一种试剂即能把浓度均为1M的Na2SO3、Na2SO4、Na2CO3、Na2S、BaCl2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A)CaCl2(B)AgNO3 (C)H2SO4 (D)NaOH答〔〕1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A)甲醇(B)乙酸(C)乙酸乙酯(D)丙三醇答〔〕19.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溴和铁粉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化物C8H9Br有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是答〔〕20.下列单体,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A)丙烯(B)2-甲基-1,3-丁二烯(C)乙烯和丙烯(D)2-甲基-2-丁烯答〔〕答〔〕22.在50克含有1.17克氯化钠和0.84克氟化钠的溶液中滴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87克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D)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2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答〔〕2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B)1:3(C)3:2 (D)1:1答〔〕25.0.1摩尔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升0.1MNaOH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三氧化硫答〔〕26.在室温下,向饱和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的pH值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答〔〕27.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A)NO(B)N2O3(C)NO2(D)N2O5答〔〕28.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A)氢氧化钠(B)氨水(C)氧化锌(D)氯化锌答〔〕29.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再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X盐可能是(A)亚硫酸钠(B)氯化钙(C)硝酸银(D)碳酸钠答〔〕30.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H2(气)+Br2 (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和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D)增大氢气浓度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本题说明和解答要求,同第一题.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是对0.3M硫酸钾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A)1升溶液中含有0.3N0个钾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 0(C)2升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D)2升溶液中含有0.6N 0个硫酸根离子答〔 〕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A)CH 4O (B)C 2HCl 3 (C)C 2H 2Cl 2 (D)CH 2O 2答〔 〕3.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 克氧化铁得n 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则铁的原子量为答〔 〕4.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摩尔氯化氢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22.4升 (B)11.2升 (C)44.8升 (D)89.6升答〔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53,则原混和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2:3 (B)3:2 (C)3:5 (D)5:3答〔 〕6.将pH 值为8的NaOH 溶液与pH 值为10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C)(1×10-14-5×10-5)M (D)2×10-10M答〔 〕7.用等体积的0.1M 氯化钡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比是(A)3:2:1 (B)1:2:3 (C)3:1:1 (D)1:3:3答〔 〕8.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摩尔A 和1摩尔B,发生反应2A(气)+B(气) 3C(气)+D(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摩尔/升.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 摩尔/升的是(A)4摩尔A+2摩尔B(B)2摩尔A+1摩尔B+3摩尔C+1摩尔D(C)3摩尔C+1摩尔D+1摩尔B(D)3摩尔C+1摩尔D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的氧化性比Cu2+强(B)H2O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C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I -的还原性比Br -强答〔〕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摩尔的AB同时生成n摩尔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B2答〔〕11.99毫升0.1M盐酸和101毫升0.05M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 值为(A)1.7(B)10.7(C)11 (D)11.3答〔〕12.W克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C)蒸发掉溶剂一半(D)再加入2W克25%食盐溶液答〔〕13.20毫升1M醋酸溶液跟40毫升0.5M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代表醋酸根离子)(A)[Na+]>[Ac-]>[OH -]>[H+](B)[Na+]=[Ac-],[Ac-]>[OH-]>[H+](C)[Na+]>[OH -]>[Ac-]>[H+](D)[Na+]>[OH -]>[H+]>[Ac-]答〔〕(A)铁跟稀硫酸反应Fe+6H+=2F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答〔〕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三、(本题共20分)1.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氢化物分子结构呈形;该氢化物可以与H+离子以键相合.2.X、Y、Z三种元素.已知:(1)它们是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Y和Z不在同一周期.(2)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XY2、YZ2和XZ.(3)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4)XY2能和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将浆状物过滤所得到的溶液与Y的氧化物YO2反应,可以得到另一种白色沉淀A.请填写下列空白:X是;Y是;Z是;A是.XY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只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写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本小题就被判为0分)(1) (2) (3) (4)4.已知苯的同系物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如:又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1)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的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和(2)写出以对二甲苯、乙烯、食盐、氧化剂和水为原料,制备这两种单体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不必配平).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空格内.(1)如果不小心把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冷的硫酸铜溶液冲洗,化学方程式:(2)若白磷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四、(本题共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5.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沉淀已洗净.7.得到的固体C是.8.该混和物中氯化钾与氯化钙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9.配制100毫升0.20M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和.五、(本题共12分)1.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克二氧化锰,经混和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要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和物质量为4.04克,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得氧气672毫升(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2.由A、D、E、G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xDy(E2G4)z.已知:(1)x、y、z为整数,且x+y+z=7.(2)取8.74克该化合物溶于水,加入酸和强氧化剂.化合物中的E、G元素完全转化成气态化合物EG22.688升(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5克/升,EG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发生上述反应后,A、D以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往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铁粉,其中使D离子全部还原所消耗的铁粉质量为0.56克.(4)化合物中D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2.8%.试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E、G、D、A各是什么元素,求出x、y、z的值,并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注意:请按指定位置进行计算和推理.)解:(1)确定E和GE是;G是.(2)确定x、y、z和Dx= y= z= ;D是.(3)确定A并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A是;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1988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题1分,共30分)1.D2.B3.C4.D5.A、D6.A、D7.A、B8.B、C9.D10.D11.B12.A、D13.D14.A15.B、C16.B17.C18.A19.A、C20.B21.A、D22.D23.B、C24.D25.D26.A27.D28.C29.A、C30.B、C二、(每题2分,共30分)1.A、C2.C3.B4.C5.A6.D7.D8.D9.B、D10.C11.C12.B、D13.A14.A、B15.A、C三、(共20分)2p(写出np不扣分)三种互相垂直的伸展氮(或N)都不给分)(写成、NH3三角锥 (每空0.5分,共3分)配位 2.X 是:钙(或Ca)Y 是:碳(或C)Z 是:硫(或S)沉淀A 是:碳酸钙(或CaCO 3)化学方程式是:CaC 2+2H 2O=Ca(OH)2+C 2H 2↑(每空1分,共5分)注:①将X 、Y 、Z 误写为CaC 2、CS 2、CaS 不给分.②写化学方程式时,未写↑不扣分.(每空0.5分,共2分)注:①答案超过4个,本题记作0分;②写了4个答案或少于4个答案,每写对1个给0.5分,写错不倒扣分,写重复了,不重复给分.4.(1)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HOOC-C 6H 4-COOH HO-CH 2CH 2-OH (如写中文名称,而下面出现其结构简式的,此处不扣分)(2)电解食盐水制Cl 2、NaOH:(分子式错扣1分,未写↑不扣分)(1分)(不写溶剂CCl 4不扣分)Cl-CH 2CH 2-Cl+2NaOH −−→−O H2HO-H 2CH 2-OH+2NaCl 或Cl-CH 2CH 2-Cl+2H 2O −−→−NaOHHO-CH 2CH 2-OH+2HCl(1分)制对苯二甲酸H 3C-C 6H 4-CH 3()−−−→−水氧化剂HOOC-C 6H 4-COOH (氧化反应,不必配平) (2分)5.(1)2P+5CuSO4+8H2O == 5Cu+2H3PO4+5H2SO4(2分)(2)11P+15CuSO4+24H2O == 5Cu3P+6H3PO4+15H2SO4(2分)四、(共8分)1.右(0.5分)2.继续加入样品,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每空0.5分,共1分)3.碳酸钾(或K2CO3)用玻璃棒沾试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或取上层清液滴加K2CO3溶液无沉淀产生,或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液有气泡产生).4.玻璃棒下端没有(或应该)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没有(或应该)靠在烧杯内壁(每空0.5分,共1分)5.盐酸(或HCl) 除尽过量的K2CO3(每空0.5分,共1分)6.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每空0.5分,共1分)7.碳酸钙(或CaCO3)(0.5分)9.溶液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应沿玻璃棒注入)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应用少量(20—30毫升)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应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匀.)(每空0.5分,共1分) (要求指出这两个错误,答对一个给0.5分.如果多答者不加分.)五、(共12分)1.[解法1]设乙分解KClO3的质量为x克设甲分解KClO3的质量为y克4.04克混和物中KCl的质量为:4.04-0.10-2.45=1.49(克)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解法2]乙实验中分解KClO3的质量:0.020×122.5=2.45(克)(0.5分)甲实验中分解KClO3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KCl的"物质的量",即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第1小题共4分) 2.(1)EG2的摩尔质量:1.965×22.4=44(克/摩)EG2的分子量为44,且由于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G2是CO2(0.5分)E是碳(或C),G是氧(或O)(每空0.5分,共1分)用铁粉还原D离子,由于铁粉过量,Fe只能被氧化Fe2+.所消耗Fe的"物质的量":0.01摩尔Fe失去0.02摩尔电子,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1[注],则被还原的D的"物质的量":0.01×2=0.02(摩)(0.5分)分子内D与(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0.06,则y:z=1:3∵x+y+z=7且x、y、z都是整数,∴x=3,y=1,z=3(注:这是化学推理的结果.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2,则D的"物质的量"与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相等,皆为0.01摩尔,y:z=1:6,∵x+y+z=7,则y=1、z=6、x=0这与题意矛盾.若D离子化合价降低大于2,也与题意矛盾).(没有以上括号内的推理和计算,不扣分.)x=3y=1z=3;D是铁(或Fe)(每空0.5分,共2分)(3)∵x=z=3,8.74克化合物中含A和(C2O4)的"物质的量"都是0.06摩尔,Fe是0.02摩尔(0.5分)(每空0.5分,共1分)(第2小题共8分) (注:①计算、推理和答案都正确,但答案未填入空格者,不扣分.②计算、推理正确,但答案错或无答案,按评分标准分段给计算推理分.③无计算推理或计算推理错误,但答案正确,只给答案分.)昂子题库-高考-1988wh49hs@欢迎到化学专题探究网:。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HOCH2CHOHCH2OHB、CH3OHC、CH3COOCH2CH3D、CH3COOH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Na2SiO3B、BaCl2C、FeCl3D、NaAlO2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B、1:5C、2:1D、2: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 和HClO B 、HCl 和HIO C 、HClO 3和HIOD 、HClO 和HIO7、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XYB 、XY 2C 、XY 3D 、X 2Y 38、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气)+6H 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 、NO :0.001摩/升B 、H 2O :0.002摩/升C 、NH 3:0.002摩/升D 、O 2:0.00125摩/升9、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23O H NH OH ⋅-B 、][][23-⋅OH O H NH C 、[H +]和[OH -]的乘积D 、OH -的物质的量10、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 、电解稀硫酸制H 2、O 2时铜作阳极 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 强碱溶液和HA 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 、[M +]>[OH -]>[A -]>[H +]B 、[M +]>[A -]>[H +]>[OH -]C 、[M +]>[A -]>[OH -]>[H +]D 、[M +]>[H +] =[OH -]+[A -]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光气(COCl 2)B 、六氟化硫C 、二氟化氙D 、三氟化硼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 、硫酸B 、氯水C 、硝酸锌D 、氯化铜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 水溶液 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 ③30毫升0.40摩/升HCl 溶液 ④40毫升0.30摩/升HAc 水溶液 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

1988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8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8年高考化学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F 19Ne 20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5 Ar 40 K 39 Ca 40 Mn 55 Fe 56Cu 64 Zn 65 Ag 108 Cd 112对数值lg2=0.301 lg 3=0.477 lg5=0.699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试将每题正确答案的标号(A、B、C、D)填入方括号内.若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答多个者不给分;若试题中有两个正确答案的,只选一个答案或选了一个正确答案和一个错误答案或选了多于两个答案者,都不给分.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2、"酸雨"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摩尔氧气(B)标准状况下5.6升二氧化碳(C)4℃时5.4毫升水(D)10克氖4、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A)2:1 (B)3:1 (C)1:3 (D)1:1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7、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2H5OH (C)CH3CHO (D)CH3COOH8、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高(B)Z可以表示为M2Y(C)Z一定溶于水(D)M形成+2价阳离子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10、由C、H、O组成的化合物8.80毫克,完全燃烧后得到CO222.0毫克,H2O10.8毫克.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A)C5H6O (B)C5H12 (C)C5H12O2(D)C5H12O11、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千焦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正确的是()(A)2H 2(气)+O 2(气)=2H 2O(液)+142.9千焦(B)2H 2(气)+O 2(气)=2H 2O(液)+571.6千焦(C)2H 2+O 2=2H 2O+571.6千焦(D)2H 2(气)+O 2(气)=2H 2O(液)-571.6千焦12、常温时,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硫酸 (B)氢氧化钠 (C)红磷 (D)苯酚13、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 )(A)(2)不对 (B)(3)、(4)不对 (C)(4)、(5)不对 (D)全部正确14、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A)用溴碘化钠以应制碘 (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在电炉中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硅 (D)铝和二氧化锰反应冶炼锰15、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 )(A)AgNO 3 (B)H 2SO 4 (C)NaOH (D)NaCl16、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c 为负极;a 、c 相连时c 为正极;b 、d 相连时b 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17、选用一种试剂即能把浓度均为1M 的Na 2SO 3、Na 2SO 4、Na 2CO 3、Na 2S 、BaCl 2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A)CaCl 2 (B)AgNO 3 (C)H 2SO 4 (D)NaOH1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A)甲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丙三醇19、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溴和铁粉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化物C 8H 9Br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 )20、下列单体,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 )(A)丙烯 (B)2-甲基-1,3-丁二烯 (C)乙烯和丙烯(D)2-甲基-2-丁烯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nCH 2=CHCl [ CH 2=CH 2Cl ]n (B)C 6H 5ONa +CO 2+H 2O 6H 5OH +NaHCO 3适当温度.压强 催化剂(C)CH 3CH 2Br +H 2O 3CH 2OH +HBr (D) C 6H 5ONa +CO 2+H 2O C 6H 5OH +NaHCO 322、在50克含有1.17克氯化钠和0.84克氟化钠的溶液中滴入过量AgNO 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87克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 (D)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2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 (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2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 (B)1:3 (C)3:2 (D)1:125、0.1摩尔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升0.1MNaOH 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 值最小的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三氧化硫26、在室温下,向饱和H 2S 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 2气体,溶液的pH 值随通入SO 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 )27、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 )(A)NO (B)N 2O 3 (C)NO 2 (D)N 2O 528、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 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 )(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氧化锌 (D)氯化锌29、往X 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再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X 盐可能是( )(A)亚硫酸钠 (B)氯化钙 (C)硝酸银 (D)碳酸钠30、在高温下,反应2HBr (气)H 2(气)+Br 2 (气)-Q 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和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浓度参考答案:1.D2.B3.C4.D5.A 、D6.A 、D7.A 、B8.B 、C9.D 10.D11.B 12.A 、D 13.D 14.A 15.B 、C 16.B 17.C 18.A 19.A 、C 20.B21.A 、D 22.D 23.B 、C 24.D 25.D 26.A 27.D 28.C 29.A 、C 30.B 、C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本题说明和解答要求,同第一题.1、设N 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是对0.3M 硫酸钾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 )(A)1升溶液中含有0.3N 0个钾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 0(C)2升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D)2升溶液中含有0.6N 0个硫酸根离子NaOHNaOH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 4O (B)C 2HCl 3 (C)C 2H 2Cl 2 (D)CH 2O 23、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 克氧化铁得n 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则铁的原子量为( )4、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摩尔氯化氢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22.4升 (B)11.2升 (C)44.8升 (D)89.6升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53,则原混和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A)2:3 (B)3:2 (C)3:5 (D)5:36、将pH 值为8的NaOH 溶液与pH 值为10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C)(1×10-14-5×10-5)M (D)2×10-10M7、用等体积的0.1M 氯化钡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比是( )(A)3:2:1 (B)1:2:3 (C)3:1:1 (D)1:3:38、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摩尔A 和1摩尔B,发生反应2A(气)+B(气) 3C(气)+D(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摩尔/升.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 摩尔/升的是( )(A)4摩尔A+2摩尔B (B)2摩尔A+1摩尔B+3摩尔C+1摩尔D(C)3摩尔C+1摩尔D+1摩尔B (D)3摩尔C+1摩尔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的氧化性比Cu 2+强 (B)H 2O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C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I -的还原性比Br -强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气)+B 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摩尔的A 2同时生成n 摩尔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摩尔的AB 同时生成n 摩尔的B 2(D)单位时间生成n 摩尔的A 2同时生成n 摩尔的B 211、99毫升0.1M 盐酸和101毫升0.05M 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 值为( )(A)1.7 (B)10.7 (C)11 (D)11.312、W 克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再加入W 10克食盐 (B )蒸发浓缩成W 2克食盐溶液 (C)蒸发掉溶剂一半 (D)再加入2W 克25%食盐溶液13、20毫升1M 醋酸溶液跟40毫升0.5M 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 -代表醋酸根离子)( )(A)[Na+]>[Ac-]>[OH -]>[H+](B)[Na+]=[Ac-],[Ac-]>[OH-]>[H+](C)[Na+]>[OH -]>[Ac-]>[H+](D)[Na+]>[OH -]>[H+]>[Ac-]1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Fe+6H+=2F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答〔〕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HCO3-、CO32-、Br-(B)CO32-、HCO3-、OH-、K+(C)Fe3+、Cu2+、NO3-、SO42-(D)H+、Cl-、Na+、SO32-参考答案:1.A、C2.C3.B4.C5.A6.D7.D8.D9.B、D 10.C11.C 12.B、D 13.A 14.A、B 15.A、C三、(本题共20分)1、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氢化物分子结构呈形;该氢化物可以与H+离子以键相合.2、X、Y、Z三种元素.已知:(1)它们是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Y和Z不在同一周期.(2)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XY2、YZ2和XZ.(3)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4)XY2能和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将浆状物过滤所得到的溶液与Y的氧化物YO2反应,可以得到另一种白色沉淀A.请填写下列空白:X是;Y是;Z是;A是.XY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只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写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本小题就被判为0分)(1) (2) (3) (4)4、已知苯的同系物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如:又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1)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的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和(2)写出以对二甲苯、乙烯、食盐、氧化剂和水为原料,制备这两种单体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不必配平).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空格内.(1)如果不小心把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冷的硫酸铜溶液冲洗,化学方程式:(2)若白磷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2p ;三种互相垂直的伸展;氮(或N);三角锥 ;配位2、X 是:钙(或Ca);Y 是:碳(或C);Z 是:硫(或S)沉淀;A 是:碳酸钙(或CaCO 3)化学方程式是:CaC 2+2H 2O=Ca(OH)2+C 2H 2↑4.(1)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HOOC-C 6H 4-COOH HO-CH 2CH 2-OH(2)电解食盐水制Cl 2、NaOH:2NaCl +2H 2O 电解2NaOH +H 2↑+Cl 2↑CH 2=CH 2+Cl 2ClCH 2CH 2ClCl-CH 2CH 2-Cl+2NaOH −−→−OH 2HO-H 2CH 2-OH+2NaCl或Cl-CH 2CH 2-Cl+2H 2O −−→−NaOH HO-CH 2CH 2-OH+2HCl H 3C-C 6H 4-CH 3()−−−→−水氧化剂HOOC-C 6H 4-COOH 5、(1)2P+5CuSO 4+8H 2O == 5Cu+2H 3PO 4+5H 2SO 4(2分)(2)11P+15CuSO 4+24H 2O == 5Cu 3P+6H 3PO 4+15H 2SO 4(2分)四、(本题共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5、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沉淀已洗净.7、得到的固体C是.8、该混和物中氯化钾与氯化钙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9、配制100毫升0.20M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和.参考答案:1.右;2.继续加入样品,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3.碳酸钾(或K2CO3)用玻璃棒沾试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或取上层清液滴加K2CO3溶液无沉淀产生,或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液有气泡产生).4.玻璃棒下端没有(或应该)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没有(或应该)靠在烧杯内壁5.盐酸(或HCl) 除尽过量的K2CO36.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 无沉淀生成7.碳酸钙(或CaCO3)9.溶液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应沿玻璃棒注入)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应用少量(20—30毫升)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应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匀.)五、(本题共12分)1、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克二氧化锰,经混和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要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和物质量为4.04克,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得氧气672毫升(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2、由A、D、E、G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xDy(E2G4)z.已知:(1)x、y、z为整数,且x+y+z=7.(2)取8.74克该化合物溶于水,加入酸和强氧化剂.化合物中的E、G元素完全转化成气态化合物EG22.688升(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5克/升,EG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发生上述反应后,A、D以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往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铁粉,其中使D离子全部还原所消耗的铁粉质量为0.56克.(4)化合物中D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2.8%.试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E、G、D、A各是什么元素,求出x、y、z的值,并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注意:请按指定位置进行计算和推理.)解:(1)确定E和G:E是;G是.(2)确定x、y、z和D:x= y= z= ;D是.(3)确定A并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A是;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参考答案:1.[解法1]设乙分解KClO3的质量为x克设甲分解KClO3的质量为y克4.04克混和物中KCl的质量为:4.04-0.10-2.45=1.49(克)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解法2]乙实验中分解KClO3的质量:0.020×122.5=2.45(克) (0.5分)甲实验中分解KClO3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KCl的"物质的量",即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第1小题共4分) 2.(1)EG2的摩尔质量:1.965×22.4=44(克/摩)EG2的分子量为44,且由于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G2是CO2(0.5分) E是碳(或C),G是氧(或O) (每空0.5分,共1分)用铁粉还原D离子,由于铁粉过量,Fe只能被氧化Fe2+.所消耗Fe的"物质的量":0.01摩尔Fe失去0.02摩尔电子,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1[注],则被还原的D的"物质的量":0.01×2=0.02(摩) (0.5分)分子内D与(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0.06,则y:z=1:3∵x+y+z=7 且x、y、z都是整数,∴x=3,y=1, z=3(注:这是化学推理的结果.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2,则D的"物质的量"与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相等,皆为0.01摩尔,y:z=1:6,∵x+y+z=7,则y=1、z=6、x=0这与题意矛盾.若D离子化合价降低大于2,也与题意矛盾).(没有以上括号内的推理和计算,不扣分.)x=3 y=1 z=3; D是铁(或Fe) (每空0.5分,共2分)(3)∵x=z=3,8.74克化合物中含A和(C2O4)的"物质的量"都是0.06摩尔,Fe是0.02摩尔(0.5分)(每空0.5分,共1分)(第2小题共8分) (注:①计算、推理和答案都正确,但答案未填入空格者,不扣分.②计算、推理正确,但答案错或无答案,按评分标准分段给计算推理分.③无计算推理或计算推理错误,但答案正确,只给答案分.)。

1988年全国化学高考试题

1988年全国化学高考试题

1988年全国化学高考试题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 H 1 He 4 C 12 N 14 O 16 F 19Ne 20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5 Ar 40 K 39 Ca 40 Mn 55 Fe 56Cu 64 Zn 65 Ag 108 Cd 112对数值 lg2=0.301 lg 3=0.477 lg5=0.699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B、C、D)填入方括号内.若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答多个者不给分;若试题中有两个正确答案的,只选一个答案或选了一个正确答案和一个错误答案或选了多于两个答案者,都不给分.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答〔〕2."酸雨"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答〔〕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摩尔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升二氧化碳(C)4℃时5.4毫升水 (D)10克氖答〔〕4.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A)2:1 (B)3:1 (C)1:3 (D)1:1答〔〕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答〔〕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答〔〕7.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 (B)C2H5OH (C)CH3CHO (D)CH3COOH答〔〕8.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A)Z的熔点较高 (B)Z可以表示为M2Y(C)Z一定溶于水 (D)M形成+2价阳离子答〔〕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答〔〕10.由C、H、O组成的化合物8.80毫克,完全燃烧后得到CO222.0毫克,H2O10.8毫克.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A)C5H6O (B)C5H12 (C)C5H12O2 (D)C5H12O答〔〕11.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千焦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正确的是(A)2H2(气)+O2(气)=2H2O(液)+142.9千焦(B)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C)2H2+O2=2H2O+571.6千焦(D)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答〔〕12.常温时,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氢硫酸 (B)氢氧化钠 (C)红磷 (D)苯酚答〔〕13.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 (B)(3)、(4)不对(C)(4)、(5)不对 (D)全部正确答〔〕14.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A)用溴碘化钠以应制碘(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在电炉中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硅(D)铝和二氧化锰反应冶炼锰答〔〕15.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A)AgNO3 (B)H2SO4 (C)NaOH (D)NaCl答〔〕16.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 (B)a>c>d>b (C)c>a>b>d (D)b>d>c>a答〔〕17.选用一种试剂即能把浓度均为1M的Na2SO3、Na2SO4、Na2CO3、Na2S、BaCl2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A)CaCl2 (B)AgNO3 (C)H2SO4 (D)NaOH答〔〕1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A)甲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丙三醇答〔〕19.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溴和铁粉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化物C8H9Br有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是答〔〕20.下列单体,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A)丙烯 (B)2-甲基-1,3-丁二烯(C)乙烯和丙烯 (D)2-甲基-2-丁烯答〔〕答〔〕22.在50克含有1.17克氯化钠和0.84克氟化钠的溶液中滴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87克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D)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2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C)氯化铵溶液 (D)碳酸钠溶液答〔〕2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 (B)1:3 (C)3:2 (D)1:1答〔〕25.0.1摩尔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升0.1MNaOH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三氧化硫答〔〕26.在室温下,向饱和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的pH值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答〔〕27.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A)NO (B)N2O3 (C)NO2 (D)N2O5答〔〕28.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氧化锌 (D)氯化锌答〔〕29.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再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X盐可能是(A)亚硫酸钠 (B)氯化钙 (C)硝酸银 (D)碳酸钠答〔〕30.在高温下,反应2HBr (气)H2(气)+Br2 (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和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浓度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本题说明和解答要求,同第一题.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是对0.3M硫酸钾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A)1升溶液中含有0.3N0个钾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0(C)2升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D)2升溶液中含有0.6N0个硫酸根离子答〔〕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A)CH4O (B)C2HCl3 (C)C2H2Cl2 (D)CH2O2答〔〕3.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克氧化铁得n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则铁的原子量为答〔〕4.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摩尔氯化氢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22.4升 (B)11.2升 (C)44.8升 (D)89.6升答〔〕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则原混和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2:3 (B)3:2 (C)3:5 (D)5:3答〔〕6.将pH值为8的NaOH溶液与pH值为10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C)(1×10-14-5×10-5)M (D)2×10-10M答〔〕7.用等体积的0.1M氯化钡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比是(A)3:2:1 (B)1:2:3 (C)3:1:1 (D)1:3:3答〔〕8.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摩尔A和1摩尔B,发生反应2A(气)+B(气)3C(气)+D(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摩尔/升.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摩尔/升的是(A)4摩尔A+2摩尔B(B)2摩尔A+1摩尔B+3摩尔C+1摩尔D(C)3摩尔C+1摩尔D+1摩尔B(D)3摩尔C+1摩尔D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的氧化性比Cu2+强(B)H2O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C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I -的还原性比Br -强答〔〕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摩尔的AB同时生成n摩尔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B2答〔〕11.99毫升0.1M盐酸和101毫升0.05M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值为(A)1.7 (B)10.7 (C)11 (D)11.3答〔〕12.W克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C)蒸发掉溶剂一半(D)再加入2W克25%食盐溶液答〔〕13.20毫升1M醋酸溶液跟40毫升0.5M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代表醋酸根离子)(A)[Na+]>[Ac-]>[OH -]>[H+](B)[Na+]=[Ac-],[Ac-]>[OH-]>[H+](C)[Na+]>[OH -]>[Ac-]>[H+](D)[Na+]>[OH -]>[H+]>[Ac-]答〔〕(A)铁跟稀硫酸反应 Fe+6H+=2F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答〔〕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三、(本题共20分)1.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 ;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氢化物分子结构呈形;该氢化物可以与H+离子以键相合.2.X、Y、Z三种元素.已知:(1)它们是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Y和Z不在同一周期.(2)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XY2、YZ2和XZ.(3)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4)XY2能和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将浆状物过滤所得到的溶液与Y的氧化物YO2反应,可以得到另一种白色沉淀A.请填写下列空白:X是 ;Y是 ;Z是 ;A是 .XY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只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写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本小题就被判为0分)(1) (2) (3) (4)4.已知苯的同系物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如:又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1)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的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和(2)写出以对二甲苯、乙烯、食盐、氧化剂和水为原料,制备这两种单体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不必配平).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空格内.(1)如果不小心把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冷的硫酸铜溶液冲洗,化学方程式:(2)若白磷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四、(本题共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 .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5.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 .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 .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沉淀已洗净.7.得到的固体C是 .8.该混和物中氯化钾与氯化钙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9.配制100毫升0.20M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和.五、(本题共12分)1.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克二氧化锰,经混和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要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和物质量为4.04克,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得氧气672毫升(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2.由A、D、E、G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xDy(E2G4)z.已知:(1)x、y、z为整数,且x+y+z=7.(2)取8.74克该化合物溶于水,加入酸和强氧化剂.化合物中的E、G元素完全转化成气态化合物EG22.688升(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5克/升,EG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发生上述反应后,A、D以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往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铁粉,其中使D离子全部还原所消耗的铁粉质量为0.56克.(4)化合物中 D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2.8%.试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E、G、D、A各是什么元素,求出x、y、z的值,并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注意:请按指定位置进行计算和推理.)解:(1)确定E和GE是 ;G是 .(2)确定x、y、z和Dx= y= z= ;D是 .(3)确定A并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A是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1988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题1分,共30分)1.D2.B3.C4.D5.A、D6.A、D7.A、B8.B、C9.D 10.D11.B 12.A、D 13.D 14.A 15.B、C16.B 17.C 18.A 19.A、C 20.B21.A、D 22.D 23.B、C 24.D 25.D26.A 27.D 28.C 29.A、C 30.B、C二、(每题2分,共30分)1.A、C2.C3.B4.C5.A6.D7.D8.D9.B、D 10.C11.C 12.B、D 13.A 14.A、B 15.A、C三、(共20分)2p(写出np不扣分)三种互相垂直的伸展氮(或N)(写成、NH3都不给分)三角锥 (每空0.5分,共3分)配位2.X是:钙(或Ca)Y是:碳(或C)Z是:硫(或S)沉淀A是:碳酸钙(或CaCO3)化学方程式是:CaC2+2H2O=Ca(OH)2+C2H2↑(每空1分,共5分)注:①将X、Y、Z误写为CaC2、CS2、CaS不给分.②写化学方程式时,未写↑不扣分.(每空0.5分,共2分)注:①答案超过4个,本题记作0分;②写了4个答案或少于4个答案,每写对1个给0.5分,写错不倒扣分,写重复了,不重复给分.4.(1)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HOOC-C6H4-COOH HO-CH2CH2-OH(如写中文名称,而下面出现其结构简式的,此处不扣分) (2)电解食盐水制Cl2、NaOH:(分子式错扣1分,未写↑不扣分)(1分)(不写溶剂CCl4不扣分)Cl-CH2CH2-Cl+2NaOH HO-H2CH2-OH+2NaCl或Cl-CH2CH2-Cl+2H2O HO-CH2CH2-OH+2HCl(1分)制对苯二甲酸H 3C-C6H4-CH3HOOC-C6H4-COOH(氧化反应,不必配平) (2分)5.(1)2P+5CuSO4+8H2O == 5Cu+2H3PO4+5H2SO4(2分)(2)11P+15CuSO4+24H2O == 5Cu3P+6H3PO4+15H2SO4(2分)四、(共8分)1.右 (0.5分)2.继续加入样品,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每空0.5分,共1分)3.碳酸钾(或K2CO3)用玻璃棒沾试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或取上层清液滴加K2CO3溶液无沉淀产生,或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液有气泡产生).(每空0.5分,共1分)4.玻璃棒下端没有(或应该)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没有(或应该)靠在烧杯内壁 (每空0.5分,共1分)5.盐酸(或HCl) 除尽过量的K2CO3 (每空0.5分,共1分)6.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每空0.5分,共1分)7.碳酸钙(或 CaCO3) (0.5分)9.溶液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应沿玻璃棒注入)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应用少量(20�30毫升)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应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匀.)(每空0.5分,共1分)(要求指出这两个错误,答对一个给0.5分.如果多答者不加分.)五、(共12分)1.[解法1]设乙分解KClO3的质量为x克设甲分解KClO3的质量为y克4.04克混和物中KCl的质量为:4.04-0.10-2.45=1.49(克)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解法2]乙实验中分解KClO3的质量:0.020×122.5=2.45(克) (0.5分)甲实验中分解KClO3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KCl的"物质的量",即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第1小题共4分) 2.(1)EG2的摩尔质量:1.965×22.4=44(克/摩)EG2的分子量为44,且由于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G2是CO2 (0.5分)E是碳(或C),G是氧(或O) (每空0.5分,共1分)用铁粉还原D离子,由于铁粉过量,Fe只能被氧化Fe2+.所消耗Fe的"物质的量":0.01摩尔Fe失去0.02摩尔电子,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1[注],则被还原的D的"物质的量":0.01×2=0.02(摩) (0.5分)分子内D与(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0.06,则y:z=1:3∵x+y+z=7 且x、y、z都是整数,∴x=3,y=1, z=3(注:这是化学推理的结果.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2,则D的"物质的量"与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相等,皆为0.01摩尔,y:z=1:6,∵x+y+z=7,则y=1、z=6、x=0这与题意矛盾.若D离子化合价降低大于2,也与题意矛盾).(没有以上括号内的推理和计算,不扣分.)x=3 y=1 z=3; D是铁(或Fe) (每空0.5分,共2分)(3)∵x=z=3,8.74克化合物中含A和(C2O4)的"物质的量"都是0.06摩尔,Fe是0.02摩尔 (0.5分)(每空0.5分,共 1分)(第2小题共8分)(注:①计算、推理和答案都正确,但答案未填入空格者,不扣分.②计算、推理正确,但答案错或无答案,按评分标准分段给计算推理分.③无计算推理或计算推理错误,但答案正确,只给答案分.)。

历年高考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总复习

历年高考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总复习

. . 。

. .浅谈初中化学总复习牛志军承德市第七中学(067200)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始终认为,初中化学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就是要学的知识表面上多而碎,好像既不容易学,又不容易教好的一门科学。

不仅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而且需要理解、归纳综合的也比较多。

经常是一道题不是一两个知识点就能够解决的。

但是学进去以后,就会发现它还是一个整体。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初中化学学好?并且把知识灵活准确的应用到实际中去呢?这种体会只有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才深刻。

这样,初中化学的复习就非常关键。

因为总复习不仅能够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且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灵活运用,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尤其会告诉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复习首先在宏观上要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课本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化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让理论和实践做到有机结合为出发点。

其次,对于复习进行宏观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按章节复习,又称课本的基础复习,目的在于夯实“双基”;第二阶段,分块复习,又称单元复习。

即分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以及综合探究五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尤其能让知识系统化,迅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第三阶段,综合复习阶段,也就是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

对于第一阶段的复习,是学生温故知新,回忆遗忘知识的关键阶段,不能掉以轻心,既要串好课本,同时注意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复习。

我的复习办法就是,让学生看课本,说出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每一主要段落的中心思想,一是刺激学生细心看书,一是给学生敲警钟————课本知识非常重要,不要轻视。

还有,一定要注意“细”,该细的地方,一定要讲透,说全。

比如,在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时候,这节内容的第一段就总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高中化学竞赛历年初赛试题汇编1988-2004

高中化学竞赛历年初赛试题汇编1988-2004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1988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

(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

(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

二、(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

此人根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

简述原因。

三、(9分)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膛内的铜(俗称挂铜)擦抹剂由K2Cr2O7和(NH4)2CO3组成。

当温度低于10℃,用擦抹剂时还要加少量NaOH以促进反应。

(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2)温度低于10℃时,加NaOH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

四、(17分)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

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

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

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N2气而胀大,阻止人体前冲。

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失”,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

(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

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2)若气袋内放300g 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

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

问袋的体积有多大?(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考化学复习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HOCH2CHOHCH2OHB、CH3OHC、CH3COOCH2CH3D、CH3COOH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Na2SiO3B、BaCl2C、FeCl3D、NaAlO2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

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B、1:5C、2:1D、2: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 和HClOB 、HCl 和HIOC 、HClO 3和HIOD 、HClO 和HIO7、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XYB 、XY 2C 、XY 3D 、X 2Y 38、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气)+6H 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 、NO :0.001摩/升B 、H 2O :0.002摩/升C 、NH 3:0.002摩/升D 、O 2:0.00125摩/升9、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23O H NH OH ⋅-B 、][][23-⋅OH O H NHC 、[H +]和[OH -]的乘积D 、OH -的物质的量10、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 、电解稀硫酸制H 2、O 2时铜作阳极 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 强碱溶液和HA 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 、[M +]>[OH -]>[A -]>[H +] B 、[M +]>[A -]>[H +]>[OH -] C 、[M +]>[A -]>[OH -]>[H +] D 、[M +]>[H +] =[OH -]+[A -]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光气(COCl 2)B 、六氟化硫C 、二氟化氙D 、三氟化硼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

文革前历届高考有机化学试题解析及其知识点归纳

文革前历届高考有机化学试题解析及其知识点归纳

1.(1952年高考题)计算题:某化合物含碳85.7%与氢14.3%,在气态时其密度等于氧(同温度同压力)密度的1.75倍。

(1)求实验式; (2)求分子量; (3)求分子式;(4)此物10克与充足的氧燃烧可得CO 2多少?1.答案:(1)CH 2 ;(2)56;(3)C 4H 8 ;(4)31.43克。

解析:此物质属烃类,C :H=127.85︰13.14=1:2,故其的实验式为CH 2 ;其平均分子量=32 1.75=56 故其分子式为C 4H 8 ;10克该物质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5610×4×44=31.43克 2.(1953年高考题)写出乙醇的结构式,共有几个氢原子?它们的性质有何区别?2.答案:.乙醇的结构式是 分子中共有6个氢原子,其中羟基中的氢原子比其它5个氢原子活泼得多。

3.(1954年高考题)今有三种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 3H 8O,试写出它们的结构式和化学名称。

3.点拨:C 3H 8O 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符合烷烃的通式,氧原子的填充方式有两种,在碳碳键之间添加成醚(—C —O —C —)或在碳氢键之间添加成醇(—C —O —H )。

答案:4.(1955年高考题)(1)两种有机化合物都含有40.0%碳,6.7%氢和53.3%氧.计算这两种化合物的实验式;(2)这两种化合物的蒸气密度(校正到标准状况)各为1.34克/升及2.68克/升(即对氢气的相对密度各是15及30).分别计算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3)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一种在水溶液中呈中性,但有还原性;另一种呈酸性.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名称。

4.答案:(1)CH 2O ;(2)30,CH 2O ;60,C 2H 4O 2;(3)甲醛,乙酸。

点拨:①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②在标准状况下,摩尔质量等于标况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尔体积的乘积,③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单位不同;④分子式和实验式的关系:将分子式的公约数约去就得到实验式;⑤具有相同最简式的物质有:同分异构体、单烯烃、炔烃和其3倍碳原子数的苯的同系物、甲醛和乙酸(甲酸甲酯、乳酸、葡萄糖、果糖)。

1988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88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88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98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锂(Li)B. 钠(Na)C. 钾(K)D. 铷(Rb)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氧(O)B. 硫(S)C. 氯(Cl)D. 氩(Ar)3.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氧化剂?A. 氧气(O2)B. 氯气(Cl2)C. 硝酸(HNO3)D. 氢气(H2)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氧化镁(MgO)C. 硫酸(H2SO4)D. 氢氧化钠(NaOH)5.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升高温度C. 增加催化剂用量D. 减少生成物浓度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钠(Na2CO3)B. 硫酸(H2SO4)C. 氢氧化钠(NaOH)D. 硝酸铵(NH4NO3)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的是:A. 2H2 + O2 → 2H2OB. C + O2 → CO2C. 4Fe + 3O2 → 2Fe2O3D. 2H2O → 2H2 + O2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NaCl)B. 硫酸(H2SO4)C. 水(H2O)D. 乙醇(C2H5OH)9. 根据溶液的pH值,下列溶液中属于碱性溶液的是:A. pH = 1B. pH = 7C. pH = 14D. pH = 3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葡萄糖(C6H12O6)B. 淀粉(C6H10O5)nC. 尿素(CO(NH2)2)D. 醋酸(CH3COOH)答案:1. B2. D3. D4. C5. D6. B7. A8. D9. C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高考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高考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及其制备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组成和结构,本文将历届高考中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进行了归纳汇总,并作出了答案和解析及其知识点归纳,使您在短时间内了解历届高考是如何考察物质的组成知识点的。

1.(197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子是组成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微粒。

1.[答案]物质,化学。

[相应知识点归纳](1)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结合而成;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原子晶体是由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

(3)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中学阶段重要的等电子离子如下:①.具有2个电子(He型)的简单离子:Li+、Be2+、H-。

②.具有10个电子(Ne型)的简单离子:Na+、Mg2+、Al3+、F-、O2-、N3-。

③.具有10个电子(Ne型)的复杂离子:NH+4、H3O+、OH-、 NH-2、BH-4。

④.具有18个电子(Ar型)的简单离子:K+、Ca2+、Cl-、S2-、P3-。

⑤.具有18个电子(Ar型)的复杂离子:N2H+26、HS-、 O-22。

说明:复杂等电子体相互反应实例:①NH+4+ NH-2=2NH3;②H3O+ + OH- =2H2O ;③NH+4+ OH- =NH3•H2O ;④H3O+ +F- =HF +H2O ;⑤H3O+ + NH-2=NH3•H2O 。

2.(1982年全国高考第一大题第1小题)小苏打的分子式是( ).(A)Na2SO4·10H2O (B)Na2CO3·10H2O (C)NaHCO3(D)Na2S2O3·5H2O2.[答案]B。

1988年-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答案及解析

1988年-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答案及解析

十一、
(A)的异构体为:
十二、溶于 HCl 的是 C6H5NH2,生成 C6H5NH3Cl;溶于 5%(稀)NaHCO3 的是 C6H5COOH,生成 C6H5COONa;溶于稀 NaOH 的是 C6H5OH,生成 C6H5Ona;能和 Cu(OH)2反应生成 Cu2O 的是(初赛)试题参考答案
,所以沸点高。7 无氢键,沸点低于 6。
十、1.α-氰基,α-丁烯酸乙酯;2.
1990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1)Cu、Zn 或其他;(2)C、P 或其他;(3)Al、Fe 或其他;(4)Au、Pt 或其他 二、H2SO3+1/2O2=H2SO4;H2SO4 酸性比 H2SO3 强
五、A.C5H10O4 B.C4H8O4 C.C4H6O4 略
六、(1)
Si-O 交替成六、八元坏都给 2 分;(2)
写出
交联结构给 3 分。 七、(1)6FeC2O3 + 3H2O2 + 6K2C2O4=2Fe(OH)3 + 4K3Fe(C2O4)3(由于溶液显碱性所以有部分
Fe(OH)3 生成);2Fe(OH)3 + 3H2C2O4 + 3K3C2O4=2K3Fe(C2O4)3 + 6H2O 2.因为 K3Fe(C2O4)3·3H2O(或答 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 3.因 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及 H2C2O4 易受热分解使配合物破坏,所以不宜用加体浓缩的方法使
·60·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CaO+SO 2 =CaSO 3 ;CaO+SO 2 +1/2O 2 =CaSO 4 ;CaCO 3 +SO 2 =CaSO 3 +CO 2 ;CaCO 3 +SO 2 +1/2O 2 =CaSO4+CO2;CaCO3→CaO+CO2 吸热(Q1);CaO+SO2+1/2O2=CaSO4 放热(Q2);CaO+SO2=CaSO3 放热(Q3);不论∣Q2∣、∣Q3∣是大于或小于∣Q1∣,和用 CaO 相比,会损失少量热量。

【高考试卷】199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考试卷】199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199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1.(3分)(2013秋•小店区校级期中)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HOCH2CHOHCH2OH B.CH3OHC.CH3COOCH2CH3D.CH3COOH2.(3分)(2014秋•河西区校级月考)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Na2SiO3 B.BaCl2C.FeCl3D.NaAlO23.(3分)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4.(3分)(2013•广东校级学业考试)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5.(3分)(2013秋•濠江区校级期末)已知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L 的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A.1:4 B.1:5 C.2:1 D.2: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3分)(2014秋•高台县校级期末)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7.(3分)(2010•灵璧县校级模拟)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XY B.XY2C.XY3D.X2Y38.(3分)(2012秋•沙坡头区校级月考)反应4NH3(气)+5O2(气)4NO (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NO:0.001摩/升B.H2O:0.002摩/升C.NH3:0.002摩/升D.O2:0.00125摩/升9.(3分)(2013秋•白城期末)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B.C.c(H+)和c(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10.(3分)(2010秋•邯郸期末)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11.(3分)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M+]>[OH﹣]>[A﹣]>[H+]B.[M+]>[A﹣]>[H+]>[OH﹣]C.[M+]>[A﹣]>[OH﹣]>[H+]D.[M+]+[H+]=[OH﹣]+[A﹣]12.(3分)(2010•安庆模拟)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1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3分)(2014秋•盐湖区校级期末)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15.(3分)(2012秋•原平市校级期中)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16.(3分)(2015秋•郴州校级月考)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17.(3分)(2005•白山一模)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三、选择题(本小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4分)(2012秋•利辛县校级期末)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液的pH=11,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A.11:1 B.9:1 C.1:11 D.1:919.(4分)(2014秋•宁城县期末)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20.(4分)(2015•衡水模拟)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21.(4分)(2010•淄博一模)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A.B.C.D.22.(4分)(2012秋•焦作期末)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升(密度为1.06克/毫升)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NaOH的质量分数阳极析出物的质量(克)阴极析出物的质量(克)0.062(6.2%)19 1520.062(6.2%)152 19②0.042(4.2%) 1.2 9.4③④0.042(4.2%)9.4 1.2()A.①B.②C.③D.④23.(4分)(2013秋•南开区期末)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A.2 B.3 C.4 D.524.(4分)(2014春•道里区校级期末)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A.4 B.5 C.6 D.725.(4分)(2011秋•西山区校级期中)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搞癌性.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A.1摩尔1摩尔B.3.5摩尔7摩尔C.3.5摩尔6摩尔D.6摩尔7摩尔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7分)26.(6分)(2012秋•开原市校级月考)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和物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⑤石油分馏装置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27.(11分)(2008•天心区校级模拟)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克/毫升).水.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毫升)(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毫升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28.(4分)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KMnO4+HBr→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若消耗0.1摩尔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摩尔.29.(6分)下图①﹣11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下以下空白.(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0.(7分)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GBO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GBO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GBO可看作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GB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和.(2)GBO晶体的化学式是.(3)GBO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31.(6分)(2012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高校曾以下列路线合成药物心舒宁(又名冠心宁),它是一种有机酸盐.(1)心舒宁的分子式为.(2)中间体(I)的结构简式是.(3)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反应代号).(4)如果将⑤.⑥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简式).32.(6分)(2011秋•岳麓区校级期末)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从某烃A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酸.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33.(6分)(2015春•滕州市校级期末)某种ABS工程树脂,由丙烯腈(CH2=CHCN,符号A).1,3﹣丁二烯(CH2=CH﹣CH=CH2,符号B)和苯乙烯(C6H5﹣CH=CH2,符号S)按一定配比共聚而得.(1)A.B和S三种单体中,碳氢比(C:H)值最小的单体是.(2)经元素分析可知该ABS样品的组成为CaHbNc(a.b.c为正整数),则原料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用a.b.c表示).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34.(7分)本题分子量用以下数据:H2O=18.0 CaO=56.0 CaO2=72.0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某过氧化物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0.270克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O2和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毫升.②另取0.120克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2O2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200摩/升KMnO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毫升KMnO4溶液.化学方程式如下:5CaC2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CaSO4+10CO2↑+8H2O(1)写出Ca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计算样品中的CaO2的质量分数.(3)计算样品中的CaO2•xH2O的x值.35.(8分)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NaNO3KNO3NaCl KCl10℃80.5 20.9 35.7 31.0100℃175 246 39.1 56.6(计算时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1)取23.4克NaCl和40.4克KNO3,加70.0克H2O,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0克H2O,维持该温度,过滤出晶体,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高温).将滤液冷却至10℃,待充分结晶后,过滤.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低温).(2)另取34.0克NaNO3和29.8克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10℃时析出的晶体是(写化学式).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量(m′高温和m′低温)分别是多少?199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1.(3分)(2013秋•小店区校级期中)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A.HOCH2CHOHCH2OH B.CH3OHC.CH3COOCH2CH3D.CH3COOH考点:醇类简介.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根据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严禁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甲醇摄入少量时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酒精、甲醇的知识,难度不大,加深对甲醇的毒性的认识,严禁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2.(3分)(2014秋•河西区校级月考)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Na2SiO3 B.BaCl2C.FeCl3D.NaAlO2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推断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先判断硫酸与各选项物质是否发生反应,若反应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判断白色沉淀是否溶于硫酸,据此解答.解答:解析:A、Na2SiO3与H2SO4反应:Na2SiO3+H2SO4=Na2SO4+H2SiO3↓,生成H2SiO3白色沉淀,不溶于硫酸,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不溶解,故A错误;B、BaCl2与H2SO4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硫酸,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C、FeCl3与H2SO4不反应,不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故C错误;D、NaAlO2与H2SO4反应:2NaAlO2+H2SO4+2H2O=2Al(OH)3↓+Na2SO4,生成Al(OH)3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Al(OH)3又与H2SO4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沉淀溶解,故D正确;故选D.点评:现象是反应的体现,关键是清楚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3.(3分)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根据稀硝酸的性质分析;B.根据氯化氢的性质分析;C.根据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性质分析;D.根据硫酸钙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硝酸有强氧化性,自身被还原成氮的化合物,所以得不到氢气,故A错误.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得不到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C.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二氧化硫,故C正确.D.大理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实验室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就是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4.(3分)(2013•广东校级学业考试)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考点:氮的固定.专题:压轴题;氮族元素.分析:根据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来思考分析.解答:解:A.氮元素由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氨气,故A正确;B.氮元素由化合态的一氧化氮转变为化合态的二氧化氮,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B错误;C.氮元素由化合态的氨气转变为化合态的一氧化氮,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C错误;D.氮元素由化合态的氨气转变为化合态的铵盐,不是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容易题,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基本概念,解答本类题目就会出错.5.(3分)(2013秋•濠江区校级期末)已知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L 的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A.1:4 B.1:5 C.2:1 D.2:3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压轴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60g溶质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解答:解:6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欲配制1mol/L 的NaOH溶液,设需5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xL,蒸馏水的体积为yL,忽略稀释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后的体积为(x+y)L,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xL×5mol/L=(x+y)L×1mol/L,解之得:x:y=1: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本题还要注意溶液稀释前后的规律,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3分)(2014秋•高台县校级期末)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卤素互化物的性质和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具有氧化性,与水反应时注意各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原理为水解反应.解答:解:ICl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与水反应的实质为水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ICl+H2O=HCl+HIO,生成物为HCl和HIO,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卤素互化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卤素互化物的性质和卤素单质性质相似.7.(3分)(2010•灵璧县校级模拟)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 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XY B.XY2C.XY3D.X2Y3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从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原子结构方面入手,考虑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关系.解答:解: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原子可能是硅原子(2,8,4)或锂原子(2,1),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Y原子可能是锂原子(2,1)或氢原子(1),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H4,LiH(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氢化物,中学阶段很少涉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不可能为SiH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化合价关系,明确原子结构中每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8.(3分)(2012秋•沙坡头区校级月考)反应4NH3(气)+5O2(气)4NO (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摩尔,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NO:0.001摩/升B.H2O:0.002摩/升C.NH3:0.002摩/升D.O2:0.00125摩/升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先根据率为V==计算出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解答:解:解:由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摩尔,则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H3)====0.001mol•(L•s)﹣1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NO)=V(NH3)=0.001mol•(L•s)﹣1,所以NO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摩/升,故A正确;B、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H2O)=V(NH3)=0.0015 mol•(L•s)﹣1,所以NO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5摩/升,故B错误;C、因V(NH3)=0.001mol•(L•s)﹣1,所以NH3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摩/升,故C错误;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O2)=V(NH3)═0.00125 mol•(L•s)﹣1,所以O2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为0.00125摩/升,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9.(3分)(2013秋•白城期末)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 B.C.c(H+)和c(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由NH3.H2O⇌OH﹣+NH4+可知,n(OH﹣)增大,但溶液的体积增大的多,则c(OH﹣)减小,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解答:解:A、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增大,故A错误;B、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减小,故B正确;C、因加水稀释时,温度不变,则c(H+)和c(OH﹣)的乘积不变,故C错误;D、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OH﹣的物质的量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稀释时电离平衡的移动及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浓度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离子积与温度的关系来解答.10.(3分)(2010秋•邯郸期末)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为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材料.解答:解:A.铜锌原电池中,较为活泼的金属锌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铜为正极,故A正确;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B错误;C.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为阴极,故C正确;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材料,如用活性电极做阳极,则不会在阳极生成氧气,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解材料的选择和电极反应.11.(3分)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M+]>[OH﹣]>[A﹣]>[H+]B.[M+]>[A﹣]>[H+]>[OH﹣]C.[M+]>[A﹣]>[OH﹣]>[H+]D.[M+]+[H+]=[OH﹣]+[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后完全反应,由于生成强碱弱酸盐,则反应后所生成的溶液呈碱性,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分析.解答:解: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后完全反应,由于存在A﹣+H2O HA+OH﹣,则有[M+]>[A﹣],[OH﹣]>[H+],盐类水解程度较弱,则[A﹣]>[OH﹣],则[M+]>[A﹣]>[OH﹣]>[H+];从溶液呈电中性的角度可知,[M+]+[H+]=[OH﹣]+[A﹣],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注意从盐类水解的角度比较离子浓度大小,从溶液呈电中性的角度比较离子浓度大小关系.12.(3分)(2010•安庆模拟)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考点:电子式.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以根据每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来判断.解答:解:A、光气(COCl2)中,C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4,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O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Cl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7,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正确;B、六氟化硫中,S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6价,在分子中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2,故B错误;C、二氟化氙中,Xe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2价,在分子中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故C错误;D、三氟化硼中,B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3,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3价,在分子中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本题中注意判断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的方法,注意利用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即可解答,明确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是解答的关键.1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同主族金属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B、0族元素从上到下沸点逐渐增大;C、影响分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解答:解:A、同主族金属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力逐渐减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故A错误;B、0族元素的单质属于分子晶体,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逐渐增大,故B正确;C、影响分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4.(3分)(2014秋•盐湖区校级期末)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考点: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铁屑溶于盐酸后,溶液中主要是H+、Cl﹣、Fe2+,若要将Fe2+变为Fe3+,需要强氧化性物质,如MnO4﹣,氯气等.解答:解:铁屑溶于盐酸后,溶液中主要是H+、Cl﹣、Fe2+,若要将Fe2+变为Fe3+,需要强氧化性物质,如MnO4﹣,氯气等.在H+存在的情况下,NO3﹣表现强氧化性,发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硫酸必须是浓硫酸才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Cu2+氧化性很弱,需要有强还原剂才能反应.故选:BC.点评: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在H+存在的情况下,NO3﹣才表现强氧化性,否则不反应.15.(3分)(2012秋•原平市校级期中)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本题所问是溶液中的离子、分子总数,应包括溶质、溶剂以及由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五瓶溶液溶质的浓度比较小,故主要取决于溶剂的量.解答:解:因溶液中的离子、分子总数,应包括溶质、溶剂以及由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五而瓶溶液溶质的浓度比较小,故主要取决于溶剂的量,而溶液体积分别为10、20、30、40、50mL,依次增大.所以选:D.点评:本题若抓住了影响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的主要因素,很容易求解.16.(3分)(2015秋•郴州校级月考)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988-1997年10年高考化学

1988-1997年10年高考化学

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及评分标准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Ar40Cu63.5Ag108答案的编号(A、B、C、D)填入括号内.如果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多个者不给分;如果试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只选一个答案或选了一个正确答案和一个错误答案或选了多于两个答案者,都不给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油脂(C)棉花(D)蔗糖答〔〕2.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把汽油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把硝酸银溶液放在棕色玻璃瓶中(C)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答〔〕3.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是(A)H2(B)NO(C)CH4(D)C3H8答〔〕4.现有5种气体:①H2、②NO2、③SO2、④CO2、⑤H2S,在实验室里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的是(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答〔〕5.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AgNO3(B)BaCl2(C)NaOH(D)NH3²H2O 答〔〕6.等摩尔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体积(C)质子数(D)质量答〔〕7.下列溶液中的[Cl-]与50毫升1摩尔/升氯化铝溶液中的[Cl-]相等的是(A)150毫升1摩尔/升氯化钠(B)75毫升2摩尔/升氯化铵(C)150毫升3摩尔/升氯化钾(D)75毫升1摩尔/升氯化铝答〔〕8.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B)Y>X>Z (C)Z>X>Y(D)Z>Y>X 答〔〕9.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答〔〕10.90℃时水的离子积K W=3.8³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值(A)等于7(B)小于7(C)大于7(D)无法确定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原硅酸(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答〔〕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3.下列反应中,气体反应物只能作还原剂的是(A)氯气通入石灰水(B)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的水溶液(C)一氧化氮与硝酸反应生成三氧化二氮和水(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答〔〕14.pH值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A)一样多(B)醋酸比硫酸多(C)硫酸比醋酸多(D)无法比较答〔〕15.在100毫升0.1摩尔/升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都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少量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B)加少量1摩尔/升盐酸(C)加100毫升水(D)加热答〔〕16.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C3H8(气)+5O2(气)=3CO2(气)+4H2O(液)+2220.0千焦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和混和气体共5摩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千焦,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A)1:3 (B)3:1(C)1:4 (D)1:1 答〔〕17.99毫升0.5摩尔/升硫酸跟101毫升/升氢氧钠化溶液混和后,溶液的pH 值为(A)0.4 (B)2(C)12 (D)13.6 答〔〕18.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0.5摩尔氨气②标准状况下22.4升氦③4℃时9毫升水④0.2摩尔磷酸钠(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答〔〕19.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答〔〕20.某离子X2+的最外层电了排布是5s2.当把固体XCl2溶于水配制成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的单质X和盐酸.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2和+4(B)X(OH)2是强碱(C)XCl2溶液显酸性(D)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强酸性答〔〕(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多(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答〔〕22.下图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4>2>1>3(B)2>1>3>4(C)4>2>3>1(D)3>2>4>1答〔〕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答〔 〕24.乙烯的丙烯按1:1(摩尔)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可能是答〔 〕25.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 3CH 2OH ()−−−−→−C140浓硫酸CH 2=CH 2+H 2O(B)CH 3CH 2Br+CH 3CH 2OH+NaOH →CH 3CH 2OCH 2CH 3+NaBr+H 2O(C)CH 2=CHCH=CH 2+Br 2→BrCH 2CHBrCHBrCH 2和BrCH 2CHBr=CHCHBr(即两种物质都有)(D)CH 3CH 2COOH+CH 3CH 2CH 2OH −−→−NaOH CH 3CH 2COOCH 2CH 2CH 3+H 2O 答〔 〕26.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电子层排布分别为ns 1、3s 23p 1和2s 22p 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A)XYZ 2 (B)XYZ 3 (C)X 2YZ 2 (D)X 3YZ 3 答〔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27.体积为V 毫升、密度为d 克/厘米3的溶液,含有分子量为M 的溶质m 克,其摩尔浓度为C 摩尔/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W%.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答〔 〕28.在273℃和1.01³105帕斯卡条件下, 将1.40克氮气、1.60克氧气和4.00克氩气混和,该混和气体的体积是(A)3.36升 (B)6.72升 (C)8.96升 (D)4.48升 答〔 〕29.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3p 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 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 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 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 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 布为2S 2P 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 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 布为2S 2的原子答〔 〕30.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固)+G(气)2R(气)-热在图中,Y 轴是指(A)平衡混和气中R 的百分含量(B)平衡混和气中G 的百分含量(C)G 的转化率(D)L 的转化率 答〔 〕31.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 的混和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A)41 (B)43 (C)81 (D)83 答〔 〕四、(本题共14分)3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的有多个官能团:(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入编号)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3)可以看出羧酸类的是 ;(4)可以看出酯类的是 .33.一氯丁烯(C 4H 7Cl)的同分异构体只有8种,某学生却写了如下10种:其中,两两等同的式子是和, 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及评分标准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H1He4C12N14O16F19Ne20Na23Mg24Al27P31S32Cl35.5A r40K39Ca40Mn55Fe56Cu64Zn65Ag108Cd112对数值lg2=0.301lg 3=0.477lg5=0.699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B、C、D)填入方括号内.若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答多个者不给分;若试题中有两个正确答案的,只选一个答案或选了一个正确答案和一个错误答案或选了多于两个答案者,都不给分.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答〔〕2."酸雨"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答〔〕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摩尔氧气(B)标准状况下5.6升二氧化碳(C)4℃时5.4毫升水(D)10克氖答〔〕4.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A)2:1(B)3:1(C)1:3 (D)1:1答〔〕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答〔〕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D)体积比为11:16答〔〕7.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2H5OH (C)CH3CHO (D)CH3COOH8.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A)Z的熔点较高(B)Z可以表示为M2Y(C)Z一定溶于水(D)M形成+2价阳离子答〔〕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答〔〕10.由C、H、O组成的化合物8.80毫克,完全燃烧后得到CO222.0毫克,H2O10.8毫克.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A)C5H6O(B)C5H12 (C)C5H12O2(D)C5H12O答〔〕11.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千焦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正确的是(A)2H2(气)+O2(气)=2H2O(液)+142.9千焦(B)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C)2H2+O2=2H2O+571.6千焦(D)2H2(气)+O2(气)=2H2O(液)-571.6千焦答〔〕12.常温时,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氢硫酸(B)氢氧化钠(C)红磷(D)苯酚答〔〕13.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B)(3)、(4)不对(C)(4)、(5)不对(D)全部正确答〔〕14.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A)用溴碘化钠以应制碘(B)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在电炉中用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硅(D)铝和二氧化锰反应冶炼锰答〔〕15.用铂作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结束后,向剩余电解液中加适量水,能使溶液和电解前相同的是(A)AgNO3 (B)H2SO4 (C)NaOH(D)NaCl16.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B)a>c>d>b (C)c>a>b>d(D)b>d>c>a答〔〕17.选用一种试剂即能把浓度均为1M的Na2SO3、Na2SO4、Na2CO3、Na2S、BaCl2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A)CaCl2(B)AgNO3 (C)H2SO4 (D)NaOH答〔〕18.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会使人中毒的(A)甲醇(B)乙酸(C)乙酸乙酯(D)丙三醇答〔〕19.下列化合物分别跟溴和铁粉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化物C8H9Br有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是答〔〕20.下列单体,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A)丙烯(B)2-甲基-1,3-丁二烯(C)乙烯和丙烯(D)2-甲基-2-丁烯答〔〕答〔〕22.在50克含有1.17克氯化钠和0.84克氟化钠的溶液中滴入过量AgN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2.87克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氟化银难溶于水(D)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2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答〔〕2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B)1:3(C)3:2 (D)1:1答〔〕25.0.1摩尔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升0.1MNaOH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三氧化硫答〔〕26.在室温下,向饱和H2S溶液中缓慢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的pH值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合理的是答〔〕27.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A)NO(B)N2O3(C)NO2(D)N2O5答〔〕28.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A)氢氧化钠(B)氨水(C)氧化锌(D)氯化锌答〔〕29.往X盐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再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X盐可能是(A)亚硫酸钠(B)氯化钙(C)硝酸银(D)碳酸钠答〔〕30.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H2(气)+Br2 (气)-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和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D)增大氢气浓度答〔〕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本题说明和解答要求,同第一题.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是对0.3M硫酸钾溶液的不正确说法是(A)1升溶液中含有0.3N0个钾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 0(C)2升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D)2升溶液中含有0.6N 0个硫酸根离子答〔 〕2.下列四种分子式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的是(A)CH 4O (B)C 2HCl 3 (C)C 2H 2Cl 2 (D)CH 2O 2答〔 〕3.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 克氧化铁得n 克铁,氧的原子量为16,则铁的原子量为答〔 〕4.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摩尔氯化氢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22.4升 (B)11.2升 (C)44.8升 (D)89.6升答〔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53,则原混和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2:3 (B)3:2 (C)3:5 (D)5:3答〔 〕6.将pH 值为8的NaOH 溶液与pH 值为10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C)(1×10-14-5×10-5)M (D)2×10-10M答〔 〕7.用等体积的0.1M 氯化钡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比是(A)3:2:1 (B)1:2:3 (C)3:1:1 (D)1:3:3答〔 〕8.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摩尔A 和1摩尔B,发生反应2A(气)+B(气) 3C(气)+D(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摩尔/升.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 摩尔/升的是(A)4摩尔A+2摩尔B(B)2摩尔A+1摩尔B+3摩尔C+1摩尔D(C)3摩尔C+1摩尔D+1摩尔B(D)3摩尔C+1摩尔D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的氧化性比Cu2+强(B)H2O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C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I -的还原性比Br -强答〔〕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摩尔的AB同时生成n摩尔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的B2答〔〕11.99毫升0.1M盐酸和101毫升0.05M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 值为(A)1.7(B)10.7(C)11 (D)11.3答〔〕12.W克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C)蒸发掉溶剂一半(D)再加入2W克25%食盐溶液答〔〕13.20毫升1M醋酸溶液跟40毫升0.5M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代表醋酸根离子)(A)[Na+]>[Ac-]>[OH -]>[H+](B)[Na+]=[Ac-],[Ac-]>[OH-]>[H+](C)[Na+]>[OH -]>[Ac-]>[H+](D)[Na+]>[OH -]>[H+]>[Ac-]答〔〕(A)铁跟稀硫酸反应Fe+6H+=2F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答〔〕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三、(本题共20分)1.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氢化物分子结构呈形;该氢化物可以与H+离子以键相合.2.X、Y、Z三种元素.已知:(1)它们是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Y和Z不在同一周期.(2)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XY2、YZ2和XZ.(3)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4)XY2能和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将浆状物过滤所得到的溶液与Y的氧化物YO2反应,可以得到另一种白色沉淀A.请填写下列空白:X是;Y是;Z是;A是.XY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和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只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写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本小题就被判为0分)(1) (2) (3) (4)4.已知苯的同系物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如:又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1)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的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和(2)写出以对二甲苯、乙烯、食盐、氧化剂和水为原料,制备这两种单体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不必配平).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空格内.(1)如果不小心把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冷的硫酸铜溶液冲洗,化学方程式:(2)若白磷与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四、(本题共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5.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沉淀已洗净.7.得到的固体C是.8.该混和物中氯化钾与氯化钙质量比的计算式是: .9.配制100毫升0.20M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和.五、(本题共12分)1.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克二氧化锰,经混和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要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和物质量为4.04克,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得氧气672毫升(标准状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2.由A、D、E、G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xDy(E2G4)z.已知:(1)x、y、z为整数,且x+y+z=7.(2)取8.74克该化合物溶于水,加入酸和强氧化剂.化合物中的E、G元素完全转化成气态化合物EG22.688升(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5克/升,EG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发生上述反应后,A、D以阳离子存在于溶液中.往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铁粉,其中使D离子全部还原所消耗的铁粉质量为0.56克.(4)化合物中D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2.8%.试通过计算和推理确定E、G、D、A各是什么元素,求出x、y、z的值,并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注意:请按指定位置进行计算和推理.)解:(1)确定E和GE是;G是.(2)确定x、y、z和Dx= y= z= ;D是.(3)确定A并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A是;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1988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题1分,共30分)1.D2.B3.C4.D5.A、D6.A、D7.A、B8.B、C9.D10.D11.B12.A、D13.D14.A15.B、C16.B17.C18.A19.A、C20.B21.A、D22.D23.B、C24.D25.D26.A27.D28.C29.A、C30.B、C二、(每题2分,共30分)1.A、C2.C3.B4.C5.A6.D7.D8.D9.B、D10.C11.C12.B、D13.A14.A、B15.A、C三、(共20分)2p(写出np不扣分)三种互相垂直的伸展氮(或N)都不给分)(写成、NH3三角锥 (每空0.5分,共3分) 配位2.X 是:钙(或Ca)Y 是:碳(或C)Z 是:硫(或S)沉淀A 是:碳酸钙(或CaCO 3)化学方程式是:CaC 2+2H 2O=Ca(OH)2+C 2H 2↑(每空1分,共5分) 注:①将X 、Y 、Z 误写为CaC 2、CS 2、CaS 不给分.②写化学方程式时,未写↑不扣分.(每空0.5分,共2分)注:①答案超过4个,本题记作0分;②写了4个答案或少于4个答案,每写对1个给0.5分,写错不倒扣分,写重复了,不重复给分.4.(1)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HOOC-C 6H 4-COOH HO-CH 2CH 2-OH(如写中文名称,而下面出现其结构简式的,此处不扣分)(2)电解食盐水制Cl 2、NaOH:(分子式错扣1分,未写↑不扣分)(1分)(不写溶剂CCl 4不扣分)Cl-CH 2CH 2-Cl+2NaOH −−→−O H2HO-H 2CH 2-OH+2NaCl 或Cl-CH 2CH 2-Cl+2H 2O −−→−NaOHHO-CH 2CH 2-OH+2HCl(1分)制对苯二甲酸H 3C-C 6H 4-CH 3()−−−→−水氧化剂HOOC-C 6H 4-COOH(氧化反应,不必配平) (2分)5.(1)2P+5CuSO4+8H2O == 5Cu+2H3PO4+5H2SO4(2分)(2)11P+15CuSO4+24H2O == 5Cu3P+6H3PO4+15H2SO4(2分)四、(共8分)1.右(0.5分)2.继续加入样品,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每空0.5分,共1分)3.碳酸钾(或K2CO3)用玻璃棒沾试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或取上层清液滴加K2CO3溶液无沉淀产生,或取上层清液滴加酸液有气泡产生).(每空0.5分,共1分)4.玻璃棒下端没有(或应该)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颈没有(或应该)靠在烧杯内壁(每空0.5分,共1分)5.盐酸(或HCl) 除尽过量的K2CO3(每空0.5分,共1分)6.硝酸银溶液(或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每空0.5分,共1分)7.碳酸钙(或CaCO3)(0.5分)9.溶液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应沿玻璃棒注入)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应用少量(20—30毫升)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应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匀.)(每空0.5分,共1分) (要求指出这两个错误,答对一个给0.5分.如果多答者不加分.)五、(共12分)1.[解法1]设乙分解KClO3的质量为x克设甲分解KClO3的质量为y克4.04克混和物中KCl的质量为:4.04-0.10-2.45=1.49(克)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解法2]乙实验中分解KClO3的质量:0.020×122.5=2.45(克)(0.5分)甲实验中分解KClO3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KCl的"物质的量",即甲实验时KClO3分解的百分率为:(第1小题共4分) 2.(1)EG2的摩尔质量:1.965×22.4=44(克/摩)EG2的分子量为44,且由于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G2是CO2(0.5分)E是碳(或C),G是氧(或O)(每空0.5分,共1分)用铁粉还原D离子,由于铁粉过量,Fe只能被氧化Fe2+.所消耗Fe的"物质的量":0.01摩尔Fe失去0.02摩尔电子,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1[注],则被还原的D的"物质的量":0.01×2=0.02(摩)(0.5分)分子内D与(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0.06,则y:z=1:3∵x+y+z=7且x、y、z都是整数,∴x=3,y=1,z=3(注:这是化学推理的结果.若D离子还原时化合价降低2,则D的"物质的量"与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相等,皆为0.01摩尔,y:z=1:6,∵x+y+z=7,则y=1、z=6、x=0这与题意矛盾.若D离子化合价降低大于2,也与题意矛盾).(没有以上括号内的推理和计算,不扣分.)x=3y=1z=3;D是铁(或Fe)(每空0.5分,共2分)(3)∵x=z=3,8.74克化合物中含A和(C2O4)的"物质的量"都是0.06摩尔,Fe是0.02摩尔(0.5分)(每空0.5分,共1分)(第2小题共8分) (注:①计算、推理和答案都正确,但答案未填入空格者,不扣分.②计算、推理正确,但答案错或无答案,按评分标准分段给计算推理分.③无计算推理或计算推理错误,但答案正确,只给答案分.)昂子题库-高考-1988wh49hs@欢迎到化学专题探究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