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定量研究PPT资料

定量研究PPT资料

定量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概念,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

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称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定量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相关法相关法是指经由使用相关系数而探求变量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程度与方向。

变量关系的程度,有完全相关、高相关、中等相关、低相关或零相关等;而变量关系的方向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等。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并且控制研究环境,借此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实验法,另一种是实验室实验法。

定量研究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

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诊断性和预测性等特点,它并不追求精确的结论,而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摸清情况,得出感性认识。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与几个人面谈的小组访问,要求详细回答的深度访问,以及各种投影技术等。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参考PPT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参考PPT

(4)如何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11.10.2020
6
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11.10.2020
研究效度
7
质的研究的抽样标准
质性研究是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 择能够最大限度的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
抽样的原则: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抽样标准; 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型。
由于样本比较小,必须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标准, 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即与研究问题最相关的标准, 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
11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 局内人与局外人 ▪ 公开与隐蔽 ▪ 熟人与生人 ▪ 参与者与非参与者
双方的相对权力地位
高:对方比研究者地位高
中:对方与研究者地位相等
低:对方比研究者地位低
11.10.2020
12
收集资料
• 访谈。 • 观察。
11.10.2020
13
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 一种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
1 基本原理 访谈法
3 问卷设计 4 观察法
质的研究的定义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 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 研究目的:描述情境、现象、问题或事件。洞察、发现、解释,而非验 证假设。 ▪ 研究资料收集:变量透过名义尺度或次序尺度测量。 ▪ 资料分析:主要了解情境、现象、或问题的变化,并非将其数量化。 ▪ 质的研究适用的问题:怎样?如何?(过程类问题)例:大学生对英语 学习的态度和实际学习情况?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最全优质PPT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最全优质PPT
总体:18个球
-60岁常住居民进
大 红::中黄行: :小 蓝入= =11户: :21: :访31 问,进行了“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调查发现医疗改革问题是
疲回号劳答码率 为年=的4家度0庭0(、中成名功为国访“李问刚)城”的/10博镇00友休(…息居样或本调总民整量)关注的首要问题,提及率为34.8%±1.01%。近六成居民乐
e.g.深大教务处提供的学生名单,新浪微博提供的用户名单…
样本的统计值:根据样本计算出来的值,e.g.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调查的6万个样本,平均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周
总体参数:根据样本统计值推断出来的总体数值,根据样本推算出 中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3%个小时
置信度:从样本统计值推算总体参数的时候,可能出现误差的概率
反应偏差
数据处理 误差
样本选择 误差
访员误差 访员欺骗
故意曲解
无意地表 示不实 访员特征 误解 疲劳
9
如何控制误差?
访员故意误差 访员非故意误差
受访者故意误差
误差类型 欺骗
诱导被调查者 访员特征 误解 疲劳 撒谎
不回应
受访者非故意误差
误解 猜测 注意力减弱 干扰 疲劳
5
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之置信度、抽样误差
抽样就是试图“用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在以小样本推断大总体的时候,必然存在误差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根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钟形曲线,估计出误差范围 以及出现此误差的相应概率,即置信度/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 一般我们希望置信水平能够达到95%以上 通俗而言,就是,如果对总体进行100次抽样,有95次以上得到的数据 都是在这个范围内 不同的置信度 对应着不同的误差范围 置信水平的城镇居民。

量化研究方法-信度与效度分析

量化研究方法-信度与效度分析
在相关基础上可计算三个用于判断因子分析适合度的指标: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tt Test of Sphericity);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该检验首先假设变量相关矩阵为单位阵(对 角线为1、非对角线为0),然后检验实际相关矩 阵与此差异性。如果差异性显著,则拒绝单位阵 假设 ,即认为原变量间的相关性显著 ,适合于 作因子分析,否则不能作因子分析。
Scree Plot
4
3
2
Eigenvalue
1
0
1
2
3
4
5
6
Component Number
3.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因子分析得到的每个公共因子都对原变量中的每 一变量作出一定解释,而解释程度的大小反映在 因子载荷大小上。一般我们可以得到每一列的因 子载荷中有一些是比较大的,而另一些比较小, 就可以知道该列对应的因子主要解释了哪些变量, 以此确定该公共因子的主要特征和内涵。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主要内容
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 效度分析:结构效度
信度与效度
信度: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效度:达到测量的内容有效程度
信度与效度
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 分半信度
效度:结构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 ) (因素或因子分析实现)
3. 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是某公共因子对所有原变量载荷的平方和, 它
反映该公共因子对所有原始总变异的解释能力,等于因子载荷矩阵中某 一列载荷的平方和。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越大,说明该因子就越重要。

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
问卷的回收网络和人工03问卷的回收网络问卷的回收可以通过问卷网站的多种方式回收非常方便纸质问卷的回收通过专门的调查人员回收然后手工录入问卷的分析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04问卷的分析通过多种调查分析软件本次课程介绍spss软件还有stataeviewsvensim等多种分析软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大部分分析功能这些软件都是具备的就看你用熟悉了哪个软件
现在城市人群生活的主流,但在农村地区可能有点麻烦。这个还要 看你研究的具体情况,如果问卷本来就要在城市发放就最好。
不习惯网络的受众-纸质问卷
通过纸质问卷发放
这种方式现在主要作为网络问卷的补充,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尤其 是那些不习惯使用网络的人群,如上年纪的人群、农村居民等,还 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需要人工输入,可 能存在错误,漏填等等。但有的研究主体还是需要这种方式,如针 对农民工的调查问卷,针对餐馆服务员的,针对留守老人的等等。
问卷的分析
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
问卷的分析
通过多种调查分析软件 本次课程介绍SPSS软件 还有stata、eviews、vensim等多种分析软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
大部分分析功能这些软件都是具备的,就看你用熟悉了哪个软件。
量化研究方法
谢谢大家!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范围
国内研究
国外研究
相同点 不同点
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 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
慈善捐赠的财政扶持 慈善捐赠的财政扶持 政策(困难和措施) 政策(效应和比较)
大学的民间资金来源 慈善机构募集资金的
情况和用途
举措
已有研究的评价
国内的研究中零星提到一些政策来促进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去,但都 是一些政策探讨,缺乏国际政策的比较,数量分析基础上的政策构建等内容。

计算机体系结构 量化研究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 量化研究方法
在本书中,量化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包括数据收集、模型建立、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作者通过 这种方法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具体和 细致的学习资料。
从目录来看,本书的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和量化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量化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量化研究方法的各个环节,包 括数据收集、模拟、性能评估等。第三部分“计算机体系结构要素”则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各个 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处理器、内存、I/O系统等。最后一部分“优化计算机体系结构”介绍了 如何运用量化研究方法来优化计算机体系结构,提高系统性能。
在这本书中,作者们不仅介绍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还深入探讨了并行计算、流水线技 术、超标量技术等前沿领域。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阅读感受
作者们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时遇到的困扰。虽然那本书详 细介绍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但对于如何配置和处理 器的各个寄存器,却没有提供一套成型的理论。而《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则填补了 这一空白,它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根据应用场景去合理地规划各个功能模块的特性的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它让我重新审视计算机体系结 构这一领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作者们的专业知识和见解,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 和研究资源。我相信这本书不仅适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阅读,对于广大计算机爱好者来 说,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经典之作。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是一本我读过的极具启发性的计算机科学书籍。这本书以其 系统、深入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础、存储器层次结构 设计、指令级并行及其开发、数据级并行、GPU体系结构、线程级并行和仓库级计算机等。通过 阅读这本书,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概述

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概述
支配程度(influence)
图1-1 师生互动模型(Brekelmans, Wubbels, & Levy, 1993)
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
图1-3: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关系轮廓图
图1-2:美国中小学师生关系轮廓图
Theoretical Framework (Beak,2012)
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阅读书目
邱皓政. 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出版社, 2006年. 教授现在告诉你: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华中师大出版
社,2009.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in Education by Donald Ary, Lucy Cheser Jacobs, Asghar Razavieh and Christine K. Sorensen (Feb 12, 2009),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学术 vs. 实践取向的研究
学术研究 求真:for what, why
实践研究 求善:for how (solution)
实证研究VS理论(或观点)研究
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或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 ( a way of gaining knowledge by mean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二、量化研究 VS 质性研究
什么是量化研究? 通过收集数量化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 的方法,来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
(Aliaga & Gunderson, 2000)。
Explaining phenomena by collecting numerical data that are analyzed using mathematically based methods (in particular statistics)

量化研究ppt课件

量化研究ppt课件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
1、封面信:说明调查者身份;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说 明调查的主要目的;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 果保密的措施 2、指导语:指导如何填写问卷和其他注意事项 3、问题及答案:开放式和封闭式 4、编码及其他资料(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 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等)
在一定的可靠性程度下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95或9936描述研究的实例农村新课程实施取向研究37量化关系研究38关系研究的设计原理确定与现象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概念并推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推测现象之间的关系由数之间的规律推知现象的规律39量化关系研究的类别主要的区别在于统计方法和获取数据的手段

一个准实验研究的过程(三)
对孩子过分迁 就 物质上对孩子 尽量满足
陈皆明:父母投资与子女赡养关系
概念 维度1 早期家 父母 庭帮助 投资 维度2
被访者早期对家庭帮 助的依赖 父母为子女结婚所花 的费用 被访人教育水平 婚后居住情况
指标
是否在家做作业 在升学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就业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换工作上是否得到帮助 在分房上是否得到帮助


抽样的类别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 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其目的在于保持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一致 非概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 雪球抽样
使用的工具类型


由研究者完成
1、等级评量表(课堂观察后的评定)、行为评定量 表,产品测评量表 2、访谈提纲(改革使用水平)(结构化) 3、计数单、流程图 4、操作检核表(某个动作是否按照要求做了) 5、轶事档案(评价性、解释性、概括性、具体轶事) 6、时间动作日志(记录某段时间内所观察对象的所 有行动,也可以是有规律的间隔)

量化研究的研究设计 ppt课件

量化研究的研究设计 ppt课件

二、确立研究问题的性质
(一)依照研究目标分 1.描述性研究:提供丰富信息 2.解释性研究:依据/提出理论來解释现象 3.预测性研究:依据理论或是模型预测未知
(二)依照研究的时间区分 1.横断面式的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 2.跨/贯时性的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3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一、确立研究目的
1.研究的问题類型 (1)对人或是政策的认知 (2)对人或是事务的情感 (3)对人或是政策、事务的评价 (4)解释成因、差异与后果
2.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1)实务上的重要性
(2)理论上的重要性
4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16.0 16.8 16.1 12.3 15.5 10.3
20.0 20.8 18.1
18.6 18.8 21.2 19.4 19.8 20.1 20.4
13.5
18.0 15.5
18.2
16.1
13.2
11.8
12.7
14.0
14.1
24.1
18.7 19.6
21.3 20.0
13.4 14.4 15.4 11.6 12.1
5
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研究方法研討班
17.04.2020
(一)趨勢研究(trend study)
圖二、台灣民眾統獨三分類趨勢圖,1994~2008年
%
55.0 48.3
46.0
48.1 45.8
49.7 46.7
53.8
53.0
49.2 47.0
53.9 51.0 51.8 50.2

计算机体系结构 量化研究法PPT课件

计算机体系结构 量化研究法PPT课件
3系统结构研究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对于某级,哪些属性应 透明,哪些属性不应透明。透明可简化该级的设计,但因 无法控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正确进行透明性 取舍。
可编辑课件
14
3. 计 算 机 系 统 结 构 也 称 计 算 机 系 统 的 体 系 结 构 (ComputerArchitecture),它只是系统结构中的一部分,指的是 传统机器级的系统结构。它是软件和硬件/固件的交界面,是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者,或编译程序设计者看到的 机器物理系统的抽象。
现。
可编辑课件
11
4.多级层次结构划分的意义
将计算机系统看成是多级机器构成的层次结构推动了计 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
例如,可以重新调整软、硬件比例,为各级提供更多更好的硬件支 持,改善硬、器件迅速发展而软件日益复杂、开销过大的状况;或直接 用硬件或固件实现,发展高级语言机器或操作系统计算机结构。
可让各虚拟机器级用真正的实处理机代替,摆脱以往各级 功能都在同一台实际机器上实现的状况,发展多处理机、 分布处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结构。
可编辑课件
13
1.2.1 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实现的定义和内涵
(一) 计算机系统结构
1系统结构定义: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定义,系统结构
(SystemArchitecture)是对计算机系统中各级界面的划分、定 义及其上下的功能分配。每级都有其自己的系统结构。
2透明性: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简称 透明(Transparent)。不同机器级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 是不同的,它就是计算机系统不同层次的界面。
可编辑课件
10
3. 实际机器和虚拟机器
所谓固件(Firmware),是一种具有软件功能的硬件,例如 将软件固化在只读存储器这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硬、器件 上,就是一种固件。

量化研究与分析 PPT

量化研究与分析 PPT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变量本身固有的属性, 他们是相对存在,有着共生关系的一对变 量,他们根据研究问题的变化而变化。
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干扰变量就是教育实验中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关 系的变量。很明显,干扰变量也会作用于被试, 是被试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如果不对 干扰变量进行控制,我们就很难确定最后的实验 的结果的判断是又自变量导致的还是干扰变量导 致的。所以,我们要有效的控制干扰变量。
等组实验














统计比较
等组实验优缺点
优点:1. 可以平衡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
2. 实验周期短,课避免时序效应。
缺点:1. 组织等组实验费时费力。
2. 会产生‘霍桑反应’,指在实验过程中被
试收到暗示而表现出来的非正常反应,因此,防止 ‘霍桑反应’是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的。
轮组实验
样本成绩








样本成绩
轮组实验优缺点
实验验证
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育 实验就是对实验前提出的自变量和因变 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假设进行 验证。
如何去验证
第一,验证自变量一因变量的共变关系。 第二,验证时间顺序。 第三,提供控制干扰变量的实验事实。
教育实验的实质
自变量
这种方式是将经过基础测定的两组平行班 的学生按每一等第排列,是每一等第人数 相等,由此组成两个等组。
分数评定配组
如果我们的基础测评是采用分数(百分制)来计 算的话,我们就采用分数评定配组。
具体做法: 分别统计计算出甲乙两班学生基础测定成绩的

量化研究方法1

量化研究方法1

在学术领域,一套以数学为基础的符号逻辑 思考体系,取代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 辑概念,发展出以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为主轴的科学研究范式。量化研究 方法作为学术训练的主体的现象,仍然普遍 存在于各学科之中。
科学活动的探讨,可以区分为方法论 (methodology )与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两 个层次。
预测的功能除了具有实 用的价值,可用作实 际行动的依据,也具有研究的价值,引导研 究假设的发展。而控制作 为科学的最后一个 目的,即在于利用预测的功能,可经由研究 者或实务工作者操纵某一 现象的决定因素或 条件,产生预期的改变。
一套发展成熟的科学知识,不但能够描述、 解释与预测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最重要 的 是具有实务运用的价值,可以用于改善人类 的生活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科学研究的特性与精神 一个符合科学精神的研究,应具有系统性、 客观性和实证性三个特征。 系统性:研究活动以一个清楚明确的问题为 起点,以获得显著结果的结论为终点。虽然 并不是每个问题的研究都有特定、相同的系 统步骤,但是任何科学研究的本质都具有相 当的系统性,学者称之为纪律的探究。
• 系统性特点:科 学研究的呈现,无不详细 交代研究样本选取的过程、变量的选定与 界定、实验的操纵与控 制、测量工具的发 展过程与特性、数据收集、研究发现与限 制因素等,使他人能够理解,甚至重复研 究,这些学术工作者所普遍接受的程序, 反映了科学研究系统性的特性。
第二,权威法(the method of authority),人们 对于现象的了解是来自于权威的个人、团体 或典籍。全盘接受来自于权威的想法与观念。
第三,直觉法(the method of intuition),人们 的观念与知识诉诸于直观与直觉,人们相信自 己的经验、判断与知觉,从个人的顿悟与奇想 中,发现新的想法与概念。

7、实证研究(量化研究)简介(上)

7、实证研究(量化研究)简介(上)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 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 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 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8
几个经典的实验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和管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 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 持。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 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 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 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
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 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 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 设的人际关系学说,此学说成为了管理中影响较为巨大的一个学派。
11
实验研究简介
(2)实验设计的特点
a. 因果关系的假说 一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 b. 前测 实验对象在实施处理之前某种特征的初始水平 c. 实验组和对照组 d. 概念的可测量程度 e. 实验的可重复程度
12
实验研究简介
(3)实验的定义 设计一个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质特性的情境,并使研究对象尽量不受实 验变量以外的因素干扰,然后对其施以处理,以观察研究对象某种特性 的变化,从而检验实验处理和研究对象该种特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说的 活动。 最常见的实验设计:包含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者主 动使它变化或取不同的值的变量;而因变量则是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的变量。
17
(2)实验研究常见的设计模式

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SiesDukePPT课件

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SiesDukePPT课件

• 结果输出档(*.spo) SPSS输出浏览器可呈现统计 分析之结果,允许直接加以编辑或转贴到其他编辑 软件。SPSS17.0版之后将档名格式改成 「*.spv」。
• 其他软件文件的支持:能开启Excel、dBase、
Foxbase、Lotus、Access、SAS、Oracle等产生的
资料文件。
1
SPSS之应用(庄文忠副教授)
8
2012/7/6
插入变数与观察 值
1
SPSS之应用(庄文忠副教授)
• 对话方块(dialog box) 大部分的菜单选择都
会开启对话方块,可以利用此方块来选取分析
所用的变数和选项,主要的按钮包括确定(OK)、
贴上之后(Paste)、重设(Reset)、取消
(Cancel)、辅助说明(Help)、选项(Options)
等。
4
SPSS之应用(庄文忠副教授)
2012/7/6
SPSS软件简介
• SPSS系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简称,主要是应用于 社会科学之统计分析,由于时代的演变, 目前SPSS则是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的缩写,意指「统计 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3.利用复制和贴上的指令在SPSS和其他
试算表应用程序之间进行资料的导入或
导出。
变数(variables)
• SPS个S的案 资料结观察构值(observed values)/
(cases)
资料格(data grids)
1
SPSS之应用(庄文忠副教授)
6
2012/7/6
开启既有资料 档

量化研究方法-数据分析

量化研究方法-数据分析

拒绝区域
接受区域
拒绝区域
临界值
Z
临界值
u0
Z
红色区域发生
的概率
仅为5%
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
平均数差异的抽样分布 X1 X2
-20
0 8 20
﹡独立样本:样本内个体之间没有关联性, 即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相关样本:样本内个体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即一一对应关系。这与实验处理有关。
相关样本
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 数据的离散趋势分析
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
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 变量的数值集中位置
90 85 70 88 76 80 95 68 40
集中趋势:平均水平的指标
平均数 (mean) 中位数 (median) 众数(mode)
中位数:位置平均数
…… 这些数据分布中:
平均数 标准差(标准误)
90 108
u0
120 125
130
较不可能 不可能
95%
抽样分布
68%
可能发生
较不可能 不可能
90
发生的概率 仅为5%
108 120 125 130 150
u0
样发仅本生为的均5概%值率
北师大大学生的平均智商是否高于北京高校大 学生平均水平?
北师大女生的幸福感是否高于男生? 不同教龄的教师的压力是否有差别?
抽样 检验
样本 (观察结果)
(拒绝) 小概率事件 发生
•采用 逻辑上 的反证 法
•依据 统计上 的小概
率原理
假设检验的两种假设
零假设(null hypotheses):H0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es):H1

量化研究法入门培训课件

量化研究法入门培训课件

实验数据分析
介绍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假 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实验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讲解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撰写实验 报告。
案例分析
以某心理学实验为例,详细展示实验设计与 结果分析的全过程。
案例三:基于公开数据的量化研究
开放数据的获取与整理
介绍如何获取公开数据集,并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截面数据是同一时点上多个个体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个 体在不同时点的数据。
数据来源
数据可以来自调查、实验、观测等多种方式,也可以是从公开数据 库或网络爬虫等途径获取。
数据质量评估
评估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确保数据的 可用性和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量化研究伦理与规范
尊重隐私
知情同意
换、缺失值处理等。
03
可视化呈现
演示如何通过图表等方式直观展 示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02
数据分析方法
讲解针对问卷数据常用的统计分 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因子分
析、聚类分析等。
04
案例分析
以某次大型问卷调查为例,详细 演示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并解读
分析结果。
案例二: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原理
阐述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如随机化 、对照组、实验效应等。
常用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常用 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和实现。
结果解读与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SPSS输出结果, 以及如何将结果整合到研究报
告中。
Excel在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排 序、去重、填充等预处理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2: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学校干预研究
在日常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班里的公物被人 损坏了,全班都会说“没看见”;老师表扬某某同学在某方面做的好,教室里 会传来不屑一顾的唏嘘声;小组值日,活儿没干完,有的组员就会心安理得地 落座;参加公益劳动,老师再怎么强调它的意义,也总有一些学生不带工具。 有研究者在某小学选取50名学生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看新 闻遇到伤心或感人的事件时,51%的中段小学生、34%的高段小学生不会流泪, 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40%-5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 感到快乐……。心理专家把上述种种行为和表现概括为“亲社会行为”的丧失。 目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丧失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青少年亲社会行 为的培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1-6
2020/1/1
1
2020/1/1
量化研究方法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 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韦小满
2
提纲
问题的提出 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结论
3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
一、问题的提出
2020/1/1
4
(一)确定课题
研究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及自我管理策略研究
我们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问题行为一直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 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儿童问题行为有明显 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是5%—15%,80 年代高达10%—20%。国内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以来,所调查 出的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80年代的调查数据在10%左右,90年代则 上升到13%左右。初中生问题行为检出率普遍高于学龄儿童平均水平,多数在15%以 上。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教育事 业特别是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社会转型和教育体制的迅速变革
研究2: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文献综述
2020/1/1
13
(一)概念界定
研究1:
1认的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规范 和道德标准以及在情绪或社会适应方面不成熟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结构
行为类别 调节行为 帮助行为 分享行为 利他行为 习俗行为 包容行为 公正行为 控制行为
表×× 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 具体行为示例
谦让,幽默,鼓励,赞美等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行为 捐赠,合作,紧急或非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体力等的援助性行为 将自己的物品、机会等给予他人的共享性行为 只顾他人利益、不考虑行为代价、不图任何回报的无私行为 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吸纳性的行为 主持正义,见义勇为,在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 终止他人的打架、漫骂等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亲社 会行为的培养是青少年社会化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促进青少 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 时期,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他们的思维能力进入新的 水平阶段,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也 变得越发复杂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 特点,尤其是积极寻找干预的策略,对促进其心理和道德品质健康发 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90年代中期以来,在“高中、高校扩招 ”的压力下,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与同龄的高中学 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失败体验更多,学习困难更大,其问题行为的表现更具有普遍性和严重 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高显和高发区域,在很多地方中职学生以其高发 的问题行为成为“差生”的代名词。问题行为的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个体认知、个 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并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 困扰,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 研究还很欠缺,以中国期刊网为例,截至2004年7月,检索和问题行为有关的93篇文章 ,涉 及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的只有5篇。因此对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 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干预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将有助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 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理论意义
研究1:
* 以职业学校学生的问题行为为对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系统分析中 职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类型,为更好地研究中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提供 参考依据。 * 本研究拟通过借鉴国内外的测量工具,编制信度和效度较好的中职学 生问题行为量表,为研究中职学生的问题行为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
* 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导,以自我管理的形式,对问题行为进行教育和 干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充实班级管理理论提供新思路。
2020/1/1
14
2.问题行为的分类
2020/1/1

学习问题
职 学
外显型
交往问题

生活问题



内隐型
情绪问题

15
研究2: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在一定社会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个体自愿 提供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益并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个体自 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受损。
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属性:(1)动机的自愿性;(2) 结果的利他性;(3)社会赞许性;(4)情境的社交性。
研究2:
* 本研究试图以班级管理工作的途径并借助一系列以
班级为单位的干预措施,探索培养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学 校教育方法,以服务于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实践, 同时期望为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探索一个新的突破 口。
(三)实践意义
研究1:
* 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需要。 *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需要。 * 是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