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守望精神家园》 (2)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的主题是“守望精神家园”。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认识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以及如何做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学会做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学生成为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做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传统文化为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衰?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守望精神家园。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做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九上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第一目侧重从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创造精彩人生。
2.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对复杂的社会圣湖和多样的价值观念,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勇于并善于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了解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的原因,懂得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做法,懂得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教案新人教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层面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关于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概念,并了解了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凝合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相识到民族精神凝合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气;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合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实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问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4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实行,南京理工高校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限制中心病毒预防限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闻名的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放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索:“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白什么?提示: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话题探讨:“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知我们什么道理?2.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假如没有激昂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决的民族志向和志向,就会失去凝合力和生命力,就难以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行1.活动——探究与共享P67: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小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宏大民族精神。
3.活动——探究与共享P68: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4.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学案新人教版
第五课凝聚价值追求一、【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民族精神的含义与意义2.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1.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2.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3. 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4. 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6.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易错知识点】四、【巩固提升】1.(2018•江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体制,从源头上确保鲜明的价值导向。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这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2018•山东威海)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以来,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影片用数字和故事记录了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展现了我国科技奋进的坚实脚步和大国外交的崭新格局。
影片中人民迸发出的创造伟力,背后体现的精神内涵有()①不畏艰险埋头苦干②勤劳勇敢无私奉献③热爱和平热爱祖国④自强不息团结协作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3.(201•8四川宜宾)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要求发扬“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发扬“红船精神”有利于(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8•山东聊城)2018年3月2日,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上映,上映首日3小时突破了中国记录电影票房记录。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说课稿(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守望精神家园的意义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法治观念,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但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如何让他们在尊重外来文化的同时,树立起守望精神家园的意识,也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传承与创新,掌握守望精神家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守望精神家园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传承与创新以及守望精神家园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接纳外来文化,同时树立起守望精神家园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传承与创新。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守望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的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主要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同时,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能够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具体实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呈现教学内容和图片。
3.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记录和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公开课教学设计_2
《凝聚价值追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掌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正确把握各个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核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难点: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如何弘扬民族精神三、教学方法运用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举例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百年潮中国梦》(二)、讲授新课:1、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中国脊梁就是指具有民族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奉献自己一切的人!2、民族精神指的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事分析:以下事件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2016年9月巴西里约残奥会,中国队稳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
(2)2016年9月29日,中国第19批赴刚果维和部队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任务,载誉归国。
(3)台湾数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组织“反台独、救台湾”游行活动。
(4)2016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1周年,一代又一代新疆人开垦新疆,建设美丽家园。
3、回顾中国的历史,它辉煌过,也沉沦过,在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否是一尘不变得呢?通过小明一家三代的偶像来了解以下,小品《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偶像》。
年代不同,一家三代的偶像也不同,这说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不是一尘不变的,那么,它都有怎样的表现呢?下面进入合作探究。
(三)、探究展示、点评合作探究一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时期不同的民族精神?答:①材料一体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二课时,课题是“凝聚价值追求”。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让学生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凝聚价值追求》培优课教案_15
部编版九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第一目《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第一目《高扬民族精神》二、设计理念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新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本课作为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了解了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因此,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价值观认同,明辨是非,勇于实践,构筑中国价值。
能力目标:学会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
知识目标:理解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性,知道如何传承和践行。
四、学情分析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人物身上,尚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
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君识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五、重难点和关键本课重点知识是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难点是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关键点是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
六、教学课时本框共设2课时,本节课为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第一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准备好课件、视频;学生课前预习,并查阅准备有关于民族精神的名言典故。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 守护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护精神家园》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护精神家园”主要讲述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精神的伟大,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对民族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守护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守护精神家园的方法。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民族精神的力量。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图片,如长城、黄河、毛泽东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杨利伟载人航天、抗震救灾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通过讨论,总结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愿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受到启发。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这个问题将引导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3.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不涉及实验操作。如果需要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小组讨论的形式,设置一些讨论区,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展示区,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成果。
3.教学方法方面: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不透彻、记忆不牢固等问题。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思维导图、互动问答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道德行为、公民行为方面存在不足,如自私、任性、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本节课的教学,旨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公民素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优质课获奖教案_2
传承中华文化
----中考一轮复习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2.能力目标:在复杂多元文化生活中,坚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基于试题情境分析讨论中,提升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考试要求的能力水平。
3.知识目标:梳理考点内部及考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单选和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三、课前学习单
(1)对于本课复习你有哪些困惑?
(2)考点梳理:考点47:坚定文化自信(九上第五课第一框第1目)
考点49:高扬民族精神(九上第五课第二框第1目)
考点间的联系:
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参考教材P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参考教材P 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参考教材P 文化自信、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对什么产生作用?
参考教材P 参考教材P 参考教材P 参考教材P
四、教学过程
师:请你结合课前知识复习作业单,梳理知识,解读知识结构图,
师:联系思维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种常见的思维品质。
通常有:
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2框 凝聚价值追求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懂得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1.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2)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国家危难时能够,在他人遇得到危险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等。
2.构筑中国价值(1)价值是文化最深层次的。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取向。
(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4)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
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当争先。
合作探究1.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教材第106页的运用你的经验”结合教材第66页内容,思考: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列举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
2.探究活动一:结合图片“愚公移山、虎门销烟、狼牙山五壮士”及其事迹思考: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3.探究活动二:阅读教材第67页思考:请结合图片,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填入下图,并概括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4.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价值?5.探究活动四: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结合女排精神,思考:➢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逆袭成功,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6.探究活动五: 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