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PPT课件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幻灯片课件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1932bde53a580216fcfe44.png)
16
1.准备物品: 治疗盘,探针,75%的酒精,干棉签,血
管钳,王不留行籽耳贴。
17
2.操作步骤:观耳---消毒---探压痛点---取穴---
骨,其深度以 耳针能站立而不刺透对测皮肤为宜。 留针0.5~1小时;
㈣ 电针法—将电针仪正负极接在两个毫针柄上, 选择所需波形和频率,通电10~20分 钟。每日或隔几日一次,7~10次为一 疗程,两疗程之间隔2~3天。
㈤ 注射法—利多卡因+对症药液,针斜面向下缓 慢注入耳穴0.1~0.3ml/穴,隔日1 次,7~10次为一疗程。
22
增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60
50
40
30
20
14.2
10
0
2010
27.6
2011
58
中医护理收入
2012 23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护患互动增强
护患关系融洽
改变了护士在患 者心目中的形象
护士得到了患者 的尊重和信任
24
科研成效
• 厅内课题一项 • 院内课题一项 • 三新项目一项 • 适宜技术一项 • CN期刊论文两篇
25
4
一人一技,一专长。 能吃苦耐劳,乐于奉 献的,服务态度好的
护士专门从事中医护
培养中医 理操作。
操作能手
刚开展时, 可承诺:先 操作,有效 果再收费。 向患者宣传 成功之例。
如何开展
耳穴压豆
良性诱导 宣传中医
医护和谐
共同努力 科主任的支持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81d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2.png)
完整编辑ppt
47
耳鸣耳聋
主穴:内耳、肾、耳聋点 配穴: 风寒闭络:肺、三焦 风热上雍:胰胆、耳尖 肝胆火旺:耳尖、肝阳(耳尖、三焦、肝阳点 刺放血) 阴虚火旺、脾肾两虚:神门、心、脾、兴奋点
完整编辑ppt
40
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次 1-2分钟,每5次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7日更换1次,亦可双耳 同时贴压。
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长。
完整编辑ppt
41
耳穴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耳穴的方向 性、向轮性和低凹性,以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为度。
本法是一种重压强刺激手法,属泻法。对于实证、 年轻力壮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 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按压的强度当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过 用力,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当轻刺激。
完整编辑ppt
39
2.直压法: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
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区4-6次,每日 按压3-5次。本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法。
完整编辑ppt
完整编辑ppt
11
1.耳廓表面解剖
完整编辑ppt
2.耳穴形象分布
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 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 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 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 环形排列。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d864c67cd184254a353592.png)
耳穴疗法的特点
• 一、耳穴 •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
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 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 定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 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 法称这种信息区为“穴位”。
耳穴疗法的特点
• 二、耳穴的特点 •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
轻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
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 映。 •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 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记忆方法
•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卷、平、凸、凹” • 四种状态和“1、2按、3、4”十个板块。
记忆方法
• 1个“卷”:
• 指卷曲的耳轮。对应膈肌, • 含有膈肌信息,可调节膈肌。 •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 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 肛门、耳尖、结节、以及、 • 轮1、轮2、轮3、轮4 • 共11个穴位)
记忆方法
• 2个“平”: • 指2个平面。一个是耳垂和对耳屏合起来的
大平面,另一个是耳屏这个小平面。对应 头、面部,含有头面部信息。 • 耳垂对应面部(眼、舌、扁桃体、垂前、 内耳、牙、颌、面颊、屏间前、屏间后共 10个穴); • 对耳屏对应头部(对屏尖、脑干、缘中、 枕、颞、额、皮质下共7个穴位); • 耳屏对应鼻、咽部(耳屏外侧有外耳、外 鼻、屏尖、肾上腺共4个穴位;内侧有内鼻、 咽喉2个穴位。
记忆方法
• 耳甲艇对应腹部(肝、胰胆、肾、膀胱、 输尿管、艇中、艇角);
• 三角窝对应盆腔(神门、盆腔、内生殖器、 角窝中、角窝中);
• 耳舟对应上肢(指、腕、风溪、肘、肩、 锁骨共6个穴位)。
耳穴ppt课件
![耳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d82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c.png)
耳穴治疗在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表明,耳穴治疗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 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轻度焦虑和 抑郁的患者效果更佳。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治疗的机制
目前对耳穴治疗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特殊人群不宜进行耳穴治疗。
治疗环境
治疗反应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温暖,避免风 吹和寒冷刺激。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或明显疼痛, 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方法
日常护理
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过度清洗和用力
搓揉。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04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感冒的耳穴治疗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过耳穴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感冒时,可以选择耳穴中的肺、咽喉等穴位进行按压刺激, 以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同时,可以配合其他中医治疗方 法如拔罐、艾灸等,加强治疗效果。
失眠的耳穴治疗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通过耳穴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耳针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耳部穴位刺激 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疗效迅速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临床。
耳穴按摩法
总结词
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耳穴按摩法是一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无创伤 、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耳穴贴压疗法》课件
![《耳穴贴压疗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584c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4.png)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 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降压药用量减少,身体 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贴压
将耳穴贴贴在选定 的耳穴上,轻轻按 压片刻。
准备工具
准备耳穴贴压所用 的耳穴贴、棉签等 工具。
消毒
用棉签蘸取适量酒 精或碘伏,对耳穴 周围进行消毒。
疗程安排
根据病情需要,确 定贴压的时间和疗 程。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过敏体质者慎用
对耳穴贴过敏者,应慎用或不 用。
孕妇慎用
孕妇在使用耳穴贴时,应特别 谨慎。
02
耳穴贴压疗法操作方法
选穴原则
对应取穴
根据病症部位,选取相 应耳穴进行治疗。
症状取穴
根据病症表现,选取具 有缓解症状作用的耳穴
。
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经验
根据中医辩证理论,选 取对证候具有治疗作用
的耳穴。
操作步骤
确定穴位
根据选穴原则,确 定需要贴压的耳穴 位置。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耳穴贴压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尤其对 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禁忌症
耳穴贴压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皮肤破损等患者不宜使用本疗法;孕妇、哺乳期妇女 及儿童慎用;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在使用耳穴贴压疗法前,应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适应症,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次约1-2分钟。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失眠、焦虑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
著提高。
典型病例三
耳穴贴压 ppt课件
![耳穴贴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64e34f01dc281e53af080.png)
ppt课件
28
三焦
• 定位:在外耳门后 下方,肺与内分泌 区之间,即耳甲17 区。
• 主治:便秘,皮肤, 水肿,耳鸣,耳聋, 糖尿病。
ppt课件
29
8、耳垂部穴位
眼 Eye
[部位] 在耳垂正面中 央部 [主治] 急性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麦粒肿、 近视。
ppt课件
30
面颊Cheek
• [部位]耳垂五、六区 之间的椭圆形区域
ppt课件
12
• 5 与胸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甲腔 • 6 与腹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甲艇 • 7 与盆腔脏器对应的穴位——三角窝 • 8 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1、耳轮穴位
耳中 Ear center(别名:膈)
• [部位] 在耳轮脚处 • [主治] 呃逆、荨麻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耳廓解剖名称
•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耳 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称“耳轮脚”
•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 两个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 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 凹窝
• 三)贴耳穴
• 耳穴贴压疗法是使用药物、磁珠等 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而达到治病 目的的一种疗法。
ppt课件
41
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 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的 作用
ppt课件
42
耳穴诊断亚健康的应用
•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当人体某 些脏腑功能失调,可形成相关耳穴的痛点, 触诊是耳穴诊断的又一有效方法。
耳穴压丸(豆)PPT课件
![耳穴压丸(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c2953fa98271fe900ef925.png)
精选ppt
1
耳穴压丸概要
一、耳穴压丸概念 二、评估 三、目标 四、禁忌证 五、告知 六、物品准备 七、操作程序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精选ppt
2
一 、耳穴压丸的概念
• 耳穴压丸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在穴 位贴压使局部产生酸、麻、涨、痛等刺激 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精选ppt
3
3、少数病人易对胶布产生过敏,可更换粘贴物 或加贴风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 不 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 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 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6、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体位,如胆石症 取右侧卧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结石取 病侧在上方的侧卧位等。
6.降压耳穴方: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 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功能降血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精选ppt
8
7.利水消肿耳穴方: 主穴:肾、肾俞、输尿管、膀 胱;配穴:交感、肾上腺、神门、三焦、内分泌,根 据病情再配以心、肝、脾、肺穴,功能疏通三焦。化 气行水,主治各型水肿。
8. 止汗耳穴方(经验方) :选择耳穴肺、交感、肾( 主穴)、内分泌、肾上腺、三焦(配穴),功能调阴阳 和营卫。主治自汗、盗汗。
14
6、用胶布固定,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 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 。夏季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
7、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精选ppt
15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按压时不可采用使劲搓动压丸的方法,此法 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感染。
2、耳穴压丸不当,可引起感染,但一般较表浅 ,只需取下压物后,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即可。 在感染治疗期间,暂停耳穴压丸。
耳穴压丸PPT幻灯片课件
![耳穴压丸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d83d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0.png)
1
内容提要
➢ 基础知识 ➢ 耳穴的功能 ➢ 耳穴压丸的作用原理 ➢ 选穴原则 ➢ 定穴 ➢ 操作流程及观察 ➢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 耳穴压豆在急症病人中的应用
2
耳穴压豆基础知识
采用采磁珠、菜籽、王不留行 籽等物,附在耳部穴位,以小胶 布固定,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节脏 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 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 操作方法。
2、嘱患者局部皮肤不湿水,每4h按压一次,每次1至 2分钟,以提高疗效。
3、每侧耳廓每次贴籽穴位10个以下。留籽3天。 4、压籽后患者自行按压,切勿大力揉搓,以免搓破
皮肤造成耳穴感染。
12
禁忌症
1、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冻疮。 2、习惯性流产、妇女妊娠期;尤其是子宫、卵 巢、内分泌、肾等穴禁用。 3、年老体弱、重度贫血、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慎 用。 4、胶布过敏,局部出现丘疹、瘙痒感慎用。
18
参考文献
〔1〕程爵棠.耳针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19
20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廓相 应部位出现 “阳性反应”点,如 压痛、变形、变色、 结节、电阻 低等。这些反应点称为刺激点 , 又称“耳穴”。
3
耳穴压豆基础知识
4
耳穴的功能
1、止痛、止晕、止咳、止喘、止吐、止酸、止 带 2、镇静兴奋、降压升压、止血活血、利尿止遗、 通便止泻 3、利咽、明目、鼻通、美容 4、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
7
选穴原则
1、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 小肠穴。 2、按循经辩证选穴: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 选“胆”。 3、按脏腑辩证选穴:脱发、遗精选“肾”。 4、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输液反应选“肾上腺”, 月经不调选“内分泌”。 5、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有镇静、镇痛作用, 可治疗失眠、痛经等病。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7b43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4.png)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目录•耳穴压豆疗法概述•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常见疾病耳穴压豆治疗•耳穴压豆疗法临床应用案例•耳穴压豆疗法优势与局限性分析•耳穴压豆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及前景展望01耳穴压豆疗法概述定义与原理定义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通过在耳廓上贴压药豆,刺激耳穴,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疗法。
原理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耳廓与全身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历史与发展历史耳穴压豆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记载。
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耳穴压豆疗法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体系。
目前,该疗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痛经等。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外伤等情况下不宜使用;孕妇慎用;对胶布或药豆过敏者禁用。
02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耳廓上的血管、皮纹、变形、变色等异常反应点进行定位。
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用探棒或火柴棒等物在耳穴区域轻轻按压,寻找压痛敏感点进行定位。
利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寻找电阻降低点进行定位。
030201耳穴定位方法压豆材料选择及制备材料选择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等,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用。
制备过程将选好的压豆材料洗净晾干,用胶布剪成小块,将压豆材料粘贴于胶布中央,备用。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 清洁耳廓皮肤,寻找敏感点。
2. 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廓皮肤及压豆材料。
013.将粘贴有压豆材料的胶布对准敏感点贴敷,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片刻。
024.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留置一定时间后取下。
注意事项1. 贴敷前清洁耳廓皮肤,避免感染。
2. 贴敷时对准敏感点,避免偏移。
3.贴敷后避免沾水,保持干燥。
4.留置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3天。
5.如出现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取下并咨询医生处理。
中医耳穴压豆完整ppt课件
![中医耳穴压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58b0e6f1aff00bfd51ea9.png)
完整版课件
23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咳嗽 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口、 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神门、 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巩固疗效: 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完整版课件
4
耳轮脚、耳轮
耳轮脚:呃逆、皮肤病。
直肠下段(起始端、近屏上切迹):便秘、 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平对耳轮下脚下缘):遗尿、尿频、 尿储留。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 阴道炎、阳痿。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完整版课件
5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完整版课件
9
耳轮脚周围
主治消化道疾病
食道、喷门:下方前2/3、后1/3处。 胃:消失处。 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上方各1/3处。 阑尾:大小肠之间。
完整版课件
10
耳甲艇
膀胱(大肠穴直上,对耳轮下脚下缘):遗尿、 尿潴留。
肾:(小肠穴直上,对耳轮下脚下缘):腰痛、 耳鸣、听力减退。
输尿管(肾、膀胱之间)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颈:落枕。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完整版课件
6
三角窝
神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镇静、安 神、消炎、止痛。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课件
![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压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24ab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d.png)
㈥ 放血法—镇静止痛、降压、消炎、退烧、抗过 敏、清脑明目。放血5~ 10滴,重症 20~30滴,3~7天/次。
-
10
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83~99%。
-
7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耳穴疗法的禁忌症
• 1、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如 电针、放血等。
•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血友病,不 宜针刺,可用耳穴压贴法。
-
13
为了规范 事业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头晕
主穴:耳尖放血、晕区、肝、枕、外交感。 配穴:内耳、脾、脑、皮质下。 取穴依据:耳尖放血:有清眩头目的作用。
枕、晕区:止晕要穴。 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可引起 头晕目眩。 外交感:是治疗头晕、前头痛、头昏、头胀、的经 验要穴。
血管痉挛状态。 额:清脑镇静。 肝、心:心主血脉,肝藏血,心血充盛,血行通畅, 则肝得所养,肝阴充足,才能制约肝阳。 肾:全身各个脏腑都要靠肾阴的滋养,肾阴不足可, 取肾可以滋阴潜阳。
-15为了规范 事单 位聘用 关系, 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耳穴压豆完整ppt课件
![耳穴压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6e214b307e87100f6963d.png)
耳垂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后下方、五区 正中):青光眼、假性近视、麦粒肿。
牙痛点1、2(一区的后下角、四区的中 央):牙痛、牙周炎、拔牙麻醉。
上颌、下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内耳(六区正中):耳鸣、听力减退。 扁桃体(八区正中)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瘫
良。 胰胆(肝肾之间):消化不良、胆道疾患。
.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 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
痛经、月经不调。 三焦(外耳道口、屏间、脑、肺穴之间) :
便秘 、浮肿
pptppt课件完整课件完整2222操作过程顺利流畅动作轻巧规范操作过程顺利流畅动作轻巧规范穴位掌握熟练准确穴位掌握熟练准确与病人沟通有效能配合操作与病人沟通有效能配合操作pptppt课件完整课件完整2323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33次隔日换一次隔日换一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运用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
耳穴压豆治疗我科常见病
其他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病
单纯性肥胖 眩晕
失眠
耳穴压豆治疗
耳鸣耳聋
.
遗尿
更年期综合征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直接观察法 压痛点探查法 电测定法
.
耳穴辅助诊断注意事项
各反应区与全身的联系:肺主皮毛。 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压之不痛)。
中医耳穴压豆课件ppt课件
![中医耳穴压豆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0aa079a8956bec0875e32a.png)
遗尿
取膀胱、枕、遗尿点;肝经湿热加肝、胰胆、耳 尖肝阳放血,脾肺气虚加脾、肺、兴奋点、脑点, 肾气不足加皮质下、肾、心。
随症:大脑发育不全:额;痰多困睡:三焦、胰 胆;睡眠过深:缘中、耳尖;外阴受刺激:外生 殖器;尿频:尿道;有家族史:耳尖、枕、缘中; 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脾、膀胱;脊髓损伤:腰 骶椎;尿路感染:内分泌;久治不效:缘中、耳 背肾。
耳鸣耳聋
取内耳、肾、耳聋点;风寒闭络加肺、三 焦,风热上雍加胰胆、耳尖,肝胆火旺加 耳尖、肝阳(耳尖、三焦、肝阳点刺放 血)。阴虚火旺、脾肾两虚加神门、心、 脾、兴奋点。
随症:高音调耳鸣:颞、肝;低音调耳鸣: 咽喉、耳中;神经衰弱引起:神门、肾; 受惊恐而发:神门、枕;老年者:耳聋穴; 链霉素中毒:肝、肾、皮质下。
失眠
实证、虚证均取心、皮质下、小肠;肝气 郁结加肝、肝阳、交感、耳尖,胃失和降 加胃、胰胆、三焦;心脾血虚加脾、垂前、 神经衰弱区,心胆气虚加枕、胰胆、失眠, 心肾阴虚加肾、神门、内生殖器。
随症:1记忆力减退:兴奋点、额2入睡难 而早醒:重用垂前3心跳加快:十二指肠、 小肠、耳迷根。
更年期综合症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四、耳针的临床应用
良。 胰胆(肝肾之间):消化不良、胆道疾患。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 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1
操作后
➢协助取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
➢整理
➢用物预处理
22
➢贴压时间:三天 ➢每日按压3-5次 ➢每次1-2分钟
23
注意事项
24
外耳有病症(禁)
25
孕妇(慎) 习惯性流产(禁)
26
如对胶布过敏者,应用粘 合纸代替。
27
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 以免脱落。
28
பைடு நூலகம்
29
优点
5
适应症
6
疼痛性疾病
7
精神、神经性疾病
8
心血管疾病
9
失眠
取穴:神门、脾、心、枕、皮质
下、垂前
10
11
操作流程
12
操作前
用物准备:治疗盘、棉签、探穴棒
、镊子、弯盘、压豆板、75%酒精
13
评估患者
14
➢定位
操作中
➢皮肤消毒、脱脂
➢再次定位
➢耳穴压丸
➢观察
15
16
17
18
19
耳穴贴压
郑州市中医院 骨伤创伤科
1
概述
耳穴贴压:是在耳
穴表面贴敷硬而光滑的 丸状物以刺激耳穴的一 种治疗方法。
2
人的耳廓可以看作全 身各部位的缩影,其穴位 的分布规律相当于一个倒 立的胎儿。
3
目的
➢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防病治病
4
➢见效快 ➢无创 ➢无毒副作用 ➢简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