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异地灾备体系建设方案

异地灾备体系建设方案

异地灾备体系建设方案目录1灾备体系总体架构 (3)2数据备份系统设计方案 (26)3应用容灾设计方案 (50)4备用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58)5信息安全体系设计方案 (85)6异地灾备管理体系设计 (146)7异地灾备运维体系设计 (172)1灾备体系总体架构1.1设计目标对灾备份服务的建设规划将依据灾备评价指标和灾难恢复等级的建设要求与原则进行分析。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灾备评价指标示意图如上图所示,评价灾备系统主要有两个指标:1、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简单的说就是生产中能接受的最大数据损失量。

2、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指生产中心能接受的最长停机时间。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生产中心必须恢复生产,否则会造成无法容忍的损失。

不同应用中对RTO的指标需求是不同的,客户端访问频繁的核心数据需要足够小的RTO,如果RTO没有达到指标,就会造成巨大损失,而大多数业务系统对RTO的要求没有如此严格,如果业务运行的间隙发生数据灾难,则几乎影响不到客户访问的连续性。

根据XXX信息系统的重要性,XXX系统的大部分业务系统将RPO 定为1小时,RTO定为4~8小时。

异地灾备中心的恢复能力将至少满足《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第4级要求。

对于XXX的核心/关键的业务系统将RPO定为30分钟,RTO定为4小时以内,满足《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第5级要求。

1.2灾备恢复标准设计为保障本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本次灾备系统的建设将至少符合按照《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的4级标准规定和《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对灾备系统进行设计。

目前关于灾备恢复的标准主要有《SHARE 78国际容灾恢复标准》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

深度解析 容灾系统建设的三个难题

深度解析 容灾系统建设的三个难题

深度解析容灾系统建设的三个难题近年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频发,使得信息系统的容灾系统建设成为各行业IT建设的重中之重。

然而,不同的容灾系统建设技术与繁复的建设过程让许多IT管理者出现了放多不解现象和困惑。

如果企业能够在建立容灾系统的初始阶段就清楚的了解容灾的有关概念和技术实现手段,那么企业容灾系统建设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并且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容灾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效率与投资回报率。

经过多年的容灾系统建设经验的积累,飞康总结出用户在容灾系统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企业的容灾系统建设有所帮助。

灾备系统首要防范的灾难容灾备份体系建设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考虑,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哪些灾难类是用户首要考虑防范的,这些灾难对于RPO/RTO指标有什么具体的要求等。

一谈到灾难的防御范围,大家习惯性的会重点考虑一些硬灾难,包括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损坏造成的宕机;地震、火灾、机房进水等造成的机房失效,也有空调损坏、多站供电断电等意外;甚至当瘟疫蔓延时机房无法进入等极端情况。

这类灾难一般被称为“‘硬’性灾难”或“站点级灾难”,即整个站点失效,从而整个站点所提供的服务中止。

此外,还有很多非硬性的灾难。

这类灾难发生后,虽然建筑、设备、人员都是无损的,但整个站点同样失效,整个站点所提供的服务同样被中止。

我们将这类灾难称为“‘软’性灾难”或“类站点级灾难”。

它们带来的后果同样是灾难性的、甚至更加严重。

这种灾难主要是由于一些恶意行为:如外部黑客攻击、内部高技术手段进行破坏以及一些人为的误操作(包括系统维护失误、误删除重要数据、打入冲突系统补丁)等。

硬性灾难或站点级灾难的发生是管理人员能够即刻发现的,造成的损失大多可以立刻评估、处理。

容灾备份体系建设方案

容灾备份体系建设方案
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是一个灾难应急
的框架,涵盖:IT备份和恢复、业务连续性 规划、供应链管理、危机通讯和危机公关。
灾难恢复指标(RPO/RTO)
数据处于有 效状态的最 后时刻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 ,恢复 点目标):是指业务 系统所允许的在灾难 过程中的最大数据丢 失量,用来衡量容灾 系统的数据冗余备份 能力
• 设计可行的灾难恢复流程并通 过测试和演练进行流程的不断 修订和完善;
• 设计和建设人员组织结 构,进行普及知识教育和 专门的技能和流程培训。
生产环境/运维现状调研 云基础架构风险评估 BIA 业务影响分析
灾备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灾难恢复策略制定 灾备方案总体架构设计 关键技术选型分析 软硬件配置
演练方案设计 演练前的技术测试 演练环境准备 演练培训 演练实施的组织 演练应急的组织与协调 演练总结报告
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 摘自<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正常水平


可接受的水平
时间
T1
T2
与灾备相关的概念:BCP、BCM
业务连续性规划(BCP):包括风险和业
务影响分析,定义灾难恢复策略和方案、流 程,明确所需的环境和资源,以及相应的容 灾团队建设。业务连续性规划是一套高级管 理和规章流程,使一个组织在突发性事件面 前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以确保关键业务功能 可以持续,而不造成业务中断或业务流程本 质的改变。
初始化
分析
改进
灾备建设阶段
设计
运维
实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3.21•【文号】保监发[2008]20号•【施行日期】2008.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8〕20号)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加强保险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会制订了《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并指导我国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提高防范灾难风险的能力,保障持续运营,保护客户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应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等级灾备”的原则,平衡成本与风险,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保险机构是指,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及港、澳、台地区保险公司在大陆地区的分公司。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灾难恢复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工作是指,为保障信息系统持续运营,防范灾难风险并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组织机构设立和职责、灾难恢复需求分析、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灾难备份系统实施、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灾难恢复预案管理、应急响应和恢复。

本指引所称区域性灾难是指,造成所在地区或有紧密联系的邻近地区的交通、电讯、电力及其它关键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关键信息网络设备毁损、重大故障或大规模人口疏散的事件,将会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QSY 1332-2010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QSY 1332-2010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1
Q/SY 1332—2010 3.7
关键业务功能 critical business functions 如果中断一定时间,将显著影响业务运作的服务或职能。 [GB/T 20988-2007,定义 3.6] 3.8 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 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GB/Z 20986-2007,定义 2.1] 3.9 生产系统 production system 支持企业日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包括生产数据、生产数据处理系统、生产数据存储系统和生产 网络系统。 [GB/T 20988-2007,定义 3.16] 3.10 生产中心 production site 生产系统提供运行环境的数据中心,也称为主中心。 [GB/T 20988-2007,定义 3.15] 3.11 灾难备份中心 alternate site 用于灾难发生后,接替生产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数据中心,包括备用数据 处理中心、备用的工作环境、备用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人员。 [GB/T 20988-2007,定义 3.1] 3.12 灾难备份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 备份的过程。 [GB/T 20988-2007,定义 3.2] 3.13 灾难备份系统 backup system for disaster recovery 用于灾难恢复目的,由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和备用的网络系统组成的信息系统。 [GB/T 20988-2007,定义 3.3] 3.14 数据备份策略 data backup strategy 为了达到数据恢复和重建目标所确定的备份步骤和行为。通过确定备份时间、技术、介质和场外存 放方式,以保证达到恢复点目标(RPO)和恢复时间目标(RTO)。 [GB/T 20988-2007,定义 3.7] 3.15 灾难恢复预案 disaster recovery plan 定义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过程中所需的任务、行动、数据和资源的文件,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在预定的 灾难恢复目标内恢复信息系统支持的关键业务功能。 [GB/T 20988-2007,定义 3.10] 3.16 业务连续性规划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BCP) 灾难事故的预防和响应机制,是一系列事先制定的策略和规划,确保组织在面临突发的灾难事故时,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银发[2008]48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银发[2008]48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2008年2月4日银发[2008]48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清算总中心,国家外汇管理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已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标准的编号和名称JR/T0044-2008,《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二、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ICSAll JR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0044-2008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Disaster Recovery for Banks2008-02-04发布2008-02-04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目录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综述4.1灾难恢复工作内容4.2灾难恢复的周期性工作4.3机构间合作5组织机构设立和职责5.1组织机构设立5.2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6灾难恢复需求分析6.1风险分析6.2业务影响分析6.3确定灾难恢复需求7灾难恢复策略制定7.1成本风险分析和策略的确定7.2灾难恢复能力等级7.3灾难备份中心的布局7.4资源、服务的获取和保障8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8.1基础设施建设8.2灾难备份系统建设8.3项目监理9灾难备份中心的运行维护管理9.1管理制度建设9.2运行维护工作内容9.3运行维护的资源保障10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演练与管理10.1灾难恢复预案的制定10.2灾难恢复预案的演练10.3灾难恢复预案的管理11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11.1应急响应11.2灾难恢复11.3重建与回退12监督管理12.1审计12.2备案附录A (资料性附录)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工作要点附录B (资料性附录)RTO/RPO与灾难恢复能力等级的关系前言本标准是对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要求的描述。

IT制度灾难恢复计划管理制度(1)

IT制度灾难恢复计划管理制度(1)

IT 制度灾难恢复计划管理制度一、定义本计划书所称灾难恢复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计划包括:灾难备份系统实施、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灾难恢复预案管理、应急响应和恢复。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总经理或者信息总监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灾难恢复需求分析和策略制订。

2.董事会参预制订和审核灾难恢复策略,保证灾难恢复策略与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3.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由信息部的管理、业务、技术等相关人员组成。

4.信息部总监负责灾难恢复预案的审批、维护和演练,负责资源准备和经费审批。

5.信息部经理负责灾难备份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6.信息部主管负责灾难恢复预案的制订、灾难备份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7.信息部专员负责灾难备份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三、灾难等级1.第一类:信息系统短期中断会影响公司的关键业务的进行,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第二类:信息系统短期中断会影响公司部份业务的正常进行,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3.第三类:信息系统短期中断会影响公司某个或者某些部门业务的正常进行,可能造成间接损失。

四、灾难恢复的目标要求1.第一类灾难等级恢复要求:(1)第四级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2)RTO≤36 小时,RPO≤8 小时。

2.第二类灾难等级恢复要求:(1)第三级电子传输和部份设备支持;(2)RTO≤72 小时,RPO≤24 小时。

3.第三类灾难等级恢复要求:(1)第二级备用场地支持;(2)RTO≤7 天,RPO≤36 小时。

五、灾难备份系统实施要求1.建立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和备用网络系统,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系统应获得同信息系统相当的安全保护,具有可扩展性。

2.应确保技术方案满足灾难恢复策略的要求,组织开展灾难恢复技术方案和业务功能恢复的测试,并记录和保存测试结果,以保证灾难恢复时最终用户能正常使用灾难备份系统。

3.应充分考虑到灾难备份系统的处理能力、存储容量、网络宽带能否满足业务运作要求。

IT系统灾难恢复计划及实施步骤;

IT系统灾难恢复计划及实施步骤;

IT系统灾难恢复计划及实施步骤;第1章灾难恢复计划概述 (4)1.1 灾难恢复计划的重要性 (4)1.2 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目标 (4)1.3 灾难恢复计划的适用范围 (5)第2章灾难类型与风险评估 (5)2.1 常见灾难类型 (5)2.1.1 自然灾害 (5)2.1.2 技术故障 (5)2.1.3 人为因素 (5)2.1.4 社会事件 (6)2.2 风险评估方法 (6)2.2.1 定性评估 (6)2.2.2 定量评估 (6)2.3 风险评估实施步骤 (6)2.3.1 确定评估目标 (6)2.3.2 收集资料 (6)2.3.3 识别风险因素 (6)2.3.4 分析风险 (6)2.3.5 评估风险 (6)2.3.6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6)2.3.7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6)第3章灾难恢复策略与原则 (7)3.1 灾难恢复策略选择 (7)3.1.1 完全备份策略:对整个IT系统进行定期备份,灾难发生时,恢复整个系统。

该策略适用于数据规模较小、业务恢复时间要求较低的企业。

(7)3.1.2 差分备份策略: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仅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

该策略可以节省存储空间,缩短恢复时间,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业务恢复时间要求较高的企业。

(7)3.1.3 增量备份策略:仅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新增或修改的数据。

该策略在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方面具有优势,但恢复时间较长,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7)3.1.4 混合备份策略:结合完全备份、差分备份和增量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该策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效率,适用于大型企业。

(7)3.2 灾难恢复原则 (7)3.2.1 最小化业务中断原则:在灾难发生时,尽可能减少业务中断时间,保证关键业务迅速恢复。

(7)3.2.2 数据一致性原则:在灾难恢复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邮储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现状及构想

邮储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现状及构想

邮储银行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建设现状及构想作者:章传强倪运伟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1期一、邮储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现状1. 数据中心建设情况邮储银行北京丰台数据中心于2007 年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于2009 年完成了二期建设,并在2012年完成扩容建设,基本承载了邮储银行所有的生产应用系统的运行工作,共有近200 套在线生产系统运行,是邮储银行目前的主生产中心。

2007 年邮储银行建成了北京牛街同城灾备中心,陆续进行了关键系统的灾备建设,与此同时,定期进行灾备系统的切换演练工作。

2011邮储银行启动了北京亦庄同城和合肥异地数据中心的建设。

2014 年北京亦庄数据中心和合肥数据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两地三中心”的基本架构,并计划在后续的几年中先重点再全面铺开地进行“两地三中心”架构建设的各项工作。

2. 灾备系统建设及切换演练情况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发〔2003〕27 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05 年底邮储银行组织制定了《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方案》,明确了灾备系统的建设原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核心系统业务影响分析、开放式平台的灾备技术架构等。

2007 年开始在北京牛街灾备中心陆续进行了关键系统的灾备建设,先后建设了储蓄省处理中心、储蓄物理集中、储蓄逻辑集中、电子汇兑、公司业务、个人信贷、个人网银等同城系统级灾备系统、储蓄全国中心、电子汇兑、国际业务、基金业务同城应用级灾备系统。

定期进行灾备系统的切换演练工作,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将西藏储蓄省中心系统切换到牛街灾备中心运行至2009 年10 月,在2010 年和2011年分别对国际业务和基金业务应用级灾备系统进行了涵盖业务和科技条线的真实切换和回切,即由灾备系统接管生产系统对外提供服务一段时间,再由灾备系统回切回生产系统运行。

2015 年8 月10 日和9 月18 日分别在非营业时间段和营业时间段对核心系统储蓄逻辑集中柜面业务进行了灾备切换。

工商银行灾备及生产运维体系建设

工商银行灾备及生产运维体系建设

工商银行灾备及生产运维体系建设作者:钱斌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6年第1期工商银行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生产运行第一”和“第一时间恢复生产”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工商银行信息系统处理的业务量逐年攀升、屡创新高,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已成为工商银行交易量的主要增长点,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业务以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小额高频交易增长明显。

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工商银行正在加快构建电商平台(融E 购)、直销银行平台(融E 行)和即时通讯平台(融E 联)三大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体系。

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信息系统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定运行态势,核心信息系统主要业务时段可用率保持在99.99% 的较高水平。

本文重点介绍工商银行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灾备管理的相关情况。

一、完成“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部署一直以来,工商银行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灾备体系和系统高可用性建设。

早在2004 年,工商银行就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建立起“两地两中心”的数据中心异地灾备架构,并于2009 年启动“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新架构研究。

2014 年6 月上海嘉定同城数据中心正式投产启用,在业界率先成功实现数据中心同城双中心全业务切换运行,标志着“两地三中心”工程初见成效。

工商银行信息系统灾备体系已达到了国际灾备标准SHARE-92 定义的七级水平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六级的高灾备等级标准要求。

在此基础上,2014 年11 月工商银行首次采用临时通知的方式,成功实施同城核心系统切换运行,实施过程采用“一键式”切换工具,主机核心系统切换时间控制在分钟级;2015 年11 月,工商银行又成功实施了核心系统第三次切换运行,并在嘉定同城园区连续运行一周,验证同城环境的可用性,达到预期效果。

异地灾备方面,工商银行连续7 年采取临时通知方式组织实施全行业务级灾备应急切换和恢复演练,验证异地灾备部署的效果。

浅谈高职院校灾难恢复计划

浅谈高职院校灾难恢复计划


引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 步伐的加快和高职院校校园 网络的飞速发展 ,

有 的挑战 ,因此 ,为了确保校 园 网络 长期正常 运行 ,灾难恢 复和 业务连续性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 于网络安全 的需求也 以前所未见 的速度迅猛 增长 。我 院网络安 全产品从 以前单纯依赖防火墙 到 目 前具备报警 、 预警 、 分析 、 审计 、 监测等 功能 的网络安全系统 ,可以说是从 技术角度 已经取得 了巨 大进步。虽然高职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 但不 容乐观
二 、发 生灾难 的原 因
影响校 园网络正 常运行的灾难 种类很多 ,现 将可能 引发 校园 网络业自 它包括地震 、 洪灾 、 雷击 、 风 / 飓 台风 、 风雪 、 暴 『 。无论 是在校 园网内部还是在外部 It t 1 ] n me,都存在着 自 和人 泥石流等突发性不 可抗拒 的灾难 。 e 然 为等诸多 因素的脆弱性 和潜 在威胁 [ 。不论是 层出不穷 的网络犯 2 ] 2 、意外人为灾难。它包括土地挖掘 、火灾 、机房内突然断电 、 罪还是 日益猖獗 的黑 客攻击 ,都使 得校 园网络世界 面临着前所未 意外误操作等无意识导致校 园网络业务停顿的事件。
从师 生的思想 和工作学 习生活实 际出发 ,坚持 以育 人为本 , 以学 生为主体 ,积极探索 加强思想政 治建设 的长效机制 、有 效途 三 、推 进高校 基层 党组 织建 设 的思考 径和具 体l T作方 法 ,采用 广大青年学 生和教师喜 闻乐见 的形式 , 回顾 改革开放 以来高校基层 党组织建设 工作的历程 和丰富实 不 断提高思想政 治工作 和教学工作 的针对性 、时效性 和吸引力 、 践 ,对新 时期加强 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 感染力 。 1加强领导 ,完善高校基层 党组织建设工作 的保障机制 . 5 强化作风建设 , 动反腐倡廉建设 . 推 首先 ,健 全高校基层 党组织建设 的领导体 制。要形成学 校党 “ 党风 问题 是有关 党的生死存 亡的间题 。”党 风问题对带 动 委统一领导 ,院 ( ) 系 党总支牵头 ,有关职能部 门密切 配合 的基层 高校 的校风 、教风 和学 风 的根本 好转和推 动高校全 面l 作的开 展 [ 党组 织建设工作 格局 。其次 ,合理设置 基层党组 织 ,积极探索 与 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 义。要提高 对抓好基层 党风廉政 建设 重要性 的 专业 、学科 、 年级 、班级相对应建 立党支部 的新方式 ,扩大覆盖面。 认识 ,重点 抓好世 界观 、人生 观 、价值观 和权力 观教育 、警示 教 其三 , 三 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评估体 系 , 通过进行评估 、 育和法制 教育 ,努力提 高广大教 职员工特别 是领导 干部的廉洁 自 反馈 、改进基层 党建工作 。 律意识 。基层 党组织应 当大兴求 真务实 之风 ,坚持 党务公开 、政 2 加强建设 ,建立 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 务公开 ,增 加工作 透明度 ,提 高拒腐 防变 和科学治 校的能力 ,树 列 森 ( 1 es ) 指 出:2 世 纪 可 预 见 的 是 “ 习 型 组 立务实 、 R Ls m 曾 e l 学 清廉 的良好形象 。 织 ”(er n gn a o) L a i o ai t n 的时代 ,推动终 身学 习和建 立学 习型组 n g r zi 总之 ,改革 开放 以来 ,高 校基层党组 织建设工 作取得 了积极 织 ,则成 为世界教 育改革 的潮 流。建设学 习型政党 就是我们党 为 成效 , 但也面I 临着严峻挑战 , 工作任务 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 为繁重 , 加强 和改进党 的建设 适时提 出的重大 而紧迫 的战略任务。在创建 更加艰 巨,对 高校基层 党组织建 设提 出了新 的更 高的要求。我们 学习 型社 会和建设学 习型政党 的大背景 下 ,高校基层 党组织要发 必须进一 步研究和解决 自身建设 中 出现 的新矛盾 、新 问题 ,按照 挥本身具 备的学 习优 越性 ,广泛 开展以理想信 念为重 点的社会 主 党 的建设 的新 的伟大工程的总 目标要求 , 不断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义核 心价值 体系学 习教育 ,加 强党的历史 、 良传统教 育和 中华 与时俱进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 面。 优 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 ,把理论学 习与专业技 能学习结合 起来 ,加强 参考文献 : 实践锻炼 , 树立全员学习 、 终身学 习的理念 ,努力营造重视学 习、 [ 郑艳 龙 , 1 ] 赵经 . 改革开放 以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中共党 崇 尚学 习的浓厚氛 围。把高校基层 党组织建设 成马克思 主义学 习 史 ,2 1 , ( 00 4) 型 党 组织 。 [】 2 高书文 .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党建的历史 回顾 . 三峡大学学 3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 .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0 9 ( ,2 0 , 3) 列宁指出 :“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 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 战士 [ 费雅君 . 3 ] 改革开放 3 O年党 建理论 的发展 与创新 . 上海党史 的作用 。”离 开了党 的思想理论建 设 ,党 的组 织建设就 失去 了前 与党建 ,2 0 , ( 08 8) 提 和基础 。实践证 明,加 强思想建设 ,最重要 的在于坚 持正确 的 [ 杨 泉明 . 于新 时期加强 高校党建 的几点思考 ,学 校党建 4 ] 关 理 论指导 ,只有 坚持不懈地 用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 系武装党 与思想教育 ( 高教版 ),2 1 00, ( 1)

灾备知识总结:容灾与备份区别、灾备技术、容灾体系规划

灾备知识总结:容灾与备份区别、灾备技术、容灾体系规划

1.容灾备份的区别容灾(Disaster Tolerance):就是在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存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

容错(Fault Tolerance):指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硬件发生故障时,保证计算机系统中仍能工作的能力。

区别:容错可以通过硬件冗余、错误检查和热交换再加上特殊的软件来实现,而容灾必须通过系统冗余、灾难检测和系统迁移等技术来实现。

当设备故障不能通过容错机制解决而导致系统宕机时,这种故障的解决就属于容灾的范畴。

什么是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指的是在灾难发生后,将系统恢复到正常运作的能力。

区别:容灾强调的是在灾难发生时,保证系统业务持续不间断地运行的能力,而灾难恢复强调的灾难之后,系统的恢复能力。

现在的容灾系统都包含着灾难恢复的功能,所以本文的讨论除了包括容灾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灾难恢复的部分内容。

容灾系统在企业中给与数据安全系数相当高的保障,但是容灾系统倒是是什么,他们是什么意思?恐怕连正在使用容灾备份的网络管理人员都不能解释。

本文用最浅显的语言给大家解释容灾备份到底是什么。

2.容灾和备份的目的不同容灾系统的目的在于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线性”,即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地向网络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以使系统不致停顿。

而容灾备份技术的目的与此并不相同,备份是“将在线数据转移成离线数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应付系统数据中的逻辑错误和历史数据保存。

所以,在各种容错技术非常丰富的今天,备份系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3.备份是基石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系统数据崩溃时能够恢复数据。

4.容灾不可少那么建设了备份系统,是否就不需要容灾备份系统?这还要看业务部门对RTO(恢复所需的时间指标)/RPO(能够恢复到的最新状态)指标的期望值,如果允许1TB的数据库RTO=8小时,RPO=1天,那备份系统就能满足要求。

交通银行不断创新灾备体系,持续保障业务连续性

交通银行不断创新灾备体系,持续保障业务连续性

“ 第一”。2 0 0 8年 7月,交通银行在国内大行中首次实 决方案 ,两个 中心之 间的距离均 不到 l 0 千米 ,而交通
现 生 产 系统 同城 灾 备 系统 切 换运 行 和 回切 。 2 0 0 9 年8 月, 银 行 的张 江 和漕 河 泾 中 心 之 间 的 光 纤 距 离 达 7 0千 米 ,
脚本在生产分区上的执行。整个切换过程 ,从关 闭操作 系统 、灾备切换到数据比对及检查 等 ,全部实现 了 自动
如何破局?路在何方?经过大胆 的假设和反复测试 化 ,大规模集 中控制切换技术大大提高了灾备切换任务 验证 ,交通银行的同城双 中心主机 、开放一体化解决方 的并行处理效率 ,缩短 了灾备切换 的时间 ,也避免了人
江 建立 了数 据 中心 ,2 0 0 7 年 将 海外 分行 系 统从 香 港迁 移
创新 实践 ,实现 了大 机系统 的 同城双 活运行 。在 交通
银 行 实 施 双 活 之 前 ,I B M 已 经 提 供 了 大机 系 统 的 同 城
到张江数据中心 , 实现了境 内外一体化 的数据中心运行 。
统 ,7 5 % 的公 司业 务 将停 顿 ,4 3 % 的公 司将 无法 再开 展
业务 没有实施灾难备份的公司, 将在灾后2—3 年破产 。 在此情形下 ,业务连续性应运而生 。业 务连续性指
的是企业在遭 到意外突发情况下 ,快速恢复业 务运行的
能力 ,它来源于灾备恢复技术的发展,更是灾难恢复的
) % 以上 , 金 融服 务 已经 无处 不 在 , 统需 要 提供 7 X 2 4小时 、3 6 5天
始终是国内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 中的重 大课题之一 ,但
j 时,面对来 自外部的诸多灾难威 是 ,商业银行的灾备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难题。首先 ,大 T系统 通常 采用大型 机和开 放平台的混 L 安全和金融服务 的永续经营 ,是 型商业银行 的 I

从抗震救灾看美、加两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从抗震救灾看美、加两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从抗震救灾看美、加两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445-59 从抗震救灾看美、加两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发生两个多月,这场破坏力极大的灾难爆发以来,中国政府紧急行动,调配各种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以减少损失。

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亟需完善病毒、海啸、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国家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是指国家在发生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灾害以及敌对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重大社会破坏后,政府组织动员全社会救援力量开展的以抢救幸存者生命为主的救援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xx年11月1日开始施行。

据统计,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

残酷的现实检验出应急救援体系尚存的突出问题: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某些突发事件未得到有效预防,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因此,加快应急队伍和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势在必行。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解读《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文/许志峰几年来,我们从一开始探讨要不要和值不值得进行灾备建设,到后来逐渐达成共识:灾备建设是大势所趋。

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灾备系统,仍然缺乏权威的标准可供借鉴,不得不摸石头过河去探索。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灾难备份与恢复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它作为各行业进行灾备建设的重要参考性文件,具有重大意义。

一、灾备建设国家标准的诞生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Sungard公司在费城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灾备中心。

三十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难和恐怖袭击一次次的提醒人们,作为业务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备系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球的灾难备份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

而在国内,最早在2003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到了重要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灾难恢复能力。

2005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联合银行、电力、民航、铁路、证券等八大重点行业,制定发布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对国内各行业的灾难备份与恢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通过两年的试行以及广泛征求意见,《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经修改完善后正式升级成为国家标准GB/T 20988-2007《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这是中国灾难备份与恢复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各行业进行灾备建设的重要参考性文件,具有重大意义。

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解读1.核心内容《规范》规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遵循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规划、审批、实施和运维。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灾难恢复行业相应的术语和定义;2)灾难恢复概述(包括灾难恢复的工作范围、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灾难恢复规划的管理、灾难恢复的外部协作、灾难恢复的审计和备案);3)灾难恢复需求的确定(包括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确定灾难恢复目标);4)灾难恢复策略的制定(包括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的要素、灾难恢复资源的获取方式、灾难恢复资源的要求);5)灾难恢复策略的实现(包括灾难备份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专业技术支持能力的实现、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

建设灾难恢复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设灾难恢复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通信、金融、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的信息系统一旦出现大的问题,就可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我们的网络本身也比较脆弱,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再加上病毒、木马网络攻击等,严重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这个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形势,我们积极推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大力加强:一是加强信息安全的统筹协调。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协调和配合各部门,推动信息安建设加强全的工作。

二是推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针对新形势新技术,及时出台必要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和标准规范。

三是推动政府信息系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经济社会运行所依赖的信息系统的安全。

四是推动信息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地方政府、还有各界的信息技术工程师进行信息安全培训。

五是推动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和装备水平。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建设,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源共享问题、管理复杂化等问题,并大幅节约成本。

对于灾备行业来说,虚拟化将是省时,省空间,高效、灵活和可靠的技术手段。

虚拟化对于不同的硬件能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实现数据的复制和性能的全面恢复,因此,政府、企业能够在运行中快速恢复系统镜像,并减少设置错误,缩短恢复所需时间。

同样,绿色I T技术在中国灾备市场也将得到更大的应用,比如通过重复数据删除和硬件压缩技术,利用备份环境中的自动精简配置技术,虚拟化技术,甚至改善气流管理方式和冷却容量,选择低能耗电源、多核服务器等都可以降低能耗,达到绿色节能目的。

其他诸如云计算、SaaS等创新的技术理念与手段,都将为未来的灾备市场,注入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新一轮信息化快速发展期,中国灾备市场将以更高的速度步入快车道,作为信息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最贴身的“保镖”,在如今这网络威胁无所不在侵蚀肆虐的世界中,只有灾备能够给人们“将信息化进行到底”以最根本的信心和最有力的保障。

山东检验检疫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山东检验检疫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发展 . 如何确保应用 系统在极端情 况下持续安全运行逐渐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灾备的 目的是确保 灾难发生后业务立 即恢复 . 应 用能够尽快投入使用 . 采用 的各种技 术 不论是数据备份 、 数据 复制还是灾备技术 . 无非 都是围绕着业务连续 来进行 . 这些技术是灾备 的关键环节。 目前 . 我局 C I Q 2 0 0 0 、 电子 内务等核心应 用的应急备 份系统基 本 建立 . 其 他系统也实现 了数据级备份。但我局现有 的备份 限于以前 资 金、 设备 的限制 , 目前仅 限于核心应用 和重点应用 , 未能覆 盖所有应 用, 且仅是数据库层面 的备份 , 应用层面还没有备份; 现有 的备份 主要 定位于应急备份 . 备份 系统处 理能力小于生产环境 主机 . 发生故 障切 换 时 只能 承担 部 分业 务 .而 且 运行 速 度 明显 比生 产 系统 慢 以 C I Q 2 0 0 0 综合 业务为例 . 一次数 据恢 复至少需要 1 - 2 小 时时间 . 并 且 会产生部分业 务数 据丢失 . 将会给检 验检疫业 务带来很 大损 失: 由于 业务系统不断优化升级 , 部分 应急预案得不 到及 时更新 . 有 的内容过 时、 甚至失效。 因此 . 如何确保数 据安全 、 系统持续 高效 运行是信息化工作人 员 面l } 缶 的重要 问题 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 完 善信 息系统应 急处 置 预案 , 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 按 国家 、 总局标准 构建山东局高起 点 、 高性能 、 全覆盖 的信息系统备份及灾难恢 复体 系势在必行 难恢复时 . 业务功能可在很短时间内 ( 5 — 3 0 分钟 内) 恢复, 但 数据会 有 少量丢失 。 目前我局 核心应用系统主要包括 : C I Q 2 0 0 0 、 电子通关 、 电子 内务等 . 其他 系统等级根据业务情况进行确定 资源要素是实现备份机 灾难 恢复必备 的条件 . 包括 : 备用基础设 施( 机房 ) 、 备用数据处理 系统 ( 主机 、 软件 ) 、 备用 网络系统 、 数据备 份 系统、 技术 支持能力 、 运行维护管理能力和灾难恢复预案七个方面。 ( 1 ) 备用基础设施 备 用基础设施是灾难恢 复所需 的、支持灾难 备份系统运行 的建 筑、 设 备和组织 。 我们 已经有瞿塘峡路 7 O号灾备机房 , 同时对 U P S 、 空 调等动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 为达到更 高级别 的备份 等级提供 基础保 障。之前部分应急备份系统已迁移 到该机房 , 实现同城异地备份。

灾难恢复制度

灾难恢复制度

灾难恢复制度概述灾难恢复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而建立的一套政策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组织资源和协调行动,迅速有效地应对灾难事件,并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运行。

这一制度包括灾后救援、紧急救助、重建、恢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灾后救援灾后救援是灾难恢复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灾害发生后,国家应有一定的救援机构和应急队伍,及时展开搜救、抢救伤员、疏散受灾群众等工作。

同时,还需确保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调配,以满足受灾地区的基本需求。

紧急救助紧急救助是在灾害发生后向受灾群众提供急需救助的过程。

国家应根据灾情和受灾群众的需求,提供紧急食品、水源、医疗援助和庇护所等支持。

紧急救助的目的是尽快缓解受灾群众的生存困境,并确保其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重建和恢复灾后重建和恢复是灾难恢复制度的重要环节。

在灾害过后,需要进行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重建,以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运行。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重建工作。

同时,还需要关注灾后心理援助,帮助受灾群众重新适应生活。

预防措施灾难恢复制度还包括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国家应加强灾害的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公众对于灾害防范的意识,加强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设。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总结灾难恢复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旨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政策,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灾难,为受灾群众提供有效的救助和恢复支持。

同时,个体也应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共同构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信创云环境的灾备体系建设

信创云环境的灾备体系建设

■咸彤2022年2~3月,UiPath委托IDC进行了《2022年亚太地区(含日本)自动化调研》,9月份调研结果正式发布。

数据显示:到2025年,67%的中国企业将扩大其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计划或实现全企业RPA部署。

中国市场表现出强烈的RPA需求“中国企业表现出对自动化的强烈需求,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营收遭遇挑战。

”UiPath北亚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邹作基认为,企业要想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流程化、自动化是更有效手段,这是很多企业想升级自动化的根本原因。

从中国市场表现来看,企业在RPA方面的投资正在加速。

2020-2021年期间,67%的中国企业增加了自动化支出。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尽管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滑,但核心的IT基础设施投资还会有,企业投资RPA的最终目标,无非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另外,32%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CIO或CTO正在领导全企业自动化项目;43%的中国企业未来将实现ESG和可持续发展用例的自动化。

在中国,很多企业的流程已经跑了很多年,过去一直没有机会思考,如何去进一步简化流程。

而现在,在企业自动化趋势引领下,可以重新思考效率提升问题。

至于RPA流程自动化该如何一步步去落地?不只是部署一套工具那么简单,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有一定方向性的引导,包含C Level人群的一些建议。

比如一年、两年,甚至未来三年的战略方向是什么,如何通过自动化水平提升带动整个企业业务水平的提升。

如何基于流程自动化,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更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包括IT和非IT人才,这些都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也是一个长期性工作。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流程自动化环节,要加入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合作伙伴计划、云计划等等,都属于自动化战略规划范畴。

建立CoE普及自动化及AI那么,用户到底是如何以RPA为核心,构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呢?东风日产有句口号,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如果你讨厌它,那就自动化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恢复预案
技术支持能力
依据成本效益原则,确定灾难恢复资源获取方式和建设模式
灾难恢复建设——灾备中心选择
灾难恢复建设实施——灾难恢复预案开发
灾难恢复预案主要内容:
灾难恢复的目标和范围
灾难恢复的组织架构
灾难预警处理流程 人员疏散计划 损害评估流程 事件通报流程 灾难决策流程 灾难宣告流程
灾难恢复处理流程
风险分析的目标
识别现有风险点 评价风险和确定风险级别 提出建议改造措施
设立预案灾难场景
灾难恢复整体规划——业务影响分析
业务影响分析的工作内容
关键业务功能的重要性分析
业务影响分析的目标
识别关键业务及相关信息系统资源 识别应用系统的相互关联和支持关系 评估灾难对关键业务的影响(定量/定性) 确定灾难恢复需求(RTO和RPO)
灾后回退处理流程 计划内备份系统切换处理流程 人员联系清单等相关信息资料
灾备中心运维——服务体系
灾备中心运维——演练
1.
2.
3.
4.
桌面演练
对预案中的关键内容, 包括工作流程、组织 架构、操作内容等进 行基础性验证。
模拟演练
对灾备系统的关键灾 难恢复能力进行真实 性、有效性验证,包 括系统的RTO、RPO 等参数。
包、合建
灾难恢复系统投资模式:自建、租 赁
灾难备份中心运营管理模式:自营、
外包
灾备建设纲要
灾难恢复建设方案
灾难恢复整体规划 灾备建设选型 灾备建设实施
灾备中心运维
灾难恢复整体规划—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的工作内容
基础设施完备性分析
IT系统技术复杂性分析 IT管理复杂性分析 本地数据保护分析 操作与管理流程分析 分析风险的冲击和影响
对支持关键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采取分类的方式, 分别确定恢复等级. • 第一类:4或5级
• 第二类:3或4级
• 第三类:3级以下
等级保护
成本风险平衡原则,确定每项关键业务功能的灾难 恢复策略.不同的业务功能可能采用不同的灾难恢 复策略
灾难恢复预案 灾 难 技术支持能力 恢 持续运营管理 复 备用通信网络系统 策 备用数据处理系统 略 数据备份系统 要 点 备用基础设施
演练总结
1.更新灾难备份系统 2.文档资料更新 3.更新灾难恢复预案 4.形成演练总结报告 5.演练文档资料存档
携手发展 · 合作共赢
灾难恢复整体规划——灾备中心布局规划
灾备中心布局
生产中心 和灾备中心 应对灾难
可选的 数据复制技术 数据丢失量 灾难恢复和 演练的协调
同城
异地
两中心距离较近,受到相同灾害威胁的几 两中心距离远,受相同灾害威胁的几率小。 率大。
除应对小范围灾难外,还能应对大范围灾难,如:火灾、 应对小范围灾难,如:火灾、建筑物不可用等 台风、海啸、地震、传染病、电网及通信中断或异常 等。 同步或异步 如:EMC SRDF/S 容易做到零数据丢失 比较简单 异步(通常) 如:EMC SRDF/A 不易做到零数据丢失 相对复杂
6
3
备用数据 处理系统 备用网络 系统
运行维护管理 能力
7
技术支持能力
4
软件、硬件和网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要 求 技术支持的组织架构 各类技术支持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等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
灾难恢复等级划分
6级 数据零丢失和 远程集群支持 5级 实时数据传输 及完整设备支持
灾难恢复建设选型——技术选型
灾难恢复建设选型——建设模式
灾难恢复关键资源 灾难备份中心场地资源 灾难恢复系统 (含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和备用通信 网络系统) 灾难恢复系统的运行维护支持 可选择的获取方式
三种选择方式: 自行投资建设灾难备份中心; 使用外包的灾难备份中心场地资源; 企业之间联合共建,共同投资与使用。 三种选择方式: 自行投资建设灾难恢复系统; 事先与厂商签订紧急供货协议; 由专业服务商提供,采用租赁模式使用。 两种选择方式: 自行运行和维护; 委托专业服务商或其它机构进行运行和维护。 三种选择方式: 由企业独立完成; 聘请外部专家指导完成; 委托专业服务商完成。 三种选择方式: 专职技术支持人员; 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 由主中心技术支持人员兼任。
关键业务的中断影响
(财务影响和非财务影响)分析 关键业务的可容许最大中断时间长度分析
恢复各关键业务所需资源分析
关键业务的数据丢失可容许程度分析 确定关键业务恢复时间目标 各业务间的相关性分析 关键业务的恢复优先级分析
识别关键服务时间段和可容许性能下降
灾难恢复整体规划——灾备策略规划
确定灾难恢复等级要求
演练准备 实施演练
演练恢复
1.恢复数据备份系统 2.恢复营业网点通信 3.清理演练环境,删除演练 数据
1.模拟灾难发生 2.启动灾难宣告流程 3.模拟灾难断开数据复制链路 4.灾难备份系统准备 5.启用备份系统,并确认备份系统的可 用性和正确性 6.启动应用系统,并确认和验证应用系 统和数据的可用性 7.演练营业网点通信切换 8.灾备中心正式接替电脑中心运营 9.业务处理服务重续运行
确定关键业务(能确保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基本业务功能)
支持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所能容许的中断时间(RTO)
确定关键业务系统所能容许的数据丢失(RPO) 确定灾难恢复所需要的最小资源:
数据备份系统的关键技术 备用数据处理系统(维持基本的处理能力) 备用通信网络资源 灾难备份中心资源 运营管理要求
9
灾难恢复建设要点
企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的要求 企业进行全球化战略发展和布局、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要求 行业监管政策的要求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 《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 JR/T 0044—2008)
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 保监发〔2008〕20号
业务持续性与灾难恢复的关系
实战演练
对灾备系统的实际恢 复能力、判断决策机 制、通知报告渠道、 资源保障能力等方面 进行验证。
综合演练
全面验证灾难恢复管理 组织架构的领导、决策 与指挥能力;各机构的 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应急 资源的协调、保障能力。
灾备中心运维——灾难演练
1.确定演练目标与范围 2.确定演练的时间 3.确定演练的测试方案 4.确定灾难演练计划 5.灾难备份中心提前准备就绪 6.灾难备份系统提前准备就绪 7.确定演练参加单位与人员 8.下发演练通知

号 5
要素
灾难恢复预案
要素的考虑要点
明确灾难恢复预案的: A)整体要求 B)制订过程的要求 C)教育、培训和演练要求 D)管理要求 运行维护管理组织架构 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其他要求
2
数据备份
系统
数据备份范围与RPO 数据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线路
数据处理能力;与生产系统的兼容性要 求 平时的状态(处于就绪还是运行) 备用网络通信设备系统与备用通信线路 的选择 备用通信线路的使用状况

实现远程数据实时备份,实现零丢失 应用软件可以实现实时无缝切换 远程集群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切换能力
实现远程数据复制技术 备用网络也具备自动或集中切换能力 配置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和通讯线路及网络设备,并处于就绪状态 7*24 运行;更高的技术支持和运维管理
配置部分数据,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 每天实现多次的数据电子传输 备用场地配置专职的运行管理人员 预定时间调配数据,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 备用场地管理制度 设备及网络紧急供货协议 每周至少做一次完全数据备份 制定介质存取、验证和转储的管理制度 完整测试和演练的灾难恢复计划
4级 电子传输及 完整设备支持
3级 电子传输和 部分设备支持 2级 备用场地支持 1级 基本支持
6
灾备分级
6.零数据丢失 + 远程集群支持 5.数据实时传输+完全设备支持
4.电子传输+完全设备支持
3.电子传输+部分设备支持
2.备份介质异地存放和备份中心
1.备份介质异地存放
业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系统设计要点
加强灾难恢复(业务持续)规划
进行RA、BIA分析 确定灾难恢复策略规划
合适选择灾难恢复技术方案
灵活选择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
综合选择灾难恢复建设策略
灾难备份中心建设模式:自建、外
强化灾难恢复系统的运营管理
强化灾难恢复系统的运营管理,特 别是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 重视灾难演练与测试 定期评估灾难恢复预案的有效性
“灾难恢复”是BCM的基础,是业务持续运行的保障。
风险管理 危机通信和 公共关系 灾难恢复 设施管理 业务持续性管理 BCM
安全管理
供应链管理
紧急事件管理
质量管理
知识管理
健康和人身安全
灾难恢复的七大要素

号 1 备用基础 设施 灾难备份中心选址与建设 备用的机房及工作辅助设施和生活设施
要素
要素的考虑要点
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数据中心及信息资源面临的风险
资产信息 客户信息
人为误操作 数据失窃
市场信息
核心业务和技术信息
企业数据中 心承载的信 息资源
设备故障 软件错误 网络中断 电力故障

人 为 风 险
病毒爆发
技 术 风 险
火 灾
地 震
飓 风
洪 水
台 风
自然灾害
必要性
企业业务持续运作的要求
关键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整性 关键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的持续性 解决各种大灾难所造成的关键业务大面积停顿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