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图》赏析
图绘山水之绝唱,宋画翘楚传清音——解读《溪山行旅图》
图绘山水之绝唱,宋画翘楚传清音——解读《溪山行旅图》摘要:“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何在?作为一位嗜酒好道的“隐士”,范宽被描述为“居山水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乐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
” [1]正是这种寄情山水,忠于自我的心境,造就了宋画大师范宽。
他创作的《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被称为”宋画第一”。
《溪山行旅图》为什么能成为宋画第一?本文将从构图,技法,哲学,意境,画家心境等方面赏析宋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
关键词:构图,笔法,哲学,师诸心,宋画第一一.面前真列——远望不离坐外范宽的作品表现出五代宋初时期画家极其重视真实还原自然客体的特点。
《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很简单,前景是画面中间的巨石,中景是赶驴的行旅和周围的环境,远景是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篇幅以上的巨大主山。
前后中景组成一个看似连续的空间景象。
经营位置得当,每一处都很舒服。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没有把本该离我们最近的山脚的巨大体形特征表现出来,反而打破传统,在该是山脚的地方安排了云雾缭绕的深谷,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推测出近中远景的真实距离,正是这种不可估计的距离更把画面的山峰显得气势磅礴。
在画面布局上,画家也是别出心裁,中轴线垂直构图,把主山放到最远,中景拉近,两者相互作用,又将难以实测的距离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样的布局真实巧妙绝伦,让我们感觉我们就是溪山赏景。
正如苏立文所说:“范宽的意图很简单,他要让观者感到自己不是在看画,而是真实的站立在峭壁之下凝神注视大自然,直到尘世的的喧闹在身边消逝,耳边响起林间的风声,落瀑的轰鸣和山径上哒哒传来的驴蹄声为止”[2]。
二.紧密严谨的笔致——写山真骨,造乎神者范宽长于表现“风月阴霁难状之景”,落笔老硬,骨气嶙峋,气势逼人。
《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通过画笔展现了气势雄伟的北国风光,诚辟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侦,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的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咂舌!”[3]这也正是范宽品质性格反映在他作品中的真实映照——性情高古,举止踈野,不举世故,浑厚雄强。
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宋代画家范宽创作的一幅古画。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画中巍峨的高山顶立,矗立在画面正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画面,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
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
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水声和驴蹄声。
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
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浅析《溪山行旅图》
浅析《溪山行旅图》作者:文静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2期《溪山行旅图》作为范宽的传世作品,在一千年前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它表现出自然的伟大崇高,描绘了北方中南太华一派庄严朴实的雄伟气象。
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徐悲鸿也曾说:“中国所有之宝,故宫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
”一、范宽与《溪山行旅图》范宽字中立,陕西耀县(华原)人,(另一说又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温和宽厚,故时人称其为“范宽”),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将其列入山水林木门神品,并认为“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正与(李)成称绝,至今无及之者”。
生卒年不祥,主要活动于北宋初年。
《宣和画谱》谓其“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来往于京洛。
”。
范宽是一位民间画家,没有任何科考任官的记录。
他擅长的画科很多,但尤以画山水见长。
关于范宽的师承问题,目前还有争议。
《圣朝名画评》和《宣和画谱》都记载他“学李成笔”或“始学李成”,《画史会要》也谓之“学李成笔”,另有《画鉴》同记“画山水初师李成”,而米芾《画史》中则曰“范宽师荆浩,浩自称洪谷子”,《图绘宝鉴》则载其“画山水师李成,又师荆浩”。
后来他认为“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于是择地而居住在终南、太行山的幽林中。
在汉代之前,中国绘画的主要题材是人物,其作用是“成教化,助人伦”;直到魏晋时期,山水才作为人物画的辅助背景出现在绘画中;而山水画的真正成熟则需算到五代时期;唐宋以来,山水画有了极大的发展,如对山石肌理皴法的探索至人屋和树石适用笔法的形成。
山水画皴法种类繁多,但究其源大致分为董源的“披麻皴”和李唐的“斧劈皴”两类,而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使用的“雨点皴”也属于早期皴法。
从构图角度上来讲,早期绘画中人物之间的空间是留白的,不存在背景;在晋顾恺之的画中,已经开始以山石树木为背景,但其所表现的只是一隅小景,远景山水则无从下笔;而唐朝画论中提出“高远、平远、深远”是对山水画空间处理上的突破。
浅析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笔法气韵特征
不仅表现出了树叶的质感和树林的层次 所用的皴法远远不止雨点皴和豆瓣皴,除 言。画面既有雄伟的气势,又有非常精彩
感,而且将一片柿子树的整个空间表现出 了这两种皴法,还有刮铁皴、小斧劈皴、钉 的细节刻画;既展现了整体气势,又表现了
来了。柿子树的上方是几株高低错落的松 头皴、条子皴等。而笔墨勾勒也由于山石 山石小结构的客观严整,同时严肃客观之
四、《溪山行旅图》之意义
和树枝,繁冗复杂但是有规律 其皴法笼统地概括为“雨点皴”或“豆瓣
范宽的笔墨情趣恰是将圆与方相结
的笔墨被范宽巧妙、合适地安排在树叶 皴”。但是通过对《溪山行旅图》的细致观 合、气与骨相结合、浑厚与奇峭相结合,形
上。在刻画完树叶后,再以淡墨点染,这样 察、分析可以看出,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 成他所独有的峻拔浑厚的气氛与绘画语
范宽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变的笔墨绘画
染,给人一种浑厚浓重之感。而树木之下 的土坡和石块是用披麻皴与卷云皴表现 的,非常巧妙地安排了墨色的轻重疏密。
在树丛的阴影之下站着一个身穿道袍 之人,可能是个求道的人,又好似在树荫下
语言,而且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皴法的复 参考文献:
合运用非常精妙,体现了范宽深厚的绘画
[1]王克文.山水画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
功底以及高超的笔墨皴法技法组织能力。
这样不仅使各种笔墨情趣相互配合表现出
[2]邓桥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
社,2002.
最大的塑造能力,而且将北方山石变化多
乘凉。溪水之上一座木桥连接着两边,木 端的结构肌理与厚重的质感特点完美地呈 桥之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分流而 现出来。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统山水笔墨语言表现了秦岭
溪山行旅图 赏析
此画无款,《大观录》卷十三著录云:此图“惟无款印,亦无前人题识,后 得耿都尉(昭忠)收藏,绯印奕奕。”清代曾为怡亲王允祥收藏,民国时流入 美国。
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约970年-1052年。活跃于 北宋中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河北河间人。擅山水, 师法李成,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端门前卖药,以画吸引顾 客,并画山水树石随赠买药者,由此声誉日隆,渐为人所知。 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 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人称能 得李成之气。当时即被认为是李成、范宽之后有影响的山水画 家。宋朝人张士逊曾写诗称赞说:“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 安许道宁。”黄庭坚激赏他醉后所作的画。在《答王道济寺丞 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中写道:“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 松烟。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异时踏门闯白首, 巾冠欹斜更索酒。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即八九。醉拾枯 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 萧。”生动地展示了许道宁醉中作画的神情举止,见出他画技 的高超。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 传世。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 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 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 中。
• 这幅画为双拼绢本,淡设色,名士 董其昌为其做题,历来备受推崇。 董其昌没有用其标志性的草书,而 用楷书工整写就“北宋范中立溪山 行旅图”十字,目的是明显的,就 是不以草书之巧之灵动夺原作之古 朴与霸气,亦是董香光“似拙实巧” 之书风体现。此图在明代以前的流 传历史已无法查考,明代初年收藏 在宫中,后来流入民间,大鉴赏家 董其昌在诗塘上观后题字,清初经 收藏家梁清标之手,转入乾隆皇帝 内府,流传有序。
《溪山行旅图》赏析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一、关于范宽范宽(活耀于十世纪),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说到范宽:“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
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妙。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他:“进止疏野,性嗜酒好道。
"看来是位个性落拓的求道者。
他擅长山水画,北宋《宣和画谱》描述了他学画悟道的经过:“初学李成(五代山东画家),既悟,乃叹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
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于是舍其旧习,卜居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故天下皆称宽善与山传神。
”可见他之所以能画出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而不是只描绘了表象,究其原因就是范宽让自己完全融入山水间,“理通神会",观照自然与自身、天人合一,因此他能将山的真精神于笔下自然流露。
二、《溪山行旅图》内容巨峰壁立,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三、《溪山行旅图》构图特性(一)、中峰鼎立他的构图是中轴式、巨碑式构图,本身就有中正平衡的效果,相当对衬、而且居中。
(二)、主山(远景)占画面2/3。
远景山形圆浑,占满了画面的2/3,远山就是这幅画的主角。
这种构图造成稳定、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
(三)、前景、中景和远景比例一致这幅画还有着很独特的构图,前景、中景、远景的比例刚好是1:3:9,这种比例造成了中轴主山的巨大感,给人一种如临高山脚下的感觉。
四、《溪山行旅图》笔墨技法特性(一)、写实与写意-形神俱足这幅画虽然旨在将山的内在精神传达出来,但一方面又很写实,他将陕北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二)、创“雨点皴”他创立雨点皴,就是为了表达山石的坚硬,使山的形体跟质感俱足.五、前、中、远景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头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就好像尘俗的世界,人们有远有数不尽的包袱,放不下的执著,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着。
范宽《溪山行旅图》赏论
120范宽《溪山行旅图》赏论[摘 要]从《溪山行旅图》的构图、皴法、笔墨等方面对范宽绘画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范宽山水画的特点:大开大合的构图再现了画家掌控整幅画面的才能;多层次的皴法显现了这幅画的厚重感;气势恢宏的笔墨体现了绘画的精神。
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带人们走进绘画,走进宋代的文化摇篮,探索学习艺术的途径。
[关 键 词]构图;皴法;笔墨;《溪山行旅图》田 茹一、《溪山行旅图》的时代背景北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时期。
受宫廷画派影响,各种技法和画院的规模都逐步完善,名家众多而且硕果累累,其中山水画的表现最为耀眼。
他们完全脱离了隋朝和唐朝“先钩再填”的创作方法,追求对真实意境的表达,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宋代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历经了几千年的继承和传播。
宋朝艺术在技术手段上有很多尤为重要的创新,致力于寻求精美动人的艺术情趣的花鸟画、山水画,尤其注重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达,以及对意象的提取,有着超高的归纳总结能力。
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绘画技法在继承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三者形成各自独立的绘画体质,却又相互汲取、渗透,相互感化,形成宋代画坛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精神面貌。
二、《溪山行旅图》的艺术特色《溪山行旅图》中,不仅有如诗的美景,更有让人深深感叹的艺术特色。
整幅画不但构图精美,笔墨技法精湛,还通过细致的刻画为我们展示了雄伟壮丽的宋代河山。
(一)构图《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大开大合、气势逼人。
这幅画有一座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巍峨的山峰,在画面的顶端,它好似站在空中,锲而不舍地生长,给人一种鲜明而高大的形象。
山坡上有许多树木,形成茂密的森林,两侧的山相对较低,有一种高山仰止、身临其境的效果。
山底下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一队商旅从远处走过来,形成一种动态感。
在幽静的深山中仿佛能听到马队的铜铃声,让安静的画面产生了动静结合的效果。
山间还有灵动的溪水与之相呼应,让整幅画充满诗意。
中国美术名作赏析—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中国美术名作赏析——《溪山行旅图》∶怎样理解巨碑般的高山?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给你介绍的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950到1032年,也就是北宋前期。
隐藏九百年的签名这是一张尺寸巨大的山水画,高206.3厘米,宽103.3厘米。
画中的高山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因此属于"巨碑式山水画"。
这件作品被称为"宋代绘画第—神品”,现在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宝"之首。
这件作品流传有绪,文字记载脉络清楚。
一代代的藏家都确信这是范宽《溪山行旅图》真迹。
明代董其昌在天头题过字,写下"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董其昌观"。
"中立”是范宽的字,所以,可以说这张画也得到了董其昌的背书确认。
1958年,历史再次给了世人一个大惊喜。
当时,故宫的一部分精品收藏已经被带到台湾,被放在台中的一个防空洞里。
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著名的美术史家李霖灿先生,在防空洞仔细观察研究这件作品,突然在这件作品右下角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两个小字——范宽。
900多年来,这应当是画家的签名第一次被人发现。
宋代以前,画家的签名很不明显,把名字在树根、石块里隐藏起来。
明末清初的钱杜在《松壶画忆》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原文:"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癖树根、石碑。
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
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扰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
"这样一方面给自己的作品做一个可供识别的标记,另一方面又避免破坏画面的整体性。
范宽这件《溪山行旅图》就是这样,你看,画面的右下角有一行旅人,他的名字就藏在最后一位旅人身后的树丛里。
900多年来,这件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范宽的作品。
但是这一刻,我们第一次看到画家“现身”了,历代人的默契,在这一刻得到了印证。
这真是莫大的惊喜与感动。
如何观看这件作品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件作品。
这件"巨碑式山水画",从何看起呢?有人说"自下而上",有人说"自上而下”,都不得要领。
赏《溪山行旅图》
赏《溪山行旅图》摘要: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其代表作,画面气魄雄伟,构图、笔法、色彩等方面都有流露出作者的独特构思和一流技法,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幅杰作。
关键词:溪山行旅图范宽山水《溪山行旅图》是北宋时期范宽的水墨绢本山水画作。
是北宋时期山水画不得不提到的一幅巨作。
作者范宽他生于五代末,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汉族,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他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
《溪山行旅图》是他存世的一幅伟大的作品。
《溪山行旅图》高206.3公分,宽103.3公分,是一幅竖幅的大中堂。
这和当时的建筑屋高有关,现在的房子很少有能悬挂如此大的中堂了。
从尺寸上已经有了了气势雄伟的可能性。
一座雄壮的大山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势陡峻,山型厚重,山顶上有密密麻麻的植被。
山体被瀑布、云气分为三部分,画面正中的体积最为宏大,最为完整,描绘也最为细致,左右两边的山体被画面边缘裁去一部分,延伸到画外,可以想象到画面外山势连绵不绝,异常壮阔。
山体局部组成高低错落,视觉沿着山势走向游移,有很好的节奏变化。
中央部分是虚化的云气雾气。
画面下部是近景的土石和从远处山间流下来的河水溪流,土石上有杂树郁郁葱葱。
近处有一条道路,一行驼队从右向左行进而来。
米芾[1]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
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
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
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
”我们把这段话用来与本图勘校,就会感到很是妥帖。
所以历来鉴藏家和美术史家们均坚信此图为范宽真迹。
范宽《溪山行旅图》评析
“ 宣 统 鉴 赏 ”、 “ 无 逸 斋精 鉴 玺 ”、 “ 宣 统 御 览之 宝 ” 。还有 一 位不 知 名 的收 藏 者一一 “ 东 华山房 ” 印。清 宫结束 了它辗 转流传 的历 史 ,后来这 幅 画被运 往 台北 故
宫 博 物 院 。 言 其 为 精 品 ,评 之 以 杰 作 , 并 非 自今 曰始 。 得 益 于 宋 朝 及 其 以 后 历 代 文 献记载 的齐 备,保存有 无数名入 学者对其 发出 的由衷赞美 :
等 方 面 的 艺术 特 点 , 为 了解 学
习 中 国 传 统 山 水 画 艺 术 提 供 一
定的借 鉴。
北宋 时 期 的著 名 书法 家 米 芾在 《 画史 》 赞 范宽 L i J 水为首: “ 范 宽 山水 丛丛 如
恒 岱 , … … 物 象 之 幽 雅 , 品 固 在 李 成 上 , 本 朝 自 无 人 出 其 右 。 ” 著 名 的 画 史 评 论
家北宋 刘道 醇在 《 圣朝 名画 评》 中对范 宽大为 赞 赏: “ 宋 有天 下 ,为 山水 者 ,惟 中 正 ( 范 宽 )与成称 绝 ,至今 无及之 者 。”北宋 著名 的画史评 论 家郭若 虚在 《 图画 见
《 溪 山行 旅 图》 这幅 名 画的作者 ,是 北 宋初 年 著名 的 山水 画家 范 宽 。范 宽 ,本 名 中
止 ,字中立 ( 又作仲 立 ),陕西华 原 ( 今 耀 县 )人 。 因 为 他 性 情 宽 厚 , 不 拘 成 礼 , 时 人 呼 之为 “ 宽 ” , 遂 以 范 宽 自 名 。据 《 宣和 画谱 》记载 ,他 “ 风 仪 峭 古 ,进 止 疏 野 性 嗜 酒 ,落
溪山行旅图赏析
《溪山行旅图》构图及其他特点简析宇文皓月2013200214唐赫引言:本文围绕溪山行旅图最为突出的构图方法展开对本画的赏析,分析了作者如何利用出色的构图,丰富的翰墨技法实现北宋山水巅峰之作,同时分析了其面前的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
一、构图与其效果构图理论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晋代顾恺之在他的《论画》中提出的“置陈布势”,而后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经营位置”,在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笔法记”所提到的“六要”之中,要素“图”站在第四位置。
可见构图作为经营作品的开端是尤其重要的。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正是极成功地把画面上要素统御起来,利用独特的构图实现了“大气澎湃,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成就了北宋三大家全景山水的巅峰之作。
溪山行旅图构图最为出色,在于三点首先是中轴线垂直构图。
画面下部的近景、中景,托出中景左右两边的留白与空间,而中部的树木同样将气势指向上中,使整幅画作的气势与中心汇聚与主峰,将传统高远视图中远峰与最高峰的虚化的缺点克服掉,着力突出了高峰。
范宽将“团块”化的主峰至于中轴线上与底部近景与两面留白之间既不因为高与峭拔至于势孤也不因清晰而确凿的造型过分压迫近景,造成一种丰碑伟岸的效果,“高而刚强浑厚”。
另一方面,两道横向的虚化的留白承转了近中远三景。
将人迹,俗世与自然草木融为一道烟霞而且成为突出伟大自然力量的一个过渡,从而成功地吐露了作者隐于山林的中心思想。
“这景物的意境虚实协调,从又深又远的作品少一半在下,突然目光直往上看一座方正大山高达天顶,一气雄心勃勃”。
同时一些研究者认为除了垂直构图之外此画也融合了甲子与之子构图,将垂直构图与侧封用笔的优势结合,即实现了不成回避的强大雄伟,也成就了山川万籁的灵气与委婉。
其次,《溪山行旅图》分成远,中,近景而画中远景主峰占三分之二且三景占满全图,对中国画原来极普遍的直、横条形构图和留天置地的构图程式,满构图是的最简洁的革命。
这种满构图为画面创造了充实有奇峻的空间感。
北宋第一神品——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
铁 梅子两位旅行者一前一后前面这位一边拿着鞭子一边正不放心地回头看后面的驴子据说范宽正是用这个人物形象象征那些在尘世间放不下包袱的凡人们
北宋 第一神
范宽《溪 山行旅 图》赏析
高卫燕
中 国古 代 绘 画 作 品 品 论 的 最 高 荣 誉 是 “神 品 ”,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这样一幅千年 已 成 定 论 、毫 无争 议 的神 品 。
《溪山行旅 图》充分体现 了“外 师造 化 ,中得 心 源 ”的 中 国绘 画 理 论 ,画意 表 现 了画 家 个 人 身 心 与 自 然 融 合 一 体 的理 想 境 界 ,下 笔 雄 浑 ,墨 色苍 劲 ,峰 峦 高 峻 ,气 势逼 人 ,具 有 摄 人 心 魄 的魅 力 。
范 宽 感 悟 “吾 与 其 师于 人 者 ,未 若 师诸 物 也 。 吾与其师于物者 ,未若师诸心。”于是常流连在终南 、 太华等北 方大山间 ,危坐终 日,默与神遇 ,所 以世 人 皆称 范 宽 “善 与 山水 传 神 ”。 可 见 范 宽 作 品 并 非 凭 空 想 象 ,乃 取 法 自然 。
站在 巨作 前 ,一种雄伟 的气势扑 面而来。 能带 来 这样 感 受的 ,首 先应该 归功于 画面 的空间布 局。 耸 立 在 画面 中 央 的 是 占据 画 面 三 分 之 二 面 积 的 主 峰 ,它 像 鼎 一 样 屹 立 在 那 里 ,这 种 中正 、平 衡 的 构 图 即是 “中峰鼎立 ”。 画面 中景 ,一 座座 寺庙建筑 隐约 可见 ,在左侧 的树林 后面 ,正走 出一位 穿着 僧衣 、挑 着 扁 担 的 人 。 位 于 画 面 前 景 的 ,是 四 头 驮 着 货 物 的 驴 子 ,两位旅 行者 一前一 后 ,前面 这位一 边拿着 鞭 子 ,一 边 正 不 放 心 地 回 头 看 后 面 的 驴 子 ,据 说 ,范 宽 正 是 用 这 个 人 物 形 象 象 征那 些在 尘 世 间放 不 下 包 袱 的凡 人 们 。 人 物 与 主 山 的 比例 反 差 流 露 出范 宽 对 大 自然 谦卑 恭敬 的态度 ,这 正是 北宋 山水 画的精 神 所 在 。
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 山行旅 图》 溪 构图方式别具一格 , 显出画家 的独具匠心。迎面矗 立的一座大山占据整个画面 的 23 前景 与中景之 间空蒙一片 , /. 造成 雄浑逼人 的气势。如徐悲鸿所言 .此幅即 系巨帧 , “ 而一山头, 占全 即 面积三分之二 , 章法突兀 . 使人咋舌 !” 正所谓“ 善留空白天地宽 ” 中 , 国画在整体构图中常常利用空白的一大特点 , 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 空白被称为“ 白当黑” 计 是因为空 白的运用时“ 置陈布势 ” 布局” 与“ 的 个 重要 组 成 部分 , 与 形 式 和 内容 融 而 为 一 的 意 向形 态 , 是 中国 画 创 作的一大关节。 中抛弃了众家热衷的“ 画 咫尺千里” 的深远空 间. 也迥 异于“ 一角半边 ” 的旖旎空 灵, 而是 以万钧压顶之势展现 出山的气 血 饱满 、 骨骼刚劲 、 仪态万方 墨 线 勾勒 、 墨晕 染 、 致 深远 浓 韵 这幅竖长 的大幅作品以雄健 、冷峻的笔力勾勒 出山的轮廓 和石 纹的脉络 , 浓厚 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 、 壮丽浩莽 的气概 。 不仅层次丰富 , 墨色凝重 、 浑厚 , 而且极富美感 , 整个画面气势逼人 , 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一般。其皴法熔 “ 雨点” “ 、豆瓣” “ 、刮铁 ” “ 、钉头” 于
一
市. 1才能获得这种观念秩序 , . 各种形状与色调和质感完全统一 , 出 画 了一个可理解的世界 , 我们看见 的就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 在每个画面 前驻足观看 , 从一个地方走 到另一个地方 , 往往从底 部最近的一个地 方 开始——付庄 、 草舍 、 带着马骡的行旅队伍 ; 的目光向上移动, 我们 进入画面中心 , 看见一个非常明显 的目标——佛寺 、 有人迹罕至的峰 峦赫然壁立 、 山头杂树茂 密、 幽涧泻瀑如练如丝 。这 个过程并非寻常 的探索经历 , 是抽 象的精神升华 , 而 它说明某些已有的真理 , 我们几 乎得到 了多少人性 品质方面 的信 息 “ 种被 山川静穆下的纯朴 、 那 冷 静、 执着和庄严的感动。” 寄情于草木之间 、 林泉之侧 、 与天地并生 、 万 物为一 , 成为道家意 义上 的隐者 , 而且以人格 主体的生命力去理解 山 水, 把握山水 , 表达并且构建山水对人的精神 意义 , 自然人生化 , 使 成 为一位“ 越名教而任 自 ” 然 的践行者。 从有郭熙关于“ 山水之 旨” 的说 法至今 。艺术家的“ 妙手” 再现 山 水之游 ,郁然 出之”让都市里那些社会事 务缠身的人通过沉思默想 “ , 沉湎于“ 山水之志 , 烟霞之侣” 米芾的说法也许与此相对 , 。 他认为“ 山 水心匠 , 自得处高也” 。也就是说 山水画 是心灵的创造, 因而高于其他 艺术。他的这个观点把山水画的意 义核心从外部世界转到了创作者 的心灵世界, 这就很像整个文入画 了。大量重要的中国山水画 , 其创 作意图的确是 为了静思 . 是创作 者某种内心世界的对象化 , 或者揭示 了艺术家对某种 自然秩序的理解 。? 山水是文人业余作者最喜爱的一 种题材, 特别容易被理想化 。其作 用通常仅仅是为了纯粹 的静思 , 并 没有什么特别 的用处 。 溪 山行旅图》 《 借雄俊的大 山, 苍密的树木在 我 国绘画发展贡献了 自己的薄意 。所表达的质朴大气 ,韵致深远的意 境, 正是画家对大 自然风光无限热爱的真情流露。 《 山行旅图》 溪 沉郁雄浑 、 气脉 苍茫 , 是震占烁今 、 百代标程 的山 水 经典 。 被明代董其 昌赞为“ 宋画第一” 而近世记载中徐悲鸿更是感 。 叹道: 中国所有之宝 , “ 故宫有其二 : 吾所最倾 倒者 , 则为范中立《 溪山 行旅图》 。大气磅礴 , 沉雄高古 , ……” 溪山行旅图》 《 不仅在于画面本 身的形象和气 韵, 还在于作品构图艺术中强烈的现实感 。 通用至今也 可 以算是 “ 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的典范。
浅析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气势美
《 山行旅 图》 溪 的气势雄浑 、 境界深远 、 层次丰 富得益于 范宽 的笔墨笔力 , 卫夫人说 “ 点如坠 石” 即一个点要凝 聚 了运动的力 ,
量 。这 种力量是艺术家 内心 的表现 , 但并不是剑拔弩 张, 而是 既
有 力 , 有气 , 又 也就是 “ 。 溪 山行旅 图》 骨” 《 的气势美也 可 以被理 解成是 一种 “ 骨法” , 了突 出整幅 画的气势 与力量 , 美 为 范宽使笔 墨落纸 有力 、 突出 , 内部发挥 一种力量 , 从 虽不讲 透视却产 生 了 立体感 , 让我们感 觉到 了蕴含其 中的力量。 骨” “ 的表现要依赖于 “ 用笔” 。在《 山行旅 图》 范宽 用笔 多以短小 的线条或 点来 溪 中, 表现 山峰 的体积感 与质感 , 有人称之 为豆瓣皴或雨点皴 , 正是这 些 小线条或 点 , 一点一 点组合起来便 有 了长 线和 块 的感 觉。我
概 。范宽为 了描写被砂 砾杂草覆 盖 的山石 , 用深 黑的墨色和 运
种 刚正 的“ 感 , 骨” 也就会 给人一种 气势 美。 范宽 的 山之 气骨和 灵魂 , 是他 长期 生活积 累、 观察 的结果 , 也是他平 常百姓心 态的 产 物。他在作 品 中安排 的那些 点景人物 , 山水 的生命力 和人 使 的生命力 沟通 , 因而更加 强 了作 品的人情味 , 中我们 不难体味 从 到 画家对劳动人 民的理解 、 同情乃至赞美。 笔者 非常欣 赏范宽 的画凤 , 特别对其 “ 骨法用笔” 以及 积墨 法 的运用 非常钦佩 。范宽发展 了荆浩 的北方 山水 画派并另辟蹊 径 , 成 了 自己的风格 , 形 因而宋 人将其 与关 仝、 李成 并列 , 为 誉
一
[] 1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09 2 0. [] 2邱振亮. 中国美术史. 人民美术 出版社 .07 20 . [] 3李泽厚. 美学三书. 天津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 , 0 2 7 0 ( 作者单位 : 青岛科技 大学艺术学院)
浅析《溪山行旅图》构图特点
TODAY艺术研究浅析《溪山行旅图》构图特点崔月琴(四川省广汉市实验小学 四川 广汉 618300)摘要: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瑰宝,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也诞生了很多画家和传世名作,北宋初期继承和发扬了北方山水画派的范宽就是代表者之一。
当时与范宽齐名的还有李成、关仝,他们三人被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对之后历朝历代的画家都影响深远。
本文将主要对范宽以及对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的构图特点进行研究,以了解范宽的艺术生涯及其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溪山行旅图;范宽;构图;图画结构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5-0222-01 不同的历史朝代其人文自然、宗教文化以及美学思想都各不相同,因此山水画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变化,将传统文化传承和沿袭着;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山水画在不同时代的构图形式、用笔、用墨、意境、气韵上都能表现得不一样,画家们也不断地丰富作品内容,将山水画不断地完善并进行变革,为以后山水画的大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代十国上承唐,下启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时代,因此,山水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
山水画大家范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者之一。
1.关于范宽范宽,北宋初期著名山水画家。
生卒年月没有详细记载,米芾在《画史》中提到,范宽大约享年77岁,他于五代末年出生,名中正,字仲立,出生于陕西华原,约在1028年宋仁宗在位时终老而亡,宋代的《宣和画谱》也提供了这一依据。
范宽性情温和,为人随性,宽以待人,所以人们称之他为“宽”,久而久之,他便将自己称为“范宽”。
2.构图特点分析《溪山行旅图》是范宽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大家都说《溪山行旅图》好,可是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呢?这幅画从构图上来看可从近景、中景、远景进行分析。
近景是整个画面的七分之一,在画面的前端,两块巨石之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队商旅正驮着物品从画面的右边慢慢地向道路中间行使着,这就点出了主题“行旅”,隐喻了人生的路才刚刚启程。
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类型:山水画名称:溪山行旅图历史价值时代背景北宋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兴盛。
是以文明开化,学术繁荣,士大夫之属,多饮酒作乐,赋诗作画以舒自我之情怀。
此画便是作者范宽于北宋天圣年间所作,以表山水之情。
综合评述与学习感悟:范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
吾干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
“物”指自然也。
范宽之画从“师人”到“师法自然”,进而到达“师心”之艺术境界。
实乃学画人之楷模。
吾辈初习画技,听师云某某乃师人也,欲有成,当法范宽师人,师法自然,进而师心,无拘无束无碍,方可逐自我之境。
艺术背景宋时诗歌突破发展,词学繁荣,士大夫之属,在为官报国之暇,多为艺术之作。
观之于绘画,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
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大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格法始备。
”此三人实创古人所未开拓之画风,使之国画山水较为完备。
审美价值艺术特色构图构图以横中轴两分山水,中上、中下各为画,使镜像似分似合,别具一格。
色彩色彩单一,以墨色为主,然所勾勒之意境奇佳,尤胜多彩之色。
造型画中山、水、云、树相错,山奇而陡峻,水秀而有灵,树杂而多趣,云闲而多意。
材质上好宣纸、古墨,画笔为材,不可多得。
情感内涵巍峨山峰,葱茏林木,突兀巨石,绘出雄伟之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驮队却显出了人世间生活之脉搏,自然与人世之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终南山、华山都临近长安,同属关中名山,其山峦体势宏大壮美,作者以画写之,以舒其心,以达其意,显其热爱自然山水之爱,彰其歌颂山水之情。
赏析《溪山行旅图》
赏析《溪山行旅图》范宽,本名中正,字中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陕西华原(今耀县)人。
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所以当时的人称呼他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58件。
传世的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溪山行旅图》可谓是他的代表之作。
《溪山行旅图》为绢本设色立轴,横103.3厘米,纵206.3厘米。
藏于故宫博物院。
米芾在《画史》中提到“山顶好作密林,从此趋劲硬”。
郭若虚也曾在《图画见闻志》里说,范画“如面前真列,峰峦雄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
这些描述在《溪山行旅图》中都得以充分表现,成为范氏绘画的特征。
《溪山行旅图》是典型的高远法构图,画面正中一座巨大的山峰顶天立地,以几乎三分之二的巨大篇幅描写一座巍峨高耸的远山,它虽然位于远处,却如劈面而来。
山顶上郁郁葱葱的密林与体现山岩纹理的“雨点”,彼此映衬,加强了这座大山的凝重与雄浑,山间只落千仞的悬瀑与山下似云若雾的一片空蒙,相生相应,却又突现了山势的高远。
中近景只占画面的三分之一,中景是欺负的丘陵山冈、茂密的从树、似隐若现的楼台与远远流来的泉水,路旁巨石被流水小桥分成了左右两部分,并与山路的呈现的趋势相同,呈左低右高之势。
近景只能看见几块巨石。
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 可以看到其中的山体多为方正形态,轮廓刚硬,运用雨点皴能够呈现出利索干脆的形态,与轮廓的刚硬相辅相成,能够融合一体这样做突出了山体结构,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效果,也充实了画面。
在山体的轮廓线,尤其是在前的山体与在后的山体之间的轮廓线上,运用了更加密集的不同墨色的点皴,而由这样的轮廓线向外,点皴逐渐由密变疏,墨色的变化也相对较小,为溪山行旅图带来独特的意境。
画中树木的数量着实不多,这应是关中山体土石坚硬,难有植被覆盖的缘故。
而在为数不多的树木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树都是用夹叶法画就,画面上只能看到两株用点叶法画的树木,且都被遮挡住,只显露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一、关于范宽
范宽(活耀于十世纪),名中正,字中立,陕
西华原(今耀县)人。
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
说到范宽:“性温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为范宽。
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妙。
”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他:“进止疏野,
性嗜酒好道。
”看来是位个性落拓的求道者。
他擅长山水画,北宋《宣和画谱》描述了他学画悟道
的经过:“初学李成(五代山东画家),既悟,乃叹曰:
‘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
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
师诸物也。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于是舍其
旧习,卜居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
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故天下皆称宽善与
山传神。
”可见他之所以能画出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
而不是只描绘了表象,究其原因就是范宽让自己完全融
入山水间,“理通神会”,观照自然与自身、天人合一,
因此他能将山的真精神于笔下自然流露。
二、《溪山行旅图》内容
巨峰壁立,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
山脚下巨石纵横,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
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三、《溪山行旅图》构图特性
(一)、中峰鼎立
他的构图是中轴式、巨碑式构图,本身就有中正平衡
的效果,相当对衬、而且居中。
(二)、主山(远景)占画面2/3。
远景山形圆浑,占满了画面的2/3,远山就是这幅画的主角。
这种构图造成稳定、大气磅礴的视觉效果。
(三)、前景、中景和远景比例一致
这幅画还有着很独特的构图,前景、中景、远景的比例刚好是1:3:9,这种比例造成了中轴主山的巨大感,给人一种如临高山脚下的感觉。
四、《溪山行旅图》笔墨技法特性
(一)、写实与写意-形神俱足
这幅画虽然旨在将山的内在精神传达出来,但一方面又很写实,他将陕北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充分表现出来了。
(二)、创“雨点皴”
他创立雨点皴,就是为了表达山石的坚硬,使山的形体跟质感俱足。
五、前、中、远景
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
中打赤膊、扇扇子,四头
驴背驼重物、步履蹒跚。
就好像尘俗的世界,人们
有远有数不尽的包袱,放
不下的执著,很忙碌又辛
苦的生活着。
画中旅人前
行的道路似乎宽广,但却
永远无法提升层次,而且看不到天,因为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
2、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层次
如果仔细看,你会看到中景画幅左方的
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
而这
名僧人要从画幅的左方翻山越岭,经过危
桥,在道路隐晦、丛林密布中探求摸索,
才能到达画幅右方树丛后的寺院。
3、远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