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第一大国,但由于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效能不高及部分薄弱环节的存在,使我国水果产业存在果品质量差、国际竞争能力不强、果农增收困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四种模式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统一协调、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核心作用的发挥、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改进的关键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第一大国,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早地放开了水果市场价格与经营渠道,水果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果园面积10042.3千公顷,产量95992247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8%。但近年来水果产业也出现了果品质量差、国际竞争能力不强、果农增收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效能不高与部分环节的薄弱。本文通过对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关键对策措施。
一、建立符合水果产业特征的物流供应链
1.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组成
一个完整的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应该是一个联系原料供应、果品生产、产后分配、销售全过程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的有效工作应将苗木材料生产者、果农、批发企业、加工企业、分销商、超市、终端消费者进行有机的联系。
2.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组成要求
供应与生产环节:水果竞争力体现在果品外观的整齐度与着色度和内在的风味与农药残留量等指标,因此在原料供给与生产环节必须执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要求,实现对农资供应与生产过程全方位监控。
流通环节:水果具有鲜活性和易损性,新鲜水果在采摘之后仍然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且在流转过程中最怕受到振动、摩擦、碰撞等机械伤害,所以流通中应采取包装、低温、气调等冷链运输和贮藏措施,应减少搬运、装卸的次数,制定最佳的流动环节与运输线路,同时要求果品流通从业人员和设备具有较强的专业
性。
各环节整体链接要求:为实现果品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的短周期、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缝链接,所建立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保持统一的政策协调、信息的畅通与共享。
二、我国水果物流供应链组织主要模式分析
1.批发市场网链模式
该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节点,连接果品的供需。由科研院所和经营者向果农提供苗圃,材料制造商提供生产及包装资料。果农通过产地批发市场向经销企业或其他收购者出售产品,后者通过销地批发市场分销,其间涉及生产、分类包装、运输配送、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该模式依赖于分布在全国各级批发市场、经纪人和零售商而建立,近年来国家不断投入专项资金加强果菜批发市场建设,使其在储藏加工、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拓展销路等方面都日趋完善。目前该模式为我国水果产业的主要供应链模式,为城镇居民提供了70% 以上的果品供应。
但该模式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交易的随机性、损耗大,耗时长,成本高;信息传递滞后和失真,无法发挥导向生产作用,生产与需求脱节;交易来源众多,产品质量监管困难等问题。
2.其他模式
核心生产企业网链模式是以龙头生产企业为核心,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当地条件建立生产基地,对基地生产提供标准化生产与技术指导,并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果农依据合同契约向公司出售果品,由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后,进行分销。该模式供应链相对稳定,农户和公司责权利明确,构成较为稳固的交易行为。一般常见于以出口为导向的无公害水果加工与出口企业。
超市网链模式以超市为核心,连接供需双方。农户在公司或者协会的安排下,产品经过公司或协会集中后,统一销往超市,经由超市到达消费者。主要适合于靠近有生产基地,人口较为密集的大中城市。
配送中心模式是在超市网链模式基础上增加专业化集中配送环节,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通过集中采购、加工、处理等增值作业直接面向多个生产供应者。
由于小农户与大企业地位的不平等,龙头企业、超级市场、配送中心都面要直接面对千家万户,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供应形势,合同契约的签署与顺利履约成为以上三种模式发展的关键制障因素。
3.综述
我国的水果供应链呈现出多种网链模式并存的格局,批发市场网链是供应链的主流模式,超市和配送中心网链在大中城市有较大发展空间,核心生产企业网链则在具备适宜条件的地方有所发展。各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使整体运行绩效并不理想,供应链管理尚不完善。
三、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薄弱点及对策分析
1.理顺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水果供应链整体运行绩效较差,各环节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消费对生产的指导严重滞后。首先,品种结构与质量标准不明确。适合加工的品种少,且不成规模;生产的水果外观整齐度差,着色不好,风味淡,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优质果率不到总产量的30%,高档果率不足5%,有20%的劣质果没有市场。其次,交易的不确定性使物资供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困难,食品的安全难以保障。第三,供应链繁长且各环节联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解决这些难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应依据当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筛选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水果产业;支持科技推广与农民培训工作;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果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提升果品附加值;组织工商、质检、农药监督管理、果品检测等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监督、管理与服务功能;改善专门生产基地的农业基础条件等。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产前供应合理、生产指导到位、流通销售顺畅增值,提升农民收益,满足市场需求,达到供需双赢效果。
2.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水果供应链中的作用
我国单户分散种植的经营体制在现存的各种模式中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各环节无缝对接困难,合同签署率低、履约成本高、违约概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效应。而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用的发挥。
果业合作组织包括果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其作用一般表现为:加快科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