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讲座心得体会
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
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第一篇: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今天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慈母情深》两课,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王老师非常善于运用引导性评价。
评价是一种艺术,如果能正确使用评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评价产生的作用,将会远远超出评价本身,它不但是对“当事”学生进行评判,更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引导。
尤其是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能够把比较生涩的方法指导不露痕迹地融合在对学生生动的评价中,学生非常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轻而易举地学会了朗读的方法。
这样的引导,怕是要比直接的方法说教效果好多了。
二是王老师的课堂整体感觉素、朴、真。
没有任何花哨形式的东西,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
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没有多余的教具,没有看似花哨的表演形式,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有它的实效性。
朴朴实实、真真实实的课堂,却给了孩子真正的提高。
三是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
一个优秀的老师总是如此,不是为赶课堂的进度,不是为表演自己的设计,而是真正关注孩子知识的达成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四是课堂充满激情,非常投入。
课堂需要激情,尤其是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投入,只有老师自己能够走进文章,投入情感,充满激情,孩子才能受到感染,才能跟随老师进入文本,用心体悟。
名师的课堂总是如此,无论是于永正老师、王崧舟老师,还是窦桂梅老师,都是如此,或许他们的讲课思路不同,观点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不仅是上课的孩子们,就连听课的老师们也往往被他们的激情感染。
五是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常说,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应该怎么发挥?王老师的课堂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个主导作用,要适时体现,出现在最需要的时机,这个主导作用,要因地制宜,要善于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引导他们。
唯如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起到他的点播调控引导作用。
崧舟细讲文本读书心得
崧舟细讲文本读书心得到底什么是文本细读?王老师说,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系统,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钻研教材”所置身的话语系统中,钻研教材就是钻研内容,而在“文本细读”的语境中,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才是源。
所以,文本细读就是正本清源,培根固本。
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关注的技术。
王老师借用了很多名家的话来对这个概念进行了阐释。
文本细读,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文本细读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用王尧先生的话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你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你了;像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从语言中出发,再回到语言。
”也是谭学纯先生所说的,“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还像夏丏尊先生所说的,“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像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
”像施特劳斯所说的那样,“在字里行间阅读”。
你在空白处阅读,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那就是文本细读。
更像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所说,“徜徉在语言之途。
”文本细读,倡导徜徉地读,你在开满鲜花的语言之途散步,目之所及,是人生的一道道风景,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让你进入一种内在的生命的澄明之境。
王老师以《小珊迪》的文本细读为例,告诉我们文本细读既涉及到一系列深入、细腻的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关系到我们面对文本时所持的姿态和立场。
那么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即;“作者崇拜”姿态;读者崇拜姿态;文本崇拜姿态。
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多重姿态的和平共处。
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要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新)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新)我在教育行业已经有近十年的经验了,听了不少的课,但从未真正思考过如何评价一堂课。
通常,我只会列出一些优点,然后提出一些建议,但从未深入地品味和理解课程。
最近,我很幸运地读到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
书中的精彩案例和独到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也深深地感受到了___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的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通过阅读书中的语文教学实录,我发现,如果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就无法上好课。
教师需要博古通今,有丰富的情感,最好还要有灵动的智慧。
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带领学生走出课文,让他们的知识不仅局限于课文之中,而是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其次,语文教学必须富有诗意。
___老师是一位充满诗意和禅意的老师,他的书中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以诗意般的感觉。
我读完很多案例后,都深深受到了震撼和感动,感受到了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和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
例如,___老师的《木笛》一课,___评价说这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
我非常喜欢___的这堂课,即使只是阅读教学实录,我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浓浓的诗意味。
如果我真的去听这堂课,我肯定会沉浸其中,感受到爱国之情。
___师说,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四个维度:文本的诗意,教师的诗意,学生的诗意和教程的诗意。
其中,教师的诗意主要表现在执教者真挚、丰富、颇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感上。
只有经过理性思考后,教师才能将文本传达的感情通过教学语言或肢体语言感染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诗意,不会显得做作。
___的教学语言处处体现着诗意,例如在教授词语时,他引导学生:“读词语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有时候在读词语的时候,你需要用心听,由词语散发开来。
词语,它有魔力呀,你往往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这样的教学语言比起一般教师的简单读词更具诗意和语文味。
类似的语言在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充满真情、发自肺腑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真诚思考,融入文本。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篇一:读后感王崧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2020级汉文三班王自强202002024147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在名师工作室学习时,我就看过王老师的这本著作,当时只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下,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读后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
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
”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
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对王崧舟“诗意语文”,我早有耳闻,但却知之甚少。
在外出培训学习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桃花心木》,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从小对语文痴迷原来也离不开那一份“诗意”,二自己的教学中却忽视了这“诗意”中的语文味。
于是,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便毫不犹豫的买下。
其中王崧舟对肖绍国执教的《月迹》、王春燕执教的《猴王出世》、彭才华执教的《凡卡》这三节课的点评,是分别从诗意感悟、文本本位、语文知识三个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的,由这可看出王崧舟的一些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在《猴王出世》这节课中,虽作为第一课时,但王春燕老师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这一知识点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句子,以此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并让学生通过结合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景,在自我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达到自我意会。
如果单从课堂实录上看,也许我们对王春燕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只停留在从文本出发,重视与教学文本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很明显,我们这样的点评有点流于表层,并未深入发掘这节课的精彩之处。
而王崧舟老师对其的点评分别从语言、人物形象、情感体会三个层次对课例进行点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王崧舟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言语性,而这一教学理念体现在《猴王出世》这一课中,则是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简而言之,即是以语言表达为意图,学生的反馈也是语言表达,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王崧舟认为这节课中成功之点还在于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唤醒意会。
教师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也就是我们说的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王崧舟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即是《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是的,评课也许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立竿见影,但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心得体会黄健早就被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所吸引,2011年5月份,满怀着虔诚的崇拜和许久的期待,我荣幸地参加了在南昌举办的第五届“相约名师”活动,其中就有王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A与B两版,我用心聆听了他执教的这两节课及其关于文本细读的报告。
课余看见外面有他的著作《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并得到了王老师的签名题字,如获至宝,可以说是用心地读。
我仿佛在接受先生他的开悟,仿佛在精神的领域与他坐以论道。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身在;意在:一心一意;思在:思考、思想);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个性本色);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体验把握当下,敞开心扉、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让诗意、宁静、优雅、温婉的语文成就这般的人生……”与此对照,我又该属于那种境界呢?属于我的课堂,那些规范、准则,是否嵌入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而成为自由与率性的道场。
回答是肯定,多数的课堂我投入其中,却无法生成出愉悦与幸福感,这一切都源于我的魂灵还没有真正融入课中,形成道场。
“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是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有情趣、注重情感熏陶、充满人文关怀,尊重需要、赏识个性、激励潜能);第三味是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流溢着儒雅、从容、含蓄、纯正,常常有师生的灵气勃发、灵光闪现、别出心裁、独具慧眼、另辟蹊径)这三味在我的课堂中也有,但深度、力度、厚度还不够,从而使得课堂肤浅而苍白,师生都难以在课堂所营造的生命场中遭遇理智的挑战、文化的滋养、思想的润泽。
一学期上百堂课,自然也留不下行走而过的痕迹,很多时候甚至厌倦于枯燥的训练与强迫的规训。
“第一辑、悟课:通达灵魂的镜子(亦诗亦禅:月迹映照下的心迹;将语文意识进行到底;情到深处才反复;智慧的梳理;情教:抵达文字彼岸);第二辑、鉴课:价值的判别与皈依(质疑与感悟的视界融合;蓄势,课堂节奏的审美秘妙;诗与思的对话;一线穿珠,一唱三叹;探寻识字教学的文化底蕴);第三辑、析课:擦亮标识(灵巧、细巧、精巧;见出一种古诗教学的境界;建构生命化理解的课堂;想象,复活文字的感悟生命;生命美学观照下的语文课);第四辑、品课:细微处彰显本质(有一种感动叫诗意;将快乐作文进行到底;心中生有的智慧;阅读,指向文本秘妙;一切都在境中);第五辑、赏课:课堂人生的确证(高贵的活课程;尊严来自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语文教学走进语文之门的一座界碑)”这是此书的所有的标题,从这些别具匠心的文字里,我能感应到王松舟老师魂灵里所内蕴的文化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才让他的生命世界充满诗意与宁静,灵气与灵光凝聚成指向语文人生的无言大美。
徜徉在语言之途
徜徉在语言之途——听王崧舟老师的讲座《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有感最早看到文本细读是在杂志上,当时还不知道王老师就是文本细读的“开山祖师”,只是觉得:这样做,挺好的。
记得,学校摸到这脉动的时候,组织了每位语文老师自行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文本细读。
还记得完成此项任务时,大家都是愁眉苦脸,对怎么“细读”浑浑噩噩。
我当时刚执教了公开课《要下雨了》,就胡诌了这一课的文本细读。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细读”根本就不是“细读”——粗糙得很。
不知者不罪,大家都觉得这很重要,但是又觉得好像挺神秘的,也只好凑个数,闭只眼睛过去了。
今天,工作室终于有了静心聆听王老师讲座的机会,题目就是《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静静地听完王老师充满诗情、禅意的解读,再联系之前听过的一些讲座,文本细读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王老师文本细读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四大基本特征、两种策略、三种常见姿态四个维度立体地诠释了细读。
※文本细读提出的背景※文本细读的内涵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灌注的技术。
王老师引用了名家的话形象描述了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
”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用夏丐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用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
”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
”听了此番描述,不禁为老师的博学强记、诗意豪情而折服。
文本细读,多普通、平实的一个理念,却能诠释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妙哉!※文本细读的四大基本特征细读姿态的多元性细读指向的言语性细读结论的兼容性细读经验的共享性王老师指出,教师在细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就是学生会遇到的困难,教师在细读过程中产生的兴奋点可能就是学生会产生的兴奋点。
精选爱上语文 王崧舟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暑期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十二集“爱上语文”系列百家讲坛,在网上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部分课例。
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这十二集中,王崧舟老师在向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强调一个正确的观念: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学好语文,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文化人。
学语文要以学做人为第一要义。
学语文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学中国古典诗词,就是学中国文化。
这些可谓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耳熟能详的金句,我们往往会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王崧舟老师用这些金句再一次为所有的语文老师明晰了为什么学语文,怎样才能爱上语文。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思考。
一、读诗是有思维路径的王崧舟老师在爱上语文第1讲语文中的文化美中,讲了两首诗,一首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另一首是江雪。
在讲泊船瓜洲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王安石没有安全意识,而在讲江雪时,又有学生提出来,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爷爷为什么在这里钓鱼?孩子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是从实用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读诗的,他的思维路径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加以引导。
王崧舟老师提出读诗时思维的路径,不能是从实用的角度、纯理性的角度来读。
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这样说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诗应该形象地读,感性的读,充满想象力的读。
诗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诗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
语文老师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读诗的时候做一些必要的点拨指导。
王崧舟老师不但关注了读诗时的思维路径,他还给我们所有老师传授了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二、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在爱上语文三读诗中的厚与薄这一集中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抓手,王崧舟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中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把作品读厚,王崧舟教授提出书读百遍不是数量上的要求,而是层次上的要求,质量上的要求。
那怎样才能把一首词或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读厚呢,王崧舟教授为我们指明了三条思维路径:一是参考别人的体会和感悟。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读后感】篇一: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
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
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甚至产生了这样念头:这样的老师,他的“课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高度不是我这样的普通老师所能企及的,他的风采也只够我们瞻仰的——说白了,就是既学不来,又没必要学的。
直到这次,与他的作品《王崧舟讲语文》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师那妙趣横生的谈吐,那大气的课堂和精妙的点拨,并非平地起高楼,这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这坚实的基础完全得益于他爱看书。
这回,也算是真正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了。
《王崧舟讲语文》一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语文人生,由三篇王老师在三个重要培训班上的讲话稿组成,分别是《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和《“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第二部分:我的语文理念,收录了王老师在自己学校举办的“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的三篇讲话稿,分别是《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和《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
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登出了《长相思》等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重要评课稿。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王老师以“讲”的形式,展示了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语言教学风格。
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语文教师当以阅读的姿势伫立。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王老师爱读书。
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
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
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
”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
听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讲座心得体会
听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讲座心得体会听王崧舟老师的讲座《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有感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陈爱华在王崧舟工作室求学的第四天,我和几位学友一起聆听了王老师的《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专题讲座。
一个下午沉浸在王老师充满诗情、禅意的解读中,静静地听,细细地品,确有醍醐灌顶之感。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们了解了文本细读的;知晓了文本细读的四大基本特征:细读姿态的多元性、细读指向的言语性、细读结论的兼容性、细读经验的共享性;明白了文本细读的三种常见姿态:作者崇拜、读者崇拜、文本崇拜。
听王老师的讲座的确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常因王老师的慈悲情怀而感动,因王老师的博闻强记而感叹。
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王老师认为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砥砺和修炼。
通过文本细读,老师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诗意。
的确,文本细读需要智慧,要真正进入文本细读的堂奥,需要不断修炼。
一、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文本的秘妙文本细读贵在“细”,细心观察,细密分析,要对文本进行细品、玩味、赏读、评析,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
诚如王老师所言:在进入文本时,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
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文本的奥秘,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真正做到叶老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我们应该擦亮眼睛,关注整体,聚焦细节,在每次的语文之旅中去发现,去感悟。
1.立足整体文本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存在独特的“文本意义”。
细读文本是一个亲近和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领悟和“建构”的过程。
我们不但要借助文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还要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等来揣摩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文本细读,要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去。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后感
评课,让语文锦上添花——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后感王崧舟,语文教坛上一棵苍翠、挺拔的“不老松”,引领我们这些后辈们瞻仰、学习,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他带给我们的“诗意语文”,以及他的“诗意人生”。
近期,读了他的《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对评课、对课堂、对语文,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热爱,热爱王老师诗意的语言文字,热爱王老师独特的评课视角,热爱王老师一颗怀揣着诗意与虔诚的语文心。
“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
评课,首先要用“眼”看,没有仔细观察课堂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到细致深入的评课呢?可同样是用“眼”看,为何不一样的人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呢?我想这个“眼”看的不仅是课堂,看的是“课”背后的精彩,“读书不仅要会看表面的文字,更要看文字背后的东西”,评课亦是如此,此背后的乃是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文学功底等一些隐性且重要的内涵。
王老师在评课中,引用了大量文学作品语言、名家名言、课标专业术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让人惊叹其对文字的敏感与熟练。
对于现在后辈的我们而言,之所以不会深入浅出、纵向横向的去看课、评课,甚至是上课,是不是正是缺少了这份举足轻重的“内涵”地“看”。
在王老师眼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课,看的不仅仅只是这一堂课,或执教者,看的,评的,是自己。
“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评课也是如此,评课者的心中对课堂、对语文、对教育、对学生、对课标等理解与定位是什么,那么评的就是什么,简而言之,“所评之课不过是观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
让自己会评课取决于自己对课堂、对语文、对教育、对学生、对课标的一份执着于热爱,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这样一份的信念,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
评课是一面“镜子”,那么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自己有进步,“评课者要通过评课,问问自己,从中悟到了什么?”“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只有将自己设身处地的置身于课堂中进行换位思考、移情体验,同时不断地将自身的经历和专业经验融入到对课堂情境的理解与感悟中,这样的的“推己及人,由人后己”,才是评课最终的“双赢”!王老师在书中写到,评课不仅仅是“眼”看,更要用“心”看,用“耳”听。
听王崧舟《文本细读》讲座心得体会
听王崧舟《文本细读》讲座心得体会听王崧舟老师《文本细读》讲座心得又一次聆听了王崧舟老师的录像讲座,又历经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又获得了一回思想的彻悟。
王老师的这个讲座,之前我在《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一书中读过,精彩之处我都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做过认认真真的笔记摘录,以警醒自己不再滋生先生所言及的那种“精神惰性”,不再回复到“走在文本的丛林里,却看不到清流、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的日子里。
而今,当静静的文字变成可感的、萦绕耳畔的声音,当一种悦纳的过程由“看”变成“听”,更觉振聋发聩,余音袅袅……细读文本何尝又不是如此呢?教师倘若受“教参之蔽、教材分析之蔽、他人言述之蔽”,就只会停留在“看”文本的层次上。
这“看”充其量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餐式浏览,教师常常“看“后便在课堂上向学生贩卖。
在这种短平快的知识流水线上,文本的个中滋味教师事后都记不起了,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内在体验能唤起多少?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悲哀大军中的一员。
诚如王老师所言,“细”读文本,应该是“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
灵魂之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眼睛不能阅见,耳朵也不一定能辨真切,故不需用眼,也不需用耳,但需用心灵去倾听。
惟有打开心扉,敞开心灵,“活在文本中”,才能倾听到文本簌簌的灵魂细响。
何谓“活在文本中”?用王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
王崧舟老师读《小珊迪》,从课题的“小”字开始,几乎是逐字逐句读来,一连“五哭”,“将语言文字读厚、读化、读成一种自己的生命体验”,即是“活在文本中”;读《一夜的工作》,从“宫殿式的房子”读出总理大无大有的一生,在作细读讲座和上课时都抑制不住流泪,即是“活在文本中”;读《二泉映月》,读出“一处风景,一幅图画,一声声人生倔强的呐喊”这三重境界,即是“活在文本中”;读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纳兰性德,读夜半钟声中愁眠的张继,即是“活在文本中”……而如何“活在文本中”?王老师又指明方向:让文本这个“警幻仙姑”带着你游历文本所缔造的那个“太虚幻境”,你用心聆听她的种种言说,用心察看仙境的种种景象。
王崧舟课堂观后感
听毕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我可谓热血激昂,感触良多。
因以写文以表。
震撼——一开始,我就被王崧舟老师的声音吸引了,再看到他的字,又深深地折服了。
王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整体架构的非常宏伟,他不是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这样顺着文章的顺序讲解的,而是高出文本进行了整体性的、具有独到性的梳理,再向我们娓娓道来。
从小学到高中我所上的语文课里,也有许多让我记忆深刻的,但是王老师的这堂课又格外不同我觉得,他是在以他的人格魅力在讲课的。
在他将文本大胆地剪切、调整和提炼后,他怎样再次把它们融合起来的呢?是的,是以他的人格魅力。
我很希望自己是当时教室里的一名学生,可以受到这样诗意的、人文的熏陶。
于是,又给我带来——沉醉感。
沉醉——老师设计的问题让我叹为观止。
一串又一串的排比句,不断地重复,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学生的心。
老师首先带领我们走进那纯美的月夜,最后多媒体给出所有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就如同一首诗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就如同轻轻牵着老师的手,走入了一片月光流水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清新无觉。
仿佛遨游天地之间,沉醉其中了。
这里运用多媒体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想象的画面和多媒体展示的画面融合,更加深刻。
景物之美已经渲染到了极致,这时“笔锋一转”,引入阿炳双目失明,无法再见到如此美好景色,这不可谓不打动人心。
再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有了之前完善的铺垫,学生们自然都沉入在乐曲中了。
之后的课堂,更如行云流水,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我对王老师,由衷地敬佩。
敬佩——在听课之前我们看了《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看完后感觉文章很浅显,没有什么很打动我的地方。
而王老师的课上完了以后,却让我重新审视了这篇文章,很受触动。
作为一个现在还是学生,将来可能走向教师岗位的人,我感受到了教师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应该以怎样一种认真的、执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
王老师这堂课如此得流畅自然,那么他在课堂之外所做的努力一定相当大的。
“王崧舟老师讲座”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1、请大家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通过你自己的朗读,你就可以读懂。(自读、自悟)2、在你读时,你的眼前是否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边读边想象)3、老师呈现水乡图(给学生创设情境)4、请你把图画与文字对照起来再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来到了什么地方?(图文对照,内化语言文字)5、假如你来到水乡,你最想做什么?(激发学生对水乡的热爱)
内容: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法主讲:王崧舟
学习者:康孝富时间:2009、10、26
内容(教学现象或教学片段)分析:
案例2:走到离伯父家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内容: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法主讲:王崧舟
学习者:康孝富时间:2009、10、26
总体感受: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王老师及其他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老师们挖掘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内化语言文字
3、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4、读有变化、读有层次、读有所感
教学过程:1、闭上眼睛想象: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饱经风霜”来形容的脸。2、用自己的话说说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3、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你还看出了什么?4、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学习心得(收获与反思):从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不难看出老师解读教材非常到位。这位老师以这段话的文眼“饱经风霜”这个词为切入点首先调取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饱经风霜’来形容的脸。”从而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来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语。“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实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调取课文中描写车夫外貌形象的语言文字来感受车夫饱经风霜。仅仅局限于这样的表象还不够,教师又通过问题“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你还看出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车夫的生活经历、生活状况去立体地、全面地感受车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车夫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针对“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则么做?”这一话题学生当然是由衷而发。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王崧舟老师如是也。
但闻其人不若见其人,温润如玉,儒雅之至,可亲又可近。
在荧屏中、座谈时,甚至于文字处亦是如此。
实言之,我初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功利之心在一“课”字,读着读着,竟被王崧舟老师充满个人魅力的文字内涵、文化底蕴所折服,全然忘“课”。
原本动笔之意不在“评”,在乎“课”之实录也。
读毕,竟无意记“课”,落笔尽在“评”字上。
因为越读越实感“眼前有课道不得,大师评课在上头”。
我想当年李白登临黄鹤楼言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苦闷,此时此刻的我也略理解一二了。
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故而被王老师选出的课往往是出色的、出奇的、出彩的。
有人说白色是最美的颜色,也许很多人觉得白色乃无色之色,未免也太过简单了些。
殊不知它融各色而成一体,却又不失纯真。
一节好的课也正如此,虽然化繁为简,但是常常于无色处出色。
无什么色呢?无单调乏味之色,无矫情造作之色,无曲高和寡之色,是谓之“出色”。
钱锋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正是如此。
因其“读之绝”、“悟之绝”、“化之绝”,被王崧舟老师大赞“绝了”!人大多以为“读”最简单不过了,何“绝”之有?恰是这本分的“读”、本色的“读”、本真的“读”,一读再读,声声含真情,字字发肺腑,却不单调乏味,便“读绝”了!遂王崧舟老师言:“此或可谓阅读教学‘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吧?”第一境界由此而出。
那么“悟”呢?则要靠一些才情与智慧方可悟文字之表里。
或细致搀扶,或入微引领,走进琴声听心声,听心声而悟知音。
教学至此,无一告知,无一矫情造作,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便“悟绝”矣。
难怪王崧舟老师说:“已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矣!”最后一绝在“化”。
这种古典知音情怀已超然于历史,或诗意唤醒,或智慧点化,若未能达之,也应如王崧舟老师语:“能‘化’则化,不能化,也顺其自然,等待机缘。
”这一点也是教师所应该谨记的,切不可强求之,灌输之,一人导之,一人演之,一人得之。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收获颇丰。
这本书由五个板块组成,分别是悟课、鉴课、析课、品课和赏课,通过引用具体名师课堂实录进行讲解分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窗户。
一、悟课:通达灵魂的镜子悟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刻感悟。
王松舟老师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通达灵魂的镜子,能够映照出师生的心灵世界。
在阅读这一板块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
二、鉴课:价值的判别与皈依鉴课,是对课堂教学价值的判别与皈依。
在这一板块中,王崧舟老师通过对不同名师课堂实录的分析,探讨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他认为,好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课堂教学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析课:擦亮独识析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入分析。
在这一板块中,王崧舟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对名师课堂实录进行了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通过分析这些课堂实录,我明白了好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过程。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品课:细微处彰显本质品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品味与感悟。
在这一板块中,王崧舟老师从细微处入手,分析了名师课堂实录中的一些精彩之处。
他认为,好的课堂教学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微之处,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等。
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够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五、赏课:课堂人生的确证赏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欣赏与赞美。
在这一板块中,王松舟老师通过对名师课堂实录的欣赏,表达了对课堂教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王崧舟观后感
王崧舟观后感进入五年级后,我比之前备课更加精细了。
每次备课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但上课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如何追求更高的备课效率呢?我翻开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他在书中关于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详细描述,让我这个年青语文老师茅塞顿开,也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重新审视。
什么是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在他的《诗意语文》一书中说道,文本细读就是引导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字里行间阅读。
而慢下来,沉入词语,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功夫,却非一日之功!王老师举了他讲《小珊迪》一课前进行文本细读的例子,他以自己对语言的敏感,从每个词语、每句话中窥斑见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可见他细读文本的功夫之深。
然而,只有这样的文本细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味道和神韵来。
文本细读的功夫怎么练?首先在备课时,打开课文,先是干干净净地读。
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
在读中始终保持对文本的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保持一种高度敏感。
其次,让自己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生活中的角色。
你要不断问自己,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的问中,文本就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
当你真正练就了文本细读这一功夫,教材这一关才算通过,而此时驾驭课堂才会游刃有余。
读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花大量时间备课,课堂效率却不高。
那是因为我对文本细读得不够,对教材没有熟烂于心,就无法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所以,要想课堂高效,必须静下心来进行文本细读。
其实,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
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
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也就有多美!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和精神高度,才能真正从文本中读出神韵来。
王崧舟示范课后学习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王崧舟示范课后学习心得体会篇一:“王崧舟老师讲座”学习心得篇二:王崧舟教学报告会心得体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崧舟教学报告会心得体会朱村中心学校李春香“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
”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诠释。
之前的语文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知,行,意的结合。
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工具性的重复演练,对情的释放少之甚少。
其实语文是情感传递的一种载体,追溯到功夫子的年代,咬文嚼字,行文流畅,满口之乎者也,然让人领略到的却是做人处事,人之本性的真谛。
孔子用自己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流传几千年的文化遗产,经久不衰。
那是其中的韵味,不同的人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寄托不同的情思。
可见情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
王崧舟老师的一席话,更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突然茅塞顿开。
他倡导的“诗意语文”真实的放映出了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执教的课堂除了让学生“美美的读”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一篇文章的灵魂,也就是文眼。
回到作者原有的情感上,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度,情感面。
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以及很简略的写作方式。
通过开放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
这样的课堂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备课,还要用心备课。
把握一篇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看一篇文中有没有语文的价值,有没有文本的个性,有没有统领的功能,有没有迁移的价值。
根据核心价值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堂中会议语文学习的中心价值。
最终达到让学生自己找到文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深深的体会文本背后的情感世界。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能拥有。
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王老师的课让我们这些正处在迷茫中教师,有了新的思想。
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还必须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慢慢的摸索,才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领。
传递给学生的是素养,是情感,而不是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讲座心得体会听王崧舟老师的讲座《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有感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陈爱华在王崧舟工作室求学的第四天,我和几位学友一起聆听了王老师的《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专题讲座。
一个下午沉浸在王老师充满诗情、禅意的解读中,静静地听,细细地品,确有醍醐灌顶之感。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们了解了文本细读的;知晓了文本细读的四大基本特征:细读姿态的多元性、细读指向的言语性、细读结论的兼容性、细读经验的共享性;明白了文本细读的三种常见姿态:作者崇拜、读者崇拜、文本崇拜。
听王老师的讲座的确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常因王老师的慈悲情怀而感动,因王老师的博闻强记而感叹。
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王老师认为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砥砺和修炼。
通过文本细读,老师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诗意。
的确,文本细读需要智慧,要真正进入文本细读的堂奥,需要不断修炼。
一、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文本的秘妙文本细读贵在“细”,细心观察,细密分析,要对文本进行细品、玩味、赏读、评析,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
诚如王老师所言:在进入文本时,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
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文本的奥秘,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真正做到叶老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我们应该擦亮眼睛,关注整体,聚焦细节,在每次的语文之旅中去发现,去感悟。
1.立足整体文本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存在独特的“文本意义”。
细读文本是一个亲近和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领悟和“建构”的过程。
我们不但要借助文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还要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等来揣摩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文本细读,要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去。
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也很多,但我们要立足文本的整体把握,抓住本质的东西,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整体入手来解读文本,其中一点是要立足于整组教材,了解文本主旨。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其中选编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同时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所以,细读文本,要认真揣摩作者季羡林先生表达的特点,在语言文字中穿行,从字里行间感受异国风情,感悟异域文化。
在细读中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
2.聚焦关键教师要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解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
读出词句的“前世今生”。
指发现文本中的用典之处,并进行有效地处理。
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中有一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一句出自《世说新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王子敬即书法家王献之。
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
王献之是说在山阴的路上走,山水相映,美不胜收,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季羡林先生恰如其分地运用“山阴道”的典故形容德国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种着花,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教师应透过文本读懂季先生的博学,读懂季先生的用意:引经据典,把我们带进了哥廷根花的世界,让我们真切地了解德国的民俗风情。
读出标点的内在意味。
文本细读要见微知著,即使是一个标点也要细细品味,读懂标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共有六处使用了省略号,读文本时,我们要紧扣省略号,联系上下文,想象省略号背后所包含的千言万语,读懂人、鸥之间的心灵对白。
读出意象的潜在情感。
《月光启蒙》一文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中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等语句中出现了“月”的意象,中国文化中的月亮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心中也总有那么一丝难以割舍的“月亮情结”。
在月光世界里,我们心中的那根情弦总会被轻轻拨动。
我们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读懂《月光启蒙》中月光中的柔情,读出月光中的温馨。
柔美的月光下,母亲把文学的种子悄然播在“我”的心田,月光如此皎洁,母爱如此深沉,作者的心中永远珍藏着那轮明月。
读着文本,我不禁想起方文山创作的《发如雪》一歌中的歌词“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月华如水,母爱如水,相信月光下的母亲那伟大而圣洁的形象已在作者心中化为永恒。
3.纵横比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只有多读,多比较才能有鉴别。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比较式文本细读,可以结合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解读,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表达风格,这是纵向比较。
也可以对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解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特点,这是横向比较。
如,同是送别诗,有的教师通过比较,读懂了李白的《赠汪伦》是以歌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以酒相送。
自然也读出了诗人表达惜别之情的方式的不同。
文本细读,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与生活体验,擦亮眼睛在语言的丛林中细细搜寻,慢慢发现。
二、修成一颗慧心,倾听文本的细响王尚文先生指出: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响,只能用心聆听。
王崧舟老师认为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听王老师解读文本,真真切切感觉到他是超凡脱俗地诗意地栖居在文本中。
从他所举的课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1.用心往广处想我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时常完成了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而忽视了宏观层面的细心地读。
王老师却能以自己高度的敏感与超人的智慧“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
比如,我们在读《一夜的工作》时,往往读出总理的“劳苦”和“简朴”就止步了。
王老师则立足于总理的一生来看《一夜的工作》,立足于时代要求来看《一夜的工作》,立足于民族精神来看《一夜的工作》。
他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总理的举轻若重,甚至谨小慎微,读出了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他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总理的感人事迹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留在王老师的记忆中,如关于总理的睡衣的细节,身患重病的总理一天的工作安排以及联合国为周总理的逝世降半旗的原因等,王老师深情道来,我们眼前的总理的形象越来越觉清晰,越来越显伟大。
一夜的工作是总理一生工作的一个缩影,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永世长存,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睿智的王老师活在文本中,听到了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他凭着自己的博学触摸到了文本的广度、灵度,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蕴。
2.用心往远处看文本细读,需调动感官,全身心投入,方能有所得。
孙绍振教授指出: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
《小音乐家扬科》是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克·显克微支的作品。
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毒打含恨死去。
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曾经关注过“小音乐家扬科”与“小音乐迷扬科”的比较,对一个音乐家必备的条件也是明了的,如,对音乐的敏感,对音乐的酷爱,以及献身音乐的精神等。
但思维在此止步,对文本的解读浅尝辄止,没有去细细琢磨课题中的“小”字。
自然一个不起眼的“小”字告诉读者扬科年龄小,“八岁就做了牧童”;他的身体相当弱小,“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他的地位相当渺小,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的人,“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王老师细读课题,却读出了别样的味道、读出了不同的神韵。
小小的扬科悲惨地死去,是波兰大大的损失。
小扬科,五百年才有的一个天才,那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这样悲惨地死去,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波兰失去了小扬科,等于失去了贝多芬,失去了莫扎特,失去了《命运交响曲》,失去了《蓝色多瑙河》,这是社会的悲哀,怎不引人深深反思?王老师解读文本的功力实在是莫能及啊。
与文本对话,他那颗敏感的心听到了来自显克微支的呐喊。
3.用心往深处听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般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意象读出诗人或是远游的孤独或是思乡的愁怀或是落第的愁绪。
再读至“钟声”,顿觉是钟声扰乱了诗人的心绪,让他愁上加愁。
诚如《涛声依旧》中所唱“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怎一个“愁”字了得!王老师却独具慧心,凭着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读出了幽幽禅意,读出了钟声的劝慰:舍得,放下。
这钟声来自寒山寺,“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正是钟声出寒山,文化传千年。
基于这样的解读,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的理答充满禅意,当一个学生说:“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张继啊,张继,睡吧,睡吧,好好地睡吧!’”王老师则自然地应对与点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多么温暖的钟声!我们在读文本时,总显得心浮气躁,浮光掠影。
心未能定,故无所得。
看来要谨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语文教学说这法,道那法,文本细读是第一法。
文本的百般滋味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与他同喜同悲。
“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
”(李扶九)王老师指出: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
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从“此在”开始。
文本细读,需要我们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与文本相知相恋,“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王老师的讲座值得细细回味,语文的百般滋味更要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古人云: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于是,决定让自己“归零”,再重新出发。
以清明的心来看人生,来品语文,我期待有新的收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