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我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 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和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和实践引言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知识和学习任务的兴趣、动力和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他们在学校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许多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策略和实践方法。
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是提高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和经验相关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数学课程时,可以使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2. 多媒体和互动性使用多媒体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视频、音频和互动游戏等工具,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分享成功经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功经验,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策略二: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另一种重要策略。
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1. 目标细化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细化成具体和可操作的小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进程。
例如,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定截止日期和测评标准。
2. 目标共享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设定学习目标,以增加学生对目标的认同感和投入度。
通过与学生共享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动机。
3. 目标反馈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提供关于他们学习进展的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
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策略三:提供支持和鼓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即使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也难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师们需要关注和应用的重要策略和方法之一。
1. 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个明确、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目标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的学习目标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练习和实例,让学生明确目标,并通过自我评估或相互评估的方式,帮助学生衡量自己的学习进展。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很大影响。
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 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给予学生合理的奖励和认可,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学习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 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和故事,让学习内容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 运用多媒体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发表时间:2011-06-07T15:31:14.437Z 来源:中教版英语周报11年34期供稿作者:詹姆斯·拉弗尼[导读]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毫无影响力。
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课堂没有失败者[美]詹姆斯·拉弗尼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毫无影响力。
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课堂没有失败者。
该书列举了150种有效策略,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这些活动和建议是坚实的研究发现,也是许多有能力、有经验教师的宝贵心得。
对于每一种策略,作者明确界定了策略的目的、步骤、适用年级和学科领域,然后讨论策略可以进行的变化,并说明如何将其轻松纳入现行课程
之中,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施加强有力的影响。
摘自《中国教育报》。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有很多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有很多学生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动机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状态,更是一个内在驱动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通过这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知时,他们将感到目标更加具体和有意义。
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鼓励他们每天进行反思和记录自己的进展。
这种目标的设定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衡量自己的学习成果,并给予他们以积极的反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提供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常常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感到兴奋和投入。
提供挑战性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享受到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就感。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定一系列的任务,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奖励与认可奖励与认可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奖励和认可来激励学生。
这可以是一份简单的表扬,一次集体公开表彰,或者是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如奖学金或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个充满积极能量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育者应该提供一个支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关注和鼓励。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和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建立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学习反馈是学生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者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关于学习成果和进步的反馈。
这个反馈可以是直接的,如口头表扬或书面评价,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参加学术竞赛或社区服务等。
学生通过这种反馈机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引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其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出有信心、积极参与和乐于探索的学生。
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法: - 理解个体差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背景、兴趣和能力,并根据这些因素设计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 建立亲密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 提供正向反馈:鼓励、赞美和认可每个进步,在错误中看到挑战和机会。
2. 设计有意义的教学任务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动机。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意义和激发兴趣的教学任务: - 珍视灵感: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能引发思考和好奇心的话题和案例。
- 给予自主权:让学生参与到任务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提供更多选择和决策权。
- 关注实用性:强调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3. 引导目标设定与反馈目标设定和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获得对于自己进步的反馈。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提升目标设定与反馈效果:- 设定挑战性目标:将目标设定在适当挑战性的水平上,激发个体提高并感受到成就感。
- 提供具体反馈:给予明确、有针对性且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 鼓励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评估和调整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
4. 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不同学生类型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以下是一些例子: - 项目制学习:鼓励学生选择并深入研究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其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协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中,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因此,教师和教育者们需要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认可: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认可学生的努力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2.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3. 创设有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目标具体明确:学习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实现目标。
2. 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设定个人目标。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感。
3. 及时调整和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2. 鼓励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相互激励和帮助。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学生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发性和积极性的表现。
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动机不高的问题,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
教室环境应该整洁有序,没有打扰学习的干扰物。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鲜明清晰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同时,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应该充满活力和团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他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对学习充满动力。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设定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动机。
三、提供及时的反馈即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动机。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实例、互动讨论等方式来讲解教材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主题研究、小组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提供学生所需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策略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缺乏兴趣,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趣的任务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知识。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某些学生对于文字类的学习感兴趣,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而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实验或者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目标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以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自主评价学习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技巧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技巧学习动机是学生追求和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帮助教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给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步。
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知道自己要达到何种程度,引导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反思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1. 营造轻松和友好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班级活动、游戏或者课堂互动来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快乐和舒适。
2. 提供支持和鼓励: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3. 创设有趣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有趣、多样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欲望。
三、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1. 分层次教学: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3. 提供实践机会:将学习与实践结合,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挑战性和动机性。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站链接、影音资料等,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后感肇庆一中物理科组陆洁清[摘要]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中指出: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对新课的引入的总结。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下面结合高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谈一谈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一、现象到问题引入新课在讲解《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时,首先展示极地极光图片。
让学生欣赏自然现象,给学生展示绚丽多姿的美的享受。
过渡到极光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在这些地方。
接下来用计算机采集一张学生照片(或用数码相机当时拍当时输入),让学生在到讲台上选一个棒(两个棒外包装完全相同),另一个棒老师手持。
师生分别持棒靠近计算机显示器,学生观察现象?说明原因?整个过程深深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自然科学中,同时体会到自然科学的规律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二、设疑团制悬念引入新课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
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
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可这样引课: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
那么,你是否想过存在不存在相反的现象呢?即“磁能生电”呢?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疑问而引入新课效果就更明显。
又如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笔者的引入过程如下:首先出示小灯泡及参数“3.8V,0.3A”。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自修总结景罕中心小学许守华为了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我校于2020年1月启动了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
本次培训教材是美国James P.Raffini的《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在领到教材后,我做出读书计划,仔细研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并反思自己的不足。
现将本次自修做出总结:一、学习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
1、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除了对事情本身满意---激发我们去做不是必须做的事情理由之外,任何强迫的原因去做一件事情。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本身具有去寻找和战胜挑战的内在动机,这点在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
而寻找和战胜挑战的欲望是课堂学习内在动机的核心。
它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动力:控制自己做决定(自主);做事情使他们有成就感(胜任);感觉比自己本身更强大(归属感和联系感);自我感觉良好(自尊);在做的事情中找到快乐(参与和刺激)。
2、TARGET结构TARGET结构就是任务结构(T)、权力结构(A)、奖励结构(R)、分组结构(G),评估结构(E)和时间结构(T)。
师可以用这些结构营造课堂氛围支持学习目标和内在动机。
二、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采用的策略。
本书详细介绍了150种策略,我觉得这些可以在我今后的教学中使用。
1、“免做作业圆牌”。
学生完成作业是每天都应该做的事,但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候还会出现突发情况,有的学生就会抄袭或胡写乱写,失去了作业的意义。
“免做作业圆牌”就像是一道免死金牌,当学生没有来得及做作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就可以免去处罚。
这点很受学生欢迎。
2、“让学生出题”。
这一策略可以在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中进行应用。
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每天读读写写、抄抄背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率也不高,“让学生出题”这个点子的确很好。
让学生出题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小老师”,为了让自己更权威,他们就会去认真分析、反复改正,在这一过程中,其实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达到了学习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学习动机是学生愿意和能够投入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是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科特性、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有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原因而减退,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重拾学习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师生关系息息相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以此来激发学生愿意学习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恰当的学习任务和提供积极的反馈,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学生自身的成功经历也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注意到学生的成功并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丰富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供学习体验,例如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或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四、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同时,学生也需要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对此的期望,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提供具体的支持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是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技巧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技巧在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和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学生们的学习动机逐渐降低。
面对这一情况,教育者和家长们也应当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文将分享几种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技巧。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
例如,当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播放历史纪录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也起到关键作用。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和交流。
此外,保持课堂的安静和整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
再次,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过于简单的任务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和缺乏动力,而过于困难的任务则容易使他们感到沮丧和挫败。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设置适当的挑战。
合适的挑战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外,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可。
教师可以及时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予一些实质性的回馈,比如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或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最后,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所在。
学生会根据他们的学习体验来评价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成功和满足,他们将更愿意去持续的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教师们都了解在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学习动力。
没有足够的动力,学生可能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然而,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一个教育者一直在探索的难题。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们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学习动机有两种类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外界的奖励和认可。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一种方法是以学生的个人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这些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例如,当教授英语时,教师可以使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设计课堂活动,如音乐、电影等。
这样一来,学生会对学习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此外,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强调目标和反馈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及时提供反馈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策略。
首先,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设立可行、具体和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和动力。
例如,一个学习目标可以是“在下周的测验中取得80%以上的成绩”。
这样的目标能够明确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并给予他们一种成就感。
其次,及时提供反馈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提供反馈,如口头反馈、书面反馈等。
反馈应该具体、准确,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这样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们需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充满挑战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学生们需要感到挑战,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引言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学习压力常常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这使得教育者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教育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将其向学生详细解释。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增加他们的动机。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巨大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应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例如,可以通过装饰教室、设置学习小组和建立奖励制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内容、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引导学生探索个人兴趣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提高学习动机。
四、提供及时的反馈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五、鼓励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
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实践、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八、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完整word版)我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我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东兴镇中心小学罗云本学期,我研读了《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这本书.它由美国James。
P。
Raffini著、我国的梁平和宋其辉译。
书从教育的动机层面出发,分别从增强学生自主性、增强所有学生胜任力、增强归属感和联系感、增强学生自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享受学习的策略等角度,教给读者150种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这种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50条建议和100多种经过教师验证过的教学策略,让读者们从中体会到这150种策略能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能够帮助学生体验来自学习的内在满足感,让今天的课堂没有失败者。
读这本书时,我以自己的教育经历来进行一些比对和理解。
我深切地体会到,关于教育,的确是有“三件事”要牢记,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泰洛尔·贝尔所说:一是动机,二是动机,三还是动机。
细细品读,有三点感悟。
感悟一:关注了动机,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共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和目标的追求,这些都和他的需要有关.每个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需要不同,动机亦不同。
比如举手,有的是为了得到老师表扬,也许在他举手数次或者几次后没有被抽到就会泄气;有的是为了获得父母鼓励,当他汇报自己表现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赞赏也会失望;而为了自己,把学习本身当做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孩子,就算没有更多鼓励、赞赏,他也能在持续的学习中获得动力和快乐.美国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依据人类的需要不同,把需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缺失的需要,另一种是成长性需要。
因为需要不同,就衍生出缺失动机和成长动机.马斯洛认为缺失动机是一种消极的动机,如饥饿、恐惧等,让人紧张。
一旦需要满足,紧张就会减弱或者消失。
而成长性动机是积极形式,会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目标,以获得满足和成长。
作为老师就要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再引导学生把学习转化为成长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因素。
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一、兴趣的产生由学生自己决定参与什么活动或者以什么方式参与规定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被同伴接纳和认可;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活动中又发现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刺激并产生再次参与的欲望,即兴趣的产生。
二、学生的学业心理需求自主决策(选择)需求胜任需求归属感与联系感需求自尊需求参与和享乐需求三、满足心理需求的结构(T ARGET)因素(满足孩子的学业心理需求必然要包含以下六种因素或其中的几种)任务结构TASK权力结构AUTHORITY奖励结构REWARD分组结构GROUPING评估结构EV ALUA TION时间结构TIME四、儿童自身欲望决定自己行为的欲望寻找和战胜挑战的欲望独立探索、接受挑战、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欲望控制他人的欲望归属群体的欲望保护自尊的欲望参与活动的欲望享受活动乐趣的欲望五、增强学习动机的策略(一)增强学生自主性的策略建议:⒈当有几项不同的学习活动能达到同一目标时,允许学生自己从中做出选择。
虽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这是一种构建学生自我决定和学习内在动机的强有力的办法。
⒉当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关键环节时,让学生选择决定如何实施此过程。
任何选择,无论大小,对学生自主感都是有益无害。
⒊只要有可能,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地点以及顺序。
当面对选择和决定时,要求学生做出承诺。
正是这种承诺会产生自主的内在动机行为。
⒋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愿意冒险做出决定。
不安全感和缺乏自信使一些学生难以做出选择。
保护学生不受他人的嘲讽和批评,提醒他们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须而自然的一部分,这有助于营造一种心理安全感。
⒌当学生的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时,多花些时间对受限制的原因做出清晰且富有逻辑的解释。
“因为这是学校的要求”像这样的话远远不够。
⒍当行为受到限制时,要承认有冲突的情感。
承认有冲突的情感会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被理解了。
⒎当必须要求或限制行为时,有效地控制要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其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美观的课堂环境、展示学生优秀的学习成果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等方式来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有趣的学习活动,如学术比赛、小组合作项目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难点来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游戏化元素,如竞赛、积分制度等,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学习动力。
4. 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学习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学习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中解决问题和展示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及时、具体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讨论,并给予实质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总结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化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学习,以及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缺乏动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1.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这样一来,学生将明确知道自己要达到何种成果和水平。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相匹配。
当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目标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2.培养积极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包括创造一个友善和支持性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另外,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3.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最强大的动力推动者之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种方法是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和控制的机会。
例如,让学生在学习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或研究方向。
另外,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4.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习中的挑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有机会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就感。
这些任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5.鼓励团队合作和互助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助学习是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以互相学习、分享和借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共同面对挑战,互相激励和支持。
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6.利用奖励和表扬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心得体会

《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心得体会《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心得体会我读了赵丽琴博士的《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的书。
全书由8个部分组成,先是阐述学习动机的概念,再到罗列7种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文中更是列举了许多典型案例来进行阐述和分析,内容翔实生动,阅读之后,感觉收益匪浅。
作为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之好学、乐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全面发展。
这是作者的话,我受益很大。
确实,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对学习饱含着热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拼搏,并在学习着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和快乐。
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现实中不少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厌倦,不喜欢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降低。
学习动机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
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因素众多,其中教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提问到课后作业的安排,从成绩考核到反馈评价,从课堂互动到课下的师生交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学生的动机问题。
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强调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因此着重引导读者在领悟理论要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能付诸实践。
本书介绍的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有以下7种:1、胡萝卜+大棒:奖惩有度2、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3、为成败寻找理由:归因理论4、超越他人还是自我成长:成就目标5、我能行:自我效能6、我想学:开启学习的自我发动机7、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动机调动策略教学不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采取一些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动机。
教学不仅需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出发,发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且需要精心创设各种有利的外部环境,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待,给予他们有效的反馈和强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利于学习的活动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
东兴镇中心小学罗云
本学期,我研读了《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这本书。
它由美国James.P.Raffini著、我国的梁平和宋其辉译。
书从教育的动机层面出发,分别从增强学生自主性、增强所有学生胜任力、增强归属感和联系感、增强学生自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享受学习的策略等角度,教给读者150种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这种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50条建议和100多种经过教师验证过的教学策略,让读者们从中体会到这150种策略能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能够帮助学生体验来自学习的内在满足感,让今天的课堂没有失败者。
读这本书时,我以自己的教育经历来进行一些比对和理解。
我深切地体会到,关于教育,的确是有“三件事”要牢记,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泰洛尔·贝尔所说:一是动机,二是动机,三还是动机。
细细品读,有三点感悟。
感悟一:关注了动机,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共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和目标的追求,这些都和他的需要有关。
每个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需要不同,动机亦不同。
比如举手,有的是为了得到老师表扬,也许在他举手数次或者几次后没有被抽到就会泄气;有的是为了获得父母鼓励,当他汇报自己表现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赞赏也会失望;而为了自己,把学习本身当做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孩子,就算没有更多鼓励、赞赏,他也能在持续的学习中获得动力和快乐。
美国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依据人类的需要不同,把需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缺失的需要,另一种是成长性需要。
因为需要不同,就衍生出缺失动机和成长动机。
马斯洛认为缺失动机是一种消极的动机,如饥饿、恐惧等,让人紧张。
一旦需要满足,紧张就会减弱或者消失。
而成长性动机是积极形式,会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目标,以获得满足和成长。
作为老师就要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再引导学生把学习转化为成长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因素。
在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好的同学(纪律好/参与好/卫生好/),我从不吝啬我的口头表扬;对“三好”的同学从不错失“加分”的奖励;如果一向表现好则会奖到小笔记本、小食品;或是反面的:批评、背书、写反思……这些奖励和惩罚经常使用的工具,的确在表面上让学生更乖巧,的确对学生的行为有较好的指向引领作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同学们在学业上、纪律上、生活上的进步。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更大的程度上是集中在如何得到老师的奖励和避免惩罚上,而不是集中在这项活动的价值或有益之处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内化就更少了。
很明显,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会削弱很多活动的内在动机。
一段时间内,我对我一直用的这两种“法宝”产生了焦虑和怀疑。
这本书中用了很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聪明的教授》——故事讲的是一个心理学家阻止年轻人播放音乐的方法。
年老的教授告诉年轻人,自己很喜欢听他们的音乐和笑声,如果他们明天再来,就会付给每人一美元。
受到轻而易举就能赚钱的刺激,这伙年轻人欣然同意。
第二天,他们按照约定来了,高兴地拿到报酬。
星期三,每人得到了50美分。
第三天,心理学家只支付25美分,并告诉他们,他再不会付给他们报酬。
孩子们怒气冲冲地说,他们将不会播放音乐。
读了故事后,我开始反思我开学到今仍在用的“奖励和惩罚”了。
如何不用依赖利诱或惩罚,能够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呢?这本书中倾力提供了实际帮助——150种策略。
其中的免做作业圆牌、目标卡、情绪表情图、“我能”罐头、丑小鸭、赞美之词、关心卡等这些策略,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找到切合班级实际的点,就可以加以运用和实施。
正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埃斯奎斯朴实无华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对学生的内在动机就有了更好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就不会总在奖励和惩罚中迷失了方向,而是会向我们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中发展。
感悟二:培养了动机,教育就成就了一生。
在关注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后,应该引导培养学生的成长需要,建立他们自己成长的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是自我完善,是自我愉悦,是自我奖赏。
凡是把学习或者工作当成自我
实现的人,会把学习和工作本身当成一种享受,会对自己形成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
书中举了一个匹萨和阅读的例子。
比如,用匹萨饼来引诱学生阅读,那么阅读的目的就被转移并弱化了,同时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我决定感被颠覆。
根据阅读情况决定是否提供匹萨饼就是告诉这些年轻的读者,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免费的匹萨饼。
它会激励学生为了赚取匹萨饼去阅读。
这项计划的长期后果很可能是出现很多“不喜欢阅读的胖孩子”。
如果匹萨饼店真正想培养儿童对阅读形成源于内心的喜爱,对调阅读和匹萨饼这两个变量将会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不是用披萨饼作为阅读的奖励,而是用阅读作为吃披萨饼的奖励。
这种情况下,有价值的是阅读本身,而不是匹萨饼。
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用激励、诱导的方法使孩子们学习人类文明成果,锻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境界,最终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
书中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给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权利;给孩子们充分的胜任,让每一个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的喜悦;认可和接纳每一个孩子,用一双美丽的宽容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努力驱除孩子们心灵上自卑的阴影;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自我负责的性格,鼓励他们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孩子们感受到参与和享受到课堂活动带来的快乐。
比如主动关心、调整困难学生的情绪,尤其是特殊学生。
有的孩子三年级了,自理能力还明显弱于同龄人,书包、抽屉乱成一团。
在家长、多数教师的口中,他听到的总是批评、失望,伙伴们从不和他玩耍。
我在耐心观察之后,每天轻声细语地教他整理物品、及时表扬每一次铅笔盒里的变化、在能看清字迹的作业本上批上鲜红的优五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习题答案……孩子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成功感,愿意付出努力,尽力完成作业、尽力订正,一点一点在改变,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从未及格的语文学科竟考了70多分。
生命的成长应该是自然的,尊重每一个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崇高的呵护。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对生命产生影响。
感悟三:超越了动机,教育就幸福了自己
教育教学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站在生命意义的高度看待教育教学,将教师的工作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一生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幸福,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
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家长、学校、教师的关爱,来源于被肯定、被赏识、被尊重,来源于愿望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教育看作是为学生发展作准备的过程,其实,教育也应该看作是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的过程。
学生上学时间要约占生命的四分之一,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为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幸福而教育应该是教育的理想追求。
我们应该看到发展是幸福的前提,没有人的充分、全面的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教育教学中要力争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氛围和环境,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营造被尊重的契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学生体会追求、付出过程的幸福。
于是,学生具有了幸福感,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达成最高指数的幸福了。
我们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