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旧)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及脱敏注射液抗毒素含量的探讨

明书及《 编药物学 》 新 中有关 破 伤风抗 毒 素皮试 液 的配制及脱
敏注射 中抗毒 素含 量存 在很大 的差别 。分别 见表 2, 3 表 。 表 2 破伤风 抗毒素皮试液 的含量
1 不 同资料破伤风 抗毒素皮试的配制 及脱 敏注射要 求 1 1 护理教科书 的要求 . 11 1 皮试药液的 配制。要求 每毫 升皮试 液 含破 伤风抗 毒素 .. 10 即每 支 T T含 10 U破伤 风抗毒 素 , 5 U, A 50 取其 0 1 L加 生理 .m 盐 水 稀 释 到 1 L 匀 , 1 0 / 。 破 伤 风 抗毒 素试 验 液 m 摇 即 5 U mL 取 0 1 ( 1 u) .mL 含 5 进行皮 内注 射 ,0分钟 后观察结果 。 2 1 1 2 脱敏注射法 。即小量 多次 注射药 液 , 隔 2 .. 每 0分钟 注射 1 , 次 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 。脱 敏方法及过程 见表 1 。 表 1 破伤抗毒素脱敏 注射法 在教科书 中明确指 出 , 破伤 风抗毒 素皮试 液 1u作皮 内注 5 射; 而药 品 说 明书 及新 编 药 物 学 中只 注 明取 0 1 抗 毒 素加 . mL 09 . %氯化钠注 射液 , 在前 掌侧 皮 内注 射 0 0 m 而未 注明具 . 5 L,
艾滋病性病 ,0 3,( )2 7 2 0 9 5 .5
[ ] 吕 繁 , 中夫 , 3 刘 孙新华 . 国艾 滋病监测 现状 及近期监测 工作要 中 点[ ] 中国性病艾滋病 防治 ,0 2 8 6 : 1 J. 20 ,( )3 2
( 0 7—0 20 4—1 收稿 ) 周济桂 0 ( 编辑 )
阳 性
目前 临床 用 药 的安 全 性 越 来 越 受 到 全 社 会 的 关 注 , 此 安 因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4)评估环境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0
评估缺一项扣2分;每项评估不全一项扣1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洗手、戴口罩。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一次注射完。如果结果为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法,按下表安排,每隔20min皮下注射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注射(TAT 1500u)。具体如下: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方法
次数
TAT(ml)
加入生理盐水(ml)
6.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做皮内注射(注入药液0.1ml),注射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
1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7.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交待注意事项,20min观察结果。
6
未核对、未记录、未交待各扣2分,交代不详扣1分。
8.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
0.1
0.9
2
0.2
0.8
3
0.3
0.7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0.6
9.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
4
未观察、未记录各扣2分。
评价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结果判断准确。
5
不准确扣5分。
3.语言通俗易懂,爱护体贴病人。
配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三部稀释法

配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三部稀释法一、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制:用1毫升注射器吸取TAT 药液(1500u/ml,如1500u/支不足1ml 应稀释至ml)0.1ml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 (1ml 内含TAT150u),即可供皮试用。
2、皮内试验方法:取上述皮试液0.1ml(内含TAT15u)作皮内注射,20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
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1)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药 品 溶 解 稀 释最终皮试液浓度药品规格溶解用0.9%NS 的量(ml)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部青霉素(包括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80万单位3.2取溶解后的溶液0.1ml,加0.9ml,0.9%N S,稀释至1.0ml取第一步稀释后的溶液0.1ml,加0.9ml,0.9%N S,稀释至1.0ml取第二步稀释后的溶液0.2ml,加0.8ml0.9%NS,稀释至1.0m l500单位/ml160万单位3.2 取第二步稀释后的溶液0.1ml,加0.9ml0.9%NS,稀释至1.0ml青霉素类: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氨苄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氟唑西林、羧苄西林、呋布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卡拉维酸、阿莫西林氟氯西林、哌拉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唑林舒巴坦、头孢拉定、头孢拉定舒巴坦、头孢硫眯、头孢孟多酯、头孢匹胺、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替胺、头孢尼西、头孢噻肟、头孢噻肟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曲松舒巴坦、头孢地嗪、头孢哌酮等0.25g 0.3g 0.375g 0.5g 0.6g 0.625g 0.75g 1.0g 1.125g 1.2g 1.25g 1.5g 1.0 1.2 1.5 2.0 2.4 2.5 3.0 4.0 4.5 4.8 5.0 6.0取第二步稀释后的溶液0.2ml,加0.8ml0.9%NS,稀释至1.0ml500微克/ml2.0g 2.25g 2.5g3.0g 3.2g4.0g 4.5g4.0 4.55.06.0 6.0 8.0 9.0取第二步稀释后的溶液0.1ml,加0.9ml0.9%NS,稀释至1.0ml(2)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打破抗注意事项

打破抗注意事项
“打破抗”通常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打破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过敏反应测试: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过敏反应
测试,以确定是否对药物过敏。
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替代品或采取脱敏治疗。
2.注射时间:破伤风抗毒素应尽早注射,最好在受伤后24 小时内进
行。
如果有潜在的破伤风风险,即使超过24 小时,也建议注射。
3.注射部位:破伤风抗毒素一般选择肌肉注射,常见的注射部位为上
臂三角肌或臀部。
4.药物储存:破伤风抗毒素需要储存在冰箱中,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
围内。
在使用前,应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外观是否正常。
5.过敏反应的观察: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以
防出现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肤瘙痒、潮红、呼吸急促、心悸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6.其他注意事项: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和
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个体情况、医生建议和药物使用说明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应详细咨询医生或遵循医生的指导。
TAT皮试法

TAT皮试法TAT即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常在救治破伤风患者时应用,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并常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伤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
概括为TAT皮试法的目的即:1.在救治破伤风患者时应用,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2.常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伤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
(一)TAT过敏试验(1)TAT皮试液配置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内含TAT150U),即可供皮试用。
(一支破伤风有1500U,临床要先稀释至1ml再抽0.1ml,再稀释至1ml做皮试用)(2)方法取上述皮试液0.1ml(内含TAT15U)做皮内注射,20分钟后判断结果。
(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与青霉素过敏性反应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如皮试结果为阴性,可把所需剂量(1500U)一次肌内注射。
如为阳性,需做脱敏试验。
(二)TAT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法即把所需的TAT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TAT皮试结果为阳性,而患者确实需要应用TAT时应采用脱敏注射,预先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备好急救物品。
破伤风脱敏注射法次数TAT(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注射途径1 2 3 4 0.10.20.30.40.90.80.7稀释至1ml肌内注射肌内注射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按上表,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TAT1500U)。
①在脱敏注射过程中,应密确观察患者反应。
如发现患者有面色苍白、发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抢救。
②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成。
(①,②两点为我总结的改项操作的注意事项)我将书本与临床结合,加上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ppt课件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接受过 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至数周。个 别的可短至1~2天 出现的牙关紧闭,以及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发生痉 挛所出现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困难 ,苦 笑面容。
5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 血清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能中和患者体 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种蛋白,具 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用 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仍 需重做皮内试验。
次 注射剂量--稀释后抗毒素 注射方
数
(ml)
法
备注
1 0.2(皮试液里面取)
皮下注 观察有无紫绀,气喘,呼吸短促,脉搏加快,如 射 无不适,方可注射第2次
2 0.4(皮试液里面取)
皮下注 射
如无反应可注射第3次
0.8(皮试液里面取) 3
皮下注 如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的未稀释抗毒素全作肌内 射 注射
8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环境用物:适合无菌操作及方便抢救。 用物准备:按医嘱备药,急救用物等。
9
二、操作方法
备药 配液 选择部位 消毒 穿刺 注药 拔针 记录时间 观察 结果判断 记录 整理
10
用物准备
◆ 注射盘内加1ml注射 器、医4.嘱5~注5号针头、 注射卡射及单药液。
◆ 如为药物过敏试验, 另备急救药:首选 0.1% 盐酸肾上腺素, 2ml注射器。
3
发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 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 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 碎片同时存在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及安全注射方法

破伤风抗 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匹并从马血清 中提 纯得到的。用这种方法制得 的抗毒素一方面可以中和体内的破伤 风毒素 ,另一方 面由于含有异种蛋 白马血清 ,可刺激机体发生过 敏反应 ,严重者 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因此在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 前常规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本研究通过对500例患者 的破伤风抗 毒素皮试结 果的观察 与分析 证明破 伤风抗 毒素 皮试结果 的判 断 标 准是 客 观 可 行 的 ,在 此 指 导 下 的注 射 方 法 是 安 全 的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 1月20日~2010年 12月20日本科共有需要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患者500例 ,皮试 结果发现局部无红润 ,全身无 反应的只有7例 ;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润直径大于4.0cm的只有1 例 ;86%的患 者局 部 都 有 红润 且 直 径 在 1.5 ̄4.0cm之 问 ,局 部 硬 结
当代护 士2011年9月下旬 刊 (专科 版)
破伤风 抗毒素皮试 结果 的判断标 准及安全注射方法
·143·
马忠金 刘 东楠 刘慧 霞
摘要 总结 了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结果 的判 断标准及安全的注射方法。包括对500 ̄,j患者破 伤风抗毒素皮试的认真观察分析 并逐 渐探 讨 出根据 皮试局部硬结直径 、红润直径 、患者的感 觉把破伤风抗毒素的皮试结果分 为5个级别 ,每个级别有与之相应的注射方法。此后 按此 方法为96例 患者 注射破 伤风抗毒 素 ,无15v,]出现 意外反应。认 为破 伤风 抗毒素 的判 断标准是客 观 的 ,注射 方法是安 全的 ,值得 推 广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判断标 准;安全注射 中图分 类号 :R471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06—6411(2011)09—0143-02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的发生。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的配制(1)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青霉素G 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万u。
(3)取上液0.1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000u。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500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痒感。
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试验结果为阳性,则禁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注射卡、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夹首页上醒目地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
(二)过敏反应的护理1、过敏反应的预防(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用三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前,应避免空腹。
做过敏试验和用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
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分钟。
(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2、过敏性休克的处理(1)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胸罩,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内容提要:一、目的二、操作程序三、注意事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临床上常用于破伤风疾病预防和破伤风患者的救治。
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药前须作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 7 天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内试验。
一、目的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反应。
二、操作程序(一)护理评估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二)护理计划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将青霉素换成破伤风抗毒素(TAT)。
(三)实施1.皮内试验液的配制皮内试验液的配制方法为用 1ml 注射器,取每ml 含破伤风抗毒素 1500IU 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 1ml(含 150IU),配制成每 ml 含 150IU 的破伤风抗毒素生理盐水溶液(150IU/ml)为标准。
2.过敏试验法皮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0.1ml(含15IU),观察20min 后判断结果并记录。
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 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3.护理评价(1)患者理解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护患沟通有效。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药液配制、试验方法、结果判断正确。
三、注意事项(一)首次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之前用过 TAT 超过7 天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二)如试验结果阳性需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的疗法(表 12-18)。
脱敏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 TAT 剂量分次少量注入体内。
破伤风抗毒素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
当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后,同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IgE 结合,使其逐步释放少量的组织胺等活性物质。
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ppt课件

皮内实验法 皮试液的配置方法:取每支0.75ml含1500国际单 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0.1ml,加等渗盐水稀释 到1ml(200IU) 皮试液的试验:取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在前掌侧 注射稀释液 0.05ml,观察30分钟后判断试验结 果。
7
一、操作前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神志、合作程度,是 否配合 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有过敏史要通知 医生) 注射部位皮肤状况(如有无瘢痕、硬结、伤口、 肤色是否影响结果观察等) 药物的性质、作用、不良反应 注射前进餐情况
3
发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 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 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 碎片同时存在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 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 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拮抗 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
4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接受过 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至数周。个 别的可短至1~2天 出现的牙关紧闭,以及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发生痉 挛所出现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困难 ,苦 笑面容。
5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 血清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能中和患者体 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种蛋白,具 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用 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仍 需重做皮内试验。
22
五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⑶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寻求一种能够降低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反应的方法。
方法: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
结果: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有效降低了TAT的假阳性率。
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皮试方法及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脱敏注射【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18-01开放性损伤是门急诊常见病,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常用被动免疫方法。
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需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传统方法因直接抽取原液0.1ml配制皮试液,导致阳性率高而需频繁为患者行脱敏注射,使患者产生急躁、厌烦情绪,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一个既能保证病人安全,又能省时的注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科改进了TAT的皮试液配制、皮试部位选择、脱敏注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皮试液的配制1.1选择正确的稀释液配制皮试液用的稀释液必须是生理盐水,因为一般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皮试时,注射用水迅速进入细胞内,使其局部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膨胀、充血、潮红、水肿甚至疼痛,会出现假阳性。
生理盐水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近,皮试时,局部组织无特殊反应。
1.2?抽吸方法对皮试液浓度、剂量的影响有报道,各厂家生产的TAT都不足1.0ml,我科使用的是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规格0.75ml,1500IU∕支。
为准确起见,取一支TAT1500IU,操作时,先抽取0.25ml生理盐水缓缓加入安瓿内部,轻轻混匀,这样就是1ml含1500IU的TAT。
然后,另取一注射器,先抽取0.9ml生理盐水,再抽取0.1ml已混匀的TAT,配制成150?U/mL标准剂量的TAT皮试液。
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 ppt课件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 接受过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 至数周。个别的可短至1~2天 出现的牙关紧闭,以及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发 生痉挛所出现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 困难 ,苦笑面容。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 破伤风抗毒素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种蛋白, 具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用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 仍需重做皮内试验。
发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 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 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 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 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 中毒。 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 拮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 痉挛。
皮内实验法
皮试液的配置方法:取每支0.75ml含1500 国际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0.1ml,加等 渗盐水稀释到1ml(200IU) 皮试液的试验:取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在前 掌侧注射稀释液 0.05ml,观察30分钟后判 断试验结果。
一、操作前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神志、合作程度, 是否配合 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有过敏史要 通知医生) 注射部位皮肤状况(如有无瘢痕、硬结、伤 口、肤色是否影响结果观察等) 药物的性质、作用、不良反应 注射前进餐情况
五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⑶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 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 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药。有条件者可 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 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 开。 ⑷ 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将氢 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 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 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 40mg。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一)青霉素过敏试验:试液配制(1)青霉素20万单位+ 生理盐水/毫升=20万单位(2)取上液0.1毫升+ 生理盐水0.9毫升=2万单位(3)取上液0.1毫升+ 生理盐水0.9毫升=2000单位(4)取上液0.1或0.25毫升+ 生理盐水0.9或0.75毫升=200或500单位。
取0.1毫升(20或50单位)皮内注射。
结果判断注射后20分钟观察局部反应阴性反应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反应:局部出现晕团和周围红疹,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试液配制(1)链霉素100万单位(1克)+ 生理盐水3.5毫升(溶解后即成4毫升)=25万单位(0.25克)/毫升。
(2)取上液0.1毫升+ 0.9毫升生理盐水=25000单位。
(3)取上液0.1毫升+ 生理盐水0.9毫升=2500单位。
取0.1毫升(含250单位)内皮注射。
结果判断注射后20分钟观察局部反应。
阴性反应: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反应:局部红肿,直径在1厘米以上。
(三)普奴卡因过敏试验:试液判断取0.5%普奴卡因0.5毫升+生理盐水0.5毫升,即配成0.25%的浓度1毫升。
取0.1毫升皮内注射。
结果判断同链霉素。
(四)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试验方法(每支2毫升含15毫克)取0.1毫升加等量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0.75毫克,取0.1毫升(含0.075)作皮内注射,亦可将原液一滴滴于前臂内侧,用划痕法轻划“+”或“=”约0.5厘米至见有渗出液为标准。
结果判断皮内注射或划痕后20分钟,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在1厘米以上为阳性。
(五)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试液配制破坑(每支含量1500单位)取0.1毫升加等渗水稀释到1毫升(含150国际单位),取上液0.1毫升(含15单位)皮内注射。
结果判断20分后检查反应结果。
阴性反应:局部无红肿。
阳性反应:有红肿伪足、发痒、局部皮丘直径起1厘米或有其他过敏反应。
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操作标准

5
不准确扣5分。
3.语言通俗易懂,爱护体贴病人。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无菌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5.操作时间7分钟。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破伤风抗毒素
操作标准
项目
操作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
前
准备
25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头牌
及腕带;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及指导配合。
5
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
核对扣2分,每项核对不到位扣1分。
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
2.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释至1ml(含TAT 150u)o源自6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
询问过敏史,取得病人同意。
10
少查对一项扣2分,未解释、未询
问各扣2分。
6.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做皮内注射
(注入药液0.1ml),注射毕,迅速拔出针头,勿
1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按压。
7.再次核对,记录注射时间,交待注意事项,20min
观察结果。
6
未核对、未记录、未交待各扣2分,
交代不详扣1分。
8.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
手。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9.观察反应并记录结果。
4
未观察、未记录各扣2分。
评价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分类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破伤风抗毒素(TAT) 工作流程及皮试方法的改进

6
*配制方法的几种依据
7
★ 传统配制方法(我们现在常规配制方法)
取TAT原液(0.5-0.75ml)0.1ml加生理 盐水0.9ml,皮内注射0.1ml,那么皮试液浓度 200IU -300IU,注入皮内的浓度是20IU30IU,明显大于15IU。
破伤风抗毒素(TAT) 工作流程及皮试方法的改进
1
破伤风多由各种创伤和战伤,锈钉、木刺伤, 和污秽的擦伤等引起,是属于厌氧菌的破伤风杆 菌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危重疾病。
2
近20年,破伤风的患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归功于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了计划免疫﹙小儿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措施有关,但破伤风 仍极具威胁性,死亡率高达50%,严重者死亡 率在80%以上,预防工作很重要。
9
★新版护理教材皮试液配制要求 以每毫升皮试液含破伤风抗毒素1500IU为
标准具体配制方法:取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
1500IU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即得。 皮内注射0.1ml(含15IU)。
10
*几个问题
11
★皮试液浓度不准确,阳性率高,脱敏注射增加病
人痛苦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按照传统教科书方法配置皮试
根据人体解剖学的规律,
在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为
尺神经皮支和桡神经皮支末
梢分布最稀少的部位,皮肤
感觉不敏感,因此,在此部
位快速进针就会无痛或微痛。
皮试时针头与皮纹平行方向
进针(传统方法是针头与皮
纹垂直进针),皮纹向两侧
推移,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小,
无断裂现象,并且药液是顺
流,阻力小,疼痛小,病人
舒适度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旧法)
(一)过敏试验法
1.试验液的配制取每ml含TAT1500IU的药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每ml含TAT150IU)即得。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TAT试验液0.1ml(含TAT15IU),20分钟观察结果。
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润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全身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
曾用过TAT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作过敏试验。
(二)阳性患者脱敏注射法(见下表)
次数抗毒血清(ml)生理盐水(ml)注射方法
1 0.1 0.9 肌肉注射
2 0.2 0.8 肌肉注射
3 0.3 0.7 肌肉注射
4 0.4 稀释至1ml 肌肉注射
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
如发现患者有气促、紫绀、荨麻疹等不适或发生过敏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
如反应轻微,待反应消退后,酌情增加次数,减少每次注射剂量,以达到顺利注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