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生命科学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在讲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之前,我要先讲讲生命科学的发展情况,再讲它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第一,讲述生命科学的概况;第二,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第三,讲述生命科学在20世纪的主要研究成就;第四,就是讲述生命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第一,生命科学的概况。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心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生命科学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各学科,也包括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等相关学科。
它还包括许多工程和应用技术学科,如现代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
生命科学研究运用的理论和技术除了生物学、农学、医学等理论和技术外,还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以及电子信息科学等理论和技术。
第二,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
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的生物界,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消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遗传、进化、分布的规律,以及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和气圈、水圈、原始圈的相互的关系。
生命科学要从有机体的不同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基因组、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生态圈结构乃生命现象的本质来揭示生命的奥秘,揭示新的原理和探索新的技术,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并广泛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当今人们面临的食物、人口、健康、资源、环境、能源、信息和材料等问题。
21世纪的生命科学新趋势=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的学派
科学中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学派
本体论:
关注事物的不同性质
方法论:
选择不同的研究策略
整体分析学派
(Global-analysis School)
系统生物学就是应用生物的、遗传的或化学的方法系统 地干扰生物系统,检测所有相关基因、蛋白质和信号 通路的反应,整合这些数据,并最终建立数学模型以描 述系统的结构和对外部作用的反应。 —— L. Hood
我个人更倾向于系统生物学的另一种研究方式。这是一 种很小范围的研究;它与高通量生物学的全局性分析完 全是一种互补关系,并涉及到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 其目标是要重构和描述同样是复杂系统的某个 局部。 M. W. Kirschner
局域分析学派的研究对象:基序/模块
基序(Motif)
Embryonic localization patterns of GFP-tagged fusion proteins analysed by time-lapse microscopy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model predictions
局域分析学派
(Partial-analysis school)
输入
综合性研究
输出
分析性研究 经典生物实验科学
输入
A
(基因/ 蛋白质)
B
(基因/ 蛋白质)
输出
分析+综合研究 系统生物学
输入
输出
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革命的代表
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 学 家 对 自 然 界 的 认 识 程 度
中心法则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系统生物学的诞生
常规科学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四大分支学科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四大分支学科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由Cytology发展而来,Cytology是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特别是染色体)的研究。
现代细胞生物学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
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二、遗传学
遗传学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经历了孟德尔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而进入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时期。
三、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biology)是生物科学重要的基础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内容是和许多其他学科内容相互渗透、错综联系,特别是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关系最为紧密。
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生物体从精子和卵的发生、受精、发育、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
四、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
目前正在运用诸如光谱分析、同位素标记、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其他物理学、化学技术,对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进行分析,以期说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关系。
【高中生物】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
【高中生物】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是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最后20年,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更加令人瞩目。
利用基因技术培育的转基因食品已经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基因方法已经开始挽救患者的生命;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已使动物的复制成为可能。
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正随着生命科学发展逐一实现,随着物理学世纪让位于生命科学世纪,世界还将会有更多的奇迹出现。
可以预见,在发展与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主导学科。
分子生物学将在生命科学中保持主导地位;细胞生物学将继续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脑科学将代表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将在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工领域带来革命,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使生物产业成为全社会的产业支柱。
在所有的科研突破中,基因科学及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希望最大。
科研人员研究工作的关键是弄清楚细胞的运转机制。
始于1990年的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工程,动用了美、欧、亚多国的数百名科学家,预计耗资30亿美元,最终目标是要在2021年之前绘制出人体10万个基因的图谱,揭开30亿个碱基对的密码,弄清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这项工程可以揭开有关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患病和死亡的秘密,最终将帮助人类攻克诸如癌症、艾滋病、肝炎、肺结核、阿尔茨海默氏症等许多疑难病症。
控制蛋白质将是科学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对蛋白质的控制来了解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重要情况。
世界上最大的实验室已经合作组织了15万个调节蛋白质生产的标记,预计需要15年和30亿美元才能完成。
这将导致新的基因疗法和药物疗法的出现。
21世纪科学家将在人体的器宫和组织“重造”及修复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在人身上进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将成为可能;一些科研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人体细胞代谢程序的重新编排,使之具有新的功能;科学家还打算研制生物?人工器官,即研制能置于抗排异膜内的人体或动物的假器官,这种生物?人工器官将取代人造器宫。
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求生命科学导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论文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历史时期。
该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门直接关系人类自身、人类生活的新学科——生命科学开始发轫,到70年代已成为当代热门学科,使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不密切关注、积极参与。
生命科学的崛起,豫于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然而又不局限于生物科学范围。
例如,研究生命运动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揭开了生命的奥秘,特别是生物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成分研究的突破,首例无性繁殖“多利克隆羊的试验成功,以及安乐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争论,都和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生命科学不仅是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大趋势,而且对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现有生存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把握这种规律,认识这种影响,又势必成为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课题。
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生命法学、生命美学等新学科,就是由生命的发展所拓展的当代社会科学新视野。
一、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身的哲理思考过去的哲学只关注人的社会或文化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这就把人只看成是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投注意人因为有了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
生命科学启示我们,投有自然生命就投有一切,对人来说,第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生命,因此人应该认真思考,人怎样括着才符合生命的本性,才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又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自然生命的能量即生命力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所以人应该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这种从生命科学引发而成的生命哲学,促使现代人辩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历程,既克服消极的悲观主义,又消除盲目的乐观主义;既怀有积极人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态度;既洋溢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性,又充满对生命价值的创造性。
生命哲学之所以能够从生命科学获得启示,原因盖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态度和质量的忧虑。
人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固然有不少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甚至为他人生命的存在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最为辉煌的生命价值取向,但也有不少人为了满足声色犬马的生理刺激,追求灯红酒绿的官能满足,不暗浪费生命,甚至为吸毒而摧残自己的生命,为贪财而毁灭他人的生命。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时代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保健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及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以及工业的产量与质量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BT)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
(二)克隆技术与干细胞自1997年由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身上的乳腺细胞培育成功的克隆羊“多莉”在英国问世以来,克隆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克隆鼠、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猫、克隆猴等相继问世,这些成功使人们看到了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家畜以及挽救濒危珍惜野生动物的可能性。
不过克隆技术最大的应用可能还在医学领域: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人类胚胎,使其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以供医疗或研究之用。
而这又牵扯出另一重要的技术领域,即干细胞的研究。
干细胞是指动物体在发育过程中,体内所保留的部分未分化的细胞。
干细胞根据其分化潜能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如胚胎干细胞,它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为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从而可以进一步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
第二类是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第三类称为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
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
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精选五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精选五篇)第一篇: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由其引领的生物经济将引起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研究开发的战略重点,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人类7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龙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被世界各国作为重点产业,并将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行业背景我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发展生物技术制药作为迎头赶上国际高新技术水平的重点领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将生物制药列为重点扶持并强力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2006年4月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医药的发展重点在于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
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9年,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趋势生物制药是湖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产业。
湖北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2009年,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年产值比上一年度增长29%,达到300亿元。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省生物制药产业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全省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超过600家。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观点3:
分支广泛,与各个学科都有交叉
• 催眠(看似巫术,本质上是神经调控); • 狼孩(社会学问题,归根结底,是孩童在神经
发育时期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长,完全适应该 环境,神经发育成熟后再次进入人类社会则无 法矫正,因为神经细胞人一辈子只有一套…… 不可再生,与佛罗伊德关于恋母情结和童年决 定性格的学说一致); • 与医学的紧密联系;(生物化学) • 与材料科学的联系;(生物材料)
2
生命科学发展
19世纪前: 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 1859年: 英国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 之后: 中心法则的确立 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分子生物学阶段 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HGP),意义重大 从此,以基因组成、基因表达和遗传控制为核心的分子生物
科技简史课前聊天
21世纪 是的世纪?
1
区别:生物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 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 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 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科学。
11
观点1
在科学的定义上存在漏洞
• 不可预见性(不定向的发展) • 不可重复性(实验难以控制变量)
12
观点2
不严谨,存在漏洞,仅仅是假说。 无法证明该学说是真理。
进化论,HPV与宫颈癌, 男性、偏男性(Ⅱ型XXY)、两性人(Ⅲ
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21世纪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时代,它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其研究进展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趋势也日益发展繁荣。
首先,21世纪的生命科学在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各种复杂系统的研究,这使得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系、健康状况、行为变化以及社会系统等方面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入,涉及范围也更广泛。
例如,针对斑马鱼心脏发育中的蛋白质组织,研究者们开发出了基于大数据集的细胞成像测序技术,鉴定出各种蛋白质及其细胞内特殊定位,为深入理解心脏极其涉及的生物过程奠定了基础。
其次,生命科学在稀有疾病的新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根据人体基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成功研发出了可对传统难治的癌症、心脏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稀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药物。
例如,一些癌症新药,如英特乐利、凡瑞安翔和赛芬乐等,其作用机制研究是基于通过高精度、原子分辨率分子组装来考前一些致癌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变化的新颖的NY-ESO-1抗原及免疫检查点的抗体的研发的。
这些研究显示了科学家们研究新药的能力,为治愈稀有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生物技术在21世纪发展迅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检测疾病和相关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和体系。
21世纪,微流控技术、固定化酶和纳米技术也迎来了它们的春天,这些技术创造性地将生物过程信号转换成可读的、可理解的信号,为生物学家们提供研究的有力工具,也为了建立完整的生物技术框架就业力奠定了基础。
最后,21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也专注于综合性的护理,不断进行对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估,并将医疗和护理模式进行综合改革,实现有效的护理评估及预防策略实施,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大数据进行病人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利用聚类算法、决策树算法等建立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各种非典型疾病的预测与疾病发展趋势预估,为病人更精准的护理提供指导性。
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发展趋势。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趋势,并向读者介绍一些相关的重要研究领域。
首先,基因组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快速低成本地测定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
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不仅推动了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还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
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而全球各地也在进行着不同生物体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甚至是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等。
其次,蛋白质组学也是生命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点是分析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通过大规模的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快速识别和定量不同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研究生物体的生物功能和分子交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此外,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在遗传信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模式来调控细胞和生物体功能的机制。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与表观遗传修饰有关的新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它们在细胞发育、人类疾病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进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发育、功能调控和适应性进化等现象。
此外,合成生物学也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合成生物学旨在设计、构建和改造生物体的基因组和代谢网络,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和产物生产。
近年来,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了许多新型生物体和合成生物系统,如合成细胞、合成基因组和合成生物反应网络等。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医药和可持续生产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最后,生物医学研究是生命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技术的进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生物体发生疾病的机制。
生物医学研究的目标是开发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时代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保健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及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以及工业的产量与质量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生物技术(B io tec hno log y, BT)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
虽然由于研发成本高等原因,近期内生物技术产业本身还无法实现全面的赢利,但随着它的日益普及,这一天也为期不远了。
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一)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来,公共媒体不断向大众勾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这使人们认为,一旦科学家把各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碱基排列顺序测定清楚,生命的遗传奥秘就会显露无余。
但是,真实情况远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
遗传信息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形成间接地指导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也就是说,一个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导致了相应的蛋白质形成,蛋白质再参与到生命的各种活动中去。
所以,要想真正揭开遗传的奥秘,仅仅了解基因组的碱基排列顺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各个基因所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它控制形成的产物——蛋白质。
因此功能基因组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而作为基因功能载体的蛋白质则是生命活动的执行体,人类基因组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有待于在蛋白质层面予以揭示和阐述。
蛋白质组学就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
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组,由全套基因组编码控制的蛋白质则相应地被称为蛋白质组。
人类基因可能有3万多个,而每个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则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人体蛋白质数远比基因多得多。
无论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还是病理状态过程,身体的异常最直接的体现是蛋白质,所以人们研究基因、研究基因组之后感觉到,只有搞清楚蛋白质和蛋白质组,人们才有可能更多地去发现疾病的诊断标志、疾病的预防标志、疾病药物筛选的靶标和疾病治疗的靶标。
21世纪的生命科学
人染色体上的30亿个碱基对
这一计划的科学意义重大,可与产生原子 弹的曼哈顿计划,人类登月阿波罗计划(20 世纪人类自然科学史上三个最伟大的工程 计划)相媲美,是当前国际生物学、医学 领域内一项引人注目的工程,是人类自然 科学史上最重大的研究项目之一,将推动 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已完成测序工作的生物
面包酵母 线虫
果蝇 拟南芥
后基因组时代序幕拉开
哈佛大学科学家麦克贝斯说,人 类基因组图谱并没有告诉我们所有基 因的“身份”以及它们所编码的蛋白 质。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蛋白质, 蛋白质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砖块” 角色,其中可能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方 法和新药的“钥匙”。
• 基因组: 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 • 蛋白组: 由全套基因组编码控制
中心等三家,贡献率为1%。
2000年6月 白宫的庆典
Venter
Collins
二000年六月二十六日克林顿宣布 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弗朗西斯·柯林斯在介绍情况。
基因数是3万、4万还是10万
人类遗传基因数量比原先估 计的少很多。目前研究表明, 人类基因组中约有3万至4万 个蛋白编码基因,仅仅是果 蝇基因数目的两倍,人有而 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 现在两大科研小组的数据是 从DNA水平上得出的;而 “人类有10万多个基因”则 是从RNA水平上得出的结论。 所以,这些数据不能推翻 “人类有10万个基因”的说 法。
人类第22号染色体DNA全序列测定宣布完 成。
• 2000年4月6日,美国Celera遗传信息公司宣
布,该公司已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 传密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答案:(1)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导致了生物的特异性。
(2)三大支撑学科: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
(3)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
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
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
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3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答案:结构生物学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它是在分子层次上从结构角度特别是从三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阐明当前生物学中各个前沿领域的重要学科问题,是一个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以结构(特别是三维结构)测定为手段,以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为内容,以阐明生物学功能机制为目的的前沿学科。
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和由此形成的细胞各类组分的三维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正常生物学功能和异常病理现象的关系。
分子发育生物学也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敲门砖‖。
“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后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展开将进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活动本质的辉煌时代。
目前正迅速发展的生物信息学,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力”。
尤应指出,建立在生物信息基础上的生物工程制药产业,在21世纪将逐步成为最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从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21世纪将取得不同程度的重大进展;遗传信息的进化将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内容‖的观点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许多模式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通过比较研究,人类将在基因组上读到生物进化的历史,使人类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从表面深入到本质;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
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答案:(1)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导致了生物的特异性。
(2)三大支撑学科: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
(3)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
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
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
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3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答案:结构生物学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它是在分子层次上从结构角度特别是从三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阐明当前生物学中各个前沿领域的重要学科问题,是一个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以结构(特别是三维结构)测定为手段,以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为内容,以阐明生物学功能机制为目的的前沿学科。
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组装体和由此形成的细胞各类组分的三维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正常生物学功能和异常病理现象的关系。
分子发育生物学也是当前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学科。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敲门砖”。
“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后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展开将进入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活动本质的辉煌时代。
目前正迅速发展的生物信息学,被称为“21世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力”。
尤应指出,建立在生物信息基础上的生物工程制药产业,在21世纪将逐步成为最为重要的新兴产业;从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21世纪将取得不同程度的重大进展;遗传信息的进化将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内容”的观点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许多模式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通过比较研究,人类将在基因组上读到生物进化的历史,使人类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从表面深入到本质;研究发育生物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21世纪的生命科学热点与展望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生物科学 的世纪,统计美国“科学引文索 引(SCI)”收录的4500余种学术 刊物,发现有 2350 种左右为生物 科学相关杂志!统计全世界引用 指数(Impact factor)在10以上的 超一流学术刊物,也发现80%左右 是生物科学相关刊物。
引用指数在10以上的超一流刊物分科比较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恐龙灭绝之谜”
有人说,恐龙是被行星所害,有人说是被超行星所害,还有人说被火山所 害,甚至有恐龙被太阳所杀。可是被行星所杀最为受人们关注。 1980年,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阿瓦雷斯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个 惊人的论点: 6500万年前,杀害恐龙的罪魁祸首是一颗直径10千米、质量为12.7千亿 吨的小行星。 当时,这颗小行星突然从天外高速飞来,猛烈地撞在地球 上,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的威力相当于最大氢弹的100倍! 爆炸产生 的高温使森林燃起了火。爆炸所产生的尘埃抛上云霄,使地球大气层黑云 密布。有几个月的时间,阳光被尘埃遮掩,地球上一片黑暗,温度骤低, 气候剧变,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了,进而导致生物链的破坏, 大量动物饿死。恐龙更为首当其冲,惨遭灭顶之灾。 但科学家一直未在地球上找到这么大的陨石坑。在墨西哥成就尤卡坦 半岛,发现地下深处有一个直径60千米的圆形构造。它形成时代正是恐龙 绝灭绝的年代。有人推测,这个坑可能是当年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轰击出来 的。 但仔细一测算,这个坑似乎太小了一点。有人想,也许当时10千米直径 的小行星分裂成几个之后才与地球相撞的,而且多数没有落到陆地上,而 是掉到海里去了?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细菌保护古建筑
在含钙的情况下能够 形成钙的微晶体,以 保护古建筑。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无法假冒的生物笔
利用在墨水 中加入含有 特定序列的 DNA片段, 使别人无法 假冒你的墨 迹。
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求生命科学导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论文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历史时期。
该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门直接关系人类自身、人类生活的新学科——生命科学开始发轫,到70年代已成为当代热门学科,使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不密切关注、积极参与。
生命科学的崛起,豫于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然而又不局限于生物科学范围。
例如,研究生命运动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揭开了生命的奥秘,特别是生物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成分研究的突破,首例无性繁殖“多利克隆羊的试验成功,以及安乐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争论,都和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生命科学不仅是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大趋势,而且对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现有生存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把握这种规律,认识这种影响,又势必成为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课题。
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生命法学、生命美学等新学科,就是由生命的发展所拓展的当代社会科学新视野。
一、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身的哲理思考过去的哲学只关注人的社会或文化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这就把人只看成是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投注意人因为有了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
生命科学启示我们,投有自然生命就投有一切,对人来说,第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生命,因此人应该认真思考,人怎样括着才符合生命的本性,才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又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自然生命的能量即生命力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所以人应该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这种从生命科学引发而成的生命哲学,促使现代人辩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历程,既克服消极的悲观主义,又消除盲目的乐观主义;既怀有积极人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态度;既洋溢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性,又充满对生命价值的创造性。
生命哲学之所以能够从生命科学获得启示,原因盖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态度和质量的忧虑。
人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固然有不少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甚至为他人生命的存在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最为辉煌的生命价值取向,但也有不少人为了满足声色犬马的生理刺激,追求灯红酒绿的官能满足,不暗浪费生命,甚至为吸毒而摧残自己的生命,为贪财而毁灭他人的生命。
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
郭琴溪
山师大附中
付虎
青岛二中
倪唯一
山师大附中
丁芒
山东省实验中学
第十一届(2002年,成都)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北大 清华 复旦
北大 清华 复旦 清华
编辑课件
第十二届(2003年,陕西西安)
耿一介
山师大附中
张立蕴
山东省实验中学
张坤
油田一中
第十三届(2004年,福建厦门)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BO。生物学奥赛起源于 东欧一些国家,原为这些国家的国内学科竞赛。80年代末, 由前苏联、波兰、捷克等国发起成立国际性组织--国际生物 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并于1990年组织了第一届IBO。以后 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有十五届。IBO竞赛委员会设在捷克 的布拉格。
我国1991、1992连续两年派观察员出席IBO,从1993年 起组队参赛。每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致情况如下: 1993年第4届IBO获一金三银;1994年第5届IBO获一金二银 一铜;1995年第6届IBO获二金一银;1996年第7届IBO获一 金三银;1997年第8届IBO获三金一银;1998年第9届获三金 一银;1999年第10届获三金一银;今年7月第11届IBO获二 金二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选手已连续三年保持了个人 总分第一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已开始了许多其它物种的基因组计划。 如水稻、猪、酵母等。
编辑课件
上图为通常6条腿的甲虫幼虫编,辑下课件图为经生物学家改变胚胎基 因而生成22条腿的甲虫。
左边比较肥的一只老鼠是正常的老鼠,而右边一只通过基 因工程锁死ACC2编酶辑课的件 老鼠则比较苗条。
21世纪的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21卷第4期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No.4 Vol.212005年12月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Dec .2005* 收稿日期:2003-11-25作者简介:赵淑英(1965— ),女,河北肃宁人,沧州师专体育系教师。
·93·21世纪的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赵淑英(沧州师专 体育系,河北 沧州 061001)摘 要: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将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生物科学会解决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环保、能源、生物计算机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生命科学;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基因疗法;生物能源;微生物杀虫剂;脑科学中图分类号:TP3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762(2005)04-0093-02 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生物科学技术直接关系到与人民生活、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的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同时,对环保、能源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渗透、交叉作用,能够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对21世纪的人类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P367-394)1 21世纪的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为21世纪的生命科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个重大突破是孟德尔学说的再被承认和摩尔根的基因论。
第二个重大突破,由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尼克建立了第二双螺旋图形的分子模型,这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双螺旋分子模型的建立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生命技术的发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信息科学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发展,人类才有可能来识破本身的遗传密码。
在20世纪末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人类科学计划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的生命科学演讲人简介:许智宏 , 男 ,1942年 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 196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生理所工作 ,1979年至 1981年在英国做访问学者。
曾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现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的研究, 专长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激素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 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演讲正文: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用晚上的时间来给同学们作一个报告。
我选一个题目,讲“ 21世纪的生命科学” 。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入新的世纪了,大家都在以不同的心情, 从不同的角度展望新的世纪。
新世纪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讲, 究竟怎么样?政治家,科学家,都在对下一世纪进行预测。
我是 1959年到北大生物系读书的,在我当学生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们的老师,生物系的教授们对我们说, 下一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我们等待着这一世纪的到来。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了 ? 我们再来看一看,展望一下下一个世纪的生命科学该是什么样。
也许大家会想 21世纪是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 都认为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是影响下一世纪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美国总统克林顿, 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年初在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对此表述得非常清楚。
我国的领导人包括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他们的讲话中也都曾经多次提到过。
我想,如果是生物学家在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别人会认为那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在其他领域工作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也同意这种看法。
比如,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去年在中国举行的一个论坛报告里讲, 19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 20世纪仍是物理学的世纪, 但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先生, 他是个化学家,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 亚洲国家如果在下次经济腾飞中有所作为的话, 生命科学技术将是可能取得比较大突破的一个领域。
基于这些状况,今天我想先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一看我们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问题, 再给大家展望一下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不少科学家认为 20世纪最富创造性的科学发现是:相对论、量子力学、 DNA 双螺旋结构。
可以看出是物理学占了主导地位。
应该说 DNA 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其中同样有很多物理学家的功劳。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改变了整个生命科学的面貌。
我想这个发现,随着对基因功能、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它的意义是越来越明显,它无愧于 20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20世纪也有几个最有影响的大科学计划:曼哈顿计划,它导致了原子弹的出现; 阿波罗登月计划, 它使人类有机会到月球上去探索, 揭开了人类空间科学的新篇章; 第三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将破译我们的全部遗传密码, 对我们人类认识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未来生物医学的发展也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
我想,要展望 21世纪的生命科学的时候,我们不能不看一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第一, 巨大的人口压力。
对我们中国来讲,人口即使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每年也增长 1300万— 1400万人,预测到 2030年,我国人口将会达 16亿。
去年 10月份全球人口达 60亿。
整个世界一年人口的增长是 7500万。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到 2050年全球人口最低 73亿,最高可能达 107亿。
就是说五十年后, 地球上将有 73亿到 107亿人。
地球上现在是 60亿。
大家可以想一想,要增加那么多的人,地球拥挤程度将会怎么样?第二, 和这个有关就涉及到食品的供应问题。
这么多人要吃东西, 我们就一个地球,就那么多可耕地, 怎么办?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到 2030年,如果人口达 16亿,我们的粮食产量从现在起到 2030年必须增加 30%。
大家想想,要增加 30%的农业产量,谈何容易。
一般来讲, 一年增长百分之几就不错了,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可耕地每年都在减少 (一年减少差不多一个县的面积) ,所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就是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寿命的延长,新的问题不断产生, 对健康的要求也高了。
过去我们中国人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并不是很多,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状况的变迁, 在城市里, 它们很快上升为主要疾病。
另一类上升很快的是老年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和其他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人类的寿命大大增长了, 有的科学家预测人可以活到 180岁。
作为生物学家, 我觉得现在还难以预测,因为人类的寿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我想 120岁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样的话, 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
从北大人口所索引联合国的一个资料可见,中国 65岁以上老人人口比例由 10%增长到20%的话,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20年,日本是 23年,美国用了 57年,德国用了 61年,瑞典用了 64年,中国用了比美国少 30多年的时间达到同样的老龄化,而我们的经济条件尚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这就可能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
最后是遗传病, 对我们中国来讲,特别是由于文化与传统的因素,加上一些山区与边远地区处于隔离状态, 这使一些地区仍存在着只能在小的地域范围内选择配偶, 乃至近亲婚配的情况, 这使我国局部地区遗传病的发病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前几年我看过一份资料, 说即使在沿海一些地区, 遗传病的比例也在增加。
开头我也很惊奇,沿海地区按道理来讲,是我们的经济发达地区, 文化程度也比较高。
但是由于我们某种传统的影响,有一些人,他赚了钱,做了老板,又怕自己的钱流到外面去, 所以他希望把资产控制在自己的家族范围内, 亲上攀亲, 也导致了遗传病比例的增加。
当然, 在世界范围内, 还有很多危险的疾病不断出现。
艾滋病现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仍呈增长的趋势,包括非洲大陆,还有东南亚、南亚、俄罗斯,也包括中国的部分地区。
疯牛病使很多人谈牛色变, 最近在法国巴黎, 法国的朋友请我吃饭时, 常讲今天不用牛肉请大家 (笑) 。
法国人最近也是很恐惧,因为已发现了多起疯牛病的病例。
大家知道,人感染疯牛病之后,还没有可以治愈的办法。
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发现后,连续几次爆发,对这个病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办法, 每次爆发大概会死百十来人, 过了若干年, 又在另一个地区爆发。
除了这些我们过去没有听说过的病以外, 像肺结核, 本来认为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了, 但这些年来, 它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 原因是一些结核菌对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使这种病用一般抗菌素很难对付。
最后, 环境问题。
人口的增长, 实际上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最厉害, 我想不能讲人类是罪魁祸首,但不可否认人类本身的活动是破坏地球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外,生命科学在 20世纪以来,特别是 50年代以后, 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发展出来的观念和技术大大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面貌,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已使科学家可以在分子和细胞的水平上来研究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今天的生命科学已经不是像三四十年代那样只要一架显微镜, 或仅仅到野外采标本回来进行分类那么简单了。
今天的生命科学已经可以在很严谨的条件下, 用物理的、化学的和数学的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
生命科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研究。
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高级、最复杂的现象。
正由于这样,生命科学有着一种无限的推动力,激励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不光是生物学家,还有很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参与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这大大促进了最近几十年生命科学的发展。
如果大家看一看, 在诺贝尔奖得主中, 有关生命科学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背景, 不少是物理学家、化学家。
同样也可以看一看美国科学院 2000多位院士在各学科组的分布:数学与应用数学 171, 地球科学 246, 物理和应用物理 267, 经济科学 56, 天文学 74, 工程科学 96,化学 199,生命科学与医学 947,即生命科学与医学占了 43%。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 ) 经费分布中,生命科学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但美国生命科学经费比例最大的不在 NSF ,而在 NIH , 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的经费从 1970年的 10.6亿美元到 2000年增长到 179亿美元, 明年申报 188亿美元 (注:实际 2001年已批准获 203亿, 2002年估计可达 230亿) 。
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 下世纪生命科学和技术中的热点以及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过去认为大科学工程没有生命科学的份儿, 一般都是物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 像我们中国的两弹一星、加速器等。
但现在不同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第一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大科学计划,它最初是在 90年代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项目,目标是用 15年花费 30亿美元完成人类基因组 30亿碱基的序列测定,完成全部基因的定位,并开展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这个计划,翻开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的一页, 极大地推进了生命科学。
2000年 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建成。
江主席也发表讲话表示祝贺,因为中国参加了 1%的测序任务。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 1%,实际上人类基因组类似于过去的“核俱乐部” ,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参加进去的, 中国科学家凭自己的技术, 使西方科学家认识到中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测序。
我印象中法国也不过承担了 2%,德国是占了 4%,还有日本,主要是美、英两家。
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做成的, 需要大批科学家的合作和资金。
由于基因组研究的潜在商业前景, 不少私人公司也投入大量的资金, 总量已远远超过政府的投入。
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带动了对其他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随着我们测序技术的进步, 其他生物的基因组测序也已取得很多的进展。
譬如微生物, 微生物的基因组较小, 中国已经完成了好几个微生物的测序。
还有一些对基础研究很重要的模式生物, 譬如动物中的果蝇, 为我们经典遗传学中很多理论的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它有很多的突变体。
最近在《自然》杂志上报道它的测序已经完成。
还有植物,模式植物拟南芥的测序即将完成,水稻的测序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日本、中国都参加了。
美国人也参加做水稻, 因为它是禾谷类作物中基因组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